物联网、大数据、智能农业是农业的未来吗?你怎么看?

物联网、大数据、智能农业是农业的未来吗?你怎么看?,第1张

随着我们国家全面振兴乡村战略的提出,三农问题也变得越发关键,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各地开始积极发展特色化农业。而且在发展农业的过程,各地都走出了不同的道路,有些地区便推动发展智慧农业。很多朋友就是十分好奇,究竟什么是智慧农业,为了农业的发展是不是要全面推行智能化?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详细聊一聊关于智慧农业的发展。

我们首先先去了解一下什么是智慧农业,所谓的智慧农业,就是用现在新兴如物联网,大数据控制技术,将各类的电子设备与农场中的一系列装置相连接,以此方便对农产品数据的收集,从而能够节省人力和物力。其中的很多信息,比如说当地的土壤、环境、水质如何,在农场内部的作物生长情况,肥料情况,有了这些详细的数据,我们就可以实时的对农场进行调控,方便农民朋友对农场进行管理,从而促进农业产量的提升,帮助农业更好的发展。

而且现在的智能技术不光是在农场中,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加工都可以见到智能农场的背景。农户们可以通过各类的智能设备对农产品进行采摘,筛选出质量品质优秀的产物,从而再送去进行加工,而且利用大数据可以更好地对接销售,帮助农民朋友们精细化的管理,让农业产物有着更好的销量。

综上所述,在目前科技的进步之下,智能农业对于目前的传统农业冲击很大,有着互联网的技术支持之下,新农场将会慢慢取代过去的模式。由各类的精准高科技设备可以更好地实现农场的耕种、收获,加工、销售,最后完成农业技术的核心转型,可以说未来的智能农业大有可为。

1、全球智慧农业发展历经三个阶段

全球智慧农业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为萌芽期、快速发展期和规模应用期。

萌芽期: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美国为代表的欧美国家率先开始农业信息化、智能化的应用研究,以农业专家系统(运用新型技术、结合农业知识和专家经验等,为农业生产经营者提供相关咨询服务)为代表的农业信息化应用开始在农业生产领域萌芽。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也逐步启动了农业专家系统的研制,主要涵盖作物耕种、病虫害防治、生产管理和节水灌溉等方面。

快速发展期:20世纪90年代,农业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计算机视觉技术发展迅猛,使农业机器人成为了新的发展方向。“中国863电脑农业”是该项技术应用示范的典型工程,不仅推动了中国农村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进程,还为世界范围内各个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先进经验和典型参考模式。

规模应用期:进入21世纪,各国工业化、城镇化不断发展,农村劳动力短缺,全球面临结构失衡和老龄化等问题,为农业机器人、精准农业等领域快速发展提供空间。在此期间,采摘机器人和计算机视觉技术的结合使水果自动分拣系统得到广泛应用,无人机植保技术也得到发展。新技术的不断应用,推动了智慧农业的发展,形成新的农业发展形态。从社会环境方面来看,农业劳动力不断向其他产业转移,结构性短缺和老龄化趋势已成为全球问题,另外,世界主要国家地区的政府和组织相继推出了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计划。美国搭建人工智能战略实施框架,提出智慧农业研究计划;欧盟出台《地平线2020》,提出利用对地观测技术为小农户搭建智慧服务平台;欧洲农机协会提出以现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农机装备应用为特征的农业40;德国发布《有机农业-展望战略》等。全球的宏观环境也展现了全球智慧农业已经步入规模运用期。

2、需求拉动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转型

根据联合国的计算,到2050年,世界上将有97亿人口,比2020年增加约20亿人口。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说法,2010年至2050年间全球农业产量的增长为69%才能满足所需。由于城市迁移和人口老龄化,农业劳动力变得越来越稀缺。日益加剧的气候变化正在以难以预测的方式改变生长条件,地球的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正在减少。所以,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农业将变得非常重要,它必须能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需求。此外,食品行业目前占世界能源消耗的30%和温室气体排放的22%。因此,挑战不仅在于生产更多的食物,而且在于可持续地生产。这就是农民和农业综合企业转向物联网和智能农业技术以改进分析和提高生产能力的原因。智慧农业正在成为优化和保护人力和自然资源的一种日益必要的方式,全球各国都在加快智慧农业布局,加深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最新统计数据,2017-2020年全球农业产值呈现增长态势。2020年,全球农业产值达398万亿元,其中亚洲提供了将近一半的农业产值。前瞻根据往年全球农业产量数据,初步统计2021年全球农业产值超过4万亿。

从数字经济农业渗透率来看,中高收入国家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运用较广,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程度较深。2020年,高收入国家数字经济农业渗透率达125%,中国数字农业经济渗透为89%,离高收入国家还有一定差距。2021年,全球数字经济第一产业渗透率为839%。

3、中国智慧农业相关专利最多

通过智慧芽专利网搜索“智慧农业”、“农业物联网”等关键词,搜索范围包括专利标题、摘要和权利要求,全球共有6514项相关专利。其中,中国是相关专利申请数量最多的国家,申请数量高达4679项,占全球申请数量的718%。其次,申请数量较高的国家为印度,共申请598项,占比92%。

4、智能技术拉动全球智慧农业市场增长

智慧农业已成为当今世界现代农业发展的大趋势,世界主要国家地区的政府和组织相继推出了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计划。美国搭建人工智能战略实施框架,提出智慧农业研究计划。欧盟出台《地平线2020》,提出利用对地观测技术为小农户搭建智慧服务平台。欧洲农机协会提出以现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农机装备应用为特征的农业40。德国发布《有机农业-展望战略》,明确基于“工业40”的基本理念发展智慧农业。荷兰《数字化战略》明确数字化技术在开放式耕种、精准农业、温室园艺、畜牧养殖、食品质量安全以及生产链各环节的应用。日本发布“机器人新战略”,启动基于智能机械+IT的“下一代农林水产业创造技术”。

智慧农业市场在过去的几年里出现了显著增长,这主要是由于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在智慧农业中的进步和实施,以及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粮食供应系统面临的压力不断增加,现代农业技术和养殖监测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根据BIS research发布的研究数据,2020年全球智慧农业市场规模约为124亿美元,2021年增长至147亿美元。预计未来全球智慧农业市场将继续保持高增长趋势,至2027年,全球智慧农业市场规模有望超过400亿美元。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智慧农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当前,人工智能快速爆发,物联网技术稳步前进。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人工智能,还是物联网的应用,都即将迎来一个新阶段,作为传统产业的农业已经成为物联网、人工智能的重点发展领域。九大报告中鼓励新时代农业利用现代化手段,结合互联网大数据分析,建立满足农业生产整体规划要求的智慧农业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未来,智慧农业将是中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下面给大家展示一个基于Hightopo可视化方案实现的智慧农业案例,所见即所得:

智能水肥一体化控制系统亮点

(1)节水节肥——节水节肥50%-70%;设备实时监控用水用肥量,不仅能精确保证水肥平衡还节省了大量的多余消耗。

(2)省时省力——实时在线远程监测,迅速大面积灌溉和施肥。

(3)智能控制——根据土壤水分等相关参数自动反馈控制灌溉。控温调湿,避免了施肥浇水过多作物造成黄叶坏死等问题。

(4)提高产量——投运该系统可增产30~50%,改善作物品质,提高经济效益。

(5)减轻病害——大棚内作物极容易产生土传病害,采用滴灌可以直接有效的控制土传病害的发生。

可以通过移动平台或者个人电脑访问该界面,宏观统计出园区温室数量和总面积。可宏观的查看到不同类型温室的分布状况。并且由主界面可以访问各个园区分区温室。可以大体直观的统计出温室数量和种植品种,水肥流动流向和每一个储备罐中的液位高度情况,以及点触节点查看水表和电磁流量计等可查看施肥流量和用电用水量,直观查看EC/PH数值,实时监控到园区内土壤的酸碱和电导度是否适宜作物生长,及时做出调整。

每一个区域都配备4个不同方位的监视设备,有助于实时直观的了解园区内的现实状况,及时反馈到用户 *** 作平台上。整个系统由设施农业母液制备系统,管道增压离心泵,设施农业母液输配系统,农业工作液制备与施肥系统,多级细心增压构成。

该系统提供肥料添加量自动计算,智能引导注肥。 可查看详细参数配置了解制作母液时工作数值,母液制备时循环搅拌,增加水压将原液输送到母液桶中及时储存。

扩展资料

图扑软件(Hightopo )是由厦门图扑软件科技有限公司独立自主研发,基于HTML5标准技术的Web前端2D和3D图形界面开发框架。Hightopo 非常适用于实时监控系统的界面呈现,广泛应用于电信网络拓扑和设备管理,以及电力、燃气等工业自动化 (HMI/SCADA) 领域。

它提供了一套独特的 WebGL 层抽象,将 Model–View–Presenter (MVP) 的设计模型延伸应用到了 3D 图形领域。使用 Hightopo 您可更关注于业务逻辑功能,不必将精力投入复杂 3D 渲染和数学等非业务核心的技术细节。

智慧农业就是利用信息技术管理农业生产,合理配置农业生产资源,实现农业生产的高产出、低成本。智慧农业也是利用网络技术经营农业,通过移动平台或计算机平台,利用传感器和软件控制农业。简单来说,就是让农业生产、加工、销售更加智能化。

1智慧农业是未来的必然趋势,因为低成本,高产出,专家会参与生产,农民的合作会加强,只要配合专家做好自己的工作,但是外行人越来越多,农民不可能跟上时代的发展,不学习很难利用高效的智慧农业。就中国而言,智慧农业是中国智慧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智慧农业可以通过物联网等现代技术有效解放人力,解决我国农业用工荒问题。

2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中国举足轻重。然而,近年来,中国正在逐渐失去人口红利优势,面临农业劳动力短缺,这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在劳动力短缺的情况下,我国有必要发展智慧农业,利用现代技术进行科学种田。

3智慧农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国劳动力短缺的问题。智慧农业是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智能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是中国智慧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的智慧可以促进农业生产的精细化、高效化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可以帮助农业生产者建立追溯体系,有利于保障我国农业食品安全。在我国农业生产智能化的过程中,植保无人机、农用无人车、自动采摘机器人、自动分拣机器人等现代化设备用于农作物播种和采摘,让老人和小孩经过培训后轻松完成农作物生产,极大地解放了人力。

增强多方协调联动,推动智能服装技术的R&D和应用。加强与各级政府、高校、科研院所的沟通合作,培养更多从事农业研究的科技人才,进一步壮大智能服装行业从业人员。大力支持智慧服装产业重点企业和科研项目发展,促进科研成果快速转化,为智慧农业普及提供资金支持。


系统简介

水肥一体化智能控制系统通过与灌溉系统相结合,实现智能化控制。系统由物联网监控平台、气象数据采集终端、视屏监控、施肥一体机、过滤系统、阀门控制器、电磁阀、田间水管线等组成。


图为河南益民控股5G+智慧辣椒种植基地水肥一体化系统控制中心

概述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水肥一体化是借助压力系统(或地形自然落差),将可溶性固体或液体肥料,按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种类的需肥规律和特点,配兑成的肥液与灌溉水一起,通过可控管道系统供水、供肥,使水肥相融后,通过管道、喷q或喷头形成喷灌、均匀、定时、定量,喷洒在作物发育生长区域,使主要发育生长区域土壤始终保持疏松和适宜的含水量,同时根据不同的作物的需肥特点,土壤环境和养分含量状况,需肥规律情况进行不同生育期的需求设计,把水分、养分定时定量,按比例直接提供给作物。

系统原理图

水肥一体化系统通常包括水源工程、首部枢纽、田间输配水管网系统和灌水器等四部分,实际生产中由于供水条件和灌溉要求不同,施肥系统可能仅由部分设备组成。

水肥一体机

水肥一体机系统结构包括:控制柜、触摸屏控制系统、混肥硬件设备系统、无线采集控制系统。支持pc端以及微信端实施查看数据以及控制前端设备;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可以帮助生产者很方便的实现自动的水肥一体化管理。系统由上位机软件系统、区域控制柜、分路控制器、变送器、数据采集终端组成。通过与供水系统有机结合,实现智能化控制。可实现智能化监测、控制灌溉中的供水时间、施肥浓度以及供水量。变送器(土壤水分变送器、流量变送器等)将实时监测的灌溉状况,当灌区土壤湿度达到预先设定的下限值时,电磁阀可以自动开启,当监测的土壤含水量及液位达到预设的灌水定额后,可以自动关闭电磁阀系统。可根据时间段调度整个灌区电磁阀的轮流工作,并手动控制灌溉和采集墒情。整个系统可协调工作实施轮灌,充分提高灌溉用水效率,实现节水、节电,减少劳动强度,降低人力投入成本。

施肥系统

水肥一体化施肥系统原理由灌溉系统和肥料溶液混合系统两部分组成。灌溉系统主要由灌溉泵、稳压阀、控制器、过滤器、田间灌溉管网以及灌溉电磁阀构成。肥料溶液混合系统由控制器、肥料灌、施肥器、电磁阀、传感器以及混合罐、混合泵组成。

41:输配水管网系统

由干管、支管、毛管组成。干管一般采用PVC管材,支管一般采用PE管材或PVC管材,管径根据流量分级配置,毛管目前多选用内镶式滴灌带或边缝迷宫式滴灌带;首部及大口径阀门多采用铁件。干管或分干管的首端进水口设闸阀,支管和辅管进水口处设球阀。

输配水管网的作用是将首部处理过的水, 按照要求输送到灌水单元和灌水器,毛管是微灌系统的最末一级管道,在滴灌系统中,即为滴灌管,在微喷系统中,毛管上安装微喷头。


42:环境数据采集器

421气象信息采集

环境数据采集器由低功耗气象传感器、低功耗气象数据采集控制器和计算机气象软件三部分组成。可同时监测大气温度、大气湿度、土壤温度、土壤湿度、雨量、风速、风向、气压、辐射、照度等诸多气象要素;具有高精度高可靠性的特点,可实现定时气象数据采集、实时时间显示、气象数据定时存储、气象数据定时上报、参数设定等功能。

422土壤墒情采集

土壤检测仪可实现对土壤不同深度的温度、湿度、EC、 PH等数据监控,通过5G信号传输至AI农大数据平台,借助于大数据平台的综合建模分析,从而给出土壤土质的综合评级,并语音播报。


43:无线阀门控制器


阀门控制器是接收由田间工作站传来的指令并实施指令的下端。阀门控制器直接与管网布置的电磁阀相连接,接收到田间工作站的指令后对电磁阀的开闭进行控制,同时也能够采集田间信息,并上传信息至田间工作站,一个阀门控制器可控制多个电磁阀。

电磁阀是控制田间灌溉的阀门,电磁阀由田间节水灌溉设计轮灌组的划分来确定安装位置及个数。

44:灌水器系统

微灌按微灌灌水流量小,一次灌水延续时间较长,灌水周期短,需要的工作压力较低,能够较精确的控制灌水量,能把水和养分直接地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中去。

系统功能

51:用水量控制管理

实现两级用水计量,通过出口流量监测作为本区域内用水总量计量,通过每个支管压力传感采集数据实时计算各支管的轮灌水量,与阀门自动控制功能结合,实现每一个阀门控制单元的用水量统计。同时水泵引入流量控制,当超过用水总量将通过远程控制,限制区域用水。


52:运行状态实时监控

通过水位和视频监控能够实时监测滴灌系统水源状况,及时发布缺水预警;

通过水泵电流和电压监测、出水口压力和流量监测、管网分干管流量和压力监测,能够及时发现滴灌系统爆管、漏水、低压运行等不合理灌溉事件,及时通知系统维护人员,保障滴灌系统高效。

53:阀门自动控制功能

通过对农田土壤墒情信息、小气候信息和作物长势信息的实时监测,采用无线或有线技术,实现阀门的遥控启闭和定时轮灌启闭。根据采集到的信息,结合当地作物的需水和灌溉轮灌情况制定自动开启水泵、阀门,实现无人职守自动灌溉,分片控制,预防人为误 *** 作。

54:PC展示平台

通过物联网水肥一体化智能监测平台,能够为用户提供传感器数据、远程、采集、传输、储存、处理及报警信息发送等服务。该平台以集中式分区化的方式为用户提供便捷、经济、有效的远程监控整体解决方案。通过物联网智能监测平台,用户可以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对监控目标进行实时监控、管理、观看和接收报警信息。

55:移动终端

建立手机系统,客户直接采用微信客户端就可以控制和查看实时数据,手机端具有手动启动、关闭电磁阀,水泵等设备功能。

56:运维管理功能

包括系统维护、状态监测和系统运行的现场管理;实现区域用水量计量管理、旱情和灌溉预报专家决策、信息发布等功能的远程决策管理;以及对用水、耗电、灌水量、维护、材料消耗等进行统计和成本核算,对灌溉设施设备生成定期维护计划,记录维护情况,实现灌溉工程的精细化维护运行管理。

节水灌溉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充分发挥现有的节水设备作用,优化调度,提高效益,通过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更加节水节能,降低灌溉成本,提高灌溉质量,将使灌溉更加科学、方便,提高管理水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dianzi/1331103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2
下一篇 2023-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