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给粤港澳大湾区的高校大学生带来什么机遇与挑战?

这给粤港澳大湾区的高校大学生带来什么机遇与挑战?,第1张

机遇:

1推出一系列工商合作项目和投融资平台,促进大学生科研创新、创业就业,提升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2进一步完善青年创业投资、技术创新支持等政策,营造创新创业有利环境,让更多发热创新者能够获得投融资等支持。

3发展跨境服务贸易,吸引更多的外资和国际化资本进驻大湾区,让大学生有机会参与其中,丰富他们的创新创业实践经验。

挑战:

1跨境服务贸易带来的竞争压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商业模式更应该加以国际化考量,衔接国际化资本投资,才能开发适应跨境市场的新业态。

2大湾区的发展要求大学生的人才培养标准不断提高,包括对行业服务能力提升、对知识网络技能的要求等。

3大湾区在大数据、物联网、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领域中所引入的新技术,也将给大学生带来不小的挑战,要求他们具备新型技能,做好创新驱动能力的转变。

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云计算、3D打印……现在这些如今我们耳熟能详的概念都得益于目前由智能制造所领衔的第四次工业革命。近日,由全球中小企业联盟与全球化智库近日发布的《智能制造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系统阐述了世界智能制造的发展现状、规模和前景。该报告指出,智能制造技术将对传统的产业价值链和现有的国际贸易体系、各国和企业的发展战略乃至全球化的趋势产生深刻、巨大的影响,必须认真研究、跟踪和严肃对待。
目前,世界主要国家已将智能制造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纷纷提出较为全面、前瞻的国家战略,包括美国的“美国制造”、德国的“工业 40”、日本的“产业互联”、中国的“中国制造 2025”、英国的“未来制造 2050”、欧盟的“2020欧盟地平线”等。由此可见,智能制造正在世界范围内兴起,它是制造技术特别是制造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自动化和集成技术向纵深发展的结果。在此基础上,这次由智能制造所领衔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也必然颠覆传统产业,创造新的产业和相关市场,推动传统产业转向新的产业链,形成新的巨大客户需求。报告研究团队发现,智能制造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将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出现新的贸易内容。在智能制造时代,企业生产、贸易的内涵将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对智能制造的运转至关重要的元素如技术、数据、制造系统等将成为国际贸易中的热门商品。相应地,除了传统的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之外,这些重要元素的国际贸易规则和体系需要各国共同参与和制定。
二是国际贸易的结构和形式发生改变。比如,随着城市集群在智能制造时代崛起,城市将在未来的国际贸易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未来的国际贸易可能有一大部分是“智能城市”之间基于智能制造产业需求的相互贸易。传统的以国家为基本交易单位的国际贸易将会面临一定的冲击。再比如,智能制造可能在全球范围内改变传统货物贸易及服务贸易的形式,如农业、工业原材料的供需关系以及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的全球链条或将以智能制造的模式进行部分重组。许多原来需要全球参与的产业,可能在一个国家或城市里就可以实现。这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也是不可估量的。
三是改变国际贸易竞争格局。在智能制造领域占得先机,大大提高生产力的企业乃至城市、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将得到增强。而这种竞争优势有利于国家和城市保有吸纳就业的能力,逐步恢复那些地区在过去的国际贸易竞争劣势(如逆差)中直接、间接流失的工作岗位。因此,各国、各地区及企业对智能制造的应用和竞争,也将对未来的国际贸易竞争格局产生实质性影响。

服贸会的宗旨是遵照中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战略,整合资源,构建服务贸易国际协调、促进平台;协助政府制定和完善服务贸易法规体系;在全球范围内推广中国服务品牌,提升中国服务国际影响力。

中国服务贸易协会是经国务院批准、中央和国家机关工作委员会主管、民政部登记注册、商务部筹建设立的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全国性、非营利社会团体,也是2007年国家在优化国际贸易结构、突出发展服务贸易的战略大背景下成立的。

2022年北京服务贸易交易会的展区规划

1、电信服务展区。5G/6G技术、千兆、数据中心、边缘计算、光通信、毫米波、虚拟运营、宽带接入、卫星通信、量子通信、呼叫中心、多方通信服务;网络基础设施、通信设备、测试设备与服务、辅助设备等。

2、数字技术展区。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物联网技术;以AR/VR/XR等为代表的数字沉浸式体验技术和设备;区块链、互联网、网络及运算、交互技术、电子游戏技术等元宇宙核心技术。

3、集成电路展区。芯片设计、制造、封测等技术及设备;传感器、MCU、IP、FPGA、EDA、模拟芯片、存储芯片、电源芯片、功率器件等;工业软件、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等。

4、智慧生活展区。展示智能网联下的智慧家庭、智能终端、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等新能源汽车应用场景和产品。

5、产业集群展区。旨在把握数字经济发展的重大机遇,设置北京“2441”高精尖产业、国家数字服务出口、“东数西算”产业集群展区。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中国服务贸易协会

随着我国经济企稳向好,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逐步复苏,2010年全球经济和我国经济都将全面进入“后危机时代”。人类还会发展,但历史不会简单重复。“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中国经济都会出现一些新的重大趋势。只有立足这些重大趋势,才能更好地把握2010年我国经济的发展环境和发展趋势。
一、“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增长模式和发展格局将会发生深刻调整,中国崛起面临着新的重大机遇
全球经济增长模式将发生深刻变化。发达国家正在改变低储蓄、高消费的经济增长方式,新兴经济体将逐步增加消费,降低储蓄。“美国消费,中国制造,中东和俄罗斯提供资源”的世界经济增长模式将发生深刻变化,全球范围内的结构调整方兴未艾,国际产业分工、贸易方式和资本流向也会有重大变化。未来几年,世界经济将维持低速增长。
世界经济发展格局会继续调整。金融危机动摇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加速了全球经济多极化进程,特别是中、印、俄、巴“金砖四国”已成为世界经济恢复增长的重要力量。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将会在较长时期内稳居第一。G20取代G7成为国际经济协调的主要场所,标志着全球治理模式也在发生深刻变化。
全球金融体系面临重大变革。金融危机弱化了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中心地位,欧元地位有所上升,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将会加速。特别是,中国政府加快了人民币双边互换和跨境贸易试点进程,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将加快上升。世界各国还就加强全球金融监管,改革国际金融机构达成共识,势必对全球金融体系产生重大影响。
新一轮产业技术革命正蓄势待发。金融危机和应对气候变化催生了以低碳经济和“物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绿色经济和智慧地球有望成为全球经济新的增长点。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均把新能源、节能环保、物联网、下一代互联网等新兴产业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大力扶持其发展。全球新一轮产业升级、调整和转移,已势不可挡。中国与发达国家在新兴产业上的差距有望第一次缩小。
总的来看,“后危机时代”的世界经济环境总体有利于中国,百年危机也为中国崛起创造了百年一遇的战略机遇。
二、“以转型促崛起”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线
尽管我们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但外因要靠内因起作用。中国的加快崛起,关键在于自身。今后相当长时间,我国还将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发展阶段,要素供给条件较好,国内需求潜力巨大,仍能保持8%~9%的增长速度。但是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收入结构、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失衡;经济发展方式不科学,过度依赖外需、投资、资源和要素投入,直接制约了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中国加快崛起的核心问题不是经济增长速度,而是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党的十七大报告对转变发展方式做出了系统部署,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把保增长和促转变有机统一起来,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可以看出,“以转型促崛起”正在替代“以增长促崛起”,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线。“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变”不仅是2010年宏观经济政策的基调,也将是今后一个时期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方向。
2010年宏观经济政策取向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支出规模将继续增长,但财政赤字会有所压缩,财政支出结构将进一步优化。重点是加大对民生领域和社会事业支持保障力度,增加对“三农”、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节能环保等方面和中小企业、居民消费、欠发达地区支持力度,支持重点领域改革。投资资金将保持适度增长,但重点用于完成在建项目,新上项目会受到严格控制。可以预见,保障性住房和中小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节能汽车、医药和生物工程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都会有大幅增长。
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根据新形势新情况适度微调。货币信贷投放规模会比2009年有一定下降,投放节奏也会更加平稳。投放结构会有较大变化,重点将加大经济社会薄弱环节、就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转移等方面的支持,有效缓解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保证重点建设项目贷款需要,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货币当局在短期内可能不会动用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传统工具,主要通过信贷政策的动态调整等措施来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对投机性购房的信贷政策将会明显从紧。
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把稳步推进城镇化作为扩大国内需求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抓手;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推进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进一步夯实“三农”发展基础,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产业有序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国家有关部门将会在收入分配、保障性住房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城镇化等方面出台相关政策,加大支持力度。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扩大对外开放。财税体制、收入分配制度、生产要素价格形成机制、干部政绩考核评价机制改革有望取得实质性进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垄断性行业体制改革将继续深化。继续落实国家已经确定的稳定外需的各项政策,妥善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支持企业开拓新兴市场,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产品出口,支持服务贸易出口。支持企业对外投资,带动商品和劳务出口。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坚持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扩大就业;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优先发展教育,改善办学条件;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加大公共支出,加强公共服务。
作为相机抉择的政策手段,未来几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会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而适度改变,但结构调整、深化改革、保障民生等政策只会加强,不会减弱。
三、2010年中国经济发展形势总体会好于2009年
总的来看,2010年中国经济发展形势会好于2009年。初步预测,全年经济增长率可能达到85%左右,经济发展将呈现以下特点: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在高位稳定。2009年新开工项目规模很大,投资增长惯性较强;保障性住房和普通住房建设将会加快,中小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将会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将会大大增加,都有利于投资增长。但政府控制新开工项目,新增信贷规模减少和对重复建设的政策约束将对投资增长产生一定抑制作用。初步预计,2010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和2009年大体持平或略有下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可能在30%左右。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将持续较快增长。高储蓄率使我国居民消费增长具有较强稳定性,就业将保持稳定增长,政府采取一系列改善民生、刺激消费的政策措施将进一步改善消费环境,都会促进消费增长。但经济型轿车减税、家电下乡、家电和汽车摩托车以旧换新等扩大消费政策已经出现政策效应递减,尤其是汽车销售增速可能出现较大幅度下降,又会制约消费的增长。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左右,略低于2009年水平。
外贸出口有望恢复正增长。世界经济,尤其是美国经济将实现正增长,我国外需环境将比2009年明显改善,国家进一步鼓励稳定外需,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都有利于出口增长。但由于世界经济只是低速增长,发达国家储蓄率提高、消费率下降,贸易保护主义加剧,我国出口难以实现大幅增长,预计全年增速在10%左右。随着国内经济的进一步复苏,进口将更快增长,预计增速在13%左右。外贸顺差与2009年大体持平。
居民消费价格将温和上涨。2010年的经济增长速度会低于潜在经济增长率,总供求关系比较宽松,国家粮食库存比较充裕,不存在消费品价格大面积、大幅度上涨的基础。但综合考虑宽松货币政策的滞后效应,国际市场大宗产品价格上涨的输入效应,水电气等产品价格改革的传导效应,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出现结构性上涨的压力较大,预计全年涨幅在3%左右。
四、“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将会在适度增速中加快转型
从国内外的经验教训来看,“增长”与“转型”是一对共生的矛盾体。高增长,往往意味着经济发展方式粗放;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必须适当控制经济增长速度。中国政府选择了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首要目标和中心任务,就意味着中国经济将以一个合适的速度保持增长。从理论上看,随着应对气候变化压力的增大,中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潜在经济增长率在9%左右。2010年中国经济将保持85qo左右的中速增长,2010年以后的增长速度也不可能太快。像2003~2007年那样连续多年保持10%以上增长速度的时期,恐怕不会再出现了。这是“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本特征。伴随着这一基本特征的还有以下特点: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将会大大加快。“通过收入结构调整带动需求结构调整,进而带动产业结构调整”的调整思路会更加清晰。内需,尤其是消费需求将会步入更快增长轨道,新兴产业、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将会加快发展,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力度也将大大增强。
城镇化进程会进一步加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推进城镇化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这预示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将会加速,质量也会提高。城市群将成为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主要模式,尤其是皖江城市带等中部城市群将会成为新的发展热土。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将受到高度重视。国家将重点支持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第三代移动通信、物联网等产业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加快发展低碳经济,努力占领“后危机”时代国际产业竞争的制高点。
区域经济布局将进一步调整。国务院2009年共批复了9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得到更多的重视。中部地区低成本、接近市场的优势更加凸显,远离港口、物流成本高的劣势趋于弱化。东部地区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内需导向型产业将加快向中部地区转移,生产性服务业将加快向重点城市和地区集聚。
如果说,中国的加快崛起是“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的重大趋势,那么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经济中速平稳增长将是中国崛起的基本内涵。

2003年大事记
推出中软“Java软件工程师”、“网络工程师”、“软件工程化管理”等品牌课程。
Sun公司授予中软培训“北方区域最佳Sun授权中心”。
2004年大事记
荣获由中国教育部和《计算机世界》评选的“全国十大影响力培训品牌”
荣获由中国信息产业部和《计算机世界》评选的“中国十大影响力培训品牌”
全国教育机构就业十强。
荣获由中国信息产业部和《电脑报》评选的“全国十大影响力培训品牌”。
荣获sun公司评选最佳合作伙伴。
荣获IBM“中国区银奖合作伙伴奖”。
“惠普软件工程学院”培训推广合作伙伴。
美国Microsoft公司授权CPLS。
2005年大事记
美国互联网安全系统有限公司授予中软培训:ISS授权培训中心。
电脑报评选中软培训为“2004-2005中国IT教育年度影响力培训品牌”。
微软大会评选中软培训“微软大会TechEd2005(中国)优秀合作伙伴”。
2006年大事记
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授予中软培训“青春加油站”奖学计划加盟培训机构
焦点学习网授予中软培训“最受欢迎计算机学校”。
亚洲职业教育发展论坛组委会及精品教育营销服务集团授予中软培训“亚洲职业教育发展论坛特别支持单位”。
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授予中软培训“2006-2007年度大学生票选十佳培训机构--大学生信赖奖”。
在中软昌平软件园建设并启用六千平方的培训基地(中软卓越北京基地)。
2007年大事记
CSTP授予中软培训“中软专业人才培养工程实训基地”称号。
信息产业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和国家信息技术紧缺人才培养工程办公室授予中软培训“国家信息技术紧缺人样培养工程——“521计划”培训中心”。
国际软件外包管理研究院(IIOM)与中软培训达成战略合作同盟。
Redhat培训部与中软培训签署人才培养协议,授权中软培训成为其考试培训认证机构。
2008年大事记
中软卓越在长沙、无锡、大连、重庆、厦门五省市部署大型实训基地。
中软卓越教育集团正式注册为“北京中软国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与微软公司合作开展SharePoint 高级人才培训项目。
与IBM公司共建“SOA实训基地”项目。
与SUN公司共建“Java高级技术实训基地”项目(中国独家)。
通过“教育部软件人才实训基地”的评审,第一家获此殊荣的企业级单位。
2008年度IT教育高峰论坛“大学生心目中的最佳就业培训机构”。
腾讯2008中国教育年度盘点“2008年中国IT教育十大影响力品牌”。
2009年大事记
获得教育部“软件工程专业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资质。
天津ETC获得商务部“服务外包示范培训中心”资质(全国独家)。
获得第十三届软博会“2009中国软件行业促进大学生就业贡献奖”。
获国情调研中心“2009中国最具影响力计算机技术培训机构”。
获得北京市商委、北京市教委联合授牌“中国服务外包人才培训中心(北京)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机构”称号。
与北京交通大学合作申报课题“精英型软件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并获得教育部“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荣获北京市教委2009年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称号,服务院校为北京理工大学。
中软国际教育集团获得首批“软件人才信用公约缔约企业”。
长沙市人民政府授予长沙ETC成为“长沙市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
重庆市外经贸委、教委联合授予重庆ETC成为“重庆市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
获得中国IT教育产业年度大典“2009年度IT教育最具影响力十大品牌”。
2010年大事记
成功完成自主知识产权教学课件及案例的研发工作,为深化校企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其中部分课件成功获得国家著作权。
为了促进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提升,推出“准员工成长计划”。
与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师范大学、东南大学、重庆邮电大学、大连交通大学等9所院校签署N+1联合培养合作协议。
与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天津大学仁爱学院、天津理工大学华信学院、吉首大学、渤海大学、大连工业大学等11所院校签署共建学院协议。
第一届中软国际校企合作人才培养高峰论坛暨中软国际软件人才培养体系及教学案例(V10)发布会在北京九华山庄盛大举行。来自全国150 多所高等院校的300 多位院领导出席了本次盛会。
获得2010腾讯教育盛典“中国IT教育十大影响力品牌”。
重庆ETC荣获2010年度重庆市优秀IT培训机构称号。
长沙ETC荣获“湖南省优秀教学实习基地”。
中软国际ETC荣获重庆市第一批“软件蓝领万人培养工程”试点单位。
厦门ETC荣获“福建省软件适用人才重点培训基地”(全省共两家)。
2011年大事记
ETC合作院校数量突破400所,其中,深度合作院校累计达到50家,分别是: 与长春理工大学、山西大学、江苏科技大学等6所院校签署联合培养合作协议与长沙理工大学、哈尔滨学院、昆明理工大学城市学院、辽宁大学人文科技学院等16所院校签署共建专业协议 。
与攀枝花学院、沈阳工程学院、重庆文理学院等6所院校签署共建学院协议。
为了促进移动互联人才的培养,中软国际“3G移动开发精英”育成计划正式启动。
第二届中软国际校企合作软件人才培养高峰论坛暨中软国际软件人才培养校企合作产品发布会于北京九华山庄贵宾楼隆重召开,来自全国200多所高校近500位领导和老师参加了此次盛会。
ETC正式发布中软国际ResourceOne软件工程实验系统、移动互联实验箱和物联网实验箱三大产品。
中软国际卓越人才培养系列教材发布V20版本,并有十本教材正式出版,涵盖Java、net、嵌入式三大技术方向和职业素质培养。
中软国际“创 享 成长”2012校园招聘会启动,ETC奔赴全国16个城市近百所院校,到场学生9619人,第一阶段成功签约近千人
与北京交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联合申报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成功获批。
中软培训再度中标广东移动、首度携手华夏银行,成为其员工内训战略合作伙伴, 合同额度均突破百万级。
在第二届中关村软件行业创新示范百强企业评选中,中软国际ETC荣获中关村软件行业“服务创新示范百强企业”称号。
获得由腾讯网友票选的“2011最具影响力IT教育品牌”,连续四年获得此奖项。
长沙ETC获湖南省商务厅认定“湖南省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
无锡市服务外包人才培训(联盟)协会授予无锡ETC理事单位。
2012年大事记
长沙ETC成为长沙市首批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实训基地
中软国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软国际”)与华为签署协议成立一家聚焦软件外包业务的合资公司,中软国际和华为持股比例分别为60%和40%。
Oracle携手OPN伙伴中软国际共建OAEP授权培训基地,在厦门ETC挂牌,成立中国第五家、福建省唯一一家具有Oracle原厂培训资质的企业,提供Oracle全系产品的原厂培训和考试认证服务
2012中国服务外包领军者年会暨Chinasourcing—中国服务外包产业最佳实践评选颁奖典礼,中软国际被评为服务外包十强企业。
中软卓越作为北京市政府指定的服务外包公共培训平台受邀参加京交会
与北京交通大学软件学院、天津大学软件学院及仁爱学院共建物联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
5月,中软国际应邀出席中国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国际论坛。
6月,中软国际受邀参加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教学过程研究会2012年学术年会。
7月,第三届中国校企合作软件人才培养高峰论坛在无锡·希尔顿逸林酒店隆重召开,来自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202所高等院校的357名高校领导参加了此次盛会。
与贵州大学、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池州学院、吉林工商学院签署共建就业实习基地。
9月,中软国际专业服务集团(PSG)2013校园招聘活动启动,ETC奔赴全国10余座城市,举办宣讲会91场,到场学生15000余人,共收简历11286份。
11月,长春大学光华学院—中软国际物联网工程创新中心成立。
渤海大学-中软国际软件外包卓越工程师培训基地成立。
12月,中软国际应邀出席滨海第三届计算机技术发展与展望论坛暨2012未来计算国际研讨会(IFFC2012)。
与宜春学院、韶关学院签署共建软件学院协议。
与长春大学光华学院签署共建专业协议。
2013年大事记
3月,长沙ETC获评长沙市服务外包人才培训优秀基地。
中软卓越沈阳办事处成立。
与南京工程学院、北京交通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共建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中软国际应邀出席2013(第二届)中国服务外包领军者年会,中软国际执行董事、高级副总裁、中软国际教育科技集团CEO唐振明博士获评“2012年度中国服务外包行业十大人物“,中软国际获第六届“中国服务外包企业五十强”第三名。
4月,首届“中软卓越杯”安卓软件应用创意大赛启动,大赛由中软国际主办,中软卓越承办,Google Developer Groups、中软国际泛运营商业务线合作举办。
中软卓越上海办事处成立
5月,中软国际中标中国移动飞信无线产品子项目
荣膺“中国软件行业产学合作模式库”案例单位
中软国际作为中国服务外包领军企业,应邀参加了第二届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中国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国际峰会。
中软卓越分支机构
中软国际教育科技集团总部
北京中软国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北京)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科学院南路2号融科资讯中心C座北楼12层

北京ETC:
中心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平镇邓庄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中心简介:于2006年正式入驻北京昌平中软软件园,实训面积约3000平方米,拥有超过30位专职讲师及项目经理,工位400余席,年培训量达万人。
长沙ETC
中心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高新技术开发区麓谷坐标A座5楼
中心简介:2007年12月与长沙高新区签订框架合作协议,2008年6月30日正式投入使用,占地面积3200平米,能同时容纳420人。
大连ETC
中心地址:大连高新园区宏川东路黄泥川天地软件园金枫楼三层
中心简介:2008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2010年10月乔迁至“天地软件园二期”,面积近3000平方米,能同时容纳400人。
无锡ETC:
中心地址:江苏省无锡市无锡新区菱湖路无锡国家软件园处子座B座
中心简介:2008年7月与无锡新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2008年12月正式投入使用,基地占地面积5400平方米,能同时容纳720人。
厦门ETC:
中心地址:厦门市思明区软件园2期观日路2号
中心简介:坐落于厦门软件园二期,2009年6月正式投入使用,基地占地面积3400平方米,能同时容纳450余人。
重庆ETC:
中心地址:重庆市西永微电子产业园研发楼B2A
中心简介:2008年7月与重庆西永园区签订框架合作协议,2009年4月正式投入使用,占地面积4200平米,能同时容纳560余人。
天津ETC
中心地址:天津市开发区服务外包园4号楼2层
中心简介:2009年6月与天津泰达开发区签订合作协议,负责运营“中国服务外包天津培训中心”,2009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基地占地面积6316平方米,能同时容纳800人,2011年增加至10000平方米。
南京ETC:
中心地址:南京市浦口区高新技术开发区星火路11号动漫大厦B座2楼
中心简介:2009年6月与南京高新区签订合作协议,2010年6月正式投入使用,基地占地面积4400平方米,能同时容纳600人。
上海ETC:
中心地址:上海徐汇区虹梅路1905号远中科研大楼乙座501室
中心简介:上海社招中心立于长三角地区的重要的培训基地。主要负责中软国际集团企业及其合作伙伴的入职前员工培训和内部员工培训,侧重于从社会各方面寻找,挖掘,培养软件开发方向的人才。
成都办事处: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大业路6号财富中心C座716室
沈阳办事处:
地址:辽宁省沈阳市南京北街21号远东大厦5层
西安办事处:
地址:西安市高新区丈八三路22号中国电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dianzi/1330852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2
下一篇 2023-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