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雾化吸入”那些事,孩子该用或不该用雾化吸入,谁说了算?

说说“雾化吸入”那些事,孩子该用或不该用雾化吸入,谁说了算?,第1张

前言——

现在正值隆冬季节,全国各地大部分的气温已经降至冰点以下,不久就是冬至来临。家长们怕孩子受寒感冒而将孩子“宅”在家里,尽管如此,还是挡不住一个个感冒、发烧、咳嗽,气喘,哎,泪崩……

几天前,病房里一名3岁患儿刚刚重症肺炎初愈,不几日,妈妈又领着孩子来到门诊。我一看这不是前几天感染肺炎克雷白杆菌的小家伙吗?这次生病可把爸爸妈妈内心煎熬的不轻。

妈妈说:“宝宝出院几天各方面还不错,就是咳嗽没完没了,嗓子里好像总有痰堵着,是不是病没好透?”

爸爸说:“医生交代说孩子太小,不让随便用止咳药,说是咳嗽是一种保护,可是雾化吸入听人说副作用也不少”。

现在国际、国内儿科学界一再建议,不主张2岁以下及6岁前的儿童服用止咳药和感冒药(至少2岁前不服用);就像儿童应用抗生素不可滥用,以防菌群失调。于是,家长们心里一直犯嘀咕,那孩子咳嗽有痰咳不出怎么办?


家长的问题:

其实,这些年来,雾化吸入治疗的说法来来回回反转了很久,一直争论不休,到底哪方面说法更靠谱呢?

不是说,孩子咳嗽做雾化就能好得快吗?家长带孩子看病,医生大概率会让孩子做雾化吸入,雾化治疗效果有那么“神”吗?

最近,网上又流传雾化吸入,多是激素的作用,激素谁敢用?什么肥胖、水牛背、长胡须和感染?这副作用谁不“退避三舍”?

雾化吸入的不良反应并不比输液反应少,黏膜吸收药物快,那是不是药物副作用也会附体?雾化吸入时什么药都可以用吗?那抗生素也能用吗?呵,现在信息如此发达,谁谁一找“度娘”就会有答案,至于准不准就不得而知了。

权威性的指导意见:

其实,雾化治疗并不是什么“新疗法”,更不是因为人们图方便,而从静脉输液疗法中派生出来的。早在上世纪 50 年代,英国的医学研究就已经使用雾化疗法,作为呼吸道疾病的辅助治疗,而我国临床也开展雾化治疗呼吸道疾病有20 30年了。

为了进一步规范及合理使用儿童用药、 保障儿童用药安全,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和《中国实用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近年来组织全国儿科学界委员专家讨论,先后制定了多部雾化吸入治疗相关的临床指南与共识,最权威的有《儿童喘息性疾病合理用药指南》、《雾化吸入疗法合理用药专家共识(2019年版)》、《雾化吸入疗法在呼吸疾病中的应用专家共识》; 这就为我们雾化吸入提供了权威性的指导意见,为孩子的雾化治疗提供了保障及用药规范,只要我们严格把握用药指南,雾化吸入治疗是安全、可靠的。

何谓雾化吸入:

雾化吸入是将药物和灭菌用水在专业的雾化装置中,通过雾化装置将其溶解并分散成可吸入性的微小雾滴(以直径为几微米的小液滴或小颗粒),通过孩子的吸入将这些雾滴沉积于呼吸道和(或)肺部,从而达到呼吸道局部治疗的作用。

作用是:

雾化吸入使药物直接作用于呼吸道黏膜,以达到 直接的疗效,而且雾化吸入安全性高、 *** 作简便, 具有剂量可灵活调节、 应用方便等特点, 且对儿童治疗的依从性无特殊要求, 尤其适于儿科的患儿, 因而在儿科得到广泛的临床应用。经研究已广泛应用于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喉炎、毛细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等疾病的辅助治疗。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我们的呼吸道与外界相通,雾化吸入是充分利用呼吸道开放性的特点,在孩子呼吸的空气中加入一些经过处理的、可吸入的含有药物的雾滴,来达到缓解气道痉挛、抗炎及湿化、稀薄痰液的作用。

首先,我们还是要强调二者之间的用药途径与治疗目的不同,雾化吸入更多的是用作呼吸道疾病的辅助治疗,因此,相对静脉输液其用药范围可能就没有静脉输液广。静脉输液是将大量液体、电解质、药物等通过静脉途径输入到身体各个脏器的方法进行治疗。

近些年来,科研部门不断对雾化吸入的驱动装置加以改进,使雾化应用的药物种类增加、安全性逐渐也增强。目前主要用于小儿喉炎、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肺炎等,而且平喘、化痰效果很明显。

1、雾化吸入方便快捷且为无创 *** 作:

雾化吸入便于 *** 作,在家可以选择一个超声雾化装置,在医院则选择空气压缩泵或氧气驱动雾化装置,一般不需要特殊的专业培训,即可 *** 作。而输液则必须是专业的医护人员穿刺输液,无菌 *** 作技术要求严格,因此一般的人是不能 *** 作的。

雾化吸入属于无创伤性 *** 作,孩子不太有戒备心理,治疗的依从性就好于静脉输液,静脉穿刺是有创性 *** 作,因此,孩子见到针头就会哭,不愿意输液。

2、局部雾化用药则起效快:

雾化吸入是药物直接作用于呼吸道黏膜,不需要经过全身的血液循环来运输,因此药物凑效快,尤其是支气管扩张剂及抗炎用的糖皮质激素作用快。

3、药物的不良反应小:

由于雾化吸入是将药物直接作用于呼吸道黏膜,以局部用药为基础,所以,雾化治疗的用药剂量就比全身用药,即静脉输液量小很多,尤其是糖皮质激素用量不足输液或口服剂量的1/10,仅此一点用药安全性就比输液好,不良反应相对少。而静脉输液是通过全身血液运输,其血药物剂量及浓度大、药物半衰期长;因此就会给孩子的肝肾功能增加负担。

同时,尽管再严格无菌技术 *** 作,输液反应的几率也在所难免,液体中的致热源性物质(过敏、凝集、抗原等),将引起孩子突然高热、寒颤、皮肤过敏等超敏反应,严重的出现过敏性休克,危及生命。这是静脉输液最大的危害。

1、吸入性糖皮质激素: 通过作用是抗炎,是目前专家共识的最强的气道局部抗炎药物,主要用于气道发生的炎症高反应性的治疗,如支气管哮喘。常用并推荐使用 吸入性激素类药物混悬液有布地奈德、二丙酸倍氯米松和丙酸氟替卡松。

世界卫生组织和我国儿科学会将布地奈德定为儿童抗哮喘类药物的唯一推荐的基础药物目录中,且目前了该药适用于12岁以下儿童。而丙酸氟替卡松仅适用于4 16岁儿童的轻度至中度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

2、β2受体激动剂: 此类药是临床最常用的支气管舒张剂,特点是起效迅速、维持时间短;作为支气管哮喘的短期用药,一般为4 6小时。主要用于缓解支气管痉挛及狭窄,可按需使用、在数分钟内起效。一般是将此药与激素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 β2受体激动剂的雾化制剂常用有特布他林和沙丁胺醇两种。

3、胆碱能M受体拮抗剂: 具有支气管舒张作用,主要用于喘息、 咳嗽和有痰的患儿疾病。该药起效慢,但是持续时间相对于β2受体激动剂持久,因此也常与沙丁胺醇类联合使用,可以取长补短,主要用于哮喘急性发作时的联合吸入。 主要雾化药物有异丙托溴铵。

4、 祛痰药: 这类能使痰液变稀、黏稠度降低而易于咳出或者能加速呼吸道黏膜的纤毛运动、改善痰液转运功能的药物。主要促进呼吸道管腔内积痰排出,减少对呼吸道黏膜的刺激,间接起到镇咳和平喘的作用,也有利于控制继发感染的作用。目前国内雾化吸入祛痰药有两种,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和吸入用盐酸氨溴索溶液。

不过,经过临床用药调查,并不是所有的药物、所有的疾病都可以进行雾化吸入。通常情况下雾化吸入的应用、给药,都应该经过医生诊断指导,根据个体差异,诊疗方案也会有所不同。任何治疗方法和药物都不能随意滥用。

1、地塞米松、α-糜蛋白酶、抗生素及抗病毒药物(干扰素和利巴韦林)、中成药注射液等。尤其抗生素高度过敏的孩子,即使有皮肤过敏试验,但是,药物通过皮肤、黏膜吸收,依然有过敏的风险。中成药制剂,由于药品种类复杂,药物的副作用并没有得到确认,也是存在用药安全隐患。

2、氨溴索注射液国内虽有临床应用的报道,但目前还没有雾化吸入的安全性评价说明,2018版将其定为超说明书用药目录,并未推荐雾化吸入使用,因此,安全起见,不建议超范围应用。小儿多选用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雾化液。

1、首先要将雾化装置清洁消毒,做到一用一消毒,尤其是吸入用的面罩及蒸馏器及管道,要一人一用。

2、做吸入治疗时,教会孩子保持平静,做缓慢的深呼吸,这样才有利于药物的微粒在呼吸道内尤其支气管和肺泡内沉积,尽量达到药物较好的吸收。

3、小孩子要用各种方法,让孩子尽量平稳呼吸,孩子哭闹就会影响治疗效果,因为药物微粒主要是通过气流的惯性将药物送达口咽部。

4、现在适合孩子年龄的面罩,给孩子戴面罩,应尽可能舒适而密闭的贴合在面部,使之药物微粒均匀的吸入且不被喷入眼睛。

5、雾化吸入,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的呼吸、咳嗽、咳痰情况,如果孩子烦躁哭闹,要停止雾化吸入,或者请教医生。治疗后要给或者洗脸,减少药物在其他部位的吸收。同时要漱口或喝水,避免药物在口咽部的残留。

6、雾化吸入也是一种医疗行为,尤其雾化吸入均为处方用药,家长一定要根据病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正确应用雾化吸入。

雾化通过喷嘴或用高速气流使液体分散成微小液滴的 *** 作。被雾化的众多分散液滴可以捕集气体中的颗粒物质。液体雾化的方法有压力雾化,转盘雾化,气体雾化及声波雾化等。指使液体经过特殊装置化成小滴,成雾状喷射出去。

喷雾的测量主要分为喷雾宏观特性的测量和喷雾微观特性的测量,喷嘴喷雾特性宏观参数主要包括雾化锥角、射流贯穿长度、液膜破碎的距离、液滴在喷雾场的分布;

微观特性参数包括液滴尺寸、在流场中的位置、液滴在流场中的速度、温度、粒径分布。除此之外,还对雾化场中出口回流区空气回流、燃油蒸气的浓度及其分布、液膜和液滴的变形、分裂、聚合、碰撞等进行研究分析。

扩展资料:

早期对喷嘴喷雾场的测量主要有阴影法、纹影法以及沉降法、冻结法和接触法,随着对雾化机理的了解的进一步深入,这些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研究需要了。

为了对喷嘴喷雾做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研究,需要利用先进的测量方法和技术,20世纪70年代以光学技术为代表的新测量技术发展迅速;

对喷嘴雾化过程的测量影响深远,能够对喷嘴喷雾过程进行动态测试,极大地促进了喷嘴雾化特性和雾化机理的研究。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雾化

家用雾化器有效果。
雾化器是将药雾化,通过雾化吸入来治疗。使药物直接雾化成微小颗粒,随着呼吸进入呼吸道,肺部,药物效果直接明显。
小孩子感冒咳嗽可以到医院检查开药遵医嘱回家使用雾化器吸入治疗。可以避免小孩在医院环境交叉感染,孩子在家也容易配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dianzi/1330233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1
下一篇 2023-07-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