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未来3年有望翻10倍的4大机器人龙头,特斯拉擎天柱惊艳全球

A股:未来3年有望翻10倍的4大机器人龙头,特斯拉擎天柱惊艳全球,第1张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IoT)、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机器人产业也将迎来新一轮融合创新发展浪潮。AI感知、多模态人机交互等智能化信息技术不断成熟,为智能机器人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一些先行企业的 探索 下,拥有诸多新兴信息技术赋能的智能机器人产品相继落地,并逐步打开了C端消费市场。

拓斯达

公司亮点: 工业机器人的智能生产环境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广东拓斯达 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为提供工业自动化整体解决方案及相关设备。公司的主要产品及服务包括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应用系统,注塑机,配套设备及自动供料系统,数控机床(CNC),智能能源及环境管理系统。公司获得恰佩克机器人峰会、高工金球奖、大湾区双创示范基地等各类围绕智能制造的业界荣誉。

短期趋势:强势上涨过程中,可逢低买进,暂不考虑做空。中期趋势:-长期趋势:迄今为止,共3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149916万股,占流通A股525%

奥普特

公司亮点: 机器视觉应用技术领先者

广东奥普特 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机器视觉核心软硬件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的主要产品为光源、光源控制器、镜头、相机、视觉控制系统。公司的业务规模位居行业前五,且公司属于前五名企业中唯一一个以生产销售自主机器视觉核心软硬件为主的企业,属于行业内较有规模和影响力的企业。

短期趋势:短期的强势行情可能结束,投资者及时短线卖出、离场观望为宜。中期趋势:上涨趋势有所减缓,可适量高抛低吸。长期趋势:迄今为止,共9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113680万股,占流通A股5557%

埃斯顿

公司亮点: 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国产机器人龙头企业之一

南京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高端智能机械装备及其核心控制和功能部件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应用于金属成形机床的数控系统、电液伺服系统、广泛适用于各种机械装备的交流伺服系统,以及工业机器人及成套设备等。 公司系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创新型企业,先后承担了江苏省 科技 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高速高精度全数字交流伺服系统关键共性技术及产品开发”和“基于自主核心部件的工业机器人及成套设备研发和产业化

短期趋势:股价的强势特征已经确立,短线可能回调。中期趋势:-长期趋势:迄今为止,共12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518亿股,占流通A股6630%

汇川技术

公司亮点: 工业自动化产品领军企业,国内最大的低压变频器与伺服系统供应商

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是工业自动化和新能源相关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的主要产品包括①服务于智能装备&工业机器人领域的工业自动化产品,包括各种变频器、伺服系统、控制系统、工业视觉系统、传感器等核心部件及电气解决方案,②服务于新能源 汽车 领域动力总成核心部件,包括各种电机控制器、辅助动力系统等,③服务于轨道交通领域牵引与控制系统,包括牵引变流器、辅助变流器、高压箱、牵引电机和TCMS等,④服务于设备后服务市场的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包括智能硬件、信息化管理平台等。

短期趋势:前期的强势行情已经结束,投资者及时卖出股票为为宜。中期趋势:-长期趋势:迄今为止,共188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1163亿股,占流通A股5109%

本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 *** 作,盈亏自负。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今日导读

主题详情

特斯拉再度出手!这类新能源金属成“香饽饽”,这些公司已在海外拥有大量矿产

特斯拉周一宣布已签署公司在美国的首份镍供应协议,选择Talon金属公司在明尼苏达州的塔马拉克(Tamarack)矿山项目,因为特斯拉计划以更环保的方式生产电动 汽车 电池金属。根据协议,特斯拉将在6年内购买75万吨镍,还将从Talon购买钴和铁矿石。

去年7月,特斯拉曾与澳大利亚矿业巨头必和必拓旗下的西部镍业(Nickel West)签订镍供应合同;去年10月,特斯拉又与位于新喀里多尼亚的矿业公司普罗尼资源(Prony Resources)签订采购合同,计划采购约42万吨镍。镍具有较高能量密度且价格较低,因此三元电池中提高镍占比可以有效降低成本并提高续航能力。信达证券分析指出,在成本和能量密度提升的驱动下,高镍电池的性价比优势逐步凸显,与磷酸铁锂的成本差距有望收窄。2020年国内高镍三元正极占比43%,相对于2019年提升13PCT,预计到2025年我国高镍三元正极电池占比将达到83%,5系三元电池占比将下降至17%之下;对镍的需求量也将从2020年的为66万吨提升至到2025年将达到89万吨,新能源 汽车 成为镍最重要需求增量。

A股上市公司中,青岛中程在印尼苏拉威西省持有的Madani镍矿约2014公顷(公司持有95%的股权),持有的BMU镍矿约1963公顷(公司对该镍矿持有80%的收益权)。盛屯矿业在产的印尼友山镍业项目及赞比亚穆纳里项目合计拥有4万吨/年镍金属量产品,公司日前公告拟在印尼投建年产4万吨镍金属量高冰镍项目。中国中冶在产的巴布亚新几内亚瑞木镍钴项目估算保有资源量156亿吨,镍平均品位 085%、钴平均品位 009%,折合镍金属量132万吨、钴金属量14万吨。

产销率超过100%,多家企业发涨价函,新能源产业成为业绩显著增长点,这家公司技改项目待投产

国内多家玻璃生产加工企业发出涨价函。目前玻璃现货价格运行在近两年的低位。随着市场转暖,部分地区现货价格回稳正在路上。据机构监测,近几日主要产地玻璃生产企业产销率超过100%。

从供应端看,玻璃产能增加空间有限。目前各地对于玻璃的生产耗能及污染等问题有着更加严格的监管,特别是北方受制于环保压力,产线恢复难度较大。业内人士预计2022年是冷修大年,目前国内到预期寿命待检修的窑炉超过20条。需求端来看,平板玻璃主要用于建筑领域、 汽车 行业、光伏电子行业及包括制镜家具在内的生活装饰行业等,去年建筑玻璃需求有显著增量, 汽车 玻璃需求恢复性增长。在新能源产业的拉动下,去年以来,光伏玻璃已成为许多传统玻璃企业新的业绩增长点。与其他光伏产业细分领域相比,光伏玻璃行业盈利能力更强,ROE和毛利率水平较高。国开证券表示,随着双玻组件打开光伏玻璃的增长空间,大尺寸、超薄化实现降本增效,加速双玻组件渗透率,行业景气度较高。根据CPIA预测,预计“十四五”期间光伏玻璃需求量增速平均在20%左右。

A股上市公司中,南玻A拥有节能玻璃、电子玻璃与显示器件及太阳能光伏三条完整的产业链。德力股份表示,公司日用玻璃窑炉技改的光伏玻璃项目待天然气气源满足后即计划点火。安彩高科与包括晶澳太阳能、阿特斯光伏、隆基股份、韩国LG等众多国内外知名品牌组件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光伏玻璃出口量位于行业前列。

环保+轻量化+安全性,该产品车用市场蓄势待发,2025年之前新增产能有限,这家公司产品还可用于VR/AR头显

车用聚氨酯市场广阔,国内企业蓄势待发。受 汽车 轻量化趋势、国家环保要求和更高安全性要求的影响,聚氨酯在 汽车 结构件、 汽车 低VOC内饰、天窗玻璃包边以及动力电池的密封和阻燃等领域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聚氨酯具有橡胶、塑料的双重优点,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众多领域,包括 汽车 、建筑、家居、冶金、能源、电子电力、等。近年来,聚氨酯的应用领域仍在不断扩大,除传统领域外,聚氨酯凭借其优越的性能,在高铁、城铁,新能源等新兴领域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如BASF的聚氨酯产品已广泛应用于 汽车 仪表板、车顶衬里、悬架部件、电缆护套、头枕、方向盘、换档把手、座椅、保险杠、门罩等。西部证券表示,长期来看聚氨酯材料优异的保温隔热性能,对改善建筑能耗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以减少空调使用从而降低能耗,目前我国聚氨酯保温材料的使用率不足15%,而欧美国家使用率约40%-50%,碳中和背景下,国内聚氨酯材料需求有望提振。长期看好建筑装修、保温材料及新能源车带来的需求增量。供给方面,2025年之前新增产能有限,欧美厂商受天气及装置性能影响,开工负荷长期低迷,行业供给持续偏紧。预计后续随着海外需求持续恢复和国内建筑装修需求的走高,或有新一轮景气上行。

A股上市公司中,安利股份为谷歌公司提供生态功能性聚氨酯复合材料,公司聚氨酯合成革及复合材料可用于VR/AR头显,目前处于开发阶段。红宝丽主营聚氨酯硬泡聚醚、高阻燃聚氨酯保温板、异丙醇胺、环氧丙烷、DCP等产品。七彩化学聚氨酯项目已经进入中试生产阶段。

网络安全技术应用试点示范工作启动 将从9个重点方向遴选试点示范项目

工信部、国家网信办、水利部、国家卫健委、应急管理部、央行、国家广电总局、银保监会、证监会、国家能源局、国家铁路局、民航局等十二部门近日联合印发通知,组织开展网络安全技术应用试点示范工作,将面向公共通信和信息服务、能源、交通、水利、应急管理、金融、医疗、广播电视等重要行业领域网络安全保障需求,从云安全、人工智能安全、大数据安全、车联网安全、物联网安全、智慧城市安全、网络安全共性技术、网络安全创新服务、网络安全“高精尖”技术创新平台9个重点方向,遴选一批技术先进、应用成效显著的试点示范项目。

据IDC预测,2021年中国网络安全市场投资规模将达到978亿美元,并有望在2025年增长至1879亿美元,五年CAGR约为179%。天风证券缪欣君表示,中国网安市场有望对标美国市场,逐步在细分领域出现龙头公司。政策层面,我国具备相同战略高度以及持续完善的法律体系;市场规模层面,我国网安市场增速为全球市场增速的2倍以上;市场需求层面,网络攻防演练的推进持续加深下游安全意识与需求。

上市公司中,国华网安子公司智游网安为专业移动应用安全综合服务提供商,专注于移动应用安全,为移动应用在安全开发测试、应用优化、应用安全发布以及应用上线运营等全生命周期阶段提供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任子行业务覆盖网络安全、公共安全、信息安全、移动互联网应用安全、运营商网络资源安全等众多领域,是国内技术最为全面的大规模网络空间安全防护解决方案提供商之一。

国家发改委地区司组织召开西部大开发工作推进视频会

国家发改委地区司副司长吴树林以视频方式主持召开西部大开发工作推进会并讲话。会议强调,要持续抓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和《西部大开发“十四五”实施方案》的贯彻落实。会议要求,要加大工作力度,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推动重大项目尽早开工、顺利实施,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扩大有效投资,全力推动今年一季度经济实现良好开局。

中银证券陈浩武研报指出,1月4日至6日,已公布的2022年重大项目总投资额已超3万亿元。从基建方向来看,传统基建与新基建并重成为此次集中开工的显著特点,传统基建方向,城市更新、交通运输与城市管廊是此次集中开工的重点方向。

上市公司中,新疆交建是新疆自治区施工资质最全、资质等级最高的路桥工程施工企业之一,先后参建新疆地区吐乌大、乌奎、赛果、喀伊、新藏、乌赛等绝大部分高速公路、国道省道项目及县乡道路的建设,新疆本土市场份额居疆内施工企业前列;东华 科技 是国内外工程项目建设提供咨询、设计、施工、总承包等全过程、全产业链的综合服务,拥有石油化工、医药、市政、建筑等十多个领域的设计、咨询及工程总承包甲级资质,具有对外工程总承包权和进出口自营权。

近日,特斯拉C EO 马斯克 宣布将在2 023 年发布定位为 廉价电动 汽车 全新产品,并否认了此前传闻的“Model 2 ”这一命名。这款 汽车 将是 专为全自动驾驶而设计的 汽车 ,可能 不会配备方向盘 。
取消方向盘、甚至踏板的大胆设想是特斯拉一贯的风格。若是真的取消这些 汽车 “基础设施”,那么将要依靠比现在功能更强大的 F SD 系统 。近日, 特斯拉 向美国的测试车主推送了 FSD 系统 Beta V9 版本。该版本提供了 一套完全基于摄像头的技术解决方案, 可以 依靠机器视觉和深度学习 而非雷达来 实现自动驾驶。
根据智慧 芽 数据显示,截至特斯拉及其关联公司在全球1 26 个国家/地区中,共有4 000 多件已公开的专利申请,其中,发明专利占比超过9 5% 。通过对上述专利文本进行分析可知,特斯拉在近几年的专利布局主要集中于 传感器 、 自动驾驶 、 电动车辆 、神经网路、控制系统、 物联网等专业技术领域。

“星链计划”起源于2015年。在一次演讲中,马斯克表示:Space X将发射12000颗近地卫星群,为全球用户提供高速互联网服务。“星链计划”的收入会被用于火星移民计划。

刚开始,谁也没把“星链计划”当回事。毕竟,从1957年人类第一次发射卫星到2015年,58年时间一共才上天了25000颗卫星。

马斯克一张口就是12000颗,占了人类卫星总数的一半,按照常规推算没有20年的时间,马斯克根本不可能完成“星链计划”。

然而,令所有人没有的是,“星链计划”恐怖的发展速度。2018年-2019年,星链计划进行了三次小规模测试;2020年,星链计划步入正轨,全年发射14次火箭,单个火箭搭载60颗卫星;2021年,全年发射19次;截至今年5月,不到半年时间已经完成了14次发射,预计今年发射总数将超过30次。 明年,马斯克的规划是每周发射一次。

短短两年半的时间总共发射48次火箭,看似遥不可及的星链计划,已经在全球部署了2651颗卫星!以现有发射速度计算,2025年12000颗卫星将全部发射完毕。

或许,连马斯克也没想到,计划竟会如此顺利,他迅速调整了卫星数量,进一步提出要在全球部署42000颗卫星。美国通信委员会已通过了这一请求。

他拍摄的照片显示,在夜间,马斯克的卫星群在某个轨道上,呈“一字长蛇阵”闪闪发光,首尾相连几十公里,密度之高,快形成一条直线了。

这就是马斯克的恐怖之处,外界都以为他在吹牛,而他一次次把吹过的牛变成现实。

有人测算过,星链计划占据的近地轨道(200公里-1300公里)的高度,最多容纳60000颗卫星,马斯克打算一人独占42000颗。

未来,我们抬头仰望星空时,每时每刻都有他的卫星在我们头顶飞过。

在普通人看来,需要至少20年时间完成的计划,马斯克用5年即可完成,如果我们再对此不闻不问、无动于衷,可能会输掉这场正在进行的太空竞赛。

马斯克发射这么多卫星究竟想干什么?他自己的说法是为全球消费者提供高速互联网服务。

以我们现在用的宽带为例,绝大部分家庭宽带用的是地基光纤,光纤埋在地下,接入各个家庭。

手机的无线网络,用的是基站信号,基站又细分成很多种,有适合人口密集地区使用的宏基站,有适合地广人稀地区使用的微基站。

反正光纤和基站都建在地上,属于地基通讯,这是当今宽带服务的主流形式。

马斯克的“星链计划”是天基通讯,要把基站建在宇宙中,从太空直接向全球用户提供宽带服务。

这么做的好处是,摆脱了地形的限制。我们知道,很多偏远地区地广人稀,铺设光纤或建宏基站的成本太高,微基站带宽又有限,地基宽带无法解决使用需求。

星链计划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天高任我飞,毫无限制地向地面提供宽带服务。

目前,2600多颗星链卫星已在32个国家开展宽带业务,14万用户接入了星链。使用星链宽带的用户需花499美元购买一个信号接收器和99美元/月的宽带费。由此推算,马斯克能赚6900万美元的宽带费。

这部分钱根本不够覆盖星链计划的成本。据了解,一颗星链卫星的成本为50万美元,一箭60颗,一年发射3000颗,要15亿美元,单次火箭发射又要花100万美元,要52亿美元。

一年总共花费20亿美元以上,6900万美元的收入如何维持?

有人说,马斯克有特斯拉的资金支持。抱歉,特斯拉和Space X是两家独立的公司,财务上无法相互支援。马斯克给出的说法是,靠融资,星链计划最快将在今年单独拆分上市。

可市场真的认可这个计划吗?很难讲。从速度上来讲,星链宽带的延迟是20毫秒,地上的5G延迟仅为1毫秒;

42000颗卫星总带宽为84万Gbps,5G速度标准是1Gbps,这意味着,星链仅能同时为84万名用户提供5G速度的服务,如果想要增加用户数,星链宽带必须减速至3G或4G。

北京邮电大学的教授吕廷杰客观地评价说:“星链计划在通讯技术上毫无创新,马斯克仅仅是在了一个比较空闲的通讯频段。”

投资人会为一个落后于5G、服务用户数量有限的计划投钱吗?无论从哪个方面看,马斯克声称“星链是商业计划”难以自圆其说。

马斯克为何执意推动在商业上很难赚到钱的星链计划?因为背后有美国政府的支持。

公开资料可查到的官方支持者有: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美国空军。

通讯委员会补贴了星链886亿美元;美国航天航空局是星链母公司Space X最大的金主,每年给Space X 几亿美元的业务做。而美国空军更是要求星链 探索 为战斗机提供网络服务的可能性。

星链计划可在太空和地面为美军提供支持。

在地面,42000颗星链卫星可提供更精准、快速的全球定位服务。传统的GPS定位属于高空定位,美军利用24颗漂浮在20000公里以上的卫星定位,民用误差10米,军用1米。

星链建成后,可轻松达到现有军用标准,且GPS系统不具备宽带链接功能,星链的带宽可让美军真正达到一体化、信息化作战标准。

尤其是为美军战斗机提供宽带支持。众所周知,以F22为代表的5代战机与4代最大的区别是信息化程度高,五架飞机组成的作战小队共享一个数据系统,互通作战数据。

例如,前方飞机雷达发现了敌机,相距十几公里以外的队友也会得到信息,比用传统的无线电通讯喊话准确多了。

五架F22战机能覆盖1000公里的空域,靠的就是信息化能力。星链计划刚好能为美军战机提供宽带支持,在各个战机中传输战斗数据。

在太空,星链计划堪称星球大战计划的翻版。上世纪80年代,里根总统计划发射1700颗携带导d的卫星,用于从空中拦截敌国的战略导d。

一般而言,战略导d从地面发射后会在太空飞行很长一段距离,然后再进入大气层,对目标实施打击。

传统拦截技术只能在导d刚发射和再入大气层时进行拦截,在太空中飞行的导d几乎无敌。

星球大战计划向太空发射携带导d的卫星,就是要实施太空拦截,构成美军全方位的拦截能力。

据说,拦截成功率高达999%。里根骄傲的宣称:“星球大战计划一旦成功,核战争不但可以打,而且美军一定能打赢!”

后来星战计划因费用太高+苏联解体取消了。如今,星链计划给了星战计划重生的机会。

当年,星战计划被取消的重要原因是技术研发和卫星发射费用太高,美国人玩不起了。经过30年的缓慢研发,美军在太空武器上已有了长足进步,在卫星上携带导d不再是难题。

唯一横在美军面前的问题是发射卫星。五角大楼一直抱怨NASA卫星发射费用太高,NASA也是有苦说不出,他们的发射服务商是大名鼎鼎的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军工复合体的大佬,军工复合体每年吃掉天量财政,一颗螺丝钉都卖2000美刀,发射个火箭不得收费几个亿?

Space X的横空出世打破了僵局,马斯克成功降低了发射费用,单次发射仅需100万美元,一颗卫星造价仅50万美元,价格比洛克希德厚道多了。

去年,马斯克还收购了一个微型卫星公司Swarm,这家公司造的卫星价格,仅有现在卫星系统的1/400!42000颗星链计划总费用仅需300亿美元。

美军对此非常有兴趣。即使现在星链卫星没有武装导d,不排除未来技术彻底成熟后,美军让马斯克在卫星上装上导d。

再者,现有的星链卫星都装备了推进器,可以在轨道上自由运动。如果以后爆发太空战,马斯克可以指挥自己的卫星群主动撞击他国卫星。

去年,星链卫星曾两次从500公里的轨道,突然失控,冲向300公里的我国空间站。幸亏我们的空间中提前做了规避动作,才避免了事故。

一次发生是偶然,两次呢?马斯克对此事件没有任何解释!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或许,马斯克刚刚提出星链计划时,真的是为了抢夺天基宽带的市场,为火星移民计划积累资金。

而五角大楼从中察觉出了军事价值,便与马斯克展开合作,不然很难解释,一个并不赚钱的商业项目为何会有80亿美元的融资?为何星链计划的发射会越来越频繁?很多事情,初心是好的,走着走着就变了味。


作者:江左佑安

参考资料:

《SpaceX再发53颗星链卫星,五天发射三批星链》澎湃新闻

《美航天局担忧“星链”计划或致近地轨道“严重拥堵”》界面新闻

《挑战Space X“星链”计划 亚马逊斥资百亿美元建设卫星互联网》财联社

《SpaceX首度伸出并购之手:涉足超小型卫星赛道,能解星链规模之忧?》有牛 财经

《马斯克宣布“星链”Beta测试即将结束,未来收入有望超过SpaceX火箭发射业务》牛 科技

《美国SpaceX已部署近600颗“星链”卫星 却存在五大局限》环球网

《被神化的马斯克背后:在这一点上值得警惕》胡凌;北京大学法学院

《星链计划正在“占领”太空》观察者网

《星链计划那是司马昭之心,我们该如何应对?》抖音“高盖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dianzi/1329414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 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