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头哥公司前途怎么样

平头哥公司前途怎么样,第1张

平头哥公司前途非常可观。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平头哥半导体有限公司的玄铁CPU处理器量产已经达到20亿颗以上,而且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在物联网芯片产业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平头哥半导体有限公司的玄铁系列嵌入式CPU都进行了自主研发与创新。正是因为如此,平头哥半导体有限公司掌握了玄铁系列嵌入式CPU的大部分核心技术,并且在物联网芯片市场上占据主导优势。

文 / 华商韬略 和正升 编辑/倪晨

目前超过百亿美元的云端芯片行业一直被外界所看好,并被认为是最有希望诞生第二个“英特尔”的市场。

但现在,这市场突然杀出了一个狠角色。

2019年9月25日,在2019年度的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推出了全球最强的AI芯片——含光800。基于含光800的AI云服务在发布当天,已经同步上线了。

含光的典故来自《列子·汤问》,经国产武侠动漫《秦时明月》为人熟知, “含光”是上古三大神剑之一,含而不露,光而不耀,寓意含光芯片无形却强大的计算能力。

“含光”是一款云端AI芯片,主打推理,重点应用于视觉场景。

而阿里自研的AI芯片,是当之无愧的佼佼者。 含光800的问世创造了两项世界纪录。

首先,含光800的峰值性能为78万IPS(每秒能处理78万张照片)。而在此之前,业界最好的AI芯片只有15万 IPS,也就是说含光的芯片性能足足是第二名的5倍!

其次,含光800的能效比达500 IPS/W,而第二名只有150 IPS/W,不足含光的三分之一!

含光800的性能有多厉害?举个通俗点的例子,1颗含光800的算力相当于10颗GPU,这意味着只需要用原来十分之一的硬件,就能做完原来所有的事情。

比如,在城市大脑中实时处理杭州交通视频,需要40颗传统GPU,延时为03秒,而使用含光800仅需4颗,延时降至015秒。

比如拍立淘商品库每天新增10亿商品,使用传统GPU算力识别需要1小时,而使用含光800后可缩减至5分钟。 也就是说,在含光芯片的加持下,机器1分钟可识别两亿张照片!

但此次阿里推出芯片,并非其首次“跨界”,早在2014年时,马云就开始想:要不要做芯片,怎么做芯片。

当阿里决意做芯片后,进度堪称迅速。

2017年,阿里对外宣布成立达摩院之时,芯片就是达摩院成立之初就规划的重要研发方向之一。

2018年的云栖大会上,阿里就宣布成立一家独立运营的芯片公司——“平头哥半导体有限公司”。

“平头哥”是蜜獾的别称,是“世界上最无所畏惧的动物”,所谓生死看淡,不服就干的鼻祖就是平头哥。而这家公司,是基于阿里收购的中天微系统有限公司和达摩院自研芯片业务一起,整合成立的一家独立的芯片公司。

在一系列的努力下,如今创造世界纪录的芯片终于研发成功并投入实际应用了。

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技术官兼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介绍,含光800的研发采用了互联网公司的速度,从完成设计到流片只用了一年半的时间。

除了这款技惊四座的芯片外,“平头哥”已经于今年先后发布玄铁910和无剑SoC平台。

玄铁910号称目前业界性能最强的RISC-V架构芯片之一,未来可以应用于5G、人工智能、物联网、自动驾驶等众多领域。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一款抛弃了ARM架构的处理器。

此前,世界上所有的安卓系统,包括阿里自己推出的的YunOS系统,都绕不开无处不在的ARM架构,而玄铁910的推出,意味着国内 科技 公司终于另起炉灶,从芯片的底层进行革新了。

此外,平头哥还联合阿里另一家公司天猫精灵,推出采用玄铁架构的Tmall Genie plus TG6100N芯片,这款芯片将用于天猫精灵等产品中。

低成本高应用性、精简算法与存储、本地NLP以及信息安全性是TG6100N芯片的重要特点。

张建峰就曾表示: “在全球芯片领域,阿里巴巴是一个新人,玄铁和含光800是平头哥的万里长征第一步。 今天阿里巴巴有足够的能力去做传统硬件公司能做到的,包括他们不能做到的。我们有充分的信心,阿里巴巴今后会成为一家真正软硬件一体化的协同发展 科技 公司。”

随着平头哥崛起以及“含光”芯片的问世,我们有理由相信:华为在中国芯片领域,不再孤单了。

——END——

均来自网络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

含光一出,不服来干!

阿里将芯片命名为平头哥,一种生活在非洲的蜜罐,号称全球胆子最肥的动物。其性格“不服就干”也成了阿里芯片的代名词。

含光是我国传说中上古三大神剑之一,该剑含而不露,光而不耀,光听名字就能想象到此剑强劲的威力。而含光就是平头哥旗下的小弟,将来还会有更多芯片产品。含光800的出现,真正体现了平头哥的特色:短、平、快。再加上上古神剑,天下无敌,听这名字就相当的霸气。

随着5G时代的到来,、视频等占用空间较大的信息文件会越来越多,与日俱增的海量数据需要更加强大的芯片处理才能完成。阿里对芯片的渴求比谁都更积极,所以必须研制出最牛最强的芯片才能给阿里目前的情况带来改变,这是战略性芯片。我们来看看含光800的专业数据:

含光800的12纳米技术,超过170万晶体管,超强的推理性能可以达到78563 IPS,比当今世界最厉害的AI芯片性能高4倍;芯片能效比500 IPS/W,是第二名的33倍,芯片用于云端影像处理,每秒可处理78万张。想象一下天猫淘宝的数据量,那可是天量而且每天都在增加。1颗含光800的算力相当于10颗GPU,未来5G时代智能物联网发展,就需要如此强劲的动力芯片。

含光800的面世,将会带来我国芯片发展的新的历史阶段。

一、区别于传统通用芯片,目标更明确专一

阿里的芯片和传统通用处理器(如X86、CPU和GPU)的算法还是有些不同,属于特定场景下的特定算法,我们可以理解为:定制化芯片。含光800目标专一、把硬件和软件发挥最大价值,就像平头哥一样,瞄准目标不服就干,干到你害怕为止。

二、依靠强大的基础,芯片研发速度更快

阿里五大支持机构—ABCDE,即Algorithm 算法机构、Big Data 大数据机构、Computing 安稳的计算力机构、Domain knowledge 专业领域知识机构、以及Ecosystem 大生态机构。拥有ABCDE的阿里,研发速度更快。

如果使用传统GPU,实时处理一个城市交通视频所需GPU数量大约需要40颗,出现的延时为300ms;如果使用阿里的含光800,只用4颗就能搞定,而且延时会下降到150ms。

阿里电商系统商品库每天的增加量达到10亿张,传统的GPU技术,识别效率低,需要1个小时。含光800,只用5分钟,效率可以提升12倍。

未来的5G物联网时代,含光800超强的计算能力还可应用于智慧医疗、汽车自动驾驶技术、智慧城市等行业。

三、为企业输出普惠算力,好东西让更多企业使用。

阿里产品铁三角:AI+芯片+云计算,从技术和硬件都没有问题,阿里是服务企业起家的,未来这些应用的目标还是广大企业用户。依靠阿里巴巴“让天下没有难做生意”的愿景,将会打造全新的商业模式——平头哥模式,为企业提供性价比更高的普惠算力,让更多企业都能享受科技带来的价值。

;    阿里巴巴宣布旗下的平头哥半导体完成了安卓10对RISC-V的移植并开源了全部相关代码。从平头哥社区发布的信息来看,安卓10系统已经可以在玄铁910芯片上流畅运行。

作为一种开源的处理器指令,RISC-V近年来备受热捧,但是目前主要还是用于AI、嵌入式、IoT等领域,移动终端领域至一直仍未有相关RISC-V芯片厂商涉足,主要还是安卓系统对RISC-V支持不够。今天阿里巴巴方面宣布了一个重要进展,旗下的平头哥半导体完成了安卓10对RISC-V的移植并开源了全部相关代码。从平头哥社区发布的信息来看,安卓10系统已经可以在玄铁910芯片上流畅运行。


      据了解,平头哥基于安卓开源项目(AOSP)实现了对RISC-V架构的支持。安卓软件栈主要包括系统内核、硬件抽象、运行时、框架层、应用五个层次的近千个软件包,其中涉及到处理器架构相关移植工作主要包含:本地库与ART支持、Linux内核支持、build系统支持三大部分:

 本地库与ART支持:

完成bionic、ART、Clang/LLVM、V8、NDK、VNDK、OpenGL等软件包的RISC-V架构支持:为bionic添加动态链接、系统调用、浮点数学库的支持;基于ART实现了RISC-V架构的DEX实时解释执行、dex2oat、JNI调用以及JIT编译优化,极大地提高了JAVA程序在RISC-V平台上执行的效率。

Linux内核支持:

完善了Clang/LLVM对Linux内核的编译支持,修复了大量Clang/LLVM的问题,首次将RISC-V架构的Linux内核与安卓系统进行了适配。

Build系统支持:

安卓的编译框架主要由blueprint和soong构成,平头哥整合编译框架、预编译的工具链、本地方法库、模拟器,应用和服务等模块,首次实现了RISC-V架构对安卓build系统的支持。

     至于玄铁910,则是前年阿里巴巴旗下的平头哥半导体发布的一款号称是业界最强的RISC-V处理器内核IP。资料显示,玄铁910单核性能达到71 Coremark/MHz,主频达到25GHz,比当时业界最好的RISC-V处理器性能高40%以上。据介绍,玄铁910可以用于设计制造高性能端上芯片,应用于5G、人工智能以及自动驾驶等领域。

这次马云立功了!阿里自研芯片迎来突破,在技术上首度超越了华为。

智能化时代已悄然来临,芯片也成为了重要的发展基础,目前所有的领域都需要依赖芯片作为核心驱动力,从事半导体领域技术研发的企业越来越多了,除了老牌的英特尔、三星以及AMD等等巨头,目前市面上也涌现出了一股全新的力量,而其中高通、华为等等就是其中的代表。

华为凭借着尖端的5G技术,正式步入了国际科技巨头的行列,但这也间接挑战到了美国在通讯领域的地位,从而一系列针对华为的举动也随之展开,在经济和技术的双重考验之下,2020年的华为走得尤为艰难。

但好在华为的5G技术都是自主研发的,他们拿华为也是一点辙都没有,最终只能从核心技术层面进行打压,切断了华为芯片的供应链,从而导致华为自研的高端芯片麒麟停产,虽然华为拥有了顶尖的芯片设计能力,但和高通以及苹果一样,在研发芯片的过程中都需要用到美国的EDA设计软件,还有就是英国ARM公司的架构,这样才能完整的设计出芯片。

不仅切断了硬件的供应,美国还试图切断对于华为的软件供应,以求彻底摧毁华为芯片的设计能力,此前闹得沸沸扬扬的英伟达收购ARM公司,就是他们计划的一部分,一旦成功的话,那么他们将实现对于芯片研发设计环节的垄断,这对于全球半导体行业的发展都是极其不利的,好在包括英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和企业,否决了这样并购计划,虽然两家公司已经达成了交易协议,但没有得到相关授权的话,这场交易是不能完成的。

由于ARM公司的技术是百分百自主研发的,因此不受到美国相关限制的影响,而ARM公司的实际控股人为孙正义,因此此前对于华为的供应不受到任何的影响。难道我们真的只能够“坐以待毙”,等待着这场交易的失败吗?其实并非如此,我们也已经早有了“国产替代计划”。

阿里传来了好消息

在承受了很多负面消息之后,这一次马云立功了,阿里旗下的半导体企业在自研芯片上迎来了好消息,在技术上也首度超越了华为。

就在近日阿里正式官宣,旗下的平头哥半导体在自研芯片上,已经取得了重大了突破,在芯片设计的上游产业链,今后将不再只有ARM架构,从此诞生了另外一种架构RISC-V,目前已经把安卓10系统成功移植到了阿里自研的RISC-V芯片上,并且已经实现了相关代码的开源。

根据平头哥半导体提供的数据显示,玄铁910芯片已经成功运行了安卓10系统,并且已经运行得相当流畅了,这是一款在2019年7月发布的处理器,也是目前首个采用RISC-V架构的处理器,这一次阿里终于在技术上领先了华为一次,对于中国半导体领域来说也是一个好消息,也有望打破欧美国家对于芯片架构的技术封锁。

倪光南的发声

此前倪光南院士就对RISC-V架构进行了发声,他表示“这个架构有望成为世界主流的芯片架构之一,未来将和X86以及ARM平分秋色。”

而之所以这么说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在RISC-V架构诞生之后,将进一步降低芯片的设计门槛,开发者可以免费地使用RISC-V架构进行扩展,借助这样的优势,每年中小型企业将省下超过几千万的研发经费,省掉了中间复杂的研发过程,一个团队只需要3-4人就足够了,几个月时间就能设计出适合自己的芯片,可以很好的帮助中小型企业发展。

RISC-V架构的优势

跟ARM架构相比一下,RISC-V目前技术相对成熟,因此具备了代码集小、架构简单、拓展性强、支持模块化等等优势,优越的性能可以帮助其很好的适配各类智能设备以及各个领域的需求。

面对即将来临的物联网时代,同样具备很大的优势,物联网碎片化比较严重,而RISC-V刚好具备很好的灵活性,而且在成本上也相对较低,可以同步不同的用户以及不同的设备,通过增加指令集的方式达到目的。

RISC-V架构在很多的专家眼里,就好比是目前的鸿蒙系统,总是能给人带来一种出其不意的惊喜,在相关技术成熟之后,肯定可以打破X86以及ARM架构对于市场的长期垄断,希望阿里可以借助这一次,重新在众人心里留下高科技公司的影子。

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阿里巴巴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是国内乃至全球的知名企业,集团经营的业务广泛,主要是电子商务、网上支付、B2B网上交易市场以及云计算业务,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实阿里巴巴也涉足半导体领域。

1月22日阿里巴巴旗下的平头哥半导体(T-Head)向 社会 公开宣布了一则喜讯,表示其已经成功将Android 10移植到自己的RISC-V芯片上,并且开源了全部的相关代码,这对于平头哥半导体来说是一次突破性的成就。

平头哥半导体有限公司于2018年10月31日正式成立,是阿里巴巴旗下的一家半导体公司,是一家旨在打造面向 汽车 、家电、工业等诸多行业领域的智联网芯片平台,自上市以来就受到了 社会 的广泛关注。这些年,平头哥半导体的发展也还算比较可观,它曾在2019年正式对外发布了含光800AI芯片。

完成安卓10对阿里自研的RISC-V的移植,意味着以后安卓10系统可以在玄铁910芯片上流畅运行,这对于平头哥半导体来说是一次巨大的进步,对阿里巴巴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此前已有媒体对ICE EVB进行了简单的报道,ICE EVB是T-Head开发的基于玄铁C910的高性能SoC板。据悉,ICE SoC集成了3个玄铁C910内核和1个GPU内核,拥有高速、智能、高性价比等特点,可支持3D图形、视觉AI和多媒体处理等多种功能。

玄铁910作为阿里自研的RISC-V处理器是目前业界最强的RISC-V处理器,玄铁910的成功研发对于阿里和平头哥半导体而言都是一次具有突破性的进步。这款处理器于2019年7月正式向市场推出,运用领域较广,主要的运用领域为5G、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据了解,使用玄铁910处理器可以有效提高芯片性能,最高可提升一倍以上,不仅如此,芯片的成本还将降低一半以上。

此次平头哥半导体将玄铁910移植至安卓10,并实现其在安卓10上成功运行,这是阿里及其旗下半导体公司在技术研发领域难得的突破,但也有部分媒体认为这对Arm和安卓的联盟来说并不是一件值得高兴事,甚至是一个坏消息。快 科技 表示,未来平头哥半导体还将推出更高性能的RISC-V芯片,随着这类芯片的推出以及对软件进行移植,RISC-V无疑会给Arm带来更大的挑战。

910指玄铁910。

玄铁910是平头哥发布的基于RISC-V的处理器IP核,开发者可以免费下载FPGA代码,开展芯片原型设计架构创新;2019年7月25日,平头哥首个产品玄铁910正式发布。

参数特点:

玄铁910支持16核,主频为25GHz。有两个技术创新提高了玄铁910的性能,分别是3发射8执行的复杂乱序执行架构,可实现每周期2条内存访问处理器,以及扩展了50多条指令,增强计算、存储和多核等方面性能。阿里巴巴方面称,玄铁910性能较业界主流提升了约40%。

平头哥披露RISC-V的产品将覆盖物联网、单片机、人工智能、固态硬盘、工业控制、5G等应用场景。在建立的端到云生态系统中,平头哥将负责端到云的基础设施和算法能力,而客户将负责场景定义和应用程序算法,从而使客户能够高效率地提供有竞争力的产品。平头哥将覆盖语音芯片平台、视觉芯片平台、无线连接芯片、微控制芯片平台。

CPU又称中央处理器,作为计算机系统的运算和控制核心,是半导体产业技术最密集、最具战略价值的产品,是一个国家技术势力的象征。


目前CPU的市场基本被美国的两大公司垄断,分别是大哥Intel和小弟AMD,两家几乎占领了99%的市场份额。


目前Intel和AMD以X86指令集和微软共同建立了庞大的生态系统并且不对外开放,这样一来,中国队想要自己做CPU的空间不多了。




01 CPU定义

CPU在半导体行业中是人们常接触到的一种芯片,最常见的应用就是在电脑中,其中有名的有Intel的 i9-11980HK 和AMD的 R7-5800X



按照CPU种类来分类,可以分为服务器CPU、家用电脑CPU、嵌入式设备CPU和手机CPU,服务器CPU需要更出色的性能、稳定性和安全性,要求服务器365天开机运行,连续工作,一个服务器可以安装多个CPU;而家用电脑CPU性能要求相对较低,容量较小,不要求连续工作,一个电脑只能安装一个CPU;嵌入式设备和手机对CPU的性能要求相对更低。



按照CPU指令集架构来分类,CPU可以分为RISC和CISC。


CISC 即复杂指令系统计算机,物如其名,CISC是比较复杂的,指令系统比较丰富,有特定的指令来完成对应的功能,可以处理特殊任务。


RISC及精简指令集计算机,把精力集中在经常使用的指令上,对不常用的功能,通过组合指令来完成,实现简单高效的特点,一次RISC不能处理特殊任务。通俗来说就是经常用的功能简单化,不经常用的功能复杂化。


这其中CISC代表的指令集有X86,RISC代表的指令集有ARM、MIPS、RISC-V、Alpha、SPARS,除了这两种之外,还有我国自主研发的指令集DEC和LoongArch。



02 六大国产CPU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CPU的生态环境, CPU的生态环境就是一块CPU推出后,系统和软件对它的支持和优化有多少, 比如国产CPU龙芯就没有一个好的生态,不论是采用MIPS还是自主研发的LoongArch都不能支持Windows系统。


自主建立生态环境又难于上青天,而生态如果没有建立,软件商店就不会有软件(比如QQ在Linux中停更),这也是国产CPU发展最大的瓶颈之一。


目前国内有六大CPU设计厂商,他们是华为、飞腾、兆芯、申威、龙芯、海光(均未上市),他们分别以不同的方式参与CPU的设计。


CPU国产替代的故事得从Intel开始。


Intel趁着PC的东风迅速发展,建立了X86架构,标识了一套通用计算机指令集合,并且与微软一起在X86指令集上建立了庞大的生态。


目前的X86指令集不对外授权,只被英特尔和AMD所掌握,而X86又是PC、服务器领域做得最好的,别的指令集的生态环境远远抵不过X86,留给中国队的发展空间实属有限。


中国队CPU分为3个路线。


其一是由 龙芯 和 申威 代表的:自研指令集


龙芯最初采用的是MIPS精简指令集,制作通用CPU,主要产品是自主可控消费类例如服务器、台式机、嵌入式、航天器等领域。


申威最初采用的是Alpha精简指令集,主要应用在超级计算机和军事领域。


龙芯和申威都因为生态的原因,很难发展起来,尤其是龙芯,想要打入服务器和台式机市场必须有很好的生态。


龙芯因为MIPS的分崩离析,开始发展自己的指令集—— LoongArch ,它是完全有龙芯自主研发,可以兼容MIPS生态, 并且开始尝试用二进制翻译兼容ARM、X86处理器,龙芯的目标是在2025年消除指令集之间的壁垒,彻底搞定兼容问题。


申威也因为Alpha被收购,开始发展自主研发的指令集—— SW64 ,它是由Alpha改进而来,申威制作的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便采用SW64指令集,被称为“国之重器”,在国际上都有一定的地位,多项指标全球第一。


第二路线是由 华为 和 飞腾 代表的:ARM指令集授权


华为芯片“四大天王”麒麟、鲲鹏、巴龙、升腾中,除了巴龙以外,均采用ARM指令集授权来开发。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麒麟”了,在手机领域一度领先,直至海外因畏惧华为的崛起,开始了制裁华为事件,就此“麒麟”短暂隐身。


飞腾也是国内目前使用ARM架构制作CPU的厂商之一,其技术不弱于高通,目前公司也被美国列入黑名单,其芯片制造环节同样被卡脖子,可能成为第二个华为。


除了华为和飞腾以外,国内以ARM架构制作芯片的厂商还有很多,例如贵州华芯通、展讯通信等。


第三路线是由 兆芯 和 海光 代表的:合资获取X86授权


兆芯的X86架构授权是源自于VIA公司将部分X86处理器相关技术、资料等IP产权以118亿美元价格卖给兆芯。兆芯基于X86的生态和技术,性能方面普遍高于龙芯,但还是不能和英特尔比肩。


海光的X86架构授权是通过和AMD合资公司来拥有AMD授权IP,但并不是完整的技术转让,而是阉割后的残缺版,所以性能上面和AMD锐龙、高通骁龙差一个档次。



03 RISC-V

RISC-V近些年流行的新型指令集,它是一种开源式指令集,对使用者免费开放,也是这种特性使它被众多专家认为是中国处理器产业的一次机会,而且可能是最后一次机会。



目前全球CPU的市场格局是以X86架构垄断PC、服务器行业;ARM架构垄断移动设备行业,这两家几乎涵盖了所有CPU市场需求。


X86架构归“Wintel”(英特尔+微软)所属,是一种封闭指令集,不对外授权, 简单说就是谁也别想用,就我自己能用 ;ARM架构属于可授权指令集+可授权设计, 简单说就是你用需要经过我同意并且收费,你想再它基础上设计还得再经过我同意并且再收费。


正因为如此,RISC-V作为开放式指令集,被中国队大力支持,看作救命稻草。


那RISC-V究竟有没有那么好呢?我们主要得看两方面: 一个是它的生态好不好,生态是决定指令集发展空间的最大因素;另一个就是它到底是不是彻头彻尾的免费,日后会不会再被卡脖子。


第一,RISC-V的生态怎么样。


RISC-V具有性能高、功率低、面积小、易于扩展等技术特点,最重要的是它的开源、免费的独特属性,为其带来众多合作商,影响力逐步扩大。


从2015年组织RISC-V基金会成立是的25个成员,到现在已经有超过300多个单位的加入,其中包括阿里、谷歌、华为、英伟达、高通、中科院、麻省理工等等。


日前,有知情人士表明,英特尔将以20亿美元收购RISC-V领域的重量级公司SiFive,这也表明了英特尔的态度。


虽然英特尔靠X86架构在PC、服务器领域无人能敌,但是移动设备一直是他的心病,ARM在移动设备领域是他无法抗衡的,而RISC-V的出现,给了机会。


但是看好归看好,ARM的垄断地位依旧很难撼动,RISC-V后续可能与X86联手对抗ARM,但更大的可能是打入嵌入式设备市场中,做物联网领域的“一哥”。


总体来说,不论是PC、服务器,还是移动设备,都很难被RISC-V介入,相反一些嵌入式设备比如空调、冰箱、扫地机器人、电动车等等发展环境更好。


第二,RISC-V是否永远免费。


RISC-V源于2010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一个研究团队研发,当时他们因为市场已存在的指令集相当复杂,且成本和门槛太高,所以建立了新的指令集。


“开源架构RISC-V将永久免费,成为人类共有财产。相较于X86和ARM架构的高门槛,开源架构RISC-V将带来芯片设计的革命”——RISC-V架构开发者之一Krste Asanovic博士。


这是RISC-V架构开发者的原话,表明该指令集是完全开源免费的,到目前为止他们也很好的履行了,甚至把基金会总部搬离美国,迁移至瑞士(永久中立国)以防止美国地方政策的限制。


尽管RISC-V从表现来看做得很优秀,但抽丝剥茧,终究还是有隐患在的。


实现RISC-V指令级架构的处理器内核有很多个不同的微架构实现,而微架构实际的模式是分不同类型的,其中有开放的、需授权的以及封闭的。


虽然基于RISC-V开发CPU不需要支付授权费用,但如果直接用RISC-V内核设计,也是需要支付授权费的。通俗来说就是你用我不需要收费,但是想在它的基础上设计得经过我同意,甚至收费(我们目前是全免费,但我有权利在以后收些钱)。



总结来说,目前全球的指令集呈现以X86、ARM、RISC-V三足鼎立的局势,RISC-V作为新时代的弄潮儿得到了各大厂商的认可,有发展的空间,但它不足以撼动其他两个指令集的地位,不过可以预料到的是,等RISC-V成长起来,仍然有可能对我国CPU发展卡脖子,我们需要保持隐患意识,在跟随洋人步伐的同时,发展自身CPU业务。


纵观国内厂商在电脑CPU领域,龙芯以自研为主,开发属于中国的指令集,目前已经可以满足一些党政领域以及机密工作的需求,但打入家用电脑领域仍需要提升CPU的生态和性能;服务器CPU中,申威在超算上小有成绩;华为近期也有消息称完成40nm去美化工作线投产,在明年更将攻破20nm的工作线,麒麟可能会重新归来;一些未上市公司如芯来 科技 、平头哥等也有在尝试RISC-V领域。


种种迹象都在证明,虽然我们起步慢了30年之久,但国产CPU一直在突破,路途艰辛却一路披荆斩,长夜漫漫,但黎明终将到来。



全文由各种资料查证,如有专业领域上的错误,希望可以抛砖引玉,有所探讨。


芯片全产业链图(绿底已经写完)



今天在后台回复『硬核干货』,主编送你一个 财经 知识锦囊。

(特别说明:文章中的数据和资料来自于公司财报、券商研报、行业报告、企业官网、百度百科等公开资料,本报告力求内容、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文章中的信息或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本人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dianzi/1329224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 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