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项目用什么物联网软件比较好?

 集成项目用什么物联网软件比较好?,第1张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
关于公布2019-2020年度物联网关键技术与平台创新类、集成创新与融合应用类示范项目名单的通知
工信厅科函〔2020〕15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物联网分册(2016-2020年)》,经各地区各单位推荐、综合评审和网上公示等环节,确定2019-2020年度物联网关键技术与平台创新类、集成创新与融合应用类示范项目名单(见附件),现予以公布。
请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及项目推荐单位结合“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布局和工作实际,在技术创新、应用落地、政府服务等方面对入选项目加大支持力度,协助做好上下游企业对接,加强实施效果跟踪,推进优秀成果推广应用,深化物联网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更好地推动产业集成创新和规模化发展。
附件:2019-2020年度物联网关键技术与平台创新类、集成创新与融合应用类示范项目名单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
2020年6月30日
附件:
2019-2020年度物联网关键技术与平台创新类、集成创新与融合应用类示范项目公示名单
序号
申报项目名称
申报单位
关键技术与平台创新类(面向高精度传感器、边缘计算、 *** 作系统核心软件、无线通信、安全可信等关键技术项目,以及物联网标准体系、物联网检测认证等创新平台项目)
1
电气线路火灾智能预警物联感知终端及系统应用
上海枫昱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2
单芯电池监测芯片技术开发与应用
大唐恩智浦半导体有限公司
3
微机电与传感技术创新平台
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
4
IoT边缘端红外-可见光异构图像传感单元及AI处理系统
西北工业大学
5
物联网用新型高精度电学量传感器系列
上海贝岭股份有限公司
6
钢丝绳物联检测传感器技术应用
冷丘(上海)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7
5G边缘计算网关与业务平台
浪潮软件集团有限公司
8
ALP_iCloud-IOT平台
青岛奥利普自动化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9
H3C 绿洲物联网平台边缘计算支撑系统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10
新型交通基础设施电子标识传感器与车路协同多模融合AI芯片
北京易华录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11
基于物联网的机器人视觉边缘计算
华通科技有限公司
12
矿山安全监测与风险管控系统
北京北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13
支撑物联网大数据应用的GIS基础软件研发及产业化
北京超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14
中信工业互联网平台
中信云网有限公司
15
基于物联网关键技术的智慧停车管理服务平台
厦门科拓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16
城市智慧能源管控系统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雄安新区供电公司
17
矿山智能综合管理服务平台
宁夏广天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18
基于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实验室系统
安徽皖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9
新疆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新疆汇通互联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20
电力物联网智能化安全主动防御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21
物联网安全管理系统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22
工业互联网信息安全产业应用支撑平台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23
基于芯端云协同的物联网整体安全体系研究和产业化
大唐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24
高安全物联网终端拟态处理器及应用示范
之江实验室
25
绿盟物联网准入网关项目
北京神州绿盟科技有限公司
26
工业物联网设备安全可信接入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广东纬德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7
基于多元网络数据的物联网安全风险监测服务平台
恒安嘉新(北京)科技股份公司
28
数字化大坝安全智能监测平台
新华水力发电有限公司
29
物联网使能平台自主研发与生态运营
天翼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30
综合管廊可视化运控平台
长沙变化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31
面向物联网区块链的设备资源虚拟化与边缘计算调度技术研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32
数字视网膜开放平台及芯片验证应用
浙江智慧视频安防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33
基于可信认证的城市公共安全视频智能监控网络平台
讯之美物联网服务有限公司
34
物联网系统与安全检测评估平台
工业和信息化部计算机与微电子发展研究中心(中国软件评测中心)
35
基于物联网的衣物全生命周期智慧解决方案
青岛云裳羽衣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36
物联网近场空口检测认证服务创新平台
福州物联网开放实验室有限公司
37
物联网系统抗复杂电磁环境研究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38
基于物联网电子证据链的远程检测平台及应用示范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
39
车联网信息安全检测认证平台建设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40
基于5G-V2X的智能网联基础设施集成和云控平台研发
深圳市金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41
基于5G技术的设备物联状态监测平台
鞍钢集团自动化有限公司
42
近零功耗物联网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创新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43
无源物联网节点及芯片关键技术与产业化
上海坤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44
新型显示器件MURA缺陷视觉检测技术
武汉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45
面向云制造领域的物联网关键技术创新
贵州航天云网科技有限公司
46
基于“云边端”协同的低耦合、高扩展的智能感知解决方案
西安图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47
工业实时 *** 作系统NECRO
安徽国讯芯微科技有限公司
48
一铭国产 *** 作系统
一铭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49
自动驾驶 *** 作系统虚拟化技术研发与产业化
国汽(北京)智能网联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集成创新与融合应用类(面向车联网、工业互联网、泛在能源物联网、智慧城市、智慧农业等领域物联网集成应用项目)
50
基于北斗的车辆运输应急安全管理云平台
山东航天九通车联网有限公司
51
基于C-V2X的车联网公交云脑平台应用示范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
52
基于新型电子电器架构的智能网联汽车平台技术开发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53
新能源汽车远程监控和电池溯源管理平台
东软集团(大连)有限公司
54
“一路”云停智慧停车管理系统
厦门路桥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55
基于辅助驾驶产品车联网生态应用
南斗六星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56
基于智能网联的移动出行平台建设项目
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57
基于北斗新能源汽车绿色公务出行示范与应用
安徽中科美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58
全程供应链管理之车联网智慧运输管理系统
广州市嘉诚国际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59
基于车路云协同技术的“数字轨”智能驾驶解决方案
新奇点智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60
机器视觉检测系统在工业互联网中的应用
研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61
基于卫星遥感与物联网的公路建设全过程智慧管控平台研究
新疆交通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62
电建大型机械设备远程监控平台项目
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63
基于二维码标识的轮毂精确追溯系统
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
64
水电工程物联网安全监控平台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65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纸行业云运维系统
长沙长泰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66
工业企业能效与环保综合管理物联网平台
河北申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67
集装箱智能监测管理系统
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
68
基于物联网的起重机安全与健康监控系统集成创新
江西飞达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69
基于德恩云智造新模式的工业物联网建设
四川德恩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70
基于5G通信网络的工业多源异构数据管理平台
山东万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71
基于智慧工厂及数字化车间研发及应用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重庆锦声科技有限公司
72
自主研发智能终端在工业互联网的创新融合应用
银川华信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73
基于AI的煤矿信息化综合监控嵌入式系统平台
精英数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74
面向汽车研发验证与产品优化的物联网集成平台构建
中汽数据(天津)有限公司
75
互联网+智能水电站监控系统
甘肃博瑞电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76
面向高端铝材精深加工的协同制造工业互联网平台及示范
辽宁忠旺集团有限公司
77
路曼远程运维服务项目
天津路曼科技有限公司
78
中服云端智能物联网平台
西安中服软件有限公司
79
光纤预制棒数字化与智能化制造技术研究
青海中利光纤技术有限公司
80
盾构远程在线监测云平台
中铁工程服务有限公司
81
基于富士康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刀具专业云
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
82
安捷综合能源智慧管理集成创新融合应用
天津安捷物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83
多能互补微网系统解决方案及示范工程应用项目
西电宝鸡电气有限公司
84
鞍山综合能源服务示范项目
辽宁电力能源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85
基于边缘智能的输变电隐患与缺陷预警泛在电力物联网应用
山东信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86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配电房解决方案研究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87
基于园区的综合能源管控物联网项目
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88
基于“云-边-端”一体化的综合能源物联网服务平台
科大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89
面向智慧生活的家庭、社区融合服务智能物联平台及应用示范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90
基于物联网应用的创新智慧医联综合服务云平台
北京维卓致远医疗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91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决策分析与道路指挥调度系统
成都九洲电子信息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92
“生态眼"—生态环境立体多源实时动态感知平台
江苏南大五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93
新一代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结构监测与安全评估系统研发及应用
武汉智慧地铁科技有限公司
94
基于物联网的机场智慧运行管理平台
飞友科技有限公司
95
“金龙湖绿网”绩效服务分析平台
无锡中科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96
海绵城市智能管控分析系统及应用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97
基于物联网的北斗智慧交通监控与综合服务平台
广州海格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98
智慧城市大数据服务平台
江西飞尚科技有限公司
99
基于AI+物联网融合创新智慧集成应用
福建星网物联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100
面向 AIoT 的全域交通 AI 控制系统
银江股份有限公司
101
城市轨道交通融合云平台运营及运维联合创新项目
呼和浩特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102
城市异构物联网分布式云平台研发与应用
深圳市同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103
全面支持国家标准的智慧城市大数据应用平台
中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104
智慧养老全区块监管平台
上海市爱护网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105
基于中国移动OneNET的城市物联网平台
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
106
基于超大监测物联网的地铁隧道全寿命诊断与预警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107
中信智慧水务
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108
汇桔大脑
广州博鳌纵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109
临平老城区有机更新一期(文化艺术长廊)智慧化项目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110
基于NB-IoT物联网技术的智慧照明大数据云平台
河南继元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11
晨泰科技智慧用电安全动态监管平台
浙江晨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12
电动自行车安全管控系统
福州聪电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113
基于视频分析挖掘的智慧城市管理平台的开发与示范
天地伟业技术有限公司
114
智能化办案区管理系统
哈尔滨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嘉利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15
基于物联网的城市供水管网智慧监控与优化调度技术应用示范
河北建投水务投资有限公司
116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楼宇综合管理平台的研发及推广应用
日立楼宇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117
智慧水利云平台应用示范项目
山东力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18
生态环境泛在网络科研装备研发与应用示范研究
成都德鲁伊科技有限公司
119
农业有害生物监测及防控技术体系构建与产业化应用
广州瑞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20
蔬果数字农业示范区
上海赋民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21
基于物联网的粮食仓储管理解决方案
安徽航天信息有限公司
122
智慧孵化物联网应用推广示范
烟台大地牧业股份有限公司
123
平安智慧产销溯源平台项目
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124
渔联网+智慧渔业
常德启腾水产服务有限公司
125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养殖系统
南京丰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26
物联网高效节水项目
京蓝沐禾节水装备有限公司
127
以文山三七为重点的智慧农业公共服务平台
云南神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28
轻量化汽车零部件协同设计、制造物联网集成创新应用项目
浙江华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29
生产制造业 (汽车制造 )智能分析管理平台
吉林省联恒易达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130
基于HTML5的Web网络单片机技术研究及产业化
海口丰润动漫单片机微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
原标题:《2019-2020年度物联网关键技术与平台创新类、集成创新与融合应用类示范项目名单公布》

例如 2018 年科大讯飞推出的「城市超脑计划」。
但「智慧城市」的发展,一开始并不顺利。
因为每当有新概念出现时,总能听到有人问:这有什么用,到底是科学还是炒作?这种「无用论」或许是因为人们还不够了解新的概念、新的事物 。
就好比 1792 年,英国马戛尔尼率领 800 多人的使团来到中国给乾隆皇帝贺寿,并将当时英国先进科技的代表物件以「贡品」的形式献上,如能够自动报时的座钟,能够测报气象的仪器,还有手q、步q、榴d炮等。乾隆皇帝在玩赏与震惊之余,把无用论安在了这些洋玩意上,认为「可于无意之中向彼闲谈,尔国所贡之物天朝原亦有之」。1830 年,在一场马车与火车的较量中,火车输给了马车(火车因鼓风机皮带故障而与胜利擦肩而过),于是人们得出了一个普遍的结论——火车永远不可能取代马车。
后面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乾隆皇帝认为无用的「尔国所贡之物」改变人类近两个世纪的生活,曾经跑不过马车的火车,后来已成为改变全球经济运行节奏的重要工具。
观今宜鉴古。「智慧城市」这一新概念的出现,也不可避免地让群众产生疑问与好奇。而如今,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已能看到智慧城市的影子。
先说个上班族都感同深受的点——通勤时间。
数据显示,大城市平均通勤时间在 30 分钟以上,虽然这个「平均」时间仍在多数人的可接受范围内,可实际上,如果身处北上广深等一线大城市的你(平均通勤距离 15 千米以上)一旦遇到堵车,通勤时间必定会大幅增长。
近年来,北上广深等大城市都在积极构建智慧城市,通过「城市大脑」监测各路段运行情况,一旦遇到局部路段拥堵情况,将自动引导司机选取其他畅通路段,以提升交通运行效率。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20 年中国各城市交通拥堵情况已较 2019 年同比下降 25%,其中北京的交通拥堵排名已下降至全国第三。
除了改善交通这一场景,许多地方在雨天还有「积水路段实时监控」,在小区设有「平安社区」,在学校上课有「智慧课堂」,在医院问诊有「智医助手」,可以说,在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等各个方面当前都变得越来越智能,我们的城市正变得越来越智慧化。
当下,有很多人对「智慧城市」这个说法持有怀疑态度,主要原因还是「智慧城市」这个概念太大、太杂了,而且还有「数字城市」「无线城市」「智能城市」等多种说法,也容易让人们分不清,理不明。
根据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智慧城市白皮书——依托智慧服务 共创新型智慧城市》显示,我国开展的智慧城市、信息惠民、信息消费等相关试点城市超过 500 个,其中 47% 的县级及以上城市提出了建设智慧城市的规划。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小县城,都希望能建设智慧城市,但如何建设,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答案。
一、怎样的城市才算「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最早是由 IBM 提出的一种智能化城市概念,IBM 认为,21 世纪的「智慧城市」,能够充分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于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的响应,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
但是对于智慧城市是什么,各大科技公司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例如华为基于 ICT 技术和数据提出了 HiCity 智慧城市解决方案、阿里则是通过城市数据资源优化城市公共资源……
不过,随着《智慧城市信息技术运营指南》、《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平台建设技术大纲》、《2020 年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智慧城市建设信息安全保障指南》等多项政策陆续出台,智慧城市的发展方向逐渐明晰,即基础设施智能化、公共服务便利化、社会治理精细化。
大家现在看到的智慧城市已是四次进化之后的面貌了。
第一阶段是 2008 年-2014 年的探索期,各地对智慧城市建设均跃跃欲试,但智慧城市是什么,该怎么建设仍未有明确的答案;
第二阶段是 2014-2015 年的调整期,国家从政策层面开始引导并规范智慧城市建设;
第三阶段则是 2015-2017 年的突破期,随着政策的正确引导、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开始推动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打破信息孤岛和数据分割;
而 2017 年之后,就开始了第四阶段。中国智慧城市试点城市已超 500 个,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中国智慧城市发展进入全新阶段。
数据来源: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
当然,目前智慧城市建设的挑战依旧不小,例如各城市之间由于建设智慧城市的思路与方案不同,反而造成了部门之间、城市之间的信息孤岛现象。
以大家印象最为深刻的新冠疫情为例,在疫情初期,由于物质信息、人力信息、通信信息、医疗信息等分散在运营商、卫健委、医院、公安、人社部等部门,当时出现了很多如口罩稀缺、出行困难等问题。
再比如当前智慧城市的解决方案虽然已涵盖民生、交通、医疗、基础设施多个领域,但大多数智慧城市解决方案均是为大城市量身定制,对于基础设施更为落后,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弱一些的中小城市并不能完美适用。
举个生活中很常见的例子,各地均在推广的政务 APP,的确对于会使用智能手机的年轻人来说办事方便了很多,但是,对于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人来说是没有帮助的,即便有些部门还在营业厅配备了 AI 客服引导,但老人折腾一番后还是要回到人工窗口办事,智慧城市不够「智慧」是当前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问题。
二、如何用 AI 让智慧城市更智慧?
面对亟待解决的城市病与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一系列挑战,科技企业该如何去应对并解决呢?
科大讯飞认为,必须要把现在城市生活、生产、生态的各要素、彼此之间的关联与关系进行系统性总结分析,才能把这些实际数据带入到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的过程之中,使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能够在合规的基础上变得更加合理,在可用的基础上变得更加好用,而这一切的关键在于人工智能。
于是,科大讯飞在 2018 年推出了「城市超脑计划」,即基于互联网、物联网的基础设施,在统一的时空坐标体系上汇聚城市现实和历史、时间、空间数据,利用人工智能学习不同行业知识,发掘数据关联关系,对城市发展与运行有系统性理解,并进行全局性的即时分析和模拟仿真,进而促进物理现实城市的公共资源优化配置、社会管理精细有序、居民时间质量提升、城市高效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正因为「城市超脑」的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所以当前,科大讯飞把「城市超脑计划」的建设分成了五个步骤。
首先是建立「时空记忆」,即摸清楚这座城市的规划与历史数据之间的差异与原因,辅助城市科学规划;其次实现数据贯通,把互联网与物联网的信息放到同一个「大脑」中;第三是利用以上数据去发现城市所存在的问题;第四是更新知识,通过以上数据与城市问题辅助行业专家为城市的规划发展提出更科学的策略;最后则是通过人工智能去不断优化上述过程,让城市像有生命一样持续成长。
城市超脑更像是一个智库,在一些具体的场景与行业中,科大讯飞还为这个「智库」聘请了许多行业专家,即「行业超脑」。
在第四届中国智慧城市国际博览会分论坛上科大讯飞分享嘉宾表示:「在医疗、教育、交通建筑等事关国计民生的人工智能场景科大讯飞要做加法,要构成各种『行业超脑』,使城市超脑与行业超脑协同运作,让我们的城市更智慧。」
比如,安徽合肥从 2018 年就开始运行「交通超脑」,如今合肥工作日高峰时段畅通路段比例提升 6%,全市 42 个交通网格中已有 12 个拥堵指数下降,15 平方公里示范区内通行效率提升 10%。
目前,科大讯飞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已构建了从顶层设计、规划咨询、项目实施、运营服务到闭环管理的一站式服务架构,聚焦于数字政府、城市建设、城市治理、产业发展四大领域及其场景。以安徽为例,目前已打造了安徽省市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体系、合肥「交通超脑」、铜陵「城市超脑」、安徽创新馆智能化工程等多个智慧城市项目。
三、「智慧城市」让生活更便捷、更有温度、更宜居
不仅是前面提到的「交通超脑」,智慧城市还能给普通人的生活带来哪些改变?接下来,科大讯飞就以刚刚提到的安徽铜陵市为案例,与大家一起看看有了「城市超脑」后铜陵人民的生活有哪些改变。
2018 年,基于互联网、物联网的基础设施,科大讯飞在统一的时空坐标体系上汇聚城市数据,利用人工智能发掘数据关联关系,开展即时分析和模拟仿真,进而为铜陵打造了可促进现实城市的公共资源优化配置、社会管理精细有序、居民生活质量提升、城市高效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超脑。
概念听起来有些复杂,简单来说,定制化、智能化、人性化就是铜陵「城市超脑」最明显的特征。
在定制化方面,铜陵市虽然是安徽省卫生文明城市,但是作为四线城市的它本身被乡村所包围,渣土车、高空抛物、秸秆焚烧等下沉城市的毛病也有不少。科大讯飞为铜陵市打造的「城市超脑」专门针对这些问题做了优化,现在已基本彻底治理了渣土车没有封闭式管理的问题,也杜绝了高空抛物危及他人生命安全的现象,未来还将还实现水文自动监测、秸秆燃烧环境报警等功能。
铜陵「城市超脑」也是智能化的城市大脑。科大讯飞为「城市超脑」赋能了强大的 AI 能力。
比如铜陵市民可以随时随地与市民热线 AI 进行交流和沟通。而且在不增加任何硬件投资的情况下,城市超脑通过城市所观测到的每条路口的情况,自动调节红绿灯,使得城市交通拥堵状况下降了百分之十几,以前是车等灯,现在是灯等车。
铜陵「城市超脑」也是温暖、人性化的。通过城市超脑,城管执法人员在后台用语音也能有温度地去和当事人沟通,实现柔性劝导;再比如,通过检测家庭的水、电、气使用等数据,就可以初步判断这家人的基本生活情况。数据也会说话,如果社区里有独居老人,那么这些数据就能发挥非常大的作用。
说个很暖心的例子。铜陵市铜官区幸福社区 78 岁的王觉芬阿姨,由于两个儿子都在海外工作,无法照料她的日常起居生活,所以一直是一个人生活。铜陵城市超脑上线后,社区为她安装了智能电子猫眼,利用人工智能和红外线监测等技术智,就能预警老人长久不出或久出未归情况。系统上线后,老人的子女和社区工作人员可以及时掌握她的生活动态,这让出门在外的儿女们,心理也能踏实一些。
作为铜陵市城市超脑的负责人,钟坚也是直接感受到城市前后变化的人之一。在他的印象中,城市超脑上线之前的城市治理,事情繁杂且琐碎,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可效果却往往不尽如人意,常常是各类事件发现不了、发现的问题无法快速处理。
「现在居民的幸福指数大大地提升了。原来比如说城市治理中一个月只有 100 件左右的事项处理,现在提升到 1000 件,增长 900%。而因为城市超脑在后台,办事窗口不用增加人,老百姓增加了 10 倍的办事量,可是每一件事情的办理时间节约了 70%。」
所以,用 AI 建设美好城市,就是让钢筋水泥建起的城市更加便捷、更有温度、更适合生活。
得益于在语音、认知、计算机视觉等领域的领先技术,科大讯飞先后荣获「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综合竞争力百强企业」、「智慧城市领军企业」、「全国建筑业先进企业」、2018 年 IDC 亚太区智慧城市「数字互联普惠奖」等众多荣誉称号,其智慧城市产品及服务的应用也已经遍及全国 30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未来,科大讯飞还将与各地政府、企业携手同行,在交通、教育、医疗、社区等层面持续优化「城市超脑」,不断探索更多的应用场景,以普通市民真实需求为导向,利用城市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提高跨领域、协同工作的效率,让城市治理精细化、智慧化,让城市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

杭州银行、杭齿前进、 福斯特、华铁科技、华正新材、杭电股份、永创智能、纵横通信、海兴电力、顾家家居、浙能电力、电魂网络、金石资源、元成股份、杭叉集团、百合花、新坐标 、康隆达、诺邦股份、 铁流股份、诚邦股份、泰瑞机器、春风动力、珀莱雅、南都物业、健盛集团、吉华集团、银都股份、宋都股份、浙江东方、杭钢股、钱江水利、士兰微、杭萧钢构、恒生电子、信雅达、祥源文化、新安股份、浙数文化、天目药业、航天通信 、物产中大、通策医疗、东方通信、东信B股、浙大网新、杭州解百、百大集团、 航民股份、浙商证券、财通证券、银江股份、同花顺、 华星创业、南都电源、思创医惠、顺网科技、华策影视、宋城演艺、中金环境、 聚光科技等。

1、杭州的上市公司主要以民营经济为主,产业结构更有活力。且杭州在培育新上市企业的速度一直走在全国前列。
2、杭州的一百多家的上市公司几乎涵盖了所有行业,机械、计算机、传媒、汽车、通信、医药这六个行业的上市公司数量较明显,占杭州上市公司总数的一半以上。新经济产业所涉及的行业占比比较高,一定程度体现出了杭州具备在新产业发展方面的优势。
3、截至2019年5月初,杭州市境内外上市公司突破178家,境内上市公司达到135家;按上市类型划分可知,杭州A股上市公司已有134家,B股上市公司2家,其中东方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既是A股上市公司,也是B股上市公司;从上市板块分析,杭州上市公司登陆上交所共有50家,深交所85家(主板11家、创业板41家、中小板33家)。
4、纵观杭州上市公司的发展史,其中浙数文化、天目药业、航天通信、万向钱潮、杭州解百、莱茵体育等公司是杭州市上市较早的一批,主要集中在1993年和1994年;2017年是其境内上市数量最多的年份,达到了27家上市公司。由于杭州上市公司存在新增、退市等情况,具体详情还需以沪深两市披露的信息为准。

2022年梁其栋将前往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攻读博士学位。他将在该校的经济学系学习,专攻国际贸易和发展经济学。
梁其栋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之后又在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他在英国期间,曾参与多个研究项目,深入研究了国际贸易、发展经济学和金融经济学等领域。
梁其栋计划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深入研究国际贸易和发展经济学,以期在未来能够为中国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他希望能够在美国学习期间,不仅能够提升自身的学术水平,还能够拓宽视野,丰富自己的经验,以便将来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和社会。纯手打,望采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dianzi/1329039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 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