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流器电流采集国内外研究现状

分流器电流采集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张

分流器电流采集国内外研究现状如下:
1、国内研究现状:在国内,分流器电流采集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成为电能计量和电量控制的重要手段。目前,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分流器精度、实时性、抗干扰性等方面的提升,以及分流器的无线传输、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此外,还有一些研究致力于改进传感器的结构和制造工艺,以提高传感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国外研究现状:国外的分流器电流采集技术也相对成熟,主要集中在分流器的高精度和高速度采集技术、多通道电流采集技术、温度补偿和线性化技术、分布式电源嵌入式分流器技术等方面。此外,还有一些研究基于分流器电流采集技术的电力保护、电能计量和电量控制的应用研究。

目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
一是物联网概念不统一,需要定义和规范;二是物联网产业发展战略尚不明晰,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三是核心技术亟待突破,需要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和产业标准化; 四是产业链亟待健全和整合,需要培育龙头企业; 五是商业模式尚不明晰,有待积极探索;六是亟需加快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配套政策制定;七是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应引起足够重视。
软件方面:
由于物联网是基于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传感器、射频识别(RFID)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等,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是与互联网结合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软件的安全永远不可忽视,所以①国家安全:中国大型企业、政府机构,如果与国外机构进行项目合作,如何确保企业商业机密、国家机密不被泄漏?这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而且还涉及到国家安全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②个人隐私:在物联网中,RFID是一个很重要的技术。在RFID中,标签有可能预先被嵌入任何物品中,比如人们的日常生活物品中,但由于该物品(比如衣物)的拥有者,不一定能够觉察该物品预先已嵌入有电子标签以及自身可能不受控制地被扫描、定位和追踪,这势必会使个人的隐私问题受到侵犯。因此,如何确保标签物的拥有者个人隐私不受侵犯便成为射频识别技术以至物联网推广的关键问题。③不同企业的软件兼容问题,如果互不开放,持有戒心,则很难形成一个真正的大的网络。

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在各国已经成为战略共识。根据美国研究机构Forrester预测,物联网所带来的产业价值将比互联网大30倍,物联网将成为下一个万亿元级别的信息产业业务。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物联网行业应用领域市场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市场规模达到2600多亿元,2012年我国物联网产业市场规模达到3650亿元,比上年增长386%。到2015年中国物联网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7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接近30%。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物联网行业分析报告分析认为,国内物联网产业链和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产业规模快速增长。目前,中国发展物联网所需的自动控制、信息传感、射频识别等技术和产业都已成熟或基本成熟,通信运营商和系统设备提供商达到世界级水平,下游应用不断拓展。目前,物联网已较为成熟地运用于安防监控、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物流等。数据表明,2010年物联网在安防、交通、电力和物流领域的市场规模分别为600亿元、300亿元、280亿元和150亿元,预计到2015年将分别增加到1500亿元、1000亿元、1100亿元和650亿元。
物联网在我国发展还是很不错的,市场规模很大,行业增长速度也很快,行业前景十分良好。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dianzi/1325109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6
下一篇 2023-06-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