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号”卫星本月发射 欲建星座让互联网信号无处不在

“武汉号”卫星本月发射 欲建星座让互联网信号无处不在,第1张

武汉号”属于一个基于卫星通信的天基物联网 星座 ,整个 星座 计划由80颗卫星构成。

这个名为“行云工程”的项目,计划为全球提供基于卫星的通信服务。未来,无论汪洋大海、深山还是沙漠,卫星 星座 能覆盖的地方就有信号,为海洋、船舶、电力等领域提供无处不在的物联网服务。

行云02号卫星。中国航天科工

供图

为何命名为“武汉号”?

根据公开信息,快舟与行云卫星出自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下属中国航天三江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工是我国两家航天央企之一,航天三江为其下属企业,总部位于武汉。

2018年3月15日,航天行云 科技 有限公司(简称行云公司)在武汉揭牌,对外发布天基物联网组建计划,首个“湖北造”天基物联网组建工作启动。中国航天三江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行云公司董事长张镝当时介绍,该公司致力于研制和发射在低轨道运行的小卫星并组网形成 星座 ,建设天基物联网,实现全球范围内物联网信息的无缝获取、传输与共享。

实施发射任务的快舟一号甲火箭,是一款成熟的小型固体运载火箭,此前已完成8次商业发射,次次成功。

值得一提的是,火箭团队身处武汉,为表对医护人员的致敬与感激,火箭箭身涂刷了“致敬医护工作者群像”。

此次火箭箭身涂刷的“致敬医护工作者群像”。中国航天科工供图

“武汉号”上天所为何事?

3月29日,“行云工程”卫星团队已经全部抵达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根据计划,4月中下旬将以一箭双星的方式,将行云工程项目两颗首发星送入太空。

此次发射的是行云二号01、02号卫星。其中,“武汉号”就是行云二号01星。

根据官方信息,两颗卫星由航天三江下属航天行云 科技 有限公司研发,将在低轨道上承担覆盖全球的“天基物联网”的通信传输服务功能,并在集装箱、海洋、船舶、电力、地灾、环境、林业、工程机械等行业开展应用测试。

行云公司天基物联网计划发射80颗行云小卫星,分α、β、γ三个阶段。2017年1月,首颗技术验证星行云试验一号乘快舟一号甲火箭已成功发射入轨。

具体而言,α阶段为试运营、示范工程建设,计划建设由行云二号01星与02星组成的系统。β阶段实现小规模组网,完成小 星座 系统构建,并开展第一阶段系统运营和市场开拓工作。γ阶段完成全系统构建,进行国内以及“一带一路”等国外市场的开拓。

本月的这次发射,行云二号01、02号两星入轨运行后,就将启动项目α阶段。

据项目方介绍,与传统物联网相比,天基物联网具有许多优势。系统覆盖区域地域广,能够实现全球无盲区通信。现阶段,全球超过80%的陆地及95%以上的海洋,移动蜂窝网络都无法覆盖,在海洋、岛屿、沙漠等偏远地区,天基物联网可以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行云工程建成后的服务领域示意图。

中国航天科工供图

“武汉号”市场环境如何?

近年来,小卫星 星座 成为商业航天市场热门领域,众多航天企业先后公布雄心勃勃的 星座 计划,规模从数百颗卫星到上万颗不等。

其中,竞争最热门的领域为低轨通信卫星 星座 ,也就是为用户提供卫星互联网的 星座 。例如同属于中国航天科工的行云 星座 “兄弟 星座 ”——虹云 星座 ,计划构建156颗卫星组成的卫星宽带互联网,让沙漠、海洋、飞机上的用户也能享受优质互联网服务。

国内类似计划还有中国航天 科技 集团的“鸿雁”通信卫星 星座 。2018年12月29日,“鸿雁” 星座 首颗试验星已经在酒泉发射成功。

据官方发布的消息,“鸿雁” 星座 计划到2022年完成系统一期60颗卫星的组网运营,成为中国首个满足基本卫星数据通信需求的系统。二期预计2025年完成建设,“鸿雁” 星座 系统由数百颗宽带通信卫星组成,可实现全球任意地点的互联网接入。

在全球,SpaceX公司的星链计划(starlink)走在了前面。

2019年-2020年,SpaceX用6枚猎鹰火箭,以每次60颗卫星的速度,将360颗标准化的星链卫星送入太空。星链计划规模庞大,第一步就准备用1600颗卫星完成初步覆盖,轨道高度1150公里左右。第二步,用2825颗卫星完成全球组网。第三步,一共12万颗卫星组成低轨 星座 ,为全球提供5G级别的高速互联网服务。

此外,还有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的Project Kuiper项目,以及Inmarsat、Intelsat SA和Eutelsat Communications SA等公司提出的相关 星座 。

早在上世纪90年代,摩托罗拉公司就建设过66颗卫星组成的铱星 星座 ,但遇上海底电缆和光纤技术突飞猛进,加之铱星用费高昂,导致用户不多,运营15个月后破产。

航天专家、小火箭公众号创始人邢强认为,星链与铱星相比,发射成本更低、用户面更广、通信技术更为先进,因而比铱星前景更为乐观。

编辑 张畅 校对 卢茜

首先这是一个很宏观的问题,我认为物联网在各方面都会有很大的发展前景的。

物联网使商业系统、社会系统与物理系统融合,形成一个个全新的、智慧的基础设施和设备网络群,应用可遍及工业监测、交通管理、物流管理、电力管理、环境保护、军事、公共安全、平安家居、老人护理、个人健康等许许多多个领域。物联网的发展将对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各个方面产生无比巨大的影响,并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革。

有国外知名研究机构 预测,未来物联网的发展将经历四个阶段,2010年之前RFID被广泛应用于物流、零售和制药领域,2010-2015年物体互联,2015-2020年物体进入半智能化,2020年之后物体进入全智能化。

尽管目前的物联网尚处初级阶段,在成本、标准及规模化方面还有待完善,仍有国内专家乐观预计,三五年之内,物联网的应用就可能在中国有突破性进展,十多年以后,物联网就会像现在互联网一样高度普及。

物联网的发展还是很迅速的。未来世界是万物互联的,人和人相连、人和机器相连、有电的地方都有计算,有计算机的地方都可以相连。越来越多的传感器、摄像头将被广泛部署,并由无处不在的网络联接起来,物理世界得以更准确地在数字世界中呈现。而且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关注物联网与移动互联网领域的点滴发展,致力于帮助传统行业加速智慧转型升级。所以说物联网在各个方面还是有很大的市场前景。

武汉物联网产业联盟(2010425成立)
武汉RFID产业创新联盟组织武汉物流协会领导及成员单位到联盟骨干企业参观
经过8月份“物联网与智能物流”技术论坛的成功召开后,许多物流企业对运用RFID技术提升物流业信息化水平表示出了浓厚兴趣,纷纷表示希望进一步深化了解,加强与本地RFID企业的沟通与合作。在武汉RFID产业创新联盟的组织下,11月26日,武汉物流协会熊鑫华副会长、韩洪保秘书长及武汉物流协会旗下会员单位,武汉商贸国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华中航运集团有限公司、武汉新港建设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湖北汽车运输总公司、武汉中百物流配送有限公司、武汉捷利物流有限公司、湖北华融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武汉良中行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等九家单位的二十余名代表与武汉RFID产业创新联盟秘书处的同志一起到联盟的骨干企业,中船七〇九所武汉凌久信息技术有了限公司、武汉华工图像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武汉泰通卫星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参观与交流。
本次参观交流的第一站是联盟理长单位中船七〇九所武汉凌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该公司的黄立波总经理、段红清总工向大家介绍了RFID技术在军队资产管理和车联网中的运用,车联网是运用RFID技术实现对道路交通的精细化管理,实现对车辆的实时监控,将是未来智能交通与智慧城市的重要载体之一。物流企业代表兴致浓厚,在模拟演示厅向“凌久信息”的技术人员不断询问技术细节,部分企业表达了进一步合作的意向。
我这里还有物联网相关联盟、协会(及其会员单位)等资料,不知是否对你有帮助
参观的第二站是“华工图像”公司,该公司的李春阳总经理向大家介绍了公司在RFID领域的应用案例,其技术特点是将自身的传统优势激光全息防伪技术与RFID电子标签技术相结合,实现多重防伪和产品信息查询与追溯。另外特别是在RFID食品安全溯源系统中,该公司已于2008年与“成都九洲”合作实施了成都放心肉项目,2010年中标了仙桃市放心肉示范工程。此次参会的物流企业“良中行”、“中百物流”等对食品安全管理及冷链物流的信息化十分关注,有意向借助于本地RFID企业的技术实力和成功解决方案来提升物流效率。
最后一站大家来到武汉泰通卫星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的技术特点是RFID立体电子标签,已成功开发出运用于钢铁物流的、抗干扰的无源标签,并且参与了武钢集团科技创新项目“RFID钢铁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研究”。本次参会的物流企业湖北华融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钢材贸易、钢铁物流服务为主的物流企业,正在筹建的钢铁物流基地已经决定采用RFID信息化解决方案,目前正在对多家技术提供方进行考察,在会上对于泰通已成功解决钢铁上贴RFID标签防干扰难题表示了强烈的兴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dianzi/1324560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5
下一篇 2023-06-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