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智城物联和北京力控元通科技是什么关系

沈阳智城物联和北京力控元通科技是什么关系,第1张

没有关系。北京力控科技是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工业软件产品开发商及解决方案提供商。聚焦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和智慧市政等领域的智能管控服务。沈阳智城物联是信息系统集成服务,智能控制系统集成,物联网技术服务。

智慧云(沈阳)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是2016-11-02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沈阳片区全运路109号(109-4号)155163。

智慧云(沈阳)物联科技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210112MA0P5N5X18,企业法人史晋,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智慧云(沈阳)物联科技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物联网技术、自动化仪器仪表研发、销售、技术咨询、技术转让、技术服务,商务信息咨询,电信业务代理服务,通讯设备、日用百货、电子产品、食品、保健食品批发、零售,图文设计、制作,物业管理服务,家政服务,养老服务,农业科技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转让,花卉苗木种植,水产品养殖,初级农产品加工、销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通过爱企查查看智慧云(沈阳)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1988年12月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成立;
1991年04月 正式加入国际物品编码协会;
1991年06月 开始筹建国家条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1991年05月 首批五项条码国家标准发布实施;
1992年06月 开发了我国第一家POS系统;
1992年11月 中国条码与技术应用协会成立;
1992年11月 承担的原国家科委重点项目“条形码系统研制”通过鉴定;
1993年03月 《条码与信息系统》杂志创刊;
1994年04月 在京承办亚太地区EAN编码组织负责人会议;
1994年04月 首次主办国际自动识别技术展览会(SCAN-CHINA);
1994年10月 国家条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进行首次国家条码质量监督抽查;
1995年08月 《流通领域电子数据交换规范EANCOM》正式出版;
1997年04月 承担国家科委“九五”重点项目“二维条码技术研究与应用试点”;
1997年07月 国家条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通过原国家技术监督局验收,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产品国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授权证书;
1997年09月 被原国家科委批准为《国家级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项目依托单位;
1997年12月 承担的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科研项目“商贸EDI研究”通过鉴定;
1998年01月 承担原国家科委“九五”重中之重项目“典型城市商贸EDI综合应用示范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1998年07月 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商品条码管理办法》;
1998年08月 修订《商品条码》国家标准;
1999年02月 吴邦国副总理批示:积极试点推广二维条码技术;
2000年05月 在京承办2000年EAN全会;
2000年07月 商品条码印刷资格认定工作正式开展;
2001年08月 中国ECR委员会成立;
2001年09月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成立;
2001年12月 承担科技部重点项目“物流配送系统关键标准研究”;
2002年04月 正式开通中心网站;
2002年07月 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分委员会成立;
2002年10月 开始发行杂志《自动识别技术与应用》;
2003年05月 完成全国条码工作机构联网工程;
2003年06月 与国际物品编码协会就“全球产品分类方案”在中国的推广应用签署协议;
2003年07月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下发文件,“中国条码推进工程”正式启动;
2003年08月 全国物流信息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
2003年10月 国家条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获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
2003年12月 与美国统一代码委员会签署“联合国标准产品与服务代码(UNSPSC)中文版维护协议”;
2003年12月 “全球电子产品代码(EPC)”研究项目启动;
2004年02月 正式开通中国产品电子代码官方网站;
2004年04月EPCglobal China——全球产品电子代码中国管理中心成立;
2004年04月EPCglobal全球巡回培训亚太地区首站培训在北京举行;
2004年04月 首届产品电子代码与物联网高层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2004年04月 我国第一本关于产品电子代码的书籍——《EPC与物联网》正式出版;
2004年05月 国家条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获国家质检总局条码计量检定机构专项授权;
2004年06月 联合国标准产品与服务代码(UNSPSC)中文版发布;
2004年07月 联合国标准产品与服务代码(UNSPSC)中国管理中心网站开通,并接受会员注册申请;
2004年08月 我国物流信息标准体系表发布;
2004年10月 我国产品电子代码注册管理工作正式开展,北京东方励格科技有限公司成为第一家EPCglobal China成员;
2004年10月 国际物品编码协会首席执行官Miguel Lopera和EPCglobal新任主席Chris Adcock首次来华访问;
2004年11月 与我国百家建材生产及零售企业联名提出关于“积极采用商品条码促进我国建材行业快速发展”的倡议,至此在建材行业推广应用EAN·UCC系统的工作全面展开;
2004年12月 与国家烟草专卖局科技教育司联名下发《卷烟生产企业使用商品条码调整方案》通知,我国卷烟企业条码注册工作按新方案重新启动;
2004年12月 国家条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完成国家质检总局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达73%;
2005年01月 国际物品编码协会顾问委员会会议在北京召开;
2005年04月 服装行业条码应用推广工作组第一次会议在广东召开;
2005年05月 “汽车零部件条码标识编码”(暂名)国家标准起草工作组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
2005年06月EPCglobal管理委员会会议在北京召开,同期举办了第三届中国国际产品电子代码与RFID高层论坛、EPCglobal管理委员会与中国机构、企业圆桌会议及与媒体见面会,促进了产品电子代码 在中国的推广;
2005年10月 首批EPCglobal China系统成员颁牌仪式暨EPC技术应用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东方励格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清华同方微电子有限公司、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北京富天达电子集成技术有限公司作为第一批EPCglobal中国高级会员从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王忠敏和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院长矫云起手中接过证书。
2005年10月2005条码技术宣传周以“新修订《商品条码管理办法》宣贯”为主题,协助质检总局法规司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并组织全国编码工作者及质监工作者开展学习宣贯工作。
2006年1月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刘平均主任接见了全球产品电子代码管理中心(EPCglobal)负责人,双方就EPC的标准、频率、应用推广等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
2006年2月 国际物品编码协会论坛2006年会议2006年2月13日-17日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召开。中心参与多种交流方式,提高国际话语权。
2006年4月4月5日至6日,第三次产品信息注册系统研讨会在北京成功召开。产品信息注册系统中已拥有企业5万余家,产品数据65万余条。
2006年5月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主任张成海应邀出席在北京交通大学举办的MBA学术论坛,并向与会师生作了《全国物品编码及标识体系》的主题讲座。
2006年5月 国际物品编码协会(GS1)2006年全会5月15日-18日在马耳他召开。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代表在会上介绍了中国首个GS1系统解决方案在牛肉跟踪上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并领取了加入GS1 15周年纪念奖牌。
2006年6月 “商务车出口”论坛在北京召开,会上对“汽车零部件用全球统一标识系统编码与条码标识”标准进行了讲解,以推动汽车行业的自动识别技术应用。
2006年7月 全国物品编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北京召开。委员会由41名委员组成,秘书处设在中国物品编码中心。
2006年7月2006年中国ECR大会于7月19日至20日在北京召开,大会的主题定为“ECR推动中国供应链的创新”。
2006年8月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出版了第一期《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杂志,至2006年底共出版三期。
2006年9月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十一五”规划研讨会20日在北京举行。中心主任张成海详细介绍了“十一五”规划的主要内容,与会人员对此展开热烈的探讨。
2006年10月 越南编码协会(GS1 Vietnam)于10月22日对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及其分支机构进行交流访问。双方分别介绍了两国编码组织发展状况、工作重点以及人员配备,并就条码、产品电子代码、跟踪与追溯、GDSN等热点问题进行研讨。
2006年11月 第9届ECR亚洲大会于11月13日至16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在会议第一天成功地发表《中国首例应用GS1系统进行牛肉跟踪追溯案例》英文演讲,获得与会代表一致好评,扩大了国际影响力。
2006年11月 第13届国际自动识别技术展览会于11月21日在北京隆重举行。展览会同期还举办了“2006RFID技术应用论坛”和中国自动识别行业新技术、新产品发布会活动。
2006年11月 “2006年条码技术宣传周”于11月20日拉开帷幕,此次宣传周以提高商品条码质量为主题,在推进工程从起飞期向成熟期过度的关键一年中,保证条码的高质量,确保条码应用企业及社会大众的切身利益。
2006年11月11月14日,中国条码推进工程-《云南无公害养殖及肉制品EANUCC射频管理系统》在昆明通过专家验收,实现了我国EAN·UCC射频管理系统在养殖业运用零的突破,向推进工程目标的顺利完成又迈出坚实一步。
2006年11月11月11日,EAN·UCC系统在上海植入性医疗器械追溯中的应用近期全面启动。上海药监部门明确要求在上海销售的国内植入性医疗器械应采用EAN·UCC系统。
2006年11月11月27—30日,国际物品编码协会(GS1)亚太地区论坛在印尼召开。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向16个国家(地区)的代表介绍了我国在GDSN方面的实施进展及试点情况,增强了国际间的交流。
2006年12月11月30日—12月2日,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在安徽省合肥市举办全国条码检验员培训班,为我国条码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2006年12月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召开二届三次理事会,颁布了9项协会标准和2项研究报告,并于2007年1月1日起实施。
2007年1月 派员陪同国家质检总局国际司代表赴比利时国际物品编码协会总部交流访问。
2007年1月 完成国家质检总局科研项目“我国的产品电子代码体系研究”。
2007年1月 组织武警总部后勤部组成考察团赴新加坡,就当地警用物流和编码应用情况进行考察。
2007年2月 派员赴比利时参加全球国际物品编码协会论坛。
2007年2月 完成《EPC数据编码结构》国家标准的征求意见稿。
2007年3月 在南昌召开2007年全国物品编码工作会议。
2007年3月 编码中心张成海主任赴加拿大出席国际物品编码协会顾问委员会会议。
2007年3月 编著出版《物流标准化》。
2007年4月 促成我国产品电子代码超高频RFID频段的出台。
2007年4月 第三十一届亚太ECR执委会会议在京召开。
2007年4月 完成中国条码推进工程《ANCC系统在医疗器械监管中的应用》等项目的验收。
2007年5月2007年国际物品编码协会 (GS1)亚太地区DataBar培训在京举办。
2007年5月 “自动识别技术与应用研讨会及第十一期全国高校条码技术与应用师资培训”在京举办。
2007年5月 《自动识别技术导论》出版发行。
2007年5月 派员赴韩国参加2007年国际物品编码协会全会。
2007年5月 派员参加新加坡EPCglobal/RFID论坛,在会上发表题为《EPC在中国的应用状况》的主题演讲。
2007年6月 “第一次全国物品编码分支机构服务工作会”在济南召开。
2007年7月 配合国家自行车专项整治工作,研究制定自行车编码方案,开发全国使用的自行车企业编码注册信息管理系统,建立专用网站。
2007年7月 协助开发完成武警部队后勤物资编目系统。
2007年7月 《商品条码参与方位置编码与条码表示》标准发布。
2007年7月 “物品编码应用领域沙盘模型”亮相国家质检总局质检成果“形象展示会”。
2007年7月 《二维条码技术与应用》出版发行。
2007年8月GB/T 21049《汉信码》国家标准正式发布;
2007年8月 完成中国条码推进工程《GS1系统在药品价格监管与医保结算体系中的应用》、《医药零售企业条码管理信息系统(GSP、POS、MIS系统)》《条码印刷薄弱环节质量调研和质量解决方案》等项目的验收。
2007年9月 通过国际权威评审,首批获得MET RFID检测实验室认可资质。
2007年9月 派员赴日本参加亚太区自动识别技术展览会。
2007年9月 完成中国条码推进工程《中国商品及参与方数据服务系统建设》等项目的验收。
2007年10月 在上海举办第十四届国际自动识别技术展览会。
2007年10月 召开《汉信码》国家标准新闻发布会。
2007年10月 促成海尔集团加入EPCglobal管理委员会。
2007年10月 出版《国家物品编码体系框架》和《物品编码管理规定》。
2007年10月 中国条码推进工程《塑料薄膜印刷条码符号的适应性测量和分析》项目验收。
2007年10月 《电子数据交换技术与应用》出版发行。
2007年11月 “全国分支机构教师资格认证培训”在北京举办。
2007年11月2007年中国ECR董事会第一次会议在京召开。
2007年11月 派员赴越南参加国际物品编码协会亚太区论坛。
2007年11月 “中国条码推进工程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条码实验室示范基地”在河南举行揭牌仪式。
2007年12月 中国GDSN数据池通过全球认证。
2007年12月 完成《EPC信息服务》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
2007年12月 “条码打印机通用技术规范”“有源射频标签通用技术规范”“半无源射频标签通用技术规范”三项协会规范发布。
2007年12月 《我国商业流通领域协同作业系统基础数据平台关键标准研究及应用示范》出台。
2007年12月 中国条码推进工程项目“公共物流数据管理平台模型的研究”验收。
2007年12月 “中国条码推进工程北京青年政治学院条码实验室示范基地”在北京举行揭牌仪式;
2007年12月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2007年工作总结会召开。
2008年1月 中国条码技术与应用协会论文征集活动评选结果公布。
2008年1月 中国条码推进工程项目《ANCC系统在家具行业的推广应用》项目通过验收。
2008年2月 中国条码推进工程项目《GS1系统在中药材种植产地溯源中的应用》通过验收。
2008年3月2008年全国物品编码工作会议在沈阳成功召开。
2008年3月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赴比利时出席2008年全球国际物品编码协会论坛。
2008年3月 中国条码推进工程项目《ANCC系统在服装领域的推广应用》《ANCC系统在医疗器械产品跟踪追溯中的应用》通过验收。
2008年3月 中国条码推进工程项目《血液及血液制品编码标识应用研究》通过验收。
2008年4月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召开了制定《射频读写器(系列)通用技术规范》《射频标签(系列)通用技术规范》两个国家标准课题的第二次会议。
2008年4月 条码技术与应用优秀论文表彰交流会在北京举行。
2008年5月 编码中心第一时间对汶川抗震救灾工作做出部署,多次组织捐款捐物、奉献爱心活动。
2008年5月 编码中心张成海主任参加在克罗地亚召开的2008年国际物品编码协会全会。
2008年6月 工商合作 创造价值——2008中国ECR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
2008年6月 第十三期全国高校条码自动识别技术师资培训班圆满落幕。
2008年7月EPCglobal TLS试点项目第二阶段总结会在北京召开。
2008年7月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2008年常务理事会召开。
2008年7月 编码中心派员参加于泰国召开的第11届ECR亚太会议。
2008年9月 由编码中心主办的“第一届条码地方工作机构人员培训班” 于9月23日至25日在青岛成功举办。
2008年9月 中国条码推进工程项目《GS1系统在药品价格监管与医保结算体系中应用》通过验收。
2008年10月 第十五届国际自动识别技术展览会盛大举行,同期举行了 “2008自动识别行业暨新产品新技术发布会”、“2008中国自动识别产业发展高层峰会”、“15周年系列活动现场展示”等系列活动,加强了企业和用户、观众进行深入交流和互动。
2008年10月 中国条码推进工程项目《广西米粉质量安全跟踪、追溯与监管体系》通过验收。
2008年11月 国家标准委纪正昆主任视察编码中心工作。
2008年11月 中国商品信息服务平台V20正式上线,并于北京召开中国商品信息服务平台培训会。
2008年11月 编码中心张成海主任会见国际物品编码协会COO。
2008年11月2008年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教师资格培训及认证活动圆满结束。
2008年12月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新版网站推出。
2008年12月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2008年工作总结会召开。
2009年1月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罗秋科副主任在京会见国际物品编码协会资深专家David Buckley先生。
2009年2月2009 年全国物品编码工作会议在长沙召开。
2009年2月 国家标准委纪正昆主任在京会见了国际物品编码协会(GS1)CEO Miguel Lopear 先生,以及COO Vicente Escribano 先生,国家标准委石保权副主任,工业二部刘霜秋主任,国际部陈莹女士,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张成海主任,推动部李建辉主任,管理部郭卫华主任,推动部孔洪亮副主任等人共同参加了会见。
2009年2月 汉信码《二维条码符号转换为编码信息的方法》专利获得授权。
2009年3月2009 年全国物品编码机构服务工作会和《条码与信息系统》杂志通联网会召开。
2009年3月 “中国物品编码20年成就展暨表彰大会”在京隆重举行。
2009年3月 完成“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现代物流标准实施方案”。
2009年4月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物流领域推广工作人员前往天津、宁波、上海,就物流信息标准化问题展开调研。
2009年4月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医疗行业推广网站开通。
2009年4月 “质量和安全年”活动督查组到编码中心督查、指导工作。
2009年4月 “全国条码质量工作会”在重庆召开。
2009年5月EPCglobal专家Ian Robertson 先生到访中国物品编码中心。
2009年5月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派员赴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参加2009年GS1全会。
2009年5月 第15期全国高校条码师资培训班顺利结业。
2009年5月2009 全国大学生条码竞赛团体总决赛在京举行。
2009年5月 科普书籍《常见问题汇编》出版。
2009年6月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管理信息系统培训会”在河北召开。
2009年6月 中国条码技术与应用协会对建材超市商品条码应用情况展开调研。
2009年6月 汉信码《二维条码符号的生成方法》与《二维条码图形畸变校正的方法》专利获得授权。
2009年7月 完成《医疗卫生产品商品条码应用指南》的编写出版。
2009年7月 完成《中国条码推进工程项目案例集》的编写出版。
2009年7月 完成欧盟项目“适用于全球环境的射频识别解决方案建设”(The Building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solutions for the Global Environment ,简称BRIDGE)的研究任务和项目的审计报告。
2009年8月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和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成功举办了主题为“质量安全、服务创新”的第十六届国际自动识别技术展览会。
2009年8月 举办了主题为“关注物品编码工作质量,推动商品条码技术应用”的宣传周活动,包括2009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论坛、“商品条码应用质量”主题研讨会、“质量和安全年”活动主题展区、超市商品条码检测活动。
2009年8月 “商品信息同步发展研讨会暨新一佳——宝洁数据同步项目总结报告会”顺利举行。
2009年9月 《条码识读设备检测装置》专利获得授权。
2009年10月 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认监委正式授权国家射频识别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成立,成为我国最全面最具实力的国家级质检中心。
2009年10月 《物品电子编码 基于射频识别的贸易项目代码编码规则》国家标准通过审定。
2009年10月 完成《建材行业商品条码应用指南》的编写出版。
2009年10月2009年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教师资格培训及认证工作圆满结束。
2009年11月 首期中国商品信息服务平台(成都)应用工作会成功召开。
2009年11月 中国条码技术与应用协会组织技术推广人员赴燕京啤酒基地调研。
2009年11月2009年中国ECR董事会在南京顺利召开。
2009年12月 《条码识读器性能测试规范》及《数字化条码的制作与性能测试》两项国家标准通过专家审定。
2009年12月 完成国家质检公益性科研项目“国家物品编码标准化研究”,进入项目验收阶段。
2009年12月 完成“国家物品识别网络标准体系研究”课题的研究工作,并通过了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组织的课题验收。
2009年12月 完成《食品追溯 信息编码与标识规范》和《食品可追溯性通用规范》两项与食品安全追溯相关的国家标准的制定。
2009年12月 完成《物流服务分类编码与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指南》的编写出版。
2009年12月2009年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工作总结会成功召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dianzi/1320450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0
下一篇 2023-06-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