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顺丰、菜鸟与苏宁,看物流巨头的“绿色”担当

从顺丰、菜鸟与苏宁,看物流巨头的“绿色”担当,第1张

2020年的双十一,兵临城下,大战在即,每个人都在忙活。

卖货商家在疯狂备货,电商平台在疯狂营销,物流快递公司也在提前排兵布阵,而我家楼下的社区保洁员张大爷,也紧急把住在农村的儿媳、表妹、小舅子,召集到城里来备战。

以张大爷的经验,每年双十一,各个社区的楼道里、垃圾箱旁,丢得都是快递盒,只要够勤奋,全家扫楼一星期,赚个一两万块钱是轻轻松松。

张大爷的小心思,折射出电商时代的大问题:全民购物激情的背后,快递包装已经成为 社会 的主要污染源之一。

根据全球性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发布数据,我国各类快递包装材料消耗量从2000年的206万吨增长至2018年的94123万吨,带来巨大的资源负担和环境压力。

当前,各物流企业加快绿色转型,加强绿色运营技术创新,不断提高物流绿色化水平,正在向低污染、低消耗、低排放、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的绿色物流转变。

那么,绿色物流目前到底发展得怎么样?

顺丰、菜鸟、苏宁纷纷入局,各有侧重

过去几年,几乎所有物流企业、快递公司都发布了绿色物流战略,只不过大多强调责任却吝于投入,绿色口号喊了不少,却形式大于内容。

而顺丰、菜鸟、苏宁等物流行业的领导型企业,则选择以真金白银投入绿色物流,从不同方向 探索 物流行业的低碳之路。

顺丰在2017年成立了顺丰 科技 包装实验室,致力于“可循环”包装材料的研究。2018年,实验室推出共享循环箱丰·BOX,每个丰·BOX有多达数十次乃至上百次的使用寿命,理论上,一千万个循环箱可替代5亿个纸箱。

与顺丰侧重研发的策略不同,菜鸟物流侧重回收。2018年菜鸟物流启动的“绿色物流2020计划”,依托全国广泛布局的菜鸟驿站进行回箱计划,倡导用户在驿站现场拆快递,回收快递盒,实现资源再利用。

苏宁物流的绿色战略启动得则更早,早在2014年,苏宁物流就正式启动绿色包装研究与应用,而且 探索 的领域,也比顺丰与菜鸟更广泛。从包装回收、电子面单、瘦身胶带到共享快递盒等推出了一系列举措,引领行业在绿色物流领域的思考和应用,苏宁物流研发的共享快递盒,已经实现了好几代产品的迭代。

2018年,苏宁物流将围绕绿色物流 探索 的各种创新项目,做了一次战略集结,推出了一个更大的“青城计划”,从物流仓储、包装、运输、末端四大环节进行一系列绿色新产品、新设备、新模式的实践,推进全链路绿色物流快递城市在全国的落地。

苏宁物流的“青城计划”,甚至比顺丰与菜鸟走得更远,还曾联合有影响力的媒体,以媒体联名共享快递盒,开展可体验的绿色物流公益,不但让更多的公众能真实体验到绿色的物流服务,而且还在更大层面发挥绿色低碳的全 社会 意识普及教育。

总的来说,早期物流巨头在推进绿色物流时,主要集中在绿色快递包装上的研发和回收。顺丰快递是研发的绿色包装相关产品最多的,从共享循环箱到PET材料编织袋,均有涉猎。菜鸟的回箱计划是目前布局回收站点最多,成本最低的快递盒回收方式。苏宁物流是布局得最早,涉及绿色物流各个环节最多的,也最全面最系统。

全场景绿色物流体系,以 科技 为驱动成为行业共识

现在,绿色物流已经开启新的征程, 科技 驱动成为全新的动力。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智能化正在成为物流绿色化的最大助力。构建全场景绿色物流体系,成为行业共识。

商业流通领域的模式创新,极大地提升了这个商业世界的生活便利,也带来的巨大环境负担,而 科技 研发与技术进化,成为缓解环境负担与还原绿色世界的唯一希望。

目前,顺丰、菜鸟、苏宁都以 科技 研发为核心动力,从绿色包装、配送、仓储等方面发力,将低污染、低消耗、低排放、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的绿色物流进行到底。特别是在绿色仓储方面,顺丰、菜鸟、苏宁各显神通,致力于打造高效、安全、优质、环保的物流园区、分拨中心等。

在广州增城,菜鸟网络智慧物流园的屋顶上,太阳能电池板源源不断地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年发电量1000万度,可满足园区全部用电需求。

在上海浦东,顺丰DHL自动化仓,利用料箱式货到人机器人替代人工,通过在仓内高效协同作业,大幅提升仓库效率并实现信息化管理。实现“人找货”到“货到人”升级,存储与效率齐飞。

在上海、南京等地,苏宁智能绿仓内,新能源节能叉车正在自动化作业,人机协同让商品拣选效率大大提升。而且,仓内所有电器均采用节能设备,空调能效等级为2级以上,通风也采用节能风扇,建筑主体全部采用可再生利用材料。

不仅如此,苏宁物流的绿色战略,已经渗透到从仓储到干线、从中转到投递的物流作业全流程,苏宁物流从 科技 的角度,来优化每一个可能会对环境产生污染的环节,用 科技 增效、替代材料以及全新的环保作业规范,来建立一条清爽的绿色物流全链路。

各大物流企业都在加快绿色转型,加强绿色运营技术的创新,不断提高绿色物流的建设水平。用智慧物流来撬动物流的多个环节,利用大数据进行仓内存储作业的指导,实现精准定位货物,提高工作效率。

绿色物流的荆棘之路,需格局和坚持并重

和所有绿色环保项目一样,绿色物流一直是条荆棘之路,投入高,见效慢,耗时长,拼到最后,看的就是企业的格局和坚持。

在今年两会上,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连续三年对绿色物流提出建议,并在企业内率先推进,而苏宁在绿色物流的每一点推进,都是真金白银“折腾”出来的。既有青城计划全链路绿色物流解决方案的大格局,也有整个企业从上至下的坚持、落地执行,在绿色包装和绿色末端上,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绿色物流是现代物流可持续发展的必然,2019年3月1日,国家发改委牵头、24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推动物流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意见》中,第十四条明确提出“加快绿色物流发展”,以绿色物流为突破口,带动上下游企业发展绿色供应链。今年2月份,国家邮政局将快递环保治理目标升级为“9792工程”,再推绿色物流发展。

绿色物流的发展牵涉到 社会 、环境、经济等各个方面,是一个长效协同的发展机制,各级政府、物流快递、电商以及包装类企业需形成合力,格局与坚持并重,共探绿色物流的未来。

我相信不远的将来,张大爷的双十一将赚不到拣纸箱的“外快”,但是他及村里的家人,将拥有一个更绿色的世界,而在绿色的世界中,他们不用费力去清除这个世界产生的垃圾,也有机会围绕绿色物流,获得更多的收益。

大名鼎鼎的华为南京研究所就是,大名鼎鼎的华为2012研究室就在华为南研。可能很多人要说,说南京的企业肯定要说南京本土的企业,华为的总部毕竟在深圳,南京只是一个分公司、一个研究所而已,况且华为那么多分公司、八大研究所、14个研究室(所)的规模。

我想说的是,南京华为研究所有差不多10000人的规模?请问中国有几家 科技 公司能达到这种规模?确实是分公司、确实只是一个研究所,但是那是华为的研究所,而且华为南京研究所有几千人都是研发人员,这个规模不可谓不大,估计很多 科技 公司总共还没有华为南京研究所这么多研发人员。 当然想去华为的,建议多考虑考虑。
除了南京华为研究所,南京还有哪些知名的企业呢?
苏宁控股、苏宁环球,这是张近东、张桂平兄弟两的企业,并且两家企业都是南京的龙头企业。

当年张桂平家庭父母早亡,年纪只有20出头的家中长子张桂平不得不过早的撑起这个家庭,那时候四弟张近东只有不到10岁,张桂平不得不早早承担起抚养自己多种弟弟、妹妹的重任。
大学毕业以后,在体制内的铁饭碗很显然已经不能承担起弟、妹的生活、学费的众多话费,只好下海经商,后来就创立了苏宁集团。张近东成年以后进入苏宁,兄弟两把苏宁发展得非常红火,后来张桂平就把苏宁交给了张近东,自己全身心做苏宁环球了。孙宁控股旗下有苏宁易购、苏宁金融、苏宁物流、苏宁 体育 、苏宁 科技 、苏宁置业、苏宁文创、苏宁投资八大业务板块,旗下有江苏苏宁足球俱乐部、国际米兰俱乐部,并且旗下PPTV更是拿到了西甲的独家版权。

如今兄弟两一个主攻零售、一个主攻地产,事业发展得有声有色,都是行业翘楚,都是江苏的著名企业家。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这家企业,这家企业同样是3C数码领域的零售巨头,全球PC巨头美国戴尔公司在中国的三大渠道商之一。

三胞集团总资产超过了1000亿元,并且年销售额也超过了1000亿元,旗下有宏图三胞、曾经的团购巨头拉手团购、宏图高科、万威国际、富通电科等多家上市公司。

南京规模比较大的IT互联网企业有途牛 旅游 网、苏宁旗下的苏宁易购、焦点 科技 、联创 科技 、以及互联网安全领域的趋势 科技 。除了这些老牌的互联网企业之外,还有互联网教育的扇贝网、孩子王,以及这两年起来的物流新贵运满满,都是比较优秀的本土互联网企业。

其中焦点 科技 是不太出名的B2B巨头,属于闷声赚大钱那种,联创 科技 则是属于中国软件领域的扛把子。途牛网是 旅游 业的巨头企业之一,应该算是江苏规模比较大的互联网企业了,苏宁易购就不说了,苏宁旗下的。

当然传统行业不可能有互联网公司、 科技 公司这么吸眼球,但是不管怎么说,制造业、传统行业都是民族经济的脊梁。

在南京知名的传统行业巨头有恒力集团、江苏沙钢集团、福中集团、南京钢铁集团、弘扬集团、五星控股、雨润集团等等知名企业。

作为大家认可的新一线城市,南京的发展还是不差的,一来是教育资源本来就很好,加上南京同时也是 历史 文化名城,发展也一直不错。
当然有了!南京可是新一线城市啊,下面就让我们概览一下南京的知名企业吧!

第一家:苏宁!当仁不让,毕竟苏宁可是在南京土生土长的大企业,全国知名还是世界500强,总部位于南京的苏宁大道。没错,那条路就叫苏宁大道,连最近的地铁站都叫徐庄·苏宁总部呢。经营范围广又是线上线下同步经营,实体门店超过1600家且在不断推广中。

第二家说说苏宁的邻居:途牛。作为全国十大 旅游 网站的途牛 旅游 网自2006年在南京创立,为消费者线上提供从超过64个国内城市出发的 旅游 产品,他们那句“让 旅游 更简单”的广告语可谓是早就走进了千家万户。

第三家是被江苏人民戏称为“垄断企业”的苏果超市有限公司啦,戏称虽是玩笑话,但是苏果确实做遍布江苏各地,近几年虽然迎来7-11、罗森等国际品牌以及苏宁小店在便利店领域的挑战,不过大型商超的龙头地位依旧不可动摇。

其他的还有经营农业生产相关产品的红太阳集团、从事高新技术研发的南瑞集团、主营进出口贸易的江苏舜天国际、华泰证卷、从肉类食品起家的雨润集团、国有综合型电子企业熊猫电子、经营机械制造的晨光集团、卫岗乳业、三胞集团、凤凰出版传媒集团、通灵珠宝等等。

江苏省GDP位居全国第二,而南京作为江苏省的省会城市,最近几年发展也是比较迅速的,比如2019年南京的GDP达到了14050亿人民币,GDP总量位居全国主要城市的第11位。

除了GDP总量比较大之外,南京也是有不少知名的企业,我之前曾经在南京待过差不多9年时间,对南京还是比较熟悉的,目前南京比较熟悉的企业主要有以下几个。
1、苏宁集团。
提到南京最大的企业,我相信大家首先都会想到的是苏宁集团,苏宁集团目前旗下有很多产业,比如苏宁易购,苏宁线下零售,还有苏宁物流等等。

在2020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当中,苏宁控股集团以665258亿人民币的营收位居全国第二,仅次于广东的华为,由此可以看出,苏宁集团的实力是非常强悍的。
2、金陵石化。
金陵石化也是南京目前比较大的一个企业了,他是属于中石化下面的一个公司,应该是中石化最大的子公司之一了,2018年其营收达到100937亿人民币。
3、南钢集团
第1次听到南钢集团,我相信很多人都是因为关注CBA而知道的,以前南钢球队在全国的实力还是比较强悍的,只不过现在江苏队不叫南钢队了。

不过目前南钢集团的实力还是比较强悍的,2018年南钢集团的营业收入达到118206亿元,
4、熊猫集团。
熊猫集团在几十年前是非常火热的,当时他们所生产的熊猫电视销往全国各地,只不过最近十几年熊猫电子的知名度没有那么高了,但从整体实力来说,熊猫集团还是比较厉害的,目前他们的产业比较多,有电子业务,现代通讯,数字视音频,电子智能系统,电子装备等等。

2018年熊猫集团的营业收入达到390亿元,位居南京企业排名当中第10位。
5、江苏银行。
虽然江苏银行是一家地方性银行,但是他们的业务却遍布了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三大经济圈,在很多省份以及城市都设有银行网点,所以很多人对江苏银行也是比较熟悉的。

2019年江苏银行的营业收入达到44974亿元。
6、途牛。
途牛成立于2006年,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 旅游 平台之一,途牛网的创始人是东南大学的校友,2010年毕业的时候,我还曾经去途牛面试过,只是后来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去上班。

当时途牛的规模还是比较小的,也没有什么知名度,但经过10年的发展之后,途牛目前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平台之一,一年的营业收入超过200亿。

当然除了我们上面所提到的这些企业之外,实际上南京还有不少知名的企业,比如南京银行,扬子石化,弘阳集团,苏美达集团,红太阳集团,中国电子 科技 集团14所,宏图集团等等。

只不过从全国的知名度来看,他们知名度没有那么高,但是在江苏省内,这些企业的知名度还是相对比较高的。

南京总部品牌有苏宁,中材,华泰证券,南京证券,江苏银行,南京银行,南瑞,南自,金陵石化,扬子石化,中电14所,中电55所,中电28所,南钢,红太阳,熊猫,中圣,苏交科,途牛,中国制造网,跃进,宏图三胞,苏宁环球,栖霞建设,金城,德基,金鹰,金陵饭店,新百,中央商场,晨光,南高齿,中船绿洲,苏美达,金陵造船,724所,苏豪,南京卷烟,绿柳居,千百度,圣迪奥,卫岗牛奶,金钵,南消,东智,埃斯顿,中电光伏,中电环保,通灵,宝庆,多伦,大全,大有,我乐,国睿等等
阿里巴巴江苏总部
该项目是阿里巴巴集团在全国重要的战略性项目,将投入重点资源重点发展。据介绍,项目初期将入驻3000名阿里巴巴正式员工并带动“阿里生态圈”15万人创新创业,充实河西地区的产业内容。阿里巴巴集团明确由战略发展部牵头,集团产业内容进行整合,推进江苏总部项目在新产业新模式上寻求创新。
腾讯大数据中心
在南京江宁开发区启动,该数据中心建成后会成为整个华东、华中地区最大的数据中心,短时间内还会是全国最大。计划上马60个项目、总投资近1500亿元。
小米 科技 华东总部
华东总部是小米在北京以外布局的最重要的基地,小米将与建邺区开展生态链及相关服务的合作。依托南京、建邺的区位、产业、人才、配套、服务等方面的优势,小米 科技 华东总部将致力于新技术、新业态的突破和智能硬件、IOT(物联网)的发展,通过整合上下游产业和企业,打造小米生态链。
拜腾 汽车 全球总部
拜腾 汽车 在全球建立了三大基地,根据拜腾 汽车 的规划,南京总部将负责全球运营总部、智能制造基地及研发中心;德国慕尼黑负责车辆设计与产品概念研发设计;北美总部则负责智能 汽车 用户体验等前沿技术开发,以及北美市场开拓与运营。
Synopsys区域总部
Synopsys新思 科技 是全球电子和芯片设计自动化的领导者、全球第一大集成电路接口类IP提供商,将在南京进一步集聚资源,与产业链其他环节的龙头企业一起,努力将江北新区打造成国内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高地。

中兴通讯光电子总部
光电子总部项目是中兴通讯的重要战略决策。作为中兴光电子总部,中兴光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于去年签约落户南京,注册资金10亿元,中兴光电子总部选址在软件谷科创城C02栋,办公场地面积近5000平米。

杭州就一个阿里商业体。所以杭州排名在南京之后。

南京工业有南京钢铁,南京化工,南京 汽车 ,机械等重型制造。军工企业数量和质量都是全国前列。轻工业制造更加是数不胜数。

商业有苏宁,三胞,雨润,苏果,金鹰,五星等全国知名连锁,商业体,地产。

大学有南大,东大,南航,南邮,农大,林大,南艺等门类齐全的高校体系,更加有解放军海陆空各军种院校。

各类三甲医院数量也比杭州多。

科研院所也教为齐全,有电子,通讯,电力,地矿,交通,建筑,天文,文博等。

国家级开发区,有全国第一的江北新区,新港开发区等。

历史 人文南京更加是全国的前几名。厚重的 历史 沉淀让这个凤凰涅槃的城市焕发活力。

所以杭州根本没有办法和南京相比较,更本不在同一个重量级别上。
我很负责任的告诉你,南京真的没有拿得出手的企业。这几年南京人必须要面对的现实:南京VS杭州,差了很远。。。不管是城市形象还是企业标杆儿,杭州甩了南京几条街!苏宁,三胞,金盛,我就呵呵了。。一个好的企业必须要有好的企业文化,好的企业文化怎么表现,就是员工的归属感。这三个企业我都接触过,有机会自己去体验吧,恨铁不成钢的感觉。。。
南京没有阿里巴巴,没有网易,没有海康威视,但是总值是和杭州差不多少,大企业确实不行,杭州我所知道的,阿里巴巴,网易(之前在深圳,丁磊早就搬回来了,丁磊浙江人)吉利,海康威视(中国最牛的安防)万向集团(做机械的)哇哈哈,像其他的就太多了,苏泊尔一类的。

南京只有一家亚洲第一大的雷达研究所,南京14所,中国目前海,陆、空军用的主流雷达都出自这里。保家卫国是14所的强项,国内舍我其谁,不知道这算不算。

埃斯顿,佳力图,苏博特,中电14所,南瑞继保,国睿 科技 ,熊猫电子等等,虽然不是巨无霸企业,但都是细分行业翘楚。

还有雨润和三胞 别以为三胞就一个宏图三胞还有个地产其实之前做的蛮大的 新街口小半个都是三胞的像新百、东方、国贸、商贸,还有牛首山都有点关系 可惜最近资金链出问题了估计这次难熬

南京最大的企业有南京鼓楼 科技 园,玄武 科技 园,白下 科技 园,江宁 科技 园,溧水 科技 园,滨江 科技 园,浦口 科技 园,高新区 科技 园等等,总市值富可敌国,随便一块地就是一个世界五百强的市值。

其实,老百姓眼中的知名企业,主要是能够提供终端消费产品的。南京除了一些快速发展的新业态外,经济基础还是在电子(以714厂为代表)、化工(以金陵石化、扬子石化为代表)、 科技 (以14所)为代表。有些属于国之重器,半军事性质,从来不打广告。

你们怎么说我不管,我就是喜欢南京。南京人素质普遍偏高,人文环境特别好,又不排外,大爱南京不是瞎叫的。城市建设基础建设和交通设施在全国来说都是很好的。经济不是最好的,但也不差。医疗卫生科研教育也只仅次北京上海,治安在全国也名列前茅。
南京是江南重镇。悠久的 历史 文化,得天独厚的省会优势,完善的人才吸引机制让南京孕育了诸多国际知名大企业。

笔者耳熟能详的有:

1:苏美达集团

知名央企,进出口贸易龙头企业。

2:苏宁集团

一线电商集团。已经成为淘宝,京东,拼多多之后又一个崛起的电商大品牌

3:中兴集团

通讯设备制造商。通讯业巨头之一。

4:航天晨光

航空航天业的龙头企业。我梦想的企业之一。

5:熊猫电子

老牌的熊猫电视机听说过没?但是,你可能不知道,这个品牌已经成为横跨军工,民用的大型集团。

6:台积电

江北新区花了大力气引进的台湾知名芯片企业。

总体而言,南京的企业专注于工业,信息,集成的多,对于专业领域外的人可能感觉默默无闻,但是在业内声名远扬。

南京,华东第二大城市,中国科教第三城,中国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六朝古都,虎踞龙盘,横跨长江,是我国最重要的一座城市。不过南京又有点尴尬,一则在经济上被省内的苏州一直压制,二则由于南京地处江苏西部,紧邻安徽,有时候又被人戏称为徽京。那么作为华东第二大城市(当然杭州不一定服气),南京又有哪些赫赫有名的知名大企业呢?
苏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苏宁集团是江苏第一大民营企业,也是我国民营企业的500强榜单的第三名(2018年集团营业收入总额6024亿元。苏宁创立于1990年,截止目前已经有30年的 历史 了,目前经营商品涵盖传统家电、消费电子、百货、日用品、图书、虚拟产品等综合品类。
苏宁环球集团有限公司
这家我们上面所说的苏宁控股非同一家企业(苏宁环球集团的董事长张桂平是目前苏宁电器现任董事长张近东的哥哥,苏宁电器也是张桂平做大之后给张近东的),苏宁环球集团创立于1987年主营业务为房地产业务,在不断做大做强地产主业的同时,积极开拓多元化发展道路,目前形成了:文产、 健康 、金融、 旅游 、农业、投资六大产业齐头并进、蓬勃发展,已成为总资产达千亿元的综合性大型民营产业集团。作为南京市第二大企业,苏宁环球集团的销售额也超过了千亿元的大关。
南瑞集团
南瑞集团可能很多人不是很清楚,但是在江苏的本地人应该有不少人都知道,在南京,南瑞对于大学毕业生的吸引力不会低于华为的南京研究中心,南瑞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直属科研产业单位,目前的资产总额超700亿元,员工17万余人,自主培养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拥有国家级专家47名,省部级和国家电网公司专家208名,硕博士4000余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2000余人,是一家技术实力极其雄厚企业,连续十七届进入中国软件企业百强,连续十三届成为中国十大创新软件企业。产品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途牛 旅游 网
途牛 旅游 网就不介绍了,基本上有出行过的很多,很多都知道这个网站,跟携程网、去哪儿网并列三大 旅游 网站(不过目前飞猪应该起来了,背靠支付宝这颗大树,以后三个 旅游 网都得被干趴)
总结
其实南京的大企业还有很多,只不过很多是传统企业,而不是民生消费行业,所以知名度不高,比如三胞集团有限公司、福中集团有限公司、南京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金浦集团、弘阳集团、五星控股集团以及江苏雨润肉类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等等,作为华东第二大城市,南京的实力还是有的,在2018年全国主要城市GDP排名中南京以128204亿位居第第十一名。

物联网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如下:

物流是物联网技术最重要的应用领域之一,物联网技术是实现智慧物流的基础。物流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要实现进一步增长,满足越来越高的物流需求,实现智慧物流,必须依赖于物联网技术的全面应用。

物联网是通过各类传感装置、RFID技术、视频识别技术、红外感应、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仪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根据需要实现物品互联互通的网络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智能网络系统。

据市场分析公司Gartner(高德纳)预测,到2020年,全球不包含PC、平板以及智能手机在内的联网设备数量将达到260亿台,物联网市场规模将达到19万亿美元。

物流行业是物联网最重要的应用领域。物联网作为智慧物流实现的基础,伴随着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市场空间巨大。

例如,在智能仓储领域,亚马逊、京东、菜鸟、苏宁等不断升级的仓储系统,均是物联网的最佳应用体现;在智能配送及整个供应链上,依靠物联网技术,物流全过程透明可视化、产品的可追溯管理,以及智能配送等成为可能,为智慧供应链、智慧物流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对于苏宁易购的成功案例,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一些启示:

1 抓住市场机遇:苏宁易购凭借先进的技术和强大的资源优势,抓住电商行业的快速发展机遇,并积极拓展线上销售业务,实现了快速增长和成功转型。

2 以用户为中心:苏宁易购坚持以用户为中心的营销理念,注重用户体验和服务提升。通过不断创新和优化,提高产品质量、配送速度和售后服务,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和忠诚度。

3 多元化营销策略:苏宁易购采用多元化的营销策略,如品牌推广、促销活动、社交媒体营销等,全面覆盖各个方面,从而提高消费者对公司的认知度和好感度,促进销售业绩的提升。

4 投资科技创新:苏宁易购注重科技创新,加大投入研发,不断引进新技术和新领域,积极探索智慧零售、物联网等新兴市场,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综上所述,苏宁易购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要抓住市场机遇,以用户为中心,采用多元化的营销策略,并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从而有效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业务表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dianzi/1319941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9
下一篇 2023-06-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