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牵手车联网,无人驾驶离我们还远吗?

5G牵手车联网,无人驾驶离我们还远吗?,第1张

随着5G商用化启动,无人驾驶离走入普通家庭的时间很近,预计3-5年即可具备大规模商用条件,为什么是这个时间段呢:

无人驾驶最大的问题是网络延迟,在高速行驶状态下,10毫秒的延迟都可能造成重大事故,特别是无人飞机,哪怕只有10毫秒可能已经驶出几十米远的距离。

前段时间美国Uber无人驾驶车把一个路人给撞死了,这就是高时延导致的。

而5G技术主要特点之一就是低延时,可以做到1毫秒及以下延时,现有所有网络和技术都达不到这个要求,解决了无人驾驶最关键时延等技术问题,无人驾驶普及就有坚实的网络技术基础。

中国面积大,车辆行驶范围也大,因此普通人想享受无人驾驶技术的先决条件之一是5G基础网络必须成熟和普及。

成熟指5G网络完成测试,达到商用验收标准,技术的成熟性、稳定性经过验证。

普及指5G网络信号需要5G基站来提供,而5G频段高覆盖能力弱,覆盖同一个区域基站数量将大大超过4G,因此5G的基础设施建设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至少会持续3年以上。

虽然拥有自动驾驶功能的特斯拉已经获得上路牌照,但是其表现离真正的无人驾驶尚有一段距离。

在全球范围内,特斯拉已经爆出多起因为无人驾驶系统原因,导致严重交通事故的案例,说明其可靠性存疑,目前特斯拉无人驾驶技术更多只是作为辅助驾驶手段和人类司机的补充。

2018年百度无人驾驶走上了路测阶段,技术虽然得到验证,但数据积累太少,不足以证明其安全可靠性。

作为头部公司的百度尚且如此,其他无人驾驶公司的技术也不会太完善。

我认为这一轮的技术测试和完善将会持续至少3年以上,加上技术论证和商业投放,无人驾驶系统的真正普及将比我们想象的更久一些。

当然,这都是为了驾驶者安全考虑,多等一段时间也无可厚非。不过时间不会太久, 预计5年左右无人驾驶可能就会成为 汽车 的标配,让我们一起期待未来到来吧。


只能这样说,如果没有5G加持,车联网发展的再好,无人驾驶也只能停留在人们的想象中。而今,5G技术迅速发展,并且与车联网开始结合,这为自动驾驶的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

就下来我就来梳理一下其中的逻辑。

看起来5G、车联网、自动驾驶三个概念似乎不搭边,但实际上却是相互依存相互成就的关系。

汽车 上最先应用的是车联网,它不仅让 汽车 有了和智能手机、电脑相似的 *** 作系统,还能与手机一样实时连接网络,让 汽车 成了智能 汽车 。

而此时的车联网依赖的是运营商的网络,就是大家熟悉的移动、联通、电信,当运营商提供的是3G网络时,车联网就只能使用3G网络,当4G网络普及之后,车联网就使用4G网络,未来5G网络大规模应用后,车联网就能使用5G网络。

就拿目前的4G网络来讲,它与5G网络最大的差别就是网速。4G的静态传输速度最高可达1G,这还是理想状态下,实际上使用起来一般都是几百兆,而5G的传输速度是4G的几百倍。

单单传输速度这一块,5G就已经秒杀4G很多了。当 汽车 以100km/h的速度在路上跑的时候,发生事故可能就是一瞬间的事,如果是4G网络下,光是网络延迟这几毫秒,事故就可能发生,但是5G网络下,延迟几乎是不存在的。也只有这样,人们才会敢去使用自动驾驶 汽车 。

另外,4G与5G的传输路径也有了变化,4G网络需要依靠基站才能传输,而5G网络设备与设备之间就可以直接进行传输,不再依靠基站。而这个更是为自动驾驶 汽车 创造了条件,自动驾驶不仅要依靠算法、依靠云端数据,如果车与车之间可以自主进行交流,那么交通事故发生率和交通拥堵情况就会大大降低。这也是发展自动驾驶 汽车 的目标所在。

过去十年自动驾驶和车联网虽然雷声颇大但雨点甚小,在于基础技术仍存在瓶颈,而5G网络的商用势必为自动驾驶和车联网的融合提供更合适的契机。

如果说过去十年的发展属于雷声大雨点小,那么得益于5G的出现,接下来十年或许我们将见证整个 汽车 和交通行业的真正剧变。

5G赋能车联网,自动驾驶离你有多远

我们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我国领先世界进入全新时代。5G将带来网速的更加快捷、更加稳定、更加安全、更加可靠,5G是未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础与核心。想知道5G会给你的生活带来什么,看一下通讯技术的发展 历史 就会知道:

1G——最原始的无线技术应用时代,无线电话开始出现,如大哥大,不过资费较贵;

2G——功能机时代,移动互联网开始兴起,手机慢慢普及大众,资费下降;

3G——智能手机开始出现,国产手机纷纷兴起,移动互联网进一步发展;

4G——传输速度达到3G的50倍之多,移动互联网繁荣发展,通讯资费进一步降低;

接下来的5G时代将会是一场新的 社会 变革,互联网终端不仅仅是手机更有可能是—— 汽车 、家电、机器人等任何事物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5G迎来的是一个全新的时代、智能的时代。

车联网是指通过全球定位系统、传感器、摄像头等实现数据采集,将路况信息、车辆信息等汇集到中央处理器,通过大数据的运算计算出最佳路线,及时汇报路况和安排交通秩序。

5G的赋能实现了远程数据传输的低延时和高可靠性。我们都知道交通信息的时效性是非常关键的因素,5G正式保证了信息的实时传输进而实现远程、实时监控保证交通安全。

在实现车联网后可以说无人驾驶离我们已经不远了。无人驾驶的关键技术就是数据与控制,控制是基于大数据计算,而数据计算的核心是数据的实效、安全与可靠。纵观人类 科技 发展的 历史 不难发现,任何 科技 对人类文明的促进往往基于某项关键技术,毫不夸张的说5G就是下一个时代的关键技术。



因此,5G联手车联网无人驾驶时代将很快来临,也许5年之后你会拥有一辆无人驾驶 汽车 。

欢迎关注培培说 科技 ,小培带你认识不一样的 科技 !

5G解决了车联网应用最关键的时延等技术问题,水到渠成的事情。

有人调查过5G下游最看好的应用领域,受访网民认为5G技术在未来可能被广泛应用的领域前三位分别是:车联网、智能制造、云VR/AR,车联网排名第一。

2018年,国内开放自动驾驶道路测试,自动驾驶零部件和方案量产,自动驾驶公司选择跨界自研芯片,整车厂与国内供应商合作加深,V2X进入测试阶段,自动驾驶领域资本市场投融资持续增加,步伐明显加快,明年2020年,车联网标准有望落地,5G+车联网标准落地,车联网将万事俱备,我相信未来三五年车联网以及无人驾驶会加速落地。

我很期待这一天的到来,我也很相信这一天会到来。至于说远不远,其实说起来,可以说现在就有也可以,因为曾有报道,去年李彦宏在北京就让车自动行驶过。也有多次报道说多地有在进行无人驾驶的测试,前几天有报道说华为介入 汽车 制造,而华为作为5G时代的旗手,肯定不会无的放矢。所以可以说,未来已来,从种种迹象来看,5G牵手车联网, 无人驾驶从技术上应该不远了。

但是,无人驾驶并不单单是技术成熟就可以的。而且从技术上来看,也还没有谁敢说就成熟了。曾有报道特斯拉车主用自动驾驶出事原,特斯拉应该在这方面也是走得比较前面的。另外还有5G也是刚开始建设不久,又据说5G的基础建设会比较大,所以即使技术成熟,也还要不少时间;再一个可能是最大的障碍,毕竟这是一个关系千家万户,方方面面的大变革,好像还没有那个国家有颁布实施这方面的法规。所以想想好象也还很遥远,但还是很期待这一天早日到来!

感谢您的邀请,总的来说5G 牵手车联网,无人驾驶离我们将越来越近,但 短时间内还不能普及 。目前无人驾驶车辆已有试验车辆进行路试,如百度的无人驾驶,但目前还不是很成熟。下面我将结合多年的 汽车 工作经验说说自己对无人驾驶的看法。

实现无人驾驶首先要实现车联网,车联网组网由 感知层、网络传输层、车联网控制中心 构成。 5G技术的应用实现的网络信号传输,相对于4G传输速度更快、宽带更宽且更安全,能够满足车联网传输的应用。 其次实现无人驾驶需要 道路交通设施联网、 汽车 联网、车联网中控中心 强大的综合计算能力,目前各模块发展状态如下:

道路交通设施包括交通信号灯、路边设施、转弯处设备等与 汽车 行使相关的设备等都需要具 感知和被感知 的功能,这样才能保证车辆行使过程中进行信息传输交流,保证安全行使。

同时交通设施感知的 信号应传输到车联网控制中心 便于车联网控制中心进行综合计算分析,对不同车辆发出不同的控制信息。

目前 短时间内还不能完全实现 道路交通设施联网和感知。

汽车 通过安装 汽车 中控设备及相关感知设备,实现与道路交通设施、人和动物的信息传输交流,同时将车联网控制中心的信息传输到车联网控制中心进行综合计算分析,以便车联网控制中心根据计算结果给相关车辆发出不同的控制信息,使道路车辆协调有序的行使。

汽车 中控设备目前已经能够实现信号的感知收集、对外传输,同时可以接收车联网控制中心的信号,进行车辆行使控制。

车联网控制中心担当着中心 决策大脑 的作用,需要有对交通设施、 汽车 、紧急控制指令等所有信息进行综合计算的能力,同时要保证对外信息发布的及时准确性,路上所有的 汽车 时刻都在产生数据,这就需要强大的 存储、分析计算、决策能力 。

目前比较贴近技术有大数据、人工智能,但目前还不成熟。

综合以上,无人驾驶必备模块中单个 汽车 联网自动控制技术、5G网络传输技术 比较成熟 ,但道路交通设施联网、车联网控制中心存储技术能力目前还 不太理想 ,所以短时间内 实现无人驾驶普还是有困难的 。

个人见解,请多批评指正!

5G时代,已然就在眼前,纵观全球,中国的5G已经提前布局出发,正如在2G3G4G时代造就了无数伟大的企业一样,相信一定会再一次激起无数中国的创业者迎着5G而上,一定会造就一批新的优秀企业,这中间也一定包含了5G的智慧车联网独角兽,个人拙见如下:一、5G的超高速与高带宽为智慧车联网提供了必要的基础;二、5G时代最大特点会造就万物互联,瞬时通信,完全可以达成秒级甚至毫秒级的即时的车辆信息互联;三、中国已经积聚了华为、腾讯、阿里、百度等在人工智能和车联网这块一大批 探索 创新的优秀企业,积累了诸多经验,甚至有等待5G东风到来的感觉。

一些拙见,欢迎各位交流。

还挺远。

5G技术已经成熟,但全面普及基站覆盖还需要至少三五年时间。车联网更是还不具有产业化条件,在5G全面普及后才会逐步建立车联网标准和体系。我们参考一下华为刚成立专门的 汽车 BG,就是针对自动驾驶和车联网,拿出成果和成熟产品来一定是需要不止三五年的。

综上,你需要至少再等五到十年才可以实现理想。

无人驾驶安全吗

智能互联汽车是未来汽车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特别是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具有智能化、网络化、可控化、数据化等特点的智能互联汽车将有效改善我国目前的交通和出行条件。

一、无人驾驶技术应用

现阶段,很多汽车研究机构和汽车厂商都在大力发展无人驾驶技术。无人驾驶也将成为未来人们乘车出行的主要驾驶方式之一。随着无人驾驶技术的逐渐成熟,车辆上配备的无人驾驶辅助设备,结合网络定位和卫星定位数据,将实现对驾驶过程中诸多信息的快速获取和判断,并及时实施相关驾驶决策。与人工驾驶相比,无人驾驶技术在理论上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二、网络数据的深度利用

未来的智能汽车应该在车联网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网络和大数据的应用。一方面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引导交通,使车辆控制、交通信号、交通拥堵等数据形成良好的匹配关系,有效避免道路拥堵,并根据车辆和机器提供的拥堵数据实时调整信号灯时间。将智能联网车辆与交通系统相结合,可以有效缓解交通压力;另一方面,卫星定位结合网络大数据技术可以准确定位每辆车的位置,并在大数据网络的监督和引导下智能调整车辆与车辆之间的距离和速度,从而有效降低车辆碰撞的发生率。减少划痕和其他交通事故的发生。

三、安全性能进一步提高

为了提高智能联网车辆的行驶安全性,需要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提高车辆的安全性。一方面,采用先进的合成材料代替传统的金属车身材料,既保证了驾驶过程的经济性,又提高了汽车碰撞事故过程的安全性;另一方面,与人工驾驶相比,智能联网车辆采用视觉识别、雷达检测技术,结合网络定位、数据支撑、卫星定位等技术,避免了人工驾驶时驾驶疲劳、视力不佳、疏忽大意、超速等问题,显著降低了交通事故发生概率。

原标题:2019年中国物联网行业市场分析:规模化应用时,融合各行各业推动智能化转型

物联网融合各行各业推动智能化转型

物联网作为全新的连接方式,近年来呈现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董事长兼CEO雷军表示,在中国,物联网的大规模应用与新一轮科技与产业变革融合发展,预计2022年,中国物联网行业市场规模将超过724万亿元。他表示,各行各业的智能化转型如火如荼,物联网作为连接人、机器和设备的关键支撑技术,应加快推动布局,抓智能化转型机遇。

工业物联:助制造业实现“智能+”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在雷军看来,推动工业物联网的应用,是实现制造业“智能+”的必要途径。

他表示,随着数字经济新引擎5G技术的布局,将能满足机器类通信、大规模通信、关键性任务通信对网络速率、稳定性和时延的高要求,因此物联网应用场景十分广泛,尤其与车联网、无人驾驶、超高清视频、智能家居等产业深度融合,进一步应用到制造业、农业、医疗、安全等领域,为各行各业带来新的增长机遇。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物联网行业应用领域市场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物联网设备数量仅仅38亿台。截止至2018年底全球联网设备数量已经超过170亿,扣除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或固定电话等连接之外,物联网设备数量达到70亿台。预测2019年全球物联网设备数量将达83亿台。并预测在2025年全球物联网设备数量将突破200亿台。

全球物联网市场的支出预计将在2017年增长37%,至1510亿美元。由于物联网的市场加速,这些估计数已向上修正。2017年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达到1100亿美元,截止至2018年末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增长至1510亿美元,并预测在2025年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将达15670亿美元。

2015-2025年全球物联网设备数量统计情况及预测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2017-2025年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统计情况及预测(单位:十亿美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雷军表示,目前全球制造业竞争推动工厂向智能化转型,物联网作为连接人、机器和设备的关键支撑技术受到企业的高度关注。即将布局的5G技术优势,将能够较好满足工业控制需求,同时为制造企业提供远程控制和数据流量管理工具,以便更高效智能地管理大量的设备,并通过无线网络对这些设备进行软件更新。

雷军建议,我国应加大对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工业物联网等重点领域的财税金融支持力度,引导中央、地方产业投资基金和社会资本,围绕大型制造企业上下游进行垂直改造,加强自动化产线、无人工厂等重大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打造虚拟的产业闭环,提高产业的生产效率和整体国际竞争力。

农业物联万物生长数字化:物联网+农业会迎来怎样的“春天”

雷军表示,乡村振兴战略是以发展和创新的眼光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推进农业农村的现代化,以创新驱动乡村振兴发展。

他认为,随着物联网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5G技术的应用将为建设智慧农业、数字乡村奠定坚实科技基础,带动农业实现发展变革。

什么是智慧农业呢

按照业界的说法,智慧农业以智慧生产为核心,智慧产业链为其提供信息化服务支撑。目前我国智慧农业有四大应用场景:数据平台服务、无人机植保、农机自动驾驶以及精细化养殖。

雷军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应制定出台5G农业应用补贴和优惠政策,并鼓励社会资本、运营商、互联网企业等共同参与,因地制宜规划打造智慧农业示范区、试验区,并在经验成熟后进行全国推广,全面提升农业领域的高新科技应用程度。

例如在养殖业,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进行基本信息管理、疾病档案管理、防疫管理、营养繁殖管理,发展智慧养殖,实现数字化养殖。

在植保方面,借助物联网技术自动探测和记录区域内的微气候、墒情等环境信息,并结合植物保护专家系统来精确地预测病虫害的发生,从而通过无人机喷洒农药,精准高效解决农业生产的植保问题。

交通物联:无人驾驶或将最早“引爆”

“在5G众多的应用场景中,无人驾驶和车联网被认为是最有可能出现的引爆点。”雷军表示,智慧交通对通信网络有着极高的要求,而大带宽、低时延、海量的连接数量、严密的覆盖,这些都是5G技术的核心优势。

在雷军看来,智慧交通最可能爆发,一方面因无人驾驶具有巨大的节能潜力,在减少交通事故、改善拥堵、提高道路及车辆利用率等方面意义深远,并可直接带动智能汽车后市场等产业的快速发展。

另一方面,全球车联网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信息化、智能化引领,全球车联网服务需求逐渐加大。基于5G技术的应用,智能交通领域将快速进入发展上行区间。

了解到,在重庆,长安、小康、力帆等汽车企业,均与百度的智能驾驶Apollo开放平台展开合作,包括自动驾驶全技术链流程、功能安全及信息安全、车联网、云服务等领域。

雷军建议,国家应研究、制定和出台关于智能交通的中长期发展目标,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支持产业发展。尤其针对无人驾驶汽车的安全责任问题、技术试验问题、车联网的国家标准规范、智能芯片应用等产业发展关键点进行前置研判,通过鼓励性政策支持交通运输领域智能、安全、可控发展。

医疗物联:智能化就诊为“健康中国”加速

“物联网技术在医疗行业也有很广泛的应用空间。”雷军说,服务患者方面,可以采用LBS技术实现智能导诊,优化就诊流程,还可以借助可穿戴传感器和服务解决方案进行远程护理。

在保障设备质量方面,可以采用各类专用传感器,跟踪设备使用情况,借助预测性维护来修复关键医疗设备存在的潜在问题,完善设备运维体系。

环境监测方面,可以通过传感器对ICU室、手术室等特殊地点进行环境监测和预警。同时,基于医疗护理全流程的健康大数据,在安全保护前提下的数据标准细化、完善,以及数据网络的综合利用也显得尤为迫切。

在业界看来,在推进智慧医疗体系建设的大背景下,有多个方面的需要关注。比如,互联网医疗相关服务体系,包括发展互联网医疗、互联网+公共卫生服务、互联网+家庭医生签约等;另外还有医疗行业数据安全和服务质量安全。

雷军表示,要推动医疗实现智慧化,国家有关部门应逐步推动新技术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加快完善医疗物联网和健康大数据相关标准,制定医疗智能可穿戴设备及配套信息平台行业标准。

同时,出台针对物联网企业在医疗领域投入科学研究、应用开发的鼓励政策,使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在医疗卫生行业更好地集成创新和融合应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医疗新需求。

提高创新能力大力发展商业航天产业

关注物联网发展的同时,雷军今年参会还重点关注了在2018年热火朝天的商业航天的发展。

在雷军看来,航天是当今世界最具挑战性和广泛带动性的高科技领域之一,为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和增进人类福祉作出了重要贡献。

近年,在运载、卫星和空间应用等领域,涌现出太空探索公司(SpaceX)、蓝色起源(BlueOrigin)、一网(OneWeb)等大批商业航天公司,被认为是最为活跃的创业领域之一。

雷军说,商业航天行业规模未来预计可达数万亿美元,将迎来空前的发展机遇,可重复使用火箭、巨型商业星座、商业载人空间站等航天计划,正在逐渐成真,彰显出商业航天推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的巨大力量。

雷军建议,首先,我国应加快推动航天立法,确保民营企业长期稳定、合理有效利用空间资源的权利。建立商业航天市场准入退出、公平竞争、保险和赔偿、安全监管等机制,构建较为完善的商业航天法律体系。

雷军表示,商业航天属于快速发展的新兴行业,门槛高、投资大、战略意义显著,比多数产业更容易受到政府监管和行业政策的影响。

雷军建议,可由政府统筹,国企、民企多方聚力,布局商业航天产品智能制造,鼓励民企参与航天装备制造相关的国家重点项目,加速颠覆性航天技术创新与应用。

同时,制定商业航天装备产品量产及上下游企业的培育政策及实施细则,加大航天智能制造技术共享和转化力度,开放国家航天制造基础设施,颁布航天试验设施共享目录、有偿使用收费标准等。

在此基础上,雷军建议,应完善落实政府采购商业航天产品与服务机制,开放商业航天公司的行业准入,拓展商业服务与应用领域。

例如,可以简化商业火箭发射、航天测控、无线电频率等审批程序,引导鼓励民营企业战略性空间资源布局,承担轨道环境有序可控的应尽责任;可以进一步开放已有发射场,新增发射工位,满足高频次商业发射服务需求等。

一、政策支持车联网进入快速发展期

根据报道,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5G应用80%将用于物和物之间的通讯。“移动状态的物联网最大的一个市场可能就是车联网,以无人驾驶汽车为代表的5G技术的应用,可能是最早的一个应用。”苗圩表示工信部正在研究推动车联网的发展,并已与交通部部长达成共识,加快推动公路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在5G基础设施建设、汽车电子普及、电动汽车快速发展的三大基础之上,车联网市场爆发成为确定性机遇。车联网有望成为5G最大的应用市场,产业发展已得到政策大力支持,进入快速发展期。

二、万亿级别市场蓄势待发

据三大运营商信息,5G在今年进入预商用阶段,2020年开始规模商用,时点临近。低延时、高密度、高可靠的通信网络为车联网打开突破口。在通信及互联网巨头的推动下,通信技术标准快速进步,应用场景得到明确定义,解决方案逐步成熟。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有望接近万亿级别,利好全产业链。

车联网发展可以分为三大阶段,当前正处于第二阶段——智能网联汽车阶段。车联网的发展从最早期的车载信息开始,车辆具备基本的联网能力;在当前的智能网联阶段,通过V2X技术,车路开始协同;到了未来的智慧出行阶段,车路协同在智能交通和高级自动驾驶中广泛应用,不可或缺。

得益于政策和大行业的发展,车联网行业快速渗透,行业规模不断扩大。根据Gartner统计数据,预计2020年全球物联网连接数量将达70亿,高速领域占据物联网连接总数的10%,而车联网是目前高速场景中具有明确发展方向和市场的领域,将在高速领域发展初期占据大部分份额。根据华为预测,车联网是物联网高速领域内行业成熟度最高并且连接数量最多的领域,

预计2020年,中国车联网连接数量将达到6000万规模。另外,根据中国联通数据显示,预计2020年,全球V2X市场将突破6500亿元,中国V2X用户将超过6000万,渗透率超过20%,市场规模超过2000亿。而位于车联网整个产业链上的服务商、服务提供商、硬件商、通信运营商分别占有61%、12%、17%和10%的市场份额。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计,到2025年在5G快速建设与产业链成熟度快速提升的推动下,中国车联网渗透率或提升至77%左右的水平,市场规模有望达到接近万亿级别。

三、深度参与标准制定,我国先发优势突出

目前,包括美、欧、日等在内的汽车发达和地区都将智能网联汽车作为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纷纷加快产业布局、制定发展规划,通过技术研发、示范运行、标准法规、政策支持等综合措施,加快推动产业化进程。跨国车企已经实现部分自动驾驶(L2级)汽车的批量生产,少数高端品牌已率先推出有条件自动驾驶(L3级)汽车;以谷歌为代表的新技术力量,也在积极开展全自动驾驶技术(L4、L5级)的研发和测试。

频段划分上,在我国由工信部无委会统一划分频段。2018年10月“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闭幕式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直连通信使用5905-5925MHz 频段的管理规定》。规划了5905-5925MHz频段共20MHz的专用频率,用于LTE-V2X车联网直连通信技术。目前,欧美日韩均已在5900MHz附近为V2X划分频谱资源,我国工信部确定在5905-5925MHz 频段发展车联网,有利于V2X全球产业链的合作协同。

我国车联网起步较晚,产业链中尤其汽车零部件、整车厂商的差距巨大。但国际社会普遍在技术路线选择上仍处于犹豫状态,美国NPRM收到众多反馈信息希望将C-V2X作为备选技术;欧盟认为C-ITS需要混合通信方式的支持,因此分别基于80211p和C-V2X技术开展互 *** 作测试;日本也将5770-5850MHz候选频段采取技术中立,将LTE-V2X作为另一个备选技术。

由于LTE-V2X技术标准的研究制定过程中有华为、大唐的深度参与,再加上通信运营商的利益诉求和信息安全方面的考虑,我国车联网市场采用LTE-V2X技术标准是大概率事件。我国在C-V2X解决方案研发具有先发优势,而国外市场在技术路线选择上仍有分歧,为我国实现弯道超车提供了契机。这也为我国推进C-V2X发展,实现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赶超提供了契机。

四、 重点投资组合

在 5G 基础设施建设、汽车电子普及、电动汽车快速发展的三大基础之上,车联网市场爆发成为确定性机遇,全产业链有望充分受益。车联网产业链条较长,主要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三个部分。上游:主要包括 RFID/传感器、定位芯片和其他硬件等元器件设备制造商。中游:主要包括终端设备制造商、汽车生产商和软件开发商。下游:主要包括 TSP、系统集成商、内容服务提供商和移动通信运营商。

我们强烈推荐车联网板块,核心推荐千方科技、中科创达。

风险提示。技术发展及落地不及预期;行业增速不及预期风险。

五、个股分析

千方科技(002373)

V2X 打开成长空间

公司积极布局 LTE-V 智能网联车产业,已经完成路侧设备 RSU以及车载设备OBU的研发,于2018年11月和大唐、北汽新能源、长城汽车一起,与华为、宝马、奥迪等模组厂家及整车企业携手,成功通过世界首例“三跨”互联互通测试,首次实现了V2X在不同产业环节、不同、不同品牌的互联互通。同时,公司现已推出完善的智慧路网的解决方案,重点打造路网运行监测与应急指挥系统、智能交通综合管控平台、公路交通量调查系统等。此外,公司将深度参与百度Apollo计划,与百度在自动驾驶技术相关的技术层面、生态层面、交通应用层面等方面展开合作。

中科创达(300496)

智能汽车业务爆发式增长

2017年2月,公司完成对Rightware公司的收购。经过并购整合,公司已建立围绕“Kanzi”的智能汽车业务生态:结合公司智能终端 *** 作系统技术+Righware Kanzi 3D开发技术+公司智能视觉技术,形成完整的智能驾驶舱生态平台。目前Rightware已与超过55家全球领先的汽车品牌车厂和一级零部件供应商开展合作,公司亦与超过30家全球领先的汽车品牌车厂和一级零部件供应商在车载信息娱乐系统/智能驾驶舱领域开展合作。

(文章来源:投资快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dianzi/1318613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7
下一篇 2023-06-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