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利润大增629%,京东方加速转型智慧物联

净利润大增629%,京东方加速转型智慧物联,第1张

日前,京东方发布了2020第三季度业绩报告,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01688亿,同比增长1863%;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76亿元,同比增长3367%;其中第三季度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达13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293%。

在此背景下,乘胜追击的京东方再度加码物联网市场,以产业转型驱动对于未来产业链的掌控力。

10月30日,为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强化国家战略 科技 力量”的战略部署,京东方重庆智慧系统创新中心项目开工,该中心未来将利用自身产业优势,以智慧物联解决方案赋能万千应用场景,集聚上下游和关联资源,打造产业共生生态的新模式。

2020年,在全球疫情大环境下,宅家生活带动了电子产品的高涨需求,面板业整体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仅美国市场彩电出货量就同比增长近20%,引发了6月以来的全球面板涨价潮。

今年双十一,市场也出现了电视产品价格逐渐走高的趋势,线上市场电视均价达到了2508元,同比上涨23%。

在LCD面板行业中,京东方已经稳居全球第一把交椅。据Omdia数据显示,2020年前三季度,京东方在智能手机液晶显示屏、平板电脑显示屏、笔记本电脑显示屏、显示器显示屏、电视显示屏等五大应用领域出货量均稳居行业第一,并逐渐拉大了与第二名的距离。

即便是行业领导者京东方,也在寻求转型。从行业趋势来看,与面板需求息息相关,且未来最具潜力的行业之一就是物联网。

与电商、外卖、共享经济等颠覆传统饮食、生活出行方式的新经济形式相比,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对交通、金融、零售及 健康 等传统行业的对接还不够交融,在这些领域,物联网技术仍大有拳脚可以施展。

在5G网络技术驱动之下,万物互联,显示器件作为人机交互的重要端口,将为行业长期增长赋能。

与此同时,智慧物联业务的飞速增长,也将加速拓展显示面板的应用领域。

京东方是最早把握行业这一脉搏的企业之一。

从2014年起,京东方就提出“开放两端 芯屏气/器和”的物联网发展战略,以显示、传感为核心技术,将软件与硬件有机结合,打造物联网生态,全面开放应用端和技术端业务,和计算、存储、传感等芯片领域,软件和内容,各类功能设备及各行各业的合作伙伴协同创新,共享物联网市场机会。

近年来,京东方的智慧物联和智慧医工业务已经开花结果。其中,京东方智慧金融解决方案覆盖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邮储银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等全国近1400家银行网点;目前已为全球超过60个国家的2万余家门店提供智慧零售解决方案;应用于不同场景的京东方智慧车联解决方案目前已服务全球100余家品牌客户;智慧园区解决方案在江西景德镇陶溪川、天津首创光年城示范区等6大城市实现落地应用。此外,京东方还将显示技术、传感技术、大数据和医疗 健康 服务深度融合,携手北医三院共推呼吸慢病管理解决方案,与法国液化空气集团在呼吸慢病等领域进行全面深入合作,与阿里云打造未来智慧康养社区,为人们带来更 健康 的产品和服务。

京东方转型物联网,“芯屏气/器和”的创新战略布局,也契合了国家“十四五”规划及2035远景目标。

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强化国家战略 科技 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 科技 创新体制机制”,京东方重庆智慧系统创新中心便是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具体实践。

据悉,重庆智慧系统创新中心将围绕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聚焦智慧车联、智慧零售、智慧金融、智慧医工、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公共服务等领域,设立软硬融合技术开发、新型材料与装备转化、产品与服务营销推广展示、国际人才交流与培训、开放的技术与市场合作五大平台,打造全球领先的智慧系统创新中心。

开工仪式上,陈炎顺表示,“随着5G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和物联网迎来新机遇。京东方将以智慧系统创新事业为牵引,集聚上下游和关联产业资源、创新资源及服务资源,加速落地五大平台,聚焦打磨六大产品,形成产业共生生态新模式。”

基于在显示和传感领域积累的技术优势,京东方加速拓展智慧交通、智慧金融、智慧零售、智慧 健康 等物联网细分场景,而智慧物联场景的巨大应用前景也持续为面板业务赋能,推动京东方加速物联网转型。

十几年的时间,京东方冲破了美日韩的技术封锁,走过了日本、韩国等面板企业几十年的路程,甚至后来居上,成为面板行业的引领者。

身处行业王座,京东方积极利用技术与市场资源,打造成渝智慧系统创新中心,打造共生生态新模式。

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了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京东方对智慧系统创新中心的打造,就是对于物联网战略布局的一次创新性 探索 ,也是对 科技 创新机制的一次颠覆与革新,将推动智慧物联行业迅速发展完善,为国民生活提供更多便利。

君一控股和海尔关系是母子关系。青岛海尔产城创集团有限公司名称及经营范围发生变更,企业名称变更为 " 青岛君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经营范围从从 " 房地产开发、经营 ; 销售 : 建筑材料 , 装饰材料 , 陶瓷制品 , 钢材 , 木材 ; 家居集成方案的设计、实施 ; 房地产及工程项目咨询 ; 房屋租赁 , 物业管理。

1海尔集团于1984年在中国青岛创立,是一家全球领先的美好生活解决方案服务商。在持续创业创新过程中,海尔集团始终坚持“人的价值第一”的发展主线。海尔集团创始人、董事局名誉主席张瑞敏于2005年9月提出“人单合一”模式。 秉承“以人单合一模式创物联网时代新增长引擎”的企业愿景,海尔致力于携手全球一流生态合作方持续建设场景品牌与生态品牌,构建衣食住行康养医教等物联网生态圈,为全球用户定制个性化的智慧生活。
2海尔集团始终以用户体验为中心,踏准时代的节拍,历经名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国际化战略、全球化品牌战略、网络化战略和生态品牌战略等六个战略阶段,从资不抵债、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引领物联网时代的生态系统,连续2年作为全球唯一物联网生态品牌蝉联BrandZ最具价值全球品牌100强。
3海尔深入全球160个国家和地区,服务全球10亿+用户家庭,拥有海尔智家、海尔生物医疗、盈康生命等3家上市公司,成功孵化了5家独角兽企业和37家瞪羚企业,在全球设立了10+N创新生态体系、28个工业园、122个制造中心、108个营销中心和24万个销售网络,拥有海尔Haier、卡萨帝Casarte、Leader、GE Appliances、Fisher & Paykel、AQUA、Candy、卡奥斯COSMOPlat、日日顺、盈康一生、海尔生物医疗、海纳云、海创汇、海尔兄弟等众多生态品牌和新物种。

8月10日,由业内知名第三方服务平台昱言养老主办的“2022中国康养产业营销峰会”在北京召开。经过前期公开评选,峰会现场发布了“2021中国康养产业品牌影响力TOP10”获奖名单。泰康之家凭借强劲的品牌综合实力和影响力,从众多行业头部品牌中脱颖而出,成功斩获“2021中国康养产业品牌影响力TOP10”大奖。
泰康之家荣获“2021中国康养产业品牌影响力TOP10”
据了解,“2021中国康养产业品牌影响力TOP10”评选活动,旨在聚焦当下最有影响力的康养头部企业,从品牌知晓度、城市布局数量、整体床位规模、产业推动作用等多个指标维度进行综合评审,通过公开投票和专家投票,最终按照总票数排名评选出TOP10,泰康之家荣获此项大奖可谓实至名归。
作为全国最大的高品质养老连锁品牌,泰康之家已在全国布局26城29个项目,规划地上建筑面积约395万平方米,可容纳约71万名长辈,规划近47万个养老单元以及超2700张医疗床位。其中,泰康之家在全国11城12家养老社区已投入运营,服务在住居民超6500人,持续领跑行业。
针对长者最关心的健康医疗问题,泰康之家通过创新的“一个社区、一家医院”医养融合模式,在社区内配建以老年医学为基础,以康复医学为特色,以健康管理为重点的康复医院,打造“紧急救助—健康管理—康复护理”三重防线,为长辈提供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康复、护理、安宁疗护等一站式连续性医养服务。
除了深度践行健康老龄化,在促进积极老龄观方面,泰康之家围绕长者精神需求打造了一整套文娱服务体系,给长辈们提供施展“银发智慧”的空间和平台,帮助实现“价值再创造”。截至目前,泰康之家全国已运营社区共开设了约270门课程,拥有居民俱乐部约180个,在乐泰学院担任教师的长辈人数超过230人。
在智慧化养老实践方面,泰康之家坚持用科技武装养老社区,打造泰康特色的“智慧医养体系”。泰康之家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智慧化手段,从健康服务、安全保障、营养膳食、快乐生活、适老智能等多个领域提升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全方位满足居民的高品质生活服务需求。
在产业推动方面,泰康深耕大健康产业链15年,通过创新“保险支付+医养服务”模式,系统化解决了支付和服务碎片化的社会痛点,真正把养老、长期护理、康复、基础医疗和急性期治疗等一站式整合起来,构建起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产品和服务,推动了一场养老革命,持续引领养老行业创新发展。
正如泰康保险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东升表示:“泰康的战略与未来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对接,就是要让人们长寿、健康、富足。泰康之家养老社区的实践就是让泰康居民拥抱长寿时代,乐享泰康人生。”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题主是否想询问“海尔烘干机为什么面板有水雾”?水压太低。海尔创立于1984年,是全球领先的美好生活和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服务商,在持续创业创新过程中,海尔集团始终坚持“人的价值最大化”为发展主线,烘干机面板有水雾是水压太低所致。在未来,海尔将继续携手全球一流生态合作方,持续建设高端品牌、场景品牌与生态品牌,建设衣食住行康养医教等物联网生态圈,为全球用户定制个性化智慧生活。

养老行业市场分析:

1、养老服务需求空间较大

据2019年8月国务院部署扩大养老服务供给促进养老服务消费常务会议指出,以需求为导向发展养老服务,是应对老龄化、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我国养老服务的需求主要包括医疗服务需求、护理服务需求、家政服务需求。

2、养老服务供给逐年增长

我国养老服务供给的主体是公办养老机构,据国家民政部公布数据,2010-2019年,我国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数量逐年增长。据民政部在2020年10月新闻发布会上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底,全国养老机构和设施总数为22万个。

3、养老床位缺口较大

2010-2019年我国及养老机构床位整体呈稳步上升增长趋势,从2010年的315万张增至775万张。截至2020年6月底,全国养老机构床位有790多万张。

面对逐年增长的老年人口数,我国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增速缓慢,我国仍面临养老床位缺口较大的问题。2010-2016年,我国每千名老人养老床位数整体呈上升趋势。

4、政策推动养老服务将加速发展

202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十四五”期间大力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5、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推动专业机构服务向社区延伸,整合利用存量资源发展社区嵌入式养老;支持培训疗养资源转型发展养老,加强对护理型民办养老机构的政策扶持等。未来,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我国养老服务政策的推动下,我国养老服务行业将加速发展。

10月29日,中国***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胜利落下帷幕。从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 社会 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来看,不但全面擘画了未来5-15年我国国民经济和 社会 发展的宏伟蓝图,为编制“十四五”规划指出了清晰的方向和目标,同时也为我国财富管理行业点亮了一连串璀璨耀眼的发展机遇,将极大地提振财富管理行业和市场投资者的信心。

机遇1:财富管理行业将迎来规模空前的发展机遇

《建议》首先提出了到2035年我国基本实现 社会 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包括“经济实力、 科技 实力、综合国力将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收入将再迈上新的大台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等。

当前,国内关于中等发达国家的判断标准并不统一。此前一些地方将“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当作“中等发达国家”的标准,但这显然不符合“中等发达国家”字面的含义。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9年我国人均GDP就已经突破1万美元了。因此,中等发达国家人均GDP的门槛需要向上抬升。

从国际比较来看,较为发达或高度发达的国家,如英、法、日等国2019年人均GDP都在4万美元以上,美国人均GDP更高达65万美元。因此,2-4万美元的人均GDP,如捷克(23万美元)、葡萄牙(23万美元)、韩国(3万美元)等国家目前所处的水平,可大致被认为是中等发达国家,这也符合普遍的认知,而2万美元是中等发达国家的入门级别。

未来我国通过技术创新驱动,获得新一轮的增长红利,再延续15年5%左右的中高速增长的话,到2035年,按不变价格计算,人均GDP有望达到2万美元。我们认为,这一目标是相对可行的。当然,如果再叠加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到2035年我国人均GDP有可能达到3万美元甚至更高。

此外,《建议》还提出“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等目标。未来5-15年在我国广大城镇和农村地区,将产生一大批新兴的高净值或较为富裕的人群,使得我国原有的200万高净值人群队伍迅速壮大。按前述人均GDP增长预测,到2035年高净值人群的规模很可是目前的2-3倍,也就是比目前新增200-400万人,可投资金融资产规模在目前200万亿元的基础上相应增加200万-400万亿元。如果进一步考虑到规模同样迅速扩张的中产阶层或准高净值人群,我国完全有可能形成一个规模空前庞大、全球首屈一指的财富管理市场。

机遇2:财富管理市场将更趋成熟规范

除2035年远景目标外,《建议》重点规划了“十四五”期间我国经济 社会 发展的主要目标。在市场建设方面,提出要“坚持平等准入、公正监管、开放有序、诚信守法,形成高效规范、公平竞争的国内统一市场”“实施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行动”等。

2018年资管新规出台对我国财富管理市场影响深远。一是有助于促进财富管理行业统一标准、打破刚兑、加快产品净值化转型,防范和化解潜在金融风险。二是有助于推动财富管理行业回归本源,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三是有助于财富管理机构加强投研能力建设,改变以往创新能力偏弱,大类资产配置种类相对单一的格局。我国财富管理市场从此进入了日益规范的发展轨道。与此同时,政府职能部门和监管部门近年来还强化了对互联网金融欺诈的打击和对P2P乱象的整治,大量非持牌机构被市场出清,财富管理行业加快向规范经营回归,这对依法持牌、合规经营的财富管理头部机构将形成正向激励,推动其努力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进一步走向专业化。

《建议》提出,“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 社会 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 健康 素质明显提高”。在上述发展目标指引下,财富管理行业的投资者教育有望大大强化,居民的金融素养和法治意识将不断提升,风清气正的法治环境和信用环境将进一步形成。未来财富管理机构和投资者将在法律框架内厘清各自权利和义务,理性地解决纠纷,真正实现“卖者尽责、买者自负”,与银行、股票等其他金融市场一样步入更加成熟、理性的发展阶段。

机遇3:金融开放将带来更丰富的产品和服务

《建议》强调,“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有序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等,这无疑有助于吸引更多国际领先的财富管理机构加快布局中国市场。

近年来,我国财富管理行业发展步伐较快,机构生态渐趋多元,创新产品日益丰富,朝着规范、 健康 、有序的方向发展。但与国际发达的财富管理市场相比,我国财富管理市场的产品和服务供给还存在种类相对单一、服务模式粗放等不足,难以满足部分高端投资者差异化、个性化的需求。某种程度上讲,我国财富管理市场可选金融工具较少,是导致金融资产在家庭总财富中占比偏低的原因之一。

2018年以来,我国金融开放步伐明显提速。2018年,我国宣布了15条银行业保险业开放措施,取消或大幅放宽外资持股比例上限、扩大外资金融机构业务范围等;2019年,又进一步出台了两轮共19条开放措施,为提高我国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营造了良好的制度和市场基础,吸引了一大批外资银行、保险、投行等机构进入,极大地推动了上海、青岛、深圳等国内城市资管中心或财富管理中心的建设。以上海为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正向纵深发展,针对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领域提出了建设“全球资管中心”“亚洲资管枢纽”等目标,吸引了道富、法巴资管、荷宝资产、凯雷投资等一大批国际知名的资产管理机构和私募股权投资机构落户上海。

外资机构的到来带来了先进的经营理念和服务模式,将吸引国内资管机构和财富管理机构在股权、产品、管理和人才等方面与外资机构开展合作,将国际上成熟的投资理念、经营策略、激励机制和风控体系运用到境内。如近期中银理财和东方汇理合资设立汇华理财,建信理财与贝莱德、富登公司获批合资设立理财公司等都体现了这一趋势。同时,不少外资资管机构和私募机构进入我国后,也在积极申请外资公募基金牌照。对于国内一些以基金代销为主的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而言,这意味着未来其产品线将更加丰富,有助于满足国内高端客户跨境、跨行业、跨币种的投资理财需求,使得财富管理的供需适配性更加完善。

机遇4:老龄人群财富管理市场空间巨大

《建议》提出,“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银发经济”等。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财富管理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从政策层面来看,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全面部署了2020-2050年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工作任务,首当其冲的就是要“夯实应对人口老龄化的 社会 财富储备”,如通过完善国民收入分配体系,优化政府、企业、居民之间的分配格局,稳步增加养老财富储备。

从市场供需层面来看,受养老保障体系尚不健全、人口预期寿命大幅延长带来的家庭财富提前透支风险等因素驱动,当前我国老年人群对财富管理的需求十分迫切,但国内财富管理的供给尚未完全匹配需求,未来财富管理机构在加快产品和服务创新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机遇5:健全多层次社保体系为财富管理行业创造新机遇

《建议》提出,“健全多层次 社会 保障体系”“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稳步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积极发展商业医疗保险”。

经过多年 探索 ,我国基本形成了养老金“三支柱”体系。其中,第一支柱为政府主导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第二支柱为部分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自主发展的年金制度,第三支柱主要是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目前,三支柱之间的发展并不均衡:第一支柱占绝对主导地位,覆盖97亿中国城乡居民,占我国养老金总资产的70%;第二支柱进展缓慢,参与主体多为国有企业(企业年金)和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参与人数为2000多万人,占养老金总资产的30%,存在覆盖面窄、机构经济负担压力较大、缺乏持续加入意愿等问题;至于第三支柱,仍处于试点初期,占比几乎可以忽略。但考虑到第一支柱已经满负荷运转、对公共财政拖累较重,第二支柱一般企业加入意愿不高,第三支柱反而是潜力最大、发展前景最值得期待的,这已成为监管部门和 社会 各界的普遍共识。十九届五中全会召开前夕,中国银保监会郭树清主席就指出,大力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障,可有效缓解中国养老保险支出压力,满足民众多样化养老需求;同时,也可集中长期稳定资金, 探索 跨周期投资模式,成为资本市场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的重要力量,满足基础建设和 科技 创新的资金需要。中国证监会易会满主席也表示,将推动优化第三支柱养老金等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政策环境。据预测,我国第三支柱如接近或能达到美国的发展水平,很可能将形成一个规模高达数十万亿元的新兴市场。

相关政策实践近年来也正在积极推进。2018年4月,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的通知》,局部试点税延养老保险,对充实养老保险第三支柱进行了有益 探索 。2019年以来,人社部、财政部等部门正积极研究制定养老保险第三支柱政策文件,拟采取账户制,并建立统一的信息管理服务平台,符合规定的银行理财、商业养老保险、基金等金融产品都可以成为养老保险第三支柱的产品。从业务实践来看,丰富第三支柱养老金产品,需要监管部门、金融机构加快培养合格的养老金管理人才,打造权威的第三方基金评级机构等。

机遇6:大 健康 和康养产业前景广阔

《建议》明确提出,“十四五”期间,要“全面推进 健康 中国建设”“加快发展 健康 、养老”等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构建“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健康 领域改革发展成就显著,人民 健康 水平不断提高。同时,我国也面临着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以及疾病谱、生态环境、生活方式不断变化等带来的新挑战,需要统筹解决关系人民 健康 的重大和长远问题。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 健康 中国2030”规划纲要》,全面系统地提出了提高全民身体素质、强化覆盖全民的公共卫生服务、发展 健康 服务新业态等目标和举措。

2020年,一场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深刻揭示了,当今世界所有国家,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公共疾病面前都面临同等严峻的挑战。疫情进一步提醒我国,要加快推进“ 健康 中国”战略。“十四五”期间,我国将统筹推进普及 健康 生活、优化 健康 服务、完善 健康 保障、建设 健康 环境、发展 健康 产业等任务。在此背景下, 健康 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将加快涌现并扩大外延,大 健康 和康养产业将进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期。

在此过程中,高净值人群对于大 健康 和康养服务的需求无疑将更为强烈。这就为以高净值人群为主要服务对象的财富管理机构挺立潮头提供了绝佳的发展机遇。一方面, 健康 保险的重要性将进一步突出。从美国的经验来看,最近20年来,提供“院前、院中、院后”全程 健康 风险管理服务的主动管理型 健康 保险已经取代医疗服务成为整个 健康 产业链中的核心。另一方面,财富管理机构最适合在客户与国内外先进医疗资源、康养资源之间搭建供需对接桥梁,并将其作为全面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一揽子服务方案中的重要一环。

机遇7:财富管理 科技 将加速发展

据统计,在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中,“创新”一词被提及多达15次。文中处处可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 科技 创新体制机制”“加快数字化发展”等鼓励创新或 科技 创新的表述。

近年来,以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虚拟现实、云计算等为代表的金融 科技 迅猛发展, 科技 与金融的融合越来越紧密,在银行、券商等行业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场景应用,深入到了前、中、后台各个方面。国际上,智能投顾、理财规划软件、投资组合管理软件、数字化平台、机器人流程自动化等金融 科技 创新成果在一些先进财富管理同业得到了充分展示,金融 科技 对财富管理行业正在产生深远的影响。

尽管在我国财富管理领域,金融 科技 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未来发展前景令人充满信心。一是地方政府、监管部门自上而下推动金融 科技 加速发展的决心和力度都很大。2019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制定印发了《金融 科技 发展规划(2019-2021年)》,提出到 2021 年,要建立健全中国金融 科技 发展的“四梁八柱”;雄安新区、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也都提出了打造金融 科技 中心的目标愿景。二是我国财富管理行业具备后发赶超优势,会比较快地达到与欧美发达国家目前差不多的水平,在一些财富管理细分领域,甚至有可能率先应用某些金融 科技 ,成为相关领域的引领者。从近年来我国在移动支付、数字货币等领域的实践来看,相关领域已经走在相关 科技 应用的世界前沿了。

可以预见的是,今后我国财富管理行业将插上金融 科技 的翅膀,通过“理财顾问+财富 科技 ”结合的手段,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精准直达的产品和服务。未来财富管理领域金融 科技 的应用将主要聚焦于促进财富管理行业数字化转型、提升财富管理行业客户服务效能、降低财富管理运营成本、增强财富管理的适配性等方面的场景。在财富管理 科技 的驱动下,以往只能是少部分高净值、超高净值人群能够享受的精准、个性化、定制化的优质财富管理服务将“飞入寻常百姓家”,惠及覆盖面更广的准高净值或中产家庭。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未来5-15年,从需求端来看,在 科技 创新红利驱动下,我国将加速向中等发达国家行列迈进,居民财富积累及随之而来的财富管理需求将持续大幅增长。从供给端来看,市场环境将日趋规范,对外开放向深入发展,金融 科技 快速迭代,金融机构财富管理供给能力将极大提升。我国财富管理市场必将充满生机活力,财富管理行业将迎来新的一轮大发展,由此步入一个全新的黄金机遇期。


作者简介:

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 连平

植信投资研究院副院长 刘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dianzi/1312292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04
下一篇 2023-06-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