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市值超过万科,贝壳覆盖的业务都有哪些?

贝壳市值超过万科,贝壳覆盖的业务都有哪些?,第1张

贝壳起于链家,但不同于链家网的垂直自营模式,其使命是缔造平台。2021年4月9日,贝壳找房推出签约服务中心,通过专属签约服务场景、培养专业签约经理,并深度联动整合资金存管、线上贷签等多项服务,为用户和行业带来安全、高效、优质体验的新一代签约服务。全国铺设超300家 已营业超100家。
应答时间:2021-11-18,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刚刚过去的2021年,我们的感受是前所未有的难。”

3月10日,贝壳发布2021年未经审计的第四季度和全年财务业绩,并召开电话交流会。才刚开始发言,贝壳董事长兼CEO彭永东便深切抒发了这一年来贝壳人的心声,相信这也是所有地产从业者的心声。

对于整个中介行业来说,2021年的确是极为艰难的一年;而对于在过去一年痛失灵魂人物的贝壳而言,左晖的离去、房地产市场的大幅调整以及互联网经济的全新命题,也给公司提出了很多新的挑战。

财报显示,2021年贝壳全年成交额(GTV)为385万亿元,同比增长101%;营业收入为808亿元,同比增长146%;经调整后净利润为2294亿元。

在如此波动的市场环境中,贝壳还能保持增长实属不易,透过财报可以看到,贝壳也在积极寻找新的增长动能,长租、家装两大业务,则是贝壳新的“抓手”。

下行市场中的悲与喜

先后经历了创始人离世、管理层换防、地产行业寒冬以及浑水机构做空,2021年贝壳度过了充满挑战的一年。

财报显示,2021年贝壳实现毛利158亿元,同比2020年的169亿元下降了62%;而毛利率为196%,同比2020年的239%减少了43个百分点。

除了毛利下滑,贝壳的营业利润等多项数据均同比下跌和由正转负,显示出不小的经营压力。

财报显示,2021年全年,贝壳出现营业亏损14亿元,相比2020年28亿元的营业利润“由盈转亏”;营业利润率为-17%,较2020年的4%“由正转负”;净亏损为525亿元,同样相比2020年2778亿元的净收入“由盈转亏”。

从去年第三季度开始,房地产市场全面“速冻”,市场形势在贝壳的财务数据上也有了直观的体现。

2021年第四季度,贝壳实现营业收入178亿元,较2020年同期的227亿元减少了49亿元。

不过贝壳方面表示,营业收入下降主要是由于整体GTV下降,因为市场一直在低位徘徊。财报显示,2021年第四季度贝壳整体GTV整体下降346%至7324亿元,而2020年同期为112万亿元。

此外,相比2020年同期1267亿元的营业利润,2021年第四季度贝壳也实现了营业额亏损,达到1184亿元。而第四季度营业利润率也由正转负,从2020年同期的56%下降为-67%。

不仅如此,对比2020年同期1096亿元的净利润,贝壳在2021年第四季度净亏损数字是933亿元。

财报显示,2021年第四季度,贝壳经调整后的营业亏损为398亿元,2020年同期营业利润为223亿元;经调整后的营业利润率为-22%,2020年同期为98%。

从总体来看,第四季度市场复苏还在初期且相对分化,整体市场交易量也处于相对低位。不过整体而言,贝壳四季度的业绩表现好于市场此前预期,在楼市降温期新房业务波动较小,表现出一定的韧性。

面临市场环境的挑战,贝壳也适时地进行了一系列管理动作优化。2021年四季度公司GTV为7324亿元,营业收入178亿元,超过了公司此前的收入指引上线和市场一致预期。2021年四季度贝壳经调整后净利润4191万元,远好于彭博市场一致预期的514亿元亏损。

此外,2021年第四季度,贝壳的营业成本为由2020年同期的172亿元,降至了149亿元。其中,非链家经纪人和其他销售渠道的佣金78亿元,内部佣金和薪酬支出54亿元。

二手房超预期,新房恢复还需时间

受楼市大环境影响,贝壳2021年第四季度的新房、二手房交易规模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尤其是二手房交易受冲击相对较大。

贝壳研究院数据显示,2021年第四季度全国二手市场GTV同比下降43%。而财报显示,同期贝壳存量房交易GTV同比下降39%,为3546亿元,其中二手房交易同比下降41%。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存量房业务交易额下降,但贝壳的下降幅度依然优于核心一、二线城市45%的二手房市场成交量平均下滑水平,超出市场预期。而且从实际情况来看,目前部分核心城市二手交易量已经开始筑底。

不过在新房市场,贝壳研究院数据显示,2021年第四季度全国新房市场同比下降20%,而贝壳平台的新房GTV同比下降了24%,至3568亿元,略超出市场跌幅。

究其原因,贝壳也表示,主要是受到了房地产行业流动性危机的影响。“在开发商流动性风险不确定的情况下,公司主动进行了一定程度大的业务收缩,从而保证业务长期安全性。短周期看,新房市场周期恢复还需要更多时间,尤其四季度新房风险持续累积。”

财报显示,2021年第四季度,贝壳存量房交易服务的营业收入为60亿元,2020年同期为92亿元;新房交易服务的营业收入是113亿元,2020年同期为129亿元。此外,贝壳于2021年录得新房收入465亿元,新房应收账款回款517亿元。

去年四季度以来,在政策的支持下,市场出现触底迹象,但交易恢复仍需更多的时间,行业剩余产能也在大范围出清。作为中介平台最为核心的资产,线下门店和经纪人数量决定着贝壳能否平稳度过行业下行期。

财报显示,截至2021年四季度末,贝壳联网门店数超过51万家,同比增长87%,环比下降54%;活跃门店数量超过45万家,同比增长44%,环比下降83%。

贝壳表示,门店数量减少主要由于合并了部分门店以增加竞争力。与此同时,新增门店减少,平台联网经纪人也同比下降78%至455万人;活跃经纪人人数同比下降87%至超过406万人。

据空白研究院调研显示,截至2021年年底,全国范围内经纪人数量减少比例保守估算为30%-40%。而对比行业产能收缩幅度,贝壳还算展现了比较好的经纪人留存能力。

彭永东的“三个确定”

在业绩交流会的尾声,对于2022年房地产市场的展望,彭永东表示自己有三个非常“确定”的判断。

“第一,我们相信政策纠偏是确定的;第二,我们相信消费者对于美好居住有巨大的需求是确定的;第三我们相信市场回归中枢是确定的。”

而在这些确定性的支持下,彭永东坚信一季度触底后市场信心会循序恢复,交易额跌幅也将从第二季度逐步开始收窄,下半年有望恢复同比增长。

不过他也表示,2022全年,贝壳对二手房和新房加总的交易额判断仍是同比下降6%~14%。其中,二手同比下降10%~15%,新房同比下降5%~10%。

此外,交流会上还发布了贝壳研究院对2022年房地产市场的预期及贝壳平台业务发展的业绩趋势。贝壳研究院预计,2022年市场会逐步恢复,并呈现“前低后高”的走势。

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利好政策频现。贝壳研究院预计,今年货币政策还将维持中性偏宽的方向,并且会有一次降准和两次降息。与此同时,今年的信贷环境和行政调控措施,也都将在利好房地产市场和保持房住不炒的情况下稳定恢复。

从信贷层面看,2022年房贷利率会进一步下降,信贷投放节奏会与市场需求匹配稳定释放,全年按揭投放总额度也会较2021年有所增长,且信贷投向会明确支持刚需、改善类需求的释放,促进住房消费。

从行政调解手段看,2022年预计将能看到更多的地方政府对需求端进行行政调节上的放松,例如放宽首套认定标准、放松限购限售等。“人民群众对美好居住的需求依然巨大,但各类需求的释放仍需要一个过程。”

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转向长期、可持续,贝壳及时作出调整,通过运营优化和战略升级有效地将困难转化为机遇。据了解,去年年底,贝壳发布了‘一体两翼’战略升级,‘一体’即二手和新房交易服务赛道,‘两翼’则分别为整装大家居事业群与普惠居住事业群。

事实上,除了房产交易服务,贝壳正试图在家具装修服务和长租公寓两个领域开辟出新的增长点。

2021年7月份,贝壳曾以80亿元的价格收购了圣都家装,后者主营业务为正装模式的家庭装修服务,目前业务已覆盖全国31个城市。而在去年四季度的城市试点中,贝壳的二手和新房交易服务赛道已经为当地家装业务贡献了约30%的客源。

此外,2021年年底,贝壳还成立了“贝壳惠居事业群”,而后,贝壳租房应运而生。今年二月份,贝壳租房曾与乐湾公寓签订合作,在上海徐汇区合作投资共建首个青年公寓项目,据悉该项目占地近4万平方米,总体量达2978套。而除了合作共建公寓,贝壳租房还在部分城市尝试分散式公寓业务,做轻托管。

贝壳执行董事兼CFO徐涛表示:“‘一体两翼’是公司未来发展的战略框架。我们坚持在产业互联网垂直耕耘,搭建基础设施。房产交易和服务领域积累的宝贵经验,使我们有强大的信心和坚实的基础,升级庞大且不断延展的‘美好居住’领域的产业格局。”

基于这种宏愿,据了解,2022年贝壳也给自己的“一体”业务定了三个目标:

第一,推动经纪人等服务者的专业化与职业化;第二,更关注品质前提下的房屋交易事业群经营效率,提升组织神经末梢的灵活性;第三,“一体”在2022年开始助力“两翼”,构建向第二赛道高效荐客的业务模式。

也许正如房地产行业回归“居住”属性的初心一样,贝壳设想中的第二增长曲线,也是让中介行业回归“服务”的初心。

如今楼市回暖在即,家装和长租赛道的未来会属于贝壳吗?

链家,一个遍布全国、家喻户晓的房产中介品牌,已经走过了20年的发展历程。这个过程中, 左晖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情,让链家野蛮生长,成为行业老大。


5月13日,新财富发布的“2021新财富500富人榜”中,凭借着贝壳上市,身家暴增6倍至2220亿元,成为新一任地产界首富。


如今,这位被被媒体冠以“中介教父”名号的大佬却不幸离开了人世间。



01


1971年,左晖出生于陕西渭南的一个普通家庭。


他从小学习成绩就很棒,属于父母口中别人家的孩子。


1988年,17岁的左晖考上了北京化工学院,学的是计算机应用专业。


4年之后,21岁的左晖从学校毕业,被分配到了北京郊区的一家工厂,做技术员。


然而仅仅工作了不到三个月,左晖就选择了辞职,因为他感觉每天重复的打杂生活太单调无聊。


辞了工作,他来到了中关村一家软件公司做客服,每天的工作就是接打电话,和客户沟通,这种没日没夜的工作让他一度出现幻听。


1995年,他又跳槽到另外一家软件公司,成了一名市场销售员。这段和客户直接接触的经历让左晖意识到自己的长处和短板,他钻研能力强,做事也细心,但内向低调的性格并不适合在销售行业。


在一次聚会上,左晖和两位北漂的大学同学越聊越兴奋,一拍即合决定单干,于是每人出资五万,跨进了一个完全陌生的行业——保险行业,做起了保险代理。


“如果我的业绩要做得比同行们更好的话,就只有比他们业务更精。”


为了比别人做的更好,左晖每天认真研读几大保险公司的理赔条款细则。尽管没有行业经验,但左晖的钻研精神让他很快找到了切入点,他逐字逐句的研究各大保司的理赔条款,再将分析出的重点给员工培训,不到半年时间,左晖俨然成为了保险行业的专家。


在那个遍地机会的年代,正是因为比别人更加用心,左晖的保险业务快速发展,巅峰时期年收入高达500多万。


到了 2000 年,由于保险市场发生一连串政策调整,左晖决定退出保险行业,另寻市场。此时的他,已经攒下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积累了一定阅历和财富的左晖,已经在北京扎下脚跟,开始迈上了事业的新台阶。


他决定转行做房产中介。


02


对于房产行业的乱象,左晖本人是深有体会。此时的他已经北漂12年,搬了十几次家,还曾被中介骗的一塌糊涂。


他在购房时发现,“买房找不到合适的房源,卖房的找不到称心的买家”,这其中蕴藏着巨大的商机。


于是,他毅然选择了进军二手房交易行业。于2000年8月成立了北京链家房地产展览展示中心,并与《北京晚报》合作举办“房地产个人购房房展会”。


左晖首创的房展会


经过精心筹备,参展的人们从四面八方蜂拥而至,展会大获成功。这让左晖信心倍增。他觉得自己的方向找准了。


2001年,左晖创办北京链家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当时的二手房市场上黑中介横行,乱象丛生,骗子一大堆。


为了摆脱“黑中介”的形象,左晖大胆提出“真房源行动”, 即房源真实存在、房屋真实在售、房价真实有效。


在左晖看来,树立了信誉,才有希望发展的更好。在公司发展的过程中,左晖也创下了多个行业第一:



在他的带领下,链家不断地改进服务品质,树立行业标准。


2014年,成为北京最大的房产中介后,左晖开始走出北京。


2015年,链接在全国发起了大规模收购,上海德佑、北京易家、深圳中联、杭州盛世管家、北京高策地产、广州满堂红和成都伊诚地产,都被链家收入囊中。


仅这一年时间,链家营业额就增长了4倍,净利润从137亿,暴涨到1196亿元。


此时的链家,已经正式成为了一家交易规模破7000亿的巨无霸王。


一路狂奔,业绩也喜人,但是对于左晖来说,危机意识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少的。



在链家发展的十几年时间里,左晖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谁会干掉链家?


在他的眼里,最大的威胁,会来自线上。


危机意识颇强的左晖,其实早在几年前就有准备,一个伟大的构想,早已根植胸中。



03


很多人都会有疑问, “为什么链家做得好好的,左晖却还要做贝壳”?


关于这个问题,左晖在一次链家周年会上给出了回答。


“我们不做贝壳,我们一样能很好成长,我们一样能赚很多钱,甚至能赚更多的钱。因为我们做的这些事情,其实很多是花很大的成本,很多在今天根本就见不到效果,我们为什么还要做呢?我们希望因为有我们存在,让这个国家让这个行业变得有些不一样。”


在左晖看来,贝壳是一个破局者,他要让这个行业变得更好。



有了目标,那就是开始行动。


2016年,链家开启了疯狂融资。


左晖先是打动了华兴资本的包凡,拿到了包括腾讯、新希望、高瓴资本64亿元的B轮融资。


之后为了获得孙宏斌的投资,当时还在养病的左晖,还和孙宏斌吃了两次饭,喝了两顿酒,拿到了26亿元的投资。



为此,左晖也签下了对赌。链家必须在2021年之前完成上市,否则,链家需要返还投资人64亿+256亿利息。


但作为房地产中介,想在资本市场获得高的估值,并没有太大的想象空间。


于是,左晖带着投资人的希望,开始下一盘更大的棋。


2018年4月,左晖酝酿多年的贝壳找房,正式上线。


在左晖看来,贝壳找房是一个破局者。但在其他同行眼中,贝壳却是实打实的搅局者。


2018年6月,贝壳找房刚刚成立两个月,58集团就曾发起真房源誓约大会,联合我爱我家、中原地产、21世纪不动产等,成立了著名的“反贝壳联盟”,而这次抗议的焦点就在于贝壳“又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行为。


58同城姚劲波


58同城姚劲波意味深地说: “有的公司希望同行全死掉,只有我活着,这种想法是不对的。”


对于同行的这些行动和言论,左晖并没有太当回事,也不公开回应,贝壳在他的计划之内,一路狂奔。


据招股书显示,2019年贝壳GTV(交易金额)为2128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45%。截至2020年6月30日,贝壳集团在中国103个经济活跃的城市拥有260多个房地产经纪品牌,42万多家以社区为中心的门店,以及456万个代理商。



随之而来的是年营收突发猛进。2018年和2019年,贝壳的营收分别为286亿元和460亿,营业收入的增速约为606%。同时,贝壳占据了中国房产交易和服务行业的最大市场份额,其2019年的GTV为213万亿元。收入主要来自住房交易和服务的佣金,其中2019年二手房交易和新房交易收入分别为246亿元人民币和202亿元人民币。


2020年8月13日,贝壳找房在美国纽交所上市,成为中国居住服务平台第一股。



开盘当天,总市值超过420亿美元,位列当时在美上市的第七大中国互联网公司。


在这样一个高光时刻,左晖却坦言,“一直没有特别找到IPO的兴奋的感觉”“找不到上市应该去不一样心情的理由”。


左晖不在意上市,不在意股价,但他有自己在意的事。


在云敲钟现场,他说希望所有贝壳人都记住居住服务产业的艰难,记住他们是靠坚持做正确的事、创造一个又一个价值,才走到了今天, “请大家永远相信自己。虽然每个人都很渺小,但只要我们在一起,就能创造巨大的价值,可动山林。”


04


人们常说,阿里有马云的“六脉神剑”,但世人不知的是,左晖亦有他的三大“法宝”。


第一大法宝:用价值观实现正循环


“1992年,我大学毕业,2004年买了第一套房子,中间这12年,我一直在租房,换了10个房子,也曾经被骗得一塌糊涂。”


这是左晖的故事,也是一个普通人的故事,他的普通在于,这个人或许是你,或许是我,或许是其他人。


但他的不普通在于,有的人被骗了就被骗了,但有的人会去考虑改变他,而左晖是少数愿意去改变这个 社会 的人。


在链家还没入场前的二手房交易市场,行业像一个搏杀的丛林,消费者和经纪人互不信任,大多数中介也是能骗一个是一个的做事风格,让客户不满意甚至愤怒。


所以他要做出改变,推出“真房源”、推出“不吃差价”这种和行业潜规则相背而行的规则。


左晖觉得,一旦市场形成了正向循环,长期持续做正向积累,就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即便其他同行用同样的方式都无法做到赶超,这是一场“非对称的竞争”。


面对更多竞争者的出现,左晖表示并不担心,因为真正的竞争会促进整个组织的成长。


关于如何盈利,左晖也有着自己的坚持,“对商业来说,盈利根本不重要,你提供的价值是最重要的”,“只要你创造了价值,盈利不是早晚的事儿吗”。


第二大法宝:用高维人才干掉低维


在左晖的价值观中,“经纪人的尊严”是必须重视且要落实到位的。


而要获得“经纪人的尊严”,左晖喜欢查理芒格说的那句话:


你要想得到什么东西,最好的方式就是能配得上。


在一张朋友圈流传的截图中,链家的经纪人中,不乏北京、上海双一流高校毕业的人。



为什么要招本科生,左晖有他的逻辑:


一个接受了16年制标准教育的学生,他在选择工作时候一定会有更多的考量,最终选择经纪人这个职业也承担了更高的机会成本。


这种机会成本,大概率会转化为工作中的更有底线和更认真。


人招进来之后,与之对应的是一套相对应的配合体系,提供足够好的保障。


这是链家和其他同行企业不同的气质,更高素质的人才,不仅仅是给服务客户端带来更好的体验,还能够节省管理成本。


高素质的人之间,能够有更强的信任感,而信任是一家企业最稀缺的,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


第三大法宝:用长期主义对抗短期焦虑


一个高客单价的行业,需要高信任感,但现实是这个行业像一个搏杀的丛林,大家互不信任。


在地产行业,经纪人应该是核心资产,但现实却是易耗品,曾有人形容:


“经纪人就像毛巾,拧干一条再换一条”。


为什么是这个结果,原因无他,利益二字,短期见效最快,信用是长期收益,信用需要通过放弃不当的短期收益去换。


大家都不愿做“长期而有难度的事情”,不愿意去“通过做好口碑去做积累”,不愿意去“基于未来而改善行业生态”。


而如何让企业渡过这种长期无回报的“魔咒”?在左晖看来,需要两种力量。


一是相信的力量。 坚信品质正循环的努力方向是正确的,坚持做下去,消费者一定会回来。


二是激励的力量。 经纪人做了正确的事情就会得到消费者的激励,消费者的激励可以促进经纪人更深的根植于行业,保持更好的职业 *** 守,努力提升自我专业素养,并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从而形成正循环。


这是左晖的价值观,也是贝壳的价值观。


05


“搞不清的时候就选最难的一条路”


不吃差价、建楼盘字典、推真房源、做居住服务平台……


左晖当初的每一步决策在当时来看似乎都不够明智,但时间却给出了最好的证明,一路走来,他一直都在做着“难而正确的事”。



“走捷径很容易,但它是错的,一般情况下,对的事情都很难。有时候你搞不清楚什么是难而正确的事,那就去选最难的一条路”。


事实最终证明,只要坚持对用户好,对服务者好,坚持长期主义,哪怕眼前的路再难,也有愿景达成的那一天。


不多说了,左晖先生,一路走好。

每经记者:王佳飞

“贝壳人需要同时具备用户力、产业力、耐挫力、合作力和价值力。”

贝壳找房高级副总裁、CHO(首席人力资源官)左东华如此阐释贝壳的人才观。

日前,左东华就贝壳找房人才培养和雇主品牌升级等一系列问题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专访,再一次表达了贝壳找房对人才的吸引之道。

五力,贝壳人才标准

2020年对于贝壳来说意义重大,不仅仅是因为其完成了赴美上市,更是因为贝壳能够在疫情的影响下逆势增长,提升居住服务品质同时,为市场提供了巨大就业空间。

目前贝壳对人才的吸引力是显而易见的,贝壳2018年成立,目前在职员工的平均司龄为246年,平均年龄3042岁。

据统计,1~11月,贝壳为互联网人才提供了超12万个就业岗位,其中,包含近千名应届毕业生岗位。同时,依托平台,贝壳联合合作新经纪品牌提供了10万个就业岗位。

左东华同时强调,贝壳的人才观同样坚守长期主义:“我们更多强调深入产业的内核,懂产业,同时还要具备数字化视野,懂互联网,而且对于产业要真正深耕进去,真正要理解这个产业,既能仰望星空,还能脚底粘泥,还要坚守长期主义。”

贝壳提出,人才要满足五力,即“用户力、产业力、耐挫力、合作力和价值力”。

“核心是用户力”,左东华表示用户力其实强调人才应该具备相应的用户思维,同时以客户至上为准则,结合互联网思维,能以此为基本方法论重构行业,迭代居住体验。

“产业力,即作为产业互联网人,一定要真正去深耕整个行业,深入到产业当中去,并且能与当中这群人同频共振,有共情,之后能真切地帮助客户解决问题,进而能带来整个产业链条的效率提升。”

左东华说:“我们在强调产业互联网本身的特质,是希望用数据和技术对整个服务供给侧进行深度的改造,一定要深入到产业当中去,进而一定要打破很多的界限。在这个过程当中,才会遇到各方面的力量。经常说在产业里,先是进两步退一步,之后进三步退两步的反思过程。我们强调心力要强,人非常坚韧,要坚守长期主义,能够有这种延迟满足,这是我们反复强调的耐挫力。”

合作力,要求真正懂合作,善合作,拥有跨团队跨组织的强协同能力。价值力,是以目标导向,同时以长期价值为中心而非一时的成败。

“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这是我们整个贝壳的人才标准。”左东华表示。

完备培训体系

经过近3年产业积淀,贝壳沉淀出一套完整的人才招育留体系,并形成了独具产业互联网特色的人才标签。

针对贝壳平台员工的专业培训组织,其提供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培训解决方案。坚持以学员体验为中心,聚焦当下业务问题、面向未来业务方向、引领变革文化。截至2020年底联合各业务线、省区推出20+培训项目产品,超4000+课程,涵盖新人融入、通用力、专业力、领导力方向,贯穿贝壳人发展全生命周期,辐射全国103城市,超4万员工,管理全国培训运营实施。

对于行业服务者,贝壳同样将能力开放给了合作经纪品牌。

左东华介绍:“针对经纪人,我们提供了贝壳经纪学院,能够为全国百万经纪人提供全新线上基础性培训+线下高阶赋能服务体验。”

贝壳经纪学院APP课程涉及租赁、新房、二手房等多个业务板块,让经纪人随时随地,想学就学;同时,贝壳经纪学院举办多种形式的线下活动提供高阶赋能,如公开课、企业内训、店东思想汇、品牌主研习社、管理咨询服务等,深度挖掘品牌经营痛点,助力新经纪品牌管理能力提升。

“2019年,贝壳找房结合行业特征,总结成功经纪人和品牌的经验,开启薪火计划。”左东华介绍,该计划构建了以合作作业为核心的“师徒制“新人成长计划——让资深的经纪人手把手教新人作业细节和经验,用90天时间帮助新人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经纪人。薪火计划通过资源匹配、明确标准、实战带教、奖励成果等措施,以“做带教”的师徒制,让“徒弟”能快速成长,也让“师傅”有所得,并推进师徒制的透明化,为经纪行业新人成长保驾护航。

针对店东端,贝壳建立了花桥学堂,是贝壳平台第一所帮助店东实现职业化的行业教育基础设施。通过对店东的培训和认证,培养能长期深耕行业的经营者,以职业化的认知、行为和技能,为行业营造更良好的生态,为客户提供更美好的服务体验。

左东华说:“花桥学堂致力于成为贝壳店东的黄埔军校。左晖、彭永东、王拥群等房产服务深耕者均为花桥讲师并在花桥授课;花桥先进的培训体验、讲师体系和课程体系将全力推动贝壳店东的职业化启航。”

据介绍,截至2020年12月11日,花桥学堂共进行了十二营的BROKER一级认证培训,累计培训全国店东2347人次,绩优店东占比91%;其中1713人取得了BROKER一级认证,成为中国第一代职业BROKER;同时花桥学堂已认证406名讲师,形成了推动店东职业化的中坚力量。

目前,全国店东职业化起航率已达423%,实现了店东职业化0-1的起航;毕业学员门店A店及大店率为平台均值176倍;认证BROKER门店月均GTV为平台均值180倍。

左东华表示:“贝壳平台下的所有群体我们都非常重视。举例来说,平台上的商家,作业端第一层是店东和经纪人,一个是店东,我们认为在整个价值链条当中对整个作业效率提升非常大。其二,经纪人的群体,这两个群体其实都是关键作业端,跟C端用户产生深度互动的,在经纪人端,有非常重的培养体系的建设,我们认为整个这个行业,或者说对于服务者来说,其实就是 *** 守+专业,能力的本质其实是 *** 守+专业。”

尊重规则

左东华说:“我们的核心管理手段,是公平、公正、公开,要尊重规则,这是最重要的。”

贝壳建立了经纪人合作网络规则,左东华表示:“这是我们底层的运营基本法。”网络中的所有规则每个细节,贝壳都做到面面俱到。

“因为我对这个行业有深刻的理解和认知。”左东华表示贝壳所拥有的数据量足够大,促使贝壳的规则能够覆盖整个经纪活动的方方面面。

同时,贝壳也强调平台的共治。贝壳建立了店东委员会来做整个平台治理的监督,一旦发生任何业务上的纠纷,贝壳便会触发“陪审团”机制,店东委员会的“陪审团”机制会有专门的“监察”,也拥有“法官”,需要所有人投票决定。

左东华认为:“这是一个大家共建的自治组织。”

“这个行业怎么才能好?我们认为一定是人才品质正循环,变成一个竞优的生态。通过这些行业基础设施的建设,贝壳希望自身在创造价值,令B端的商家和C端的消费者都能体验更优。只要能不断创造价值,这个方向是确认的,我们就不会走偏。”

每日经济新闻

贝壳找房和开发商是通过签署协议,建立合作关系的。一般来说,合作的流程如下:
1、开发商联系贝壳找房:开发商主动联系贝壳找房,申请与其合作。
2、双方洽谈:双方会就合作内容、合作方式、费用分配等进行洽谈,并签订合作协议。
3、房源信息上传:开发商将房源信息上传至贝壳找房平台,并提供相关资料,如房源、视频等。
4、房源审核:贝壳找房会对房源信息进行审核,确保信息真实、准确、完整。
5、房源推广:贝壳找房会将已审核的房源信息在平台上进行推广,提高其曝光率和潜在客户的数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dianzi/1311763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02
下一篇 2023-06-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