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老年人口将超3亿 “老有所养”如何保障?

“十四五”老年人口将超3亿 “老有所养”如何保障?,第1张

“十四五”老年人口将超3亿 如何“老有所养”
国家卫生健康委20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有关情况。
截至2021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67亿。据测算,“十四五”时期,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将突破3亿,占比将超过20%,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2035年左右,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占比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我国老龄化呈现数量多、速度快、差异大、任务重的形势和特点。面对即将到来的中度老龄化、重度老龄化,该如何应对?“老有所养”如何保障?
我国养老呈“9073”格局 养老服务发展重心向居家社区倾斜
近年来,我国形成“9073”养老模式,即90%左右的老年人居家养老,7%左右的老年人依托社区支持养老,3%的老年人入住机构养老。也就是说,我国老年人大多数都是居家和社区养老。对此,国家近年来不断推动养老服务发展的重心向居家社区倾斜。
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副司长李永新:指导推动各地在区县层面建设连锁化运营、标准化管理的示范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建设街道(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和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截至2022年第一季度,全国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32万个,床位308万张,分别占到全国养老服务机构设施数和床位数的889%、38%。 2021、2022年,投入22亿元支持84个地区开展居家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在这些试点和提升行动中,推动各地探索形成家庭养老床位,助餐、助浴、助洁、助医、助行、助急“六助”服务,探访关爱,互助养老等满足老年人多元养老需求的服务模式。
多地探索居家养老新模式
为了推动居家养老市场的发展,各地和相关产业也在积极探索居家养老领域的发力方向。
中午11时,是浙江省长兴县和平镇回车岭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午餐时间。在志愿者的帮助下,老人们正在领取饭菜。
除了餐饮服务以外,这里还配备了影音间、书画室、理发室、图书角等功能区,可以有效满足老人的各项精神文化需求。
广东惠州市开启了社区嵌入式长者居家养老新模式,打造长者食堂,还针对行动不便的老人,推出送餐上门服务。目前,惠州全市社区15分钟居家养老服务圈已基本建成,智慧长者服务覆盖全市50%以上的社区。
眼下许多机构也正在积极研发高科技、智慧型的养老产品。这是一款看似普通的摄像头,在结合了人工智能算法后,它却可以准确识别老年人的安全状态,在老人发生跌倒或需要帮助时发出警报,及时通知到预先设置的紧急联系人。
据统计,2021年我国智慧健康养老领域新申专利共1116项,其中发明专利513项,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型技术,正在被逐步应用到养老用品中。
医养结合 更好满足老年人健康和养老服务需求
医养结合是应对老龄化的一个重要手段。医养结合整合了养老和医疗资源,大大满足老年人的需求。20日的发布会上介绍,近年来,国家卫健委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措施,破除制约医养结合发展的难点堵点,目前医养结合的标准规范体系初步建立。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医养结合机构审批登记流程。开展社区医养结合能力提升行动,增加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供给。截至2021年底,全国医养签约数是2017年的66倍;两证齐全医养结合机构数较2017年增加767%。
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司司长王海东:下一步,一是深化医养资源共建共享。合理布局康复医院、护理院、安宁疗护机构等接续性医疗机构,健全医养合作机制。鼓励农村地区通过毗邻建设、签约合作、两院一体等多种方式实现医养结合。二是加大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供给。支持有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为失能、高龄等老年人提供居家医疗服务。
近年来,各地加快推进医养结合服务,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健康和养老服务需求,帮助他们过上更高质量的晚年生活。
广东佛山均安镇的何女士今年63岁,三年前患上阿尔兹海默症,失去语言和认知能力,生活也无法自理。因为两个儿子都在外地,平时何女士只能靠70多岁的老伴照顾。怎样让失智失能老人能够方便地得到专业医疗护理,是国家和各地政府一直在探索和推动的工作。从2019年4月起,均安镇陆续对两家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改造。这家卫生服务站的一楼仍保留原来的社区医疗服务功能,二楼则被改造为失智失能老人可以入住的养老中心,有50个床位。医护人员每天会查房、巡诊。现在何女士也入住到了这里。
因为医养结合服务中心利用闲置的用房和原有的医疗资源,再加上政府提供部分补贴,入住这里的老年人需要支付的费用也大大降低。根据护理等级不同,每位老人每月需要支付养老服务费,包括伙食、住宿、照护等约3000-3500元。另外,如果产生医疗费用,可以享受和在医院就诊同样的医保报销政策。
何女士的丈夫卢先生:我觉得带来很大的方便,一个她有病了什么的,医生护士能够来看她,严重的可以用救护车送她去均安医院,从价钱,照顾,医疗,我觉得这里可以的。
在我国,像这些在医疗机构养老的老年人只占少数,超过90%的老年人都是依托社区居家养老。近年来,各地推动医疗护理服务向社区、家庭延伸。浙江湖州在新建小区推行养老、医疗设施同步建设,在太湖健康城社区,有一家大型医院,还设置了7个健康驿站。居民殷女士腰肌劳损,以前每周需要去两次医院进行理疗,现在不出小区就能解决了。
湖州市吴兴区太湖健康城社区负责人徐涛:针对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年都有免费的体检业务,为70岁的老年人提供上门巡诊,我们实时关注所有居民健康的变化,及时介入并且提供健康管理服务。
居家养老的医疗服务,除了不出小区就可以做理疗,甚至有家庭医生上门服务以外,还有些地区也提供了更广泛的服务:包括帮助老人预约医院专家号;点开小程序就可预约“专科护理”等。
其实,对于许多行动不便、失智失能的老人,居家养老最方便的是有专业人员能够上门提供医疗服务。目前各地也在纷纷开展老年人居家医疗服务试点工作。我国居家养老上门医疗服务还需补齐哪些短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研究室主任冯文猛:从实际发展看,居家养老上门医疗首先要解决居家上门医疗人员特殊培训问题;第二是在相关制度规范上,需要在全国形成相对统一的居家上门医疗制度规范;其次是需要制定相对完善的居家上门医疗激励机制,让上门服务的人员有更好的积极性;第四是提升社区养老服务和医疗服务能力。
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和适老化改造
无障碍和适老化的环境对于老年人来说也非常重要。在20日的发布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会同相关部门积极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和适老化改造,让老年人的居住和出行更加舒适、更加便利。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副司长张雁: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等工作,同步开展无障碍设施、适老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如支持有条件的楼栋加装电梯,开展住宅单元出入口坡道改造,以及在住宅楼梯上增设安全扶手等。2019年到2021年,各地在老旧小区改造中推动既有住宅加装电梯51万部,这项措施让很多长期居家老年人实现了走出家门、走出楼栋。同时,我们结合人行道净化专项行动,对人行天桥在内的既有道路和设施进行改造,大幅提升城市道路无障碍设施建设率。
我国正建立覆盖城乡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
健康老龄化也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成本最低、效益最好的手段和途径。什么是健康老龄化呢?简单讲就是维护老年人的内在能力,改善老年人的外部环境,延长老年人的健康预期寿命。
20日的发布会上介绍,当前,我国正在建立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六位一体”、综合连续、覆盖城乡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2021年,大约有12亿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在城乡社区接受了健康管理服务。
截至2021年底,全国设有老年医学科的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达到4685个。到2025年,将在60%以上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建成老年友善医疗卫生机构约21万个,设有安宁疗护科的医疗卫生机构将超过1000家。
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司司长王海东: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做好老年健康预防保健、医疗服务、健康照护等工作,特别是要开展老年口腔健康、老年营养改善、老年痴呆防治和老年心理关爱四大行动,目的是提升老年人主动健康能力,提高老年人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让老年人少得病、晚得病、不得大病。

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开学季,青岛多区都有新学校亮相,特别是一批新的初中学校开学,让优质教育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

这些新建初中大部分位于主城区居住板块,周边多分布着近年来新建成的小区,随着居住人口的增多使得原本区域内的教育配套升级迫在眉睫,这些新学校进驻,可以让孩子就“近”享优质教育。

李沧区

李沧区在今年9月共启用1所新初中及1所初中新校区。

青岛君峰路中学是李沧区重点打造的中学项目,周边成熟社区遍布,所处的李沧中部片区虽有多所小学,但好的中学较为稀少,不少居民在之前表示,现有的初中不是太远,就是早已盛不下了。君峰路中学正好填补这一空缺,将进一步缓解李沧中部片区适龄儿童入学压力。据了解,该校初中一年级招收10个班共400名学生,面向青岛李沧路小学、青岛书院路小学和青岛重庆中路第一小学采用对口直升方式招生。

青岛君峰路中学

李沧区今年投入的另一新初中是李沧区实验初级中学北校区,该校区位于绿城诚园以东。李沧区实验初级中学与青岛市实验初级中学进行合作办学,招生方式与招生范围保持不变。今年李沧区实验初级中学计划招收初中一年级18个班在北校区就读。

对于这所优质初中学校,东李居民可谓是期盼已久。特别是绿城理想之城各个组团的业主,学校的正式启用大大方便了业主子女上学。

崂山区

近年来,崂山区无论在教学配套,还是道路交通建设,以及大项目规划方面一直都在默默加速。

今年崂山区就有两所重磅学校招生:九年一贯制学校山东头学校(青岛实验初中崂山分校)、海尔路学校(青岛二中附属学校)。两所学校一个位于东部山东头区域,一个位于崂山与李沧的交汇处,黑龙江中路沿线。

山东头学校与青岛实验初中合作,加挂“青岛实验初中崂山分校”牌子,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规划为54个班级,其中小学36个班、初中18个班,。学校启用之后,崂山区第二实验小学不再代收银川东路以南、海尔路以西、苗岭路以北、山东头路以东区域适龄儿童入学。山东头学校小学部应届毕业生直升其初中部,崂山三中也不再接收山东头学校招生范围内应届毕业生初中入学。学校未来还将落户一个科创强基中心,届时将是青岛众多学校当中的独一份。

青岛实验初中的引入,无疑改变了崂山东部的教育格局,紧邻山东头学校的银丰玖玺城等住户也可近享学区便利。

山东头学校效果图

备受瞩目的海尔路学校也于9月正式开学,作为“青岛二中附属学校”,与青岛二中、海尔集团合作,自带“明星光环”。

海尔路学校所属的片区是海尔工业园所在地。目前已形成了以“新产业”——物联网生态总部、高端家电制造业、工业互联网、双创、人工智能等产业链为牵引,吸引创业人才进驻,加上配套的智慧社区和以海尔学校为代表的创新教育链,最终形成一个“园区 社区 学区”的“三区融合”新模式。片区楼盘也因这一优势更加受到欢迎,如与学校一路之隔的海尚府,不少该项目的购房者表示就是冲着海尔路学校来的。

海尔路学校效果图

城阳/高新区

据了解,今年9月份城阳区有区实验中学东部校区、高新区第一实验初级中学(青岛三十九中高新校区)等学校投入使用。

青岛三十九中高新分校实景图

城阳区实验中学东部校区处于新楼盘林立的白云山片区,周边是青特城开泰锦城、万科金域华府等在近年火热的新建小区,周边已经接纳了数万户市民入住。

高新区第一实验初级中学是高新区首所独立初中,处在中欧国际城地块内,被住宅高楼半包围。中欧国际城的业主中不乏为了孩子对口升学而考虑置业的人群,目前青岛中学、银海学校、北京第二实验小学青岛分校等学校已经开学,高新区第一实验初级中学的开学让区域教育资源得到进一步升级。

这是因为很多学校把它归为计算类专业,同时学物联网和做物联网是两码事。

很多院校在专业设置方面存在盲目、浮躁,喜欢抓热点的误区,经常性的把一些热门行业,热门方向,甚至没有明晰框架和概念的情况下就设置成专业,以此来吸引生源和研究资金,比如大数据、机器人、人工智能、电子商务等专业。

物联网能包含的范围太大,而且作为一项新兴科技是不断变化和延伸的,根本不是固有的、静态的。以上任何一个方向、岗位都是博大精深探索无止境的,跟很多岗位都是有密切关系的,很多专业都可以从事的。想从事物联网相关岗位,硕士是标配,很多岗位博士才能做,想本科毕业就做这个基本不现实,或者做个皮毛。

物联网的发展阶段

物联网产业尚处于初创阶段,虽其应用前景非常广阔,未来将成为我国新型战略产业,但其标准、技术、商业模式以及配套政策等还远远没有成熟。物联网的关键是“大集成”应用,而物联网大集成应用实现的关键是中间件和解决方案。

目前的挑战在于用标准化的数据交换实现这些已存在的和新建的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和“管控营一体化”。物联网发展已到产业化、标准化的关键时期,在产业化和核心关键技术方面与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实施以感知为核心的物联网标准化战略迫在眉睫。

要依托现有的国际标准化优势,加快推动形成“共性平台+应用子集”产业结构。在国家层面,应加强统一,重点突破核心技术、规模产业发展路线、商业模式等关键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dianzi/1311559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30
下一篇 2023-05-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