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fi,ZigBee,Z-wave及蓝牙四种技术比较,各有什么优势

Wifi,ZigBee,Z-wave及蓝牙四种技术比较,各有什么优势,第1张

分别说下吧:
1、WiFi:WiFi技术是目前传输速度最快的的技术,产品成本较低,在目前的生活中较为普及,最方便的是只需要购买元件连上WiFi网络就能使用。所以目前基于WiFi技术的智能家居产品占的市场份额最大。缺点是安全性差,稳定性弱,功耗大,可连接的设备有限。WiFi网络的实际规模一般不会超过16个,而在智能家居的发展中,开关、照明、家电的数量肯定会远远多于16个,所以WiFi有它的优势,但局限性也很大,限制了发展。
2、ZigBee:关于ZigBee这项技术目前网上的争议比较大,大家撕的比较厉害,作为一个看客看的也比较爽,但是现在的能力有限,也看不出来谁说的比较有道理,这里就把正方和反方的观点都贴出来,大家自己判断
先介绍一下ZigBee技术的概述,ZigBee技术是一种近距离、低复杂度、低功耗、低速率、低成本的双向无线通讯技术,ZigBee可以工作在24GH(全球)、868MHz(欧洲)、915MHz(美国)3个频段上,最高250Kbit/s,最低20Kbit/s,传输距离在10-75M之间,ZigBee的安全性是公认的比较好的,采用AES-128加密方式,另外,ZigBee网络的自组织网和自愈能力强。
上面对ZigBee技术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下面开始介绍反方的观点:关于成本的问题反方的观点是ZIGBEE芯片出货量比较大的TI公司的CC2430,CC2530以及Freescale的MC1319X,MC1322X系列,其成本均在2~3美金左右,再考虑到其他外围器件和相关24G射频器件,BOM成本难以低于10美金。在淘宝查了一下确实ZigBee的芯片价格在RMB20元以上,其他的外围器件加起来估计要超过RMB50元,这样的成本在价格上在智能家居上确实略高。
另外一个是通信的稳定性,目前在国内ZigBee技术的主要采用ISM频段的24GHz,衍射能力弱,穿墙能力弱,容易受到障碍物的影响,而且容易受到同频段的WiFi和蓝牙的干扰。
另一个是自组网的实用性,自组网原本的优点能够感知其他节点的存在,并确定连接关系,组成结构化的网络,并且在某一个节点移动后能够自动的重新感知,组成网络。但是在家庭的实际应用中,开关、照明、窗帘、防盗器等在安装完毕后基本不会移动,所以反方的观点认为自组网的有点没有作用。
最后一个吐槽的点是ZigBee的网络容量,ZigBee支持高达65000个节点,但是在家庭的使用中可能不会超过100个,所以这个也没有实用的价值。(个人认为这条观点站不住脚,有备无患总是好的)
后面的是正方公正的反驳反方的观点:
关于成本,说ZigBee的成不高,但是跟wifi比起来成本已经很低了,常见的wifi芯片都只是射频前端加上基带,所有的协议栈都是在主机MCU/CPU完成的,并且绝大多数这些MCU/CPU都是需要跑linux的,所以都是2颗芯片的方案,所以必须加一起算成本。而单芯片的wifi解决方案现在也有,但是成本高到吓人,单卖7~10美金,批量的也要5美金左右,并且其也不支持大数据量。(虽然不知道正方为啥只和wifi去比,可能wifi的成不最高,但是这样也不能体现ZigBee的成不优势啊)
关于通信,反方的观点的是24GHz的频段穿墙都弱,wifi、蓝牙都是一样的(居然这么红果果的承认了),墙体会大大降低信号强度,但是ZigBee的优势在于网络结构,可以一跳一跳的向外衍生,每多一个节点,就相当于有了一个中继器,可以把通信方位扩大1倍。而wifi和蓝牙的通信距离看的是直接通信距离,也就是天线的好坏。
自组网的功能除了上面讲的扩展通信的范围外,正方的观点还认为未来的智能家居不可能只用于开关、插座、冰箱这些静物上面,还会有传感器、遥控、扫地机器人之类的移动物体。
关于容量的问题还是跟wifi进行的比较,反方认为容量过大,但是wifi能够连接超过100个的的设备吗?答案是不能。所以容量大还是有好处的。
以上的就是正方和反方的所有有用的观点了,虽然都比较片面,但还是可以参考一下。
3、Z-wave:Z-Wave是一种新兴的基于射频的、低成本、低功耗、高可靠、适于网络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工作频带为90842MHz(美国)~86842MHz(欧洲),采用FSK(BFSK/GFSK)调制方式,数据传输速率为96 kbps,信号的有效覆盖范围在室内是30m,室外可超过100m,适合于窄带宽应用场合。
Z-Wave的优势Z-Wave采用了动态路由技术,每个Slave内部都存有一个路由表,该路由表由Controller写入。存储信息为该Slave入网时,周边存在的其他Slave的NodeID。这样每个Slave都知道周围有哪些Slaves,而Controller存储了所有Slaves的路由信息。这样包在发送的时候已经规定好了通过的路径。
但是缺点也很明显,一是能容纳的节点较少,理论值为256个,实际上很多厂商只能做到容纳20-30个。二是树状组网结构,一旦树枝上端断掉,下端的所有设备将无法与网关通信。三是没有加密方式,安全性较差。还有一个需要关注的点是Z-Wave所用的频段在我国是非民用的,所以Z-Wave的智能家居更多的还是用在海外。
另外,Z-Wave的标准是独立开发的私有无线标准,不像其他无线标准那样开放。

拍明芯城、ICZOOM

八大上市分销商

科通

简介:科通集团创立于1995年,是中国本土最大的IC分销商。2015年,以全年营收9453亿元,位列中国本土IC元器件分销商第一的位置。

润欣科技(300493)

概况:上海润欣科技创建于2000年,2015年在深交所上市,是中国本土领先的,专注于通讯行业的半导体芯片和方案提供商。润欣拥有三大竞争优势,即供应商资源优势、客户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

深圳华强(000062)

概况:深圳华强于2015年收购湘海电子和捷扬讯科之后,华丽转身为一家多元化的上市公司,尤其在分销领域的潜力不可低估。

武汉力源(300184)

概况:成立于2001年,是中国著名的电子元器件代理商。力源以目录型分销商模式起家,曾以中国Digi-Key为目标,专注于服务中小批量的长尾市场。2011年2月,力源信息成功登陆创业板,是中国本土电子元器件服务领域首家上市企业。

英唐智控(300131)

概况:英唐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一家创业板公司,自成立以来主要从事智能控制器的研发、制造和销售。2015年3月,英唐智控作价1145亿拿下电子元件分销商深圳华商龙。随后,英唐智控又拿下电子元件分销商深圳柏健、深圳海威思,摇身一变成为分销巨人。

利尔达(832149)

概况:利尔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部位于杭州,是一家提供物联网系统、智能产品解决方案的高科技企业。。2015年3月在新三板成功挂牌(证券代码:832149)。2015年利尔达收入约11亿元。2016上半年利尔达收入646亿,净利润2077万。

芯智控股(02166HK)

芯智控股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于2016年10月9日在港交所正式挂牌上市,是国内领先的集成电路及电子元器件分销商。芯智控股主要业务包括供应各种集成电路及其他电子元器件,同时提供全面的增值服务,旗下产品包括用于智能媒体显示、智能广播终端、移动终端、智能汽车电子和存储器产品等应用的各种集成电路及其他电子元器件。

天涯泰盟(834624,停牌中)

概况:2016天涯泰盟上半年营收726万,净利润46万。天涯泰盟直接向电子元器件供应链上游供应商采购IC及其他电子元器件,并储备有部分存货,然后根据客户需求的时间和数量进行销售,从交易价差中赚取利润。

1、中电器材

概况:中国电子器材(深圳)有限公司成立于1984年,出身名门,是工信部首批认定的电子元器件可信供应商,在亚太区设立了27个办事处,业务范围覆盖到中国及东南亚地区。

2、北高智

北高智深圳市北高智电子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的芯片代理商和方案提供商。公司成立于2000年,总部设在深圳,是产品和市场覆盖最广的本地代理商之一。代理产品主要覆盖消费电子(TV、STB、网通、安防、车载)、移动通讯(手机、平板)、LED照明、工业应用和IoT(物联网及智能硬件)等领域。

代理品牌有:MStar, SGMC, Citizen, Cypress, PI, Memsic, Silergy, Cree ,

Microchip, Qorvo, Silicon Labs, SK hynix, Atmel, Nordic, ISSI,

InvenSense、ams等。

3、亚迅科技

亚讯科技成立于2000年,公司总部设在深圳,是中国大陆最优秀的电子元器件代理商之一,亚讯科技是全球三十多家著名电子元器件品牌在中国区的重要授权分销商,产品业务广泛覆盖通信设备、移动电子、工业电子、照明电子、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等领域。

4、骏龙科技

骏龙是Altera中国区第二大代理商,创办于1998年,是香港、中国、东南亚及印度区域电子组件行业之中发展最迅速的分销商之一。公司总部设于香港,另有20个地区办公室遍及中国内地和泛亚区域,包括北京、深圳、上海、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

5、路必康

路必康电子是专业的电子元器代理商和系统方案供应商,成立于2001年,

总部位于深圳,在香港设有分公司,在上海、天津、福州、成都设有办事处,现在职员工总数约210人,2015年营业额近50亿人民币。路必康以消费类手机通讯、医疗、汽车等电子行业市场为服务对象,专注于为中国国内知名生产厂家提供全面的优质电子元器件产品、产品应用支持、方案设计、售后技术及物流等方面的专业服务。

6、泰科源

泰科源成立于1999年,是业界“高品质产品、供应链服务及工程设计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的本土杰出代表和领军企业。产品涵盖手机/PAD、PC相关、机顶盒、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机器人等市场。

7、唯时信

深圳市唯时信电子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的电子元器件代理商,公司成立于2009年,公司建立初期即与夏普建立合作关系,在通讯终端产品领域都有着超过10年的工作经验,长期从事手机通讯行业元器件销售。

主要品牌有:索尼、京东方、龙腾、夏普、维信诺、奕力、新思、太阳诱电、广濑、日本电产、华星光电、瑞星微电子等。

8、帕太集团

帕太集团是一家领先的IC产品授权分销商,于2000年在香港成立,帕太集团于2011年、2013年被评选为“读者最满意年度十大本土分销商”,于2014年、2015年连续两年被评选为“卓越表现年度十大本土分销商”。

2016年9月,力源信息发布公告,拟用现金1315亿元、并以1103元/股发行119亿股,合计以263亿元的价格收购武汉帕太100%的股权,从而间接持有香港帕太及帕太集团100%股权。武汉帕太下属经营实体帕太集团为索尼、村田、罗姆、欧姆龙、红宝石、日本航空电子、大真空、大唐恩智浦、流明等国内外电子元器件原厂的代理及销售商。

9、周立功

广州周立功单片机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总部位于广州,代理销售产品从传统的单片机,发展为ARM7/ARM9、Cortex-M0/Cortex-M3、FPGA、DSP、汽车电子、智能识别、电源器件、模拟器件、存储器件等整套微控制器。2001年,周立功先生又投资5000万注册了广州致远电子有限公司,开始自主研发的征程。

10、丰宝电子

上海丰宝电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创办于1998年5月,总部位于上海,在北京,深圳,苏州,香港,台湾设有分公司,并在广州,东莞,厦门,南京,杭州,武汉,沈阳等14个城市设有办事处。公司主营电子元器件世界品牌在中国大陆的代理销售,并致力于代理芯片产品的应用设计开发,整体解决方案在通讯,家电,工业控制得到广泛应用。

11、厦门信和达

厦门信和达电子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多年来专业从事电子元器件代理销售业务,在全国设立了深圳、福州、苏州、杭州、上海、南京、温州、宁波、武汉、重庆、成都、西安、天津、北京、青岛等营业联络点。

12、韦尔半导体

上海韦尔半导体有限公司是一家以自主研发、销售服务为主体的半导体器件设计和销售公司,公司成立于2007年5月,总部坐落于有“中国硅谷”之称的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在深圳、台湾、香港等地设立办事处。

主营产品包括保护器件(TVS、TSS)、功率器件(MOSFET、Schottky

Diode、Transistor)、电源管理器件(Charger、LDO、Buck、Boost、Backlight LED Driver、Flash LED

Driver)、模拟开关等四条产品线,700多个产品型号,产品在手机、电脑、电视、通讯、安防、车载、穿戴、医疗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13、贝能国际

贝能国际是国内知名的IC产品授权分销商及应用解决方案供应商,总部位于香港,员工约300名,在台北、福州、上海、北京、广州、深圳、青岛和成都等地设有19个分公司或办事处。目前,贝能深耕工业控制、消费电子及汽车电子三大领域的细分市场。

14、世强

深圳市世强先进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总部深圳,是中国电子行业最优秀的分销企业之一。世强既是全球数十家著名半导体企业在大中国区的重要分销商,同时也是众多电子制造和研发企业的重要供应商,产品业务广泛覆盖工业电子、通信设备、消费电子、汽车电子、手机应用等领域。

15、三全科技

深圳市三全亚太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是亚洲集成电路IC代理商,代理经销产品线逾200条,被多家客户推选为,集成电路IC、电子元器件可靠供应商。

16、驰创

驰创电子成立于1996年,为成千上万的中国电子设备制造提供生产急需的元器件,在全球各地开辟了广泛和稳固的供货渠道。代理品牌有:Power-One、Traco

Power、kolinker、NDK、Precidip、Schroff等。

17、汇佳成

深圳市汇佳成电子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4月的,是国内领先的电子元器件分销商,汇佳成公司目前已经与韩国,美国,德国,日本,荷兰等诸多著名的IC制造商和代理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客户遍及全世界。

18、创兴电子

创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部设于香港,创立于1993年,是一家主营半导体业务的专业公司。代理来自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多家公司的集成电路半导体及电子零组件。

19、梦想电子

梦想电子,知名芯片分销商,1999年创立于深圳,目前已在香港、上海、北京、青岛、烟台、南京、无锡、西安设立了分公司。梦想电子专注于LDO、DC-DC、AUDIO、LED

DRIVER、MOTOR DRIVER等模拟半导体器件的分销,在业界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涵盖的领域有手机、LCD Monitor、LCD

TV、电脑板卡及其周边设备等;同时也有在工业控制、汽车电子、通讯、电力等领域分销Hall Sensor、Current Sensor等传感器IC。

20、首科电子

首科电子成立于1997年,是大中华地区专业的电子元器件市场开拓及代理公司,产品线从无源器件到半导体,被广泛应用于通信、计算机以及消费电子和工业市场。

21、广盛电子

深圳市广盛电子有限公司,创立2000年4月28日,公司专注电子元件行业十多年,已经成为一家集研发、生产、代理为一体的电子公司。广盛与全球61家芯片原厂及代理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累计服务国内外客户超过12000家,客户主要涉及电源管理、工业控制、通讯设备、安防设备、汽车电子、医疗设备六大领域。

22、三升电子

上海三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把国外优秀品质的电子元器件引荐给业内各设备制造商,并提供增值服务的专业代理商。公司主要代理销售Antenova(GPS/24G天线)

、Dehn(防雷器) 、Espressif(Wifi芯片) 、HG(光模块)、Menara(OTN光模块)、U-Blox(GPS模块、通讯模块)

、Senodia(陀螺仪)等优秀元器件产品。

23、美科芯

北京美科芯科技有限公司总部位于北京中关村,从2009下半年开始,与美国ICCI(艾萨半导体)正式开展合作,负责其产品在中国大陆地区的产品代理。

24、凯新达

深圳市凯新达电子有限公司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混合分销商之—,正致力打造全球性混合分销商先锋。主要经营各类主动元件(

IC集成电路,存储芯片,二、三极管等)和被动元件(电容,电阻,电感等)及机电元件(连接器,开关器件)等传感器,在开展原厂授权分销业务同时,以降低成本提供全方位的一站式电子元件供应链解决方案。

25、英赛尔

北京英赛尔科技有限公司总部位于北京,在上海、深圳设有分公司,是经营模拟器件、逻辑器件、运放电路及电源等电子元器件的专业化代理公司。

26、萨克斯德

北京萨克斯德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总部位于中国“硅谷”-中关村。目前已从单一元器件贸易发展到多家全球著名品牌的代理商,产品涵盖芯片到整机。

27、沃泰克斯

“北京沃泰克斯(VERTEX)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是一家专业电子集成电路及电子零配件代理与经销公司。

28、卓越飞讯

卓越飞讯于1999年在香港成立,是TI、MAXIM、XLINX中国地区优势代理经销机构,成立初期以经营电子元件和进出口业务为主。卓越飞讯为QUANTEK一级代理,分销售国外多种品牌,擅长把握全球元件供应链。产品广泛应用于高端通讯网络、仪器仪表、模拟控制和军事领域。

29、亚特联

深圳市亚特联科技有限公司创建于2006年,目前已经与日本、韩国、欧美、中国、台湾等诸多著名的制造商建立了稳定良好的战略合作关系,代理销售多种国际一线品牌产品。产品主要包括:开关,编码器,电位器,传感器,连接器,EMI&ESD防干扰滤波器,屏蔽支架,电池,触摸屏,蓝牙模块,继电器,电磁阀,法拉电容,超级电容,OLED遮光缓冲排气胶带,防水缓冲胶带,广角镜头,鱼眼镜头,手机VCM摄像头马达,震动马达,广和通2G/3G/4G模块,联通流量卡,超低功耗工业级_汽车级单片机等等。

30、胜创特

北京胜创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BeijingStrongTechCo,Ltd)是一家电子元器件专业代理商,成立于2002年。

2020年08月18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

芯原股份有限公司(芯原)是一家芯片设计平台即服务(SiliconPlatformasaService,SiPaaSTM)提供商,为包含移动互联设备、数据中心、物联网(IoT)、穿戴设备、智能家居和汽车电子等多种终端市场在内的各种广泛应用提供以IP为中心的、基于平台的芯片定制服务和一站式点对点的半导体设计服务。芯原的SiPaaS解决方案可缩短设计周期、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风险。宽泛和灵活的SiPaaS解决方案为包含新兴和成熟半导体厂商、原始设备制造商(OEMs)、原始设计制造商(ODMs),以及大型互联网平台提供商在内的各种客户类型提供极具吸引力的半导体产品替代解决方案。
芯原成立于2001年,其公司总部位于中国上海,目前在全球已有超过500名员工。芯原在中国、美国和芬兰共设有6个设计研发中心,并在全球共设有9个销售和客户支持办事处。
理解股份的含义的方式:
一、股份是股份有限公司资本划分的方式;
二、股份代表了股份有限公司股东的权利与义务;
三、股份可以通过股票价格的形式表现其价值;
四、理解股份的含义的其他方式。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二十五条股份有限公司的资本划分为股份,每一股的金额相等。公司的股份采取股票的形式。股票是公司签发的证明股东所持股份的凭证。第一百二十六条股份的发行,实行公平、公正的原则,同种类的每一股份应当具有同等权利。同次发行的同种类股票,每股的发行条件和价格应当相同;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所认购的股份,每股应当支付相同价额。第一百二十九条公司发行的股票,可以为记名股票,也可以为无记名股票。公司向发起人、法人发行的股票,应当为记名股票,并应当记载该发起人、法人的名称或者姓名,不得另立户名或者以代表人姓名记名。

自研芯片、计算摄影、 游戏 性能惊艳、影音效果拉满……闭上眼睛,回忆2021年所发布的旗舰智能手机,想要换机的你可能会迷糊:面对这些天花乱坠的宣传语,到底买哪款手机?

为抢占华为缺席的高端市场和品牌上攻,手机厂商们不断提升配置和引入新技术。“从整体市场看,中国的手机行业已经完成增量市场向存量市场转变,手机供给从短缺变成过剩。”独立经济学家、 财经 评论员王赤坤说。

在同质化竞争程度较高的成熟手机市场,持续提升性能仍是各大智能手机厂商增强现存用户黏性、吸引其他品牌用户的必要手段。那么,2021年手机厂商通过哪些方面来提升产品性能和吸引力?

而旭日大数据董事长孙燕飚认为,智能手机的技术创新已经达到天花板,摄像头、屏幕、电池等元器件经过多次迭代,再想进行大幅度创新难度大。“很多技术创新更多是来自于供应链创新,而供应链创新往往没有壁垒。”他表示,自研芯片和折叠屏手机是2021年智能手机行业的两大创新点,也将是行业2022年的技术发展方向。

创新多来自硬件突破

王赤坤表示,当手机行业发展红利消失,各大玩家在有限的存量市场下拼杀,不是共同成长,而是此消彼长。

作为常规升级的必选项,处理器、外观设计、电池容量等自然是手机厂商们发布会上的介绍重点。复盘2021年智能手机的技术发展特点,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来总结一番。

在全面屏方面,使用屏下摄像头技术的手机在2021年下半年迎来一波发布小高潮,比如中兴Axon 30 5G、小米MIX4、三星Galaxy Z Fold 3。屏下摄像头技术虽然被认为是实现全面屏的终极演进方案,但目前仍存在一些技术难点待解决,因此还没有迎来大规模商用普及。

在屏幕刷新率方面,安卓旗舰机型普遍已升级至90/120Hz高刷新率,部分机型(如Redmi K30至尊纪念版、iQOO Z1)已启用“电竞级”144Hz刷新率,在滑动、页面切换以及 游戏 过程中画面更为流畅,有效提升了动态观看体验。

而高刷屏(高刷新率的屏幕)是“电老虎”,配合着手机屏幕高刷新率日益普及,LTPO(低温多晶氧化物)技术成为2021年手机行业最热门的新名词之一。这种技术可以根据显示内容实现自适应刷新率,降低屏幕的功耗,或许在不久的未来,LTPO技术能让手机屏幕进入“自由高帧时代”,目前只有三星Note20 Ultra、三星S21 Ultra、一加9Pro、OPPO Find X3 Pro等少数机型采用了LTPO技术的屏幕。

在以往不被重视的触觉反馈上,随着 游戏 触感、动感视频等应用场景被逐渐开发出来,触觉反馈效果更佳的X轴线性马达从高端旗舰也在2021年开始“下沉”到中低端手机,Redmi Note 10系列、OPPO K9s是其中的代表。瑞声 科技 电磁传动产品线副总经理丁祥表示,X轴线性马达成本已经降至以往的一半,现在可以说是X轴线性马达的高速发展期,很多内容的加入让整个生态真正变成了可以无限延展的场景。

“2021年偏硬件一些。”张国斌认为,2021年国内手机厂商的技术创新更多依赖于硬件突破,包括手机厂商造芯、拍摄组件重组等,2022年可能会有更多算法层面的创新。

补足芯片短板

2021年以来,小米、vivo、OPPO陆续对外发布自研芯片作品。3月,小米发布ISP(图像信号处理)芯片澎湃C1;9月,vivo发布影像芯片vivo V1;12月,OPPO带来NPU(嵌入式神经网络处理器)芯片MariSilicon X。

孙燕飚认为,在2021年高端手机市场竞争中,米OV(小米、OPPO、vivo)没有抢下华为的市场份额,反而让苹果吃饱了,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芯片层面。“米OV接下来想要吃下华为手机市场的蛋糕,PK对象就不再是华为,而是苹果。和苹果PK,就要学习华为的经验。”他说。

孙燕飚进一步指出,由于通信芯片过于复杂,米OV选择从图像处理芯片入手,虽然后者相对简单,但也是未来一个发展方向,“5G带来了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的万物互联时代,而万物互联的核心是千里眼、顺风耳,图像处理芯片解决的就是千里眼的问题。”

孙燕飚还表示,经过近10年的发展,中国手机厂家在后置镜头组合设计方面已经领先苹果和三星,也积累了不少图像处理的心得和经验,自研图像处理芯片是合理的技术研发路线。

“芯片是将算法固化、减少功耗的做法。”在孙燕飚看来,不同的算法积淀,使得小米、vivo、OPPO三款芯片功能各具特色,比如小米长焦拍摄效果出色,vivo长于逆光拍摄以及OPPO的拍摄防抖动效果较好。

不过,张国斌认为手机厂商自研芯片还处于试水阶段,2022年可能不会一下普及,但这是未来的技术发展趋势。

折叠屏手机能成标配?

除了自研芯片外,孙燕飚认为,折叠屏手机是2021年智能手机厂商的另一个共同创新点。

2021年3月,小米正式发布首款折叠屏手机小米MIX FOLD;进入秋季后,三星、OPPO和华为陆续推出自家折叠屏手机,其中后两者是首次推出折叠屏手机,而vivo、荣耀等品牌的折叠屏手机据传也已经在赶来的路上了。

从这些信息来看,中国智能手机行业前五大手机厂商除苹果外,均已推出或正准备推出折叠屏产品,折叠屏手机可能正成为手机厂商的“标配”。

Wit Display首席分析师林芝则认为,在苹果还没有推出折叠屏手机的情况下,国产手机厂商纷纷入局,借助折叠屏手机冲破苹果的价格屏障,以迈向高端市场。

从整体出货量上看,目前折叠屏手机在全球智能手机中的占比很低。IDC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约为1947万部,而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1292亿部,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占比仅015%。

但横向对比来看,折叠屏手机的增速惊人。根据屏幕机构DSCC公布的一份最新研究报告,2021年第三季度,折叠屏手机的总出货量环比增长215%,同比暴涨480%。不过,折叠屏手机发展依然步履蹒跚,屏幕良率、铰链技术以及高昂的价格,成为阻碍折叠屏手机普及的重要因素。

孙燕飚表示,从OPPO首款折叠屏手机报价下探到8000元以内,说明供应链已经准备好迎接折叠屏手机时代的到来。不过,折叠屏手机想要流行的话,仍需要整个行业的推动,仅依靠华为、小米、OPPO、三星等几个头部厂商的力量,只能对市场起到教育作用,让更多消费者对折叠屏手机有印象。

不过,市场机构已经在预想折叠屏手机的美好未来。中信证券研报称,预计未来折叠屏手机的主流价格区间有望降至5000~8000元,2025年折叠屏手机全球出货量有望超6500万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dianzi/1309638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30
下一篇 2023-05-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