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和博弈时代已逝,看海尔如何引领无边界生态圈走向共生共赢

零和博弈时代已逝,看海尔如何引领无边界生态圈走向共生共赢,第1张

近日,第四届人单合一模式国际论坛在青岛举行。此次会议将"物联网"这个名词再一次推到了人们的面前。但是与以往不同的是,本次论坛发布的物联网生态品牌标准,不仅肯定了物联网的生态属性,更是首次向世界范围输出物联网生态的通用标准,引发了各界的广泛关注。

《物联网生态品牌白皮书》是由全球顶尖品牌战略咨询机构凯度,联合牛津大学与海尔集团共同发布的,其权威性不容置疑。其中以海尔作为核心案例,充分说明了中国本土企业对物联网生态 探索 中的先锋作用。

探索 物联网生态模式,海尔具有前瞻性

在零和博弈的商业时代,顾客对品牌的主要需求是质量,这使各品牌之间的竞争集中在生产要素之间。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电商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顾客也被更多地称为"用户",此时用户需求就升级为对平台产品多样性的需求,同步发生的是品牌的竞争策略,迅速跟随平台转移至抢夺流量上,"流量为王"成为近十年来长期霸屏的实践依据。

然而,无论是提高质量还是增加流量,在非生态化的模式下,各资源之间只能是非此即彼的零和博弈状态,体现的是对 社会 资源的极大消耗。而物联网生态模式下,企业围墙将被推倒,供应链边界将被打破,各资源方将实现非零和博弈的共生共赢。

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早在2015年就意识到了这一点。也正是由于张瑞敏的前瞻性,让海尔的人单合一 探索 走在了时代的前端,在世界范围内起到了标杆作用。

海尔 探索 物联网生态模式,顺应了时代进步的潮流。

不难看到,随着时代的进步,全球商业发展的逻辑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各资源方开始认识到用共生共赢的重要性。传统的买卖场景快速向体验式场景迭代,社群经济和共享经济席卷而来,因此传统的商业模式已不足以迎接时代的挑战,打破企业壁垒、各链条内外共生共赢的生态经济时代已经到来。

正如张瑞敏所说,"在物联网时代,企业不应再是有围墙的花园,而应该是一片热带雨林。热带雨林不会死亡,因为它是一个生态系统,自己能够繁衍出新的物种而生生不息"。

海尔物联网生态下的用户需求,是其创新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一切以用户需求为出发点,这句口号看似浅显实则复杂。在流量为王的时代,虽然电商平台与品牌商都以客户需求作为产品生产与改进的源动力,但无一例外地都被产品的无效需求点和浪费的成本限制了发展,最终走上价格战的老路。

海尔在 探索 物联网生态的过程中,没有将用户屏蔽在交互之外,而是让用户参与产品设计与测试,譬如智慧阳台场景中的洗护阳台、健身阳台、休闲阳台、萌宠阳台、绿植阳台等共计9大类1450余个场景方案,这样不仅能使产品充分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还吸引了行业头部品牌的持续加入。基于用户体验的新生态体系就此逐渐完善,驱动着企业不断创新发展。

海尔物联网生态模式下的变革,为其转型升级提供了内生动力。

在被誉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物联网时代,企业不再依赖于外界竞争刺激,而更多地来自于内生的动力。

对内,物联网生态品牌将员工与用户进行强关联,从员工角色、组织结构、付薪模式、管理方式和激励机制各方面进行变革,大幅度打破组织边界,全维度提升企业的应变能力。

对外,物联网生态品牌还促进了原供应链模式下纵向资源的共享,以及横向跨界的创新,从传统的生产模式升级迭代为用户为中心的、无资源壁垒的创新型生产生态。这点可在日日顺物流联动食品、农业、运动、家居等行业资源,以用户 健康 为核心需求,输出了2000余个个性化 健康 解决方案中得到印证。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物联网生态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而这种必然也需要有人引领。海尔的生态模式 探索 ,正是中国品牌在世界商业领域所做出的引领和示范,是具有时代意义的 探索 。

新商业模式”顾名思义是一种全新的模式。而电商平台的实质是交易平台,只是单纯的为用户提供无数的商品,让用户在商品中自行选择,并不关心用户到底需要什么。这种都是后电商时代需要解决的问题。

而在海尔人单合一模式的引领下,海尔开创了一种符合物联网时代特征的组织新物种——自驱动、自增强、自优化的生态链群小微群,创建开放的、各方互赢的物联网生态。

海尔的生态链小微群能够自适应“一切皆有可能”的变化,即动态的用户体验需求,不断自增强一实现边际收益递增。“链群”为海尔的发展带来了不可取代的优势:第一,为企业指明用户的需求方向;第二,为企业创造终身用户;第三,契合了物联网时代体验经济、共享经济、社群经济三大特征。

海尔在产业互联网领域拥有一些专利成果,以下是其中的一些例子: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家电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该专利描述了一种通过物联网控制家电设备的方法和装置,其中家电设备可以与互联网连接,并通过互联网远程控制。
2一种智能家居智能场景管理方法及系统:该专利描述了一种通过智能场景管理系统来管理智能家居设备的方法和系统,可以通过定时控制、传感器数据等多种方式来触发智能场景。
3一种智能冰箱及其控制方法和系统:该专利描述了一种智能冰箱及其控制方法和系统,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或其他移动设备来控制冰箱的温度、湿度和其他参数。
4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门锁系统:该专利描述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门锁系统,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或其他移动设备来控制门锁的开关和密码。
5一种智能厨房设备控制方法及系统:该专利描述了一种通过智能厨房设备控制方法和系统,可以通过语音、手势和移动设备等方式来控制厨房设备的 *** 作。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只是海尔在产业互联网领域的一些专利成果,还有其他的专利成果并未列举。

在过去年十几年互联网取得的高速发展毋庸置疑,随着时代的车轮不断前进,在5G的春风里,物联网生态逐步崛起,单纯的互联网企业,尤其技术服务型互联网企业已然走到了 历史 的尽头,同传统的制造企业一样,面临大浪滔沙终将被淹没的窘境。

2019年10月19日,在首届跨国公司青岛峰会上,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张瑞敏表示,应对物联网时代带来的挑战,企业应实现三个转型。

第一个转型是导向的转型。企业应该从追求规模的扩大转向创建物联网时代的生态。物联网生态的本质就是人联网,就是创造人们在物联网时代的生活质量和最佳体验。

第二个是品牌的转型。企业应该从工业时代的产品品牌转向物联网时代的生态品牌。企业与用户共同创造场景生态,比如智慧厨房、智慧卧室、智慧客厅等等。在以5G为基础的物联网场景下 探索 应用场景生态,逐步提高物联网时代的竞争力。

第三是商业模式的转型。企业应该从工业时代的商业模式(即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价值链)转化为物联网时代的商业生态系统模式。

张瑞敏的表述是基于传统企业的物理层面来理解物联网生态的,而全面的物联网,自然不是只有物还有网,如果说形形色色的传感器和5G通讯技术为物联提供了坚实的物理基础,近些年来丰富的互联网商业应用生态和多元的互联网开发技术则为物联网的未来提供了更大的想象空间,也为互联网企业向物联网转型提供了更多可能。

然而现在许多互联网企业却面临着向物联网转型的艰难,一方面是对过去十几年在互联网领域取得的辉煌恋恋不舍,总期待着互联网还能梅开二度;另一方面却是面对物联网的物理层面有点不知所措,一时不知从哪开始。

我们九米 科技 的开发工程师们习惯了在互联网空间里驰骋,也曾经一度想回避物联网的存在,不愿意去介入自己不熟悉的领域,然而基于智慧互联的现实,我们却接到了越来越多的业务需要在互联网的基础上与设备端连接,同时我们也发现许多传统的物联网企业对线下物理设备通讯管理信手拈来,可是对于云端管理构建和应用场景的想象表现出了束手无策。

而这恰恰就是一种机会,一种现场与云端双向互通所倒逼的机会。

作为互联网企业,我们要清楚认识到自已的不足,我们的目光不要对物理端有太多的锁定,但对物理端上云要充分发挥我们的互联网技术开发优势。我们的不足是要尽快熟悉物联网领域的MODEBUS协议、CDT协议和485通讯方式,然后结合我们对云上软件开发的经验,积极地开拓更多云端应用场景下的功能,更好地为线下物联网基础企业服务,这将是互联网企业向物联网转型的必经之路。

“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企业所有的成功只不过是踏准了时代的节拍而已。今天我们的挑战在于踏准物联网时代的节拍。否则,不管你是多大的企业都会被时代所抛弃。”海尔董事长张瑞敏说的颇有些道理,审时度势,把握时代机会,互联网企业一定能够走出自已的春天。

从2013年开始,互联网化倒逼海尔在战略定位发生转变。
机遇就是:海尔历经品牌自营、平台化、生态化,逐步从产品型企业向生态型企业转型。海尔在大数据、云计算、柔性制造等物联网技术的加持下,形成了五大产业平台,即海尔智家(智慧家庭平台)、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海创汇(创业孵化平台)、盈康一生(健康产业平台)和海纳云(智慧社区产业平台)。挑战就是:传统制造业正在经受互联网时代的洗礼,人口红利消失,制造业利润越来越薄,一批互联网的新军开始侵蚀传统市场,家电市场规模趋向饱和。
海尔集团致力于携手全球一流生态合作方,持续建设高端品牌、场景品牌与生态品牌,以科技创新为全球用户定制个性化的美好生活。

先看“人单合一”说的是什么。其中“人”是指员工,“单”为用户,“人单合一”就是把员工和用户连到一起。这是表面的理解,深入到企业组织的变革就是:企业从生产产品的组织转变为孵化创客的平台;企业裂变成很多个自创业、自组织、自驱动的小微组织,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并按单聚散;组织单元内每一个人都是创业者,而不是执行者,每个人都有一定的股份,得到相应的收益,并且是由自己创造。

企业实现“人单合一”的管理模式要求要向“三化”变革,即企业平台化、用户个性化和员工创客化。三者的关系——用户个性化是目的,企业平台化是必要条件,员工创客化是充分条件。实行“人单合一”的组织变革,企业平台化的目标是,从科层管控转变为创客平台,把企业的宗旨从长期利润最大化变为追求成为小微的股东之一。用户个性化的目标是产消合一:生产者、消费者合一,达到用户最佳体验的目标。达到这个目标,要基于共享经济。员工创客化要达到的目标是实现德鲁克所说的“让每个人成为自己的CEO”。企业平台化、用户个性化和员工创客化共同构成了海尔的企业管理体系。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人单合一”管理模式的成功是由海尔的实践印证的。比如国际标准制定是国际产业领军者必争之地,而在智能制造方向上,IEEE(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SO(国际标准化组织)、IEC(国际电工委员会)三大国际组织都选择由海尔牵头成立大规模定制和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国际标准的制定和研究。这是海尔从与德国、美国、日本等国家的企业激烈竞争中胜出的。之所以能够胜出,就在于“人单合一”模式指导下的海尔是以用户为中心,而其他的模式没有真正地把用户需求和用户价值有机融入到平台生态中。

比如,在产业升级引领方面。海尔打造了一系列跨行业的人单合一模式样本。衣联网,把洗衣机、洗涤剂、服装行业都联合到一起,通过建立生态圈,连接了2000多家资源方,将用户的洗衣需求和对服装等其他行业的需求都融合到一起,产生一个又一个新需求,并不断满足用户,实现各方共赢。

目前“人单合一”模式已在全球实现了跨地区、跨行业的复制落地,并取得了不俗的市场效果。以全球最大的地毯公司斋普尔、俄罗斯乃至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商之一的谢韦尔和日本领先的信息通信技术企业富士通为代表,全球29个国家的62975家企业已经注册成为“人单合一”的联盟会员,通过学习模仿人单合一模式,进行企业管理变革的深入 探索 。

新的时代,需要新的管理模式。互联网的下一步就是物联网,物联网时代主要是体验经济,时代大环境的改变,品牌的标准也会改变,过去是产品品牌,互联网时代是平台品牌,而物联网时代应该是打造生态品牌。如张瑞敏所说:“中国的企业从来没有自己的管理模式,我们都是学西方的。今天在物联网时代,他们的传统经营管理模式已经不灵了,也需要创新。从这个角度讲,我们和他们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人单合一”模式就是张瑞敏、海尔,乃至中国对即将到来的物联网时代的管理给出的答案。在近日举行的第四届人单合一模式国际论坛上,全球领先的洞察与咨询公司凯度集团、全球顶级学府牛津大学赛德商学院携手海尔集团正式发布《物联网生态品牌白皮书》,标志着全球首个物联网时代的品牌标准诞生。这说明,海尔已经在物联网领域抢占了高地。

海尔在物联网时代到来之前开创了“人单合一” 模式,颠覆传统企业组织架构,取消科层制,实行网络化组织,从过去企业管理中,对人的假设是“经济人”和“ 社会 人”,升华为“自主人”,是对世界管理理论的创新。2017年两会之上,李克强总理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称海尔创造了新管理模式。

2019年11月18日,被誉为“商业思想界奥斯卡” 的Thinkers50评选在伦敦揭晓,张瑞敏继2015年和2017年后第三次荣登该榜。Thinkers50于2001年建立,是全球首个管理思想家排行榜,两年评选一次。张瑞敏再次入榜,是因其“人单合一”管理模式被认为是“继福特模式、丰田模式后的第三代企业管理模式,是应对物联网时代的创新模式”。伦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雅格比德斯在听了张瑞敏的演讲后认为,张瑞敏之所以在国际企业管理领域享有盛誉,是因为他始终坚持“人的价值第一”,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与西方现代管理思想融会贯通,兼收并蓄、创新发展、自成一家,他创新的管理理念为全球管理界 探索 输出了符合时代特征的商业模式和经典案例,创造了充满竞争力的海尔文化。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海尔推行“人单合一”的管理模式曾是在怀疑声中进行的,克服了内部、外部重重阻力,即使现在仍不乏质疑、漠视这一新管理模式的企业和个人。然而随着物联网时代的到来,“人单合一”的管理模式必将获得更有力的印证、更广泛的推广。

也许以“人单合一”模式重塑管理将是绝大多数行业企业的最终选择。

本文刊载于《中外企业文化》2020年11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dianzi/1308350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30
下一篇 2023-05-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