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定量角度解析十四五规划《纲要》

从定量角度解析十四五规划《纲要》,第1张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下文简称《纲要》,共19篇65章,约65000字,本文将其压缩至约3700字,大约需要6分钟读完,通过定量分析其细节,希望对朋友们在未来的5年生活工作中能够提供帮助并从中获得更大的价值。

      大师德鲁克说过如果事物无法衡量那么就无法管理。定量分析就是衡量事物的一种很好的办法。中国未来5年,会重点衡量些什么?纵观《纲要》可以概括为社会发展的20个指标,分别归在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民生福祉、绿色生态、安全保障等5大类,其中经济发展是核心指标,从这个指标上我们发现了《纲要》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到2025年国家没有明确的增长指标,只写着保持在合理区间,各年度可以视各年情况提出,它的含义非常清晰,中国正在从数量时代迈向质量时代,那么质量发展如何实现呢?

       纵观整篇《纲要》,我们得到两个内核,分别是改进效率和迈向和谐,那么效率和谐的抓手又是什么呢?我们进一步量化分析20个指标,未来5年数值变动最大的指标排在前5位的分别是:

一、每千人拥有三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从18要增长到45,变化率为150%;

二、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从63件提升到12件,变化率为93%;

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78%提升到10%,变化率28%;

四、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8%;

五、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135%;

       这不难看出推动中国变革的3个底层变量,分别是人口、科技和绿色,这3个变量又引出5大方向,科技变量引出科技创新和数字中国;人口变量引出一老一小和城市群发展;绿色变量引出新能源、城市群和数字中国,这5大方向也会推动扩大内需和产业升级。

       内需和产业两大领域同时变革,又能反过来为中国迈向2060碳中和打下基础,这就是中国的一盘大棋。

       首先是科技创新,未来15年中国会全力迈向创新驱动,2025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提高到60%,这意味着大学生就业会成为就业市场绝对的重点,那么如何避免大学生内卷呢?只能通过科技创新摆脱依赖,才能驶向高附加值的星辰大海,这里面一切的根基是科研。

     《纲要》分了七大项,分别是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脑科学基因技术、临床医学、深空深地深海基地,它里面给出了大量的细节,比如人工智能提到了专用芯片研发和深度学习框架平台构建,这两个领域是中国急需补短板的防守点;再比如量子信息提到了量子通信是中国发挥强效的进攻点;再比如集成电路设计工具,材料研发先进工艺这些领域我们既有防守点也有突破点,比如我们之前讲过的柔性屏生产工艺就已经成为中国的突破点等。

       第二、有了研发也就有了产业配合,所以接下来新兴产业方向政府也制定了清晰的目标,未来5年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要超过17%,这里面就包含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航空航天、海洋装备这些领域又和产业升级有着巨大的联系,而这其中制造业升级势能最大,今天中国的制造业正在脱胎换骨,这次《纲要》明确指出制造业要补齐基础短板,中国制造正在掀起攻克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基础软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的大浪潮,那么这股浪潮又会出现了哪些细分行业?《纲要》里列出了8大核心升级领域,分别是高端新材料、重大技术装备、智能制造与机器人技术、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北斗产业化应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高端医疗装备和创新药、农业机械装备,相信未来5年这8个领域将会创造大量新增的工程研究类岗位。

      第三、那么接下来还有一条创造新就业的道路,就是数字中国的到来,而这里面不只是理科生,文科生也会有大量机会,未来我们中国的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和数字政府浪潮不会停止,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向深度融合,催生出大量的新产业和新模式,《纲要》里面就列出了7大数字经济产业,还有10个数字应用的场景,这7大产业分别是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当然这里面有的技术未必在未来两到三年就能够大放异彩,比如说区块链和AR/VR,但这并不表示它们完全没有前途,有些技术等待成熟的时间可能比大多数人想象的都要长。比如人工智能,1956年就产生,但是它的真正成熟却等了足足60年等。

       另外还有5G,到2025年5G用户普及率会提高56%,它将会和云计算、物联网、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等多个产业大融合,催生出10大数字应用场景分别是智能交通、智慧能源、智能制造、智慧农业及水利、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文旅、智慧社区、智慧家居和智慧政务等。总体而言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道路注定漫长,但人间正道是沧桑,它可能是今天中国突破内卷唯一应该走的路。

       在知识科技创新这件事情上,国家有着坚定的决心和清晰的思路,这对于广大年轻人来说绝对是一件好事,接下来创新释放的供给能力就需要需求能力来承接了。这次《纲要》明确提出了一个词,就是扩大内需,要促进消费项目绿色健康安全发展,这会促进整个社会消费领域的熵减,所以未来新型消费的崛起势不可挡。比如信息消费、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定制消费、体验消费、时尚消费等,同时也要鼓励中国自主品牌的崛起,一方面发展中华老字号;另一方面要提升新品牌的竞争力,《纲要》明确指出要在化妆品、服装、家纺、电子产品、这四大领域优先培育属于中国的高端品牌。上文所述的供给革命、消费革命二者需要人口支撑,但今天中国的出生人口在一路下滑,2016年开放二胎,当年出生人口是1786万,2017年降到1725万,2018年降到1523万,2019年降到1465万,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到2050年中国65岁的老人可能会接近30%,老龄化社会无疑,所以应对人口老龄化也成了这次《纲要》的一个新增模块,解决托育问题和儿童安全问题,是2个关键点,我国已经在150个城市动用社会力量进行大规模的社区服务建设,未来5年这个领域将迎来250%的增长,这其中将蕴藏大量的新机会,也将对100个城市进行儿童友好型城市的示范改革探索,比如释放更多的公共空间,引导儿童开展校外活动等。坦率的说,政府从改造城市公共资源入手,缓解家长的抚育负担,我认为这是非常明智的做法。老人方面会建立居家社区机构协同发展的养老体系,意味着接下来居家社区养老体系将会成为重点,这里面涉及到两个领域,一个是社区改造,会支持200万特殊困难老人家庭进行改造,这里面包含家装电梯无障碍防滑处理等;另一个是构建养老服务网络,未来5年中国将在500个区县建设连锁标准化的养老服务网络,将建成一张全球规模最大的养老服务网络。

        那么在城市建设方面,第一是户籍改革,一方面城市落户会整体松绑,另一方面北京上海这样的超大城市也将精简积分项目;第二是发展城市群和都市群,中国采用3级阶梯来发展城市群,第一级已经有的要给它更多,要进一步强化,如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长江中游五大城市群的实力;第二级不够强的要让它变强,要发展山东半岛、粤闽浙沿海、中原,关中平原、北部湾等城市群;第三级还很小,要让它长大,要培养哈尔滨、长春、辽中南、山西中部、黔中、滇中、呼和浩特包头、兰州、西宁、天山北坡、宁夏沿黄河等城市群等。对于今天中国而言,发展城市群的好处是非常明显,它会让效率更高,成本更低,产业可分工,基建可共享,同时满足效率和和谐两个内容,所以未来中国发展城市群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

       那么随着城市化的进一步推进,高房价又怎么解决?《纲要》态度非常明确,还是要坚持房租补偿,具体而言主要依靠政府担责、金融调控、税收调节、发展租赁4个方向发力,而这其中发展租赁这方面,这次《纲要》里面细节最多,比如要扩大租赁住房供给,扩大保障性租赁房,完善租房法律保护,让租房者享有购房者同等权利等,而城市群的发展也会带动乡村振兴,一方面城市效率和绿色消费的推进将会缓解中国的粮食压力,另一方面中国也会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保障粮食的绝对安全。

       同时随着新农村生态的建设,123产业也会不断融合,所以类似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民宿经济这样的特色产业也会得到大量的鼓励,这里面也会催生出更多的新机会。另外《纲要》里面还提到了几个重点区域,比如长江黄河生态保护,东北振兴,西部大开发,中部大崛起,这4点中尤其长江黄河的生态保护是最高优先级,这个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迈向绿色经济的决心,而在绿色经济中,新能源是重中之重,未来5年单位GDP能耗要降低135%,二氧化碳排放要降低18%,非化石能源占比要达到20%,中国的新能源革命正在催生一条罕见的长达40年增长超级赛道,接下来类似风电、光伏发电、分布式能源、海上风电、西南水电、沿海核电都会迎来大机会。

      除了上面提到这些领域,《纲要》还涉及到金融、生态、教育、医疗、农村文化、开放、民生、安全、国防、法治、一国两制等方面数千个细节。

       最后我想说说自己读完这份纲要之后的感想:第一,中国正在形成很多非常确定的慢变量,长赛道在新中国的发展历史上也是非常罕见的,比如上面说过的产业升级、新能源革命、科研攻关、国货品牌、育儿养老、大城市群崛起等全都是慢变量,如果你赌2年内,它们会排山倒海,你会大失所望,如果你赌15年内它们会硕果累累,你会喜出望外,慢变量是长期主义者的天堂,却是急功近利者的地狱。第二,今天中国要考虑的问题真的是太多了,科研、金融、能源、国防、货币、生态教育、医疗、外交贸易、安全、法治、粮食、交通机器、文化、儿童老人等这么多的领域相互关联制约,形成了极其庞大的复杂系统,但是我们却找到了应对这个复杂系统的最优解,那就是改革,改革构建了一个耗散结构,让中国得以不断的排出积累的熵,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使得当今的中国在如此庞大的经济运作体系中保持着持续不断的活力。投资人张磊说过,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而这股活力正在和全球百年不遇的大变局之势相互作用、相互成就。

参考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大数据应用如何开启新局面

随着大数据应用的经济社会效应不断显现,大数据已经在市场营销、金融、交通、制造、医疗等各个领域开展试水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不过,业界认为我国大数据应用仍处于初级阶段,还未形成普遍应用的局面,对大多数企业,特别是传统领域的企业而言,还未找到有效的应用模式。如何进一步普及大数据应用,通过应用带动整个产业链发展,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大数据应用未形成燎原之势

大数据应用呈散发状,目前主要集中于互联网市场营销场景。

“目前,我国大数据应用仍处于初级阶段,《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出台为我国大数据应用拓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工信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司长陈伟近日向《中国电子报》记者这样表示。他认为,大数据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应用逐渐增多,成为大数据最成熟的应用模式。

京东通过建立PB级大数据平台,将每个用户在其网站上的行为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提高与用户间的沟通效率、提升用户体验。实现了向不同用户展示不同的内容的效果,带来了10%的订单提升。比如提供给推荐搜索调用,针对不同用户属性特征、性格特点或行为习惯在他搜索或点击时展示符合该用户特点和偏好的商品,给用户以友好舒适的购买体验,能大幅提高用户的购买转化率甚至重复购买,提高用户忠诚度和用户黏性。基于用户点击数据、浏览页面信息等信息的数据模型和数据资源在经过淘宝商城的挖掘和分析之后,向用户和商家开放了查询APP。通过数据挖掘和分析为淘宝提供了定向广告投递的能力。开放查询APP则为用户和商家提供了便捷的选择服务。淘宝网还建立了“淘宝CPI”,通过采集、编制淘宝上390个类目的热门商品价格来统计CPI。

不过,研究机构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研究成果表明,大数据应用呈散发状,并没有形成燎原之势。目前主要集中于互联网的市场营销场景。尽管金融、电信、零售、制造、医疗、交通、物流、IT等行业对大数据应用表现出极大热情,但目前在媒体和各种论坛上所公开的大数据应用案例仍然非常零散,这表明大家虽然都很关注大数据,但推进实际的应用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唯一众多企业都推出或者采纳大数据应用的领域是基于互联网的市场营销。

另外,从技术角度看,大数据仍以初级应用为主,多数应用仍然使用传统分析流程和工具,只是扩大了数据的来源、增加了数量。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调研发现,与传统数据分析相比,新的大数据应用虽然开始使用非结构化数据,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这些非结构化数据只是被压缩、清洗和结构化后,放入传统的ETL 和分析流程中去。另一些大数据应用通过采用云存储和云处理技术,提高了数据处理效率,从而增加了数据处理的规模,但这些应用也仍然采用原有的ETL和分析流程。缺乏应用模式上的创新,使得目前大数据应用仍停留在初级技术阶段。

陈伟也认为,目前我国数据资源建设和应用水平较低。“目前,用户普遍不重视数据资源的建设,即使有数据意识的机构也大多只重视数据的简单存储,很少针对后续应用需求进行加工整理。数据资源普遍存在质量差,标准规范缺乏,管理能力弱,数据价值难以被有效挖掘利用。”陈伟说。

与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应用势在必行

物联网、3D打印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大数据相互作用,促进应用落地。

业界认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度融合,引发了数据量的爆发式增长,使得数据资源成为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和核心创新要素。利用大数据分析,能够总结经验、发现规律、预测趋势、辅助决策,充分释放和利用海量数据资源中蕴含的巨大价值,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各行业的深度耦合、交叉创新。

事实上,国家战略层面也已经意识到这个趋势。国务院正式印发的《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指出,推动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发展。抓住互联网跨界融合机遇,促进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和3D打印技术、个性化定制等在制造业全产业链集成运用,推动制造模式变革和工业转型升级。

记者从工信部获悉,工信部将组织实施“工业和新兴产业大数据工程”,促进大数据、云计算、工业互联网、3D打印、个性化定制等的融合集成,推动制造模式变革和工业转型升级。

对于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应用,三迪时空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培学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以大数据为中心的3D打印分布式智能制造将是趋势。在未来的云智造平台上,任何人即使不具备建模的知识,但只要有创意,就可以和设计师沟通,设计出自己想要的三维模型,然后通过3D打印机来实现,同时,云智造平台必须能够确保设计师赢利,设计师的创造力、创意思维才能源源不断地发挥出来。有了完善的设计师平台,在人群聚集的互联网上,创新就可以得到实现,有了以3D打印机为工具的分布式制造单元,可以为周边的普通用户提供个性化定制的产品,而这一切都基于大数据。

例如,以大数据平台为基础的3D打印定制鞋是3D打印技术在垂直行业领域中的具体应用。通过对人足部特征扫描、采样,将三维数据和人员信息汇聚到数据中心,构建大数据平台,再结合3D打印定制化生产的特点和传统制造批量生产的优势,将虚拟的三维数据对象转化为实体成品。“用户可以利用大数据平台的查询检索功能,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鞋类,实现个性化定制;鞋类厂商则可以根据大数据分析,精确地定位消费群体的需求,包括特殊人群的脚型数据,将精确估算出产品的订单需求,更加精确地批量生产。定制化数据可以跟踪人们足部生长的阶段来进行调整,用户可以根据数据分析来选择不同的品牌不同的类型。”李培学表示。

PTC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寿宇澄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大数据在物联网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相互依赖。

“在制造业一些核心技术领域,例如飞机发动机的研发,我国的研发水平要追上国际先进水平还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但是我们若把信息化扩大到产品全生命周期尤其是重视产品出厂后的流程优化,把产品出厂前的虚拟世界和出厂后的实体世界并行发展,那么我国的制造业整体实力也能得到有效提升,而物联网恰恰能实现这一点。物联网的初衷之一就是把信息化延伸到产品全生命周期,不仅包括研发环节,还包括产品出厂后的流程。当然,物联网应用的形态也发生了变化。

以前是过程驱动模式,是以企业家的经验为主,但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面临的市场环境更为复杂,企业产生的数据量更大,面对这些庞大的数据,公司管理者很难再像以前那样以事先定好的流程和经验进行处理和决策,必须要依靠机器的智能帮助人们进行大数据分析,这就需要数据驱动模式。从流程的驱动变为数据的驱动,产品出厂前以研发为主的数据只是一类数据,但当这类产品出厂后每个产品流向市场后的数据则成几何规模扩大,这就形成了大数据。这时,企业就需要对这些大量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对公司决策进行支持。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关于大数据应用如何开启新局面的相关内容,更多信息可以关注环球青藤分享更多干货

我国的疗卫生体系正从临床信息化走向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的发展
月,美国FDA采取大量实际行动促进RFID的实施与推广。通过立法,加强RFID技术在药物在运输、销售、防伪、追踪体系的应用。2004年,日本信息通信产业的主管机关总务省(MIC)提出2006---2010年间IT发展任务“u-Japan战略”。该战略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通过信息技术的高度有效应用,促进医疗系统的改革,解决高龄少子化社会的医疗福利等问题。2006年,韩国确立了u—Korea战略,其中提到要建立无所不在的智能型社会,让民众在医疗领域可以随时随地享有智慧服务。2008年底,IBM进一步提出了“智慧的医疗”概念,设想把物联网技术充分应用到医疗领域中,实现医疗的信息互联、共享协作、临床创新、诊断科学以及公共卫生预防等,并认为物联网技术在整合的医疗平台、电子健康档案系统都将有广泛的应用。2009年i0月,欧盟委员会以政策文件的形式对外发布了物联
智能基础设施发展上领先全球,除了通过ICT研发计划投资4亿欧元,启动90多个研发项目提高网络智能化水平外,于2011年~2013年间每年新增2亿欧元进一步加强研发力度,同时拿出3亿欧元专款,支持物联网相关公私合作短期项目建设,其中也包括医疗项目。
我国政府也十分关注物联网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2008年,国家出台了《卫生系统十一五IC卡应用发展规划》,提出加强医疗行业与银行等相关部门、行业的联合,推进医疗领域的“一卡通”产品应用,扩大Ic卡的医疗服务范围,建立RFID医疗卫生监督与追溯体系,推进医疗信息系统建设,加快推进IC卡与
RF
I
阶段,物联网技术的出现,满足了人民群众关注自身健康的需要,推动了医疗卫生信息化产业的发展。物联网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潜力巨大,能够帮助医院实现对人的智能化医疗和对物的智能化管理工作,支持医院内部医疗信息、设备信息、药品信息、人员信息、管理信息的数字化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共享等,实现物资管理可视化、医疗信息数字化、医疗过程数字化、医疗流程科学化、服务沟通人性化,能够满足医疗健康信息、医疗设备与用品、公共卫生安全的智能化管理与监控等方面的需求,从而解决医疗平台支撑薄弱、医疗服务水平整体较低、医疗安全生产隐患等问题。
D电子标签的应用试点与推广工作。
2009年4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为了保证医改的成功,3年内各级政府将投入8500亿元,加大卫生系统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力度,尤其是RFID技术的应用推广。2009年5月23日,卫生部首次召开了卫生领域RFID应用大会,围绕医疗器械设备管理,药品、血液、卫生材料等领域的RF
I
国内外推动物联网技术在医疗领域应用的政策环境
全球主要发达国家十分关注物联网技术在医疗领域的信息化建设。2004年2
网战略,提出要让欧洲在基于互联网的
D应用展开了广泛的交流
讨论。在《卫生信息化发展纲要》中,IC卡和RF
I
D技术被列入卫生部信息化建设
总体方案之中。卫生部提出要加强IC卡和RFID技术在医疗保健、公共卫生、药品、血液、卫生材料、医疗器械的生产、配送、防伪、追溯等方面的应用,要进一步推进个人大容量智能卡在医疗领域的应用。目前,相关部门正在加快制定Ic卡医疗信息标准、格式标准、容量标准,积极推进IC卡的区域化应用,开展异地就医刷卡结算,实现医疗信息区域共享等。

中共中央、国务院昨日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规划纲要是指导长三角地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一体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制定相关规划和政策的依据。规划期至2025年,展望到2035年。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范围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全域。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规划纲要提出,到2035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达到较高水平。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建成,城乡区域差距明显缩小,公共服务水平趋于均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全面实现,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大体相当,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整体达到全国领先水平,成为最具影响力和带动力的强劲活跃增长极。
规划纲要指出,要推动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提升上海服务功能,发挥苏浙皖比较优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走“科创+产业”道路。集中突破一批卡脖子核心关键技术,鼓励长三角地区高成长创新企业到上交所科创板上市融资。围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十大领域,强化区域优势产业协作。推动中心区重化工业和工程机械、轻工食品、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向具备承接能力的中心区以外城市和部分沿海地区升级转移。加强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卫星导航等新技术研发应用。
规划纲要指出,坚持优化提升、适度超前的原则,统筹推进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合力打造世界级机场群,规划建设南通新机场,成为上海国际航空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打造数字长三角,加快量子通信产业发展。
规划纲要还指出,要强化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加快公共服务便利共享。以“一带一路”建设为统领,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以更大力度协同推进对外开放,深化开放合作,优化营商环境,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高水平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要创新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加快金融领域协同改革和创新,促进资本跨区域有序自由流动。完善区域性股权市场。依法合规扩大发行企业债券、绿色债券、自贸区债券、创新创业债券。推动建立统一的抵押质押制度,推进区域异地存储、信用担保等业务同城化。联合共建金融风险监测防控体系,共同防范化解区域金融风险。鼓励地方政府联合设立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投资专项资金,主要用于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经济发展、盘活存量低效用地等投入。支持符合监管政策的地方法人银行在上海设立营运中心。支持上交所在长三角设立服务基地,搭建企业上市服务平台。
同时,推动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改革,依法有序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支持浙江温州、台州开展跨区域发展政策协同试验,为民营经济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探索路径。
规划纲要指出,要加快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新片区建设,以投资自由、贸易自由、资金自由、运输自由、人员从业自由等为重点,推进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打造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定期总结评估新片区在投资管理、贸易监管、金融开放、人才流动、运输管理、风险管控等方面的制度经验,加强自由贸易试验区与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经济技术开发区联动,放大自由贸易试验区辐射带动效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dianzi/1305990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30
下一篇 2023-05-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