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智能门锁的市场前景,请问怎么样?

关于智能门锁的市场前景,请问怎么样?,第1张

1、智能门锁市场前景分析:市占率将迅速提升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讲,他们对智能锁的认知度还不高,处于适应阶段。与日韩、欧美智能锁在民用锁市场上相比,我国的占有率为2%,日韩智能锁占用民用锁70%以上的市场,韩国公寓还高达90%的使用智能锁,欧美电子锁占民用锁50%的市场,预计未来几年将是中国智能锁市场占有率提升的迅速期。
目前,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手机也已发展到手机支付、手机银行等,随着智能锁相关技术的日益发展和成熟,智能锁的发展也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指纹识别、手机开锁、手机远程报警、短信开锁、短信报警、身份z开锁、手机感应开锁、无线网络智能门锁等新技术应用产品的相继问世,让智能锁的功能和应用更多丰富和多元,智能性更加出众。并与智能家居、物联网的发展同步。
2、智能门锁市场前景分析:产值将超百亿大关
有机构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锁具行业产值达到了800亿,其中智能门锁总产值将达80亿,年增速超过40%。而到2017年智能门锁产值将超过百亿大关,成为智能家居重要的应用落地点。
如此庞大的市场,也导致了不少智能家居企业,纷纷推出了自己的智能门锁产品,宣称各种最新智能技术、不用带卡带钥匙,方便老人家使用等卖点优势。智能门锁也一时成为各商家争夺智能家居入口的重要切入点产品。
面对这块巨大的市场蛋糕,无论是传统机械锁生产企业,还是智能家居、智能硬件企业都虎视眈眈,众多创业者也纷纷涌入。在2015年时市面上仅有几十家智能门锁品牌,而到2016年一下子就爆发了近千家智能锁品牌,可见这一行业的火爆程度。

智能门锁发展历史

智能门锁发展历史,现在人们对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伴随着安全意识的增加与防范的重视,智能家居市场的开始崛起,智能锁已成为消费者门锁升级换代的最佳选择。下面分享智能门锁发展历史。

智能门锁发展历史1

90年代初,随着经济的发展及改革开放的深入,各种各样的科技产品、时尚元素从国外开始大势涌入中国,智能锁(那时候只能算是电子锁)也在这个时期进入中国市场。

那时,中国电子锁的先行者们在没有经验、没有技术的背景之下,开始了以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电子锁为参照物的创业历程,并造出了自己的酒店锁。而如今,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已实现了从电子锁到指纹锁,再到智能锁的飞跃,已成功跻身于世界智能锁强国之列。

如果要给中国智能锁的发展历程做个总结的话,可以分为四个时代:90年代初-90年代末的刷卡酒店锁及密码电子锁时代(1、0时代);2000-2010的指纹锁时代(2、0时代);2011-2016年,多种生物识别并存及智能锁开始触网的时代(3、0时代);2017年开始,我国智能锁已开始向人工智能的4、0时代迈进。

1、0时代:19 89-1999,刷卡式电子锁成星级酒店标配

电子锁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世纪30年代,那时候就已出现了密码式的电子锁。相对于机械锁来说,那时候的密码电子锁具有密钥量大、不容易被复制等优势,但是由于价格、制造工艺难,只能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一些特殊场所得到一定的应用。

直到上世纪80年代,随着集成电路的成熟与发展,电子锁电子元器件部分的稳定性得到了进一步提升,电子锁的体积也变得更加小巧,但是由于功耗过高,成本依旧居高不下等原因,仍仅限于小部分高端场所及高端人士使用,也未能得到大范围的普及。

到上世纪90年代,欧美、日韩及我国台湾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在微电子技术、通讯技术、控制技术等新兴技术方面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为电子锁的研发和生产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因此,在欧美、日韩等国家和地区得到了一定的普及,特别是在韩国家用电子锁的普及率就超过了10%。

而在我国,电子锁的发展在上世纪90年代才算是真正地开始。这个时期,力维(19 89年)、第吉尔(1990年)、爱迪尔(1991年)、必达(1992年)、科裕(1993年)、金指码(1994年)、创佳(1998年)等一批先行者开始涉及电子锁的生产和研发。

在这个时期,我国电子锁主要运用于酒店等商用领域,上述的这些企业基本上都是以酒店锁起家的,而且也是在酒店锁领域赚得了第一桶金。特别是在1996年以后,国家开始在星级酒店推广电子门锁,而且规定没有使用电子门锁的酒店将不能参加验收,也不能评星级,在这一政策的推动下,我国电子锁行业迎来快速发展的契机。

在这一阶段,酒店锁占据了我国电子锁市场95%以上的份额。虽然那时候的酒店锁市场非常大,但是大多数企业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仍处于模仿、借鉴欧美、日韩相关产品的阶段。

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发达国家已出现了以指纹为主的生物识别电子锁,而我国由于主要运用于酒店,开启方式还是以磁卡为主;到上世纪90年代末,IC卡开始在我国电子锁行业运用。同时,这一时期也出现了“卡片+密码”的开启式,但大多是按键式密码键盘。

2、0时代:2000-2010,指纹锁开始走向历史的舞台

进入20世纪之后,我国电子锁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有不少企业也开始从酒店电子锁逐渐向家用指纹锁转移。虽然在外观和某些技术上还是以借鉴韩国为主,但是指纹识别技术的运用,为电子锁的家用进程奠定了基础。

2000-2003年是我国家用指纹锁行业的储备初期。这期间,我国电子锁行业呈现出体量小、企业规模小的“两小”特征。而且电子锁只在少数高端小区得以运用。但是,在这一时期电子锁开始引起了国家的重视,并由公安部组织起草并发布了我国第一个电子锁标准——《GA374-2001电子防盗锁》(2001年)。也就是在我国第一个电子锁标准发布实施的2001年,我国第一把民用指纹锁诞生。

2004-2007年是我国家用电子锁开始受到高端工程市场青睐的阶段。这一时期我国电子锁虽然还未摆脱“两小”(行业体量小、企业规模小)的特点,但是已有不少企业的电子锁产品得以量产,并开始接到各大地产商的高端住宅的工程订单。

2007-2010年是我国电子锁工程市场开始井喷的阶段(这是相对于之前而言的,实际上量还不是很大),这一时期我国大部分企业已从模仿、借鉴、抄袭韩国产品,开始走上了自主研发之路,产品已开始有中国自己的特色,大多企业基本上都有了明确的发展方向。最具代表的是全国首个指纹锁工程项目落户杭州,以及2008年金指码、普罗巴克等企业成为了北京奥运亚运村的电子锁供应商。

2000-2010年,亚太天能、凯迪仕、耐特、罗普巴克、海贝斯、德施曼、豪力士、思歌、耐特等专业电子锁相继企业诞生;同时,耶鲁、盖特曼等国外品牌也开始在中国工程市场大卖;此外,雅洁、巨力、佳卫、忠恒、汇泰龙、名门、樱花、忠恒、通用等传统五金锁具企业也于2010年前后开始布局电子锁领域;

从产品的角度来看,这一时期的智能锁产品除了传统的机械钥匙、IC卡及密码之外,指纹识别已成为家用锁的标配,但这一时期的指纹模块主要以光学为主。从企业数量上来看,电子锁企业已从1、0时代不足50家上升到上百家。

3、0时代:2011-2016,多种生物识别并存,联网已成趋势

从2011年到2016年,我电子锁行业已由酒店锁、指纹锁上升为智能锁,且呈现出了企业数量猛增、各大巨头纷纷抢滩、功能更丰富、外观更时尚和个性、稳定性有所提升、远程开锁和联网已成趋势等特点。

从企业数量上来看,出现了一大批以云丁、果加、ola、夏洛克、科技侠、云柚等一大批专注于智能锁的互联网品牌;同时,出现了罗曼斯、黑龙、萨芭蒂诺等一批专注于智能锁的新兴企业;之前专注于传统锁具的企业也纷纷进军智能锁;此外,海尔、正泰、联想、创维、美的、TCL、海康、大华等各行业巨头也想在智能锁领域分得一杯羹。企业数量已由2、0时代百余家企业猛增到了近两千家企业。

在市场方面,不仅工程市场持续快速增长,房地产智能锁的初装率也一直在提高,而且零售市场也高歌猛进。据易观发布的《中国智能门锁白皮书2017》显示,中国2015年智能锁销量为197万套,而2016年呈现了105、4%的快速增长,市场销量猛增到了404、6万套。

从产品上来看,在开启方式方面,除了IC卡、密码、机械钥匙、指纹之外,不少企业为了差异化发展,把人脸识别、虹膜识别、指静脉识别等安全性较高的生物识别技术引入智能锁行业。但目前看来,指纹识别依旧是市场的主流,而已由2、0时代的光学指纹识别模块升级到了如今的半导体指纹识别模块。

在外观方面,智能锁的设计相比1、0、2、0时代更加时尚、大胆、个性。欧式、新中式、田园风等不同风格的智能锁琳琅满目;用色上也不再局限于之前过于单一的形式,赤橙红绿青蓝紫、双色搭配等不同色彩风格不断涌现,也因此赢得了不少年轻消费者的青睐。

同时,各种各样的造型也在不断出现,如小蛮腰、跑车、推拉式等等造型格外引人注目,相比1、0、2、0时代的电子锁,看起来更时尚、更具科技感。

而近年来,随着物联网、智能家居、互联网的发展,智能锁联网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朗。智能锁也因此与智能手机、智能路由、智能电视等上演了一场智能家居的“入口大战”。而且由于物联网技术的日趋成熟,远程开启、远程控制、远程报警、远程监控已成为了很多智能锁的标配。

随着智能锁触网的深入及安装基数达到临界点后形成网络效益,“智能锁+APP”,或者“智能锁+微信”已成为智能锁3、0时代的标志之一,实现了一机在手,随时随地查看家中的状态。而且,远程控制的形式还会一直延续下去。

4、0时代:2017-,人工智能(AI)智能锁已露尖尖角

如今,随着更多企业的涌入,智能锁行业的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同质化的发展状态。而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没有研发实力的智能锁企业,除了模仿和打低价牌之外,已经没有别的路可以选。

因此,许多不敢落后的智能锁企业,为了摆脱同质化的桎梏,也在寻求新的出路,以成为行业的引领者。而在人工智能大火的背景之下,不少智能锁开锁把目光转向了人工智能身,也由此开了智能锁人工智能的4、0时代。

按百度百科的解释,人工智能是研究使计算机来模拟人的某些思维过程和智能行为(如学习、推理、思考、规划等)的学科,主要包括计算机实现智能的原理、制造类似于人脑智能的计算机,使计算机能实现更高层次的应用。

而人工智能运用到智能锁领域,主要是实现了人、机、系统之间的无缝连接与通信,让门锁具有基本判断力和学习能力,从而实现智能化运用;同时,通过大数据的支撑,智能锁可以对用户的开锁习惯、使用习惯进行分析和学习,然后再通过对用户习惯的分析转化为机器思维,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

比如,具有自我学习的智能锁,可以在用户开锁过程中对 *** 作进行不断地更新和学习,然后在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开锁准确性和速度,大幅提高指纹识别率,换句话说,智能锁会越用越快,越用越顺手;

再如,智能锁可以根据家里老人和孩子平常的出门和回家时间点,每天都会做出判断和分析,除了每天向用户告知他们的进出门情况、开锁记录之外,如果他们未在平时的经常开关门的时间段内未按时出门或未及时回家,智能锁将通知用户,并提醒用户该确认一下他们是否安全。

如今,虽然这样的智能锁已开始商用,但是智能锁人工智能的4、0时代才刚开启,因此还有很多人机互动、人机智能互联、自主学习的功能有待开发。

智能门锁发展历史2

未来智能门锁产业发展的趋势

在未来的5-10年内,我国智能门锁的总需要量将会超过3000万套装,行业总产值将会突破1000亿元大关,行业的热点将会首先在一、二线城市爆发,市场的普及率将会大大提高

同时随着一、二线城市的普及将会带动三、四线城市的大大普及,而且未来近五年,我国智能门锁还将维持当前的需求紧张局面,乐观估计未来在2020年我国智能门锁的总需求量将会达到3200万左右(如图2所示),其中满足需求的产销量将会超过2000万套。

在这其中,采用互联网技术和智能家居技术应用的联网型智能门锁将会占据绝对的主流地位,单机锁将会退出行业主流地位,在识别技术当中,生物识别技术仍将占据着绝对主流的地位,不过在生物识别当中半导体型指纹识别将会占据行业前列。

光学型指纹识别技术将会逐步居于半导体之后,总体看指纹识别技术方面的绝对值会增加,但相对值由于人脸识别技术的逐渐成熟,将会出现一定幅度的下降,其它如指静脉技术和、虹膜等技术仍将长期处于发展期,应用在一些特殊场景上,等待应用的逐步成熟。

在面板结构上看,执手式的智能锁在未来的五年内估会占据主要地位,无论是市场还是行业。但相对值将会随着推拉锁和自动锁的成熟出现下降,推拉锁和自动锁将会在整体结构上占据着一定的地位。特别是随着电动锁体的逐步成熟,生产门槛下降,有相当的可能出现自动锁和推拉锁整体比例的大概率上升,这也是值得注意的。

在外观、功能及质量的要求上,未来好的产品发展方向会朝着智能门锁“三要素”的发展模式,即:“高颜值、黑科技、多年伴我如初心”这三种要求,这三种分别代表着吸引要求,好的外观,即“高颜值”,产品核心要求,技术的功能需求及满足,即:“黑科技”,产品的基础要求,主要是在产品质量和安全性能上成为一种基础性的满足,而不是拓展性的满足,即:“多年伴我如初心”。

在品牌上的发展,未来智能门锁的品牌发展将会出现多种方向,其中以识别、功能、和营销三个方向最为关键,未来的智能门锁品牌一部分将会更加重视识别功能,即以性能价格比为基础的品牌识别功能将会走向市场的前台。

比如模仿小米公司的性价比路线的品牌,其性价比的标签将会非常明显;第二类则是以极致的功能体验为基础的品牌将会成为一大主流方向,这类主要强调功能性的体验,通过体验和口碑传播,形成独特的品牌发展格局;

第三类将会是以产品为基础的高超营销手段的品牌会受到消费者的追捧,这里强调两个词:“产品”、“高超”,没有产品为基础的品牌是伪品牌,没有高超营销手段的品牌也将会默默无闻,只有具备两个属性词的产品才能真正形成品牌效应。

在价格上,随着未来技术的逐步成熟,产能提升越来越高,对供应链的议价权的增加,特别是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和中国市场的特点,未来的智能门锁的产品价格总体趋势还将是缓慢下降的,但不会出现非理性下降的主流,未来5年,市场品牌的主流价格将会处于1500-2500这个区间,相对于追求高品质的人群2500-3500也会有一部份市场。

由于智能门锁产品是重服务体验产品,产品的安装、售后等服务直接决定着消费者对产品的体验感,所以服务的问题,是目前行业的痛点问题,也是未来亟待解决的痛点,在未来的发展过程当中。

我国智能门锁的服务应该向着标准化服务方式前进,通过数据化的方法解决在服务过程当中碰到的一些问题,用流程化的服务方法解决消费者在产品服务过程当中的痛点,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推动和促进我国智能门锁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智能锁在我国将近20年的耕耘发展,无疑是一个非常缓慢的发展过程,随着高科技的发展与推广普及,人们科技意识逐步提高,尝试改变愿意体验智能锁的消费者越来越多,行业是好行业,你准备好了吗?

智能门锁发展历史3

智能门锁的分类

智能锁:智能锁是指区别于传统机械锁,在用户识别、安全性、管理性方面更加智能化的锁具。智能锁是门禁系统中锁门的执行部件。现在的智能锁不同于以往的先开启再扫描的方式,扫描方式非常简单,将手指放在扫描处的上方由上至下的扫描就可以,无需将手指按在扫描处,扫描的方式更减少指纹残留,大大降低指纹被复制的可能性,安全独享。

指纹锁:指纹锁是一种以人体手指部位的指纹为识别载体和手段的智能锁具,它是计算机信息技术、电子技术、机械技术和现代五金工艺的完美结晶。指纹锁一般由电子识别与控制、机械联动系统两部分组成。活体指纹的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决定了指纹锁是目前所有锁具中最为安全的锁种。指纹锁除指纹识别外,根据国家公安部规定,应当加配应急机械钥匙。

密码锁:密码锁是锁的一种,开启时用的是一系列的数字或符号,文字密码锁可分为:机械密码锁、数字密码锁等等。密码锁的密码通常都只是排列而非真正的组合。部分密码锁只使用一个转盘,把锁内的数个碟片或凸轮转动;亦有些密码锁是转动一组数个刻有数字的拨轮圈,直接带动锁内部的机械。

感应锁:感应门锁是一种通过红外传感器感应的新型的安防设备,广泛应用在酒店、宾馆及会所等智能一卡通领域,一般分为射频门锁,感应锁感应门锁系统,为酒店感应提供高品质的门锁系统。感应锁在欧美国家已经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早已成为衡量生活品质高低与生活的指标。

遥控锁:遥控锁是目前最好的防盗锁高技术的小偷和专业开锁公司的员工对目前普遍使用的机械锁。现在遥控锁也应用于家庭,酒店,出租房,仓库等各种地方,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智能门锁是新一代的电子锁,比以往的密码锁、电子锁、刷卡锁要更具有科技性,可谓取代机械门锁的一大替代品。我们现在说的智能门锁,大多时候是指用于小区入户防盗门的智能门锁,这类家用智能门锁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机械部分(锁体和机械门锁的锁体相差不大),一个面板和电子化部分(是智能门锁的核心部分)。

智能门锁怎么样?这个我想应该是从三个方面来分析。

(1)便捷性如何。智能门锁的便捷性是大家购买智能门锁的最大推动力。目前的智能门锁,有这几种基本的开启方式:指纹、密码、钥匙、卡片、手机。有的还带有人脸识别、虹膜、指静脉。通常情况下,我们进出屋门只需要刷指纹或输入密码就可以了,是不需要携带钥匙的,所以非常方便

智能门锁可以让大家不带钥匙就能进家门

针对老人、残疾人、病人,还可以实用卡片开锁,也比较方便,而手机开锁比如微信动态码、远程开锁等等年轻人会有一定的需求。

(2)安全性如何。由于智能门锁不同于其他的智能产品,它还涉及到家庭财产安全、进出自由度,所以安全性格外重要,可以说是智能门锁的基本要求。当前的智能门锁,面板大多采用合金材质,也有一些采用铜、钢、塑料的,金属的一般比较坚固。指纹开锁用的是半导体生物指纹头,所以不容易被人复制指纹。密码也带有虚位密码,可以防止偷窥。卡片多用IC卡,不容易被攻破。此外还带有防暴报警等功能。可以说安全性是有保证的。

上图是我们拆开我们智能锁面板后的照片,其中锌合金面板厚度达到3mm

(3)价格如何。价格是影响大家消费的重要因素,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几年来,智能门锁的价格也在逐步下降,市场上已经形成了各个梯度的价格区间。对于消费者而言,不可购买过于低价的智能门锁,但太贵的智能门锁也不合适。一般的家庭,我觉得中端的智能门锁(2000元左右)已经足够用了。

为客户安装智能锁

总的说来,智能门锁是非常好用的,有助于提升生活品质。但我们也要注意的是,由于智能门锁行业发展比较快,行业也不是很成熟,所以购买的时候要格外注意,要认准正规厂商,最好是承诺安装和售后服务的。

智能锁和传统机械锁有什么不同呢?传统的机械锁估计会逐步淘汰,智能锁是未来的趋势;智能锁作为做一种智能家居产品,不仅功能强大,而且安全性能各方面也比传统机械锁要好很多,性价比高,而且产品质量和售后也还蛮好!
开锁方式:人脸识别开锁、指纹开锁、密码开锁、感应卡、手机远程、应急机械钥匙、临时密码;
报警功能:防撬报警、试错报警、低压报警、主动安全报警;密码防偷窥,近红外补光,室内/外,甚至黑暗环境中仍可以使用。

行业主要企业:大富科技(300134)、梦网集团(002123)、共进股份(603118)、胜宏科技(300476)、润和软件(300339)、立昂技术(300603)

行业概况

1、定义

所谓“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又称传感网,指的是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种种装置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并形成一个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可管理的网络。

早期的物联网是指依托射频识别技术的物流网络,随着技术和应用的发展,物联网的内涵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现阶段,物联网是指在物理世界的实体中部署具有一定感知能力、计算能力和执行能力的各种信息传感设备,通过网络设施实现信息传输、协同和处理,从而实现广域或大范围的人与物、物与物之间信息交换需求的互联。物联网依托多种信息获取技术,包括传感器、射频识别(RFID)、二维码、多媒体采集技术等。物联网的几个关键环节可以归纳为“感知、传输、处理”。

2、产业链剖析:共有四大层面

所谓产业链,是以生产相同或相近产品的企业集合所在产业为单位形成的价值链,是承担着不同的价值创造职能的相互联系的产业围绕核心产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在采购原材料、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通过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过程中形成的由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最终用户构成的一个功能链结构模式。

从产业链条来看,物联网的产业链条由上而下可以分为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和应用层四个层级。

自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以来,美国加大了对中国高新技术出口的限制,不断扩大实体清单,影响了中国一些科技主导型企业的发展,这从侧面警示了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地位的脆弱性。物联网通过传感器把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联系起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连接,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其中传感器作为数据采集的源头,已经成为各种应用能力所需的数据来源所在。目前中国国内也涌现出了一些传感器芯片重点生产企业,如:高德红外、西人马、士兰微、敏芯微电子、博通、全志科技、大唐微电子、复旦微电子等。

行业发展历程:处于市场验证期

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 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体与因特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
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发 展历史悠久,可分为三个阶段:

行业政策背景:政策大力推进

“十三五”以来,国家重视物联网产业建设及物联网成果应用,出台多度政策意见来推动物联网产业发展。在“十三五”以来发布的行业政策中,以推动物联网成果应用为主,利用物联网技术加强信息交换、提高监督管理水平等。

根据最新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在“十四五”期间,明确新基建,还要让5G用户普及率提高到56%。并且5次提到关于物联网的规划发展,除了划定数字经济的7大重点产业外,其余4次提到的场合均体现出对物联网发展重点的表述。

十四五规划中划定了7大数字经济重点产业,包括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这7大产业也将承担起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超过10%目标的重任。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物联网行业细分市场需求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dianzi/1303229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9
下一篇 2023-05-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