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物联网主要应用于那些行业

未来物联网主要应用于那些行业,第1张

原标题:2019年中国物联网行业市场分析:规模化应用时,融合各行各业推动智能化转型

物联网融合各行各业推动智能化转型

物联网作为全新的连接方式,近年来呈现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董事长兼CEO雷军表示,在中国,物联网的大规模应用与新一轮科技与产业变革融合发展,预计2022年,中国物联网行业市场规模将超过724万亿元。他表示,各行各业的智能化转型如火如荼,物联网作为连接人、机器和设备的关键支撑技术,应加快推动布局,抓智能化转型机遇。

工业物联:助制造业实现“智能+”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在雷军看来,推动工业物联网的应用,是实现制造业“智能+”的必要途径。

他表示,随着数字经济新引擎5G技术的布局,将能满足机器类通信、大规模通信、关键性任务通信对网络速率、稳定性和时延的高要求,因此物联网应用场景十分广泛,尤其与车联网、无人驾驶、超高清视频、智能家居等产业深度融合,进一步应用到制造业、农业、医疗、安全等领域,为各行各业带来新的增长机遇。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物联网行业应用领域市场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物联网设备数量仅仅38亿台。截止至2018年底全球联网设备数量已经超过170亿,扣除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或固定电话等连接之外,物联网设备数量达到70亿台。预测2019年全球物联网设备数量将达83亿台。并预测在2025年全球物联网设备数量将突破200亿台。

全球物联网市场的支出预计将在2017年增长37%,至1510亿美元。由于物联网的市场加速,这些估计数已向上修正。2017年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达到1100亿美元,截止至2018年末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增长至1510亿美元,并预测在2025年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将达15670亿美元。

2015-2025年全球物联网设备数量统计情况及预测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2017-2025年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统计情况及预测(单位:十亿美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雷军表示,目前全球制造业竞争推动工厂向智能化转型,物联网作为连接人、机器和设备的关键支撑技术受到企业的高度关注。即将布局的5G技术优势,将能够较好满足工业控制需求,同时为制造企业提供远程控制和数据流量管理工具,以便更高效智能地管理大量的设备,并通过无线网络对这些设备进行软件更新。

雷军建议,我国应加大对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工业物联网等重点领域的财税金融支持力度,引导中央、地方产业投资基金和社会资本,围绕大型制造企业上下游进行垂直改造,加强自动化产线、无人工厂等重大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打造虚拟的产业闭环,提高产业的生产效率和整体国际竞争力。

农业物联万物生长数字化:物联网+农业会迎来怎样的“春天”

雷军表示,乡村振兴战略是以发展和创新的眼光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推进农业农村的现代化,以创新驱动乡村振兴发展。

他认为,随着物联网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5G技术的应用将为建设智慧农业、数字乡村奠定坚实科技基础,带动农业实现发展变革。

什么是智慧农业呢

按照业界的说法,智慧农业以智慧生产为核心,智慧产业链为其提供信息化服务支撑。目前我国智慧农业有四大应用场景:数据平台服务、无人机植保、农机自动驾驶以及精细化养殖。

雷军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应制定出台5G农业应用补贴和优惠政策,并鼓励社会资本、运营商、互联网企业等共同参与,因地制宜规划打造智慧农业示范区、试验区,并在经验成熟后进行全国推广,全面提升农业领域的高新科技应用程度。

例如在养殖业,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进行基本信息管理、疾病档案管理、防疫管理、营养繁殖管理,发展智慧养殖,实现数字化养殖。

在植保方面,借助物联网技术自动探测和记录区域内的微气候、墒情等环境信息,并结合植物保护专家系统来精确地预测病虫害的发生,从而通过无人机喷洒农药,精准高效解决农业生产的植保问题。

交通物联:无人驾驶或将最早“引爆”

“在5G众多的应用场景中,无人驾驶和车联网被认为是最有可能出现的引爆点。”雷军表示,智慧交通对通信网络有着极高的要求,而大带宽、低时延、海量的连接数量、严密的覆盖,这些都是5G技术的核心优势。

在雷军看来,智慧交通最可能爆发,一方面因无人驾驶具有巨大的节能潜力,在减少交通事故、改善拥堵、提高道路及车辆利用率等方面意义深远,并可直接带动智能汽车后市场等产业的快速发展。

另一方面,全球车联网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信息化、智能化引领,全球车联网服务需求逐渐加大。基于5G技术的应用,智能交通领域将快速进入发展上行区间。

了解到,在重庆,长安、小康、力帆等汽车企业,均与百度的智能驾驶Apollo开放平台展开合作,包括自动驾驶全技术链流程、功能安全及信息安全、车联网、云服务等领域。

雷军建议,国家应研究、制定和出台关于智能交通的中长期发展目标,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支持产业发展。尤其针对无人驾驶汽车的安全责任问题、技术试验问题、车联网的国家标准规范、智能芯片应用等产业发展关键点进行前置研判,通过鼓励性政策支持交通运输领域智能、安全、可控发展。

医疗物联:智能化就诊为“健康中国”加速

“物联网技术在医疗行业也有很广泛的应用空间。”雷军说,服务患者方面,可以采用LBS技术实现智能导诊,优化就诊流程,还可以借助可穿戴传感器和服务解决方案进行远程护理。

在保障设备质量方面,可以采用各类专用传感器,跟踪设备使用情况,借助预测性维护来修复关键医疗设备存在的潜在问题,完善设备运维体系。

环境监测方面,可以通过传感器对ICU室、手术室等特殊地点进行环境监测和预警。同时,基于医疗护理全流程的健康大数据,在安全保护前提下的数据标准细化、完善,以及数据网络的综合利用也显得尤为迫切。

在业界看来,在推进智慧医疗体系建设的大背景下,有多个方面的需要关注。比如,互联网医疗相关服务体系,包括发展互联网医疗、互联网+公共卫生服务、互联网+家庭医生签约等;另外还有医疗行业数据安全和服务质量安全。

雷军表示,要推动医疗实现智慧化,国家有关部门应逐步推动新技术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加快完善医疗物联网和健康大数据相关标准,制定医疗智能可穿戴设备及配套信息平台行业标准。

同时,出台针对物联网企业在医疗领域投入科学研究、应用开发的鼓励政策,使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在医疗卫生行业更好地集成创新和融合应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医疗新需求。

提高创新能力大力发展商业航天产业

关注物联网发展的同时,雷军今年参会还重点关注了在2018年热火朝天的商业航天的发展。

在雷军看来,航天是当今世界最具挑战性和广泛带动性的高科技领域之一,为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和增进人类福祉作出了重要贡献。

近年,在运载、卫星和空间应用等领域,涌现出太空探索公司(SpaceX)、蓝色起源(BlueOrigin)、一网(OneWeb)等大批商业航天公司,被认为是最为活跃的创业领域之一。

雷军说,商业航天行业规模未来预计可达数万亿美元,将迎来空前的发展机遇,可重复使用火箭、巨型商业星座、商业载人空间站等航天计划,正在逐渐成真,彰显出商业航天推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的巨大力量。

雷军建议,首先,我国应加快推动航天立法,确保民营企业长期稳定、合理有效利用空间资源的权利。建立商业航天市场准入退出、公平竞争、保险和赔偿、安全监管等机制,构建较为完善的商业航天法律体系。

雷军表示,商业航天属于快速发展的新兴行业,门槛高、投资大、战略意义显著,比多数产业更容易受到政府监管和行业政策的影响。

雷军建议,可由政府统筹,国企、民企多方聚力,布局商业航天产品智能制造,鼓励民企参与航天装备制造相关的国家重点项目,加速颠覆性航天技术创新与应用。

同时,制定商业航天装备产品量产及上下游企业的培育政策及实施细则,加大航天智能制造技术共享和转化力度,开放国家航天制造基础设施,颁布航天试验设施共享目录、有偿使用收费标准等。

在此基础上,雷军建议,应完善落实政府采购商业航天产品与服务机制,开放商业航天公司的行业准入,拓展商业服务与应用领域。

例如,可以简化商业火箭发射、航天测控、无线电频率等审批程序,引导鼓励民营企业战略性空间资源布局,承担轨道环境有序可控的应尽责任;可以进一步开放已有发射场,新增发射工位,满足高频次商业发射服务需求等。

卫星互联网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至今已发展30多年。近年来,卫星产业产值增幅逐步趋稳,产值规模稳中有升。《2020年卫星产业状况报告》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航天产业收入规模为3660亿美元,同比增长17%,其中卫星产业收入为2710亿美元,占航天产业总收入的74%。卫星互联网赛道中卫星运营及服务和地面设备制造收入占比较高,2019年两者合计占整体卫星收入比例的93%。

2020年4月,卫星互联网首次作为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被纳入国家“新基建”政策支持的重点方向。卫星互联网被纳入“新基建”范畴会为行业带来广阔的发展机遇,未来蓝海无限。

卫星互联网进入与地面通信融合发展阶段

卫星互联网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至今已发展30多年,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的迭代升级。

第一阶段:企图替代地面通信网络阶段(20世纪80年代-2000年)。这个阶段主要以提供语音、低速数据、物联网等服务为主,后来随着地面通信系统快速发展,卫星互联网由于市场定位错误、技术复杂度高、投资过大、研发周期长及系统能力弱等多方面原因,在与地面通信网络的竞争中宣告失败。

第二阶段:卫星成为地面通信网络的补充阶段(2000-2014年)。这个阶段的主要定位是对地面通信系统的补充和延伸,同时也在极端条件下向航空、航海等用户提供移动通信服务。

第三阶段:卫星与地面通信网络融合阶段(2014年至今)。卫星互联网与地面通信系统开始进行更多的互补合作、融合发展,向着高通量方向持续升级,卫星互联网建设逐渐步入宽带互联网时期。

卫星互联网应用空间广阔

传统地面通信骨干网受限于铺设成本、技术攻克等因素,仅覆盖了约20%的陆地面积,在互联网渗透率低的区域进行延伸普及存在现实障碍。

而卫星互联网突破了地面基站的固定连接方式,通过太空基站动态覆盖的连接方式,包括星地互联和星星互联,实现全球连接。

卫星互联网的覆盖范围和成本优势明显,可以应用于偏远地区通信、海洋作业及科考宽带、航空宽带和灾难应急通道等行业,作为地面移动通信的有效补充。

卫星互联网产业链分析

卫星互联网产业链根据上下游关系,主要分为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地面设备制造和卫星运营及服务四个环节。

产业链的上游主要为电器元件及材料、燃料厂商,产业链的下游主要是企业、政府、高校、个人等终端用户。

产业链的中游主要分为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地面设备制造和卫星运营及服务四个环节。其中,卫星制造主要包括卫星平台和有效载荷两个部分;卫星发射主要包括运载火箭研制、发射服务提供和卫星在轨交付;地面设备制造主要包括网络设备和大众消费设备;卫星运营则主要由地面运营商、卫星通信运营商、北斗导航运营商和遥感数据运营商组成。

卫星运营及服务收入占比较高

卫星互联网赛道中卫星运营及服务和地面设备制造收入占比较高。根据SIA的统计数据,2019年全球航天产业收入规模为3660亿美元,同比增长17%,其中卫星产业收入为2710亿美元,占航天产业总收入的74%。

2012-2018年,全球卫星产业收入保持增长态势,2018年全球卫星产业收入2774亿美元,同比上升328%;2019年,受到卫星制造和卫星制造收入的影响,全球卫星产业收入为2710亿美元。

从细分卫星互联网赛道来看,卫星运营及服务和地面设备制造收入占比较高,2019年两者合计占整体卫星收入比例的93%,而卫星制造和卫星发射仅分别占到整体卫星产业收入的5%、2%。

我国卫星互联网迎来快速发展的契机

我国处于卫星互联网发展初期,产业链结构逐渐完善。在我国产业链发展初期,处于卫星制造与卫星发射行业的公司将优先释放业绩;

在中国卫星互联网体系逐渐建设完善之后,地面设备制造和卫星运营及服务行业潜力巨大,有望迎来快速发展的契机,且这两个领域未来的市场空间将更为广阔。国内加快部署星座计划,重点卫星计划已具雏形。

从目前国内已发布的卫星星座项目来看,卫星发射将集中在2022-2025年;从建设进展来看,目前已发射的多为试验星,并未实现星座组网,典型代表有“鸿雁”星座、“虹云”工程、“行云”工程等项目。

—— 更多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卫星应用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出炉,作为中国企业界的风云人物,马云拥有巨额的财富。我们估计很难想象,这辈子能够自己拥有2000亿元。但是他现在才50多岁,就是超级富豪了。如果我有2000亿元,首先在全世界各地购买高档住宅和别墅,比如马云在香港、美国等地就有很多顶级豪宅,他通常买了之后,会把建筑打掉,重新建造一栋自己喜欢的豪宅。这既可以作为资产永久保存,自己也可以随意到世界各地居住。还可以聘请专业管家团队打理,彰显身份的尊贵。

其次,我会成立一个专门的基金会,帮助世界各地贫困地区的人们。除了简单的风险爱心,更多的是为了使得财富能够帮助真正有需要的人。比如马云作为乡村教师代表,就做了很多支持教育事业的事情。而更富有的比尔盖茨,也参与了很多的疾病防控项目。

再者,我会交给一个专业的信托基金,让我的资产可以更好的传承给下一代。马云和蔡崇信就是有自己家族的信托基金,为家族长远发展做好了基础,子孙后代可以因此获益。最后,我还会继续工作,虽然我拥有了非常多的财富。但是改变世界,让世界因为我的存在,变得更加美好,是一件比休息还好的事情。比如马云说要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通过他创造的阿里巴巴,改造了整个中国电子商务,建立移动支付体系。

最近,雷晶论财道读了网络上传播甚广的《香帅财富报告》一书,并且也研读了其他一些资料,对于2021年的美国和中国投资市场有了一些个人的感悟和想法,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

《香帅财富报告》这本书里主要写了什么呢?雷晶论财道看完以后得到的最重要结论是“分化”,并且主要指的是全球的贫富差距分化问题。作者列举了全球包括美国和中国在内的很多财富分化现象,例如中产阶级逐步消亡而 社会 呈现M型两极化,并且也用了互联网技术进步、全球中央银行大放水这两个主要因素来解释造成近年来财富分化日益加剧的成因。雷晶论财道在这里简单解释一下。

互联网 科技 进步主要是由于互联网 科技 平台公司为代表的新经济有强烈的1+1>2的网络效应(正的外部性),在亚马逊、谷歌、脸书、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平台上,商家和用户的数量增加对于其他商家和用户都是有好处的,因此容易造成不断循环正反馈而出现平台一家独大的垄断现象。

此外就是与实体经济货物商品传输成本较高相比,互联网信息传播又具有边际成本几乎为零的特征,使得用户的增长速度可以极为迅速,也加速了互联网公司对于上网用户的垄断。在这种情况下,行业巨头公司在细分市场占据了垄断性地位,包括搜索、电商、社交、 游戏 等,也形成了投资于巨头公司与非巨头公司之间的财富差异。

另一个财富分化原因央行放水其实是个老话题了,其本质是凯恩斯主义的扩张性宽松货币政策。大家知道凯恩斯主义主要是应对20世纪30年代出现的世界性大萧条危机。

美联储前主席伯南克的主要研究方向就是这次大萧条,然后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为了避免大萧条而采取了QE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在两年内向市场注入了超过4万亿美元的流动性,使得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扩张了5倍。

那么这次新冠疫情引发的经济危机之后,美国股市在2020年的2个月内暴跌了30%,通过负的“财富效应”进一步打击了美国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和经济复苏进程,因此美联储又重拾量化宽松QE这个政策,向市场注入大量美元流动性,而由于消费者受失业等因素影响并未将获得的美元用于消费,反而将其进一步投资到股市等金融市场,造成了美国股市2020年出现了超级大反转,全年主要指数都创 历史 新高,其中纳斯达克指数暴涨超过30%。在这种情况下,贫富分化差距主要体现在对于股市参与程度,持股较多的富豪比持股较少的中产和下层阶级获得了更多的股市上涨带来的财富。中国股市在2019、2020年两年的连续上涨也有利于持股较多的精英阶层,反而持股较少的中小散户受益仍非常有限。

明白了财富分化的原因以后,雷晶论财道谈谈如何应对财富分化以实现投资发财致富这个问题。

先看一下央行放水这个问题,从美国的情况来看,由于近期市场上对于通货膨胀率的预期有所上升(包括疫苗接种速度及经济复苏速度可能超出预期等原因),导致美国国债遭到抛售,债券收益率(市场利率)大幅上升,而国内市场由于近期违约事件相对不多,市场利率相对比较平稳,在中美债券利差出现有利于美国的情况下,根据利率平价理论,短期内有一定的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的压力,边际利好于美股、美债以及与美元挂钩的港元市场资产。

对于互联网 科技 平台公司的发展导致财富分化的问题,雷晶论财道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是个人的人力资本,其次是个人的金融资本。对于人力资本来说,有两种策略,一种是打不过他们就加入他们,也就是提高自己的IT技能以便从IT互联网 科技 发展中获利(升职加薪、兼职等方式)。还有一种策略是选择受到数据标准化冲击较小的创意行业,例如文艺、设计、教育等,通过个人的独特技能来获取超过市场平均收入的溢价。

在个人金融资本配置方面,目前在国内,一般家庭的财富当中平均超过60%都是投资于房产,在股票、债券上的投资不足30%(其他投资还包括银行储蓄理财、保险等)。而在美国,受到401K等养老计划的推广,美国家庭配置在股市上的财富比例平均超过30%,也高于投资于房地产比例,其中越是富裕阶层,配置于股市的财富比例越高,而中产阶级仍然以房产为主要财富配置方向。

在之前的文章当中,雷晶论财道已经帮大家分析了全球互联网 科技 发展的必然性,包括万物互联IoT物联网带来的机会,甚至贝索斯和马斯克在争夺太空卫星互联网业务对投资世界的启示性。

从工业革命以来,全球 科技 的发展呈现出的是速度越来越快的指数性发展而非农业 社会 长期缓慢稳定的线性发展,特别是ICT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结合ABCD四大领域核心技术(AI人工智能、Blockchain区块链、Cloud云计算、Data大数据),将对所有产业的生产活动和所有人群的消费活动产生颠覆性的影响,这个趋势已经是不可逆转的了,也是有史以来最大的造富机会,成就了美国和中国无数个百万、千万乃至亿万富翁,将贝索斯、马斯克(Paypal起家)、盖茨、马云、马化腾这些人送上了时代富豪的宝座,连传统富豪代表李嘉诚也通过旗下的维港投资对互联网新经济下注,以求得保持住身家财富地位。

对于我们中国普通投资者来说,为了搭上互联网 科技 这个造富快车,最直接的方式是投资于龙头公司股票(例如投资了腾讯IPO持有到现在估计梦里都会笑醒吧),但是由于政策限制,多数中国互联网公司只能在美国、香港上市而不是在A股上市,股民无法用A股账户直接购买这些公司的股票,此外对于个股来说波动也较大并且互联网公司还是竞争比较激烈、变化比较快,比如前几年很难想到拼多多的增长速度会如此之快有可能对阿里的淘宝等形成挑战,那么在此雷晶论财道建议大家通过投资于QDII基金的方式来参与对中外互联网 科技 平台公司股票的投资,并且基金分散化投资的方式有助于降低个股风险,有利于各位基民长期持有基金份额,充分分享互联网公司股票全程升值的收益,实现投资发财致富的理想。

1、苏州科达:苏州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领先的视讯与安防产品及解决方案提供商,致力于以视频会议、视频监控以及丰富的视频应用解决方案帮助各类政府及企业客户解决可视化沟通与管理难题。

2012年,公司整体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12月1日,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

2、佳都科技:佳都科技(PCI)创立于1986年,总部位于中国广州,在中国30多个区域设有分公司或办事处,员工超过2000人,拥有科学家研发团队,

设立了佳都科技全球人工智能技术研究院和交通大脑研究院,建设或参与建设2个国家联合实验室、1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4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

3、千方科技:北京北大千方科技有限公司是由北京大学作为法人股东之一,以留学归国科技人员、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教授、博士、硕士为主要技术力量,与北京大学地学院全面合作组建的高新技术企业、软件企业。

公司在交通领域的业务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在交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又拓展了交通信息服务和交通出行媒体运营等多方面的业务。

4、卫宁健康:公司成立于1994年,是国内第一家专注于医疗健康信息化的上市公司,致力于提供医疗健康卫生信息化解决方案,不断提升人们的就医体验和健康水平。

卫宁健康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自主研发适应不同应用场景的产品与解决方案,业务覆盖智慧医院、区域卫生、基层卫生、公共卫生、医疗保险、健康服务等领域。

5、神思电子

神思电子是国内著名的身份识别解决方案提供商和服务商,也是公安部认证的居民身份z阅读机具定点生产企业。

6、科大讯飞

科大讯飞主要从事智能语音及语言技术研究、软件及芯片产品开发、语音信息服务及电子政务系统集成等等。

7、中科曙光

中科曙光是国内高性能计算领域的领军企业,也是亚洲第一大高性能计算机厂商。主要从事研究、开发、生产制造高性能计算机、通用服务器及存储产品,并围绕高端计算机提供软件开发、系统集成与技术服务等等。

8、浪潮信息

浪潮是中国最早的IT品牌之一,它是中国领先的云计算、大数据服务商。拥有云数据中心、云服务与大数据、智慧城市和智慧企业四大业务群组。浪潮服务器也位居中国市场第一、全球前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dianzi/1287330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8
下一篇 2023-05-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