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介绍东北大兴安岭的资料?

求介绍东北大兴安岭的资料?,第1张

大兴安岭
(Greater Higgnan Mountains )位于祖国的最北边,她东连绵延千里的小兴安岭,西依呼伦贝尔大草原,南达肥沃、富庶的松嫩平原,北与俄罗斯联邦隔江相望,境内山峦叠嶂,林莽苍苍,雄浑八万里的疆域,一片粗犷。
大兴安岭是我国最北、面积最大的现代化国有林区,总面积846万平方公里,相当于1个奥地利或137个新加坡。林木蓄积量501亿立方米,占全国总蓄积量78%,总人口51万,边境线长7915公里,下辖塔河、漠河、呼玛三县,加格达奇、松岭、新林、呼中、四区和得耳布尔、莫尔道噶等十四个林业局。
巍巍兴安岭,积翠大森林。大兴安岭的林地有73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741%,在浩瀚的绿色海洋中繁衍生息着寒温带马鹿、驯鹿、驼鹿(犴达犴)、鹿、棕熊、紫貂、飞龙、野鸡、棒鸡、天鹅、獐、狍、野猪、雪兔等各种珍禽异兽400余种,野生植物1000余种,成为我国高纬度地区不可多得的野生动、植物乐园。在千山万壑间纵横流淌着甘河,多布库尔、那都里、呼玛、额木尔等二十多条大小河流,最终注入了边陲人民的母亲河---黑龙江。这里盛产鲟鳇鱼、哲罗、细鳞、江雪鱼等珍贵的冷水鱼类,用“棒打獐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来形容这里的野生动物资源实在不为过。
大兴安岭地区
位置面积 大兴安岭地区位于祖国最北部边陲,东与小兴安岭毗邻,西以大兴安岭山脉为界与内蒙古自治区接壤,南濒广阔的松嫩平原,北以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与俄罗斯为邻。东经121°12′至127°00′;北纬50°10′至53°33′。面积846万平方千米。
人口民族 总人口54万人,有24个民族,其中农村人口仅5万多人。
地形气候地势呈西高东低,位第一阶梯第二阶梯及其结合部,南北走向的中山系大兴安岭山脊以东为第一阶梯地,以西为第二阶梯地。海拔300-700米。全区地形总势呈东北--西南走向,属浅山丘陵地带。北部、西部和中部高。平均海拔573米;最高海拔1528米,系伊勒呼里山主峰--呼中区大白山;最低海拔180 米,是呼玛县三卡乡沿江村。冬寒夏暖,昼夜温差较大,年平均气温-28℃,最低温度-523℃,无霜期90-110天,年平均降水量746毫米,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驻地邮编 地区行政公署驻加格达奇。邮编:165000。行政区划代码:232700。区号:0457。拼音:Daxing'anling Diqu。
行政区划
2005年,辖3个县。
大兴安岭地区 面积46755平方千米,人口52万(2003年)。
呼玛县面积14285平方千米,人口34万。邮政编码165100。县人民政府驻呼玛镇。
塔河县面积14103平方千米,人口10万。邮政编码165200。县人民政府驻塔河镇。
漠河县面积18367平方千米,人口 8万。邮政编码165300。县人民政府驻西林吉镇。
以上面积、人口数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05)》,呼玛县人口包括加格达奇等4区人口。
以下面积、人口(2001年底),以及区划根据“大兴安岭地区网站”
大兴安岭行政公署辖3个县、4个区,23个镇、12个乡、6个街道办事处,60个社区、80个村民委员会。
呼玛县 人口52万人。面积143万平方千米。辖2个镇、6个乡,8个居委会、64个村委会:呼玛镇、韩家园镇,兴华乡、北疆乡、白银钠乡、鸥蒲乡、金山乡、三卡乡。
塔河县 人口10万人。面积14万平方千米。辖3个镇、3个乡,29个居委会、11个村委会:塔河镇、盘古镇、瓦拉干镇,依西肯乡、开库康乡、十八站乡。
漠河县 人口85万人。面积184万平方千米。辖4个镇、1个乡,4个居委会、7个村委会:西林吉镇、兴安镇、图强镇、劲涛镇、漠河乡。
加格达奇区 人口155万人。面积014万平方千米。辖6个街道、2个乡,60个居委会、8个村委会:卫东街道、红旗街道、曙光街道、长虹街道、东山街道、光明街道、加北乡、白桦乡。
松岭区 人口35万人。面积168万平方千米。辖3个镇,8个居委会,即小扬气镇、古源镇、劲松镇。
新林区 人口49万人。面积087万平方千米。辖7个镇,17个居委会:新林镇、翠岗镇、塔源镇、碧洲镇、宏图镇、大乌苏镇、塔尔根镇。
呼中区 人口52万人。面积094万平方千米。辖4个镇,11个居委会:呼中镇、碧水镇、呼源镇、宏伟镇。
历史沿革
1964年设大兴安岭特区。
1970年大兴安岭特区改为大兴安岭地区,地区驻加格达奇。原属黑河地区的呼玛县(驻呼玛镇)和原属呼伦贝尔盟的鄂伦春自治旗(驻阿里河)、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驻尼尔基)划归大兴安岭地区。辖1县、2自治旗。
1979年将鄂伦春自治旗和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划归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地区辖呼玛县。
1980年9月4日,中共黑龙江省委批准大兴安岭地区革命委员会更名为大兴安岭地区行政公署。
1981年5月14日,国务院批准:(1)设立塔河县,以塔河区和呼玛县的开库康、依西肯、十八站3公社为其行政区域,驻地塔河镇。(2)设立漠河县,以阿木尔、图强、古莲3区,呼玛县的漠河、兴安2公社为其行政区域,驻地西林吉。
(本部分沿革资料摘自地方志) 先秦时期,为东胡部落联盟体属地。西汉时期,为汉廷护乌桓校尉和辽东属国都尉双重统辖。三国、两晋时期,为鲜卑拓跋部辖区。北魏时期,岭南为乌洛候地,岭北为室韦地,均隶属北魏王朝。
隋唐时期,为室韦督都府属地,受平卢节度使管辖。辽代,岭南为上京道东北路招讨司所辖,岭北为乌吉敌烈统军司所辖。金代,岭南归蒲与路所辖,岭北为东北路招讨司所辖,北部为乌古敌烈统军司所辖。
元代,成吉思汗于1214年,将岭南分封于大弟弟拙赤·哈萨尔和二弟合赤温·额勒赤,将岭北分封给三弟帖木哥·斡赤斤。1288年,元朝实行行省制,为辽阳行省开元路管辖。明代,属奴儿干指挥都司管辖。今漠河县为木河卫管辖,塔河县为塔哈卫管辖,呼玛县和新林区为额克卫管辖,加格达奇区、松岭区和呼中区为坚河卫管辖。
1645年(清顺治二年),为盛京驻防内大臣(1646年改称昂邦章京)管辖。 1653年(清顺治十年),由镇守宁古塔昂邦章京管辖。 1662年(康熙元年),由镇守宁古塔等处地方将军所辖的宁古塔副都统衙门管辖。 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由镇守黑龙江将军衙门所辖的瑗珲副都统管辖。 1689年(康熙二十八年),达斡尔、鄂温克和鄂伦春族人由布特哈总管衙门管理(副都统级)。 1690年(康熙二十九年),岭南由黑龙江将军衙门所辖墨尔根副都统管辖。岭北由瑗珲副都统管辖。
1731年(雍正九年),布特哈总管总理大兴安岭各族八旗事务,隶属黑龙江将军。 1734年(雍正十二年),岭南划归呼伦城总管统辖。岭东南由墨尔根副都统管辖,岭北由瑗珲副都统管辖。 1743年(乾隆八年),岭西改由黑龙江将军所辖的呼伦贝尔副都统管辖。 1871年(同治十年),清廷将大兴安岭鄂伦春族人按住地分为五路编为佐。阿力河流域为阿力路佐领管辖,呼玛河流域为呼玛尔路佐领管辖,多布库尔河流域为多布库尔路佐领管辖。
1882年(光绪八年),由黑龙江将军兴安城总管管理鄂伦春五路。 1883年(光绪九年),兴安城总管撤裁。鄂伦春阿力路、多布库尔路由黑龙江将军墨尔根副都统管辖,呼玛尔路由瑗珲副都统(亦称黑龙江副都统)管辖。 1884年(光绪十年),布特哈衙门改制为布特哈副都统,总领鄂伦春五路和索伦部。 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清廷撤裁布特哈副都统,以嫩江为界分设东、西布特哈总管衙门。今大兴安岭地区为西布特哈总管衙门管辖。 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岭南为黑龙江行省(简称黑龙江省)呼伦兵备道呼伦直隶厅管辖,岭北为瑗珲兵备道瑗珲直隶厅管辖。 1909年(宣统元年),今漠河县为珠尔干河总卡伦和漠河总卡伦管辖,今塔河县、呼玛县为呼玛尔总卡伦管辖。
1912年(民国元年) 6月25日,岭北隶属民国政府黑龙江瑗珲兵备道(同年8月26日改为黑河道)瑗珲直隶厅。同年7月1日,呼玛尔总卡伦改制为呼玛设治局。岭南属少数民族上层叛乱分子的“伪呼伦贝尔地方自治政府”。
1914年(民国三年),岭南隶属黑龙江省龙江道布西总管公署。同年1月11日,岭北呼玛设治局改制为呼玛县,漠河总卡伦改为漠河设治局,隶属黑河道。 1915年(民国四年),岭南改制为布西设治局管辖,隶属黑龙江省龙江道。 1917年(民国六年),岭北漠河设治局改制为漠河县,隶属于黑龙江省黑河道。 1920年(民国九年),岭南隶属于呼伦贝尔善后督办。 1925年(民国十四年),呼伦贝尔善后督办改制为呼伦贝尔道,辖岭南地区。 1929年(民国十八年),岭北呼玛县辟设欧浦县。呼玛县、漠河县、欧浦县隶属于黑龙江省黑河市政筹备处。岭南隶属于呼伦贝尔市政筹备处。
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岭南为伪兴安分东省管辖,岭北三县为黑龙江省管辖。 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岭南为新合并的伪兴安东省所辖的巴彦旗管辖,岭北三县为伪黑河省管辖。 1943年(民国三十二年),岭南由新合并的兴安总省所辖的巴彦旗管辖。
1945年11月,东北人民政府将原伪北安和伪黑河两省合并,设立黑龙江省。岭北三县由黑龙江省黑河地区行政办事处管辖,岭南由呼伦贝尔自治省(1946年3月,改为呼伦贝尔临时地方政府)巴彦旗管辖。 1946年3月,岭南由纳文慕仁盟巴彦旗管辖。8月12日,岭北三县由黑龙江省黑河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管辖。 1947年2月,岭北三县隶属黑嫩省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3月,漠河县、欧浦县合并于呼玛县。9月呼玛隶于属于新黑龙江省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5月,兴安岭省撤销,内蒙古自治区成立,纳文慕仁盟隶属内蒙古自治区,岭南属纳文慕仁盟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与巴彦旗合并)管辖。
1949年4月11日,岭南隶属于新成立的呼伦贝尔盟。9月,岭北呼玛县隶属于黑龙江省新改称的黑河专员公署。 1951年10月31日,岭南由呼伦贝尔盟新成立的鄂伦春族自治旗领导。
1964年2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成立会战指挥部,开发建设大兴安岭东北坡。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行政区一部分,黑龙江省黑河专区呼玛县全部和嫩江县行政区一部分,划归会战区。初步规划在会战区内建设大杨树、松岭、呼中、新林、塔河、阿木尔、古莲、十八站、库伦斯、南瓮河、霍龙门11个林业公司。同年8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于大兴安岭会战区成立大兴安岭特区人民委员会(省辖市级),受会战指挥部和行政区所在省(自治区)双重领导,地方行政工作受黑龙江省政府领导。各林业公司设区政府,林场设乡(镇)政府。
1965年1月, 林业部在大兴安岭会战区设立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与大兴安岭特区政府实行政企合一的管理体制。 1966年4月20日, 黑河专区呼玛县“嫩漠公路”以北和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东南部划入大兴安岭特区的行政区。
1967年11月26日,大兴安岭特区人民委员会改为大兴安岭特区“革命委员会”。
1970年4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划归黑龙江省领导。大兴安岭特区改为大兴安岭地区。原属黑河地区的呼玛县和原属呼伦贝尔盟的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鄂伦春族自治旗,全建制划归大兴安岭地区管辖。原属牙克石林管局管理的阿里河林业局、甘河林业局、吉文林业局和克一河林业局划归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领导。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隶属于黑龙江省林业总局。 1979年5月30日,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和鄂伦春族自治旗划归内蒙古自治区管辖。原属鄂伦春族自治旗的加格达奇区、松岭区仍由大兴安岭地区管辖,但原属地权不变。阿里河、甘河、吉文和克一河林业局划归牙克石林管局管辖。同年6月,大兴安岭林管局为林业部直接领导的企业。
1980年9月4日,大兴安岭地区“革命委员会”改为大兴安岭行政公署,成为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
1981年5月14日, 古莲区改设漠河县,塔河区设塔河县。
1982年3月6日,大兴安岭林管局企业管理体制(计划、财务)单独运作,仍直属林业部,与行政公署合署办公。
1986年1月29日, 国务院批准行署、林管局所在地加格达奇区为县级区建制。
1991年,国务院确定大兴安岭林管局为全国首批55家企业集团之一。1996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大兴安岭林业集团成立。
备 注
大兴安岭地区面积846万平方千米,其中位于黑龙江省内666万平方千米,包括呼玛县、塔河县、漠河县和新林区、呼中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内 18万平方千米,包括加格达奇区、松岭区。有韩家园、十八站 、阿木尔、图强等十个林业局。大兴安岭地委、行政公署和林业集团公司设在加格达奇。
地缘优势得天独厚
大兴安岭地区位于祖国北部边陲,东接小兴安岭,西邻呼伦贝尔盟,南濒松嫩平原,北与俄罗斯联邦隔江相望。岭内海拔300米-700米,冬寒夏暖,昼夜温差较大,年平均气温-28℃,最低温度-523℃,无霜期90-110天,年平均降水量746毫米,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全区总面积846万平方公里,人口55万,辖三县四区十个林业局,大兴安岭地委、行政公署和林业集团公司设在加格达奇。
自然资源蕴藏丰富
大兴安岭是仅存的一块净土,覆盖着广衰无垠的森林,素有“绿色宝库”之美誉。有林地面积64636万公顷,活立木蓄积529亿立方米,其中,材林蓄积4.4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7516%。区内有野生动物390余种,植物资源966种,地下蕴藏大量矿产资源,有五荒资源1834万亩,可利用的天然草场400万亩,境内流域面积达710平方公里。
林区经济发展迅猛
大兴安岭开发建设35年来,林区人民发扬突破高寒禁区、无私奉献的大无畏精神,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截止1999年末,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8亿多元,形成木材生产能力544万立方米,累计向国家提供商品材10320万立方米,上缴利税334亿元。1996年3月,经国家经贸委、计委、体改委批准,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正式挂牌成立,是全国首批100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企业之一,也是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重点国有林区之一。集团公司内有大中型企业21户,资产总值已达887亿多元。为加快林区经济发展步伐,迅速改变单一的经济结构,近年来我们在巩固营林基础地位,稳定木材生产的同时,依托林区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林产工业、多种经营、地方工业、农业和乡镇企业。林产工业正在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已建成企业109户,木材加工能力达到1216万立方米,主要产品有据材、人造板、地板块、纸浆、卫生筷子等7大类140多个品种。多种经营领域不断拓宽,已建成企业701 户,产品达9大类200多个品种,其中,煤炭生产能力达100万吨,黄金生产能力10万两,居黑龙江省产金地市的首位。地方工业,通过技术改造出现了快速增长的好势头。北奇神系列产品、从蓉养身酒、恒友板式家具等名优产品畅销国内外。乡镇企业连续5年实现了跨跃式发展。以无污染、无化肥的绿色产品为原料的中美台资北芪神有限公司、丽雪精淀粉有限责任公司等龙头企业迅速崛起。马铃薯脱毒种薯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农业已成为我区发展最快的产业,井大踏步向生态农业方向迈
树木的海洋--大兴安岭
大兴安岭是我国东北部的著名山脉,也是我国最重要的林业基地之一。它北起黑龙江畔,南至西林木河上游谷地,全长1200多公里,宽200公里-300公里,海拔1100-1400米,是全国面积最大的林区,木材贮量占全国的一半。
大兴安岭东南坡较陡,西北坡向内蒙古高原和缓倾斜。经过长期侵蚀,山顶浑圆,以海拔2029米的黄岗梁为最高。东南坡夏季受海洋季风影响,雨水较多,西北坡却较干旱,成为森林和草原的分界线。大兴安岭北部漫山遍野都是密密层层、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林带北宽南窄,跨纬度7°,面积约25万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约为62%。
大兴安岭中有许多优质的木材,如红松、水曲柳等。落叶松、白桦、山杨等是这里的主要树种。由于这里的树木十分稠密,只有拚命地向上长,才能最大限度地接受到阳光,因此,这里的树木一般都很直、很高,是上等的建筑材料。有的大树长到60多米,树干仍然笔直。
这里的矿产资源也很丰富,自古就以出产黄金著称。现在已有多条铁路伸入林区,使大兴安岭成为我国重要的木材产地和森林工业基地。
大兴安岭旅游
春天的兴安岭,满山红杜鹃,山岭沟壑,处处生机;夏日岭上行,林莽又飘香,青翠欲滴的大森林是避暑度假和领略极夜美景的理想胜地;秋日兴安,层林尽染,极目远眺,天高云淡。“五花山”的美景伴着丰收的喜悦,收获着满山遍野串如珍珠的越桔(北国红豆)、都柿、榛子、稠李子、山丁子以和各种名贵的中草药材.冬到兴安更有诗意,万倾林海一片银妆,四季常青的美人松映衬着皎洁晶莹的冰雪世界,让你顿感一种大自然的伟大.
大兴安岭主要旅游景点:漠河 ·胭脂沟 ·石林 ·五道豁洛岛影视基地 ·丰林自然保护区 ·尼尔基水库 ·大兴安岭资源馆 ·洛古河 ·伊春滑雪场 ·瑷珲城 ·沾河漂流·带岭动植物资源馆·国际狩猎场 ·金山屯大森林探险漂流 ·恐龙博物馆 ·林中园 ·龙骨山 ·桃源湖 (0) ·五营国家级森林公园 ·小兴安岭植物园·小兴安岭资源馆 ·蒸汽机小火车 大黑河岛 ·鄂伦春民族风情 ·黑龙江风光 ·胜山狩猎场·药泉山 ·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桃山国际狩猎场·北极村 ·加格达奇北山公园 ·莫尔道嘎国家原始森林公园

哈尔滨大兴安岭需要12个小时,做火车。你只是想要去的城市大兴安岭(加格达奇,漠河)。

中国东北,内蒙古自治区,南北长度约1200公里(750英里),是主要山脉东侧的辽河平原和西侧的松树之间的界限高蒙古高原。大兴安岭南起热河(承德平原)高原的北部的黑龙江省。山的东侧,辽河,松花江和嫩江流域黑龙江省水源和支流的分水岭,山脉南段西坡的水注入蒙古高原其西北侧。
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黑龙江等省,自治区东北部和黑龙江北部,全长1220公里,宽200至300公里。原始茂密的森林,是重要的林业基地之一。主要树种落叶松,红松,红皮云杉,白桦,蒙古栎,山杨等。
大兴安岭是中国最北的规模最大的现代化国有林区,总面积?84600平方公里,下辖塔河,漠河,呼玛县,加格达奇,松岭,新林,叫四区的得耳布尔莫尔道噶14林业局。
大兴安岭地区,平均海拔12001300米(3,950至4,250英尺),最高的高峰期2035米(6,673英尺)。山北段宽至306公里(190英里),南段只有97公里(60英里)宽。成立于侏罗纪造山期,向断裂沿东侧的倒装升的倾斜,倾斜的块,在双方的斜坡的坡度不对称。东坡陡峭的西部坡度平缓倾斜的内蒙古高原,海拔790至1,000米(2,600英尺至3,300英尺)。大兴安岭多为火成岩,地势平坦,山顶浑圆,温柔的山坡上。东坡山的许多支流,嫩江和松花江深深切割。
位于东南方的中国内蒙古海拉尔,大兴安岭大兴安岭气候区划。夏季海洋性季风深陷在西坡山东坡区东坡降水,干旱,均显示对比度,但整个山体气候湿润,年降雨量为500毫米(20英寸)以上。最寒冷的土地在中国东部山脉的北段,冬季严寒(平均气温-28℃[-18°F]),有一个大面积的多年冻土区。该地区覆盖了茂密的森林,主要树种兴安落叶松,红松,红皮云杉,白桦,蒙古栎,山杨海拔最高的是布什。丰富的野生动物,鹿,麋鹿,貂,山兔,和许多动物的毛皮。温暖和干燥的山脉南段中间多月气温约-21°C(-5°F),年降水量250300毫米(10英寸至12英寸),少雪。逐渐转变成阔叶林,针叶林的南段,北段,最后点缀着林地牧场。的山脉南段的森林覆盖率达到了海拔1500米(5000英尺)以上的高地,但在这里,在更大面积的?高草覆盖。 1987年5月席卷整个大兴安岭特大火灾,摧毁了100万公顷(250万英亩)的森林,由于黑龙江流经的森林,被称为“黑龙火。
地形气候地形西高东低,位第一阶梯的第二阶梯的边缘,中山系大兴安岭脊东部南北的第一步,西部的第二个步骤。海拔300-700米。该地区的地形潜在的东北 - 西南走向,是一个浅山丘陵地带。北部,西部和中部,平均海拔为573米,最高海拔1528米,山峰伊勒调用内部 - 电话中大白山,最低海拔180米,是的呼玛卡乡沿河村。炎热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季,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为-28℃,最低气温-523℃,无霜期90-110天,年平均降水量为746毫米,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的驻地邮编]在加格达奇县邮编:165000。行政区划代码:232700。代码:0457。拼音::大兴安岭Diqu。行政区划
<
大兴安岭地区?46755平方公里,人口52万(2003年)。
呼玛?14285平方公里面积,人口BR /> 2005年,辖三县。 34万。邮政编码165100。县人民政府驻呼玛镇。
塔河县面积?的14103平方公里,人口10万。邮政编码165200。县人民政府驻塔镇。 BR />?18367平方公里漠河县面积和人口8万。邮政编码165300。县人民政府在西林吉镇。
以上面积,人口数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 2005年),呼玛加格达奇区人口的人口。
以下的面积,人口(2001年底),以及分区大兴安岭地区网站
大兴安岭地区行政公署司法管辖区的3个县,4个区,23个镇,12个乡,6个街道办事处60个社区,80个村委会。
呼玛县人口52万人。的区域?14300平方公里。两镇,6个乡,8个居委会和64个村委会:呼玛镇,北江乡,兴华乡,镇,韩国国土银钠乡镇,沙鸥宝乡,金山乡,三卡乡。
塔河县人口10万人。的区域?14000平方公里。 3个镇,3个乡,29个居委会,11个村委会:塔镇,盘古镇,瓦拉干镇,根据阿布西肯乡,开库康乡18分水镇。
漠河县人口85万人。的区域?18400平方公里。四镇,乡,4个居委会,七村:西林吉镇,兴安镇金陶镇,图强镇,漠河乡。
加格达奇区人口155万人。的区域?01400平方公里。辖6个街道,2个乡,60个居委会,8个村委会:卫东街道,红旗街,黎明街,长虹街,东山街道,光明街道,加北乡,桦树乡。
松岭区人口35万人。的区域?16800平方公里。的3个乡镇,8个街道,该扬气镇,古源镇,劲松镇。
新的森林人口49万人。的区域?08700平方公里。辖7个镇,17个居委会:新镇,翠岗镇,塔源镇,红土镇,碧洲镇,大乌苏镇塔尔根镇。
打电话给中央人口52万人。的区域?09400平方公里。 4个镇,11个居委会:通话中镇,镇干净的水,调用源镇,宏伟镇。
的史
1964年,位于大兴安岭DC。
改变大兴安岭1970年大兴安岭特区在加格达奇地区。本来黑河呼玛县(呼玛镇)和原产地在呼伦贝尔盟(阿里河),鄂伦春自治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根据尼尔基)划归大兴安岭地区。管辖权县,自治旗。
1979年将被放置在鄂伦春自治旗和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大兴安岭地区呼玛县管辖。
在1980年9月,中共黑龙江省委批准大兴安岭地区革命委员会更名为大兴安岭县。
1981年,2010年5月14号,国务院批准:(1)建立塔河县开库塔河区和呼玛健康,根据大西洋城站18公社将其行政区域,驻地塔镇。 (2)建立漠河县,将其行政区域阿木尔,图强,古莲3漠河,呼玛,兴安公社驻地西林吉。
(提取元数据的一部分从当地的历史),秦,东胡部落联盟机构的属地。双击整体控制在西汉时期,汉庭护理乌桓校尉和辽东属国都尉。三国,晋,鲜卑拓跋区。武珞气候,岭南岭北室韦地,北魏时期的北魏王朝的一部分。
隋唐,领土为室韦省长杜甫,平路节度使管辖。辽,岭南北京路东北路抚司的管辖,岭北,乌吉敌人激烈的统一陆军部管辖下的。岭南归晋,大埔道管辖,岭北下东北路抚部的管辖范围,乌克兰北部的古老的敌人激烈统一陆军部管辖下的。的的
元代,成吉思汗于1214年,岭南包中的大哥哥卓红·哈萨尔和弟弟一起勒赤红色的欧文卷岭北包三哥,帖木哥变成红色。在1288年,元朝,实施全省,下辖辽阳行省开元路。明代,是一种奴儿干指挥司法管辖区的局长。这漠河县塔哈卫报管辖,呼玛下的司法管辖权的金额克卫,加格达奇区,松岭区,新林区,木河卫塔河县的管辖下,并呼吁中区坚河卫理公会管辖。
1645年(清顺治十年),部长(1646年更名为Angbang,张静)驻扎在盛京的司法管辖权。 1653年(清顺治十年),管辖,守卫顾宁达昂邦章姬嗯的。 1662年(康熙元年),辖的保护地方一般宁古塔地方的宁古塔副都统衙门管辖下的。康熙年间,1683年(22岁),镇守黑龙江将军衙门管辖下的汇园副都统管辖。康熙年间,1689(20岁),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的Buteha资源管理器副都统衙门管理(水平)。康熙年间,1690(20岁),管辖下的墨尔根副都统岭南黑龙江将军衙门管辖范围。岭北袁辉副都统管辖。
1731(雍正9),Buteha资源管理器总理大兴安岭各族八旗事务,在黑龙江将军。 1734年(雍正十二年),岭南放置在呼伦贝尔市的资源管理器中的统治下。岭东南墨尔根副都统管辖岭北袁辉副都统管辖。 1743年(清乾隆八),灵溪变化呼伦贝尔副都统从黑龙江省下辖的司法管辖区。 1871(同治年),清廷大兴安岭鄂伦春族举行,分为5编译的职级和文件。阿里河流域阿里路佐领管辖的呼玛河流域的呼叫Maerluzuo的衣领,Duobukuer流域的多布库尔路佐领管辖权的管辖。
1882年(光绪八),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市Explorer的鄂伦春路。光绪兴安市,1883年(9岁),资源管理器中撤出削减。鄂伦春阿里路,Duobukuer路由的黑龙江将军墨尔根副都统管辖,叫玛莎路由慧远副都统(也被称为黑龙江副都统)管辖范围。 1884年光绪年间Buteha官僚结构调整副都统Buteha,鄂伦春路和索伦部的总领事。 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清政府退出CD Buteha的副都统,嫩江为界分为东,西特哈档案总管衙门。这是大兴安岭地区的西特哈总管衙门管辖范围。 1908年(光绪34年)黑龙江省(简称黑龙江省)呼伦兵备信道呼伦直隶,袁辉,袁辉兵备道直隶司法管辖区岭北,岭南管辖。在1909年(第一年),宣统,漠河县干的主儿卡伦和漠河总卡伦司法管辖区的塔河县,呼玛县管辖下的总的呼叫玛莎·卡伦。
1912年(第一年)6月25日,岭北黑龙江惠元兵备道(同年8月26日改为黑河路)惠苑之厘政府。同年7月1日,请致电玛莎重组,呼玛管理局总库伦。岭南叛军属于少数上的“伪呼伦贝尔地方自治政府。”
1914年(民国三年),岭南根据黑龙江省龙江路布西资源管理器腐败。同年1月11日的,岭北呼玛行政管理局,改制为呼玛县漠河总卡伦一套规则,而不是漠河局,黑河公路下。共和国,于1915年(四年),岭南改制为布西设治局,黑龙江省龙江路下。 1917年(1917年),岭北漠河行政管理局重组漠河县,黑龙江省,黑河路的一部分。 1920年(1920年),呼伦贝尔善后事宜的监督下岭南。 1925(中国民国十四年),呼伦贝尔善后监管重组呼伦贝尔路,岭南地区的管辖。 1929年(民国中国18年),岭北呼玛县提供欧普县。欧普,漠河县,呼玛县的一部分,在黑龙江省黑河市筹备处。岭南的一部分,呼伦贝尔市政筹备处。
1932(张),岭南是一个伪兴安,东部省岭北三县管辖下的黑龙江省管辖下的。 1934年(二十年),岭南管辖的巴彦旗管辖下的新合并的伪兴安东省三县岭北伪黑河省辖的。 1943年(3年),岭南由新合并的兴安总省所管辖的巴彦旗管辖。

1945年11月,东北人民政府合并,成立伪原创黑龙江省北安,伪黑河省。岭北三县所管辖的行政办公室的呼伦贝尔,中山大学岭南(1946年3月,由呼伦贝尔临时地方政府取代)和巴彦旗管辖的自治省,黑龙江省黑河。 1946年3月,岭南由纳文穆仁联盟巴彦旗管辖范围。 8月12日,岭北三县在黑龙江省黑河,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管辖下的。 1947年2月,三县岭背的黑嫩省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3月,漠河县,欧浦县合并呼玛。 9月呼玛隶属于新黑龙江省第五行政督察办公室。月,兴安岭省,内蒙古蒙古自治州地区成立,联盟,纳文,穆仁内蒙古自治区是岭南纳文穆仁盟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巴彦旗合并司法管辖区。
1949年2010年4月11日,岭南的一部分,新成立的呼伦贝尔盟。 9月,岭北呼玛县的一部分,新的黑龙江省黑河专员办事处改名。 1951年10月31日,岭南新成立的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领导。
1964年2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决定设立的战斗指挥部,开发和建设大兴安岭东北坡。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呼伦贝尔盟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行政区,呼玛县,黑龙江省黑河地区嫩江县的行政区域的全部或部分的一部分,放在下的意志影院。在战斗区的大杨树的建设,初步规划在通话时,松岭,新林,塔河,阿木尔,古莲昆仑硅,18站,南瓮河,霍龙门11个林业公司。同年8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大兴安岭特区人民委员会(省辖市级以上)在大兴安岭剧院,竞选总部的双重领导和所在行政区域各省(市,自治区)的地方行政工作的领导,由黑龙江省政府的支持。林业公司设区政府设在乡(镇)政府,森林。
1965年1月,国家林业局在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成立大兴安岭军区大兴安岭特区政府实施政企合一的管理体制。 1966年4月20日,北部黑河地区的呼玛招标沙漠公路“和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东南部分类大兴安岭特区的行政区。
改为大兴安岭特区革命委员会1967年11月26日,大兴”大兴安岭特区人民委员会。
1970年4月1日起,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的领导下,大兴安岭特区,而不是大兴安岭地区呼玛县和呼伦贝尔盟的起源,原黑河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鄂伦春自治旗,整建制划归管辖。阿里河林业局在大兴安岭地区,原产地管理牙克石林管局甘河林业局,吉文林业局和克一河林业局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根据黑龙江省森工总局1979年5月30日,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鄂伦春自治旗划归内蒙古自治区管辖范围。地鄂伦春自治旗加格达奇区划归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的领导。 ,仍然大兴安岭松岭区管辖,但土地所有权不变的起源。阿里河,甘河,吉文和克一河林业局列为牙克石林管局管辖下的同年年6月,大兴安岭林管局林业部直接领导的企业。
1980年2010年9月4日,大兴安岭地区“革命委员会”,大兴安岭地区行政公署,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机构。
14,1981古莲区,漠河县,塔河地区位于塔河县。
1982年,2009年3月6日,大兴安岭林管局的企业管理系统(计划,财务)单独运行还是教育部直属林业,和公务员的管理,协同定位。
1986年,2010年1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的行政办公室,林金管局所在地加格达奇区各县区的形成。
1991年,在国务院大兴安岭管理局的企业集团之一,全国首批55。1996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成立的林业集团。
备注的
大兴安岭的区域面积846万公里,位于黑龙江省的呼玛县,塔河县,漠河县和新的森林面积66600平方千米,包括呼叫中心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18000平方公里,包括加格达奇区,松岭区韩国家庭,18分,阿木尔林业局,图强10。大兴安岭地委,行政公署和林业集团公司加格达奇。
[编辑本段]的独特的地理优势
>
大兴安岭地区位于祖国,小兴安岭,东部的呼伦贝尔市,南西部的松嫩平原,俄罗斯联邦隔江相望,北岭的北部边境内-700米,海平面300米以上,寒冷的冬天温暖,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为-28℃,最低气温-523℃,无霜期90-110天,年平均降雨量为746毫米,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该地区总面积的?84600平方公里,人口55万,四十三县林业局管辖的大兴安岭地委委员会,行政公署和林业集团公司在内蒙古加格达奇。
[编辑本段]自然资源隐藏的丰富
大兴安岭是仅存的一块净土,覆盖广泛的下降广阔的森林,素有“绿色宝库” ?6463600公顷,活立木蓄积529亿立方米,木材森林蓄积量44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7516%。地区,有390多种野生动物]966种的林地面积的声誉。植物资源,地下矿产资源丰富,五荒资源1834亩,400亩的天然草场,流域面积内?710平方公里。
[编辑本段]森林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兴安岭35年来的发展和建设,森林面积人民发扬突破高寒禁区,无私奉献的大无畏精神的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到了1999年,投资累计完成固定资产超过88亿元人民币,形成的5440000立方米,积累了提供商品材103200000立方米,国家的木材生产量,至334亿元人民币的利润,上缴税金1996年3月由国家经贸委,计委,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批准,林业集团正式成立,首批100家试点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之一,但也是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国家重点国有林区之一。集团公司拥有大型和中型的企业21家,总资产达到了887多亿人民币。为了加快林业经济的发展,迅速改变单一的经济结构,近年来我们在巩固造林,木材生产稳定的经济基础,依靠对森林地区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林产工业,多种经营,地方工业,农业和乡镇企业,森林产品行业深加工企业的方向已建成1091216000立方米,七大类140多个品种的证据材料的主要产品,人造板,地板,纸浆和筷子的木材加工能力。继续扩大各种不同的业务领域,目前已建成701 9类产品200多个品种,包括煤炭产能100万吨,10万盎司的黄金生产能力,在黑龙江省居全国之首,产金城市。地方工业,通过技术创新,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北奇神系列产品畅销国内外,沉荣阳酒,恒友板式家具名优产品。连续五年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乡镇企业。中美台湾资助的北芪神有限公司,有限公司,丽雪精淀粉有限责任公司,无任何污染,无化肥的绿色产品为原料龙头企业迅速崛起。马铃薯脱毒种薯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农业已成为本地区增长最快的行业,以及对生态农业的步伐一步。
[编辑本段]树木的海洋 - 大兴安岭
大兴安岭是中国东北的名山,也是我们的一个重要林业基地。北的黑龙江畔,南至西林木河流域,长度超过12万公里,宽200公里-300公里,海拔1100-1400米,是全国最大的森林区,木材蓄积占了一半,该国。
大兴安岭东南坡很陡,西北方面内蒙古高原温和的倾斜。经过长期侵蚀,山顶浑圆,最高海拔2029米的黄岗梁。夏季的东南坡海洋性季风,雨水较多,西北坡的干燥,森林和草原的分界线。大兴安岭北部山区和平原的密密层层的原始森林,云雾,北宽南防护林狭窄的跨纬度7°,面积约25万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约62%。
大兴安岭许多高品质的木材,如红松,水曲柳等。落叶松,桦树,白杨是这里的主要树种。这里的树非常密集,只有拼命地向长,为了最大限度地接收到的太阳光,因此,这里的树木一般都是直的,非常高的,这是最好的建材,一些大的长度超过60米,树干的树仍然是直的。
矿产资源也很丰富,自古以来,被称为黄金生产。森林面积现拥有多条铁路,拉伸,大兴安岭成为重要的木材生产区和森林工业基地。<BR / [编辑本段]大兴安岭旅游
春天,满山红色的杜鹃花,山沟壑,处处生机,夏季的巨石线,灌木丛,和香水的大小兴安岭,青翠的森林是一个暑假理想的度假胜地和欣赏的美丽极夜,秋兴安,层林尽染的景观,天空是明确的。的“Wuhuashan美容伴随着丰收的喜悦,收获满山遍野的字符串,如珍珠的越橘(北国红豆),柿,榛子,稠李子,山丁子,各种宝贵的中国中草药材。冬天到了兴安更有诗意亿倾倒的树林,银妆,四季常青的美人松映衬明亮,闪闪发光的冰和雪的世界,让他感到了巨大的自然。
大兴安岭主要景点:漠河胭脂沟石林五排除罗得岛影视基地·丰林自然保护区·尼尔基水库大兴安岭资源馆,洛古河伊春滑雪度假中心·爱辉城市·詹姆斯河漂流·带岭动物和植物资源馆·国际狩猎场·金山屯大森林探险漂流·恐龙博物馆·森林公园龙骨山·桃源湖中(0)五营国家森林公园·小兴安岭植物园小兴安岭资源馆·小蒸汽机火车大黑河岛鄂伦春民族风情黑龙江风光·胜山狩猎场,药泉山·呼叫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桃山国际狩猎场·北极村加格达奇北山公园·莫尔道嘎国家原始的森林公园

大兴安岭
(Greater Higgnan Mountains )位于祖国的最北边,她东连绵延千里的小兴安岭,西依呼伦贝尔大草原,南达肥沃、富庶的松嫩平原,北与俄罗斯联邦隔江相望,境内山峦叠嶂,林莽苍苍,雄浑八万里的疆域,一片粗犷。
大兴安岭是我国最北、面积最大的现代化国有林区,总面积846万平方公里,相当于1个奥地利或137个新加坡。林木蓄积量501亿立方米,占全国总蓄积量78%,总人口51万,边境线长7915公里,下辖塔河、漠河、呼玛三县,加格达奇、松岭、新林、呼中、四区和得耳布尔、莫尔道噶等十四个林业局。
巍巍兴安岭,积翠大森林。大兴安岭的林地有73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741%,在浩瀚的绿色海洋中繁衍生息着寒温带马鹿、驯鹿、驼鹿(犴达犴)、鹿、棕熊、紫貂、飞龙、野鸡、棒鸡、天鹅、獐、狍、野猪、雪兔等各种珍禽异兽400余种,野生植物1000余种,成为我国高纬度地区不可多得的野生动、植物乐园。在千山万壑间纵横流淌着甘河,多布库尔、那都里、呼玛、额木尔等二十多条大小河流,最终注入了边陲人民的母亲河---黑龙江。这里盛产鲟鳇鱼、哲罗、细鳞、江雪鱼等珍贵的冷水鱼类,用“棒打獐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来形容这里的野生动物资源实在不为过。
大兴安岭地区
位置面积 大兴安岭地区位于祖国最北部边陲,东与小兴安岭毗邻,西以大兴安岭山脉为界与内蒙古自治区接壤,南濒广阔的松嫩平原,北以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与俄罗斯为邻。东经121°12′至127°00′;北纬50°10′至53°33′。面积846万平方千米。
人口民族 总人口54万人,有24个民族,其中农村人口仅5万多人。
地形气候地势呈西高东低,位第一阶梯第二阶梯及其结合部,南北走向的中山系大兴安岭山脊以东为第一阶梯地,以西为第二阶梯地。海拔300-700米。全区地形总势呈东北--西南走向,属浅山丘陵地带。北部、西部和中部高。平均海拔573米;最高海拔1528米,系伊勒呼里山主峰--呼中区大白山;最低海拔180 米,是呼玛县三卡乡沿江村。冬寒夏暖,昼夜温差较大,年平均气温-28℃,最低温度-523℃,无霜期90-110天,年平均降水量746毫米,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驻地邮编 地区行政公署驻加格达奇。邮编:165000。行政区划代码:232700。区号:0457。拼音:Daxing'anling Diqu。
行政区划
2005年,辖3个县。
大兴安岭地区 面积46755平方千米,人口52万(2003年)。
呼玛县面积14285平方千米,人口34万。邮政编码165100。县人民政府驻呼玛镇。
塔河县面积14103平方千米,人口10万。邮政编码165200。县人民政府驻塔河镇。
漠河县面积18367平方千米,人口 8万。邮政编码165300。县人民政府驻西林吉镇。
以上面积、人口数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05)》,呼玛县人口包括加格达奇等4区人口。
以下面积、人口(2001年底),以及区划根据“大兴安岭地区网站”
大兴安岭行政公署辖3个县、4个区,23个镇、12个乡、6个街道办事处,60个社区、80个村民委员会。
呼玛县 人口52万人。面积143万平方千米。辖2个镇、6个乡,8个居委会、64个村委会:呼玛镇、韩家园镇,兴华乡、北疆乡、白银钠乡、鸥蒲乡、金山乡、三卡乡。
塔河县 人口10万人。面积14万平方千米。辖3个镇、3个乡,29个居委会、11个村委会:塔河镇、盘古镇、瓦拉干镇,依西肯乡、开库康乡、十八站乡。
漠河县 人口85万人。面积184万平方千米。辖4个镇、1个乡,4个居委会、7个村委会:西林吉镇、兴安镇、图强镇、劲涛镇、漠河乡。
加格达奇区 人口155万人。面积014万平方千米。辖6个街道、2个乡,60个居委会、8个村委会:卫东街道、红旗街道、曙光街道、长虹街道、东山街道、光明街道、加北乡、白桦乡。
松岭区 人口35万人。面积168万平方千米。辖3个镇,8个居委会,即小扬气镇、古源镇、劲松镇。
新林区 人口49万人。面积087万平方千米。辖7个镇,17个居委会:新林镇、翠岗镇、塔源镇、碧洲镇、宏图镇、大乌苏镇、塔尔根镇。
呼中区 人口52万人。面积094万平方千米。辖4个镇,11个居委会:呼中镇、碧水镇、呼源镇、宏伟镇。
历史沿革
1964年设大兴安岭特区。
1970年大兴安岭特区改为大兴安岭地区,地区驻加格达奇。原属黑河地区的呼玛县(驻呼玛镇)和原属呼伦贝尔盟的鄂伦春自治旗(驻阿里河)、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驻尼尔基)划归大兴安岭地区。辖1县、2自治旗。
1979年将鄂伦春自治旗和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划归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地区辖呼玛县。
1980年9月4日,中共黑龙江省委批准大兴安岭地区革命委员会更名为大兴安岭地区行政公署。
1981年5月14日,国务院批准:(1)设立塔河县,以塔河区和呼玛县的开库康、依西肯、十八站3公社为其行政区域,驻地塔河镇。(2)设立漠河县,以阿木尔、图强、古莲3区,呼玛县的漠河、兴安2公社为其行政区域,驻地西林吉。
(本部分沿革资料摘自地方志) 先秦时期,为东胡部落联盟体属地。西汉时期,为汉廷护乌桓校尉和辽东属国都尉双重统辖。三国、两晋时期,为鲜卑拓跋部辖区。北魏时期,岭南为乌洛候地,岭北为室韦地,均隶属北魏王朝。
隋唐时期,为室韦督都府属地,受平卢节度使管辖。辽代,岭南为上京道东北路招讨司所辖,岭北为乌吉敌烈统军司所辖。金代,岭南归蒲与路所辖,岭北为东北路招讨司所辖,北部为乌古敌烈统军司所辖。
元代,成吉思汗于1214年,将岭南分封于大弟弟拙赤·哈萨尔和二弟合赤温·额勒赤,将岭北分封给三弟帖木哥·斡赤斤。1288年,元朝实行行省制,为辽阳行省开元路管辖。明代,属奴儿干指挥都司管辖。今漠河县为木河卫管辖,塔河县为塔哈卫管辖,呼玛县和新林区为额克卫管辖,加格达奇区、松岭区和呼中区为坚河卫管辖。
1645年(清顺治二年),为盛京驻防内大臣(1646年改称昂邦章京)管辖。 1653年(清顺治十年),由镇守宁古塔昂邦章京管辖。 1662年(康熙元年),由镇守宁古塔等处地方将军所辖的宁古塔副都统衙门管辖。 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由镇守黑龙江将军衙门所辖的瑗珲副都统管辖。 1689年(康熙二十八年),达斡尔、鄂温克和鄂伦春族人由布特哈总管衙门管理(副都统级)。 1690年(康熙二十九年),岭南由黑龙江将军衙门所辖墨尔根副都统管辖。岭北由瑗珲副都统管辖。
1731年(雍正九年),布特哈总管总理大兴安岭各族八旗事务,隶属黑龙江将军。 1734年(雍正十二年),岭南划归呼伦城总管统辖。岭东南由墨尔根副都统管辖,岭北由瑗珲副都统管辖。 1743年(乾隆八年),岭西改由黑龙江将军所辖的呼伦贝尔副都统管辖。 1871年(同治十年),清廷将大兴安岭鄂伦春族人按住地分为五路编为佐。阿力河流域为阿力路佐领管辖,呼玛河流域为呼玛尔路佐领管辖,多布库尔河流域为多布库尔路佐领管辖。
1882年(光绪八年),由黑龙江将军兴安城总管管理鄂伦春五路。 1883年(光绪九年),兴安城总管撤裁。鄂伦春阿力路、多布库尔路由黑龙江将军墨尔根副都统管辖,呼玛尔路由瑗珲副都统(亦称黑龙江副都统)管辖。 1884年(光绪十年),布特哈衙门改制为布特哈副都统,总领鄂伦春五路和索伦部。 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清廷撤裁布特哈副都统,以嫩江为界分设东、西布特哈总管衙门。今大兴安岭地区为西布特哈总管衙门管辖。 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岭南为黑龙江行省(简称黑龙江省)呼伦兵备道呼伦直隶厅管辖,岭北为瑗珲兵备道瑗珲直隶厅管辖。 1909年(宣统元年),今漠河县为珠尔干河总卡伦和漠河总卡伦管辖,今塔河县、呼玛县为呼玛尔总卡伦管辖。
1912年(民国元年) 6月25日,岭北隶属民国政府黑龙江瑗珲兵备道(同年8月26日改为黑河道)瑗珲直隶厅。同年7月1日,呼玛尔总卡伦改制为呼玛设治局。岭南属少数民族上层叛乱分子的“伪呼伦贝尔地方自治政府”。
1914年(民国三年),岭南隶属黑龙江省龙江道布西总管公署。同年1月11日,岭北呼玛设治局改制为呼玛县,漠河总卡伦改为漠河设治局,隶属黑河道。 1915年(民国四年),岭南改制为布西设治局管辖,隶属黑龙江省龙江道。 1917年(民国六年),岭北漠河设治局改制为漠河县,隶属于黑龙江省黑河道。 1920年(民国九年),岭南隶属于呼伦贝尔善后督办。 1925年(民国十四年),呼伦贝尔善后督办改制为呼伦贝尔道,辖岭南地区。 1929年(民国十八年),岭北呼玛县辟设欧浦县。呼玛县、漠河县、欧浦县隶属于黑龙江省黑河市政筹备处。岭南隶属于呼伦贝尔市政筹备处。
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岭南为伪兴安分东省管辖,岭北三县为黑龙江省管辖。 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岭南为新合并的伪兴安东省所辖的巴彦旗管辖,岭北三县为伪黑河省管辖。 1943年(民国三十二年),岭南由新合并的兴安总省所辖的巴彦旗管辖。
1945年11月,东北人民政府将原伪北安和伪黑河两省合并,设立黑龙江省。岭北三县由黑龙江省黑河地区行政办事处管辖,岭南由呼伦贝尔自治省(1946年3月,改为呼伦贝尔临时地方政府)巴彦旗管辖。 1946年3月,岭南由纳文慕仁盟巴彦旗管辖。8月12日,岭北三县由黑龙江省黑河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管辖。 1947年2月,岭北三县隶属黑嫩省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3月,漠河县、欧浦县合并于呼玛县。9月呼玛隶于属于新黑龙江省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5月,兴安岭省撤销,内蒙古自治区成立,纳文慕仁盟隶属内蒙古自治区,岭南属纳文慕仁盟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与巴彦旗合并)管辖。
1949年4月11日,岭南隶属于新成立的呼伦贝尔盟。9月,岭北呼玛县隶属于黑龙江省新改称的黑河专员公署。 1951年10月31日,岭南由呼伦贝尔盟新成立的鄂伦春族自治旗领导。
1964年2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成立会战指挥部,开发建设大兴安岭东北坡。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行政区一部分,黑龙江省黑河专区呼玛县全部和嫩江县行政区一部分,划归会战区。初步规划在会战区内建设大杨树、松岭、呼中、新林、塔河、阿木尔、古莲、十八站、库伦斯、南瓮河、霍龙门11个林业公司。同年8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于大兴安岭会战区成立大兴安岭特区人民委员会(省辖市级),受会战指挥部和行政区所在省(自治区)双重领导,地方行政工作受黑龙江省政府领导。各林业公司设区政府,林场设乡(镇)政府。
1965年1月, 林业部在大兴安岭会战区设立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与大兴安岭特区政府实行政企合一的管理体制。 1966年4月20日, 黑河专区呼玛县“嫩漠公路”以北和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东南部划入大兴安岭特区的行政区。
1967年11月26日,大兴安岭特区人民委员会改为大兴安岭特区“革命委员会”。
1970年4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划归黑龙江省领导。大兴安岭特区改为大兴安岭地区。原属黑河地区的呼玛县和原属呼伦贝尔盟的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鄂伦春族自治旗,全建制划归大兴安岭地区管辖。原属牙克石林管局管理的阿里河林业局、甘河林业局、吉文林业局和克一河林业局划归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领导。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隶属于黑龙江省林业总局。 1979年5月30日,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和鄂伦春族自治旗划归内蒙古自治区管辖。原属鄂伦春族自治旗的加格达奇区、松岭区仍由大兴安岭地区管辖,但原属地权不变。阿里河、甘河、吉文和克一河林业局划归牙克石林管局管辖。同年6月,大兴安岭林管局为林业部直接领导的企业。
1980年9月4日,大兴安岭地区“革命委员会”改为大兴安岭行政公署,成为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
1981年5月14日, 古莲区改设漠河县,塔河区设塔河县。
1982年3月6日,大兴安岭林管局企业管理体制(计划、财务)单独运作,仍直属林业部,与行政公署合署办公。
1986年1月29日, 国务院批准行署、林管局所在地加格达奇区为县级区建制。
1991年,国务院确定大兴安岭林管局为全国首批55家企业集团之一。1996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大兴安岭林业集团成立。
备 注
大兴安岭地区面积846万平方千米,其中位于黑龙江省内666万平方千米,包括呼玛县、塔河县、漠河县和新林区、呼中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内 18万平方千米,包括加格达奇区、松岭区。有韩家园、十八站 、阿木尔、图强等十个林业局。大兴安岭地委、行政公署和林业集团公司设在加格达奇。
地缘优势得天独厚
大兴安岭地区位于祖国北部边陲,东接小兴安岭,西邻呼伦贝尔盟,南濒松嫩平原,北与俄罗斯联邦隔江相望。岭内海拔300米-700米,冬寒夏暖,昼夜温差较大,年平均气温-28℃,最低温度-523℃,无霜期90-110天,年平均降水量746毫米,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全区总面积846万平方公里,人口55万,辖三县四区十个林业局,大兴安岭地委、行政公署和林业集团公司设在加格达奇。
自然资源蕴藏丰富
大兴安岭是仅存的一块净土,覆盖着广衰无垠的森林,素有“绿色宝库”之美誉。有林地面积64636万公顷,活立木蓄积529亿立方米,其中,材林蓄积4.4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7516%。区内有野生动物390余种,植物资源966种,地下蕴藏大量矿产资源,有五荒资源1834万亩,可利用的天然草场400万亩,境内流域面积达710平方公里。
林区经济发展迅猛
大兴安岭开发建设35年来,林区人民发扬突破高寒禁区、无私奉献的大无畏精神,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截止1999年末,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8亿多元,形成木材生产能力544万立方米,累计向国家提供商品材10320万立方米,上缴利税334亿元。1996年3月,经国家经贸委、计委、体改委批准,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正式挂牌成立,是全国首批100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企业之一,也是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重点国有林区之一。集团公司内有大中型企业21户,资产总值已达887亿多元。为加快林区经济发展步伐,迅速改变单一的经济结构,近年来我们在巩固营林基础地位,稳定木材生产的同时,依托林区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林产工业、多种经营、地方工业、农业和乡镇企业。林产工业正在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已建成企业109户,木材加工能力达到1216万立方米,主要产品有据材、人造板、地板块、纸浆、卫生筷子等7大类140多个品种。多种经营领域不断拓宽,已建成企业701 户,产品达9大类200多个品种,其中,煤炭生产能力达100万吨,黄金生产能力10万两,居黑龙江省产金地市的首位。地方工业,通过技术改造出现了快速增长的好势头。北奇神系列产品、从蓉养身酒、恒友板式家具等名优产品畅销国内外。乡镇企业连续5年实现了跨跃式发展。以无污染、无化肥的绿色产品为原料的中美台资北芪神有限公司、丽雪精淀粉有限责任公司等龙头企业迅速崛起。马铃薯脱毒种薯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农业已成为我区发展最快的产业,井大踏步向生态农业方向迈
树木的海洋--大兴安岭
大兴安岭是我国东北部的著名山脉,也是我国最重要的林业基地之一。它北起黑龙江畔,南至西林木河上游谷地,全长1200多公里,宽200公里-300公里,海拔1100-1400米,是全国面积最大的林区,木材贮量占全国的一半。
大兴安岭东南坡较陡,西北坡向内蒙古高原和缓倾斜。经过长期侵蚀,山顶浑圆,以海拔2029米的黄岗梁为最高。东南坡夏季受海洋季风影响,雨水较多,西北坡却较干旱,成为森林和草原的分界线。大兴安岭北部漫山遍野都是密密层层、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林带北宽南窄,跨纬度7°,面积约25万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约为62%。
大兴安岭中有许多优质的木材,如红松、水曲柳等。落叶松、白桦、山杨等是这里的主要树种。由于这里的树木十分稠密,只有拚命地向上长,才能最大限度地接受到阳光,因此,这里的树木一般都很直、很高,是上等的建筑材料。有的大树长到60多米,树干仍然笔直。
这里的矿产资源也很丰富,自古就以出产黄金著称。现在已有多条铁路伸入林区,使大兴安岭成为我国重要的木材产地和森林工业基地。
大兴安岭旅游
春天的兴安岭,满山红杜鹃,山岭沟壑,处处生机;夏日岭上行,林莽又飘香,青翠欲滴的大森林是避暑度假和领略极夜美景的理想胜地;秋日兴安,层林尽染,极目远眺,天高云淡。“五花山”的美景伴着丰收的喜悦,收获着满山遍野串如珍珠的越桔(北国红豆)、都柿、榛子、稠李子、山丁子以和各种名贵的中草药材.冬到兴安更有诗意,万倾林海一片银妆,四季常青的美人松映衬着皎洁晶莹的冰雪世界,让你顿感一种大自然的伟大.
大兴安岭主要旅游景点:漠河 ·胭脂沟 ·石林 ·五道豁洛岛影视基地 ·丰林自然保护区 ·尼尔基水库 ·大兴安岭资源馆 ·洛古河 ·伊春滑雪场 ·瑷珲城 ·沾河漂流·带岭动植物资源馆·国际狩猎场 ·金山屯大森林探险漂流 ·恐龙博物馆 ·林中园 ·龙骨山 ·桃源湖 (0) ·五营国家级森林公园 ·小兴安岭植物园·小兴安岭资源馆 ·蒸汽机小火车 大黑河岛 ·鄂伦春民族风情 ·黑龙江风光 ·胜山狩猎场·药泉山 ·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桃山国际狩猎场·北极村 ·加格达奇北山公园 ·莫尔道嘎国家原始森林公园

从哈尔滨去大兴安岭要12小时,是要做火车。你只是想去大兴安岭的什么城市(加格达奇还是漠河)
中国东北,内蒙古自治区的主要山系,南北长约1200公里(750哩),是其东侧的松辽平原与西侧高大的蒙古高原之间的分界。大兴安岭南起於热河高地(承德平原),北迄黑龙江。山脉也是其东侧的辽河水系、松花江和嫩江水系与其西北侧的黑龙江源头诸水及支流的分水岭,山脉南段西坡的水注入蒙古高原。
位于位于中国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和黑龙江省自治区东北部和黑龙江北部,全长1220千米,宽200~300千米。原始茂密森林,是我国重要的林业基地之一。主要树木有兴安落叶松、樟子松、红皮云杉、白桦、蒙古栎、山杨等。
大兴安岭是我国最北、面积最大的现代化国有林区,总面积846万平方公里,下辖塔河、漠河、呼玛三县,加格达奇、松岭、新林、呼中、四区和得耳布尔、莫尔道噶等十四个林业局。
大兴安岭平均海拔1,200∼1,300公尺(3,950∼4,250呎),最高峰达2,035公尺(6,673呎)。山脉北段较宽,达306公里(190哩),南段仅宽97公里(60哩)。形成於侏罗纪造山运动时期,沿东侧的走向断层掀升翘起,成为掀斜断块,造成东西两坡的斜度不对称。东坡较陡,西坡则向蒙古高原和缓倾斜,海拔790∼1,000公尺(2,600∼3,300呎)。大兴安岭大部为火成岩,地形平滑,山顶浑圆,山坡较平缓。山脉东坡被嫩江及松花江的许多支流深深地切割。
位於中国内蒙古海拉尔东南方的大兴安岭大兴安岭为重要的气候分带。夏季海洋季风受阻於山地东坡,东坡降水多,西坡乾旱,二者呈明显的对比,但整个山区的气候比较湿润,年降水500公厘(20吋)以上。山脉北段是中国东部地区最冷之地,冬季严寒(平均气温-28℃〔-18℉〕),有大面积多年冻土区。本地区覆被著茂密的森林,主要树种有兴安落叶松、樟子松、红皮云杉、白桦、蒙古栎、山杨等,海拔最高处是灌木丛。野生动物丰富,有鹿、麋、貂、山兔及许多毛皮兽。山脉中段与南段温暖干燥得多,1月气温约-21℃(-5℉),年降水量250∼300公厘(10∼12吋),雪量也较少。北段的针叶林在南段逐渐转变成阔叶林,最后是点缀於林地之间的草场。山脉南段的森林覆被达到海拔1,500公尺(5,000呎)以上的高地,但此地更大面积覆被著高草。1987年5月一场灾难性大火,席卷大兴安岭,可能摧毁了100万公顷(250万亩)林木,因黑龙江流过林区,称为「黑龙大火」。
地形气候 地势呈西高东低,位第一阶梯第二阶梯及其结合部,南北走向的中山系大兴安岭山脊以东为第一阶梯地,以西为第二阶梯地。海拔300-700米。全区地形总势呈东北--西南走向,属浅山丘陵地带。北部、西部和中部高。平均海拔573米;最高海拔1528米,系伊勒呼里山主峰--呼中区大白山;最低海拔180米,是呼玛县三卡乡沿江村。冬寒夏暖,昼夜温差较大,年平均气温-28℃,最低温度-523℃,无霜期90-110天,年平均降水量746毫米,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驻地邮编 地区行政公署驻加格达奇。邮编:165000。行政区划代码:232700。区号:0457。拼音:Daxing'anling Diqu。
行政区划
2005年,辖3个县。
大兴安岭地区 面积46755平方千米,人口52万(2003年)。
呼玛县面积14285平方千米,人口34万。邮政编码165100。县人民政府驻呼玛镇。
塔河县面积14103平方千米,人口10万。邮政编码165200。县人民政府驻塔河镇。
漠河县面积18367平方千米,人口 8万。邮政编码165300。县人民政府驻西林吉镇。
以上面积、人口数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05)》,呼玛县人口包括加格达奇等4区人口。
以下面积、人口(2001年底),以及区划根据“大兴安岭地区网站”
大兴安岭行政公署辖3个县、4个区,23个镇、12个乡、6个街道办事处,60个社区、80个村民委员会。
呼玛县 人口52万人。面积143万平方千米。辖2个镇、6个乡,8个居委会、64个村委会:呼玛镇、韩家园镇,兴华乡、北疆乡、白银钠乡、鸥蒲乡、金山乡、三卡乡。
塔河县 人口10万人。面积14万平方千米。辖3个镇、3个乡,29个居委会、11个村委会:塔河镇、盘古镇、瓦拉干镇,依西肯乡、开库康乡、十八站乡。
漠河县 人口85万人。面积184万平方千米。辖4个镇、1个乡,4个居委会、7个村委会:西林吉镇、兴安镇、图强镇、劲涛镇、漠河乡。
加格达奇区 人口155万人。面积014万平方千米。辖6个街道、2个乡,60个居委会、8个村委会:卫东街道、红旗街道、曙光街道、长虹街道、东山街道、光明街道、加北乡、白桦乡。
松岭区 人口35万人。面积168万平方千米。辖3个镇,8个居委会,即小扬气镇、古源镇、劲松镇。
新林区 人口49万人。面积087万平方千米。辖7个镇,17个居委会:新林镇、翠岗镇、塔源镇、碧洲镇、宏图镇、大乌苏镇、塔尔根镇。
呼中区 人口52万人。面积094万平方千米。辖4个镇,11个居委会:呼中镇、碧水镇、呼源镇、宏伟镇。
历史沿革
1964年设大兴安岭特区。
1970年大兴安岭特区改为大兴安岭地区,地区驻加格达奇。原属黑河地区的呼玛县(驻呼玛镇)和原属呼伦贝尔盟的鄂伦春自治旗(驻阿里河)、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驻尼尔基)划归大兴安岭地区。辖1县、2自治旗。
1979年将鄂伦春自治旗和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划归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地区辖呼玛县。
1980年9月4日,中共黑龙江省委批准大兴安岭地区革命委员会更名为大兴安岭地区行政公署。
1981年5月14日,国务院批准:(1)设立塔河县,以塔河区和呼玛县的开库康、依西肯、十八站3公社为其行政区域,驻地塔河镇。(2)设立漠河县,以阿木尔、图强、古莲3区,呼玛县的漠河、兴安2公社为其行政区域,驻地西林吉。
(本部分沿革资料摘自地方志) 先秦时期,为东胡部落联盟体属地。西汉时期,为汉廷护乌桓校尉和辽东属国都尉双重统辖。三国、两晋时期,为鲜卑拓跋部辖区。北魏时期,岭南为乌洛候地,岭北为室韦地,均隶属北魏王朝。
隋唐时期,为室韦督都府属地,受平卢节度使管辖。辽代,岭南为上京道东北路招讨司所辖,岭北为乌吉敌烈统军司所辖。金代,岭南归蒲与路所辖,岭北为东北路招讨司所辖,北部为乌古敌烈统军司所辖。
元代,成吉思汗于1214年,将岭南分封于大弟弟拙赤·哈萨尔和二弟合赤温·额勒赤,将岭北分封给三弟帖木哥·斡赤斤。1288年,元朝实行行省制,为辽阳行省开元路管辖。明代,属奴儿干指挥都司管辖。今漠河县为木河卫管辖,塔河县为塔哈卫管辖,呼玛县和新林区为额克卫管辖,加格达奇区、松岭区和呼中区为坚河卫管辖。
1645年(清顺治二年),为盛京驻防内大臣(1646年改称昂邦章京)管辖。 1653年(清顺治十年),由镇守宁古塔昂邦章京管辖。 1662年(康熙元年),由镇守宁古塔等处地方将军所辖的宁古塔副都统衙门管辖。 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由镇守黑龙江将军衙门所辖的瑗珲副都统管辖。 1689年(康熙二十八年),达斡尔、鄂温克和鄂伦春族人由布特哈总管衙门管理(副都统级)。 1690年(康熙二十九年),岭南由黑龙江将军衙门所辖墨尔根副都统管辖。岭北由瑗珲副都统管辖。
1731年(雍正九年),布特哈总管总理大兴安岭各族八旗事务,隶属黑龙江将军。 1734年(雍正十二年),岭南划归呼伦城总管统辖。岭东南由墨尔根副都统管辖,岭北由瑗珲副都统管辖。 1743年(乾隆八年),岭西改由黑龙江将军所辖的呼伦贝尔副都统管辖。 1871年(同治十年),清廷将大兴安岭鄂伦春族人按住地分为五路编为佐。阿力河流域为阿力路佐领管辖,呼玛河流域为呼玛尔路佐领管辖,多布库尔河流域为多布库尔路佐领管辖。
1882年(光绪八年),由黑龙江将军兴安城总管管理鄂伦春五路。 1883年(光绪九年),兴安城总管撤裁。鄂伦春阿力路、多布库尔路由黑龙江将军墨尔根副都统管辖,呼玛尔路由瑗珲副都统(亦称黑龙江副都统)管辖。 1884年(光绪十年),布特哈衙门改制为布特哈副都统,总领鄂伦春五路和索伦部。 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清廷撤裁布特哈副都统,以嫩江为界分设东、西布特哈总管衙门。今大兴安岭地区为西布特哈总管衙门管辖。 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岭南为黑龙江行省(简称黑龙江省)呼伦兵备道呼伦直隶厅管辖,岭北为瑗珲兵备道瑗珲直隶厅管辖。 1909年(宣统元年),今漠河县为珠尔干河总卡伦和漠河总卡伦管辖,今塔河县、呼玛县为呼玛尔总卡伦管辖。
1912年(民国元年) 6月25日,岭北隶属民国政府黑龙江瑗珲兵备道(同年8月26日改为黑河道)瑗珲直隶厅。同年7月1日,呼玛尔总卡伦改制为呼玛设治局。岭南属少数民族上层叛乱分子的“伪呼伦贝尔地方自治政府”。
1914年(民国三年),岭南隶属黑龙江省龙江道布西总管公署。同年1月11日,岭北呼玛设治局改制为呼玛县,漠河总卡伦改为漠河设治局,隶属黑河道。 1915年(民国四年),岭南改制为布西设治局管辖,隶属黑龙江省龙江道。 1917年(民国六年),岭北漠河设治局改制为漠河县,隶属于黑龙江省黑河道。 1920年(民国九年),岭南隶属于呼伦贝尔善后督办。 1925年(民国十四年),呼伦贝尔善后督办改制为呼伦贝尔道,辖岭南地区。 1929年(民国十八年),岭北呼玛县辟设欧浦县。呼玛县、漠河县、欧浦县隶属于黑龙江省黑河市政筹备处。岭南隶属于呼伦贝尔市政筹备处。
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岭南为伪兴安分东省管辖,岭北三县为黑龙江省管辖。 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岭南为新合并的伪兴安东省所辖的巴彦旗管辖,岭北三县为伪黑河省管辖。 1943年(民国三十二年),岭南由新合并的兴安总省所辖的巴彦旗管辖。
1945年11月,东北人民政府将原伪北安和伪黑河两省合并,设立黑龙江省。岭北三县由黑龙江省黑河地区行政办事处管辖,岭南由呼伦贝尔自治省(1946年3月,改为呼伦贝尔临时地方政府)巴彦旗管辖。 1946年3月,岭南由纳文慕仁盟巴彦旗管辖。8月12日,岭北三县由黑龙江省黑河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管辖。 1947年2月, 岭北三县隶属黑嫩省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3月,漠河县、欧浦县合并于呼玛县。9月呼玛隶于属于新黑龙江省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5月,兴安岭省撤销,内蒙古自治区成立,纳文慕仁盟隶属内蒙古自治区,岭南属纳文慕仁盟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与巴彦旗合并)管辖。
1949年4月11日,岭南隶属于新成立的呼伦贝尔盟。9月,岭北呼玛县隶属于黑龙江省新改称的黑河专员公署。 1951年10月31日,岭南由呼伦贝尔盟新成立的鄂伦春族自治旗领导。
1964年2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成立会战指挥部,开发建设大兴安岭东北坡。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行政区一部分,黑龙江省黑河专区呼玛县全部和嫩江县行政区一部分,划归会战区。初步规划在会战区内建设大杨树、松岭、呼中、新林、塔河、阿木尔、古莲、十八站、库伦斯、南瓮河、霍龙门11个林业公司。同年8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于大兴安岭会战区成立大兴安岭特区人民委员会(省辖市级),受会战指挥部和行政区所在省(自治区)双重领导,地方行政工作受黑龙江省政府领导。各林业公司设区政府,林场设乡(镇)政府。
1965年1月, 林业部在大兴安岭会战区设立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与大兴安岭特区政府实行政企合一的管理体制。 1966年4月20日, 黑河专区呼玛县“嫩漠公路”以北和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东南部划入大兴安岭特区的行政区。
1967年11月26日,大兴安岭特区人民委员会改为大兴安岭特区“革命委员会”。
1970年4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划归黑龙江省领导。大兴安岭特区改为大兴安岭地区。原属黑河地区的呼玛县和原属呼伦贝尔盟的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鄂伦春族自治旗,全建制划归大兴安岭地区管辖。原属牙克石林管局管理的阿里河林业局、甘河林业局、吉文林业局和克一河林业局划归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领导。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隶属于黑龙江省林业总局。 1979年5月30日,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和鄂伦春族自治旗划归内蒙古自治区管辖。原属鄂伦春族自治旗的加格达奇区、松岭区仍由大兴安岭地区管辖,但原属地权不变。阿里河、甘河、吉文和克一河林业局划归牙克石林管局管辖。同年6月,大兴安岭林管局为林业部直接领导的企业。
1980年9月4日,大兴安岭地区“革命委员会”改为大兴安岭行政公署,成为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
1981年5月14日, 古莲区改设漠河县,塔河区设塔河县。
1982年3月6日,大兴安岭林管局企业管理体制(计划、财务)单独运作,仍直属林业部,与行政公署合署办公。
1986年1月29日, 国务院批准行署、林管局所在地加格达奇区为县级区建制。
1991年,国务院确定大兴安岭林管局为全国首批55家企业集团之一。1996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大兴安岭林业集团成立。
备 注
大兴安岭地区面积846万平方千米,其中位于黑龙江省内666万平方千米,包括呼玛县、塔河县、漠河县和新林区、呼中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内18万平方千米,包括加格达奇区、松岭区。有韩家园、十八站 、阿木尔、图强等十个林业局。大兴安岭地委、行政公署和林业集团公司设在加格达奇。
[编辑本段]地缘优势得天独厚
大兴安岭地区位于祖国北部边陲,东接小兴安岭,西邻呼伦贝尔市,南濒松嫩平原,北与俄罗斯联邦隔江相望。岭内海拔300米-700米,冬寒夏暖,昼夜温差较大,年平均气温-28℃,最低温度-523℃,无霜期90-110天,年平均降水量746毫米,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全区总面积846万平方公里,人口55万,辖三县四区十个林业局,大兴安岭地委、行政公署和林业集团公司设在内蒙古加格达奇。
[编辑本段]自然资源蕴藏丰富
大兴安岭是仅存的一块净土,覆盖着广衰无垠的森林,素有“绿色宝库”之美誉。有林地面积64636万公顷,活立木蓄积529亿立方米,其中,材林蓄积4.4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7516%。区内有野生动物390余种,植物资源966种,地下蕴藏大量矿产资源,有五荒资源1834万亩,可利用的天然草场400万亩,境内流域面积达710平方公里。
[编辑本段]林区经济发展迅猛
大兴安岭开发建设35年来,林区人民发扬突破高寒禁区、无私奉献的大无畏精神,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截止1999年末,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8亿多元,形成木材生产能力544万立方米,累计向国家提供商品材10320万立方米,上缴利税334亿元。1996年3月,经国家经贸委、计委、体改委批准,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正式挂牌成立,是全国首批100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企业之一,也是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重点国有林区之一。集团公司内有大中型企业21户,资产总值已达887亿多元。为加快林区经济发展步伐,迅速改变单一的经济结构,近年来我们在巩固营林基础地位,稳定木材生产的同时,依托林区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林产工业、多种经营、地方工业、农业和乡镇企业。林产工业正在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已建成企业109户,木材加工能力达到1216万立方米,主要产品有据材、人造板、地板块、纸浆、卫生筷子等7大类140多个品种。多种经营领域不断拓宽,已建成企业701户,产品达9大类200多个品种,其中,煤炭生产能力达100万吨,黄金生产能力10万两,居黑龙江省产金地市的首位。地方工业,通过技术改造出现了快速增长的好势头。北奇神系列产品、从蓉养身酒、恒友板式家具等名优产品畅销国内外。乡镇企业连续5年实现了跨跃式发展。以无污染、无化肥的绿色产品为原料的中美台资北芪神有限公司、丽雪精淀粉有限责任公司等龙头企业迅速崛起。马铃薯脱毒种薯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农业已成为我区发展最快的产业,井大踏步向生态农业方向迈
[编辑本段]树木的海洋--大兴安岭
大兴安岭是我国东北部的著名山脉,也是我国最重要的林业基地之一。它北起黑龙江畔,南至西林木河上游谷地,全长1200多公里,宽200公里-300公里,海拔1100-1400米,是全国面积最大的林区,木材贮量占全国的一半。
大兴安岭东南坡较陡,西北坡向内蒙古高原和缓倾斜。经过长期侵蚀,山顶浑圆,以海拔2029米的黄岗梁为最高。东南坡夏季受海洋季风影响,雨水较多,西北坡却较干旱,成为森林和草原的分界线。大兴安岭北部漫山遍野都是密密层层、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林带北宽南窄,跨纬度7°,面积约25万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约为62%。
大兴安岭中有许多优质的木材,如红松、水曲柳等。落叶松、白桦、山杨等是这里的主要树种。由于这里的树木十分稠密,只有拚命地向上长,才能最大限度地接受到阳光,因此,这里的树木一般都很直、很高,是上等的建筑材料。有的大树长到60多米,树干仍然笔直。
这里的矿产资源也很丰富,自古就以出产黄金著称。现在已有多条铁路伸入林区,使大兴安岭成为我国重要的木材产地和森林工业基地。
[编辑本段]大兴安岭旅游
春天的兴安岭,满山红杜鹃,山岭沟壑,处处生机;夏日岭上行,林莽又飘香,青翠欲滴的大森林是避暑度假和领略极夜美景的理想胜地;秋日兴安,层林尽染,极目远眺,天高云淡。“五花山”的美景伴着丰收的喜悦,收获着满山遍野串如珍珠的越桔(北国红豆)、都柿、榛子、稠李子、山丁子以和各种名贵的中草药材.冬到兴安更有诗意,万倾林海一片银妆,四季常青的美人松映衬着皎洁晶莹的冰雪世界,让你顿感一种大自然的伟大.
大兴安岭主要旅游景点:漠河 ·胭脂沟 ·石林 ·五道豁洛岛影视基地 ·丰林自然保护区 ·尼尔基水库 ·大兴安岭资源馆 ·洛古河 ·伊春滑雪场 ·瑷珲城 ·沾河漂流·带岭动植物资源馆·国际狩猎场 ·金山屯大森林探险漂流 ·恐龙博物馆 ·林中园 ·龙骨山 ·桃源湖 (0) ·五营国家级森林公园 ·小兴安岭植物园·小兴安岭资源馆 ·蒸汽机小火车 大黑河岛 ·鄂伦春民族风情 ·黑龙江风光 ·胜山狩猎场·药泉山 ·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桃山国际狩猎场·北极村 ·加格达奇北山公园 ·莫尔道嘎国家原始森林公园

大兴安岭
(Greater Higgnan Mountains )位于祖国的最北边,她东连绵延千里的小兴安岭,西依呼伦贝尔大草原,南达肥沃、富庶的松嫩平原,北与俄罗斯联邦隔江相望,境内山峦叠嶂,林莽苍苍,雄浑八万里的疆域,一片粗犷。
大兴安岭是我国最北、面积最大的现代化国有林区,总面积846万平方公里,相当于1个奥地利或137个新加坡。林木蓄积量501亿立方米,占全国总蓄积量78%,总人口51万,边境线长7915公里,下辖塔河、漠河、呼玛三县,加格达奇、松岭、新林、呼中、四区和得耳布尔、莫尔道噶等十四个林业局。
巍巍兴安岭,积翠大森林。大兴安岭的林地有73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741%,在浩瀚的绿色海洋中繁衍生息着寒温带马鹿、驯鹿、驼鹿(犴达犴)、鹿、棕熊、紫貂、飞龙、野鸡、棒鸡、天鹅、獐、狍、野猪、雪兔等各种珍禽异兽400余种,野生植物1000余种,成为我国高纬度地区不可多得的野生动、植物乐园。在千山万壑间纵横流淌着甘河,多布库尔、那都里、呼玛、额木尔等二十多条大小河流,最终注入了边陲人民的母亲河---黑龙江。这里盛产鲟鳇鱼、哲罗、细鳞、江雪鱼等珍贵的冷水鱼类,用“棒打獐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来形容这里的野生动物资源实在不为过。
大兴安岭地区
位置面积 大兴安岭地区位于祖国最北部边陲,东与小兴安岭毗邻,西以大兴安岭山脉为界与内蒙古自治区接壤,南濒广阔的松嫩平原,北以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与俄罗斯为邻。东经121°12′至127°00′;北纬50°10′至53°33′。面积846万平方千米。
人口民族 总人口54万人,有24个民族,其中农村人口仅5万多人。
地形气候 地势呈西高东低,位第一阶梯第二阶梯及其结合部,南北走向的中山系大兴安岭山脊以东为第一阶梯地,以西为第二阶梯地。海拔300-700米。全区地形总势呈东北--西南走向,属浅山丘陵地带。北部、西部和中部高。平均海拔573米;最高海拔1528米,系伊勒呼里山主峰--呼中区大白山;最低海拔180米,是呼玛县三卡乡沿江村。冬寒夏暖,昼夜温差较大,年平均气温-28℃,最低温度-523℃,无霜期90-110天,年平均降水量746毫米,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驻地邮编 地区行政公署驻加格达奇。邮编:165000。行政区划代码:232700。区号:0457。拼音:Daxing'anlin Diqu。
行政区划
2005年,辖3个县。
大兴安岭地区 面积46755平方千米,人口52万(2003年)。
呼玛县面积14285平方千米,人口34万。邮政编码165100。县人民政府驻呼玛镇。
塔河县面积14103平方千米,人口10万。邮政编码165200。县人民政府驻塔河镇。
漠河县面积18367平方千米,人口 8万。邮政编码165300。县人民政府驻西林吉镇。
以上面积、人口数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05)》,呼玛县人口包括加格达奇等4区人口。
以下面积、人口(2001年底),以及区划根据“大兴安岭地区网站”
大兴安岭行政公署辖3个县、4个区,23个镇、12个乡、6个街道办事处,60个社区、80个村民委员会。
呼玛县 人口52万人。面积143万平方千米。辖2个镇、6个乡,8个居委会、64个村委会:呼玛镇、韩家园镇,兴华乡、北疆乡、白银钠乡、鸥蒲乡、金山乡、三卡乡。
塔河县 人口10万人。面积14万平方千米。辖3个镇、3个乡,29个居委会、11个村委会:塔河镇、盘古镇、瓦拉干镇,依西肯乡、开库康乡、十八站乡。
漠河县 人口85万人。面积184万平方千米。辖4个镇、1个乡,4个居委会、7个村委会:西林吉镇、兴安镇、图强镇、劲涛镇、漠河乡。
加格达奇区 人口155万人。面积014万平方千米。辖6个街道、2个乡,60个居委会、8个村委会:卫东街道、红旗街道、曙光街道、长虹街道、东山街道、光明街道、加北乡、白桦乡。
松岭区 人口35万人。面积168万平方千米。辖3个镇,8个居委会,即小扬气镇、古源镇、劲松镇。
新林区 人口49万人。面积087万平方千米。辖7个镇,17个居委会:新林镇、翠岗镇、塔源镇、碧洲镇、宏图镇、大乌苏镇、塔尔根镇。
呼中区 人口52万人。面积094万平方千米。辖4个镇,11个居委会:呼中镇、碧水镇、呼源镇、宏伟镇。
历史沿革
1964年设大兴安岭特区。
1970年大兴安岭特区改为大兴安岭地区,地区驻加格达奇。原属黑河地区的呼玛县(驻呼玛镇)和原属呼伦贝尔盟的鄂伦春自治旗(驻阿里河)、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驻尼尔基)划归大兴安岭地区。辖1县、2自治旗。
1979年将鄂伦春自治旗和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划归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地区辖呼玛县。
1980年9月4日,中共黑龙江省委批准大兴安岭地区革命委员会更名为大兴安岭地区行政公署。
1981年5月14日,国务院批准:(1)设立塔河县,以塔河区和呼玛县的开库康、依西肯、十八站3公社为其行政区域,驻地塔河镇。(2)设立漠河县,以阿木尔、图强、古莲3区,呼玛县的漠河、兴安2公社为其行政区域,驻地西林吉。
(本部分沿革资料摘自地方志) 先秦时期,为东胡部落联盟体属地。西汉时期,为汉廷护乌桓校尉和辽东属国都尉双重统辖。三国、两晋时期,为鲜卑拓跋部辖区。北魏时期,岭南为乌洛候地,岭北为室韦地,均隶属北魏王朝。
隋唐时期,为室韦督都府属地,受平卢节度使管辖。辽代,岭南为上京道东北路招讨司所辖,岭北为乌吉敌烈统军司所辖。金代,岭南归蒲与路所辖,岭北为东北路招讨司所辖,北部为乌古敌烈统军司所辖。
元代,成吉思汗于1214年,将岭南分封于大弟弟拙赤·哈萨尔和二弟合赤温·额勒赤,将岭北分封给三弟帖木哥·斡赤斤。1288年,元朝实行行省制,为辽阳行省开元路管辖。明代,属奴儿干指挥都司管辖。今漠河县为木河卫管辖,塔河县为塔哈卫管辖,呼玛县和新林区为额克卫管辖,加格达奇区、松岭区和呼中区为坚河卫管辖。
1645年(清顺治二年),为盛京驻防内大臣(1646年改称昂邦章京)管辖。 1653年(清顺治十年),由镇守宁古塔昂邦章京管辖。 1662年(康熙元年),由镇守宁古塔等处地方将军所辖的宁古塔副都统衙门管辖。 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由镇守黑龙江将军衙门所辖的瑗珲副都统管辖。 1689年(康熙二十八年),达斡尔、鄂温克和鄂伦春族人由布特哈总管衙门管理(副都统级)。 1690年(康熙二十九年),岭南由黑龙江将军衙门所辖墨尔根副都统管辖。岭北由瑗珲副都统管辖。
1731年(雍正九年),布特哈总管总理大兴安岭各族八旗事务,隶属黑龙江将军。 1734年(雍正十二年),岭南划归呼伦城总管统辖。岭东南由墨尔根副都统管辖,岭北由瑗珲副都统管辖。 1743年(乾隆八年),岭西改由黑龙江将军所辖的呼伦贝尔副都统管辖。 1871年(同治十年),清廷将大兴安岭鄂伦春族人按住地分为五路编为佐。阿力河流域为阿力路佐领管辖,呼玛河流域为呼玛尔路佐领管辖,多布库尔河流域为多布库尔路佐领管辖。
1882年(光绪八年),由黑龙江将军兴安城总管管理鄂伦春五路。 1883年(光绪九年),兴安城总管撤裁。鄂伦春阿力路、多布库尔路由黑龙江将军墨尔根副都统管辖,呼玛尔路由瑗珲副都统(亦称黑龙江副都统)管辖。 1884年(光绪十年),布特哈衙门改制为布特哈副都统,总领鄂伦春五路和索伦部。 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清廷撤裁布特哈副都统,以嫩江为界分设东、西布特哈总管衙门。今大兴安岭地区为西布特哈总管衙门管辖。 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岭南为黑龙江行省(简称黑龙江省)呼伦兵备道呼伦直隶厅管辖,岭北为瑗珲兵备道瑗珲直隶厅管辖。 1909年(宣统元年),今漠河县为珠尔干河总卡伦和漠河总卡伦管辖,今塔河县、呼玛县为呼玛尔总卡伦管辖。
1912年(民国元年) 6月25日,岭北隶属民国政府黑龙江瑗珲兵备道(同年8月26日改为黑河道)瑗珲直隶厅。同年7月1日,呼玛尔总卡伦改制为呼玛设治局。岭南属少数民族上层叛乱分子的“伪呼伦贝尔地方自治政府”。
1914年(民国三年),岭南隶属黑龙江省龙江道布西总管公署。同年1月11日,岭北呼玛设治局改制为呼玛县,漠河总卡伦改为漠河设治局,隶属黑河道。 1915年(民国四年),岭南改制为布西设治局管辖,隶属黑龙江省龙江道。 1917年(民国六年),岭北漠河设治局改制为漠河县,隶属于黑龙江省黑河道。 1920年(民国九年),岭南隶属于呼伦贝尔善后督办。 1925年(民国十四年),呼伦贝尔善后督办改制为呼伦贝尔道,辖岭南地区。 1929年(民国十八年),岭北呼玛县辟设欧浦县。呼玛县、漠河县、欧浦县隶属于黑龙江省黑河市政筹备处。岭南隶属于呼伦贝尔市政筹备处。
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岭南为伪兴安分东省管辖,岭北三县为黑龙江省管辖。 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岭南为新合并的伪兴安东省所辖的巴彦旗管辖,岭北三县为伪黑河省管辖。 1943年(民国三十二年),岭南由新合并的兴安总省所辖的巴彦旗管辖。
1945年11月,东北人民政府将原伪北安和伪黑河两省合并,设立黑龙江省。岭北三县由黑龙江省黑河地区行政办事处管辖,岭南由呼伦贝尔自治省(1946年3月,改为呼伦贝尔临时地方政府)巴彦旗管辖。 1946年3月,岭南由纳文慕仁盟巴彦旗管辖。8月12日,岭北三县由黑龙江省黑河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管辖。 1947年2月, 岭北三县隶属黑嫩省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3月,漠河县、欧浦县合并于呼玛县。9月呼玛隶于属于新黑龙江省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5月,兴安岭省撤销,内蒙古自治区成立,纳文慕仁盟隶属内蒙古自治区,岭南属纳文慕仁盟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与巴彦旗合并)管辖。
1949年4月11日,岭南隶属于新成立的呼伦贝尔盟。9月,岭北呼玛县隶属于黑龙江省新改称的黑河专员公署。 1951年10月31日,岭南由呼伦贝尔盟新成立的鄂伦春族自治旗领导。
1964年2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成立会战指挥部,开发建设大兴安岭东北坡。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行政区一部分,黑龙江省黑河专区呼玛县全部和嫩江县行政区一部分,划归会战区。初步规划在会战区内建设大杨树、松岭、呼中、新林、塔河、阿木尔、古莲、十八站、库伦斯、南瓮河、霍龙门11个林业公司。同年8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于大兴安岭会战区成立大兴安岭特区人民委员会(省辖市级),受会战指挥部和行政区所在省(自治区)双重领导,地方行政工作受黑龙江省政府领导。各林业公司设区政府,林场设乡(镇)政府。
1965年1月, 林业部在大兴安岭会战区设立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与大兴安岭特区政府实行政企合一的管理体制。 1966年4月20日, 黑河专区呼玛县“嫩漠公路”以北和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东南部划入大兴安岭特区的行政区。
1967年11月26日,大兴安岭特区人民委员会改为大兴安岭特区“革命委员会”。
1970年4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划归黑龙江省领导。大兴安岭特区改为大兴安岭地区。原属黑河地区的呼玛县和原属呼伦贝尔盟的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鄂伦春族自治旗,全建制划归大兴安岭地区管辖。原属牙克石林管局管理的阿里河林业局、甘河林业局、吉文林业局和克一河林业局划归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领导。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隶属于黑龙江省林业总局。 1979年5月30日,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和鄂伦春族自治旗划归内蒙古自治区管辖。原属鄂伦春族自治旗的加格达奇区、松岭区仍由大兴安岭地区管辖,但原属地权不变。阿里河、甘河、吉文和克一河林业局划归牙克石林管局管辖。同年6月,大兴安岭林管局为林业部直接领导的企业。
1980年9月4日,大兴安岭地区“革命委员会”改为大兴安岭行政公署,成为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
1981年5月14日, 古莲区改设漠河县,塔河区设塔河县。
1982年3月6日,大兴安岭林管局企业管理体制(计划、财务)单独运作,仍直属林业部,与行政公署合署办公。
1986年1月29日, 国务院批准行署、林管局所在地加格达奇区为县级区建制。
1991年,国务院确定大兴安岭林管局为全国首批55家企业集团之一。1996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大兴安岭林业集团成立。
备 注
大兴安岭地区面积846万平方千米,其中位于黑龙江省内666万平方千米,包括呼玛县、塔河县、漠河县和新林区、呼中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内18万平方千米,包括加格达奇区、松岭区。有韩家园、十八站 、阿木尔、图强等十个林业局。大兴安岭地委、行政公署和林业集团公司设在加格达奇。
地缘优势得天独厚
大兴安岭地区位于祖国北部边陲,东接小兴安岭,西邻呼伦贝尔盟,南濒松嫩平原,北与俄罗斯联邦隔江相望。岭内海拔300米-700米,冬寒夏暖,昼夜温差较大,年平均气温-28℃,最低温度-523℃,无霜期90-110天,年平均降水量746毫米,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全区总面积846万平方公里,人口55万,辖三县四区十个林业局,大兴安岭地委、行政公署和林业集团公司设在加格达奇。
自然资源蕴藏丰富
大兴安岭是仅存的一块净土,覆盖着广衰无垠的森林,素有“绿色宝库”之美誉。有林地面积64636万公顷,活立木蓄积529亿立方米,其中,材林蓄积4.4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7516%。区内有野生动物390余种,植物资源966种,地下蕴藏大量矿产资源,有五荒资源1834万亩,可利用的天然草场400万亩,境内流域面积达710平方公里。
林区经济发展迅猛
大兴安岭开发建设35年来,林区人民发扬突破高寒禁区、无私奉献的大无畏精神,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截止1999年末,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8亿多元,形成木材生产能力544万立方米,累计向国家提供商品材10320万立方米,上缴利税334亿元。1996年3月,经国家经贸委、计委、体改委批准,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正式挂牌成立,是全国首批100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企业之一,也是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重点国有林区之一。集团公司内有大中型企业21户,资产总值已达887亿多元。为加快林区经济发展步伐,迅速改变单一的经济结构,近年来我们在巩固营林基础地位,稳定木材生产的同时,依托林区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林产工业、多种经营、地方工业、农业和乡镇企业。林产工业正在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已建成企业109户,木材加工能力达到1216万立方米,主要产品有据材、人造板、地板块、纸浆、卫生筷子等7大类140多个品种。多种经营领域不断拓宽,已建成企业701户,产品达9大类200多个品种,其中,煤炭生产能力达100万吨,黄金生产能力10万两,居黑龙江省产金地市的首位。地方工业,通过技术改造出现了快速增长的好势头。北奇神系列产品、从蓉养身酒、恒友板式家具等名优产品畅销国内外。乡镇企业连续5年实现了跨跃式发展。以无污染、无化肥的绿色产品为原料的中美台资北芪神有限公司、丽雪精淀粉有限责任公司等龙头企业迅速崛起。马铃薯脱毒种薯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农业已成为我区发展最快的产业,井大踏步向生态农业方向迈
树木的海洋--大兴安岭
大兴安岭是我国东北部的著名山脉,也是我国最重要的林业基地之一。它北起黑龙江畔,南至西林木河上游谷地,全长1200多公里,宽200公里-300公里,海拔1100-1400米,是全国面积最大的林区,木材贮量占全国的一半。
大兴安岭东南坡较陡,西北坡向内蒙古高原和缓倾斜。经过长期侵蚀,山顶浑圆,以海拔2029米的黄岗梁为最高。东南坡夏季受海洋季风影响,雨水较多,西北坡却较干旱,成为森林和草原的分界线。大兴安岭北部漫山遍野都是密密层层、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林带北宽南窄,跨纬度7°,面积约25万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约为62%。
大兴安岭中有许多优质的木材,如红松、水曲柳等。落叶松、白桦、山杨等是这里的主要树种。由于这里的树木十分稠密,只有拚命地向上长,才能最大限度地接受到阳光,因此,这里的树木一般都很直、很高,是上等的建筑材料。有的大树长到60多米,树干仍然笔直。
这里的矿产资源也很丰富,自古就以出产黄金著称。现在已有多条铁路伸入林区,使大兴安岭成为我国重要的木材产地和森林工业基地。
大兴安岭旅游
春天的兴安岭,满山红杜鹃,山岭沟壑,处处生机;夏日岭上行,林莽又飘香,青翠欲滴的大森林是避暑度假和领略极夜美景的理想胜地;秋日兴安,层林尽染,极目远眺,天高云淡。“五花山”的美景伴着丰收的喜悦,收获着满山遍野串如珍珠的越桔(北国红豆)、都柿、榛子、稠李子、山丁子以和各种名贵的中草药材.冬到兴安更有诗意,万倾林海一片银妆,四季常青的美人松映衬着皎洁晶莹的冰雪世界,让你顿感一种大自然的伟大.
大兴安岭主要旅游景点:漠河 ·胭脂沟 ·石林 ·五道豁洛岛影视基地 ·丰林自然保护区 ·尼尔基水库 ·大兴安岭资源馆 ·洛古河 ·伊春滑雪场 ·瑷珲城 ·沾河漂流·带岭动植物资源馆·国际狩猎场 ·金山屯大森林探险漂流 ·恐龙博物馆 ·林中园 ·龙骨山 ·桃源湖 (0) ·五营国家级森林公园 ·小兴安岭植物园·小兴安岭资源馆 ·蒸汽机小火车 大黑河岛 ·鄂伦春民族风情 ·黑龙江风光 ·胜山狩猎场·药泉山 ·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桃山国际狩猎场·北极村 ·加格达奇北山公园

大兴安岭
(Greater Higgnan Mountains )位于祖国的最北边,她东连绵延千里的小兴安岭,西依呼伦贝尔大草原,南达肥沃、富庶的松嫩平原,北与俄罗斯联邦隔江相望,境内山峦叠嶂,林莽苍苍,雄浑八万里的疆域,一片粗犷。
大兴安岭是我国最北、面积最大的现代化国有林区,总面积846万平方公里,相当于1个奥地利或137个新加坡。林木蓄积量501亿立方米。占全国总蓄积量78%,总面积846平方公里,总人口51万,边境线长7915公里,下辖塔河、漠河、呼玛三县,加格达奇、松岭、新林、呼中、四区和得耳布尔、莫尔道噶等十四个林业局。
巍巍兴安岭,积翠大森林。大兴安岭的林地有73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741%,在浩瀚的绿色海洋中繁衍生息着寒温带马鹿、驯鹿、驼鹿(犴达犴)、鹿、棕熊、紫貂、飞龙、野鸡、棒鸡、天鹅、獐、狍、野猪、雪兔等各种珍禽异兽400余种,野生植物1000余种,成为我国高纬度地区不可多得的野生动、植物乐园。在千山万壑间纵横流淌着甘河,多布库尔、那都里、呼玛、额木尔等二十多条大小河流,最终注入了边陲人民的母亲河---黑龙江。这里盛产鲟鳇鱼、哲罗、细鳞、江雪鱼等珍贵的冷水鱼类,用“棒打獐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来形容这里的野生动物资源实在不为过。
大兴安岭地区
位置面积 大兴安岭地区位于祖国最北部边陲,东与小兴安岭毗邻,西以大兴安岭山脉为界与内蒙古自治区接壤,南濒广阔的松嫩平原,北以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与俄罗斯为邻。东经121°12′至127°00′;北纬50°10′至53°33′。面积846万平方千米。
人口民族 总人口54万人,有24个民族,其中农村人口仅5万多人。
地形气候 地势呈西高东低,位第一阶梯第二阶梯及其结合部,南北走向的中山系大兴安岭山脊以东为第一阶梯地,以西为第二阶梯地。海拔300-700米。全区地形总势呈东北--西南走向,属浅山丘陵地带。北部、西部和中部高。平均海拔573米;最高海拔1528米,系伊勒呼里山主峰--呼中区大白山;最低海拔180米,是呼玛县三卡乡沿江村。冬寒夏暖,昼夜温差较大,年平均气温-28℃,最低温度-523℃,无霜期90-110天,年平均降水量746毫米,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驻地邮编 地区行政公署驻加格达奇。邮编:165000。行政区划代码:232700。区号:0457。拼音:Daxing'anlin Diqu。
行政区划
2005年,辖3个县。
大兴安岭地区 面积46755平方千米,人口52万(2003年)。
呼玛县面积14285平方千米,人口34万。邮政编码165100。县人民政府驻呼玛镇。
塔河县面积14103平方千米,人口10万。邮政编码165200。县人民政府驻塔河镇。
漠河县面积18367平方千米,人口 8万。邮政编码165300。县人民政府驻西林吉镇。
以上面积、人口数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05)》,呼玛县人口包括加格达奇等4区人口。
以下面积、人口(2001年底),以及区划根据“大兴安岭地区网站”
大兴安岭行政公署辖3个县、4个区,23个镇、12个乡、6个街道办事处,60个社区、80个村民委员会。
呼玛县 人口52万人。面积143万平方千米。辖2个镇、6个乡,8个居委会、64个村委会:呼玛镇、韩家园镇,兴华乡、北疆乡、白银钠乡、鸥蒲乡、金山乡、三卡乡。
塔河县 人口10万人。面积14万平方千米。辖3个镇、3个乡,29个居委会、11个村委会:塔河镇、盘古镇、瓦拉干镇,依西肯乡、开库康乡、十八站乡。
漠河县 人口85万人。面积184万平方千米。辖4个镇、1个乡,4个居委会、7个村委会:西林吉镇、兴安镇、图强镇、劲涛镇、漠河乡。
加格达奇区 人口155万人。面积014万平方千米。辖6个街道、2个乡,60个居委会、8个村委会:卫东街道、红旗街道、曙光街道、长虹街道、东山街道、光明街道、加北乡、白桦乡。
松岭区 人口35万人。面积168万平方千米。辖3个镇,8个居委会,即小扬气镇、古源镇、劲松镇。
新林区 人口49万人。面积087万平方千米。辖7个镇,17个居委会:新林镇、翠岗镇、塔源镇、碧洲镇、宏图镇、大乌苏镇、塔尔根镇。
呼中区 人口52万人。面积094万平方千米。辖4个镇,11个居委会:呼中镇、碧水镇、呼源镇、宏伟镇。
历史沿革
1964年设大兴安岭特区。
1970年大兴安岭特区改为大兴安岭地区,地区驻加格达奇。原属黑河地区的呼玛县(驻呼玛镇)和原属呼伦贝尔盟的鄂伦春自治旗(驻阿里河)、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驻尼尔基)划归大兴安岭地区。辖1县、2自治旗。
1979年将鄂伦春自治旗和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划归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地区辖呼玛县。
1980年9月4日,中共黑龙江省委批准大兴安岭地区革命委员会更名为大兴安岭地区行政公署。
1981年5月14日,国务院批准:(1)设立塔河县,以塔河区和呼玛县的开库康、依西肯、十八站3公社为其行政区域,驻地塔河镇。(2)设立漠河县,以阿木尔、图强、古莲3区,呼玛县的漠河、兴安2公社为其行政区域,驻地西林吉。
(本部分沿革资料摘自地方志) 先秦时期,为东胡部落联盟体属地。西汉时期,为汉廷护乌桓校尉和辽东属国都尉双重统辖。三国、两晋时期,为鲜卑拓跋部辖区。北魏时期,岭南为乌洛候地,岭北为室韦地,均隶属北魏王朝。
隋唐时期,为室韦督都府属地,受平卢节度使管辖。辽代,岭南为上京道东北路招讨司所辖,岭北为乌吉敌烈统军司所辖。金代,岭南归蒲与路所辖,岭北为东北路招讨司所辖,北部为乌古敌烈统军司所辖。
元代,成吉思汗于1214年,将岭南分封于大弟弟拙赤·哈萨尔和二弟合赤温·额勒赤,将岭北分封给三弟帖木哥·斡赤斤。1288年,元朝实行行省制,为辽阳行省开元路管辖。明代,属奴儿干指挥都司管辖。今漠河县为木河卫管辖,塔河县为塔哈卫管辖,呼玛县和新林区为额克卫管辖,加格达奇区、松岭区和呼中区为坚河卫管辖。
1645年(清顺治二年),为盛京驻防内大臣(1646年改称昂邦章京)管辖。 1653年(清顺治十年),由镇守宁古塔昂邦章京管辖。 1662年(康熙元年),由镇守宁古塔等处地方将军所辖的宁古塔副都统衙门管辖。 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由镇守黑龙江将军衙门所辖的瑗珲副都统管辖。 1689年(康熙二十八年),达斡尔、鄂温克和鄂伦春族人由布特哈总管衙门管理(副都统级)。 1690年(康熙二十九年),岭南由黑龙江将军衙门所辖墨尔根副都统管辖。岭北由瑗珲副都统管辖。
1731年(雍正九年),布特哈总管总理大兴安岭各族八旗事务,隶属黑龙江将军。 1734年(雍正十二年),岭南划归呼伦城总管统辖。岭东南由墨尔根副都统管辖,岭北由瑗珲副都统管辖。 1743年(乾隆八年),岭西改由黑龙江将军所辖的呼伦贝尔副都统管辖。 1871年(同治十年),清廷将大兴安岭鄂伦春族人按住地分为五路编为佐。阿力河流域为阿力路佐领管辖,呼玛河流域为呼玛尔路佐领管辖,多布库尔河流域为多布库尔路佐领管辖。
1882年(光绪八年),由黑龙江将军兴安城总管管理鄂伦春五路。 1883年(光绪九年),兴安城总管撤裁。鄂伦春阿力路、多布库尔路由黑龙江将军墨尔根副都统管辖,呼玛尔路由瑗珲副都统(亦称黑龙江副都统)管辖。 1884年(光绪十年),布特哈衙门改制为布特哈副都统,总领鄂伦春五路和索伦部。 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清廷撤裁布特哈副都统,以嫩江为界分设东、西布特哈总管衙门。今大兴安岭地区为西布特哈总管衙门管辖。 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岭南为黑龙江行省(简称黑龙江省)呼伦兵备道呼伦直隶厅管辖,岭北为瑗珲兵备道瑗珲直隶厅管辖。 1909年(宣统元年),今漠河县为珠尔干河总卡伦和漠河总卡伦管辖,今塔河县、呼玛县为呼玛尔总卡伦管辖。
1912年(民国元年) 6月25日,岭北隶属民国政府黑龙江瑗珲兵备道(同年8月26日改为黑河道)瑗珲直隶厅。同年7月1日,呼玛尔总卡伦改制为呼玛设治局。岭南属少数民族上层叛乱分子的“伪呼伦贝尔地方自治政府”。
1914年(民国三年),岭南隶属黑龙江省龙江道布西总管公署。同年1月11日,岭北呼玛设治局改制为呼玛县,漠河总卡伦改为漠河设治局,隶属黑河道。 1915年(民国四年),岭南改制为布西设治局管辖,隶属黑龙江省龙江道。 1917年(民国六年),岭北漠河设治局改制为漠河县,隶属于黑龙江省黑河道。 1920年(民国九年),岭南隶属于呼伦贝尔善后督办。 1925年(民国十四年),呼伦贝尔善后督办改制为呼伦贝尔道,辖岭南地区。 1929年(民国十八年),岭北呼玛县辟设欧浦县。呼玛县、漠河县、欧浦县隶属于黑龙江省黑河市政筹备处。岭南隶属于呼伦贝尔市政筹备处。
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岭南为伪兴安分东省管辖,岭北三县为黑龙江省管辖。 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岭南为新合并的伪兴安东省所辖的巴彦旗管辖,岭北三县为伪黑河省管辖。 1943年(民国三十二年),岭南由新合并的兴安总省所辖的巴彦旗管辖。
1945年11月,东北人民政府将原伪北安和伪黑河两省合并,设立黑龙江省。岭北三县由黑龙江省黑河地区行政办事处管辖,岭南由呼伦贝尔自治省(1946年3月,改为呼伦贝尔临时地方政府)巴彦旗管辖。 1946年3月,岭南由纳文慕仁盟巴彦旗管辖。8月12日,岭北三县由黑龙江省黑河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管辖。 1947年2月, 岭北三县隶属黑嫩省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3月,漠河县、欧浦县合并于呼玛县。9月呼玛隶于属于新黑龙江省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5月,兴安岭省撤销,内蒙古自治区成立,纳文慕仁盟隶属内蒙古自治区,岭南属纳文慕仁盟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与巴彦旗合并)管辖。
1949年4月11日,岭南隶属于新成立的呼伦贝尔盟。9月,岭北呼玛县隶属于黑龙江省新改称的黑河专员公署。 1951年10月31日,岭南由呼伦贝尔盟新成立的鄂伦春族自治旗领导。
1964年2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成立会战指挥部,开发建设大兴安岭东北坡。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行政区一部分,黑龙江省黑河专区呼玛县全部和嫩江县行政区一部分,划归会战区。初步规划在会战区内建设大杨树、松岭、呼中、新林、塔河、阿木尔、古莲、十八站、库伦斯、南瓮河、霍龙门11个林业公司。同年8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于大兴安岭会战区成立大兴安岭特区人民委员会(省辖市级),受会战指挥部和行政区所在省(自治区)双重领导,地方行政工作受黑龙江省政府领导。各林业公司设区政府,林场设乡(镇)政府。
1965年1月, 林业部在大兴安岭会战区设立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与大兴安岭特区政府实行政企合一的管理体制。 1966年4月20日, 黑河专区呼玛县“嫩漠公路”以北和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东南部划入大兴安岭特区的行政区。
1967年11月26日,大兴安岭特区人民委员会改为大兴安岭特区“革命委员会”。
1970年4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划归黑龙江省领导。大兴安岭特区改为大兴安岭地区。原属黑河地区的呼玛县和原属呼伦贝尔盟的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鄂伦春族自治旗,全建制划归大兴安岭地区管辖。原属牙克石林管局管理的阿里河林业局、甘河林业局、吉文林业局和克一河林业局划归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领导。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隶属于黑龙江省林业总局。 1979年5月30日,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和鄂伦春族自治旗划归内蒙古自治区管辖。原属鄂伦春族自治旗的加格达奇区、松岭区仍由大兴安岭地区管辖,但原属地权不变。阿里河、甘河、吉文和克一河林业局划归牙克石林管局管辖。同年6月,大兴安岭林管局为林业部直接领导的企业。
1980年9月4日,大兴安岭地区“革命委员会”改为大兴安岭行政公署,成为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
1981年5月14日, 古莲区改设漠河县,塔河区设塔河县。
1982年3月6日,大兴安岭林管局企业管理体制(计划、财务)单独运作,仍直属林业部,与行政公署合署办公。
1986年1月29日, 国务院批准行署、林管局所在地加格达奇区为县级区建制。
1991年,国务院确定大兴安岭林管局为全国首批55家企业集团之一。1996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大兴安岭林业集团成立。
备 注
大兴安岭地区面积846万平方千米,其中位于黑龙江省内666万平方千米,包括呼玛县、塔河县、漠河县和新林区、呼中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内18万平方千米,包括加格达奇区、松岭区。有韩家园、十八站 、阿木尔、图强等十个林业局。大兴安岭地委、行政公署和林业集团公司设在加格达奇。
地缘优势得天独厚
大兴安岭地区位于祖国北部边陲,东接小兴安岭,西邻呼伦贝尔盟,南濒松嫩平原,北与俄罗斯联邦隔江相望。岭内海拔300米-700米,冬寒夏暖,昼夜温差较大,年平均气温-28℃,最低温度-523℃,无霜期90-110天,年平均降水量746毫米,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全区总面积846万平方公里,人口55万,辖三县四区十个林业局,大兴安岭地委、行政公署和林业集团公司设在加格达奇。
自然资源蕴藏丰富
大兴安岭是仅存的一块净土,覆盖着广衰无垠的森林,素有“绿色宝库”之美誉。有林地面积64636万公顷,活立木蓄积529亿立方米,其中,材林蓄积4.4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7516%。区内有野生动物390余种,植物资源966种,地下蕴藏大量矿产资源,有五荒资源1834万亩,可利用的天然草场400万亩,境内流域面积达710平方公里。
林区经济发展迅猛
大兴安岭开发建设35年来,林区人民发扬突破高寒禁区、无私奉献的大无畏精神,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截止1999年末,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8亿多元,形成木材生产能力544万立方米,累计向国家提供商品材10320万立方米,上缴利税334亿元。1996年3月,经国家经贸委、计委、体改委批准,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正式挂牌成立,是全国首批100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企业之一,也是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重点国有林区之一。集团公司内有大中型企业21户,资产总值已达887亿多元。为加快林区经济发展步伐,迅速改变单一的经济结构,近年来我们在巩固营林基础地位,稳定木材生产的同时,依托林区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林产工业、多种经营、地方工业、农业和乡镇企业。林产工业正在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已建成企业109户,木材加工能力达到1216万立方米,主要产品有据材、人造板、地板块、纸浆、卫生筷子等7大类140多个品种。多种经营领域不断拓宽,已建成企业701户,产品达9大类200多个品种,其中,煤炭生产能力达100万吨,黄金生产能力10万两,居黑龙江省产金地市的首位。地方工业,通过技术改造出现了快速增长的好势头。北奇神系列产品、从蓉养身酒、恒友板式家具等名优产品畅销国内外。乡镇企业连续5年实现了跨跃式发展。以无污染、无化肥的绿色产品为原料的中美台资北芪神有限公司、丽雪精淀粉有限责任公司等龙头企业迅速崛起。马铃薯脱毒种薯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农业已成为我区发展最快的产业,井大踏步向生态农业方向迈
树木的海洋--大兴安岭
大兴安岭是我国东北部的著名山脉,也是我国最重要的林业基地之一。它北起黑龙江畔,南至西林木河上游谷地,全长1200多公里,宽200公里-300公里,海拔1100-1400米,是全国面积最大的林区,木材贮量占全国的一半。
大兴安岭东南坡较陡,西北坡向内蒙古高原和缓倾斜。经过长期侵蚀,山顶浑圆,以海拔2029米的黄岗梁为最高。东南坡夏季受海洋季风影响,雨水较多,西北坡却较干旱,成为森林和草原的分界线。大兴安岭北部漫山遍野都是密密层层、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林带北宽南窄,跨纬度7°,面积约25万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约为62%。
大兴安岭中有许多优质的木材,如红松、水曲柳等。落叶松、白桦、山杨等是这里的主要树种。由于这里的树木十分稠密,只有拚命地向上长,才能最大限度地接受到阳光,因此,这里的树木一般都很直、很高,是上等的建筑材料。有的大树长到60多米,树干仍然笔直。
这里的矿产资源也很丰富,自古就以出产黄金著称。现在已有多条铁路伸入林区,使大兴安岭成为我国重要的木材产地和森林工业基地。

LZ好,大兴安岭
(Greater Higgnan Mountains )位于祖国的最北边,她东连绵延千里的小兴安岭,西依呼伦贝尔大草原,南达肥沃、富庶的松嫩平原,北与俄罗斯联邦隔江相望,境内山峦叠嶂,林莽苍苍,雄浑八万里的疆域,一片粗犷。
大兴安岭是我国最北、面积最大的现代化国有林区,总面积846万平方公里,相当于1个奥地利或137个新加坡。林木蓄积量501亿立方米,占全国总蓄积量78%,总人口51万,边境线长7915公里,下辖塔河、漠河、呼玛三县,加格达奇、松岭、新林、呼中、四区和得耳布尔、莫尔道噶等十四个林业局。
巍巍兴安岭,积翠大森林。大兴安岭的林地有73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741%,在浩瀚的绿色海洋中繁衍生息着寒温带马鹿、驯鹿、驼鹿(犴达犴)、鹿、棕熊、紫貂、飞龙、野鸡、棒鸡、天鹅、獐、狍、野猪、雪兔等各种珍禽异兽400余种,野生植物1000余种,成为我国高纬度地区不可多得的野生动、植物乐园。在千山万壑间纵横流淌着甘河,多布库尔、那都里、呼玛、额木尔等二十多条大小河流,最终注入了边陲人民的母亲河---黑龙江。这里盛产鲟鳇鱼、哲罗、细鳞、江雪鱼等珍贵的冷水鱼类,用“棒打獐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来形容这里的野生动物资源实在不为过。
大兴安岭地区
位置面积 大兴安岭地区位于祖国最北部边陲,东与小兴安岭毗邻,西以大兴安岭山脉为界与内蒙古自治区接壤,南濒广阔的松嫩平原,北以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与俄罗斯为邻。东经121°12′至127°00′;北纬50°10′至53°33′。面积846万平方千米。
人口民族 总人口54万人,有24个民族,其中农村人口仅5万多人。
地形气候地势呈西高东低,位第一阶梯第二阶梯及其结合部,南北走向的中山系大兴安岭山脊以东为第一阶梯地,以西为第二阶梯地。海拔300-700米。全区地形总势呈东北--西南走向,属浅山丘陵地带。北部、西部和中部高。平均海拔573米;最高海拔1528米,系伊勒呼里山主峰--呼中区大白山;最低海拔180 米,是呼玛县三卡乡沿江村。冬寒夏暖,昼夜温差较大,年平均气温-28℃,最低温度-523℃,无霜期90-110天,年平均降水量746毫米,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驻地邮编 地区行政公署驻加格达奇。邮编:165000。行政区划代码:232700。区号:0457。拼音:Daxing'anling Diqu。
行政区划
2005年,辖3个县。
大兴安岭地区 面积46755平方千米,人口52万(2003年)。
呼玛县面积14285平方千米,人口34万。邮政编码165100。县人民政府驻呼玛镇。
塔河县面积14103平方千米,人口10万。邮政编码165200。县人民政府驻塔河镇。
漠河县面积18367平方千米,人口 8万。邮政编码165300。县人民政府驻西林吉镇。
以上面积、人口数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05)》,呼玛县人口包括加格达奇等4区人口。
以下面积、人口(2001年底),以及区划根据“大兴安岭地区网站”
大兴安岭行政公署辖3个县、4个区,23个镇、12个乡、6个街道办事处,60个社区、80个村民委员会。
呼玛县 人口52万人。面积143万平方千米。辖2个镇、6个乡,8个居委会、64个村委会:呼玛镇、韩家园镇,兴华乡、北疆乡、白银钠乡、鸥蒲乡、金山乡、三卡乡。
塔河县 人口10万人。面积14万平方千米。辖3个镇、3个乡,29个居委会、11个村委会:塔河镇、盘古镇、瓦拉干镇,依西肯乡、开库康乡、十八站乡。
漠河县 人口85万人。面积184万平方千米。辖4个镇、1个乡,4个居委会、7个村委会:西林吉镇、兴安镇、图强镇、劲涛镇、漠河乡。
加格达奇区 人口155万人。面积014万平方千米。辖6个街道、2个乡,60个居委会、8个村委会:卫东街道、红旗街道、曙光街道、长虹街道、东山街道、光明街道、加北乡、白桦乡。
松岭区 人口35万人。面积168万平方千米。辖3个镇,8个居委会,即小扬气镇、古源镇、劲松镇。
新林区 人口49万人。面积087万平方千米。辖7个镇,17个居委会:新林镇、翠岗镇、塔源镇、碧洲镇、宏图镇、大乌苏镇、塔尔根镇。
呼中区 人口52万人。面积094万平方千米。辖4个镇,11个居委会:呼中镇、碧水镇、呼源镇、宏伟镇。
历史沿革
1964年设大兴安岭特区。
1970年大兴安岭特区改为大兴安岭地区,地区驻加格达奇。原属黑河地区的呼玛县(驻呼玛镇)和原属呼伦贝尔盟的鄂伦春自治旗(驻阿里河)、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驻尼尔基)划归大兴安岭地区。辖1县、2自治旗。
1979年将鄂伦春自治旗和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划归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地区辖呼玛县。
1980年9月4日,中共黑龙江省委批准大兴安岭地区革命委员会更名为大兴安岭地区行政公署。
1981年5月14日,国务院批准:(1)设立塔河县,以塔河区和呼玛县的开库康、依西肯、十八站3公社为其行政区域,驻地塔河镇。(2)设立漠河县,以阿木尔、图强、古莲3区,呼玛县的漠河、兴安2公社为其行政区域,驻地西林吉。
(本部分沿革资料摘自地方志) 先秦时期,为东胡部落联盟体属地。西汉时期,为汉廷护乌桓校尉和辽东属国都尉双重统辖。三国、两晋时期,为鲜卑拓跋部辖区。北魏时期,岭南为乌洛候地,岭北为室韦地,均隶属北魏王朝。
隋唐时期,为室韦督都府属地,受平卢节度使管辖。辽代,岭南为上京道东北路招讨司所辖,岭北为乌吉敌烈统军司所辖。金代,岭南归蒲与路所辖,岭北为东北路招讨司所辖,北部为乌古敌烈统军司所辖。
元代,成吉思汗于1214年,将岭南分封于大弟弟拙赤·哈萨尔和二弟合赤温·额勒赤,将岭北分封给三弟帖木哥·斡赤斤。1288年,元朝实行行省制,为辽阳行省开元路管辖。明代,属奴儿干指挥都司管辖。今漠河县为木河卫管辖,塔河县为塔哈卫管辖,呼玛县和新林区为额克卫管辖,加格达奇区、松岭区和呼中区为坚河卫管辖。
1645年(清顺治二年),为盛京驻防内大臣(1646年改称昂邦章京)管辖。 1653年(清顺治十年),由镇守宁古塔昂邦章京管辖。 1662年(康熙元年),由镇守宁古塔等处地方将军所辖的宁古塔副都统衙门管辖。 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由镇守黑龙江将军衙门所辖的瑗珲副都统管辖。 1689年(康熙二十八年),达斡尔、鄂温克和鄂伦春族人由布特哈总管衙门管理(副都统级)。 1690年(康熙二十九年),岭南由黑龙江将军衙门所辖墨尔根副都统管辖。岭北由瑗珲副都统管辖。
1731年(雍正九年),布特哈总管总理大兴安岭各族八旗事务,隶属黑龙江将军。 1734年(雍正十二年),岭南划归呼伦城总管统辖。岭东南由墨尔根副都统管辖,岭北由瑗珲副都统管辖。 1743年(乾隆八年),岭西改由黑龙江将军所辖的呼伦贝尔副都统管辖。 1871年(同治十年),清廷将大兴安岭鄂伦春族人按住地分为五路编为佐。阿力河流域为阿力路佐领管辖,呼玛河流域为呼玛尔路佐领管辖,多布库尔河流域为多布库尔路佐领管辖。
1882年(光绪八年),由黑龙江将军兴安城总管管理鄂伦春五路。 1883年(光绪九年),兴安城总管撤裁。鄂伦春阿力路、多布库尔路由黑龙江将军墨尔根副都统管辖,呼玛尔路由瑗珲副都统(亦称黑龙江副都统)管辖。 1884年(光绪十年),布特哈衙门改制为布特哈副都统,总领鄂伦春五路和索伦部。 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清廷撤裁布特哈副都统,以嫩江为界分设东、西布特哈总管衙门。今大兴安岭地区为西布特哈总管衙门管辖。 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岭南为黑龙江行省(简称黑龙江省)呼伦兵备道呼伦直隶厅管辖,岭北为瑗珲兵备道瑗珲直隶厅管辖。 1909年(宣统元年),今漠河县为珠尔干河总卡伦和漠河总卡伦管辖,今塔河县、呼玛县为呼玛尔总卡伦管辖。
1912年(民国元年) 6月25日,岭北隶属民国政府黑龙江瑗珲兵备道(同年8月26日改为黑河道)瑗珲直隶厅。同年7月1日,呼玛尔总卡伦改制为呼玛设治局。岭南属少数民族上层叛乱分子的“伪呼伦贝尔地方自治政府”。
1914年(民国三年),岭南隶属黑龙江省龙江道布西总管公署。同年1月11日,岭北呼玛设治局改制为呼玛县,漠河总卡伦改为漠河设治局,隶属黑河道。 1915年(民国四年),岭南改制为布西设治局管辖,隶属黑龙江省龙江道。 1917年(民国六年),岭北漠河设治局改制为漠河县,隶属于黑龙江省黑河道。 1920年(民国九年),岭南隶属于呼伦贝尔善后督办。 1925年(民国十四年),呼伦贝尔善后督办改制为呼伦贝尔道,辖岭南地区。 1929年(民国十八年),岭北呼玛县辟设欧浦县。呼玛县、漠河县、欧浦县隶属于黑龙江省黑河市政筹备处。岭南隶属于呼伦贝尔市政筹备处。
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岭南为伪兴安分东省管辖,岭北三县为黑龙江省管辖。 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岭南为新合并的伪兴安东省所辖的巴彦旗管辖,岭北三县为伪黑河省管辖。 1943年(民国三十二年),岭南由新合并的兴安总省所辖的巴彦旗管辖。
1945年11月,东北人民政府将原伪北安和伪黑河两省合并,设立黑龙江省。岭北三县由黑龙江省黑河地区行政办事处管辖,岭南由呼伦贝尔自治省(1946年3月,改为呼伦贝尔临时地方政府)巴彦旗管辖。 1946年3月,岭南由纳文慕仁盟巴彦旗管辖。8月12日,岭北三县由黑龙江省黑河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管辖。 1947年2月,岭北三县隶属黑嫩省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3月,漠河县、欧浦县合并于呼玛县。9月呼玛隶于属于新黑龙江省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5月,兴安岭省撤销,内蒙古自治区成立,纳文慕仁盟隶属内蒙古自治区,岭南属纳文慕仁盟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与巴彦旗合并)管辖。
1949年4月11日,岭南隶属于新成立的呼伦贝尔盟。9月,岭北呼玛县隶属于黑龙江省新改称的黑河专员公署。 1951年10月31日,岭南由呼伦贝尔盟新成立的鄂伦春族自治旗领导。
1964年2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成立会战指挥部,开发建设大兴安岭东北坡。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行政区一部分,黑龙江省黑河专区呼玛县全部和嫩江县行政区一部分,划归会战区。初步规划在会战区内建设大杨树、松岭、呼中、新林、塔河、阿木尔、古莲、十八站、库伦斯、南瓮河、霍龙门11个林业公司。同年8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于大兴安岭会战区成立大兴安岭特区人民委员会(省辖市级),受会战指挥部和行政区所在省(自治区)双重领导,地方行政工作受黑龙江省政府领导。各林业公司设区政府,林场设乡(镇)政府。
1965年1月, 林业部在大兴安岭会战区设立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与大兴安岭特区政府实行政企合一的管理体制。 1966年4月20日, 黑河专区呼玛县“嫩漠公路”以北和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东南部划入大兴安岭特区的行政区。
1967年11月26日,大兴安岭特区人民委员会改为大兴安岭特区“革命委员会”。
1970年4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划归黑龙江省领导。大兴安岭特区改为大兴安岭地区。原属黑河地区的呼玛县和原属呼伦贝尔盟的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鄂伦春族自治旗,全建制划归大兴安岭地区管辖。原属牙克石林管局管理的阿里河林业局、甘河林业局、吉文林业局和克一河林业局划归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领导。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隶属于黑龙江省林业总局。 1979年5月30日,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和鄂伦春族自治旗划归内蒙古自治区管辖。原属鄂伦春族自治旗的加格达奇区、松岭区仍由大兴安岭地区管辖,但原属地权不变。阿里河、甘河、吉文和克一河林业局划归牙克石林管局管辖。同年6月,大兴安岭林管局为林业部直接领导的企业。
1980年9月4日,大兴安岭地区“革命委员会”改为大兴安岭行政公署,成为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
1981年5月14日, 古莲区改设漠河县,塔河区设塔河县。
1982年3月6日,大兴安岭林管局企业管理体制(计划、财务)单独运作,仍直属林业部,与行政公署合署办公。
1986年1月29日, 国务院批准行署、林管局所在地加格达奇区为县级区建制。
1991年,国务院确定大兴安岭林管局为全国首批55家企业集团之一。1996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大兴安岭林业集团成立。
备 注
大兴安岭地区面积846万平方千米,其中位于黑龙江省内666万平方千米,包括呼玛县、塔河县、漠河县和新林区、呼中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内 18万平方千米,包括加格达奇区、松岭区。有韩家园、十八站 、阿木尔、图强等十个林业局。大兴安岭地委、行政公署和林业集团公司设在加格达奇。
地缘优势得天独厚
大兴安岭地区位于祖国北部边陲,东接小兴安岭,西邻呼伦贝尔盟,南濒松嫩平原,北与俄罗斯联邦隔江相望。岭内海拔300米-700米,冬寒夏暖,昼夜温差较大,年平均气温-28℃,最低温度-523℃,无霜期90-110天,年平均降水量746毫米,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全区总面积846万平方公里,人口55万,辖三县四区十个林业局,大兴安岭地委、行政公署和林业集团公司设在加格达奇。
自然资源蕴藏丰富
大兴安岭是仅存的一块净土,覆盖着广衰无垠的森林,素有“绿色宝库”之美誉。有林地面积64636万公顷,活立木蓄积529亿立方米,其中,材林蓄积4.4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7516%。区内有野生动物390余种,植物资源966种,地下蕴藏大量矿产资源,有五荒资源1834万亩,可利用的天然草场400万亩,境内流域面积达710平方公里。
林区经济发展迅猛
大兴安岭开发建设35年来,林区人民发扬突破高寒禁区、无私奉献的大无畏精神,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截止1999年末,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8亿多元,形成木材生产能力544万立方米,累计向国家提供商品材10320万立方米,上缴利税334亿元。1996年3月,经国家经贸委、计委、体改委批准,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正式挂牌成立,是全国首批100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企业之一,也是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重点国有林区之一。集团公司内有大中型企业21户,资产总值已达887亿多元。为加快林区经济发展步伐,迅速改变单一的经济结构,近年来我们在巩固营林基础地位,稳定木材生产的同时,依托林区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林产工业、多种经营、地方工业、农业和乡镇企业。林产工业正在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已建成企业109户,木材加工能力达到1216万立方米,主要产品有据材、人造板、地板块、纸浆、卫生筷子等7大类140多个品种。多种经营领域不断拓宽,已建成企业701 户,产品达9大类200多个品种,其中,煤炭生产能力达100万吨,黄金生产能力10万两,居黑龙江省产金地市的首位。地方工业,通过技术改造出现了快速增长的好势头。北奇神系列产品、从蓉养身酒、恒友板式家具等名优产品畅销国内外。乡镇企业连续5年实现了跨跃式发展。以无污染、无化肥的绿色产品为原料的中美台资北芪神有限公司、丽雪精淀粉有限责任公司等龙头企业迅速崛起。马铃薯脱毒种薯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农业已成为我区发展最快的产业,井大踏步向生态农业方向迈
树木的海洋--大兴安岭
大兴安岭是我国东北部的著名山脉,也是我国最重要的林业基地之一。它北起黑龙江畔,南至西林木河上游谷地,全长1200多公里,宽200公里-300公里,海拔1100-1400米,是全国面积最大的林区,木材贮量占全国的一半。
大兴安岭东南坡较陡,西北坡向内蒙古高原和缓倾斜。经过长期侵蚀,山顶浑圆,以海拔2029米的黄岗梁为最高。东南坡夏季受海洋季风影响,雨水较多,西北坡却较干旱,成为森林和草原的分界线。大兴安岭北部漫山遍野都是密密层层、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林带北宽南窄,跨纬度7°,面积约25万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约为62%。
大兴安岭中有许多优质的木材,如红松、水曲柳等。落叶松、白桦、山杨等是这里的主要树种。由于这里的树木十分稠密,只有拚命地向上长,才能最大限度地接受到阳光,因此,这里的树木一般都很直、很高,是上等的建筑材料。有的大树长到60多米,树干仍然笔直。
这里的矿产资源也很丰富,自古就以出产黄金著称。现在已有多条铁路伸入林区,使大兴安岭成为我国重要的木材产地和森林工业基地。
大兴安岭旅游
春天的兴安岭,满山红杜鹃,山岭沟壑,处处生机;夏日岭上行,林莽又飘香,青翠欲滴的大森林是避暑度假和领略极夜美景的理想胜地;秋日兴安,层林尽染,极目远眺,天高云淡。“五花山”的美景伴着丰收的喜悦,收获着满山遍野串如珍珠的越桔(北国红豆)、都柿、榛子、稠李子、山丁子以和各种名贵的中草药材.冬到兴安更有诗意,万倾林海一片银妆,四季常青的美人松映衬着皎洁晶莹的冰雪世界,让你顿感一种大自然的伟大.
大兴安岭主要旅游景点:漠河 ·胭脂沟 ·石林 ·五道豁洛岛影视基地 ·丰林自然保护区 ·尼尔基水库 ·大兴安岭资源馆 ·洛古河 ·伊春滑雪场 ·瑷珲城 ·沾河漂流·带岭动植物资源馆·国际狩猎场 ·金山屯大森林探险漂流 ·恐龙博物馆 ·林中园 ·龙骨山 ·桃源湖 (0) ·五营国家级森林公园 ·小兴安岭植物园·小兴安岭资源馆 ·蒸汽机小火车 大黑河岛 ·鄂伦春民族风情 ·黑龙江风光 ·胜山狩猎场·药泉山 ·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桃山国际狩猎场·北极村 ·加格达奇北山公园 ·莫尔道嘎国家原始森林公园 20790希望对你有帮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dianzi/1287300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8
下一篇 2023-05-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