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进农业的供给侧改革

如何推进农业的供给侧改革,第1张

农业供给侧改革面临的主要任务:

一是要以市场为导向,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真正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面对国际农产品市场激烈的竞争,我国农业必须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国外国内两种资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尽可能地选择错位竞争战略,克服我国农业成本价格竞争劣势。

二是要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充分发挥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在结构性改革中的引领作用。在畜牧业规模化养殖转型升级、渔业养殖布局结构调整、拓展水产品精深加工和营销渠道、种植业布局结构调整的同时,探索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推进马铃薯主食开发。

三是要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政策,为农业结构性改革提供动力。

四是要优先保障财政对农业农村的投入,确保力度不减弱、总量有增加,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业是基础产业,推进农业现代化、破解农业农村发展中的难题,都需要财政的有力支持。

五是要依靠科技创新和组织创新,科学地利用农业稀缺资源和有效地配置现代农业生产要素。另外,要拓宽流通渠道,促进城乡资源要素双向流动,积极探索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路径。

农业领域的供给侧问题主要体现在三大方面。

第一,土地制度改革。包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权属落实,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改革、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和土地征收制度改革。作为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可以进一步激发广大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积极性,避免土地掠夺式经营;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保护农民的土地财产权益,使他们能够安心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或者离开农业、农村;为农民工到城镇就业提供新的资金来源,从而为新型城镇化提供新动力。

第二,农业结构调整。结构调整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内容。通过结构调整,促进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联动,能够减轻国内耕地、水等自然资源的压力,缓解经济发展和环境容量之间的矛盾;促进农业生产由以数量为主转向数量质量并重,更加注重效益,注重市场导向,更加满足消费者需求。这次结构调整的主体是近年来新型经营主体,即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企业,包括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他们是商品农产品供给的主体,也是农业现代化的主体。而结构调整的任务也隐含着进一步促进这些主体的发展,提高其发展的质量,这也是结构调整的内涵之一——农业生产的主体结构,即通过主体结构的改变推动供给结构的改变。

第三,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根据这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在供给侧结构改革中,要确保稻谷、小麦等口粮的生产,既要保耕地,又要保产能,保主产区特别是核心产区的粮食生产。确保粮食供给包括粮食最低保护价格的改革以及现有粮食收储制度的改革。近年来,粮食领域出现了“三量齐增”的现象,即产量增、进口量增、储存量增,这是由于最低保护价政策和收储政策相互交织而导致的,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我们没有正确运用这两个政策工具的结果。因此,让粮食价格回归市场和让粮食储备回归市场是这次改革的中心任务。

应针对农业供给的薄弱环节,并结合五大发展理念,进行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
一、从“创新”理念出发,着力打造供给新兴方式
农业经济发展主要来源于生产力的提高,而无论是制度上的变革,结构的优化还是生产要素的升级,其核心无疑都是创新。因此以创新驱动农业产业升级,创造新供给。以创新升级的新供给激发多层次的新需求,在更高层面实现供需均衡。将物联网、大数据、云技术等新兴技术创新性融入农业,通过创新引导“农业+互联网”的d性化、智能化、精细化,推动“农业+电商+服务”向价值链高端延伸,有助于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提升传统农业供给效率,扩大有效供给。同时要深化改革生产要素价格、市场准入制度、电商登记制度,积极探索创新驱动农发展的体制机制,有效构建降低成本,充分发挥电商潜能,完善产业结构,提升农业竞争力。
二、从“协调”方面出发,有效保障供给合理需求
我国农业人口众多,农业制度改革与制度供给滞后,导致农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问题日渐凸显。因此农业供给侧改革必须立足于农民根本利益和食品安全,必须“协调”这两个基础,使农产品供给数量充足、质量过硬、品种齐全,还要符合国内外消费者的需求。要通过供给侧改革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要通过改革形成适度规模经营、少农药少化肥的可持续发展体制。
三、从“绿色”方面出发,加快建立供给长效机制
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化肥农药滥用等问题,对农业发展构成严重威胁。这与长期以来以需求为导向的发展理念有关,忽略了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环境、生态与资源供给的有限性,造成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长此以往农业发展将变的不可持续。因此必须以绿色发展为引领,转变“农业唯产量”观点,强调发展环境、生态及资源供给缺一不可相生相息。同时创新以农业为主导的低碳循环产业体系,让绿色农业的发展成为经济持续增长的驱动力,建立农业供给长效机制。
四、从“开放”方面出发,全面提升供给竞争能力
农业供给侧改革与我国当前整体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是相关的。我国农产品价格本就比国际农产品价格高,依靠农产品出口刺激经济的发展基本无法实现,而且在没有整体结构调整的支持下,农业现代化难以有效推进,科技投入的积极性必然不足,生产成本也很难降下来,竞争力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必须有效提升农业产品、技术、标准、服务的供给等级,健全适应国际农产品贸易规则的体制机制,以此全面提升农业供给竞争能力。
五、从“共享”方面出发,大力发展供给服务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飞跃发展,但农产品产量越来越多、成本日益上升、区域发展失衡、两极化严重等矛盾越发明显,这就要求农业供给侧改革必须以共享发展为引领,既要注重农业供给公平,确保同政策制度下的竞争公平、公正、公开,又要实现收入分配和生产过程中的合理与共享。同时要对农业人口的基本公共服务、构筑基本保障服务上,做到逐步、有序、全面提升,让全体农民更公平地共享成果。

中等收入陷阱。
中等收入陷阱是指一个国家在长时间内,因为人力成本上涨和缺乏创新,经济增长逐步放缓,导致其平均收入水平无法继续提高的状态。
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的政策在推进中国经济转型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b2b电子商务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联系是协助企业合理调动线上线下资源,调动产业链向专业化和系统化发展。b2b电子商务能够给在困境中的制造型企业提供市场资源信息和技术服务,协助企业合理调动线上线下资源,调动产业链向专业化和系统化发展,让企业直面机遇与挑战,重拾信心。b2b电子商务是电子商务按交易对象分类的一种模式。它指的是通过因特网、外联网、内联网、私有网络,以电子化方式在企业间进行的交易。供给侧改革在于调整产业结构,应从生产领域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根据市场需求制定产能计划,这样才能有效防止产能过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2016年大家的焦点都放在工业40,智能制造,中国已跻身世界制造大国,供给侧改革,两化融合是目前工业遇到的最大瓶颈。但毫无疑问,在工业化的进程中,必然要经历经济发展、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失衡,德国从90年代起的一系列节能政策和节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已经形成较为成熟和健康的工业40发展模式。
对以工业为核心生产力的中国来说,能源消耗、污染排放的严重后果近几年已不断凸显,单位产品能耗高于世界先进水平,单位产值造成的污染更是远超发达国家。节能减排作为长期目标,必须要做到可持续改善,从根源上提升制造水平。在过去的2015-2016年,工业物联网正在飞速发展,从小型制造企业到国际制造巨头,都依靠工业物联网逐渐蜕变,这不仅仅是“制造业+互联网”的体现,是人们开始掌控生产制造,不再只关注产出,一步步从关注“数量”过渡到关注“质量”。
中国的能源现状导致煤炭成为工业黑金,在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比巨大。煤改油、煤改电也非常考验国内的制造工艺,更多的企业开始关注节能技术,通过互联网的手段进行科学管理,优化能源配置,迈开工业节能的第一步。
节能减排边际难度高,企业何去何从
过去的几年里,国内响应节能减排的企业大多是从“减排”下手,一方面不影响自己的生产进度控制成本,一方面可以自由的周旋于政府监督部门之间。节能减排如果不能让企业看到转化成果,只是一味的减产降排,那么最终也只能是一场“闹剧”。随着新方案的发布,工业节能的大风向已走向明朗,会有更多的政策和投资助推节能技术及节能产品的落地。
相较于世界其他国家,国内物联网技术起步较早,发展速度快,目前已经是国际物联网标准研究组的重要一员。物联网技术相比于传统的节能减排技术,具有泛在感知、数据采集精准灵活、可实时监控、预警模型、数据分析等优势。工业物联网的出现为企业变革带来了非常有利的机遇,从传统能源消耗的“减排”中脱身而出,利用虚拟网络技术完成产业整合、制造升级。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效益和节能的双重改善,而且是未来市场竞争的有利先机条件。
工业物联网如何助推工业节能
对于信息和数据的运用是企业进步价值的最好体现:
1节能减排工作中对资源的循环利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制造企业可以通过传感设备获取生产环节的所有详细信息,包括排放物的污染指数、去向、处理结果等。平台管理和配置流程合理分配资源投入,通过反馈的数据进行调整,通过与节能技术的结合科学的管理制造生产的全过程。
2精细化管理生产消耗及产出,通过工业物网系统我们可以实时监控所有设备的工作数据,包括电流、电压、功耗、状态。通过数据差异识别主要能耗设备,针对性的进行节能改造,对比改造前后的数据评估节能改造效果。
3高效能源管理:16年智物联帮很多企业实现了合同能源管理,在顺应企业向“互联网+”管理模式转变,工业物联网无疑成为了企业的最佳选择。通过“数字化管理平台”不仅可以综合管理生产中各个环节的协同,提高生产效率;而且准确掌握生产资源数据、市场使用数据、租赁数据等等,使能源管理成为有机的整体,提升企业受益。
4工业物联网与节能减排的有机结合将是未来十年的巨大机会,我们期待在“中国制造2025”目标指引下,通过物联网应用帮助中国工业实现真正的节能提效。
工业物联网任重而道远
就制造业而言,16年我们服务的很多企业问题都聚焦在工厂生产,设备使用效率低,工艺和制造成本之间矛盾巨大。随着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我们可以借助工业物联网平台,收集和分析生产能耗信息、识别问题、合理调度管理和改善生产效能低下环节,实现对生产的科学管理。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需要不断的探索新的应用,解决工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让企业从节能改造中整体受益。
以上由物联传媒转载,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选调生# 导语2023年内蒙古选调生考试备考正在进行中,为了方便大家的复习备考,那么, 无 的更新。

12023年内蒙古选调生考试申论参考例文汇总 篇一


步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成为世界认识中国的媒介。然而,流行音乐充斥市场,传统戏曲无人问津;高定服装受人追捧,传统服饰明珠蒙尘;机器换人大幅推广,传统技艺日渐式微……长此以往,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淡出群众视线,无法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进而阻碍文化强国的建成。因此,要盘活非物质文化遗产,让非遗真正发挥作用,助力文化强国目标的实现。

挖掘文化底蕴,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存续的国家,中华文化之丰富毋庸置疑,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的智慧结晶。从气势磅礴的秦腔到韵味醇厚的京剧,从见微知著的剪纸刺绣到大开大合的民间杂技,这种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诞生无一不在彰显着中华文化底蕴之丰厚,正是因为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让更多传统文化得以显现人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方能不断增加,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更上一层楼。因此要大力传承创新传统文化,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助力。

利用科技赋能,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前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日益显现,“互联网+”逐渐常态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科技结合成为非遗传承的新出路。敦煌博物馆与天猫联合打造“掌上敦煌”,非遗传承人亲临直播间,为大家展示传统技艺,让大家了解非遗,通过网络直播等新兴形式,向当代年轻人讲述敦煌故事,让敦煌非遗焕发新活力。敦煌博物馆始终不忘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初心,面临困境积极寻找破局之法,利用科技赋能,让非遗更好传承下去。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唯有立足于时代大势,利用大数据、物联网,让非遗真正走入“寻常百姓家”。因此,要用好科技这一新手段,为非遗传承提供助力。

开展文化旅游,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旅游没有文化就等于没有灵魂。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结合能够为游客提供更优质的旅游体验,民俗活动、传统技艺让人耳目一新,在游玩中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另一方面,文旅结合,以文兴旅,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发挥作用,为乡村振兴、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反之,如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仅仅停留在思维层面,并未真正落到实处,无法与乡村发展真正结合,对当地经济毫无作用,那么盘活非物质文化遗产终究只是一纸空谈。因此,要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业的结合,真正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关乎文化发展、关乎民族未来。唯有深入发掘传统文化,筑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根基,利用科技手段,拓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渠道,推进文旅结合,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的新突破,如此方能盘活非物质文化遗产,助力文化强国目标的实现。

22023年内蒙古选调生考试申论参考例文汇总 篇二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政府职能的核心就在于不断增进人民福祉,不断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从行政审批的“万里长征”,到精简中央到地方上千项审批事项;从教育、医疗、养老各项民生问题的凸显,到教育资源优化、医疗体制改革、养老模式更新;从层出不穷的惠民举措到多方联通、数据共享、快捷高效的信息化惠民服务,都折射出政府公共服务的进步。而如何成功打造信息惠民服务正是是政府公共服务提质的关键之处。

信息惠民公共服务,要利用信息技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当今时代是网络信息技术大发展的时代,无论是“互联网+”、“大数据”,还是“云计算”、“物联网”,都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诞生并蓬勃发展。在这个大趋势下,政府公共服务也应顺势而为,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便捷和高效,更好的为人民群众谋利。要建立政务办公信息平台,整合、沉淀和共享数据资源,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信息惠民公共服务,要调动社会力量。“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飞一足之力也。”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提供相关服务是有限度的、不充分的。只有大力调动社会力量,把全社会的人、财、物都投入于服务大众,才能充分激活社会资源,发挥社会大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信息化的优势与社会力量相结合,进而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服务模式。这就实现了从政府大包大揽,到政府社会形成合力的服务创新。当然,为了促进社会力量的投入,我们还要完善配套规章制度,为公务服务的创新夯实制度基础。

信息惠民公共服务,要注重制度衔接。在供给侧改革大幕拉开的过程中,商机层出不穷而又转瞬即逝,此时的信息惠民公共服务往往容易出现断层、新旧政策衔接不畅、“旧瓶装新酒”的弊端,成为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阿克琉斯之踵”。由此可见,信息惠民公共服务,需要做好制度的衔接工作,各政府部门要及时主动发现市场变化,关注政策与市场的契合度,在新旧政策之间搭建桥梁,实现档位切换,让信息惠民公共服务的轮子飞速前进。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从“万能政府”向“有限政府”“服务型政府”转换的过程中,只有紧紧抓住信息化这个牛鼻子,我们才能真正为社会提供完善的管理,才能将公共服务质量提升起来。

32023年内蒙古选调生考试申论参考例文汇总 篇三


对于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而言,创新至关重要,可谓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因此,面对当前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势,中国要想在波涛汹涌的海域中开拓出更为光明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航程,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大各方面创新力度,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创新驱动,赋能产业,为企业加动力。随着时代的发展,谁把握了创新的先机,谁就能掌握发展的主动权。无论是大力开展科技创新、掌握核心科技,从而打造家电品牌的格力,还是专注服务创新、专注打破传统模式,从而塑造市场好口碑的海底捞,亦或是开展业态创新、推出直播带货,从而建立销售新业态的电商产业,无一不用事实说明:创新意识的有无、创新能力的强弱、创新水平的高低,关系着一家企业能否赢得消费者的青睐,能否长远立足于市场,能否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

创新驱动,添彩生活,为人民增幸福。各地政府纷纷以实际行动,践行着许诺:杭州市创新形成“5566”工作机制,成立下城区“武林大妈”平安志愿者服务中心,促进了社区和谐的发展;桐乡市创新推广垃圾分类公益宣传项目,推出“生活垃圾分类积分卡”,实现了人居环境的改善;青岛市创新开展审计成果评选活动,激发审计监督与推进服务并重观念,达成了人民满意的目标。可见,要想解决当下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关键在于创新。

创新驱动,革新社会,为发展添活力。创新是一个社会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也是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试想,如果在改革中保持守旧思想,秉持路径依赖、拒绝创新,那么将严重制约市场活力的迸发,降低政府工作效率,久而久之,就会产生违背人民群众意愿的风险,更不用说如何推进高质量发展了;而假如,在改革中敢于求真动硬,破除路径依赖、坚持创新,那么就能提高社会生产效率,帮助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市场活力迸发,极大地推动社会的进步,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实现。因此,在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区的当下,坚持创新驱动尤为重要。

北京3月12日消息,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尹中卿12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会上说,去年财经委展开专题调研,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制造业发展专题提出6方面建议,有力推动了国务院有关部门的工作。

建议包括: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制造业与服务业、政府与市场、制造业与金融业、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大中型企业与小微型企业、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之间的关系。

在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关系方面,尹中卿说,随着电子商务、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制造业形态更加多样,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更高。在大力发展服务业时,一定要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制造业价值链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

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要理清。尹中卿认为,当前在制造业发展过程中,政府越位和缺位的现象仍大量存在,过度干预、行政手段过多问题仍很突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采取更加精准的财政、货币、产业和科技政策,该政府干的政府干,不该政府干的事情,政府不能伸手。

针对实体经济与金融业发展脱节问题,尹中卿说,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把制造业与金融业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引导金融业和金融市场不断满足制造业发展的资金需要。

传统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也要协调发展。“不能把一些传统产业一股脑地打成落后产业,也不要一股脑地上马新兴产业。”尹中卿说,实际上一些传统产业仍然是支撑整个经济发展的基础,技术改造和升级也能实现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要使企业结构更加均衡。“‘三去一降一补’不是国进民退。”尹中卿说,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中,要优化企业的产业结构,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并重,更加重视中小微型企业的发展,更加重视民营企业的发展。

“笼子”腾出来,“鸟”也要引进来。尹中卿说,要鼓励企业从沿海向中部、从中部向西部逐步转移,也应当推动优势企业向海外发展,还应当继续加强外资引进工作,我国不能过早地产业空心化,要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实现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dianzi/1270688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7
下一篇 2023-05-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