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汽车何小鹏是大冶人吗?

小鹏汽车何小鹏是大冶人吗?,第1张

小鹏汽车何小鹏不是大治人。

1977年出生于湖北黄石,1999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专业。2004年何小鹏先后与梁捷、俞永福共同创办UC优视公司。

2014年6月,UC优视以近40亿美元,创中国互联网最高并购整合整体并入阿里巴巴,何小鹏先后担任阿里移动事业群总裁、阿里游戏董事长、土豆总裁,2017年8月22日,何小鹏从阿里巴巴离职,并于8月29日正式加入小鹏汽车,出任董事长一职。

扩展资料:

2020年9月26日,由小鹏汽车CEO何小鹏和小鹏汽车共同投资、控股的航空高科技创新型企业小鹏汇天,正式在北京国际车展上亮相,并发布了首款超低空飞行汽车旅航者T1。

该飞行汽车支持5-25米超低空飞行,类汽车驾驶模式,单车位停放可垂直起降,现场发布的旅航者T1目前仅有一个座位。

“这绝不是一个概念,它已经飞行了数千尺”,何小鹏表示小鹏汇天正在研发第二代超低空飞行汽车,预计2021年完成,第二代飞行汽车座位或增至两个。“在不远的未来,我们将发售正在思考设计的第三代产品”。据何小鹏透露,其价格或与一辆豪华车相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何小鹏

大冶式铁矿是我国重要的矽卡岩型富铁矿床,分布于湖北省东南部大冶鄂城一带。铁山矿区为本区最主要的铁矿床,早在古代就已开采,新中国成立后,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原地质部429地质队曾进行过较详细的勘探工作。目前,它是武钢主要的铁矿石供应基地之一。

作者等曾于1962~1964年和20世纪80年代初两次对本矿区进行过较深入详细的研究,在岩浆岩岩石学、交代岩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接触交代作用和成矿作用等方面取得了较系统的资料,首次在我国提出了矽卡岩型铁矿床中碱质交代对铁质活化富集的重要作用,指出碱质交代和挥发组分是该类铁矿的重要找矿标志。

(一)成矿区域地质背景

1区域构造

鄂东南地区在大地构造位置上隶属于扬子准地台下扬子台褶带。它的北边是中朝准地台伏牛-大别台背斜,旧称淮阳地盾,属秦岭褶皱带东段,南部为江南古陆,而大冶式铁矿分区为古生代—三叠纪坳陷带,是地幔上隆和地壳结构较薄弱的部位,这种部位易遭受后期构造活化和深部岩浆的上侵。

区域构造和卫星影像资料表明,区内北部下扬子坳陷褶皱和淮阳地盾之间有一组近东西向和北西向深大断裂,可能属切割上地幔的深大断裂,在印支-燕山运动时形成一组北北东向的大型深断裂带和近东西向褶皱,促使早期形成的北西西向和北西向断裂带复活。这一系列复杂构造断裂带的交叉,不仅控制了继承性坳陷盆地的发生和发展,同时控制了区内中性和中酸性岩体的就位和铁、铜矿床分布(裴荣富等,1985)。

2区域地层

区内出露的地层自老至新有:

志留系富池组页岩,厚约300m。

泥盆系五通组砂岩和石英岩,厚100~120m。

中晚石炭世灰岩、白云质灰岩,90~250m。

二叠纪泥质灰岩和页岩,约300m。

早三叠世大冶灰岩:下部以灰岩为主;上部为灰岩、白云质灰岩和白云岩,夹石膏层,350m。

上三叠统蒲圻砂页岩,200m。

侏罗纪砂页岩,夹煤层,400m。

白垩纪中酸性火山凝灰岩和砂页岩,750m。

铁矿化在上述各时代和不同岩性的围岩中均有发现,但统计表明,将近90%的铁(铜)矿储量都集中在三叠系(中)下统的碳酸盐岩岩层和侵入体接触带,其次是石炭二叠系碳酸盐岩岩层(7%~8%),说明碳酸盐岩石的存在,有利于铁(铜)矿的沉淀富集。

3区域岩浆岩

区内沿北北东-南南西方向等距地分布着燕山期鄂城、铁山、金山店和灵乡4个岩体,前三者出露长轴均为北西西向,灵乡岩体则呈北东向延展。此外,在灵乡岩体的东南部还有殷祖和阳新两个较大的侵入体产出。铁(铜)矿床均产于上述岩体的接触带(图14-5)。

本区岩浆活动和成矿作用具有多期性的特点,大体可分为3期:

燕山期早期(同位素年龄165~140Ma):形成灵乡、殷祖、阳新和铁山等中酸性岩体。铁山矿床铁矿石中金云母为149~132Ma(K-Ar法),而大广山铁铜矿床磁铁矿石中的金云母为140Ma(K-Ar法),基本上反映了这个成矿期的时代。

燕山期中期(145~132Ma):主要形成鄂城、金山店等与铁矿化有关的富碱闪长岩-石英二长岩类侵入体。

燕山期晚期(132~90Ma):在火山盆地内部形成王豹山闪长岩体和鄂城侵入体内部的花岗斑岩岩脉。

岩浆活动自早到晚有从中偏基性向中酸性或酸性演化的趋势。其中铁山岩体演化最明显,伴生矿床的规模也最大。在岩石化学成分上,这种演化反映为SiO2逐渐增多,而CaO,MgO,FeO+Fe2O3,含量渐趋减少,K2O和Na2O的变化则不明显。岩浆分异和演化不好的岩体(如殷祖岩体),含矿性较差。

(二)矿床地质特征

铁山矿床位于铁山背斜的北翼。矿体赋存于铁山侵入体南缘中段闪长岩类与三叠纪灰岩的接触带。

1控矿围岩岩性

矿区内出露地层以中下三叠统大冶灰岩为主,次为二叠纪硅质页岩。中下三叠统大冶灰岩,由下而上按其岩性可分为3层:①灰黑色薄层泥质灰岩与页岩互层,该层在接触带附近变为条带状石榴子石透辉石大理岩;②灰黑色中厚层纯灰岩;③含少量白云质(MgO15%~5%)厚层灰岩,中夹数层厚20~30m的灰质白云岩(MgO15%~18%)。第3层为铁山矿床主要成矿围岩,相当于嘉陵江组层位。上述碳酸盐岩围岩受岩浆侵入影响,受到接触热变质作用,均不同程度地遭到大理岩化。

图14-5 大冶地区侵入体和铁矿分布略图

2侵入体岩相和岩石化学特征

铁山岩体是由石英闪长岩、正长闪长岩(二长闪长岩)、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等组成的多次侵入的中偏酸偏碱性侵入杂岩。各岩性分布具有一定规律性,自中心向边缘呈环状分布。

1)中心部分:由斑状花岗闪长岩组成,出露面积约6km2。岩石为浅灰—肉红色,不等粒斑状结构,内部相斑晶相对较大,边缘相为细斑结构。斑晶为条纹长石和钾长石,后者具卡氏双晶。斜长石(An13~21)粒径1~3mm,常被条纹长石所交代,石英呈他形粒状,粒径04~2mm,分布于斑晶之间。暗色矿物主要为角闪石,含少量黑云母。副矿物有磷灰石、榍石、磁铁矿和锆石。

2)过渡部分:正长闪长岩和石英二长闪长岩,是岩体的主要岩相,其结构由内向外从粗中粒渐变为细粒,且具流线构造。岩石由更长石、条纹长石和角闪石组成,含少量黑云母、透辉石,副矿物有磷灰石、磁铁矿、榍石等。

3)边缘部分:由石英闪长岩、斑状石英闪长岩和黑云母辉石闪长岩等组成。石英闪长岩和斑状石英闪长岩外表灰白色至浅灰色,分布于岩体南部。岩石或多或少显示斑状结构,斑晶主要由斜长石,其次为角闪石组成,粒度05~3mm。基质主要由斜长石组成,含一定量条纹长石和石英。斜长石经电子探针分析结果,其成分为An142~399,即主要属更长石,局部为中长石。部分斜长石显示环带结构。

应用X光粉晶衍射法、红外吸收光谱法和光学法较系统地测定了斜长石的结构状态。从而可以得出岩浆结晶作用中斜长石成分和结构状态的变化规律:

岩石中斜长石内核的基性程度较高,An在26~30之间,最高达An40左右,有序度多为06~08,个别为05。环带状斜长石外环的酸性程度增高,有序度也相应增高,大部在08~10之间,成分多小于An25,最低可达An15左右。这说明在岩浆结晶作用晚期,形成了碱质含量很高的熔体相。

无环带的斜长石的成分大都在An18~25之间,有序度为08~10,与环带状斜长石外环部分较接近。基质中斜长石较酸性(An17),有序度较低,矿物颗粒细小,说明基结晶是处于高温快速结晶状态的产物。

黑云母辉石闪长岩:主要分布于铁山岩体南缘尖山、狮子山和铁门坎矿段的地表。我们曾在尖山204m水平开采面上观察到黑云母辉石闪长岩侵入切穿石英闪长岩的现象,说明其生成比石英闪长岩要晚。岩石外表为绿灰色,中—细粒结构,主要组成矿物有斜长石(An14~35)、条纹长石、单斜辉石(透辉石-霓辉石的过渡系列)、黑云母,含少量石英和角闪石,常见的副矿物有榍石、磷灰石、磁铁矿、金红石和锆石等。

如前所述,铁山岩体是燕山期(同位素年龄128~165Ma)多次侵入的复式杂岩体。依各期侵入体的接触关系,参照同位素地质年龄资料,各类岩石的侵入顺序大致是:斑状含石英闪长岩、石英闪长岩→粗斑含石英闪长斑岩→黑云母辉石闪长岩→斑状花岗闪长岩。

铁山岩体不同岩石类型的岩石化学成分见表14-1。基于对铁山岩体150余个岩石化学分析资料的统计和详细岩相学研究,我们认为铁山岩体属富碱质的多阶段侵入杂岩,各期侵入岩岩石化学成分有循序演化的特点。岩系皮克指数为547,里特曼指数δ值介于3~6之间,表现出碱钙性岩系的特征。在查瓦里茨基岩石化学向量图解中,铁山岩体岩石投影点介于黄石公园与马洛斯-哈伊伍德自然组合之间,主要为埃特纳型,是一种与钙碱性岩系过渡的碱性岩系。各类岩石查瓦里茨基a值(每类岩石平均值)介于1596~1810之间,它不仅远高于相应戴里岩石的参数值,也大于胡受奚(1979)所划分的与铁矿有关的火成岩平均a值1495,反映出铁山杂岩是富碱的岩浆体系。铁山杂岩a/c平均值变动于696~837,显示了岩石富碱贫钙的特点。岩体平均b值为492~1129,燕山期早期侵入体为784~1129,较戴里闪长岩低,略低于戴里的石英闪长岩。岩浆岩中低铁镁组分的特性,可视为我国与矽卡岩铁矿床有关岩浆岩的共同特征,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找矿标志。这可能与岩浆演化过程中铁质较多地转移到流体相,以及在蚀变过程中岩体中铁质活化迁移的双重作用有关。铁山杂岩体早期岩相属正常系列,而燕山期晚期侵入岩铝的含量增加,向铝过饱和方向转化。

表14-1 铁山侵入体主要岩类化学成分单位:%

分析者:中国地质科学院岩矿测试技术研究所。

通过不同侵入阶段的岩石岩相学和岩石化学特征的对比,可以看出,铁山杂岩是一个硅酸不饱和—弱过饱和的岩浆正常演化系列,表现早期阶段富Ca,Mg,燕山期早期的晚期阶段富Fe,Na,燕山期晚期阶段富Si,K,Na,Fe在燕山期早期的晚期阶段最高。铁山杂岩体具有高的Fe3+/Fe2+值,反映出成岩过程中高的氧逸度环境,晚期岩体中Fe2O3/FeO值有所降低,这种特点决定了铁主要分布于氧化物相中,而晚期岩体中硅酸铁的比例有所增加。早期岩体具有高的Na/K值,而晚期岩体Na含量锐减,这可能促使钠在岩浆演化中在早期高温阶段就进入流体相,造成本区强烈的钠化。

3矿体产状特征

铁山矿床共由6大矿体组成,自东向西依次为尖山、狮子山、象鼻山、尖林山、龙洞和铁门坎。它们均产于蚀变石英闪长岩、黑云母辉石闪长岩与大理岩或白云质大理岩的接触带,连绵全长约5000m(图14-6)。矿体形态变化较大,一般为似层状或透镜状,局部为囊状,后者是交代蚀变闪长岩中大理岩捕虏体的产物(图14-7,图14-8)。6大矿体中除龙洞矿体向南倾斜和尖林山矿体呈平卧状外,其他都向北北东倾斜,但在深部有的矿体又转向南倾斜。矿体沿倾斜长度多在100~450m不等,厚10~80m,局部可达180m。

图14-6 大冶铁山铁矿地质略图

图14-7 大冶铁山尖山矿体地质剖面(据赵一鸣等,1965)

图14-8 大冶铁山狮子山矿体地质剖面(据赵一鸣等,1965)

4矿石类型和成矿系列

铁矿石的金属矿物主要为磁铁矿,次为赤铁矿、假像赤铁矿、菱铁矿、黄铁矿、黄铜矿、磁黄铁矿,有少量斑铜矿、白铁矿、闪锌矿,在氧化带还有水针铁矿、孔雀石、铜蓝、辉铜矿、赤铜矿等。脉石矿物主要为绿色云母(含铁金云母)、透辉石(或次透辉石)、方解石、白云石、铁白云石和石英,局部有绿泥石、阳起石等。

矿石以致密块状构造为主,其次为浸染状和花斑状,局部见角砾状、条带状和多孔状构造。磁铁矿交代矽卡岩和大理岩、菱铁矿和金属硫化物交代磁铁矿的现象十分普遍,形成许多交代结构和构造。在象鼻山矿体中还见有多孔状磁铁矿石,孔洞中有少量绿色云母和黄铁矿,我们认为这类矿石应属于高温富挥发分的含铁流体充填在张开裂隙中的产物,因为接触交代作用并不完全排除在一定构造围岩条件下在不同热液作用阶段局部可能发生的充填作用。此外,在狮子山紧挨岩体处还可见到一角砾状磁铁贫矿带,宽一至数米,磁铁矿呈网脉穿插胶结被压碎的蚀变闪长岩角砾,角岩的棱角还十分清晰,说明矿石主要是以充填的方式生成的。

矿石化学成分的特点是富铁高硫,并伴生Cu,Co,Au,Ag等有益元素,可供综合利用。铁矿石平均含全铁53%左右,铜品位05%~07%,钴是以类质同像的形式赋存于黄铁矿中。

根据矿石的矿物组合、构造特征、产出地质部位及其所反映的生成条件,可大致划分以下5个矿床类型(表14-2),即①接触交代型含铜矽卡岩磁铁矿矿床;②高温气液充填型磁铁矿矿床;③高中温热液交代型含铜磁铁矿-菱铁矿矿床;④中低温热液充填型菱铁矿矿床;⑤风化淋滤型含铜褐铁矿矿床。其中以1,3类分布最广,是矿区内最重要的铁(铜)矿石。上述1~4类矿床形成于同一成矿期的不同成矿阶段,相互之间有密切的时空成因联系,组成一个与燕山期中偏酸性侵入杂岩有关的铁(铜)成矿系列。

表14-2 铁山矿田主要矿床类型及其特征

(三)矽卡岩类型、矿物成分和交代分带

铁山矿区矿体附近的闪长岩类和碳酸盐围岩均遭到强烈的接触交代作用和热液蚀变作用,形成各类矽卡岩、碱质交代岩和热液蚀变岩石。矽卡岩和碱质交代岩是接触交代作用阶段(矽卡岩阶段)的产物,其形成时间早于矿化作用,在空间上常具较明显的分带性。

热液蚀变岩往往叠加在上述两类交代岩之上,但更紧挨矿体,在形成时间上则和矿化十分接近。下面对各类矽卡岩的特征、矿物成分和交代分带现象分别进行描述:

(1)透辉石(次透辉石)矽卡岩

这是矿区内最重要的矽卡岩,主要分布于狮子山、尖山、龙洞等矿段的外接触带,并常被磁铁矿矿体所交代,局部也有在内接触带蚀变闪长岩中呈脉状产出的。在狮子山矿段,透辉石矽卡岩的分布均高于112m水平,呈透镜状和弯月形产出,厚度可达30~50m。在龙洞矿段,透辉石矽卡岩的分布亦不低于60m水平。由于上部矿体大多已被开采完,因此,目前在地表和采坑这类矽卡岩已很难见到。

辉石矽卡岩在上述矿段发育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由于该地段接触带的大理岩含镁偏高。另一方面接触构造形式起重要作用,例如,狮子山矿段的辉石矽卡岩大多产于闪长岩的内凹处,即大理岩呈弧形突入闪长岩的部位。

透辉石矽卡岩外表为暗绿色,块状构造,细至中粒构造,主要由透辉石组成,含少量方解石、石榴子石、黄绿色角闪石、阳起石和绿色云母等。

对矿区内的单斜辉石经光性测定、化学分析和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14-3),主要属透辉石,Hed45~4105Joh043~235,Ng=1071~1736,Nm=1678~1718,Np=1670~1710,2V(+)=56°~62°,C∧Ng=39°~47°。部分产于蚀变闪长岩中的辉石含铝和钠偏高,消光角较大,C∧Ng=48°~52°,属于透辉石和霓石的过渡种属———霓辉石。

表14-3 铁山矿区辉石化学成分

注:样品1~6为化学分析,分析者为中国地质科学院岩矿测试技术研究所;7~10为探针分析,分析者为黄进。

我们曾对狮子山矿体北缘不同水平标高透辉石矽卡岩中的辉石和尖山34线30孔内辉石磁铁矿矿石中的辉石进行过系统的折射率测定,Ng=1701~1710,表明辉石的成分在空间上相对较稳定,变化不大,这说明本区外带辉石矽卡岩主要属于接触渗滤交代成因,而不是属于双交代成因的。因为双交代(扩散交代)成因的辉石矽卡岩,其矿物成分在垂直接触带方向应出现有规律的变化。另一方面,狮子山矿段的辉石比尖山矿段的辉石含铁率普遍要高一些,前者Hed17~22,后者Hed12~16。这可能与不同矿段的矽卡岩化溶液中铁的化学位高低略有差异有关。

(2)闪长岩中的脉状或网脉状石榴子石-透辉石-方柱石矽卡岩及其旁侧的碱质交代岩

这类交代岩在铁山矿区分布较广,主要见于尖山、铁门坎和龙洞等矿段,在空间上和矿体关系极为密切,常在矿体附近闪长岩类内接触带产出。断裂裂隙构造对这类交代岩的控制十分明显,因此,主要形成一系列沿闪长岩类裂隙交代的矽卡岩脉或网脉。当交代作用强烈时,网脉连成一片,形成块状矽卡岩。

在尖山地表,通过我们详细地质填图结果,发现此种网脉矽卡岩化带有两条(图14-9):一条分布于35线附近,宽约50m,呈NE50°方向延伸,长300余米;第二条矽卡岩化带宽度较小,约25m,呈NW320°方向延伸,矽卡岩化强度相对较弱。在矽卡岩网脉带两侧的闪长岩均遭到不同程度的钾长石(条纹长石)化。

图14-9 铁山矿区尖山矿段矿化蚀变分布略图(据赵一鸣等,1965)

条纹长石交代斜长石的现象在尖山的矽卡岩脉旁侧闪长岩中十分发育,其形态也多种多样:

1)钾长石沿节理交代钠长石,交代作用较弱时,钠长石残留斑块状分布零星;交代强烈时变成条纹长石。

2)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钠长石呈细小星点分布于钾长石中。

3)钠长石在钾长石中呈细纹状产出,细纹的分布方向与条纹和长石结的长轴方向垂直。当发育卡氏双晶时,钠长石细纹总是向双晶结合面两侧呈“人”字形分布,形成羽毛状结构。

4)钾长石沿斜长石的节理裂隙交代,形成港湾状、网脉状等各种形态。

方柱石矽卡岩脉外表蓝灰—绿灰色,组成矿物成分为方柱石、透辉石、钙铁榴石和榍石等,有时有少量黄铁矿、钠长石和葡萄石等晚期交代矿物。方柱石的化学成分见表14-4,按成分主要属于针柱石(Me2036~3410,Ma659~7964)。

表14-4 方柱石(1~4)和绿帘石(5~7)化学成分

方柱石交代斜长石、条纹长石或反条纹长石的现象在薄片中很常见,一般沿长石的节理裂隙呈枝杈状、不规则网脉状进行交代,然后逐渐扩大到整个长石晶体。

方柱石矽卡岩脉旁侧的碱质交代现象在不同矿段有所不同,在狮子山、铁门坎和龙洞等矿段主要发育钠长石化,伴有少量钾长石化,而尖山矿段则主要发育钾长石化,其次为钠长石化。出现钠化或钾化为主的原因似乎与闪长岩原岩的成分有一定联系,当原岩为石英闪长岩时一般发育钠长石化,当原岩是黑云母辉石闪长岩时,则主要发育钾长石化。

伴有钠长石化的矽卡岩分带在铁门坎矿段比较典型,通过地表和开采场的详细填图,自闪长岩至大理岩可以分出以下几个带(图8-1):

00 石英闪长岩

1 透辉石化钠长石化闪长岩,宽50~300m

2 网脉状方柱石化(伴有透辉石化、石榴子石化、绿帘石化)和钠长石化闪长岩,宽0~80m不等

3 石榴子石透辉石方柱石矽卡岩,宽0~50m

4 绿色云母透辉石磁铁矿

0 大理岩

(3)石榴子石矽卡岩

石榴子石矽卡岩是铁山矿区重要交代岩之一,按石榴子石的成分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钙铝榴石矽卡岩:主要产于尖山矿段内带,呈脉状产出,和硅灰石、透辉石共生,属矽卡岩早期的渗滤交代产物。根据大量折光率的测定,石榴子石含7%~26%钙铁榴石分子。尖山矿体外接触带条带状透辉石-石榴子石大理岩中的石榴子石也属于此类。经电子探针分析,此种石榴子石成分为And3456Gros6178Sp+Pyr365。

第二类是钙铁榴石矽卡岩,以棕色为特征,常呈不规则脉状交代方柱石矽卡岩或透辉石矽卡岩,也有呈网脉状交代钠长石化闪长岩的。矿物成分特点是含较高的钙铁榴石分子(And63~100),锰铝榴石分子很低(Sp011~079)。当钙铁榴石与晚期热液交代矿物———钠长石、绿泥石、方解石等伴生时,常有环带状结构,并具异常干涉色。

(4)脉状硅灰石-钙铝榴石-透辉石矽卡岩

这类矽卡岩脉仅见于尖山矿段离矿体稍远的网脉状矽卡岩带,外表一般为浅灰至灰白色,稍带浅绿和浅棕色。脉的宽度变化很大,狭者仅1~2cm,宽者可达数米。它们经常呈网脉沿闪长岩的裂隙交代产出,形成“角砾状”构造。

矽卡岩脉的矿物组成主要有硅灰石、钙铝榴石和透辉石,常具对称的分带现象,自闪长岩到矽卡岩脉的中心,一般可分成以下5个交代带:

00 黑云母辉石闪长岩

1 条纹长石化(或反条纹长石化)黑云母霓辉石闪长岩

2 平行的束状硅灰石带

3 致密细粒状钙铝榴石-透辉石-硅灰石带

4 透辉石(Di18)-钙铝榴石(And20Gros80)带

5 硅灰石中心带

(四)矽卡岩期后酸性淋滤阶段的热液交代产物

铁山矿区近矿闪长岩中除了矽卡岩化外,还发育各种热液交代现象,主要表现为绿色云母化、绿帘石化、阳起石、晚期钠长石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和高岭石化等,它们往往叠加于矽卡岩、碱质交代岩或其他围岩之上,在空间上紧挨矿体分布,但其范围比碱质交代岩小,宽度一般为数米,局部达20~30m。在生成时间上大致相当于磁铁矿化的晚期或稍晚,大部属于酸性淋滤阶段的产物。

(1)绿色云母交代岩

这是铁山矿区最重要的近矿热液交代岩之一,广泛发育于矿体边部的内外带矽卡岩和蚀变闪长岩中,常呈网脉状沿矽卡岩或蚀变闪长岩的裂隙交代产出。绿色云母蚀变岩带的宽度一般为数米,决定于接触围岩岩性和裂隙发育强度。当近矿交代岩为方柱石矽卡岩或方柱石化钾(钠)长石化闪长岩时,绿色云母化最发育。与其共生的矿物有磁铁矿、方解石、透辉石、钠长石、阳起石和萤石等。

绿色云母外表为绿色,呈鳞片状集合体,鳞片大小一般为02~05cm,局部较细,仅05mm左右。在薄片中云母的多色性显著,Ng=Nm浓绿至淡绿色,Np—淡,折光率普遍比金云母高,但低于黑云母:Ng=1589~1613,Np=1547~1558,光轴角小(10°±),比重2891~2951。

沙勃宁(1985)曾指出,黑云母和金云母之间,按含铁度(fm)大小,应存在一个连续的系列,花岗岩、伟晶岩中的黑云母的fm一般大于35%,金云母fm通常低于15%,fm介于15%~35%之间的云母应属于含铁金云母类,铁山矿区的绿色云母按化学成分和折光率换算的总含铁度为15%~29%(表7-4),所以应属于含铁金云母。

(2)绿帘石交代岩

这类交代岩主要见于矿体边部的内矽卡岩或蚀变闪长岩中,如尖山、铁门坎等矿段。绿帘石常呈脉状产出,或为单矿物交代脉,或和钠长石、蓝绿色角闪岩、方解石、阳起石和黄铁矿等共生。

绿帘石为黄绿色柱状集合体,Ng=1768,Nm=1752,Np=1730,2V(-)=73°~79°其化学成分见表14-4。

蓝绿色角闪石常交代透辉石,C∧Ng=30°,Ng=1694,Nm=1686,Np=1674,属绿钙闪石类。阳起石一般呈纤维状集合体,C∧Ng=16°~20°,Ng=1635,Np=1626。绿帘石的化学成分见表14-4。

一、大地构造单元

矿区属扬子准地台下扬子台褶带,为古生代—中生代三叠纪的坳陷带,是地幔上隆和地壳结构较薄弱的部位。

二、矿区地质

(一)地层

矿区内出露地层以中下三叠统大冶灰岩为主,次为二叠纪硅质页岩。中下三叠统大冶灰岩,由下而上按其岩性可分为三层:

(1)灰黑色薄层泥质灰岩与页岩互层,该层在接触带附近变为条带状石榴子石透辉石大理岩;

(2)灰黑色中厚层纯灰岩;

(3)含少量白云质(MgO 15%~5%)厚层灰岩,中夹数层厚约2030m的灰质白云岩(MgO 15%~18%)。第3层为铁山矿床主要成矿围岩,相当于嘉陵江组层位。上述碳酸盐围岩受岩浆侵入影响,发生接触热变质作用,不同程度地遭到大理岩化。

(二)构造

矿区的主体褶皱构造为铁山背斜,轴向NWW,由一系列次级褶皱组成。由于断裂的破坏和侵入体的热动力作用,使褶皱形态复杂化,总的看来,南翼倾角较缓,北翼较陡,并由局部倒转和被后期NNE向褶皱叠加的现象(图2-119)。铁山矿床位于该复式背斜的北翼。断裂主要有两组,一组为NW—NNW向,具有多期活动的特点,以压性和压扭性为主,复合在铁山岩体南缘接触带的NW向断裂控制了铁山矿床矿体的展布。另一组断裂为NNE向,主要为压性,形成时间晚于NW—NNW向断裂,对矿体的控制作用也较弱。此外还有NE向和NEE向断裂。

图2-119 大冶铁山铁铜矿床地质略图 Fig2-119 Schematic Geological map of Tieshan Iron-Copper Deposit,Daye

1—大理岩;2—白云质大理岩;3—条带状透辉石石榴子石大理岩;4—含角页岩条带之大理岩;5—含石英闪长岩;6—含黑云母辉石闪长岩;7—透辉石夕卡岩;8—铁(铜)矿体;9—铁锰矿体

(三)侵入岩

铁山岩体位于保安复式背斜和碧石渡向斜公共翼上,受NWW向和NE向断裂控制,沿下三叠统大冶群和上三叠统蒲圻群界面侵入(中统地层被岩体侵入占据),呈NWW向展布,长约27km,宽4~8km,出露面积145km2,为深部向四周扩大的岩基。

铁山岩体是由石英闪长岩、正长闪长岩(二长闪长岩)、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等组成的多次侵入的中偏酸偏碱性侵入杂岩。各岩性分布具有一定规律,自中心向边缘呈环带分布:

(1)中心部分:由斑状花岗闪长岩组成,出露面积约6km2。岩石为浅灰-肉红色,不等粒斑状结构。斑晶为条纹长石和钾长石,基质为斜长石、石英、钾长石。副矿物有磷灰石、榍石、磁铁矿和锆石。

(2)过渡部分:为正长闪长岩和石英二长闪长岩,是岩体的主要岩相,其结构由内向外从粗中粒变为细粒,且具流线构造。岩石由更长石、条纹长石和角闪石组成。

(3)边缘部分:由石英闪长岩、斑状石英闪长岩和黑云母辉石闪长岩组成。前者分布于岩体南部。黑云母辉石闪长岩主要分布于铁山岩体南缘尖山、狮子山和铁门坎矿段的地表,其生成比石英闪长岩要晚,岩石外表为绿灰色,中-细粒结构,主要矿物有斜长石、条纹长石、单斜辉石、黑云母,含少量石英和角闪石。

铁山岩体是燕山期(同位素年龄128~165Ma)多次侵入的复式杂岩体。依各期侵入体的接触关系,参照同位素地质年龄资料,各类岩石的侵入顺序大致是:斑状含石英闪长岩、石英闪长岩→粗斑含石英闪长斑岩→黑云母辉石闪长岩→斑状花岗闪长岩。

铁山岩体不同岩石类型的岩石化学成分见表2-77。基于对铁山岩体150余个岩石化学分析资料的统计和详细岩相学研究,认为铁山岩体属富碱质的多阶段侵入杂岩,各期侵入岩岩石化学成分有循序演化的特点。岩系的皮克指数为547,里特曼指数δ介于3~6,表现出碱钙性岩系的特征。各类岩石查瓦里茨基α(每类岩石平均值)介于1596~1810,反映出铁山杂岩是富碱的岩浆体系。岩浆中低铁镁组分的特性,可视为我国夕卡岩铁矿床有关岩浆岩的共同特征,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找矿标志。这可能与岩浆演化过程中铁质较多地转移到流体相以及在蚀变过程中岩体铁质活化迁移的双重作用有关。铁山杂岩体早期岩相属正常系列,而燕山晚期侵入岩铝的含量增加,向铝饱和方向转化。

表2-77 铁山侵入体主要岩类化学成分(wB/%) Table 2-77 Chemical composition(wB/%)of main rocks in Tieshan intrusion

分析者:中国地质科学院岩矿测试技术研究所

通过不同侵入阶段的岩石岩相学和岩石化学特征的对比,可以看出,铁山杂岩是一个硅酸不饱和—弱饱和的岩浆正常演化系列,表现早期阶段富Ca、Mg,燕山早期的晚期阶段富Fe、Na,燕山晚期阶段富Si、K、Na。Fe在燕山早期的晚期阶段最高。铁山杂岩体具有高的[Fe3+]/[Fe2+]值,反映出成岩过程中高的氧逸度环境,晚期岩体中w(Fe2O3)/w(FeO)有所降低,这种特点决定了铁主要分布于氧化物相中,而晚期岩体中硅酸铁的比例有所增加,早期岩体具有高的w(Na2O)/w(K2O)比,而晚期岩体Na含量锐减,这可能促使钠在岩浆演化的早期高温阶段就进入流体相,造成本区强烈的钠化。

三、矿床地质

(一)矿体形态分布及形态产状特征

铁山矿床共由六大矿体组成(图2-119),自东向西依次为尖山(A)、狮子山(B)、象鼻山(C)、尖林山(D)、龙洞(E)和铁门坎(F)。他们均产于蚀变石英闪长岩、黑云母辉石闪长岩与大理岩或白云质大理岩的接触带,连绵延长约5000m。矿体形态变化较大,一般为似层状或透镜状,局部为囊状,后者是交代蚀变闪长岩中大理岩捕虏体的产物(图2-120)。六大矿体中除龙洞矿体向南倾斜和尖林山矿体呈平卧状外,其他都向北北东向倾斜,但在深部有的矿体又转向南倾斜,转折部位在0~—200m标高处。矿体沿倾斜长度多在100~450m不等,延伸最大是龙洞和狮子山矿段,分别为—620m和—615m标高,但最主要的矿体赋存在—100m标高以上。矿体厚10~80m,局部可达180m。

图2-120 大冶铁山狮子山矿体地质剖面图 Fig2-120 Geological Profile of Shizishan ore body in Tieshan Iron-copper deposit,daye(据赵一鸣等,1965)(after Zhao Yiming,1965)

1—大理岩;2—脉状钠长石化含石英闪长岩;3—钠长石化透辉石化含石英闪长岩;4—弱方柱石化钠长石化闪长岩;5—致密细粒透辉石钠长石交代岩;6—闪长玢岩岩脉;7—反条纹长石化、方柱石化含黑云母辉石闪长岩;8—碳酸盐化钠长石化闪长岩;9—高铜高硫磁铁矿石;10—含铜赤铁矿矿石;11—低铜磁铁矿石

(二)矿石类型、组分及矿床成因类型

矿石的金属矿物主要为磁铁矿,次为赤铁矿、假象赤铁矿、菱铁矿、黄铁矿、黄铜矿、磁黄铁矿,有少量斑铜矿、白铁矿、闪锌矿,在氧化带还有水针铁矿、孔雀石、铜蓝、辉铜矿、赤铜矿等。脉石矿物主要为绿色云母(含铁金云母)、透辉石(或次透辉石)、方解石、白云石、铁白云石和石英,局部有绿泥石、阳起石等。

矿石以致密块状构造为主,其次为浸染状和花斑状,局部见角砾状、条带状和多孔状构造。磁铁矿交代夕卡岩和大理岩、菱铁矿和金属硫化物交代磁铁矿的现象十分普遍,形成许多交代结构和构造。在象鼻山矿体中还有多孔状磁铁矿石,孔洞中有少量绿色云母和黄铁矿。这类矿石应属于高温富挥发分的含铁流体充填在张开裂隙中的产物,因为接触交代作用并不完全排除在一定围岩条件下在不同热液作用阶段局部可能发生充填作用。此外,在狮子山紧挨岩体处还可见到一角砾磁铁贫矿带,宽至数米,磁铁矿呈网脉穿插胶结被压碎的蚀变闪长岩角砾,角岩的棱角还十分清晰,说明矿石主要是以充填的方式生成的。

矿石的化学成分的特点是富铁高硫,并伴生Cu、Co、Au、Ag等有益元素,可供综合利用。铁矿石平均含TFe 53%左右,铜品位05%~07%,钴是以类质同相的形式赋存于黄铁矿中。Co、V2O5、Ni在10-4量级,Mn在10-3量级。有害组分S较高,P、As、Zn、Pb含量极低。

夕卡岩型矿石总稀土元素含量高于层孔状矿石4倍以上,前者与夕卡岩和闪长岩的总稀土含量相近,但稀土元素的分配很不相同,夕卡岩比闪长岩的轻,重稀土元素比值小得多,而浸染状矿石由于重稀土元素含量很低,轻、重稀土元素含量比值竟达38。层孔状矿石与大理岩的稀土元素含量和元素分配都有很大的相似性。

根据矿石的矿物组合、构造特征、产出地质部位及其所反映的生成条件,可大致划分5个矿床类型:①接触交代型含铜夕卡岩磁铁矿矿床;②高温气液充填型磁铁矿矿床;③高中温热液交代型含铜磁铁矿-菱铁矿矿床;④中低温热液充填型菱铁矿矿床;⑤风化淋滤型含铜褐铁矿矿床。其中以1、3类分布最广,是矿区内最重要的铁(铜)矿石。2、4类只在个别矿带发育,第5类仅见于尖山地表。上述1~4类矿床形成于同一成矿期的不同成矿阶段,相互之间有密切的时空成因联系,组成一个与燕山期中偏酸性侵入杂岩有关的铁(铜)成矿系列。

(三)围岩蚀变及夕卡岩类型

铁山矿区矿体附近的闪长岩类和碳酸盐围岩均遭强烈的接触交代作用和热液蚀变作用,形成各类夕卡岩、碱质交代岩和热液蚀变岩石。夕卡岩和碱质交代岩是接触交代作用阶段(夕卡岩阶段)的产物,其形成时间早于矿化作用,在空间上常具较明显的分带性。热液蚀变岩往往叠加在上述二类交代岩之上,但更紧挨矿体,在形成时间上则和矿化十分接近。各类夕卡岩的产出特征如下:

1透辉石(次透辉石)夕卡岩

这是矿区内主要的夕卡岩,主要分布于狮子山、尖山、龙洞等矿段的外接触带,并常被磁铁矿矿体所交代,局部也有在内接触带蚀变闪长岩中呈脉状产出。

2闪长岩中的脉状或网脉状石榴子石-透辉石-方柱石夕卡岩及其旁侧的碱质交代岩这类交代岩在铁山矿区分布较广,主要见于尖山、铁门坎和龙洞等矿段,在空间上和矿体关系极为密切,常在矿体附近闪长岩类内接触带产出。

3石榴子石夕卡岩

石榴子石夕卡岩是铁山矿区重要交代岩之一,按其成分大致可分为两大类:

钙铝榴石夕卡岩:主要产于尖山矿段内带,脉状产出和硅灰石透辉石共生,属于夕卡岩早期的渗滤交代产物。

钙铁榴石夕卡岩:以棕色为特征,常呈不规则脉状交代方柱石夕卡岩或透辉石夕卡岩,也有呈网脉状交代钠长石化闪长岩的。

4脉状硅灰石-钙铝榴石-透辉石夕卡岩

这类夕卡岩仅见于尖山矿段离矿体较远的网脉状夕卡岩带。色浅,常呈网脉沿闪长岩裂隙交代产出,形成角砾状构造。

矿床围岩蚀变比较发育。大理岩中的蚀变有石榴子石透辉石夕卡岩化,为近矿围岩蚀变,硅化、菱铁矿化和很弱的磷灰石化、赤铁矿化分布范围较广。细粒含石英闪长岩中蚀变包括强度不大的钠长石化、石英化、黑云母化、碳酸盐化和夕卡岩化。夕卡岩受到后期蚀变强烈改造,主要有透辉石化、绿帘石化、绿泥石化、石英化和碳酸盐化。黑云母辉石闪长岩中的蚀变一般比较易于识别,主要类型有钠长石化、方柱石化、金云母化、石榴子石化、透辉石化和一些夕卡岩矿物的蚀变及硅化和碳酸盐化等。钠长石化多受裂隙带控制,形成浅色蚀变网脉。夕卡岩化可以形成面型的夕卡岩,如尖山矿体,也可形成金云母-石榴子石-透辉石-方柱石组合的细网脉,可以分布于离矿体上百米的范围。

(四)矿床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图2-121)

1地球物理特征

磁异常形态规则,强度大,梯度北陡南缓,北部局部出现负值,形成正负相伴的异常(如尖林山)。平面上等值线时疏时密(4000nT以上密集,4000~2000nT变稀疏,2000~1000nT又密集,而1000nT以下稀疏),反映了由深部磁性体(矿体)所引起的叠加异常特征重力异常由南东到北西,由2~0mg的台阶式的叠加异常,矿体对应于重力异常过渡带。只有经过正反演计算后,才能提取矿异常的剩余异常的价值。

图2-121 铁山铁铜矿区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异常典型剖面 Fig 2-121 Geophysical and geochemical anomaly profile of Tieshan iron-copper ore district

1—第四系残坡积层;2—大冶群第六段;3—闪长岩;4—夕卡岩;5—铁矿体;6—铜铁矿体;7—原生晕范围;8—地质界限;9—磁法△Z曲线;10—重力△g曲线;11—原生异常

2地球化学特征

矿前缘见强度高、浓度分级明显、形态规则的Pb、Hg、As、Sb、Se、Te、B异常;Cu、Au、Ag、Mo为外带异常;近矿见有Cu、Ag、Au、Zn、Mo、Mn内带异常和Pb、Co、Ni外带异常;矿尾见有Co、Ni、Mn、Ag内带异常和Cu、Au、Zn、Mo外带异常。

原生晕轴向分带(自上而下)为:(Hg、As、Sb、B、Se)—Te—Au—Ag—Cu—(Fe、Co)。

简言之,矿前缘特征指示元素为:Hg、Pb、As、Sb、B;近矿特征指示元素为:Cu、Ag、Au、Zn、Mo;矿尾特征指示元素为:Mn、Co、Ni。

四、成矿条件

(一)同位素研究与矿质来源

硫同位素:据石准立(1981)研究37个样可分为4种,早期致密块状矿石中硫化物δ34S以—03‰~+29%。为主;晚期粗晶磁铁矿共生硫化物δ34S变化范围窄50‰~59‰,均属上地幔或地壳深部来源。硬石膏、天青石、透石膏中δ34S变化范围在10‰左右,为氧逸度增高,H2S和SO2发生同位素分馏而使SO2富含重硫所造成的。而与碳酸盐共生之粗晶黄铁矿δ34S为—32‰~—223‰,故不排除其他硫混入的可能。

氧同位素:8个样品中矿石与岩浆岩中磁铁矿δ18O相似,大理岩δ18O为23‰,明显说明并非来自磁铁矿。与大理岩接触处磁铁矿δ18O增到569‰~600‰,可能为混入碳酸盐发生同位素分馏结果。

金云母铷锶同位素:87Sr/86Sr初始比值为07000,显示为幔源;近期三个不同期岩浆岩6个样品测定比值均接近07030,也说明同样结论。

(二)流体包裹体及成矿温度

铁山矿区与主矿化阶段相近的脉石矿物,如石英、方解石、磷灰石、石榴子石、透辉石等的包裹体几乎只有气液包裹体,其气液比值为5%~15%,很少见高盐度的子矿物包裹体,表明成矿流体是盐度较低的稀流体。

磁铁矿的爆裂温度在300~700℃,以400~560℃为主,大于700℃为多峰爆裂样品。

矿化温度的上限可由石榴子石(58~640℃)、透辉石(545~683℃)的均一温度界定,下限由石膏的均一温度(320~340℃)和赤铁矿的爆裂温度(300℃±)界定。

(三)成矿阶段及矿床成因

野外和镜下研究,矿床的形成过程可以分为两期9个阶段:

(1)细粒闪长岩后第一期矿化 ①夕卡岩化阶段(弱);②细粒磁铁矿阶段(主矿化);③粗粒磁铁矿阶段;④细粒硫化物阶段;⑤菱铁矿-赤铁矿阶段。

(2)黑云母辉石闪长岩后第二期矿化 ⑥夕卡岩化阶段(强烈);⑦中粗粒磁铁矿阶段;⑧中粗粒硫化物、石英、方解石阶段;⑨菱铁矿阶段。

该矿床的成矿方式较为复杂。一类是岩浆热液充填交代作用形成的接触交代型(夕卡岩型)矿体,含铜较富。在成岩和成矿过程中,岩体的早期钠化是铁质的就近来源之一,但铁质主要系由岩浆热液活动自深部带入。当岩浆侵入围岩,同化膏(盐)层后,使热液中钠、氯等组分增加。当含矿热液流动到岩体接触带与接触围岩发生水/岩交代作用,使含铁络合物沉淀,形成铁矿石。另外,在含矿岩浆的同化作用和分异过程中,在氟、氯等挥发组分的参与下,可有富铁熔浆从硅酸盐熔浆中熔离出来,沿着早期就位岩体接触带及附近裂隙充填贯入,形成矿浆贯入型富铁矿体。

对于富铁矿浆的成因有不同认识,有的认为矿浆是在浅部开放性构造空间中,由于含矿介质的大量蒸发,使得流体中矿质浓集而成为浆状熔体。

图2-122 陆内凹陷带中与中酸性侵入岩有关的(大冶式)铁(铜)矿床模式图 Fig2-122 Model showing Daye-type iron(copper) deposit related to medium-acid intrusion within intracontinental geotectogene

1—砂砾岩;2—粉砂岩和灰泥岩(蒲圻群);3—大理岩(大冶群);4—闪长玢岩;5—正长闪长岩及花岗岩;6—辉石闪长岩;7—闪长岩;8—热液充填交代矿床;9—矿浆矿床;10—接触交代矿床;11—蚀变带;12—沉积-接触变质改造矿床;13—断裂;14—矿体产状类型编号;1a、1b—矿体内部矿床(1a—矿脉;lb—捕虏体中矿体);2a、2b—岩体顶部矿床(2a—单层矿体;2b—多层矿体);3a、3b—岩体侧部矿床(3a多期次接触带中矿体;3b—单期次接触带中矿体);4a、4b—岩体外围矿床(4a—顺层矿体;4b—热液充填交代矿体)

(四)矿床模式

该类矿床成矿作用发生在中-中浅成侵入体与碳酸盐岩的接触构造带中;成矿方式既有接触交代,又有富铁矿浆贯入。在接触带构造系统的不同部位,成矿的性质、规模和矿体产状等均有不同。模式显示了与复式岩体岩浆热液活动及矿浆活动有关的各类矿体的空间组合形式(图2-122)。

五、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志

1控矿因素

(1)燕山期富钠中性-中酸性岩产出地段;

(2)构造隆起区与坳陷区过渡地带的深断裂发育处;

(3)含有膏(盐)层的碳酸盐岩层,主要是中下三叠统大冶灰岩;

(4)储矿构造主要是岩体接触带和断裂-接触带以及附近的层间裂隙。

2找矿标志

(1)围岩蚀变,主要是夕卡岩化、磁铁矿化和钠化(浅色蚀变带);

(2)航磁与地磁异常及重磁复合异常。

包括黄冈中学、黄石二中、鄂南高中、鄂州高中、黄梅一中、大冶一中、赤壁一中、蕲春一中、阳新一中、孝感高中共十所省级示范高中。

联考的意义:

1,熟悉新‌‌高考模式:

这也是联考的主要目的之一。通过这次联考模拟考试,使考生适应“不分文理,必考+选考”的新高考模式,熟悉考试流程、试卷结构和题型难度。

根据以往的经验,虽然正式高考的试题结构和题型题量与模拟考试相比会有所变化,但幅度不大。所以模拟考试对正式高考的备考具有很好的导向作用,可以根据联考成绩了解本人的大致水平,总结学习中的经验教训,利于考生迎战正式高考。

2,了解新高考赋分机制:

新高考总分由科目卷面分+选考科目等级赋分构成,也就是说只要参加高考,就能获得 低等级的赋分。政治、地理、化学、生物这4门以等级赋分成绩计入总成绩的科目,从0到100分的卷面原始分区间压缩到30-100分的赋分区间,整体成绩的区分度实际上降低了。

3,弄清新高考志愿填报与投档规则:

本次联考将完全模拟高考流程,当然也包括志愿填报与录取流程。新高考省份在安排招生计划时,将按物理科目组合与历史科目组合两个类别分开编制。

相对应的,投档方式也将按物理科目组合与历史科目组合,分别划定 低录取控制分数线,考生在填志愿时将按照“(类)+院校”或“院校+组”的方式进行,实行平行志愿投档。

百度百科-湖北八校联考

该局领导班子成员部分分工如下:
徐祥山 党委书记、局长 主持局党委、行政全面工作,侧重组织、财务、规划及重点工程工作。
盛以永 党委委员、副局长 协助书记、局长分管党务、组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计生、老干、行政执法及信访维稳。对口分管政工科、政策法规科和市城乡规划执法大队。
樊 昊 党委委员、副局长 协助局长分管规划工作。对口分管规划科、总工室和市规划勘测队。
徐 旭 党委委员、副局长 协助书记、局长分管机关后勤、财务、劳资、宣传、招商引资、城建档案管理及企业改革改制工作。对口分管局办公室、计财科、局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市建设档案馆、市市政公司和市建筑设计院。
左水坤 党委委员、副局长 协助书记、局长分管纪检、监察、重点工程及建筑节能工作。对口分管监察室、市城建重点办、市墙革办和市散装水泥办。
黄柏林 党委委员、副局长 协助局长分管建筑业、安全生产、消防、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及建筑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工作。对口分管建筑业科、勘察设计科、质量监督站、质量检测站、市场安全站、造价管理站、装饰办和审图事务所。
胡广飞 党委委员、副局长 协助局长分管经济开发区内西北工业园和罗桥工业园内的规划建设工作;主持开发区规划建设分局全面工作。
邓永勤 党委委员、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主持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全面工作;协助分管局规划工作。
张伯承 工会主席 协助局长分管镇、村规划建设工作;主持局工会工作。对口管理城乡建设科。
柯 凌 总工程师 负责全局各项工程技术,行业新技术及新产品的开发、应用、推广,科技、业务培训及职称管理等工作。
熊敬平 测绘局副局长 协助局长主持市测绘局工作;对口管理测绘管理科。

大冶发布网老年人高龄补贴只能看到当月数据吗:一、补贴对象和标准
(一)补贴对象。具有大冶市户籍且年满8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享受高龄津贴待遇。
(二)补贴标准。80周岁至89周岁老人每年800元,每月发放6666元;90周岁至99周岁老人每年1500元,每月发放125元;100周岁及以上老人每年3600元,每月发放300元。
二、申请审批流程
(一)个人申请。高龄津贴以个人自愿申请为原则,申报对象凭本人《居民身份z》和《居民户口本》原件及三份复印件、本人近期一寸或两寸免冠照片(三张),向本人户口所在地的村(社区)提出申请,并填写《大冶市高龄津贴申报个人审批表》(附件1)。申报对象委托亲属或其他人员办理申请的,须提供本人的委托书和受托人的身份z明原件和复印件,并提供相关的****。
(二)初审。村(社区)在接到申报对象的申请资料后,要认真审查核实资料(委托亲属或其他人员办理申请的,村(社区)干部必须入户核实)。审核内容包括:申请表格填写清晰、完整、规范;各项证明材料齐全、有效。审核无误后,经办人和村(社区)负责人签署审核意见加盖公章,3个工作日内将《大冶市高龄津贴申报个人审批表》报乡镇(街道)审核。
(三)复审。收到村(社区)提交的《大冶市高龄津贴申报个人审批表》后,要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材料的审核、登记和造册,审核无误后,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将申报材料报大冶市民政局审批备案。各乡镇(街道)于每月25日前完成本辖区内高龄津贴老人的资料汇总,并报送至大冶市民政局。
(四)审批备案。收到乡镇(街道)的申报材料后,市民政局1个工作日内完成资料的审批备案。对审定符合条件的高龄老人及时纳入到市民政局高龄津贴月发放名单中,于审批备案时间的次月足额发放到位,对不符合审批条件的当面告知申报对象原由。
(五)资金发放。高龄津贴实行按月发放,严格执行社会化发放,严禁现金发放。
(六)取消程序。享受高龄津贴老人死亡的,其亲属和户籍所在地的村(社区)要严格按照村报,乡审,市定的程序,及时向乡镇(街道)填报《大冶市高龄津贴取消审批表》(附件2),乡镇(街道)要在当月前往市民政局办理注销和备案手续,市民政局审定后将于注销审批时间的次月停发死亡对象的高龄津贴。
三、政策衔接
(一)户籍跨县(市、区)迁移。高龄老人户籍跨县(市、区)迁移的,应在30日内到户籍所在地的村(社区)办理高龄津贴发放变更手续,户籍迁出的当月由迁出地发放,自迁出的次月起由迁入地发放。
(二)无法联系到本人。享受高龄津贴待遇老人离开户籍所在地满3个月以上联系不上的,可以停止发放高龄津贴。因上述原因停止发放津贴的老人再度出现,可以重新申请高龄津贴,重新申请核准后,从停止发放津贴的当月补发津贴。
(三)常住地与户籍所在地不一致。在大冶范围内,高龄老人常住地与户籍所在地不一致,转移户籍或在户籍地领取确有困难的,个人可向常住地或户籍地的高龄津贴发放部门提出申请,经常住地与户籍地高龄津贴发放部门协商一致同意后,报市民政局审批备案,可在常住地领取高龄津贴。享受高龄津贴老人死亡的,其亲属和户籍所在地的村(社区)应当及时向乡镇(场)、街办上报信息,乡镇(场)、街办要及时上报市民政局,市民政局要及时办理注销备案手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dianzi/1263038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6
下一篇 2023-05-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