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南翼新城的城市规划

泉州南翼新城的城市规划,第1张

形成“一心、两带、三组团”
泉州南翼新城(安平区)城市发展定位为:泉州市南翼副中心城市,重要交通枢纽,泉州市现代加工工业制造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内设备制造业基地;构筑泉厦、泉台合作大平台的战略前沿。
在空间结构上,形成“一心、两带、三组团”,基本上呈现“北部工业物流、中部综合服务、南部港口服务”的空间格局。
“一心”即指以安海、水头为基础的综合服务中心。规划以安海、水头为基础,加强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构成南翼新城的核心,为南翼新城(安平区)提供商贸金融、信息咨询、会展会议、娱乐休闲、文化体育等服务设施。
“两带”即指安海湾—大盈溪—石壁水库生态景观带和南部沿海特色景观带。安海湾—大盈溪—石壁水库生态景观带,通过河流水系及两侧绿地形成联系山、海的生态景观带,该景观带上有石壁水库风景区、安平桥旅游风景区、水上活动中心、郑成功文化旅游区等景点。同时,充分利用南部海岸线,构建沿海特色景观带,提升整个南翼新城(安平区)乃至泉州市的形象。
“三组团”即指北部的产业物流组团、南部的东石次中心组团、石井临港组团。
滨海成为未来城市公共活动舞台
泉州南翼新城(安平区)的总体城市设施规划原则是:向大海要空间,城市主要形象向海岸一侧打开,滨海将是未来城市公共活动的舞台,自然开放廊道依势而行,打通山体面向港湾的通道。由内湾眺望外海和沿海两岸对望视觉轴线延伸为城市空间发展轴,结合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五个主题功能区拥湾而设,定义了滨海空间的节奏和变化。环湾道路和跨海通道联络滨水功能组团,主题功能区和港口、产业、居住等组团错位发展,推动环湾城市功能一体化进程。
在城市总体功能布局上,呈现为:一湾(以安海湾为中心的环湾发展带)、两心(体育休闲中心、文化商业中心)、三核(行政核心区、东石新城核心区、商贸物流核心区)、五组团(安平桥历史生态示范组团、历史文化名城展示组团、临港新兴产业基地组团、滨水高尚居住社区组团、深水港口物流综合组团)。总体设计理念为:以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背景为设计出发点,不同城市组团都将以水为设计要素,打造一个以水为舞台的城市新区。
在概念性城市设计中,规划编制单位对行政核心区、东石新城核心区、商贸物流中心区等进行了重点区城市设计。
——行政核心区主要建筑轴线为南北向,北面视觉中心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安平桥,南面轴线与东石新城相呼应,并以东石新城的标志性建筑为视觉中心点,再往外则是广阔的大海和与泉州隔海相望的宝岛台湾。该区域所在区位周边绿化景观资源极为丰富,以安平桥为核心的城市公园和河流组成的水系环绕在核心区周围。
——东石新城核心区则通过绿化廊道将水景和绿化引入城市中心,使绿色充分与居住建筑、公共建筑相互渗透,打造一个绿色宜居的水岸新城。东石新城与石井镇隔江相望,规划以“缝合城市、打通脉络”为理念,强调了两岸新城在空间结构上的响应关系。
——商贸物流中心区在核心区位规划五星级海景酒店,打造区域性标志性建筑。规划充分结合商贸物流港区的远、近期发展。近期主要以填海打造区域重要港口物流为主。规划机场立交以西区域主要以商住办公等服务功能为主,以满足未来城市远期发展需求,同时提升区域整体滨海形象。 为适应城市空间结构,南翼新城路网结构也相应采用组团式的布局结构形式,以综合服务中心和三个组团之间相联系的快速路为城市交通干道主骨架,各组团以此来组织主、次、支路,采用“环状+方格网”的布局形式,形成既有组团间便捷的干道联系,又有各组团内部自成系统的路网格局。
城市道路按大城市的标准设置,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四类。
区域快速通道红线宽度80-100米;其余城市快速路红线宽度40-45米;主干道红线宽度40-50米;次干道红线宽度30-45米;支路红线宽度18-25米。
绿地规划
规划构建“两带-九廊-多点”的基本格局。
“两带”:指安海湾-大盈溪-石壁水库生态景观带和南部沿海特色景观带;
“九廊”:充分利用自然条件,规划确定九条生态廊道纵横交错,并与两条生态绿化带贯通,组成城市生态绿色体系骨架。
“多点”:指城市公园,主要包括综合公园、专类公园、居住区公园、郊野公园和滨河带状公园等。 规划在大盈溪两侧,特别是安平桥段区域,应尽可能多地保留现状湿地,形成城市的绿肺,在其他溪流两侧应留足两侧绿地,形成生态廊道。面海方面应结合安海湾的自然形态特色,形成含湾面海、海城相融的城市景观。滨水、滨海建筑物,要在规模上、单体建筑界面的长度上和外墙面设计上相互配合,采用分级高度的形式发展,形成层次和韵律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dianzi/1094346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2
下一篇 2023-05-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