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数效用论者是如何推导需求曲线的

基数效用论者是如何推导需求曲线的,第1张

基数效用论者以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消费者均衡的条件为基础推导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他们认为商品的需求价格取决于商品的边际效用,从而形成消费者需求的一般特性,即:如果消费者拥有某种商品的数量越多,该商品对他的边际效用就越小,则该消费者愿意为再增加一个单位的该商品而支付的价格就越低;如果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的边际效用越大,消费者为购买这些数量的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由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作用,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的数量和价格之间总是呈反方向变动的。
在货币的边际效用不变的情况下,理性的消费者为了实现其均衡,即:mu/p=α(使货币的边际效用与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所花费的最后一元钱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在商品的边际效用大于货币的边际效用时增加商品的购买,致使商品的边际效用减小,直至商品与货币的边际效用相等为止,在此过程中,商品的需求价格与其边际效用是等比例递减的。
正因为如此,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量与商品的需求价格之间呈反方向变动的关系,这种关系导致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

单个厂商的需求曲线如图DF 直线所示,单个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是由市场均衡价格出发的一条水平线。是用来表示单个厂商所面临的对他产品的需求情况的。

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一般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如图DC所示。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产生于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行为。利用单个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行为的消费者的价格— 消费曲线可以推导出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DC。

市场需求曲线一般也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如图DM所示。把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水平加总, 便可以得到市场的需求曲线,单个厂商的需求曲线和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两者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

扩展资料

西方经济学即被运用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学,即目前所称的“主流经济学”,因特别注重对市场机制的研究,而又有市场经济学之称。西方经济学历经200多年的风雨沧桑,在这个不长不短的历史进程中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带来西方经济学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以致于西方经济学文献上有“经济学帝国”之称。

商务印书馆《英汉证券投资词典》的解释为:看不见的手英语为“invisible hand”。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的理论,认为国家经济的发展不应由政府干预,而应由整个社会需求进行选择。这种社会需求被认为是调节市场的“看不见的手”。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西方经济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dianzi/1092512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2
下一篇 2023-05-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