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中移动5G模组招标最大赢家,高通骁龙能力再获认可

成中移动5G模组招标最大赢家,高通骁龙能力再获认可,第1张

8月5日,中国移动公布2021年至2022年5G通用模组产品集中采购中标侯选人。据悉,本次招标总采购量为32万片,为目前国内运营商规模最大的5G产品集采项目,有助于推动5G普及、5G终端及应用的多元化。在该项目激烈的竞争中,移远获得最大份额,芯片平台层面,高通骁龙X55芯片平台与展锐唐古拉V510芯片平台凭借亮眼的成绩脱颖而出,将成为此次招标项目的最大获益者。

占据半壁江山,骁龙X55领先能力再获认可

在本次招标采购项目中,高通占据了大约一半的集采份额,备受业界瞩目。其实,这与当前高通骁龙X55芯片平台在5G模组市场的强势表现有关。据了解,目前市场主流5G模组基本都选用高通骁龙X55芯片平台,高通凭借成熟和高质量的芯片平台,支持模组厂商合作伙伴纷纷中标。

在技术领先性、产品稳定性和应用成熟度方面,骁龙X55再次获得市场任何。采用7纳米工艺制程,骁龙X55支持5G到2G多模和包括毫米波频段和6GHz以下的主要频段,还支持SA和NSA部署,能够凭借极大灵活性助力全球众多厂商面向全球市场快速打造5G终端,加速5G普及。

5G物联网发展的强劲势头让5G物联网终端的商业化落地成为必然。在5G物联网繁荣生态的驱动下,骁龙X55为国内最早实现商业化落地的5G物联网终端提供支持,加速5G规模化扩展。具体来讲,高通以领先的骁龙X55 5G调制解调器及射频系统赋能中国首批5G物联网终端和应用,终端覆盖5G超高清直播背包、机器人、工业网关、CPE等多个品类,应用于新闻直播、疫情防控、远程教育、工业巡检等十多个场景,创造了积极的 社会 效应和经济效益,也因此获得了世界互联网大会领先 科技 成果。
现阶段,物联网产业生态系统仍在加速建设和发展,国内外市场正在孕育更加广阔的机遇。在此背景下,持续推动5G物联网产品路线图的演进就显得尤为关键。

在骁龙X55已经受到市场认可的基础上,高通于2021年继续推出了骁龙X65。根据今年5月的信息,骁龙X65支持全新特性,引入中国5G毫米波部署预计所需的特性,同时扩展了在5G能效方面的领先优势。综观物联网领域,高通今年推出的骁龙X65主要面向可应用于广泛物联网领域的5G模组。有关数据显示,骁龙X65是全球首个支持10Gbps 5G和首个符合3GPP Release 16规范的调制解调器及天线解决方案,可通过媲美光纤的无线性能,支持目前市场上最快的5G传输速度。此外,通过对可用频谱的充分利用,骁龙X65能够实现极致的网络灵活性、容量和覆盖。

高通公司与中国合作伙伴进行了长期紧密的协作。仅仅在骁龙X65发布两周后,移远通信、广和通、芯讯通等多家中国模组厂商就推出了搭载骁龙X65的5G模组,在工业互联网、高清视频、远程医疗、无人驾驶、远程教育等广泛物联网细分领域快速落地,为垂直行业带来更极致的5G连接支持。

目前,已有近1000款采用高通解决方案的5G终端已经发布或正在开发中,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PC、数据卡、家庭CPE和扩展现实(XR)眼镜。面对5G万物互联的广阔前景,高通还与产业链合作伙伴共同推出了“5G物联网创新计划”、5G联合创新中心等一系列合作项目,致力于携手产业链把握5G机遇。

随着嵌入式技术及相关产品不断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同时大大小小的公司对于嵌入式开发人才招聘需求猛增。短期嵌入式培训机构哪个好?粤嵌教你怎么挑选出优质的机构。

短期就业培训班对学员入学门槛设置不会特别高,但是在选择过程中为了不必要的金钱和精力的浪费,所以还是应当选择一些与自己条件相吻合的行业,首先应该全面了解下哪些行业更适合自己,所以应该从以下几个方向来考虑:

1、硬件设施:每家培训机构都各有特色,侧重点不同,一般来讲培训机构都会不断推出IT工程教育的各类教学和资源体系,都会开发出适用于适合学员和市场需求的课程基础设施。

2、教学资质:这一点可以从模式创新、课程开发、课件开发、教学组织管理和师资组织等几方面来综合评定,一些教学资质雄厚的培训机构汲取了先进的IT人才培训经验,所以在选择培训机构时,这一点很重要,所以在选择短期嵌入式培训机构过程中,考量这点标准也很重要。

3、师资能力:一流的短期就业培训班,无论是咨询、教学还是就业等多方面都有顶级的师资和后勤保障团队,针对这一点,大家可以先去进行试听,对即将步入的培训班有一个大体的了解,当然了这一点也是比较重要的因素。俗话说得好,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我想老师的重要性,大家都应该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在互联网行业中,嵌入式技术后来居上,因为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嵌入式技术越来越值钱,学嵌入式的人也越来越多。嵌入式人才这样走俏,所以面对竞争环境如此激烈的场面,选择粤嵌短期嵌入式培训机构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随着智慧装置、云端服务与物联网技术一路发展、成长,在不知不觉当中,人类的生活已经与海量数据深度结合,人类在各种不经意的情况下,将自己的各种资料主动提供到自己的行动装置内,在透过网际网路传递到网路汪洋之中;这些数据当中,有些是不具任何意义的,但有越来越多个人的重要资讯也在不知不觉中提供给自己最紧密的行动装置。

无论是无关紧要的数据,或是个人或是企业的私密资讯,当这些数据量日益庞大,数据能产生的价值越来越多,就免不了有心人士想从中窃取资料或是骇入系统,无论是从中牟利、或是只为了证明自己骇客手段高超,资料攻击与窃取的高科技犯罪会日益严重,除了服务商本身要设法维持它们服务的资料安全,从硬体着手亦是保护各种资料安全的手段。

做为跨足行动运算、伺服器与物联网领域,并提供多家公司相关智慧财产解决方案的 Arm ,也早就未雨绸缪,从方案架构中着手,为旗下统称 A 、 R 、 M 的三大处理器架构 Cortex-A 应用处理器、 Cortex-R 即时处理器与 Cortex-M 嵌入式处理器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尤其在软体银行集团总裁孙正义的物联网战略下, Arm 更将安全防护触角触及到数据安全加密领域。

或许谈到这里,不少人会认为,我只是一个一般市井小民,也非家财万贯,窃取我的个人资料真的有那么严重吗?这里不彷以人的一天活动,看看若暴露在防护不周全的环境下,将可能产生甚么影响个人的危机吧?

AM 7:30

一早的开始,不免就是准备出门上班,现在不少家庭开始使用电子门锁,电子门锁以无线射频晶片搭配基于 Cortex-M 的安全管理晶片构成,让使用者直接透过手机的无线技术与门锁搭配作为门禁管制,看似便利的技术却潜藏着危机;万一有心人透过暴力破解,或是利用手段干扰讯号从中拦截密码,那窃贼就能够透过他的手机宛若入无人之境般的闯进你家。

AM 8:30

开车通勤是许多上班族的日常,随着车辆高度电子化的同时,许多的车辆系统已经不再使用类比方式控制,撇开与安全无关的娱乐系统,像是引擎管理、煞车等,利用先进的 Cortex-M 与 Cortex-R ,能够进行精密的燃油管理与反应驾驶需求的煞车,只不过这套复杂的电子系统万一被入侵,那可是相当不得了的,试想车子无端的加速,或是直接在时速破百的高速公路上被紧急煞车,那会有多危险啊!

AM 10:30

  现在不少企业响应 BYOD 、也就是让员工使用自身的设备上班使用,但企业也顾及自身的资产,纷纷导入云端平台或是自建云系统作为管理各类资讯的系统平台,避免把重要资料全部存放在员工的装置,作为维护资料安全的一环;除了员工自己所拥有的行动装置采用 Cortex-A 处理器以外,现在不少资料伺服器看到 Arm 架构在储存管理的d性与节能特色,亦纷纷使用基于 Cortex-A 的应用处理器作为储存管理,当然不用说,这些资料对于公司是相当重要的,一旦被攻击窃取,对企业的损害就相当严重,而 TrustZone 技术就成了保护企业重要的资料与个人身分认证的最后一道防线。

PM 13:30

中午时刻也是午餐的时刻,利用手机进行行动支付更是当前的热门议题,透过与平台的认证加密,手机就可化身与xyk相同效力的电子钱包,用来买午餐不需要担心拿出钞票找回一堆零钱,或是带的钱不够的困境;但这也意味着万一电子系统的安全加密系统被破解,别人就可用你的户头购物,这也是电子支付在便利之余潜藏的危机。

PM 17:30

准备要下班了,回到家以前为了身体健康,不少人都会去慢跑或是健身,而且不少人想知道自己更精确的运动纪录,就会使用运动穿戴装置纪录资讯,而透过资讯分析可得知一个人的运动量、运动时间、身体健康情况等等,如果这些个人资讯被它人掌握,那就可能成为大量医疗相关的垃圾广告推销目标。

PM 19:30

上了一整天的班回家,利用物联网技术打造的自动化家居相当的方便,当一打开门,家中的照明、空调就会自动开启,甚至也可远端控制家中的烹饪家电,在回家前设定预定到家时间,回到家就有热腾腾的食物;不过一旦系统被入侵,窃贼可知晓住户的生活习惯,选择他们不在的时间入侵,或是从远端控制警报系统并使其失效。

以上的情境并非危言耸听,而是在人类拥抱技术的同时,但又缺乏完整防护的情况之下真正可能发生的情况,不过 Arm 早就考虑到这些可能的情况,准备了一系列与安全相关的技术,有些早已在旗下产品中开始导入,亦有些因应新趋势的技术。

针对 Cortex-A 的 TrustZone

Arm 的 TrustZone 技术行之有年,自 Arm v6 架构就开始导入,是一项基于硬体架构的安全防护机制,在 Cortex-A 的晶片中加入独立的安全核心,此独立的安全核心透过虚拟化技术切割一般资料与高度隐私资料,作为重要资料的专属存取空间,例如现在智慧手机中的各项安全认证资料,以及电子支付用的个人安全认证资讯等,就会存放在高度安全的虚拟核心中,且 TrustZone 的运作完全独立于应用处理器之外,即便侵入应用处理器系统层,也无法直接窃取存于 TrstZone 的资料。 TrustZone 不仅作为 Arm Cortex-A 架构的首选,其高度安全性以及可信赖,也获得 AMD 的青睐,并于旗下的处理器产品导入 TrustZone 安全技术。

针对 Cortex-R 的 Hypervisor

Cortex-R 即时处理器的特性与 Arm 另外两大类处理器相当不同,通常会用于管理极度需要低延迟的应用,过往常用于像是高精密度的马达管理如硬碟、机械手臂,而在车辆高度电子化的同时,则用于电子煞车、车辆的转速与时速表资讯监控,或是新一代电动车的马达驱动控制、油电混合车的系统管控等。在这些架构中,除了被攻击以外,还有系统失效的问题,故针对汽车电子、医疗需求所推出的 Cortex-R52 高性能处理器架构导入 Hypervisor 的虚拟机器监视器技术,借由精确可靠的软体区隔,监控程式执行以及资源分派,提供油硬体强制将软体程式分隔,确保与安全相关的程式码能完全独立。

针对 Cortex-M 的 TrustZone

由于 Cortex-M 广泛的被应用在各类自动化与物联网,在未来各类物联网装置将具备更多重要资讯的同时,也须为 Cortex-M 架构的提供更多的安全防护; Arm 在新一代的 Cortex-M23 与 Cortex-M33 开始导入针对 Cortex-M 的 TrustZone ,通称为 TrustZone M ,与针对 Cortex-A 的 TrustZone 在理念上都是透过独立的虚拟化安全核心区块存放高度隐私资料,不过 TrustZone M 与 TrustZone 的差别则在于实现此安全核心方式, TrustZone 采用软体搭配硬体方式而非纯硬体架构,但同样可为守护使用者的个人资料带来同等的安全防护。

针对利用物理性攻击的 Crypto cell 数据加密技术

就如同前述,当资料数据越来越有价值,除了软体层的攻击手段,过去被视为效率低、不具效益的物理入侵方式如透过电磁波干扰、加热等方式让晶片讯号产生异常、再由示波器分析讯号特性的攻击方式就有可能发生,Arm 也担忧当各类装置彼此相互连接之后,使先前的物理攻击担忧变成可能,将导入针对此种攻击方式的新技术,也就是透过数据加密的方式;利用 Arm 的 Crypto cell 技术,可支援对称是与非对称式的乱数产生器,将内部传输的重要资料再次进行加密,即便透过物理方式撷取到资料数据,也只会得到无法解密的乱码,作为抵御物理攻击的防御手段。

Arm 结合全面安全防护方案,让人类可享受便利的联网生活并高枕无忧

Arm 不仅是扮演驱动行动运算、云服务与物联网的技术推手,且在安全防护也未雨绸缪,就是为了让人类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性之余,也能够高枕无忧。利用针对 Cortex-A 、 Cortex-R 与 Cortex-M 的 TruztZone 与 Hypervisor 软体层防护技术,以及针对物理方式入侵的 数据加密,保护个人与企业重要资讯不受骇客的威胁。

<还有更多ARM一图看懂系列,用图呈现更好懂>

一图看懂 Arm Cortex 智慧车

一图看懂 ARM DynamIQ运作原理

ARM在2014年的Computex宣布将于台湾新竹设立针对嵌入式平台的Cortex-MCPU架构设计中心,今天则首度举办开幕典礼;此次于新竹设立CPU设计中心意义相当重大,因为这是ARM首度在亚洲成立设计中心,负责的项目也肩负潜力前瞻领域如物联网、工业控制、车载等热门的Cortex-M架构。

ARM全球执行副总裁暨大中华区总裁吴雄昂(照片左二)表示,ARM一直以来秉持与伙伴进行开放式创新,借由授权ARM的架构,合作伙伴皆可借此打造自己的生态圈;而台湾新竹又是位于亚洲的科技重镇,同时也为两岸多家晶片技术厂生产关键元件;ARM看准物联网需要借由开放式创新的方式进行革新,以过去的封闭思维是无法满足物联网的需求,希望借由新竹CPU设计中心的成立,能够让亚洲的伙伴甚至全世界都能借由Cortex-M架构创造全新的物联网应用。

ARM处理器事业部总经理JamesMcNiven(照片右)认为新竹CPU设计中心有三个重点,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ARM看好嵌入式市场由于像是传统工控、医疗、自动化生产等领域以及如物联网、能源管理、智慧车、机器人等,将会有相当大的成长,ARM原本在新竹就设有包括MaliGPU以及PhysicalDesignImplementation团队,而再多了CPU设计中心后再添其重要性,新竹设计中心也以开发出次世代的Cortex-M架构为目标,希望能为物联网时代带来更多创新与机会。

ARM新竹办公室目前共有43位研发人员,既有的团队之一是亚太区MaliGPU协助团队,他们负责帮忙客户导入ARM的MaliGPU,并针对其应用领域、效能需求与功耗环境、晶片面积等要素,帮助客户选择以及调整架构,目前Mali最大的市场在机上盒与智慧电视,约占75%,而手机与平板也都还有持续的成长。不过目前Mali的应用仍偏向消费级,还未有伺服器级的应用。

另一个相当重要的团队则是PhysicalDesignImplementation,虽然这个团队成员较少,不过他们的首要工作却是相当吃重的,他们主要负责处理器打样、试产到可量产阶段的所有沟通与导入,现在所看到的多款新架构处理器皆是在几年前就开始投入试生产;以接下来所看到的16nm制程ARM晶片,早在3年前就开始与晶圆厂进行最新制程技术的试生产验证与导入,约两年前完成初步的可靠性程序并通知晶片合作伙伴可开始着手投产,最终才于今年底到明年初陆续看到终端晶片。

至于新竹CPU设计中心团队目前约有15人的编制,预期在今年底能扩充到20位研发人员,并希望在明年能扩编为40位开发人员,而他们的任务就是以接下来嵌入式应用的多元需求,着手研发新一代的Cortex-M架构。

你或许会喜欢

跟眼镜说掰掰!现代人必备护眼台灯

来Kuai3送全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dianzi/1079781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1
下一篇 2023-05-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