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赋能的教育应变

技术赋能的教育应变,第1张

技术创新推动社会发展——技术赋能(教育信息化、智慧校园)

为什么计算机改变了几乎所有的领域,却唯独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小得令人吃惊?

慕课、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的丰富性与适应性之间的矛盾)

技术赋能式(灌输)教会“机器”学习——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增强式学习)

通过机器实现人的头脑思维使其具备感知、决策与行动力

1洞察:新动向

新技术与未来生活,即时翻译、语音助手(智能音箱)、物联网(智能水杯、滴滴)、智能识别(植物、人脸、音乐、画作)、增强现实(导航虚拟光标)

云计算催生泛在学习、物联网助推智慧校园、大数据与教育同行、混合现实(VR\AR\MR)

学生—数字原生代(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教学部分、AI教学)

技术应用门槛降低

2锤炼:新思维

教学设计:(人群、内容、技术适应)

信息可视化:深度阅读、结构化思维、结构图谱(文字+数字+图形)

结构化思维,让繁杂的问题简单化、条理化

制定工作方案,协调统筹各个部门,推进落实。

3尝试:新方法

教师教学工具软件:OneNote(教学资源丰富)

PPT插件:Islide

整理思路:思维导图XMIND

资料摘录:文字识别ABBYY

写作助手:语音输入微软案例

跨文化交流:微软翻译(讲座、演讲、对话)

跨文化学习:在线同传(小译同传)

图形在线设计:canva

视频无损分割和拼接:BANDICUT

文献检索与管理:NOTEPRESS 、ENDNOTE、

昔人云:一愿识尽世间好人,二愿读尽世间好书,三愿看尽世间好山水。或曰:尽则安能?但身到处,莫放过尔。

厚费以多营,不若省事以守俭;逞能以受妒,不若韬精以示拙。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情;性自有常,故任性人终不失性。

贫士肯济人,才是性天中惠泽;闹场能笃学,方为心地上功夫。

凡情留不尽之意,则味深;凡兴留不尽之意,则趣多。

多读两句书,少说一句话;读得两行书,说得几句话。

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处事最当熟思缓处。熟思则得其情,缓处则得其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dianzi/1079579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1
下一篇 2023-05-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