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教,arduino如何通过E32-TTL-100无线串口发送数据

求教,arduino如何通过E32-TTL-100无线串口发送数据,第1张

你在找台PC,用一台收一台发,看下有数据通信没。确认串口的接口是好的。 串口调试助手可以接收发送文件,接收串口输入的信息并存为文件(监控用),自动连续通过串口发送数据(测试用),也能十六进制显示相关信息。

可以。
一、入门篇
1、 蓝桥杯物联网开发 入门篇① 认识LoRa终端
2、 蓝桥杯物联网开发 入门篇② 开发环境搭建
3、 蓝桥杯物联网开发 入门篇③ 利用CubeMX配置一个MDK工程
4、 蓝桥杯物联网开发 入门篇④ 烧录程序
前言:
  本小节会讲如何给LoRa终端主控芯片STM32L071KB烧写程序与进入调试模式窗口(具体调试 *** 作后面会讲到)
文章目录
基于蓝桥杯物联网的开发技术省赛教程
前言:
1、STM32烧写方式简介
SWD
JTAG
2、STM32烧写MDK配置
3、STM32烧写&Debug运行
1、STM32烧写方式简介
STM32系列芯片可以通过多种协议烧写代码常用的有 串口ISP(无法调试不做介绍)、SWD、JTAG;
SWD
SWD(Serial Wire Debug)是ARM公司提出的另一种调试接口,相对于JTAG接口,使用更少的信号线,一般限于ARM内核的微控制器。我们使用SWD这两条信号线进行烧写代码与调试:
  SWDIO:串行数据输入输出,作为仿真信号的双向数据信号线,建议上拉;
  SWCLK:串行时钟输入,作为仿真信号的时钟信号线,建议下拉;
JTAG
JTAG(Joint Test Action Group,联合测试行动小组)是一种国际标准测试协议(IEEE 11491兼容),主要用于芯片内部测试。现在多数的高级器件都支持JTAG协议,如ARM、DSP、FPGA器件等。(仅作为了解)
2、STM32烧写MDK配置
打开上一节生成的MDK工程
将开发板通过USB-A转micro与电脑连接 Win10系统驱动会自动安装 稍等片刻
读取不到IDCUDE 还可以检查5位拨码开关是不是都打开了
3、STM32烧写&Debug运行
但DAP-Link灯应该会熄灭 表明芯片正在运行 未进入调试事两个灯应该常亮 如果其中一个不常亮 表明驱动没有安装完成

//创建一个串口通讯
SerialPort CurrentPort = null;
CurrentPort = new SerialPort();
CurrentPortReadBufferSize = 128;
CurrentPortPortName = comName; //端口号
CurrentPortBaudRate = bandRate; //比特率
CurrentPortParity =parity;//奇偶校验
CurrentPortStopBits = stop;//停止位
CurrentPortDataBits = databit;//数据位
CurrentPortReadTimeout = 1000; //读超时,即在1000内未读到数据就引起超时异常
//绑定数据接收事件,因为发送是被动的,所以你无法主动去获取别人发送的代码,只能通过这个事件来处理
CurrentPortDataReceived += Sp_DataReceived;
CurrentPortOpen();
定义一个变量 byte[] receiveStr;

//绑定的事件处理函数
private static void Sp_DataReceived(object sender, SystemIOPortsSerialDataReceivedEventArgs e)
{
SerialPort sp = sender as SerialPort;
if (sp == null)
return;
byte[] readBuffer = new byte[spReadBufferSize];
spRead(readBuffer, 0, readBufferLength);

//赋值
receiveStr=readBuffer;//当然你可以通过转换将byte[]转换为字符串。
}
//你要求的按钮事件可以这么写
private void button1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if(receiveStr!=null)
{
变量 xxx=receiveStr;
}
}

每个串口是有串口号的,如果用的是串口控件,那么通过设置PortName = "",这里是COM1,COM2,依次类推,每个代表一个串口。
串口空间有个静态方法(忘了叫什么了)可以返回目前所有的串口名称。
通过给不同的串口控件设置不同的名称,然后打开,就可以控制不同的串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dianzi/1068483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0
下一篇 2023-05-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