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拉和Ayla Home智能家居有什么区别?

艾拉和Ayla Home智能家居有什么区别?,第1张

这两个是一家的,Ayla Home是艾拉物联的智能家居品牌,艾拉在2020年开始做智能家居,应该是做的还不错,每个月都有不少新门店开业,全国各省都有分公司,应该是挺赚钱的。但是艾拉物联原本是做云和模组的业务的,他们最开始在美国是做云,每年都和AT&T有合作,几年后开始做芯片模组,前几个月最缺芯的时候,他们的供应也都正常,实力应该不错。

太东集团董事长 苏志团
乐居财经 李奕和 发自惠州
今年8月,碧桂园地产集团悄悄撤出的一笔对外投资,并没有引起外界太多的注意。
这是一家全称为惠州市太东地产有限公司(简称“太东地产”)的企业,注册资本32亿元。
退出前,碧桂园持有该公司60%股权;退出后,该部分股权转由深圳太东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太东资管”)持有,碧桂园不再持有权益。
三个月后,这样的事情再一次发生了。
11月14日,碧桂园地产集团退出了对惠州市大亚湾东邦工贸有限公司(简称“东邦工贸”)投资。撤出前,碧桂园持股600028%;退出后,该部分股权由一家名为深圳市博永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简称“博永泰投资”)持有。
博永泰投资是太东资管旗下间接控股公司,而后者由太东集团控股,实际控制人是苏志团。
碧桂园和太东集团是什么关系?二者为何会出现频繁的撤资、接盘动作?造就了这一系列交易背后的神秘始作俑者——太东集团和它的实际控人苏志团到底是谁?
太东地产5年轮回
时间回溯至2015年11月,一直偏居一隅、在惠州本土默默耕耘了23年的太东集团突然变得高调起来。
市场首先传出了它和碧桂园合作的消息。当时的碧桂园,虽然远没有现在的规模体量,但也是妥妥的千亿级企业,一家几乎没什么名气的地方小企业搭上了一家千亿房企,太东集团突然闯入了外界的视野。
二者计划在号称“深圳后花园”的大亚湾进行深度合作,共同开发大亚湾内数个地块项目。这些地块总开发体量逾百万平方米,位于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太东集团旗下优质的土地资产,毗邻深圳,距香港仅47海里、东莞市中心约120公里。
碧桂园和太东集团的这起合作中,并非只是简单的“深度开发”合作,当中还涉及股权收购。而碧桂园当时所收购的正是太东集团旗下地产平台——太东地产。完成收购后,碧桂园直接控股太东地产。
太东地产的股权结构最终证实了这一点。在今年8月投资方变更前,碧桂园地产集团和太东集团分别持有太东地产60%、40%股权;变更后,碧桂园持有的60%权益转由太东资管持有,太东集团持有的40%权益不变。
太东资管为太东集团控股子公司,实控人是苏志团,主要为国内外机构及个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投资金融服务,业务范围覆盖股权投资、基金管理,股本与债务发行与承销、兼并收购财务顾问、证券销售交易、固定收益、资产管理、个人财富管理、直接投资等诸多领域。
然而,在刚过去的11月1日,太东资管在接过这部分权益没多久后,又将太东地产60%权益转给了深圳太东投资有限公司(简称“太东投资”)。
最新股权结构中,太东地产由太东投资和太东集团分别持有60%、40%股权,而太东投资的实际控制人是稳盛(香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简称“稳盛投资”)。

太东投资入股,带来了两大变化。第一,太东地产的实际控制人从苏志团变更为稳盛投资,最终受益股份为189%。第二,太东地产的股东中出现荣盛的身影,荣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最终持有该公司2363%权益。不变的是,苏志团仍为太东地产最终受益人,最新持股比例为5224%。

为什么实控人与最终受益人不一致?实控人持股比例只有189%,合理吗?
对此,IP Global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认为,这种不对称安排主要是为了隔离风险,因为实控人是风险承担者,而受益人可以不承担或者少承担风险,在保险与信托结构中十分常见。
值得一提的是,稳盛投资实际由金地集团(600383SH)出资设立,是专注于国内外房地产投资管理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人,目前在北京、上海、深圳、香港等地均设有分支机构。
92派苏志团与大亚湾“地主”
与潘石屹、冯仑、俞敏洪、郭广昌等下海企业家一样,苏志团也是一位名副其实的“92”派。
1992年,被改革开放春风唤醒的苏志团,在约朋友吃了一顿大排档后,不甘日复一日做个“打工人”,毅然从国营企业的工厂中辞职,投身到时代的巨大浪潮中。
他怀揣着自己的梦想,成立一家进出口贸易公司,赚到人生的第一桶金。
1993 年 5 月,国务院批准成立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市的发展和基础设施的建设让苏志团看到了巨大的机遇。他用创业得来的第一桶金投资了惠州多个基础项目,相继成立了国际船务、国际物流、混凝土、地产、化工、能源、石化动力热力等公司。
据了解,在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大亚湾六号路、石化大道东段(207县道)、红树林公园、大亚湾惠民广场等多项市政工程,都有着太东的一份功劳。太东也从基建起步,一步步发展壮大。
随着1993年宏观经济的影响,太东还看准机会,及时收购了一大批不良资产进行土地的一级储备,以此储备了不少优质土地。据报道,到2005年开发出第一个房地产项目,太东旗下已在惠州积累数百万平方米的低成本优质土地,当中大亚湾地区尤甚。
这为日后太东集团被外界称之为大亚湾“地主”打下了基础。
随后短短几年,太东便在惠阳、大亚湾投资开发了太东高地、太东时尚岛、太东棕榈泉、太东明月湾等经典项目,品牌影响力也在当地慢慢传开。
2008年8月,为规范管理、走多元化经营战略,太东成立了集团公司。而在此之前,其业务已通达实业、化工、地产、物流、能源、混凝土、船务等领域。
此后集团公司成立的十多年里,太东还成立了小贷、银行、酒店、航运、石化、物业、商业、高新科技、餐饮等公司。近几年,太东还投资了安泽智能机器人、艾拉物联、科悠趣泛娱乐等互联网公司,多元化版图得到进一步的扩充。
截至目前,太东集团拥有全资、控股、参股企业200多家,总资产400亿元,年营收规模200亿元,在地产、高科技、建材、建筑、商业运营、产业、资源、金融投资、供应链、教育十大领域有着自身的行业竞争力。
太东还有着长远的战略蓝图,计划到2022年,实体经济产业产值突破500亿,上市公司市值突破500亿;到2027年,实体经济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上市公司市值突破1000亿;到2032年,成为世界500强企业。
太东的房企朋友圈
在11月14日最新出现变更的企业中,东邦工贸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11月,注册资本14406亿元,法定代表人施一昕,该人士实际上也是太东集团副总裁兼地产集团总裁。
博永泰投资接过碧桂园所持有股份前,东邦工贸原由碧桂园地产集团、刘达华和肖文彪分别持股,当中碧桂园持有600028%,后二者持股比例不详。
资料显示,刘达华和肖文彪两个自然人股东均属于太东系的人。其中,刘达华在太东时尚岛投资、太东时尚岛酒店等企业任法定代表人;肖文彪关联企业则包括东邦工贸、惠州金成劳务公司、惠州红树湾畔投资公司三家。

2017年2月,在太东集团25周年庆典上,太东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苏志团声情并茂回忆初创企业艰辛之时,碧桂园集团主席杨国强、执行总裁莫斌,以及星河控股集团董事长黄楚龙、总裁姚惠琼就坐在台下。
事实上,太东集团在2015年突然变得广为人知,除了与碧桂园合作,还与星河控股进行了“联姻”。因此,外界普遍也将2015年称之为太东集团的分水岭。
在这之前,太东集团一直保持着独立开发;这之后,与外来房企合作成为其主要标签,而太东自身的品牌效应也在这过程中日渐式微。
对此改变,太东苏志团曾表示,拥抱知名房地产公司是因为太东集团的优势和劣势十分显著。优势是太东经过多年积累,拥有大批土地资源;劣势便是企业知名度不够。在他看来,这是太东顺潮流而动,利用市场规律,在房地产市场上寻求企业发展的新模式。
当然,外界也有不同的解读。曾有消息称,太东集团当年开始积极拉拢知名房企,是因为遭遇了资金链危机。为度过危机,不惜拿出其大亚湾的大量优质土储进行合作发开。但真实情况是否如此,不得而知。
值得一提的是,在太东集团目前对外投资企业中,惠州红土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简称“红土创业投资”)就有星河集团的身影。股权穿透信息显示,黄楚龙通过持有深圳星河投资、星河控股两家公司,最终持有红土创业投资545%权益。
此外,乐居财经了解到,太东集团目前与碧桂园存续的合作还有四个,这些项目包括聚兴实业、国际物流园、金阳置业投资、金冠置业。苏志团另外的合作伙伴张桂荣,名下几家参股公司,则全由碧桂园控股。
在今年1月初,太东集团的合作名单又多了奥园一家。据悉,双方已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共同努力,加快推进深入合作。这是太东集团与星河集团、碧桂园保持长期战略合作之后,又一次与品牌房企的 “牵手”。
从2005年开始,太东地产深耕于惠湾地区,累计完成项目开发300万平米,在建项目400万平米,土地储备500万平米,独立开发了太东天地、太东高地、太东时尚岛、太东明月湾、太东棕榈泉等项目。
该公司目前已形成一、二级规划及开发、建设、营销、运营体系联动,拥有房地产一、二级开发资质,实现住宅、商业、工业等全产业链、全业态经营。
太东地产现在售项目有天睿花园、公园上城、天樾湾、蜜柚、天熹、红树湾悦府等。这些项目均由太东集团联合碧桂园、星河控股开发。值得一提的是,东邦工贸正是红树湾悦府的开发主体,该项目在今年双十一刚预售一轮。
今年3月,太东集团坪山竹坑项目举行开工仪式,苏志团携一众高管和合作方出席参加。项目位于竹坑第三工业区,毗邻坪山、大亚湾两地边界。一期建设用地12万平方米,将打造成高品质城市综合体,计划于2020年底竣工。
坪山竹坑项目是太东集团进军深圳的首个地产项目。从惠州进军深圳,该项目也被认为是太东集团经历了几年沉寂后的再次崛起。而从近日频繁接回与碧桂园合作项目的股权来看,亦有此迹象。

像智能家居这种全套的产品,一定是个重服务的行业,没有投入足够的全国渠道和售后人员是很难吃撑起来的。智能家居从选套餐配产品、安装、到持续的运维都是需要线上线下的服务的。艾拉有全球云服务和总部客服支持,线下每个省都有省级服务中心,每个地市县都有专业的售后、安装服务团队,线上线下都能够提供高效的服务,日久见人心,长期用的省心放心才是关键。

自从2013年底AWS亚马逊云宣布中国区域云计算平台服务开始有限预览服务以来,业界一直都很关注亚马逊云在中国的进展。在亚马逊AWS正式推出商用服务之前,业界普遍认为这个真空期是其它云服务厂商在中国发展的绝佳窗口期。看起来过去的两年中,亚马逊云在中国市场似乎没太多作为,事实是这样的么?
掘金中国企业“走出去”大市场
在深圳的TCL通讯科技控股有限公司移动互联网新兴业务中心总经理李友林说,TCL要在海外选云服务供应商,选来选去没的选,只有选亚马逊云。为什么呢?
先说TCL如何在海外用AWS亚马逊云服务。首先,TCL与AWS亚马逊在海外市场属于深度合作,特别是在FOTA(Firmware Over-the-Air ,移动终端空中下载软件升级技术)方面。TCL向海外用户推送手机的固件更新就是使用AWS的云服务及其技术架构,每年通过FOTA更新的海外用户约在1000万量级以上。其次,TCL的海外移动增值服务也依托于AWS的云服务及其CloudFront内容分发CDN服务,目前TCL海外手机应用商店的月APP下载量已经突破1000万,每个月的下载量以20%的速度增长。第三,TCL根据不同的国家为用户免费提供2G到5G不等的存储空间,也是通过AWS云服务方式实现的。个人云业务刚刚开始,将很快会达到很高的量级。目前TCL采用了亚马逊云在亚太两个服务节点、北美两个服务节点、欧洲一个服务节点以及在南美和澳洲各设有一个CDN节点。
那么,为什么TCL要在海外市场选AWS亚马逊云服务呢?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在于AWS亚马逊云的销售模式和技术服务模式。负责TCL客户的AWS客户经理介绍说,AWS亚马逊云在中国的客户经理同时负责中国云服务和海外云服务的服务,并面向客户同时负责中国与海外的技术支持服务。其他的国际云服务厂商都是各个国家市场分开来单独承担销售任务,各个国家市场独立核算。AWS对于中国客户,无论是国际还是中国的服务需求,中国的客户一个电话打到中国的客户经理那就能解决问题。
很多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向海外云服务公司采购了当地的云服务。可一旦涉及到当地的云服务技术支持,或者语言不通或者文化上不理解等,造成中国企业海外上“云”的极大困难。而AWS亚马逊云从基因上就解决了这些问题,这就是李友林说的“选来选去没的选”的重要原因,实际上很多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选择亚马逊云,都是因为同样的原因。
让中国创业者裂变式增长
来自广州的Mobvista是一家成立于2013年的创业公司,从成立到现在主要有两块业务,一是全球移动网络广告分发,二是海外游戏发行。在过去两年多的时间中,该创业公司可以说是经历了裂变式的发展:从一开始的4个人到现在250人以上,在香港、广州、北京以及美国都设有办公室,还准备在东南亚和印度开设办公室。Mobvista目前服务的广告主包括了百度、阿里巴巴、360、91助手等在内的国内互联网公司以及各类游戏公司等。
Mobvista联合创始人、CTO 黄伟坚表示,选用AWS亚马逊云要的原因是随着业务的发展,整个系统架构越来越复杂,针对每一次比较大的技术架构升级,AWS亚马逊云都能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以Mobvista的移动广告业务为例,其流量覆盖了全球236个国家和地区,每天的移动广告展现量为100亿次左右,点击量在1亿次到2亿次,通过转化流程每天激活量在百万级别。自公司成立以来,Mobvista经历了三次大的系统架构升级,分别对应系统承载点击量达到100万次、1000万次和1亿次三个节点。
每一次系统架构升级的时候,一方面Mobvista自己会去研究、组合、调研和测试云服务,另外一方面AWS亚马逊云也给出了专业性的建议,能根据业务场景相应建议如何搭建业务架构。Mobvista曾想尝试用机器学习,AWS亚马逊云专门派了一个机器学习专家做了两场介绍,后续还不停地邮件沟通。“这是我们选择AWS亚马逊云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每一次业务架构的升级,AWS丰富的产品线都能满足我们在技术上的诉求。此外,AWS后台自动化程度很高、技术文档做得很全、技术支持也做得挺不错,整个云服务用起来非常顺畅。”
AWS亚马逊云让Mobvista的广告延迟性维持在非常低的水平。广告本身是一个点击和跳转的行为,用户点了广告后就会跳转到Mobvista的服务器,再跳转到真正要去的页面或者是购买页面。无论用户在世界哪个地区,Mobvista都可以把用户从点击一个广告到跳转到服务器的用时控制在200毫秒以内,这与AWS亚马逊的全球部署紧密相关。”对创业公司来说是一个非常快的起步过程,前提是云服务能提供非常稳定可靠的支持才行,到了我们这个量级对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要求非常高。”
借势物联网、中外一把抓
物联网应用通常会产生海量数据存储,因为不论是设备端现有的诸多传感器,还是传感器在控制过程中,都会产生海量数据。在大数据的时代,很多设备造商会把数据存储交给云服务,之后再做数据分析。“AWS亚马逊云提供了相当稳定的IO效果。我们在其他平台上也试用过,当流量增长之后数据库的品质就大幅度下滑了,下滑的部分主要是因为系统的IO效果不足,所以导致在响应和体验方面都很差的效果。”艾拉物联中国区技术总监杨闽钟如是说。
实际上物联网是一个万物互联的基础设施,物联网更需要全球化的部署及高稳定、高可靠、高可用性。艾拉物联于2010年成立于美国硅谷,2014年5月份在中国深圳成立了办事处,艾拉物联是AWS亚马逊云中国有限预览版的用户之一。公司联合创始人之一Adrian Caceres,曾在亚马逊126实验室工作过,是四代Kindle的架构团队成员之一。另外一位联合创始人Tom Lee是斯坦福教授,在斯坦福任教22年并主导开设了世界上第一门物联网IoT课程。
杨闽钟表示,艾拉物联是一个有着全球化战略的公司,在美国和中国都有自己的团队。很多美国大品牌生产的产品其实都是针对中国市场的,当这些美国品牌公司听说艾拉物联能在中国提供本地的云服务,都非常高兴,这是因为这些产品在真正上市之前都需要做测试。反过来,很多中国厂商想做OEM产品再卖给国外的客户,通过艾拉物联的品牌及其在全球的支持网络,很容易扩张海外的业务。现在艾拉物联除了在中国和美国外,还将在欧洲搭建平台。AWS亚马逊云为艾拉物联提供IaaS层,艾拉物联在此基础上向客户提供自己的PaaS开发层。
“我们预计未来物联网上有500亿的设备,很多平台都面临着如何形成一个系统而不是碎片化的状态。把设备联上网了,后续将产生很多问题。新功能如何更新?产品设计出来后,需求发生了变化怎么办?我们经常说在IoT行业里没有水晶球,没有人会知道在一年后或者是3年、5年后整个市场会变成什么样。一个灵活的平台可以让自身随着需求变化而迅速改变。”当AWS亚马逊云在中国开放有限预览后,艾拉物联迅速加入。
AWS亚马逊云中国华南区、西南区团队负责人黄皓介绍说,AWS亚马逊云在全球除中国外是一个统一的账户,用户无论在哪个国家使用了云服务,都是通过一个统一的账户进行管理。而中国相对独立,单独设置了一个账户进行区分。因此,AWS亚马逊云的全球化管理相当简单、灵活。
上述三个企业的经历表明了AWS亚马逊过去两年在中国市场的积极布局与推进,其中AWS中文支持服务的推出极大推进了AWS亚马逊云针对中国企业的销售。2014年底,AWS亚马逊云面向中国市场的有限预览客户推出了中文技术支持(AWS Support)服务,提供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的专业服务团队,实现全球覆盖、全时区、24x7x365 全年无休的客户服务。客户使用AWS Support服务,无需签订长期的合同,而是按照实际使用时间付费,而且所有级别的 AWS Support 均为供不限次数的案例支持。
AWS的人士告诉记者,现在AWS亚马逊云在中国有几百人的技术销售团队,专门负责针对中国企业的全球化云服务需求及中文技术支持。可见在过去的两年中,AWS亚马逊云在中国也没闲着,而是积极拓展业务,曲线进入中国市场。随着与宁夏政府合作数据中心工程的推进, AWS亚马逊云全面进入中国市场已经指日可待,届时将给中国云计算市场带来多大冲击?套用贵州大数据的一句推广语:“人在干,云在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dianzi/1051684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9
下一篇 2023-05-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