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换电柜都有哪些品牌?

共享换电柜都有哪些品牌?,第1张

随着国家对两轮电动单车的规范管理,减少电动车存在的安全隐患,2019年中国铁塔率先建立换电柜业务,主要服务快递小哥和一些骑手。电动单车发展趋势基本要符合以下4项

     1、续航是刚需,用电安全是底线(BMS电池管理系统)

2、电车分离是趋势(充电换电可选)

3、电动车防盗(GPS定位系统)

4、数据可视化(电动车整体数据监控、超速提醒、远程控制等)

下面我把换电行业主要的一些设备商,服务商整理发到下面:

共享电单车及换电企业: 

铁塔能源、哈啰出行、滴滴出行、青桔出行、美团、春藤物联、神实出行、人民出行、哈喽 换电、e 换电、飞哥换电、骑士换电、易骑换电、萌狮换电、这锂换电、河豚换电、雷风换 电、换个电、猎吧出行、租八戒智慧出行、小鹿单车、7 号电单车、萌小明、蜜蜂出行、小 呗出行、骑电、街兔、松果出行、蜜果出行、小鱼出行、拜米出行、小遛共享、易百客出行、 叮当出行、锂享出行、橙车出行、51 换电等。

两轮车整车企业:

雅迪、爱玛、台铃、小牛、九号、新日、绿源、绿佳、小刀、喜德盛、立马、雅马哈、绿驹、 七星豹、嵛达、牛丁电动车、新蕾、欧派、王派、英克莱、沃趣、邦德富士达、龙跃、美丽 行、科斯特、新大洲、洪都、魔兽等。

保护板及 BMS 企业: 

力通威、万芯通科技,超力源、蓝微电子、欣旺达、高泰昊能、天邦达、杭州锂软、均胜电子、拓邦股份、 优旦科技、山河动力、里德通信、世博电控、尚亿芯科技等

通信物联解决方案商:

万芯通科技,上海移远、广和通、上海移柯、中移物联网、上海量讯、广云物 联、海康莹石、易孚信息、麦子智能、宇航股份等。

换电整体方案商及换电柜企业:

 万芯通科技,智享新电、菲尼基、微电充、几米物联、深圳赛亿科技、浙江宇松科技、万为物联、新能瑞 驰、充电小斑马、雷风共享换电柜、速易宝、富集新能、广州云酷智能、行运兔、深圳智莱 科技、换个电、

3月4日,广汽研究院与全球领先的智能 *** 作系统产品和技术提供商中科创达宣布成立广汽研究院-中科创达智能汽车软件技术联合创新中心。双方将共同研发全球一流的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打造智慧互联汽车生态圈,引领汽车智能网联技术发展。双方举办了简单隆重的在线视频签约仪式,广汽研究院院长王秋景、中科创达董事长赵鸿飞代表双方签署协议。

广汽研究院是广汽集团的研发体系枢纽,具备完整的整车、整机开发能力,整体水平处于自主品牌前列,在电动化、智能化、数字化、情感化等领域掌握核心关键技术,拥有丰富的研发经验和研发实力。在智能网联技术研发方面,以广汽自主研发的ADiGO智驾互联生态系统为核心,打造自动驾驶、智能网联、云平台、大数据平台4大系统,布局智驾、智享、智联3大领域,构建智驾互联汽车生态圈,引领行业智能网联技术发展。

中科创达拥有领先的智能网联汽车 *** 作系统技术,Kanzi UI引擎和设计生态、AutoCDK智能视觉技术、智能座舱、安全驾驶等解决方案,并拥有从芯片、 *** 作系统到云端的全栈技术能力。

双方将在围绕智能网联汽车 *** 作系统展开前瞻创新技术研究,网联信息娱乐、智能座舱、智能交互、安全驾驶等产品的联合研发,以及研发能力建设等多个方面的广泛深入合作。共同研发新一代的智能网联汽车平台,打造智慧互联汽车生态。

广汽研究院和中科创达有深厚的合作基础。自2016年以来双方共同打造网联信息娱乐终端和生态,广泛应用于广汽传祺GS4、GS8及广汽新能源Aion S等多个主力车型。该系统实现OTA(远程升级)、语音交互、在线/离线导航、一体化的车联网服务等功能,并且实现了微信的首次上车,为用户带来智能便捷的驾乘体验。随着软件定义汽车时代的到来,大部分的功能都将由软件承载。而智能网联汽车 *** 作系统是承载所有软件、应用、服务以及商业模式创新的基础。双方共同成立的联合创新中心将打造一个软件和应用创新的基地,进一步推动广汽在智能网联领域的技术创新和智驾互联汽车生态圈的构建,为消费者带来更智能、更美好的出行体验。

广汽研究院院长王秋景表示:“软件定义汽车已是大势所趋,跨界融合创新逐渐成为汽车行业的新常态。中科创达以智能 *** 作系统为核心,专注于打造智能网联汽车平台产品,赋能全球汽车产业的数字化变革,与广汽研究院开放式创新的理念和发展需求高度契合,希望双方在新一轮汽车产业变革中携手创新,共建产业新生态。”

中科创达董事长赵鸿飞表示:“在自动驾驶、人工智能、5G等技术驱动下,汽车产业核心技术、产业基础与生态正发生着全方位变革。广汽研究院是汽车领域技术创新的领军者,中科创达非常荣幸与广汽研究院的展开战略合作,立足双方的优势资源,共同研发全球一流的智能网联汽车平台,助力智能汽车技术发展。”

此次合作将加速广汽研究院与中科创达双方软件核心能力的发展,增强自主 *** 作系统的应用,推动自主品牌的智能化升级。未来,双方将持续深化在智能网联技术等领域的研究与探索,进一步整合双方优势资源协同创新,共同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围绕数字“新基建”的建设、企业上云用云、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在数字新经济发展大势下,紫光集团也在不断强化紫光云构建产业数字引擎的现实意义与价值。云计算早已被业界看作了中国数字经济未来升级路径中的关键支撑,紫光云如何进一步推动数字经济在中国更大范围内的落地,也必然关系到紫光集团立足经济发展与“新基建”大势,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创新之路。
应势而上,紫光集团在紫光云的建设上花费了颇多努力,深度整合云与智能基础设施的综合能力,将之前的紫光云进一步放大,形成云与智能融合发展的新实力。
紫光旗下新华三集团2009年就进入云计算领域,为开始实施计算、存储虚拟化的数据中心构建云就绪网络;
2012年提出云网融合,推出H3Cloud整体解决方案;
2013年提出“做有意思的事”,正式进入云计算市场,发布CAS虚拟化产品和UIS超融合产品;
2015-2016年,新华三集团成立云计算产品线,全面布局云计算市场,期间发布Cloud OS云 *** 作系统,并且国产虚拟化市场、中国政务云市场以及中国超融合市场均位列市场第一;
2018年8月2日,面对公有云服务向企业用户市场快速渗透的趋势,紫光集团成立了紫光云技术有限公司,并宣布投资120亿元,针对公有云业务开展布局。
基于十年左右的发展历程,紫光云已经具备了迎接大势的技术实力、应用经验与创新能力。
一方面,紫光云所构建的全域、全栈、多场景的平台能力,成为推动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创新力量。借助公有、专享、混合等全域模式,紫光云的全栈云服务能力在2019年获得进一步增强,在丰富GPU、混合云、视频云等服务的同时,持续迭代开发推出了蕴含100多项主要功能点的21款产品。与此同时,在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多场景落地应用上也取得不断的进步。
二方面,通过紫光云的产业数字引擎,在助力百行百业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上获得了深入的应用经验。比如:2019年基于紫光工业互联网平台离散行业CPS系统入围了信息物理系统(CPS)试点示范项目,紫光云产业数字引擎也入围了2019年制造业“双创”平台试点示范项目。在这些项目落地过程中,倍增了紫光云百行百业一线实战应用经验。
三方面,富有创新思路的“平台+创新+运营”的云服务新模式,在竞争积累的中国云计算行业中,彰显了紫光云的平台优势与产业生态优势,给力数字经济。
不过,构建产业数字引擎,需要打造一个足够强大的“内核”。紫光云以全域覆盖、全栈智能、全场景应用的云基础平台,为产业数字引擎铸“核”。在工业、建筑、芯片、农业、水务、金融等多个领域,紫光云在2019年不断推动产业创新发展,实现数字化变革的切实落地。
作为紫光云的强大“基座”,新华三在网络产品、服务器、存储、安全、超融合、虚拟化软件等专业化的产品领域,以资深的技术优势与行业影响力,成为“新基建”云领域的龙头企业。截至2019年Navigate领航者峰会的时候,新华三云平台已经服务于超过10000多个客户,其中包括15个部委级云、22个省级政务云,300+个地市级政务云和200+个高校云。
此外,新华三云计算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在中海油、清华大学、天津大学、中国建筑、中国外运、中广核等行业领军机构得以部署和应用,并与湖南联通、江西联通开展联合运营。
可见,紫光云+新华三就已经在云计算领域乘风破浪,走在了产业发展的前列,勇立潮头。然而,数字化变革的进程在加快,紫光集团整体的云战略不仅要立足“从芯到云”的初心,更需要构建产业升级、创新、变革的数字化新格局。
铸新局
随着新基建深入发展,必然会带来百行百业数字化生存的新格局。那么,作为聚焦云计算整体产业发展的紫光集团来说,一项前所未有的新举措,在2020年4月8日宣布重大组织架构升级,将四个旗下公司有机整合了起来,统一技术、品牌、市场与服务,形成全新的“紫光云”品牌。由新华三集团、紫光云公司、紫光华智和紫光软件四个公司创新构建的紫光云与智能事业群,拥有私有云、公有云、人工智能、视频云、软件服务能力多项业界少有的资源与优势。
新华三集团和紫光云公司相信大家已经有所了解,但紫光华智和紫光软件未必都非常了解。
紫光华智即重庆紫光华山智安科技有限公司,2018年5月18日成立,专注于视频智能解析领域的产品与解决方案研发,深耕紫光云在相关行业的纵向应用能力。
紫光软件即紫光软件系统有限公司,2001年7月25日成立,是紫光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以应用集成的优势,主攻基于紫光云的大型智慧类项目的集成交付。
经过这次组织架构调整后,新华三集团将原来的云数产品线和数字化业务部合并,成立“云与智能产品线”,将专注于统一的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底层通用技术体系,以及应用生态体系的建设,联合相关产品线与业务部门,统筹私有云、公有云、多云的技术、产品与解决方案的研发,夯实紫光云的技术平台基础,并指导紫光云智慧类业务的拓展。
并且在2019年,新华三已经展现出“云网一体化融合”的硬实力。新华三CloudOS 50数字化 *** 作系统、新华三UIS 65超融合解决方案、新华三云班牌解决方案等一系列智享技术与方案推出,助推了新华三在2019年以云聚能,以数启智,以ABC一体化的可信云铸就数字化 *** 作系统的创新发展。
而紫光云公司更强调云业务的运营,基于新华三云与智能产品线的能力,聚焦于智慧城市运营,公有云研发、运营及销售,以及私有云运营,产业互联网等业务。
很明显,这是紫光集团继“从芯到云”到目前为止最引人注目的战略性调整,也是借助自身优势构建“云与智能”新格局的开始。
在这之前,紫光集团副总裁、紫光云总裁兼CEO吴健曾分析指出,新技术应用的模式带来巨变,产业发展已不停留在原有的轨道上,不再是“渐次升级”、“弯道超车”,而是一个崭新的“产业跃迁”的过程。新轨道上的领先者,不一定是原有轨道上的领跑者,而有可能是抢先完成范式转移的“跃迁者”。
作为一个产业升级数字化变革过程的“跃迁者”,紫光云自然会融合紫光旗下更全面、更完善的云能力,形成云+智能的双驱动力,并创造性地构建云+智能的新轨道,继而成为新的领先者。
很显然,新华三集团+紫光云+紫光华智+紫光软件的强大组合效应,一方面构建了云+智能的紫光集团全新的云战略格局,另一方面也推动整个云计算产业驶向智能化的新航道,而聚合了紫光集团在云、大数据、AI、物联网、区块链以及软件集成领域优势资源的紫光云,或将成为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的创新领航者。
创未来
“新基建”顺应了时代的发展,为中国数字化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活力。在数字化变革的大趋势下,全新的云计算产业新格局已经在逐渐形成。
就此,作为紫光云与智能事业群总裁,又是紫光集团联席总裁兼新华三首席执行官,于英涛分析指出,“新基建”的加速为数字经济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和巨大的发展契机,市场将进一步拥抱云与智能。
紫光云与智能事业群将合紫光集团云网板块之力,实现紫光云的架构统一、品牌统一、服务统一,提供全栈智能、全域覆盖的能力,为服务于百行百业的数字大脑打造核心引擎。
以新形象、新内涵出现的紫光云将以全新的姿态抓住时代的机遇,全面服务于数字经济时代,成为真正的“智能时代百行百业数字化转型的最佳合伙人,以云与智能融绘数字未来”。
全球云观察分析认为,或许可以这么来理解紫光集团的“云上之变”:2020之前,只是小紫光云在服务中国的行业及企业,2020年成立紫光云与智能事业群之后,将以大紫光云的风貌形象出现在市场面前,将满足市场对云计算全面的需求,将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边缘云的能力,整合城市运营与产业互联网经验积累,面向智慧城市、政务、交通、教育、医疗等行业实现全场景的一站式应用交付。
在任何时期,未来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和企业。紫光云与智能事业群前瞻性地将云网板块战略进一步细化到具体业务构成上,一方面利于紫光抓住新基建新机遇,形成全新的商业模式;另一方面,产业数字化升级的过程,本身就是云网融合的创新。企业自身的商业创新与产业持续的云网融合发展,势必给现有的百行百业数字化转型带来了一个更有前景的未来。
实事求是地说,任何一个处于这场数字化变革的企业都不可能独自完成自己的“进化”。由此而言,紫光云与智能事业群的成立,也必然会在产业生态合作上开创一个全新的空间。这是紫光云发展的新机会,也是紫光云与智能事业群全新框架下的生态合作伙伴的发展新机遇。
面对这样一个新格局,紫光云的龙头影响力与带动力非常重要,充分发挥“龙头云”的引领与带动作用势在必行,融合紫光集团旗下企业优势,成为了紫光云下一步发展的最佳选择。与此同时,一个全新的“云+智能”生态持续优化与完善,也将引领百行百业加速数字化进程。必然对于紫光集团利好,对于中国云计算产业利好,对于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利好。
紫光云要后发先至了
综合来看,立足数字经济发展,顺应新基建发展大势,紫光云与智能事业群的成立,必然加速紫光云晋位中国云市场主流玩家。
在铸造云+智能新格局的同时,也将不断引领产业的未来创新与升级。紫光云虽然在多个行业发展中有所斩获,并在私有云、公有云、人工智能、视频云、软件服务上不断融合自己的优势资源,但从品牌层面来说,紫光云毕竟属于后来者,也需要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对于在芯片领域赢得“后发先至”的紫光集团来说,紫光云与智能事业群面对云市场环境显然更加从容,云计算是巨头的竞争,这将是一次整体能力的持续考验,更是一场综合实力的长期较量,看来紫光云要后发先至了,值得期待。
另外,2020 NAVIGATE领航者峰会上,紫光集团也将全面展示战略升级详解及紫光云全貌,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关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dianzi/1050305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9
下一篇 2023-05-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