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寺院里写的“戒定真香”是什么意思?

佛教寺院里写的“戒定真香”是什么意思?,第1张

戒定真香一般是指佛教僧侣做早晚课时吟唱的梵呗。

寺院内演唱的梵呗,历来多由山门师徒代代口头教授,即使有乐谱传承,大都也只记有曲牌的骨干音。况且梵呗在演唱过程中,又由于有佛事应用场合功能的不同、地域方言与风格的不同,以及僧人素养与文化内涵的不同等等因素的影响,即使是同一首梵呗的演唱,在风格和韵味上必然存在着诸多差异。

本文依据在厦门南普陀采风时获得的由泉州历史文化中心编印的六册《佛曲》及由中国民族民间器乐集成全国编纂委员会出版的《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福建卷(上)》中的部分资料,研究范围主要集中在定妙师所传《戒定真香》10余种演唱版本,其中包括外江调、福州调、七偈调、金线板(又名今线吊葫芦)、思明腔、首音调、老三宝调、快板1、快板2、急板等。通过对曲谱实例的分析比较,由此引发对佛教音乐传承在民间传承过程中遭遇系列问题的探讨。

戒定真香赞

版本一:

戒定真香,焚起冲天上。弟子虔诚,爇(ruò)在金炉上。顷刻纷纭,即遍满十方。众生乞求,免难消灾障。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

版本二:

戒定真香。焚起冲天上。弟子虔诚。爇(ruò)在金炉放。顷刻氤(yīn)氲([yūn)。即遍满十方。昔日耶输。免难消灾障。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

人生
1.诸恶莫作,一生平安。众善奉行,事事如意。
2.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建筑师。
3.善于反省自己的人,是最高明的人。
4.在人生的旅途上,能够躲避痛苦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为自己利害的“念头”招抛开。
5.人事的艰难与琢磨,就是一种考验。
6.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注释:只做对人有益的事,不要去考虑个人的名利得失。)
7.能付出爱心就是福,能消除烦恼就是智慧。
8.生气就是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
9.大着肚皮容物,立定脚跟做人。(注释:为人要气量大,能容人,要正直,坚持自己的人生信条。)
10.人如果有正确的信仰,在人生旅途中所走的路就不会有差错了。
11.真正的智慧人生,必定有诚意谦虚的态度;有智慧才能分辨善恶邪正,有谦虚才能建立美满人生。
12.能征服自己,才是最伟大的人。
13.有智慧的人就能够舍,能舍也就能得,能得无限的快乐;不能舍就会有失,失去了心境的安宁。
14.慈悲没有敌对,智慧不起烦恼。
15.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智慧是从人与事之间磨练出来的。若逃避现实,离开人与事,便无从产生智慧。
16.人之所以痛苦,就是认为自己总是对的,别人总是对不起我,将一切错误都归罪于别人和外境,念念都觉得自己没有错,而不反省自己也有满身的过失。这就是我们痛苦的最大根源。
17.每个人最大的弱点,在于他自以为自己最聪明的。
18.同样是过一辈子,欲望大的人得花很大的气力,才能满足需求;而欲望淡薄的人,少欲少烦恼,便能够安稳地终此一生。
19.人如不能知足就永远都在烦恼中。
20.从物质的爱欲中挣扎出来,少欲无贪,自然天广地阔,天限丰饶。
21.生命里最难能可贵的,就是生活得平常。
22.信心、毅力、勇气三者具备,则天下没有做不成的事。
23.一个人的成败,与他的心量有很大关系。念念都是为一切大众,决定成功;念念只想到自己、名闻利养,凡事损人利己,就注定失败。
24.信仰是内心的明灯。
25.当你跌倒的时候,不要白白地爬起来,任何一种磨练都是宝贵的经验。
26.惜食,惜衣,非为惜财缘惜福。
27.人生最大的成就,是从失败中站起来。
德行
1.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恭敬别人,就是庄严自己。
2.纯洁的思想,可使最微小的行动也高贵起来。
3.存心要仁厚,别人对我不好,自己还是保持清净快乐,如果怨恨在心,将来一定有苦报。
4.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注释:静坐的时候,多想想自己的过失;与人闲谈时,不要谈论别人的是非。)
5.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注释:傲气不可滋长,欲望不可放纵,得志不可骄满,行乐不可过分。指凡事不可不节制,应适可而止。)
6.为善最乐,读书便佳。(注释:做好事的人心境最为快乐;读好书可使人品德高尚,气度不凡。)
7.不耗时间批评别人,多花时间改善自己。
8.看不起人家,是很容易的一件事,但要摆平自己的这颗傲慢的心,却很困难。俗语常说:“满招损,谦受益。” (注释:骄傲自满会招致损失,虚心谦逊会获得益处。)
9.讲话厚道而不刻薄者,乃多福之人;讲话尖酸而锋利者,乃薄福之人。
10.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注释:听到甜美的语言,在严冬里也会感到温暖;恶毒的话语说出口去,即使炎热的六月天也让人感到心寒。)
11.人生最危险的敌人是傲慢。
12.莫说他人短于长,说来说去自招殃;若能闭口深藏舌,便是修身第一方。
13.休将自己心田昧,莫把他人过失扬。
14.得理要饶人,理直要气和。
15.语言之间最可积德。如:见人为善,以一言赞成;见人为恶,以一言谏之;人有争讼,以一言解劝;人有冤抑,以一言辩明;以至勿揭人阴私,勿谈人闺阁,其功俱无量。
16.诚恳可以感动人,谦虚可以说服人。
17.倘能以爱待人,以慈对人,则不惹祸伤身;所以做人应该吃点亏,做人大智惹愚的人。(注释:“大智若愚”大有智慧的人,不炫耀自己,看上去好像很愚笨。)
18.退一步、让一步来成全别人,即是修养。
19.培养好自己的气质,不要争面子;争来的是假的,养来的才是真的。
20.是非不必争人我,好歹何须论短长,吃些亏处原无害,让几分时也不妨。
21.心中常存常解、包容、感恩、知足、惜福。
22.待人退一步,爱人宽一寸,就会活得很快乐。
23.苏格拉底说:“没有人想犯下错误,之所以会犯下错误,乃是他的无知。”故而,如果有人犯下错误,我们要学会去关怀他、宽恕他,以及以身作则地去感化他,而不是去发怒、生气、讨厌和打击他,否则,我们就与他一样,同样是无知的人,因为我们也犯下了无知的错误。
2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注释:自己所不喜欢的,不要强加给别人。指办事要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替别人着想,不要强使别人接受自己不愿意接受的东西。)
25.饶人不是痴汉,痴汉不会饶人。(注释:能宽恕别人的人不是傻瓜,傻瓜从来不会宽恕别人。)
26.犯错是平凡的,原谅才能超凡。
27.一个人要怎样才能庄严此生,就是我有错,要赶快认错,而且以后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方得自在安然!
28.自我批判的认错心理,是道德的第一课,是人格升华的阶梯。
29.人生最大的收获是改善。
30.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注释:不合礼的事不看,不合礼的话不听,不合礼的话不说,不合礼的事不做。孔子指出修养仁德具体的细节。)
31.“礼”的精神,不外乎“自卑而尊人。”在日常生活中与大众相处,能够使别人不讨厌自己,这就是“礼”。
32.戒杀放生之人,得二种福报。一者长寿。二者多福多寿无病。量力买生物放生,就能增福延寿。
33.不论在人间付出多少心血和辛苦,切莫将心念停留于过去的成就;不论施人多少,亦莫讨人情、求报酬。过去的留不住,未来的难预测,守住现在,当下即是。
34.身安不如心安,屋宽不如心宽。
35.没有希望,也就没有失望。
36.处世不必邀功,无过便是功;与人不求感德,无怨便是德。(注释:为人处世不必刻意去追求显赫功名,只要踏踏实实没有大的过失,就是功劳;帮助别人,不一定希求他能感恩戴德,只要大家都心平气顺,没有怨言,便是德业圆满了。)
福慧
1.人要知福、惜福、再造福,才最有福。
2.三餐常思农夫苦,日用不忘众生恩。
3.人有善念天必佑之,忠厚之人必多福报。
4.世上有两件事不能等:一孝顺、二行善。
5.对父母要知恩、感恩、报恩,对父母感恩的孩子最有福。
6.积德虽无人见,行善自有天知。
7.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
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9.凡是有益于人的就是善,有利于己的就是恶。有益于人,就是打人骂人都是善;有利于己,就是礼人敬人都是恶。正所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10.做好事并不是为求名,也不是为求功德;抱着“尽本分”的心去做好事,才是真正的好事、才是至诚无私的善事。
11.为善而人不知,则为阴德。(注释:无论行得善大或善小,都不为人知。如果善事大家都看到,果报立刻就报了,谈不到积,亦无后报了。故行善不为人知,即是多积阴德,以后得到莫大的福报。所谓厚德载福。)
12.人欲求得智慧、明辨事理,亦须远离人我是非烦恼;此即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
13.生日不宜杀生。生子不宜杀生。
祭先不宜杀生。婚礼不宜杀生。
宴客不宜杀生。祈禳不宜杀生。
(世人有疾。杀生祀神。)
营(谋)生不宜杀生。
———莲池大师
14.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
15.贤者不炫己之长,君子不夺人所好。(注释:要保持一颗善良的心,要说有意义的话,要做到乐善好施,要能忍耐、谦让、不欺辱人。)
16.贤者不炫己之长,君子不夺人所好。(注释:有才能的人从不夸耀自己的长处,有修养的人不强夺取人家心爱的东西。)
17.修德:一切功德生于日见己过。
造罪:一切罪恶生于日见人非。
18.不为任何代价、任何回报而付出,则能得到更真、更善、更美的境界。
19.你能把忍功夫做到多大,你将来的事业就能成就多大。
20.知足者常乐,能忍者自安。(注释:知道满足的人,永远都快乐;能够忍让的人,自然平安无事。)
21.怒不变容,喜不失节。
忍让
1.要堪得起忍耐,才有办法在世间生存得更自在。
2.要做个受人欢迎的人,做个被爱的人,就必须在日常生活中修养忍辱。
3.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注释:一时的怒气能忍得下去,就不会为未来的日子留下灾祸。)
4.忍与让,足以消无穷之灾悔。古人有言:“终身让路,不失尺寸。”
——弘一大师
5.以仁义存心,以忍让接物。(注释:心中充满仁义,用忍让的态度待人处事。)
6.有些人常常在烦恼,因为别人一句无心话,他却有意地接受。
7.忍辱对治嗔恚,懂得涵容就是有福之人。
8.别人说好莫欢乐,别人说坏如听歌。
心中平静浪不起,好话坏话无分别。
9.受得小气,才不至于受大气。
吃得小亏,才不至于吃大亏。
10.真正勇敢的人,应当能够智慧地忍受最难堪的侮辱。
11.生气,是拿对方的错误来打击自己;怀恨,是拿对方的错误来折磨自己。
12.不争的人才能看清事实;要知道,普天之下,并没有一个真正的赢家。
13.勿谓善小,不乐为之,惠而不费,亦曰仁慈。
14.忍一句,息一怒;饶一着,退一步。(注释:你如果忍得住少说一句话,就会平息别人的一次愤怒;你如果能饶恕他人一次,别人也会给你退让一步。)
15.吃亏就是占便宜,占便宜就是吃亏。这是老庄退一步进三步的道理。
16.有退步时须退步,得饶人处且饶人。(注释:进一步悬崖万丈,退一步海阔天空。饶人,说明你宽宏大量,饶人,也可以感化人,教育人。什么事情都有个度,若得理不饶人,把人逼到绝路,事情反而不可收拾。)
17.事不三思终有悔,人能百忍自无忧。(注释:做事之前不再三考虑,最终一定会后悔;人如果能遇事忍让,自然不会有烦忧。说明为人处事行必三思、遇事忍让。)
18.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置乎?拾得曰:“只要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告诫
1.想要害有道德的人,就好像仰起面,对天吐口水一样,这口水还要落到自己脸上。
2.欺人是祸,饶人是福。(注释:欺凌他人会招来祸患,待人宽宏厚道会带来福。劝人切莫欺人积恶。)
3.不要无中生有,更不要丑化他人。
4.要批评别人时,先想想自己是否完美无缺。
5.缓字可以免悔,退字可以免祸。
6.不要诽谤人,不也轻易赞叹人,看到别人的过失要涵容。古人说:“君子之交,不出恶声。”喜欢说别人过失,的确是我们自己最大的毛病。
7.意粗性躁,一事无成。心平气和,千祥骈集。
8.讲话过于肯定的人,往往后悔多于肯定。
9.锋芒毕露的人,没有福报,所谓是“聪明反被聪明误。”(注释:聪明人自恃聪明,结果反而误了自己。)
10.修行就是将我们对宇宙人生错误的看法、想法、说法、做法、加以修正。人生就是自己。宇宙就是我们生活的环境。
11.布施不是有钱人的专利品,而是一份虔诚的爱心。
12.放生就是救命、还债、解冤结、治病、改变命运、消灾免难。放生是世间最美的善行。
13.奉劝世人早行善,祸到临头后悔难。
14.《弟子规》是做人的资格,若是不懂《弟子规》,保证你会吃大亏。赶紧学,从小学,一生平安又吉祥。
15.以恨还恨,恨永远存在;以爱还恨,恨自然消失。
16.举步常看虫蚁,禁火莫烧山林。
17.不知道自己的过失是愚痴,不能够改正过失就是造业。
18.不懂得因果,就不懂得修行。
19.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
20.心术以光明笃实为第一,容貌以正大老成为第一,言语以简重真切为第一。平生无一事可瞒人,此是大块。(注释:用心最重要的是要光明坦诚,外表最重要的是要正直沉稳,说话最重要的是简洁真诚。)
21.吃苦了苦,苦尽甘来;享福消福,福尽悲来。
22.吹毛求疵的人,必是烦恼之人;
宽容大度的人,必是快乐之人。
23.本觉本有,不觉本无。做好人是自己的本分:从落实《弟子规》做起。
24.太上曰: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注释:太上老君说:“祸与福并不固定,全在人自作自受。善恶报应如同影子跟着身体一样,永远都不分离啊!”)
25.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增一分享用,减一分福泽。
26.小事不做,大事难成。
27.尽多少本分,就得多少本事。
28.苦海滔滔业自招,迷人不识半分毫,今生不把弥陀念,枉在人间走一遭。 ——印光大师
29.喋喋不休的人,像一只漏水的船,每一位乘客都想赶快逃离它。
30.言多语失皆因酒,义断亲疏只为钱;有事但逢君子说,是非休听小人言。(注释:贪酒的人往往会多说话而失言惹祸,情义的中断,亲友的疏远多是因为钱财;遇到麻烦的事情只能向君子诉说求教;是非难辨时千万不能听信小人的胡言。)
31.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
32.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注释:招来是非是因为多嘴多舌,惹下烦恼是因为爱逞强,好出风头。指处世要慎言韬晦。)
33.是非窝里,人用口我用耳;热闹场中,人向前我落后。(注释:在存有是非的地方,别人用口说话,我用耳朵听音;在人多热闹的场合中,别人争先向前,我则自动退后。)
34.结有德之朋,绝无义之友。(注释:交朋友也要有正确的原则:品德高尚的朋友应结交,不讲信义的朋友要断绝。)
35.善人则亲近之,助德行于身心;恶人则远避之,杜灾殃于眉睫。(注释:亲近善知识,他能帮助自己德行升华,对清净身心大有益处;远离恶知识,因为他能引来灾殃,毁了自己的前途。古人言:“益者三友,损者三友。”朋友正直、诚实、见识广博、是益友;朋友谄媚奉承、虚情假意、夸夸其谈、是损友。所以交友必有选择。)
36.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注释:接近朱砂的物品会被染红,接近黑墨的物品会被染黑。指人会因外界影响而变化,经常接近好人会变好,经常接近坏人会变坏。)
37.处事让一着为高,退步即进步之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即利己之基。接人待物,要养得满腔和气;对天对地,全凭着一点良心。
38.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注释:好药虽然入口很苦,但对治病有效果;忠直的劝谏虽然听起来刺耳,但对于 *** 行有利。比喻有意而尖锐的批评,虽然听起来不舒服,但对人有帮助。)
39.当吾人情绪起伏时,万勿轻易决定事情,因为此时所判断的,往往会错误。
40.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辨,不如能容;人之悔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
41.万分廉洁,只是小善;一点贪污,便是大恶。
42.人若不面对自己的缺点,就如烂疮永远无法根治。
43.为自己找借口的人永远不会进步。
44.不应该占方便,硬要去占方便,这是亏本;若是应该占方便,而不去占方便,这就是存款。
45.我们如果要想家庭美满、子孙贤慧,一定要从积功累德、特别着重在积阴德做起。
46.劝君莫打枝头鸡,子在巢中望母归。
47.不要让今日的无知,变成明日的后悔。
48.勿弃字纸。勿登山而网禽鸟。勿临水而毒鱼虾。勿谋人之财产。勿妒人之技能。勿人之妻女。勿唆人之争讼。勿坏人之名节。勿破人之婚姻。勿依权势而辱善良。勿恃富豪而欺贫困。
49.受人滴水之恩,须当涌泉以报。
50.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51.传家二字耕与读,防家二字盗与奸,倾家二字与赌,守家二字勤与俭。(注释:传家二字耕与读,因为耕可养家,读能化愚;防家二字盗与奸,因为被盗则失财,被奸则失节;倾家二字与赌,因为丧德亡身,赌败财失财;守家二字勤与俭,因为勤可免贫,俭能足用。)
52.富若不教子,钱谷必消亡;贵若不教子,衣冠受不常。(注释:富有了,如果不教育好子女,财务一定会被挥霍一空;显贵了,如果不教育好子女,子女一定会惹是非,那么迟早也会丢掉自己的乌纱帽。)
53.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注释:一个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强调人应该有长远的打算,加强忧患意识。)
54.积德于子孙,其胜于美宅良田。
55.名利之追求,只会使人沉沦;财色之诱惑,只会使人失志。
56.色乃削肉之刀,酒是穿肠毒药。
57.若好色,肾就会有病;贪财多了,就会有心病;脾气大,肝就会有病;生恼怒,肺就会有病;尽怨人,脾就会有病。
58.欲火愈旺,福德愈轻。
59.男女色情刀尖舔蜜,陷身之井惹祸根苗。
60.不贪酒色财气,一生无害无灾。
61.奉劝世人莫乱,奸名丑到处闻,父母妻子无脸面,败德丧名罪业深。
62.万恶为首,百善孝为先。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注释:所有坏事中,乱最坏的;众多美德中,孝顺居第一位。妻子贤惠,丈夫祸害就少;儿子孝顺,父亲心情就舒畅。)
63.好事要提得起,是非要放得下,成就别人即是成就自己。
64.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65.婚姻是一种道义的结合,而非普通男女感情的结合。
66.真正的人,不能冷漠地不顾别人的痛苦而追求自己的幸福。
67.人生最大的隐痛是嫉妒。
68.一切有智慧地妇女,应把身心培养得像月光一样慈悲柔和。宽大自己的心胸,燃起智慧之光,使一家人,甚至整个社会,每个人与你相处,都像在沐浴在清凉的月光中。
69.万法皆空,因果不空。(注释:世界上是非没有一定的,因果律却是一定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清心
1.清心,就没有烦恼;寡欲,就没有痛苦。
2.欲望强烈,苦遂增加;少欲不贪,自然无忧。
3.并非有钱是快乐,问心无愧心最安。
4.不知足的人,即使再富有,也是一个贫人,因为他总有一种贪心,贪而无厌,这就是贫嘛!
5.有求皆苦,无欲则刚。(注释:“无欲则刚”欲就是自私自利。人有自私自利,他的心就不公正。所以真正刚强的人是没有欲望的。)
6.人到无求品自高。
7.春日方逢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
荣华如同三更梦,富贵恰似九月霜。
百年浑似戏文场,死后空持手一双。
8.爱欲荣华,不可常保。皆当别离,无可乐者。
9.人心里的忧悲苦乐,皆是建立在一个有“我”的观念中。
10.人因自觉而成长,因自满而堕落。
11.人生最大的隐患是自私。
12.要改变自己的错误和缺点,先要乐于接受他人的劝告与指导。
13.犯错出忏悔心,才能清净无烦恼。
14.圣人——常流露着惭愧心。
15.内心平静快乐,头脑清醒,考虑事情就会清楚齐全,说话就会得体。
16.深思熟虑,培养自己定静的性格,才能有所担当。
17.给你最大痛苦的人,也是你最要感恩的人。
18.处顺境中必须谨慎,处逆境中必须忍耐。
19.远离是非,那是纯善之心。
20.切戒:性情急躁,不能容忍一时之气;心量狭小,不能包容、宽恕别人。
21.是非终日有,不听自然无。(注释:生活中是是非非的事每天都有,只要不去理睬它,自然就没有了。指不听不理是对付是非的最好方法。)
22.黄金白玉非为贵,唯有袈裟披肩难!——清•顺治皇帝
23.布袋和尚说:
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
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
唾到我脸上,任它自干了;
我也省力气,他也无烦恼。
24.如果吃的、穿的不如人家,用不着忧愁悲伤。这不是什么不光彩的事,因为做人最重要的是品德的修养。
25.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注释:父母亲去世后,要守丧三年,有孝心的,提起父母会难过哭泣,哀思父母养育之恩。居处要力求简朴,禁绝酒肉、情欲等事。)
26.知过即是开悟,改过为真修行。
27.修行修诚心,心诚自然灵。常生慈悲心,自然生感应。
28.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己,以弱字御侮。(注释:用平淡之心交朋友,用聋字消除诽谤,用苛刻责备自己,用弱字抵御侮辱。)
五 福
第一福 长寿是命不夭折而且福寿绵长。
第二福 富贵是钱财富足而且地位尊贵。
第三福 康宁是身体健康而且心灵安宁。
第四福 好德是生性仁善而且宽厚宁静。
第五福 善终是能预先知道自己的死期。
临命终时,没有遭到横祸,身体没有病痛,心里没有挂碍和烦恼,安详而且自在地离开人间。
“好德”是五福之一,而且是重要的一福。一个人有宅心仁厚、乐善好施的德,这是一生中最幸福,受用不尽的。因为“好德”能赢来长寿、富贵、康宁和善终。
修 身 八 则
光阴不惜过时悔 黑发不学白发悔
酒色赌博致祸悔 安不将息病时悔
官行贿赂致罪悔 富不俭用贫时悔
不孝父母老时悔 遇难不帮有事悔
生 命 之 爱
畜生亦有母子情,犬知护儿牛舐犊,
鸡为守雏身不离,鳝因爱子常惴缩,
人贪滋味美口腹,何苦拆开他眷属,
畜生哀痛尽如人,只差有泪不能哭。——慧道人诗
子女尽孝格言
父母双亲恩似海深,生儿育女历尽艰辛;
年老衰迈精疲力尽,子女成人理当孝顺;
衣食住行勿使受困,健康状况经常过问;
父母所需竭力奉进,不应吝钱刻薄双亲;
夫妻情重父母恩深,不可宠妻虐待老人;
父母教诲谨记在心,父母有过婉言谏行;
父母有病精心侍奉,求医诊治搀扶护送;
千方百计减轻病痛,久病不愈坚持始终;
媳对婆翁应与女同,婿待岳亲依照子行;
上有父母下有子孙,前车后鉴将心比心。
生活在感恩的世界
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了你的心志;
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见识;
感激鞭打你的人,因为他消除了你的业障;
感激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导了你应自立;
感激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能力;
感激斥责你的人,因为他助长了你的定慧。
感激所有使你坚定成就的人。
觉悟的人
能吃亏的人是有福的人
能施舍的人是富贵的人
富贵的人不占便宜
占便宜的是穷人
善良的人不怨人
怨人的人是恶人
聪明的人不生气
爱生气的人是愚人
富贵的人不发脾气
爱发脾气的人是贱人
能容忍的人是快乐的人
能爱人的人是幸福的人
看破放下的是有智慧的人
不做恶事是明白因果的人
能修身立德是长寿的人
爱骂街的人是没福的人
爱打人的人是短命的人
卖嫖娼来世不是人
能学佛的人是有觉悟的人
能念阿弥陀佛的人是有福慧的人
敬三宝
三宝者,佛法僧也。其义甚广,今惟举其少分之义耳。
今言佛者,且约佛像而言,如木石等所雕塑及纸画者也。
今言法者,且约经律论等书册而言,或印刷或书写也。
今言僧者,且约当世凡夫僧而言,因菩萨罗汉等附入敬佛门也。
第一敬佛 略举常人所应注意者
礼佛时宜洗手漱口,至诚恭敬,缓缓而拜,不可急忙,宁可少拜,不可草率。佛几清洁,供香端直,供佛之物,以烹调精美人所能食者为宜。今多以食物之原料及罐头而供佛者殊为不敬,益大师大悲咒行法中曾痛斥之。又供佛宜在午前,不宜过午也。供水果亦宜午前。供水宜捧奉式。供花,花瓶水宜常换。
纸画之佛像,不可仅以绫裱,恐染蝇粪等秽物也(少蝇者或可)。宜装入玻璃镜中。
木石等雕塑者,小者应入玻璃龛中,大者应作宝盖罩之,并须常拂拭像上之尘土。
凡大殿及供佛之室中,皆不宜踞坐笑谈。如对于国王大臣乃至宾客之前尚应恭敬,慎护威仪,何况对佛像耶!不可佛前晒衣服,宜偏侧。不得在殿前用夜壶水浇花。若卧室中供佛像者,眠时应以净布遮障。 
第二敬法 略举常人所应注意者
读经之时,必须洗手漱口拭几,衣服整齐,威仪严肃,与礼佛时无异。益大师云:展卷如对活佛,收卷如在目前,千遍万遍,寤寐不忘,如是乃能获读经之实益也。
对于经典应十分恭敬护持,万不可令其污损。又翻篇时宜以指腹轻轻翻之,不可以指爪划,又不应折角,若欲记志,以纸片夹入可也。
若经典残缺者亦不可烧。卧室中几上置经典者,眠时应以净布盖之。
附每日诵经时仪式
礼佛——多少不拘。
赞佛——
供养——愿此香华云等。
读经——
回向——不拘,或用我此普贤殊胜行等。
第三敬僧 略举常人所应注意者数条
凡剃发披袈裟者,皆是释迦佛子,在家人见之,应一例生恭敬心;不可分别持戒破戒。
若皈依三宝时,礼一出家人为师而作证明者,不可妄云皈依某人。因所皈依者为僧,非皈依某一人,应于一切僧众,若贤若愚,生平等心,至诚恭敬,尊之为师,自称弟子。则与皈依僧伽之义,乃符合矣。
供养僧者亦尔。不可专供有德者,应于一切僧生平等心,普遍供之,乃可获极大之功德也。专赠一人功德小,供众者功德大。出家人若有过失,在家人闻之,万不可轻言。此为佛所痛诫者,最宜慎之。
以上已略言敬三宝义竟。兹附有告者,厦门泉州神庙甚多,在家人敬神,每用猪鸡等物。岂知神皆好善而恶杀,今杀猪鸡等物而供神,神不受享,又安能降福而消灾耶。惟愿自今以后,痛革此种习惯,凡敬神时,亦一例改用素食,则至善矣。
——摘自弘一大师《李叔同说佛》

意思是人要是想要平静的过完这一生就应该少些烦恼和苦闷,保持一颗乐观的心,表现了作者乐观开阔的胸怀。

出自:现代南怀瑾的《千秋》

原文:

万古千秋事有愁,穷源一念没来由。

此心归到真如海,不向江河作细流。

译文:

长久的岁月里每件事情都有忧愁,这些事情不是没有来由的。这颗心归到最后都需要一颗真心,不可以细水长流。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1994年2月11日,南普陀寺禅堂落成之时,南怀瑾应妙湛长老之邀来厦门南普陀寺主持“南禅七日-生命科学与禅修实践研究”禅学讲座。此次活动是南怀瑾以现代科学精神结合传统佛教禅七形式所进行的一次修持实践。

在7天的禅修中,由南怀瑾亲自讲解禅修要义,并指导全体学员进行禅修实践,还将毕生修学经验与心得倾囊相授,其“南禅七日”的视频至今在网络上广为流传。

1998年6月11日,金温铁路开始通车。在通车前夕,南怀瑾基于“功成身退,还路于民”的想法,将股权转让给浙江省和铁道部,金温铁路现属上海铁路局管辖。

2006年后,南怀瑾移居长住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庙港并在苏州吴江区创建“太湖大学堂”,旨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与现代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相结合,发展认知科学与生命科学研究,后建立光华奖学基金会,资助多间中国大学,如北京大学等。

弘一 虚云 太虚 印光
弘一(1880~1942)
Hongyi
中国僧人。俗姓李,幼名文涛,又名广平,字叔同,别号息霜,法名演音,别号晚晴老人。原籍浙江平湖,生于天津。早年就学上海南洋公学,从蔡元培受业。擅长书画、篆刻、工诗词。1905年留学日本,入东京美术学校从黑田清辉学西洋画,旁及音乐、戏曲,造诣甚深。1907年,他与曾孝谷等创“春柳社”于东京,主演“茶花女”,又主编《音乐小杂志》。1910年回国,初任上海《太平洋报画报》编辑,加入柳亚子发起的南社。继至杭州任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图画和音乐教师。1918年舍俗出家于杭州虎跑定慧寺,同年受戒于灵隐寺。常往来于嘉兴、上海、温州等地,并闭关著述。1928年入闽,常居厦门南普陀及泉州承天、开元等寺。弘扬南山戒律,曾创设“南山律学院”,并提出念佛不忘救国,救国不忘念佛的主张。卒于泉州温陵养老院。后人为了纪念他,在泉州清源山和杭州虎跑寺分别建塔和设纪念堂。主要著作有《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记》、《南山律在家备览要略》及《佛学丛刊》、《护生画集》等。音乐作品有《中文名歌五十曲》、《李叔同所作歌曲》、《三宝歌》、《清凉歌》等。
虚云(1873—1959),俗姓肖,名古岩,又名演初,字德清,自号虚云、幻游,祖籍湖南湘乡,出生于福建泉州。曾主持真如寺的修复工作。
虚云出生仕宦之家,父亲肖玉堂官至泉州知府,望子成龙,要他学八股文,以求仕进。但虚云自幼性情恬淡,爱读儒籍佛典,其志不在功名。父亲利用种种办法都未能逼他就范。光绪十七年(1891年),突然潜逃出家,被父探知,勒令回家,越二年,他又逃至鼓山涌泉寺剃度,拜妙莲和尚为师。随即隐居岩洞,持头陀行,静心观坐三年。然后离寺云游,先后在浙、苏、皖一带名山大寺,学经参禅。曾在江宁会见著名佛学杨仁山居士。光绪二十六年,虚云从普陀山步行北上,到达北京时,恰遇义和团运动爆发,八国联军进攻北京,他随西太后、光绪皇帝逃亡队伍西行,出长城,赴陕西,途中结识了许多王公大臣。抵西安后,转赴终南山,结庐狮子岩下,改号虚云。光绪二十八年,虚云游四方、朝拜峨眉,经西藏入西康,转入云南鸡脚山。鸡脚山是历史上的佛教重地,这时,只剩下十余处破庙,且不容外来和尚挂单,虚云无处落脚。后来,通过大理提督张松林向当地知县推荐,方在鸡脚山找到一座破庙——钵盂庵住下来,进行宗教活动。此年,他将钵盂庵改为迎祥寺,接纳四方僧众,募捐兴修寺庙。光绪三十年,他出国云游,至逻罗(今泰国)、南洋(即东南亚)一带讲经说法,皈依(佛教称身心皈向佛、法、僧)达数万人。又前往日本参观佛教,途经吉隆坡,得滇中来信,说:“官府兴办新政,遍提寺产”,请他设法挽救。光绪三十二年,虚云便转道上海,请寄禅(敬安)和尚一同赴北京上诉。抵京后,得到当年结识的王公权贵支持,获得一道保护寺庙的“上喻”(即通告),云:此后“着各督饬抚令地方官,凡有大小寺院及一切僧众财产,一律由地方官保护。”从此各地不再提寺产了。事后,虚云仍继续留京活动,为云南寺庙请龙藏(清廷内务府刊印的佛经)。经肃亲王善耆等发起奏请,于同年七月降旨将迎祥寺赐名“护国祝圣禅寺”、赐虚云为“佛慈洪法大师”,又赐“紫衣钵具”、“玉印”、“锡杖如意”、銮驾全幅“。至此,虚云身价百倍,声誉大振。
1911年(宣统三年),为团结佛教徒,保护寺院,斡旋沪佛教会与宁大同会的对峙,虚云出滇至沪。接着,与寄禅和尚赴南京晋见孙中山,议定修改佛教会会章,取消各地自立之名目诸事宜。同年四月,因政府更迭,在见过孙中山之后,又前往北京去见袁世凯。在上海改组中国佛教会,成立中华佛教总会。会后,虚云回到云南,晤蔡锷,组织滇黔、滇、藏的佛教支部,并亲襄其务。在新的“大护法”保护下,祝圣寺的香火依然十分兴旺。1912年,民国成立,出现逐僧毁寺风潮。滇军师长李根源亲自督军上山,准备逐僧毁寺,指名捉拿虚云。虚云只身往见李根源。李问:“佛教何用?”虚云答:“自古立国皆议国教并化,政能治身而不能治心,惟教能治心。心为万物之本,本得其正,何心之不治?”他非常明白宗教对于统治者的功用,几经辩论,终于折服了李根源。
1920年,虚云应云南督军唐继尧的邀请,前往昆明,重修西山华亭寺,施工中掘出“云楼”古碑,遂将华亭寺更名云栖寺。他按古碑记载,庙产数字,由唐继尧出告示,用低价将数百亩田地及方圆数十里的山场勒赎归寺,引起民众怨愤。他在财产到手之后,又举办慈善事业来笼络民众。
1929年,虚云应闽籍国民党官僚林森、杨树庄的邀请,赴福州涌泉寺任住持(僧寺之主)。初为众僧说戒五十三天,继则改革寺中旧习,再则着手整理道风,兴肃禅堂与念佛堂、恢复复节打七,春末傅戒之禅规。在这个基础上,修建楼、堂、阁、寮、院、庵、洞等十多处,创办学戒堂,后改为佛学院,以福建省主席杨树庄为名誉院长,虚云自任院长,培训年青僧徒。杨树庄之母拜虚云为师,杨及闽籍不少官僚便成为虚云的大护法。涌泉寺藏有明清以来大量经板,虚云聘请观本和尚进行整理,编成《鼓山藏经目录》,刊刻面世。1933年,福建爆发战争,省内寺庙大多停止留单,僧人无食宿所,惟鼓山仍留海单,云游僧人多至逾千。虚云为此多方 *** 劳,竭力维持一粥一饭。
1934年,应李汉魂将军之请,赴广东曲江主持重修南华寺。南华寺是禅宗六祖慧能的道场。此时已破败不堪。虚云提出四个条件,其中第四条为:“所有出入资财、清理产业,交涉诉讼筹事,全由施主负责。”这条要求概括了他多年来“宏法”的经验,即依仗反动统治者的势力,扩张佛教势力。李汉魂应允后,当面募集数十万金,待各项筹备工作就绪后,即请当局派人履勘画界,将界内“寺产”,无契没收,有契贱赎。在收回无尽庵时,驱逐住户,致使二十余户贫民无家可归。1935年秋,虚云由彭山到曲江主持修建,用警察赶走了庙内的居民,亲自监督工匠兴修。历时十年,总计兴建殿堂243楹,新修塑大小佛像690尊,使该寺成为广东规模最大的佛教圣地,不久,即举行千佛大戒,受戒者数百人,吸引了广州和港澳的大批富豪前往观光。
1942年,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在重庆发起“护国息灾大悲法会”,请虚云主持。虚云到达重庆,主持法会四十九天。他在法会上赞颂国民党反动统治说:“四方共乐无为化,同颂尧天舜德明。”蒋介石亲自设斋宴招待,林森等作陪。1946年,虚云又应广东当局邀请,在广州净慈寺举行超荐抗日阵亡将士法会,再度轰动广州港澳。其中港澳参与法会的达十余万人。当时,广州六塔寺住持铁禅因汉奸罪入狱,虚云上书当局为其保释,受到当地部份僧众反对,未能成功。1947年蒋介石为南华寺“同戒录”题词:“丕正颓风”,表彰虚云的功绩。
1949年秋,广东解放,人民政府对虚云以礼相待,但虚对在虚门、华南寺进行的民主改革暗加抵制,南华寺住持本焕等,因反革命罪被公安机关逮捕,虚云曾为其叫屈。(注:1943年,虚云曾推荐在五台山当过汉奸的本焕和尚任南华寺住持)同年冬,虚云应邀赴北京参加佛教协会筹备会议,在广济寺与园英、赵朴初等成立中国佛教协会筹备处。10月1日,他代表中国佛教徒接受锡兰佛教代表团赠送的“佛舍利”、“贝叶经”、“菩提树”三宝。同年,被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委员。12月,虚云赴上海参加“祝愿世界和平法会”。
1953年,中国佛教协会成立,虚云为四名名誉会长之一。由于人民政府的争取和团结,使虚云摆脱同华南反动残余势力的纠葛,并为其从事正常宗教活动创造条件。同年,虚云应真如寺住持性福邀请,于7月5日登上云居山。目睹这座唐元和初年道容禅师开创、历经一千多年的祖师最胜道场,仅存破大寥三间,殿堂楼阁大多倒塌,瓦砾满目,荒草遍地。明代铜铸毗卢遮那大佛像,兀坐于荒烟蔓草之中。虚云遂决心留住云山重修庙宇,并得到有关部门的赞同。虚云驻云居的的消息传出后,四方僧徒云集,年底达五十余人。虚云在率众修持的同时,多方筹划修复寺庙,1954年春,响应人民政府号召,坚持“农禅并重”,开荒造田,自给自食。1955年僧徒增至数百人,至1956年所产谷物与红薯等,基本上满足了寺中僧众口粮需要。寺庙经虚云募化和设计,历时三年左右,先后重建庙宇、殿、楼、堂等数十座,雕塑大小佛像132尊,将被日军烧毁的寺庙修茸一新。随之,虚云又组织僧众修复名胜古迹。1956年秋天,重浚明月湖、疏浚壁溪与改溪工程。施工中,掘得镌有苏轼题书“石林”的巨石,虚云将其置于佛印桥旁,冠名“淡心石”,辟为一胜景,亲自赋诗以为纪念。并在白果树下的慧泉加筑花岗石围圈,前方安置一石供桌。亲笔丹书“慧泉”二字刻于其外沿。同时,在寺外种植茶树、果树,在寺内开辟花园。1955年春,虚云身体日衰,但仍心系寺中诸事,这年七月,虚云接到岑吕居士代他编辑整理的《云居山志稿》,非常高兴,抱病写了《重建云居山真如寺事略》与《云居山志重修流通序》。此志交由香港莲净苑与佛经流通联合出版,流传于世。
1959年10月13日,虚云因患噎膈慢性消他不良症在真如寺圆寂。虚云一生,习禅苦行,以长于整顿佛教丛林,兴建名刹著称。虚云不仅在东南亚诸国蜚身佛坛,在北美大陆也有一定影响。1982年,美国纽约佛教禅宗中心为他修建纪念堂,将其传记用英文刻于石碑。虚云平生所作诗歌偈赞甚多,已选三百九十首,编为《虚云和尚法汇》,由香港佛学书局出版。其余记载其生平事迹的有《虚云和尚事迹》、《虚云和尚年谱》、《虚云和尚画法集》等。
太虚大师(1890-1947),浙江崇德(今并入桐乡)人。俗姓吕,本名淦森,出家的示名唯心,别号悲华。清光绪三十年( 1904),披剃于苏州平望小九华寺,同年礼宁波天童寺寄禅和尚受具。光绪三十四年,入南京祗洹精舍从杨文会学习佛学。1911年出任广州白云山双溪地住持,并组织僧侣教育会,自编讲我,进行讲授。1913年全国各省占寺夺产之风甚炽,僧界陷于纷乱。太虚与仁山等人在南京创立中国佛教协会(后并入“中华佛教总会”),主张改革佛教,首改镇江金山寺为佛教大学,自办学校以的抵制“庙产兴学”风潮。旋以“金山寺事件”而告失败。寄禅圆寂后,在上海静安寺举行的追悼大会上,太虚提出教理、教制、教产三大革命说。大声疾呼佛教改革以自救。后又连续撰文宣传佛教革新运动,要求建立新的僧伽制度以顺应时代发展。1917年后,太虚先后创办了武昌佛学院、闽南佛学院、汉藏教理院等,招收青年学僧,培养佛学人才,并考察日本佛教,历游英、法、德、比、美等国,弘扬佛教。还分赴鄂、川、闽、晋、苏、浙、赣、粤、黔等地宣扬佛法;并从事撰述。抗日战争期间,太虚发起组织青年护国团僧侣救护队等,又率领中国佛教访问团,出访缅甸、印度、锡兰(今斯里兰卡)诸国,借以联络同教感情,共同反对日寇侵略,宣示中华民族为独立生存与公平正义而奋斗。抗战胜利后,担任中国佛教整理委员会常委,于镇江焦山筹设会务人员训练班,以全国佛教进行整顿。1947年,太虚圆寂于上海玉佛寺直指轩。其著述甚多,后由弟子们汇辑成《太虚大师全书》行世。
《全书》是中国佛教近代以来承先启后的一部巨著,共700余万言,分为四藏二十编。全面反映了太虚多层次的佛学思想,举凡佛法的体系与纲要、僧伽制度的改革与培育、唯识思想的融贯与弘扬、人生佛教的揭示与提倡,以至时代思潮的批评与会通等等。无不包含在内。
太虚大师一生,主要以僧伽制度改革与唯识学阐扬而卓然名家。《全书》中涉及僧制改革的主要文章有:《整理僧伽制度论》、《僧制今论》、《建僧大纲》、《菩萨学处》等,集中体现了他革新僧伽制度观点的整个演变过程。1915年至1947后,在长达30多年的时间里,太虚为革新重整中国佛教制度所作的设想与努力,在上述文章里得到了全面的反映。
经过“金山寺事件”使变革佛教的运动一开始便受重挫之后,太虚意识到,改革佛教必须有一套新的寺院僧伽制度,与之相配合,否则只能流于空谈。因为寺院的设立,是绍隆三宝、供养佛祖及僧众用功办道的清净庄严道场,也是为启发社会人士信仰的弘法场所,对于佛教的长工发展是十分重要的。所以,佛教的改革,绝不能离开寺院,另起炉灶。1195年,太虚痛感于当时政府公布《管理寺庙条例一条》,给地方官吏以限制僧人及侵害教产的权力,审时度势,根据清朝乾隆年间(1736-1795)调查所得中国僧伽有80万之众的现实,以及当时社会国情,又依托教理教史的准蝇,在普陀山闭关阅藏期间,撰写了《整理僧伽制度论》一文,决心开展佛教改进运动,廓清寺院面貌,振兴日益萎靡的中国佛教。综观太虚大师一生行履,其革新僧制的最高计划,是1947年在延庆寺讲演的《菩萨学处》,这也是他的最后说法,按其设想,建立菩萨学处,必须从结缘三皈开始。这是指那些虽皈依佛、法、僧三宝,但对三宝还没有正信和正见的徒众。接下来是正信大皈,此指因对佛教有了正当的了解和信仰而皈依的知识分了,再是五戒信众,受五戒后,有两条路线可走:一条是由此直接发菩提心。受菩萨戒,成为在家菩萨;另一条是受五戒后,续习八戒,转入出家阶段,作沙弥、比丘,受12年的教育,而成为出家菩萨。最后是出家菩萨的设计,要求也进一步提高。
从正信三扳到五年出家菩萨的初级阶段,其中设有干部人才的培训,以造就菩萨学处的干部人才。而在家菩萨下至结缘三皈的徒众,也都可以成为菩萨学处摄化的大众。菩萨学处的出家菩萨,要经过12年才出家,但终身作为在家菩萨也适宜,因为在实行上,都是六度四摄,好实行瑜伽戒法。这是以信众和僧众共同组织菩萨学处,制定僧伽制度,是为太虚的晚年定信论。
太虚的革新僧制历时多年,其设想屡经更易,从《整理僧伽制度论》的80万僧众数,到《僧制今论》的20万,再至《建僧大纲》的4万而2万,直到最后缩减为一座道场以创立“菩萨学处”。由此可见,一方面他改革僧制的重心在于对僧团人数力求减少,重质量不重数量,为伪存真;也在于偏重信众,以建立菩萨学处扩大社会青年信仰三宝,达到“人成即佛成”的人生佛教为终极目的。另一方面,因叠经波折,屡有变更,也足见建立新型僧制有多么的困难!
虽然,从《整理僧伽制度论》到《菩萨学处》是应机改建,有所不同,但弘扬佛法,首重建僧。其理想的建僧大业,始终未能实现,反而招来不少的毁誉。但太虚的志向未尝少必,因为他的变革的赣皆从佛教根本信念流出,而非其它,故而能逆流向上,精进不懈。太虚的革新僧制的实践证明,佛教的存在与发展,必须应时代的需要,同时又应考虑到当时佛教的实际状况进行 *** 作,否则,无论是超前还是滞后,其具体的实践活动都将难以奏效,这是留给后人的有益的经验教训。
印光大师(1861-1941):讳圣量,字印光。别号常惭愧僧,近代著名的净土宗高僧,为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俗姓赵,名绍伊,字子任。陕西合阳陈村人,幼时聪慧,随兄熟读儒书,颇以 孔孟之道为自任。受韩愈、欧阳修等大儒辟佛思想的影响而批判佛教。至十五岁后,数年之间因病所困,偶读佛经,始悟前非,乃洗心革面,回心向佛。清光绪七年(公元 1881年)师二十一岁,往投终南山五台莲华铜寺,礼道纯和尚剃度出家。次年受具足戒于陕西兴安双溪寺印海律师座下。
印光大师生来便有眼疾,几近失明,后于湖北莲华寺帮忙晾宋体晒经书时,得读残本《龙舒净土文》,而知念佛往生净土法门即 是当生成就、了脱生死之要道。因为眼疾,乃悟县为苦本。感悟到若要离苦得乐,势必专修念伟法门为是,即于闲时。专念佛号,纵是忙于事务,也心不离佛,后眼疾痊愈,由此深信念佛功德不 可思议。而自行化他,一以净土为归,便肇始于此。
印光大师修净土,久而弥笃。光绪十二年(1886)二十六岁时,慕名北京怀柔红螺山资福寺为净土专修道场。便往亲近善 知识,取继承东晋庐山东林寺慧远大师创导的净宗遗风之意,自号专修念佛法门,使得净业大进。除此之外,师于红螺山历任上客堂香灯、蔡元等职期间,深入经藏,研读大乘经 教以为助行,与念伟之正行互补,得以圆成净业。
光绪十六年(1890)师转居北京龙泉寺、十七年(1891)住于国广寺。光绪十九年(1893)时,应普陀山法雨寺化闻和尚之 请。护送藏经南下,后便常住法雨寺 师于寺中精勤修持,念佛不懈,深受大众敬重。众等便诚请大师讲法以利群机,师辞不过,乃为开讲《阿弥陀佛经便蒙钞》一座。嗣后,便谢绝众缘,于珠 宝殿侧掩关修行,连闭两期,为时六年。于关房中自书"念佛待死"以自策励。出关后,曾出外住茅篷,未几,源如法雨寺居之。光绪三十年(1904)师四十岁时,因谛闲法师为浙江温州头陀寺 迎请藏经,又为之助理一切,事毕师仍回法雨寺。师在此出家二十几年的光景里,始终韬晦,不喜结交,不好名闻利养,惟有用功不止,精进念佛,以期克果。其后近十年间亦复如是。全身心地念佛修行,终得念伟三昧。
民国纪年,(1912)师年五十有二,高鹤年居士取大师文稿数篇,刊入上海《佛学丛报》,署名常惭。读者虽不知为谁,而文章中所显义理己足以引发见闻者生信念佛。延至民国六年1918),徐蔚如、周盂由诸居士得读大师文稿,甚感希有难得。于是一再搜集印光大师的文稿,题为《印光法师文钞》而刊行之。 徐蔚如居士于文钞之跋中赞言:大法陵夷,于今为极,不图当世尚有具正知正见如师者,续佛慧命,于是乎在! 其后数年间,复为增广大师文稿,由中华书局印行,名为《增广印光法师文钞》。 大师的文钞,正如徐氏跋中所言: 无一语无来历,深人显出,妙契时机,诚末法中应病良药。 不单是在佛理上精辟入理,,就是一般世俗道理,亦即兼而融会,凡是能使闻者改恶修善,生信 念佛者,不据一格为众宣扬法要。义理深契众机,且文法典雅,是以凡闻大师名者,人人必争请奉读师之文钞。因此之故,大师 威名扬于环宇,渴望归依大师门下之善信人等,日益增多。有登门造访请求慈悲摄受者,有亲写书信乞赐法名者。一时间,做大师的归依弟子蔚然成风。前后二十余年来,皈依大师座下的信徒, 无法统计、进而言之,受大师之教,而依教奉行,吃素念佛,精修净业,得以往生西方净土者,亦难枚举。由此可见大师身传言教之功行实不可思议。
大师一生勤俭无私,信众之供养,悉皆代为广种福田,或用于流通经籍,或用以救济饥贫。而其自奉,食唯充饥,不求适口; 衣取御寒,厌弃华丽。有供养珍美衣食,推却不过者,,转手即送他人。大多数的普通物品,咸皆交至库房,与大家共享,决不自用。大师先后在上海、苏州创办弘社。 二十余年来;所印的佛书计有百十种之多,其数不下四、五百万册。佛像亦有百万余帧 之多,教之内外,普受法益者甚众。民国十一年,(1923)师六十二岁时,江苏义务教育会成立, 议请省府下令征用寺产作为学校,佛教界为之哗然。大师为保教护寺故,不遗余力地为之奔走呼吁,终得以扭转危机。同年,应定海知事陶在东之请,物色讲师,至监狱讲道,乃推智德法师应 聘。并令其宣讲《安士全书》等关于因果报应、信愿念佛求生净土之佛理。充分体现大师之无缘慈悲,普化众生之本怀。后更自任江苏监狱感化会 名誉会长。这种名誉是大师为利益苦难众生乐意所得。基于此回,陶在东与会稽道尹黄涵之,将大师之道行事迹呈报政府,得以题赐悟彻圆明之匾额一方,资送普陀,香花供养,极盛一时,僧俗人等,深为欣羡。师则置若罔闻。人 虚空楼阁,自无盛德,惭愧不己,荣从何来? 其后,数年间常往来江苏、浙江、上海一带,为众开示念佛法要,因果事见闻者如潮,法缘盛极一时。
民国十九年(1931)二月师住苏州,于报国寺掩关,课余则修订四大名山山志。掩关期间,灵岩山妙真和尚叩关请示,将灵岩山寺立为十方专修净业道场。师即为之定下有关规约章程。前后三、 四年来,大师倾心指导,以使灵岩净土道场成就模样。在大师之威德感召下,经以妙真和尚为首的灵岩诸师的努力结果,遂使灵岩道风日益振兴,而后更发展成为仅次于红螺山资福寺的净土宗 著名专修道场。民国十六年冬(1938),师七十七岁,因时势所逼,顺应妙真和尚之请,移锡灵岩山寺安居。由于大师年事己高,上山方满三年,却台世归西而去。
大师之示寂,于诸多迹象中证知其预知时至,民国二十九年(1941)春季之时,于言谈书信中己流露出去意。延至十月,自知时日无多,召集大众会谈,任妙真为住持,并促令其择日升座。 且开示说:净土法门,别无奇特,但要恳切至诚,无不蒙佛接引,带业往生。十一月初四早一时半,由床上起坐说;念佛见佛,决定生西。言讫,即大声念佛,二时十五分,索水洗手毕, 起立自言:蒙阿弥陀佛接引,我要去了,大家要念佛,要发愿,要生西方。说完,即移坐椅上,面西端身正坐,近五时,在大众念佛声中,安祥西逝。师生于清咸丰十二年(1861,寂于民 国二十九年(1941),世寿八十,僧腊六十。次年二月十五日,往生后一百日举火茶毗,得五色舍利无数,奉灵骨塔于本山石鼓之东南,复于民国三十六年( 948)九月十九日将师之舍利奉请入塔,后又兴建塔院以供奉之。大师一生,一以净土为归,自行化他,信愿念佛。言传身教,为净业学者之榜样,弘传净土,作 世间之慈航。后人尊之为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盛名永彪净土宗之史册。

禅宗与理学
中国文化,渊源深远,周秦之际,百家争鸣。迨汉武帝尚儒术,诸子百家之流,如百川之汇海,而一尊于儒,皆讲习六经,明体达用,于人文政教之道外,初非有标新立异,自命得孔孟心学不传之秘者。自董仲舒以下,精疏博证,浸成为训诂之学,历代传习,固无所谓心性理气等玄妙之旨。时至北宋,儒家之学,忽有理学崛起,谓得孔孟以来心法,大变从来讲学之趣,遂成儒家道学一途。儒者之言,别开生面,产生心性、理气、性情、中和、形上、形下、已发、未发诸问题;初则自分四派(濂、洛、关、闽),后惟朱(熹)陆(象山)是争。在君子,只是讲明正学,互诤意见之不同,在小人,终窃师儒之道,而成门户之私,援讲学之名,而滋朋党之祸。乃酿成元佑庆历二次之党禁,欲求至善而反流于狭隘,洵足为学术之悲也。清儒纪昀有云:
儒者本六艺之支流,虽其间依草附木,不能免门户之私,而数大儒明道立言,炳然具在,要可与经史旁参。
古之儒者,立身行己,诵法先王,务以通经适用而已,无敢自命圣贤者。王通教授河汾,始摹拟尼山,递相标榜,此亦世变之渐矣。迨托克托等修宋史,以道学、儒林,分为两传。而当时所谓道学者,又自分二派,笔舌交攻。自时厥后,天下惟朱陆是争,门户别而朋党起,恩仇报复,蔓延者垂数百年。明之末叶,其祸遂及于宗社。惟好名好胜之私心;不能自克,故相激而至是也。圣门设教之意,其果若是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子部·儒家类序言》)
儒家至北宋间,理学之异军突起,并非偶然之事。一种学术之成衰,必然有其社会环境之背景,及为当时文化潮流所驱使。理学之兴,亦循此例。其故为何断言之曰:受禅宗之影响也。
理学之先声
汉代诸儒,于义理上既无新见地,唯致力于注疏考证,末流余习,渐趋于词章小道之学。两晋以还,天下大势,继承平而渐肇变乱,吾国民族文化精神,乃有一新的嬗变。士大夫间谈玄风气,与佛法传播,同时称盛。当时学者,以三玄(《易经》、《老子》、《庄子》)之学为哲学思想归趋,已渐疏忽经世之学而趋向于虚渺幽玄之域。自时厥后,西域高僧,如鸠摩罗什等远来东土,大阐佛法,国中大师蔚起,如道安、道生、慧远者,皆毕生尽瘁弘法。如慧远之入庐山结“白莲社”,一时名士若刘遗民等,皆依习净业,陶渊明亦时相过从。足见当时知识阶级之思想风气,不免随政治及社会环境而转移。迨隋唐之间,王通起而讲经世之学于河汾,继之天下升平,贞观间多数文武将相,均出于王氏之门,儒学至此,复臻昌明。
南北朝间,禅宗初祖菩提达摩,已由印度渡海至梁,传佛心法。至初唐有六祖惠能与神秀者出,南北宗徒,风起云涌,上至帝王,下及妇孺,靡不涵濡沾被,因之佛教文化,与盛唐治绩,并烛寰宇。禅师辈之膺封国师者,屡见不鲜,朝野趋向,风靡可知。肃宗时,韩愈为迎佛骨一事,上表谏阻,而排斥释道为异端之说,于以滋兴。其时儒者为卫道(儒道)而非诋佛法者,不乏其人,然皆不若韩愈之立言激烈。其《原道》、《原性》诸篇之作,实欲高张儒家道统之说,揭儒门之帜,以凌驾于佛老之上。实则受禅宗传心之影响,而目儒学为道统一贯之传。次则,李翱著《复性书》阐发性情之说,为北宋理学滥觞。其后理学崛起,当以韩李之说,启其端倪。然韩李生平之学术思想,亦终不能自固封畛,丝毫不受佛老影响。亦如南北宋诸大儒,固皆出入于佛老之间,而别倡理学之说。韩愈贬潮州后,常问道于大颠禅师。故其在潮州,有三简大颠,在袁州时,曾布施二衣。周濂溪《题大颠壁》云:“退之自谓如夫子,原道深排佛老非。不识大颠何似者数书珍重寄寒衣。”《五灯会元》、《指月录》等书,则有记云:
韩愈一日白师曰:弟子军州事繁,佛法省要处,乞师一语师良久。公罔措。时三平为侍者,乃敲禅床三下。师曰:作么平曰:先以定动,后以智拔。公乃曰:和尚门风高峻,弟子于侍者边得个入处。
李翱曾屡问道于当时名僧,且数向禅师药山惟俨问法。金儒李屏山则云:“李翱见药山,因著《复性书》。”
《传灯录》载之甚详:
朗州刺史李翱,初向师玄化,屡请不赴。乃躬谒师,师执经卷不顾。侍者曰:太守在此。李性褊急,乃曰:见面不如闻名!拂袖便出。师曰:太守何得贵耳而贱目李回拱谢,问曰:如何是道师以手指上下。曰:会么曰:不会。师曰:云在青天水在瓶。李欣然作礼。述偈曰:炼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余话,云在青天水在瓶。李又问如何是戒定慧师曰:贫道这里,无此闲家具。李罔测玄旨。师曰:太守欲保任此事,须向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闺阁中物舍不得,便为渗漏。宋相张商英曾颂其事曰:云在青天水在瓶,眼光随指落深坑。溪花不耐风霜苦,说甚深深海底行
按:张颂之意,盖谓其未见道也。李翱曾受知于梁肃,为作感知遇赋。而梁肃为天台宗之龙象,《大藏经》中有梁肃之《止观统例》。
《复性书》认为性本明净为七情惑而受昏浊,故为“制情复性”之言。如云:“人所以为圣人者,性也。人之所以惑其性者,情也。喜、怒、哀、乐、爱、恶、欲七者,皆情之所为也。情既昏,性斯溺矣,非性之过也。七情循环而交来,故性不能充也。水之滓也,其流不清。火之烟也,其光不明。非水火清明之过。沙不滓,流斯清矣。烟不郁,光斯明矣。情不作,性斯充矣。”又云:“性与情,不相无也。虽然,无性则情无所生矣。是情由性生,情不自情,因性而情。性不自性,由情而明。”
张商英之颂,嗤李翱之未见性,颟顸承当,自以为是,适成其非。观《复性书》之所言,学者谓其含有佛学成分,依梁肃止观之说,而变易其名辞而作。实则,李氏出入佛学,仍未彻底。诚如李氏之言,性本圣洁,因情生而惑乱,此圣洁净明之性,何因而起情之作用岂谓性不自生,因情故明。则情返而性复,复性而当复生情矣。若谓置制此情而后复性,则制之一著,岂亦非情乎性能自制,情何以生制亦情生,终非性明自体。此则自语相违,矛盾未定。所以然者,盖其自未见性,但认得清明在躬,性净明体者,即为自性。殊不知此乃心理上意识明了,澄澄湛湛觉明之境,以之言性,谬实千里。明亦性境,情亦性境。此性不住于明暗昏清,亦未离于明暗昏清,则非李氏之所知欤以此见地,而李氏于《大学》之“至善”,《易》之“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均有未彻。后世之言理学者,大抵亦如李翱之徒耶!若有透此藩篱者,皆入于禅矣。
北宋理学之崛起
唐祚既移,历五代而至宋,禅宗声教,渐被上下,五家宗派兴盛,而与吾国原有政教,并无磨擦。佛法解脱之学,纯为出世,其超哲学之精神领域,坠裂世谛。而大乘之慈悲济物精神,与圣人王道大同思想,蕲向吻合,功成辅翊,故儒佛之间,融合无间。唯少数偏执之人,笃于守旧,以卫道自任,出而排斥,立言之间,仍不免此疆彼界,比长挈短。此类儒家之激进者,盖为韩愈、李翱、欧阳修数人而已。然其所以辟佛者,大抵摭拾形迹,指为异端,非圣人之教。且力诋其教徒(出家比丘)之弃家披剃,为无父无君,不忠不孝。然于佛法之中心奥义,固多茫然。
时至北宋,有世所称五大儒者出,于儒家道学(理学)门庭,创立端绪,学校渐遍于四方,师儒之道于以奠立。学者所谓相与讲明正学,自拔于尘俗之中。五人皆并世而生,且均交好,吾国学术思想,遂呈云蒸霞蔚之观,故后世谓为聚奎之占验。五大儒者,即周敦颐、邵雍、程灏、程颐、张载。厥后,加朱熹、陆象山、吕祖谦,并为继往开来南北宋间八大儒。虽中间魁儒硕彦颇多,要以此为其宗主。八大儒之学说,异同之处,颇多争论。要皆以祖述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孟之言,为圣贤授受一贯之心学,阐明仁义之说,演绎心性之际,为远承先圣之道统。与历来儒者唯知讲经注疏之因袭风气,大相迳庭。其中思想之嬗变,学说之创获,探其蛛丝马迹,颇多耐人寻味之处。而其启导后世道统之争,门户之战者,当非其初心所及也。纪昀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子部·儒家类》案语云:
王开祖以上诸儒,皆在濂洛未出以前,其学在于修己治人,无所谓理气心性之微妙也。其说不过诵法圣人,未尝别尊一先生号召天下也。中唯王通师弟,私相标榜,而亦尚无门户相攻之事。今并录之,以见儒家初轨与其渐变之萌蘖焉。
吾国学术,历来自儒道两家并驱以来,至后汉历南北朝而至唐,突然而有佛家加入,实质渐变,至北宋为一大转纽。而承先启后,一直支配东方学术思想者,亦始终不离儒、佛、道三家之学。宋代大儒,学者认为佛化儒家,以禅论道者之领袖如陆九渊,亦公认其事。《象山全集》卷二与《王顺伯书》中尝云:
大抵学术,有说有实,儒者有儒者之说,老氏有老氏之说,释氏有释氏之说,天下之学术众矣,而大门则此三家也。
儒家至北宋,八大儒讲道论学,而构成理学一派。时之学者,循此一思潮而向前发展,为数颇众。发其轫 者,厥为学者所称之安定(胡瑗)、泰山(孙复)、徂徕(石介)三先生。黄震曾云:
宋兴八十年,安定胡先生、泰山孙先生、徂徕石先生,始以师道明正学,继而濂洛兴矣。故本朝理学,虽至伊洛而精,实自三先生始也。(《宋元学案卷二·泰山学案》黄百家案语引)
此外门户攻伐,学术异趣,与程朱对立者,厥为苏学(即苏洵父子三人之说)。而苏东坡、黄庭坚辈于从政以外,为学途径,尝直认游心佛老门庭而不讳,视一般理学家之高立崖岸,排斥异说,敻(注:xiong去音)然不侔。故于政见之争外,即学术主旨,亦大相迳庭。而后世正统儒家,以其说之不洽于程朱,亦相与摈之于度外。
所谓承儒家道统之正者,学者皆以程朱并提,夷考其实,则所谓八大儒者,思想学术,殊多不同。二程学于周敦颐,而复自成一系。后之承其的绪者,为婺学(金华)永嘉二派,变为史学及事功之途。朱熹之说,初承二程,后复创见颇多,非但不尽同于程学,有时且大异其趣。后贤有谓朱子之学,出入佛老,终为一道化之儒家,朱子自亦直认与程子意见有不同者。《朱子全集》卷二十三有云:
伊川之学,于大体上莹彻,于小小节目上,犹有疏处。某说大处,自与伊川合,小处却时有意见不同。
论程朱不同之说者,明末有刘宗周,清代有黄宗羲、纪昀、皮锡瑞,及现代学者何炳松等,皆主此说。
程朱以外,张载有张氏之见,邵雍有邵氏之学,吕祖谦则有吕氏独特见地,主经世实用之史学,而于朱陆异同,尝作调和之努力者。而邵雍则主易数之学,迥然不同于众,但出处仍一准于儒,唯与二程之间,仍难协调。邵氏与程子居处相邻,交往甚密,但相见虽频,而不语及于道与学也。朱熹则于其易数之学,大加推重,有异其师承观念者巨矣。
儒家理学初兴,数十年间,门户异见,终成攻伐之党祸者,略陈其梗概如此。内容出入,罄竹书劳。见地未臻圆通,致使末流推荡,愈演愈烈,良用致慨!清初诸儒,重返汉学路线,盖深有感于此。论者有云:“宋儒好附门墙,明儒喜争同异,语录学案,动辄灾梨。”纪昀谓其“是率天下而斗也,于学问何有焉!”又云:
门户深固者,大抵以异同为爱憎,以爱憎为是非,不必尽协于公道也。(《四库全书总目·史部·传记类》存目孙承泽《益智录》提要)
理学初兴,志在阐明儒家正道,排斥佛老异端之说。孰知出入佛老之间,用以驳入佛老者,终成为佛化儒家,或道化儒家。且所立说、排斥佛老者,仍不能摧撼其中心。唯此一相激相荡之局,却开拓一代学术之领域,以创兴理学门庭,洵为奇特,至其外排佛老则不足,内起戈矛而有余,卒至于伤残相及者,则洵为学术之大不幸焉!
佛化儒家之踪迹
东方文明,在中国独有儒佛道三家之说互相异趣而复殊途同归者,诚非偶然。历来学者,努力于三教合辙,代不乏人。偏执者,虽互相排斥,博达者,仍力主沟通。其中要以东汉末年《牟子理惑论》为最早。历唐宋元明清各代,高僧大德,尤以禅门宗匠辈,烛照群象,洞穷法源,大抵皆淹博世典,出儒而归于佛。其中之彰明较著者,厥为北宋名僧契嵩,以沙门立场,大唱佛儒一家之论。永明延寿禅师,在其巨著《宗镜录》中,每引儒老之言,通诠佛法。宋金居士李纯甫体道最深,其所议论,常分润于佛老二家,阐发其蕴义。南宋诸儒受其影响,亦复不浅。《续指月录》中亦曾载述其事云:
屏山李纯甫居士,初恃文誉,好排释老。偶遇万松秀和尚于邢台,一言之下,遂获契证。乃尽翻内典,遍究禅宗,注《金刚》、《楞严》等经,序《辅教》、《原教》等论。尝著《少室面壁记》。略曰:达摩大师西来,孤唱教外别传之旨,岂吾佛教外,复有所传乎特不泥于名相耳!真传教者,非别传也。
自师之至,其子孙遍天下,渐于义学沙门,以及学士大夫,潜符密证,不可胜数。其著而成书者,清凉得之以疏《华严》,圭峰得之以钞《圆觉》,无尽得之以解《法华》,颖滨得之以释《老子》,吉甫得之以论《周易》,伊川兄弟得之以训《诗》《书》,东莱得之以议《左氏》,无垢得之以说《语》《孟》。使圣人之道,不堕于寂灭,不死于虚无,不缚于形器,相与表里,如符券然。虽狂夫愚妇,可以立悟于便旋顾盼之间,如分余灯,以烛冥室,顾不快哉!士著述甚多,开发后学,大有功于宗乘。临终无疾,趺坐合掌面西而逝。(《续指月录》卷八“曹洞宗”报恩秀嗣)
李纯甫以居士身,偶遇万松秀,言下契悟,著述弘化,普及僧俗。若二程兄弟、吕祖谦等大儒,均逊其智量。学者得其片羽吉光,而阐明体道者,事当甚多,皆源流淹没,师承不彰,殆以李氏中心致学于佛,为门户之见所囿耳!《宋元学案》原列屏山之学为殿,后儒疑其学无师承,并予删去,益见其浅陋也。
初期理学大儒周敦颐,著《太极图说》启发诸家思想,厥功甚巨。而濂溪(敦颐)曾师事鹤林寺僧寿崖,得太极图,自加阐说。此图原出于道家之陈图南(陈抟),本原易理,汇通儒道之产品。僧寿崖得而藏之,以授濂溪,不啻还其故物。故濂溪之受学,不能无丝毫之影响,世传濂溪参禅于黄龙南,问道于晦堂,谒佛印、了元于归宗。太极图经此三家授受,其思想必有会三为一之旨,况南北宋百余年间,正禅宗鼎盛时期,名匠如林,士庶争趋,其间之思想沟通,错综互摄者,尤属显而易见。
宋至南渡以后,儒家外排佛老之事,已成习见之举。然惟见之于思想上之攻击,尚无实际上之行动。其朱陆门户之争,则势成水火。自佛教中人视之,则一任其自然发展,不惟不加抨击,且常疏释理实一致之说。
南宋禅师如名震一时之大慧杲,绎其言行,力主息争。杲师于南渡以后,诏主径山法席,门下问道者,达官名士、博学鸿儒至多。秦桧忌其与岳飞、张九成等交往,贬之衡阳十年,复移梅阳五年。而僧俗间关相从,常至数千。其论儒佛一致之言,往往超人意表。如云:
博及群书,只要知圣人所用心处。知得了,自家心术即正,心术正,则种种杂毒,种种邪说,不相染污矣。为学为道一也,为学则未至于圣人,而期以必至。为道则求其放心于物,物我一如,则道学双备矣。(示莫润甫)予虽学佛者,然爱君爱国之心,与忠义士大夫等。但力所不能,而年运往矣!喜正恶邪之志,与生俱生。永嘉所谓:假使铁轮顶上旋,定慧圆明终不失。予虽不敏,敢直下自信不疑。(示成机宜季恭)
杲师之时,朱陆之争方盛。“尊德性”与“道问学”方兴未艾。杲师以片言匡救而成之。至其忠君忧国之言,原非为辩护佛教徒之无父无君、不忠不孝而发,实杲师之目击时艰,恻然心悯,为佛门吐其不平之气。大权应化,固应如此。观其辩三教一致之主张,尤为明显。如云:
士大夫不曾向佛乘中留心者,往往以佛乘为空寂之教,恋着这个皮袋子。闻人说空说寂,则生怕怖。殊不知只这怕怖底心,便是生死根本。佛自有言,不坏世间相而谈实相。又云: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宝藏论》云:寂兮寥兮!宽兮廓兮!上则有君下则有臣,父子亲其居,尊卑异其位。以是观之,吾佛之教,密密助扬至尊圣化者亦多矣!又何尝只谈空寂而已!如俗谓李老君说长生之术,正如硬差排佛谈空寂无异。老子之书,原不曾说留形住世,亦以清净无为为自然归宿之处。自是不学佛老者,以好恶心相诬谤尔,不可不察也。愚谓三教圣人,立教虽异,而其道同归一致,此万古不易之义。然虽如是,无智人前莫说,打你头破额裂(示张太蔚书)。又云:
在儒教,则以正心术为先。心术既正,则造次颠沛,无不与此道相契。前所云:为学为道一之义也。在吾教,则曰:若能转物,即同如来。老氏则曰慈,曰俭,曰不敢为天下先。能如是学,不须求与此道合,自然默默与之相投矣。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我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当知读经看教,博及群书,以见月忘指,得鱼忘筌为第一义,则不为 文字言语所转,而能转得语言文字矣。(示人)
南北宋间之名僧古德,世称宗门大匠者,其讲论主张如此。而儒家学者,往往先多问道受学其间,启发新机,归温故物,使东土圣人言教,昔疏难明者,今乃焕然大彰。奈何始终局于门户之见,不得不于佛法故作贬词。惟佛教之智者则不然,如元代禅师高峰中峰师弟,于三教一致主张,尤为著力。明代憨山大师,学通坟典,常以佛理疏注学庸老庄。藕益大师则以易义释禅,固无所谓内外之见,横梗于胸,而避讳之也。近代之印光法师,则常以儒理诠佛,可称卓识。梁武时之傅大士,据《五灯会元》记载中有云:
傅大士一日披衲顶冠靸鞋朝见。帝(梁武帝)问:是僧耶士以手指冠。帝曰:是道耶士以手指靸鞋。帝曰:是俗耶士以手指衲衣。
四朝儒者以道统自命之理学家,乏此包罗万象之量。否则,不入于佛,即入于道,却为儒者所斥。唐宋间较为彰著者,如裴休、房融、富弼、赵忭、王安石、苏东坡、黄山谷、陆游、张商英、杨大年辈,皆游心禅观。影响所及,历代之文人学士,凡其著作,以具有文字禅之隽永有味者为高。理学家讲学,亦多剿袭禅师辈之法语。
北宋以前诸儒,著述流传,一仍旧贯。自理学家兴,动有“语录”、“学案”,以绵其世泽,大反昔儒方式,盖多取则于禅宗也。禅师辈平生法语,门弟子记载之者,统称“语录”,且皆为当时之平实语体,不事藻饰。凡其致力体道,参究事迹,记述之者,统称曰“公案”。宗门之“语录”、“公案”,搜罗至广,儒者学之,以产生“语录”、“学案”之体例,复撷其精华,诩为创见,自张门户,以遂其推排,殆不足法。若赵忭以北宋名臣,高风亮节,昭垂史册,并未尝以学佛为讳,《指月录》载其事云:
清献公赵忭,字阅道。年四十余,摈去声色,系心宗教,会佛慧来居衢之南禅,公日亲之。慧未尝容措一词。后典青州,政事之余,多宴坐。忽大雷震惊,即契悟。作偈曰:默坐公堂虚隐几,心源不动湛如水。一声霹雳顶门开,唤起从前自家底。慧闻笑曰:赵阅道撞彩耳!公尝自题偈斋中曰:腰佩黄金已退藏,个中消息也寻常。世人欲识高斋老只是柯村赵四郎。复曰:切忌错认!临终遗书佛慧曰:非师平日警诲,至此必不得力矣。
赵阅道进士及第,累荐殿中侍御史,d劾不避权幸,京师目为“铁面御史”。知成都,匹马入蜀,以一琴一鹤自随,擢参政知事。王介甫用事,屡斥其不便,乞去位……以太子少保致仕,卒年七十七。他如此类之儒者尚多,未尽据引。
老氏有言:“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日益为“道问学”,日损为“尊德性”。“道问学”须广其知见,“尊德性”须放心旷寂。放心必要空其所有,广知见则须实其所无。日益不已,则自我伟大之见愈高,宋儒之大抵陷于此微细习气者,殆不自省耳!若蒋山元禅师之于王安石,直规其过,可谓理学家共通之病。《指月录》载云:
荆公原与蒋山元禅师,少时游如昆弟。荆公尝问祖师意旨于师,不答。公益扣之。师曰:公般若有障三,有近道之质一,更一两生来,或得纯熟。公曰:愿闻其说。师曰:公受气刚大,世缘深。以刚大气,遭深世缘,必以身任天下之重。怀经济之志,用舍不能必,则心未平。以未平之心,持经济之志,何时能一念万年哉此其一。又多怒,此其二。而学问尚理,于道为所知愚,此其三。特视名利如脱发,甘淡泊如头陀,此为近道。且当以教乘滋茂之可也。公再拜受教。及公名震天下,无月无耗,师未尝发现。公罢政府,舟至石头,入室已三鼓。师出迎,一揖而退,公坐东偏,从官宾客满座。公环视问师所在,侍者对曰:已寝久矣。公结屋定林,往来山中,稍觉烦动,即造师相向,默坐终日而去。公弟平甫,素豪纵,但甚畏师。请问法要,师勉为说之。……且戒之曰:申公论治世之法,犹谓为治者不在多言,顾力行何如耳况出世间法乎!
儒者论心性之学,原非所尚,纪昀论之甚力。宋代理学,统由禅宗蜕变而来。南宋以来,朱熹集理学之大成,而其立论,颇多躲闪。朱氏虽继承程门,而于尧夫(邵雍)之数理,张载之性气二元之说,濂溪之“太极图”,彼此常为畛域者,朱氏皆并宗之。复尝于武夷山中,与道家南宗祖师白紫清(玉蟾)交往颇切,欲随之学道而不得请。且化名崆峒道士邹沂,注《参同契》。纪昀力证其事。有曰:
殆以究心丹诀,非儒者之本务,故托诸廋(sou)辞欤考《朱子语录》论《参同契》诸条,颇为详尽。年谱亦载有庆元三年,蔡元定将编管道州,与朱子会宿寒泉精舍,夜论《参同契》一事。文集又有蔡孝通书曰:《参同契》更无罅漏,永无心思量,但望他日为刘安之鸡犬耳云云。盖遭逢世难,不得已而托诸神仙,殆与韩愈贬潮州时邀大颠同游之意相类。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子部·道家类》朱子撰《周易参同契考异》按语)
复次,明代大儒如王阳明,亦初习佛法天台止观,且曾于定中得相似神通,后复失之。又三度求道于道人蔡蓬头,不遂而罢。终成一代儒宗,《王文成公年谱·辛酉事》有云:
先生录囚,多所平反。事竣,遂游九华,作《游九华赋》,宿无相化城诸寺。是时,道者蔡蓬头,善谈仙,待以客礼,请问,蔡曰:尚未。有顷,屏左右引至后亭,再拜请问,蔡曰:尚未。问至再三,蔡曰:汝后堂后亭,礼虽隆,终不忘官相!一笑而别。闻地藏洞有异人,坐卧松毛,不火食,历岩险访之,正熟睡,先生坐旁抚其足。有顷醒,惊曰:路险何得至此因论最上乘。曰:周濂溪、程明道是儒家两个好秀才。后再至,其人已他移。故有会心人远之叹!
宋明诸儒,固皆出入佛老,尤多取自禅宗,而复排斥之者。而究之取者或为糟粕,舍者皆为精华,其见地诚多罅漏!近世梁启超评之甚当。《万有文库·清代学术概论》三中有云:
唐代佛学极倡之后,宋儒采之,以建设一种“儒表佛里”的新哲学;至明而全盛。此派新哲学,在历史上有极大之价值,自无待言。顾吾辈所最不慊者,其一:既采取佛说而损益之,何可讳其所自出,而反加以丑诋其二:所创新派,既非孔孟本来面目,何必附其名而淆其实是故吾于宋明之学,认其独到且有益之处确不少;但对于建设表示之形式,不能曲恕;谓其既诬孔,且诬佛,而并以自诬也。明王守仁为兹派晚出之杰,而其中此习气也亦更甚;即如彼所作《朱子晚年定论》,强指不同之朱陆为同,实则自附于朱,且诬朱从我。
又云:
进而考其思想之本质,则所研究之对象,乃纯在昭昭灵灵不可捉摸之一物;少数俊拔笃挚之士,曷尝不循此道而求得身心安宅,然效之及于世者已鲜;而浮伪之辈,摭拾虚词以相夸煽,乃甚易易;故晚明狂禅一派,至于“满街皆是圣人”,“酒色财气不碍菩提路”,道德且堕落极矣。重以制科帖括,笼罩天下;学者但习此种影响因袭之谈,便足以取富贵,弋名誉;举国靡然从之,则相率于不学,且无所用心。故晚明理学之,恰如欧洲中世纪黑暗时代之景教。
禅宗与理学之渊源
两宋学术,既受禅宗影响而兴,其工夫见地,又不能深入禅宗心法之奥,灯分余焰,以立理学一门,而成一家之言;其来龙去脉,略如上述。若其讲明心性之理,参究天人之际,罅漏至多,不及详矣。清初诸儒,如黄黎洲、顾亭林、李二曲、颜习斋、王船山辈,以遭逢世乱,鉴于宋明诸儒空疏迂阔之弊,力图矫正;以四朝之“平时静坐谈心性”,无补时艰者,欲悉举而反之。且目宋明诸儒,均为怪物,若谈虎而色变者然,亦已过矣。以学术而言学术,但论其内容之价值,至措之以收效于治平,而非治学者之责;衡之史乘,千百年间,学为圣贤仙佛者,代不乏人,而治臻上理,比隆前古,反多不觏,此岂为学者所能悉任其咎乎
无论理学家学术思想之造诣如何,其一己之律己持躬,大都淡泊自甘,不求温饱,善恶之际,辨别尤严,岩岩行履,深有合于佛家之大乘行道,或同于比丘之戒律精严者,此皆足资矜式。宋末如文天祥,虽未标于理学之门,然观其所作《正气歌》,足为其人格之崇高代表,从容就义,殉道以终,非学究天人之际者,其孰能之明代如王阳明之功业彪炳史册;此外,如李二曲、黄宗羲、顾炎武辈,其学养多从理学中陶冶而来,以成其充实光辉之美;故理学之陶钧万类,鼓铸群伦,其功实不可及。
综观理学之整个体系,可析为一大纲、两宗旨、三方法:一大纲者,要使学问与道体合一,至于“极高明而道中庸”,此为朱陆及各派之所同;两宗旨者,即朱子以“道问学”为尚,陆子以“尊德性”为主。“道问学”须多识前言往行,以博识弘文为务;“尊德性”则以体会得心性本然,则本立而后道生,其余皆在其中矣,此朱陆之所以异也。然其宗旨虽异,但皆主张从用工夫入手,至用工夫之方法,则有主“敬”、主“诚”、主“静”之不同;不论其用工夫方法以何者为是,而此所称用工夫之实,稽之先儒,均乏前轨,《语》《孟》之教,未尝及斯,《大学》所举之止、定、静、安、虑、得之次第,不过提示其要略耳。夫用工夫之/td>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dianzi/1044851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8
下一篇 2023-05-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