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瓯:擦亮北苑贡茶“绿色名片”

建瓯:擦亮北苑贡茶“绿色名片”,第1张

持续做优“一片叶”,实行“1+5”北苑复兴行动,北苑御焙遗址入选第二批省级遗址考古公园名单,北苑贡茶文化中心等项目有序推进……一个个举措有力实施、一项项工作成绩斐然。去年来,建瓯聚焦“做优一片叶”目标,围绕统筹“三茶”高质量发展,绘蓝图、夯基础、筑高地,在深化种植和加工环节的基础上,往前端延伸做生态保护,向后端拓展聚文旅元素,着力复兴北苑贡茶,擦亮建瓯“绿色名片”。

高位谋划 统筹“三茶”发展

建瓯的北苑贡茶园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宫廷御茶园,历经6朝42帝,创下中国御贡史之最。建瓯也因此闻名,成为千年古茶都、中国茶业百强县、全国产茶重点县和全国乌龙茶主要生产基地,茶园面积、茶叶产量和从业人数在闽北乃至全省都位居前列。

然而,在历史上一度“领跑”的北苑贡茶,近现代以来的发展却不尽如人意。如何重振北苑雄风,打响北苑贡茶品牌,擦亮这张颇有价值的茶叶名片,成为摆在 建瓯市 委市政府面前的一大考题。

为打破北苑贡茶“养在深闺少人识”的痛点,去年,建瓯围绕弘扬建茶文化、提升茶业科技、做强茶产业链的目标,成立统筹“三茶”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抽调农业、科技、文化、流通、重点产茶乡镇等单位部门人员组建茶产业工作专班,加强茶产业工作力量。制订《建瓯市统筹“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启动《建瓯市统筹“三茶”高质量发展五年规划》编制,构建“三茶”统筹发展、相互促进、共同提升的新发展格局。按照“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的思路,安排部署生态茶园建设、扶持龙头企业、品牌宣传提升等15个方面工作,细化分解37个目标任务,挂图作战、对账销号,推动各项工作落细落实。

在北苑贡茶重要产区小桥镇,建瓯市政协第三功能型党支部联合建瓯农商行第一党支部、集同海关集美监管科党支部、建瓯中茶党支部、小桥镇茶协党支部等七方,共同签订《七方共建协议书》,以北苑贡茶集中加工区为平台,通过“组团共建”方式,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聚力打造“三茶”统筹发展党建联合体,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活化品牌 做好北苑贡茶文章

为了让“千年建州·北苑贡茶”这个茶产业品牌活起来,深化市场对北苑贡茶品牌的认同感,建瓯以提升茶叶品质为基石,以讲好北苑故事为抓手,做好北苑贡茶文章。

大力建设生态茶园,整合项目资金,全面加强技术指导,提升绿色生态茶园建设水平。东峰金盘山茶园、川石牛公山茶园、小桥甘源茶园获评 南平市 绿色生态茶园示范基地,小桥甘源茶园还获评南平市最美生态茶园。同时,安排部署当地生态茶园“绿化、花化、彩化”建设工作,力争在2022年建成全域生态茶园、2023年建成全域绿色生态茶园。

对标《北苑御焙遗址文物保护规划》和《北苑御焙遗址省级考古遗址公园》项目建设要求,建瓯做好遗址周边村庄环境整治、山场林分调整、绿色生态茶园建设、茶园彩化美化以及临时通行道路、旅游标识公厕等改造提升。通过推广物联网等科技应用,改造传统茶产业,推动茶叶初制加工标准化升级,完成了全市茶业大数据平台建设。建瓯市还积极发挥闽北乌龙茶科技小院桥梁纽带作用,加强与中科院等科研院所沟通合作,有力推动茶科技服务水平。

去年,建瓯市花重金为北苑贡茶重点文物(重要遗址)投保4亿元,还聘请北苑御焙遗址原考古队成员、省地文博专家、当地历史文化学者等专业人士,组建北苑御焙遗址考古专家顾问团,成立专门研究机构——北苑文化研究院,对北苑贡茶遗址进行细致深入的调查研究,深挖其历史内涵和文化价值。

另一方面,建瓯市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围绕北苑御焙遗址保护利用、茶产业发展、品牌打造、项目推进等方面,通过组织拍摄《千年建州·北苑贡茶》宣传片,编纂《北苑贡茶》文化丛书,制作北苑贡茶主题微、动漫、H5图文、宣传画册,面向全国举办北苑贡茶微视频、主题征文活动,在央视等主流平台投放广告等方式,开展立体化宣传。

努力之下,北苑贡茶的品牌打造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北苑贡茶品牌被省上评为2021年度福建十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北苑贡茶被纳入第二批《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互认的茶类产品。

植入内涵 擦亮“绿色名片”

今年,建瓯市研究制定了北苑复兴行动“1+5”计划,以打造中华茶文化圣地为目标,从遗址活化、讲好历史、振兴茶业、茶旅融合、对外交流等五个方面发力,创建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为北苑文化植入新时代内涵,重铸北苑贡茶“天下之最”的辉煌,重现千年建州的荣耀。

为提升北苑贡茶影响力,建瓯市策划多样地域特色活动,如:持续举办中华北苑贡茶节、北苑贡茶高峰论坛,开展斗茶赛等民间茶事活动,组织开展“千年建州·北苑贡茶”文艺演出、茶神张三公文化节、北苑贡茶主题宣传等文化活动。同时,加强与抖音、快手、喜马拉雅等平台合作,开展“网红说北苑贡茶”等系列活动,让北苑贡茶有声有色、有体有韵。此外,为构建北苑文化体系,让“茶神”成为凝聚人心、集聚力量、汇聚人才的重要标识,去年12月,建瓯市发布“茶神”张三公Q版像,把张三公作为北苑贡茶的重要文化符号。

为着力推进茶旅融合,打造一批示范项目,建瓯市依托北苑御焙遗址、茶神张三公、闽台同根茶园等历史文化资源,谋划生成落地一批茶旅研学基地、茶旅民宿、特色茶庄园、观光茶工厂等特色茶旅项目;建设集茶文化展示馆、体验馆、活动馆和主题公园街区为一体的北苑贡茶文化中心,推进“大地指纹”茶旅集群、“北苑”山居高端民宿等项目建设。

同时,精心规划茶旅融合精品线路。以北苑贡茶为主题,设计“寻茶之旅”,串联北苑御焙遗址、百年乌龙园、茶神庙、闽北乌龙茶科技小院、茶文化休闲体验中心等茶旅景点,开发半日游、一日游精品旅游线路,并创新“旅游+”新业态,结合“5G”“VR”等技术,融入科技元素,增加互动感、体验感,逐步实现“线上北苑游”。(叶秋艳)

院校专业:

德州学院是山东省政府直属全日制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是山东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首批支持单位。学校坐落于中国太阳城 ——山东省德州市,德州地理位置优越,素有“九达天衢”“神京门户”之称,是国家交通运输主枢纽城市,被纳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是首都一小时生活圈和省会半小时生活圈城市。,学校始建于 1971年,前身是德州师范专科学校。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德州学院。2006年在全国同类院校中首批、全省同类院校中率先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09年获批山东省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2016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7年获批山东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21年,获批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首批支持单位。学校先后荣获“全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单位”“全省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省企校合作培养人才先进单位”“省级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学校秉承“崇德启智,励志博学”的校训,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德院精神,为国家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20万名优秀人才。,学校占地 2021亩,建筑面积689万平方米,教学科研设备总值254亿元,馆藏图书238万册。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25000余人,成人教育在校生17000余人,共招收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和学历留学生160余人。,学校坚持以文理为基础,工科为重点,大力发展新兴和交叉学科,着力打造师范教育和 “健康+”等应用型专业集群。现设有22个学院,3个研究院。拥有省级及以上科研平台20个。其中教育部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备案中心1个,山东省重点实验室2个,省工程实验室3个、省院士工作站1个,省大数据发展创新平台2个,省重点学科2个、省文化艺术科学重点学科2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2个、山东省外事研究发展智库1个,山东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1个。,学校始终坚持教学工作中心地位,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着力培养专业能力强、职业素养高、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现有 69个本科专业,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等4个,是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高校;有山东省特色专业、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20个,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发展支持计划试点专业、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等8个。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6门,省级精品课程36门,省级双语示范课程1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4门。获得省级教学改革项目46项,省级教学成果奖20项。荣获首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特等奖1项,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2项。学校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获批山东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院校,公益性创业平台“七点创业谷”获批德州市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近五年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比赛共获得国家级奖励4000余项。,学校持续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大力实施 “天衢英才”工程,引育并举不断壮大高层次人才队伍。现有教职工16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300余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1000余人,教授126人,副教授498人,兼职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118名。拥有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教育部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5人;“泰山学者”、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省突出贡献科学家、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省教学名师等25人。德州市突出贡献专家、市现代产业首席专家、市优秀科技工作者、市文化名家等46人。,学校坚持应用为本,着力提升科研创新能力。近五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社科基金等各类纵向科研项目 380余项。在生物物理、生物技术、功能材料、纺织服装、可再生能源、中国现当代文学、地域文化研究等领域已形成研究特色。建有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科技计划创新团队5个、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人才引育计划立项建设团队3个。先后在国内外高层次学术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350余篇;在单晶石墨烯生物传感技术、“给-受体”光电材料研究方面取得突出成果,石墨烯场效应管及增强拉曼生物传感器研究2020年获山东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学校坚持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办学目标,坚持根植德州,面向山东,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聚焦山东省八大发展战略和德州市十大现代产业体系,先后出台《服务德州行动计划》《 “对接京津冀,服务示范区”工作意见》《服务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行动方案》《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行动方案》等系列文件,成立了“乡村振兴研究院”“医养健康研究院”服务乡村振兴;推进地域文化研究传承创新,编辑出版《德州地域文化研究丛书》,获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与德州市各县市区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共建校企产业学院5个、省级工程实验室3个、博士工作站8个。,学校积极推进国际化办学,重点推进与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办学,已与俄罗斯、波兰等18个国家的70所高校开展合作。举办中波、中俄合作本科层次教育项目2个,中俄合作专科层次教育项目1个。获批国家留学基金委俄乌白国际合作培养项目,与俄罗斯科学院院士研究团队共建“中俄生物物理前沿交叉联合实验室”、成立“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研究中心”等国际科研合作平台。“山东东盟研究中心”被教育部列为“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试点建设单位。招收俄罗斯、泰国等国家的学历生和语言生300余人。获批“山东省华文教育基地”和面向港澳台地区招收本科生资格。,当前,学校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人才优先、创新驱动、特色发展、国际化发展战略,实施专业提升、学科筑峰、英才汇聚、校城融合、对外开放、文化引领行动计划,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奋力开创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新局面!

其他信息:

山东德州有两个本科大学和两个专科大学,他们分别是:德州学院和山东华宇工学院;德州科技职业学院和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具体内容如下:

一、德州学院简介:

德州学院(Dezhou University)是一所山东省综合性普通公办本科院校,坐落在山东省德州市。学校始建于1971年5月,2000年3月由国家教育部批准成为普通本科院校。2017年,学校成为山东省省级硕士立项建设单位。德州学院设24个学院,3个研究院所, 72个本科专业。

二、山东华宇工学院简介:

山东华宇工学院是由德州亚太集团有限公司出资举办,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学校的前身是成立于2002年的德州华宇学校,2004年改建为专科层次的山东华宇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升格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学校设有11个教学单位,开设30个本科专业和15个高职专业。

三、德州科技职业学院简介:

德州科技职业学院是一所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民办院校。

学校前身是1988年经山东省教委批准建立禹城县农机化学校,1989年更名为德州地区农机高中,1992年更名为德州农机职业中专, 1994年升格为德州机电工程学校,2001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德州科技职业学院。

四、德州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位于山东省德州市,是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校。学校前身是德州市技术学院,2001年,学校晋升为德州市高级技工学校。德州职业技术学院是2005年11月整合德州市技术学院、德州财贸经济学校、德州粮食学校、德州广播电视大学和德州经济学校等五校资源组建而成。

补充材料:

学校专业设置:

一、德州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物理学、应用物理学(生物物理方向)、电子信息工程(物联网方向)、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能源与动力工程、自动化、制造自动化及测控工程、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表演方向)、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纺织工程专业、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会计(专)、国际经济与贸易(中俄)、生物科学(师范类)、生物技术、生物系统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网络工程、软件外包、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中澳合作)、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工程、化学、材料化学、交通运输(汽车运用工程)、汽车服务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新能源汽车)、汽车检测与维修、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法学、行政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类)、法律事务、汉语言文学、新闻学、对外汉语、历史学(师范类)、公共事业管理等。

二、山东华宇工学院: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车辆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工程造价、工业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汽车服务工程、数字媒体技术、数字媒体艺术、网络工程、物流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自动化。

三、德州科技职业学院:

软件技术、装潢、艺术设计、商务英语、酒店管理、物流管理、工商行政管理、电子商务、国际商务、会计电算化、食品生物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动漫设计与制作、图形图像制作、生物技术及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焊接技术及自动化、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房地产经营与估价、建筑工程技术。

四、德州职业技术学院: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餐饮管理与服务、酒店管理、物流管理、市场开发与营销、会计电算化、投资与理财、粮食工程、食品贮运与营销、服装设计、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应用电子技术、网络系统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汽车定损与评估、汽车整形技术、汽车运用技术、汽车电子技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工业网络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焊接技术及自动化、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造价、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园林工程技术、应用化工技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dianzi/1041920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8
下一篇 2023-05-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