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东北大学机器人专业就业前景

美国东北大学机器人专业就业前景,第1张

美国东北大学机器人专业就业前景良好。本专业紧密相关的众多领域,包括制造业,建筑工程,厌氧反应,医学研究,军事,物联网,和机器人娱乐行业等。精通本专业的学生,可以在这些行业组建新的令人舞动的事务,也可以在其他机器人相关行业进行持续的就业。
除了从事机器人技术开发,许多机器人技能可以在工程,电子设备研发,嵌入式系统,人工智能,机器人驱动,遥控系统等等领域找到应用。其他就业领域也包括智能建筑,自动车库,军事机器人,自动机器人,3D打印,农业机器人等等。
有了此专业的背景,大部分受过此专业培训的学生都能够担任自己的职位,他们可以在工程,软件开发,科学研究,运维管理,业务分析,物联网开发等领域发挥优势,轻松获得有竞争力的薪酬。

物联网工程专业挺好的,就业率也挺高的。学这个有点难,有点容易掉头发(这是计算机行业的通病)。
物联网工程专业简介
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通信之后信息产业的又一次革命性发展。物联网被正式列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物联网产业具有产业链长、涉及产业集群多的特点,应用范围几乎涵盖各行各业。
2物联网工程专业课程
以及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概论、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工程电磁场、通信原理、计算机网络、现代通信网络、传感器原理、嵌入式系统设计、无线通信原理、无线传感器网络、短程无线传输技术、二维条码技术、数据采集与处理、物联网安全技术、物联网组网技术等。
3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
培训要求
本专业学生应具有良好的数学和物理基础,掌握物联网的相关理论和应用设计方法,具有较强的计算机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能力,掌握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能够顺利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备听说读写能力。
培训技能
1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2掌握物联网项目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3了解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4了解物联网项目相关法律法规;5能够运用学习知识和外语阅读能力查阅外文资料;6掌握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获取信息的能力。
4物联网工程专业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物联网项目市场巨大,所以就业前景也很好。毕业生可在信息传播时代从事深度、综合性、跨学科的信息传播工作,同时可从事设计、制作等新闻传播技术方面的传播技术工作,或在政府管理部门、科研机构、设计院、咨询公司、建筑工程公司、物业及能源管理、建筑节能设备及产品制造企业等从事建筑节能的研究、设计、施工、运营、监测和管理工作。

问题一:物联网专业的主要学习内容是什么? 这些课都与你的专业密切相关,但是物联网专业面很宽,其相关技术主要集中在通信网络、计算机和自动控制这三个大专业中。常人学好一个专业就很不容易,你需要学好三个专业的内容,这当然很难。因此,你感到无所适从也很正常。你想要有所突破,记得做好两件事:一是抽空参加思科或者微软的认证考试,增强通信网络或者计算机方面的实践能力,二是积极参加实践性课程或者课外实践活动,做一些简单的传感测控系统,通过实践理解自动控制原理。从具体应用的角度就比较容易理解啥是物联网。

问题二:物联网专业需要学习什么课程 不同院校的专业课程可能有差别。
参考:
物联网工程专业开设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两大类,学生主要学习研究信息流、物质流和能量流彼此作用、相互转换的方法和技术,有着很强的工程实践特点。
学生需要学习包括计算机系列课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模拟电子技术、物联网技术及应用、物联网安全技术等几十门课程,同时还要打牢坚实的数学和物理基础。另外,优秀的外语能力也是必备条件,因为目前物联网的研发、应用主要集中在欧美等国家,学生需要阅读外文资料和应对国际交流。
北京科技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韩经说,该校的课程包括物联网工程导论、嵌入式系统与单片机、无线传感器网络与RFID技术、物联网技术及应用、云计算与物联网、物联网安全、物联网体系结构及综合实训、信号与系统概论、现代传感器技术、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现代通信技术、 *** 作系统等课程以及多种选修课。
物联网专业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计算机、通信技术、电子技术、测控技术等专业基础知识,以及管理学、软件开发等多方面知识。作为一个处于摸索阶段的新兴专业,各校都专门制定了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问题三:物联网专业学什么 1什么是物联网?
(1)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概念。“物联网概念”是在“互联网概念”的基础上,将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的一种网络概念。
( 2)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英文名称是“The Internet of things”。由此,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
(3)从某种意义说,物联网并不是指把所有的物体都实现联网,是一种局域性的网络,相对一个行业,或一个组织系统。举个简单例子,物联网在行业应用,实现了一个闭环的信息系统,物联网采集的数据,只对本行业有用,别的行业就不需要先关数据。也没有必要了解。
2物联网有多火?
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通信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的革命性发展,目前被正式列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物联网产业具有产业链长、涉及多个产业群的特点,其应用范围几乎覆盖了各行各业。
在美国,以物联网应用为核心的智慧地球计划,得到奥巴马 的积极回应和支持,其经济 方案将投资110亿美元用于智能电网以及相关项目。另外,欧盟也在2009年6月制定并公布了涵盖标准化、研究项目、试点工程、管理机制和国际对话在内的14点行动计划。
近几年,我国物联网也举得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虽然,巨大的市场需求将为物联网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物联网的发展必然促使物联网相关产业交融,各产业各司所职、各取所需,最终形成一个强大不机械化的产业链,蕴含难以想象的能量。到2015年,我国物联网将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初步构建较为完善的标准体系,将在核心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关键标准研究与制定、产业链条建立与完善、重大应用示范与推广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建成一批物联网应用示范重大工程,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联网骨干企业,初步形成创新驱动、协同发展、辐射面宽、带动力强的物联网发展格局,努力抢占新一轮世界经济科技制高点。
3物联网专业学什么?
物联网专业是教育部允许高校增设新专业后,高校申请最多的学校,这也说明了国家对物联网经济的重视和人才培养的迫切性。在2012年最新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物联网工程专业属于工学中的计算机大类,标准学制4年,毕业后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物联网工程专业开设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两大类,学生主要学习研究信息流、物质流和能量流彼此作用、相互转换的方法和技术,有着很强的工程实践特点。
物联网专业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计算机、通信技术、电子技术、测控技术等专业基础知识,以及管理学、软件开发等多方面知识。作为一个处于摸索阶段的新兴专业,各校都专门制定了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生需要学习包括计算机系列课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模拟电子技术、物联网技术及应用、物联网安全技术等几十门课程,同时还要打牢坚实的数学和物理基础。另外,优秀的外语能力也是必备条件,因为目前物联网的研发、应用主要集中在欧美等国家,学生需要阅读外文资料和应对国际交流。
北京科技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韩经说,该校的课程包括物联网工程导论、嵌入式系统与单片机、无线传感器网络与RFID技术、物联网技术及应用、云计算与物联网、物联网安全、物联网体系>>

问题四:物联网专业必须要学哪些专业 目前 我正从事 这方面的 研发 和项目
总体来讲
计算机的软件编程,至少会两种,一种用于编写 软件(我用C#),一种用于底层通讯或嵌入式开发(我用C), 数据库技术(至少得熟练sql server)
计算机通信技术,要了解通讯协议(非常重要,目前比较流行的profibus,modbus等)
电子电路的知识 至少要知道 光电耦合器、继电器、三极管、二极管等元器件
了解 最基本的 电子、电路 控制原理
要了解 一定的 电磁技术 RFID 条码(现在国内主要为一维码,趋势是二维码,所以
不要把眼光只局限在条码扫描器上,视觉产品可能才是王道,推荐康耐视的产品)
大项目 还需要知道 一般的电气控制原理 (不要拿给你个传感器都不会接线)
如 PLC 、DCS等
目前 我所从事的 药品行业、食品行业 经常遇到的 也就这些

问题五:物联网应用技术应该要学习哪些课程 问题解答
各所院校侧重点不同,所开设的课程也有所不同,但是,骨干核心课程很相近。
课程1、 物联网产业与技术导论 使用电子工业出版社《物联网:技术、应用、标准、安全与商业模式》等等教材。 在学完高等数学,物理,化学,通信原理,数字电路,计算机原理,程序设计原理等课程后开设本课程,全面了解物联网之RFID、M2M、传感网、两化融合等技术与应用。
课程2、C语言程序设计 使用清华大学出版社《C语言程序设计》等教材。 物联网涉及底层编程,C语言为必修课,同时需要了解OSGi,OPC,Silverlight等技术标准。
课程3、Java程序设计 ,使用 机械工业出版社《Java语言程序设计教程》等教材。 物联网应用层,服务器端集成技术,开放Java技术也是必修课,同时需要了解Eclipse,SWT, Flash,HTML5,SaaS等技术
课程4、无线传感网络概论,使用 无线龙通讯科技出版社《现代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短距离无线通讯入门与实战》等教材。 学习各种无线RF通讯技术与标准,Zigbee, 蓝牙,WiFi,GPRS,CDMA,3G, 4G, 5G等等。
课程5、 TCP/IP网络与协议 ,《TCP/IP网络与协议》,清华大学出版社,等教材。 TCP/IP以及OSI网络分层协议标准是所有有线和无线网络协议的基础,Socket编程技术也是基础技能,为必修课
课程6、嵌入式系统技, 《嵌入式系统技术教程》,人民邮电出版社等教材。 嵌入式系统是物联网感知层和通讯层重要技术,为必修课
课程7、传感器技术概论 , 《传感器技术》,中国计量出版社,等教材。 物联网专业学生需要对传感器技术与发展,尤其是在应用中如何选用有所了解,但不一定需要了解传感器的设计与生产,对相关的材料科学,生物技术等有深入了解
课程8、RFID技术概论 ,《射频识别(RFID)技术原理与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胆教材。 RFID作为物联网主要技术之一,需要了解,它本身(与智能卡技术融合)可以是一个细分专业或行业,也可以是研究生专业选题方向。
课程9、工业信息化及现场总线技术 ,《现场总线技术及应用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等教材。 工业信息化也是物联网主要应用领域,需要了解,它本身也可以是一个细分专业或行业,也可作为研究生专业选题方向。
课程10、M2M技术概论, 《M2M: The Wireless Revolution》,TSTC Publishing,等教材。 本书是美国“Texas State Techinical College”推出的M2M专业教材,在美国首次提出了M2M专业教学大纲,M2M也是物联网主要领域,需要了解,建议直接用英文授课。课程11、物联网软件、标准、与中间件技术 ,《中间件技术原理与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物联网:技术、应用、标准、安全与商业模式》,电子工业出版社,等教材。 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应用,软件是灵魂,中间件是产业化的基石,需要学习和了解,尤其是对毕业后有志于物联网技术发展的学生

问题六:物联网专业到底学什么? 物联网“概念”如火如荼,作为提 业有生力量的大学自然不甘寂寞,于是乎,各个学校都在筹建、设立物联网专业,可从各方面渠道的信息看,似乎所想传授的知识五花八门,有侧重传感的,有侧重通讯的,有侧重某项应用领域的,如智能电网、智能交通等,似乎不像以往的专业设置,有相对统一的方向。 出现这个局面,首先就说明一点:物联网不应是一个传统形式本科专业,至少不适合作为一个本科专业而存在! 现实中很多领域都有这个特征,它有广泛的需求,且孕育着极大的机会,但由于其所涉及的知识属于跨学科的,需要多方面的基础及专业知识作为铺垫,故作为本科专业有些勉为其难。 我很早就听过的一个说法:海洋学院不应该面向高中生招生,应该是从学过相关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中选拔,因为海洋研究要用到各方面的专业知识,它属于二级学科,需要一些基础性的专业知识背景,如生物、化学、流体力学等,而这些知识是高中生所不具备的,如果要他们在海洋学院的四年中学会这些,估计和海洋相关的知识几乎没有时间传授了,这样毕业的学生和普通院校有何差别? 对比今天的物联网,似乎也有“海洋学院”的影子。 如果把物联网提升到目前所宣传的那个高度,要培养一个能应对如此“宽泛”领域的人才,似乎也应该是作为一个二级学科而存在。 首先这些人应该在普通本科中学会一些基础性的专业知识,如测量、传感、通讯、大规模计算和统计等,然后再进入物联网专业,结合自己所具备的专业知识背景,侧重研究物联网的某一分支,如侧重于基于联网需求设计测量部分,或基于测量特征设计通讯链路和协议,或基于收集来的巨量信息研究如何用“云”来储存和分析,从而使其成为有效信息而非“字典”。 这些都不是一个高中生所能直接面对的,而把所需的专业知识作为物联网专业的基础知识来传授,时间不够,本来这些就是四年的本科课程,学完这些,留给物联网的相关知识传授时间有限了,只能培养出一个无特色的学生,这和设置此专业的初衷不是相悖吗? 所以,如果要培养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物联网人才,靠本科四年的学习难以胜任! 所谓真正意义上的“物联网人才”,按我的理解应该是:能将目前的现实需求纳入物联网,从而产生有别于传统解决方案的革命性变化。 听起来有些“玄”,但目前的宣传就是如此,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腾“云”驾“物”是在媒体上看到的最经典的描述!何时能落地,似乎还欠火候。 那针对目前的物联网热,学校应该如何应对呢? 依本人愚见:暂时不去想培养那些“真正的物联网人才”,那些未来的并非本科教育所能造就,作为大量输送技术骨干进入社会的工科院校,着眼点应该是如何培养一个能在未来的工作中应对物联网需求的技术人员。 要做到这点,首先应该分析物联网到底衍生出那些新的东西? “物联网”三个字实际上表达了其含义: 第一:“物”,乃所关注的对象 第二:“联”,乃所采取的手段 第三:“网”,乃解决问题的工具 这三个部分中,“物”早已存在,最为悠久,人们对“物”可以说是“关怀备至”了,至今仍在不断深入,并非物联网所带来的新生事物。 而“网”虽较“年轻”,但由于技术手段的进步,人们也已将其功能发挥的“淋漓尽致”,“网”已经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 唯一属于物联网带来的新生事物就是“联”,即将“物”连接到“网”上! 联网的设备已很多,为何此时将“物”连到网上就成了新东西? 先分析一下以往的联网设备有什么特征。目前联网的设备主要是计算机、手机、电视等,还有一些幕后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等,究其特征,无一例外是和人交互,或者是服务于与人交互。所以,以往的互联网也可以称之为“人联网”! 而如今“物联网”所指的“物”,多>>

问题七:哪个学院有物联网专业 学院有三十多家的。物联网专业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计算机、通信技术、电子技术、测控技术等专业基础知识,以及管理学、软件开发等多方面知识。
参考:物联网工程专业大学竞争力排行榜分析iotofweek/0

问题八:学物联网专业的以后能干什么工作啊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招生规模:约40人左右,按大类招生,约两年后进行专业方向分流。主修课程:电子科学与工程学
传感网技术专业招生规模:约40人左右,按大类招生,约两年后进行专业方向分流。
主修课程:传感网技术
就业方向:目前物联网概念下的企业数量非常多,社会需求量也大,但是人才供给量很少,远不成比例。且未来几年,物联网技术会在社会各领域中广泛普及,因此这个专业的就业前景非常好。
河海大学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主修课程:主要课程有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技术基础、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 工程热力学、气象学、太阳能发电电气设备与系统、太阳能发电并网技术、项目及企业管理等。
就业方向:培养太阳能利用工程系统设计、研究、运行、施工管理等方面知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物联网工程
主修课程:主要课程有计算机信息技术、程序设计语言C、数据库技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与系统、HDL及系统设计、数字信号处理、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及应用、数据融合理论与技术等。
就业方向:培养目标为具有通信、计算机应用、信息网络专业知识并掌握物联网领域关键技术的高等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
南京邮电大学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
主修课程:主要学习电子技术、电气技术、控制理论、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等技术,具备较宽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电子、电气、通信、计算机和控制工程实践等基本训练,具备对网络化、 信息化、智能化电气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和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课程有:电路理论系列课程、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电力、电气信息、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相关行业或部门从事设计、开发、生产运行与管理、科学研究、技术支持等工作。
南京中医药大学
生物制药
主修课程:生物化学、生物技术基础、生物制药工程学、酶工程与发酵工程、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 、生物制药工艺学、生物药品分析等。
就业方向:毕业后能从事生物药物工艺设计与生产、生物药品分析、新药研制与开发及工业企业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生物制药工程技术人才。

问题九:请问,物联网专业都要学习什么课程? 5分 基础科目:大学英语、大学物理、高等数学、C语言程序与设计、线性代数、概率统计等
专业科目:物联网导论、电子电路、传感器技术概论、rfid技术概论、TCP-IP协议、
嵌入式系鼎、物联网软件、标准与中间件技术、M2M概论、JAVA等

这些专业科目是物联网工程的主流学科,但是不同的学校以此为基础,所修的科目可能与以上所说的有所不同。

问题十:物联网专业的主要学习内容是什么? 这些课都与你的专业密切相关,但是物联网专业面很宽,其相关技术主要集中在通信网络、计算机和自动控制这三个大专业中。常人学好一个专业就很不容易,你需要学好三个专业的内容,这当然很难。因此,你感到无所适从也很正常。你想要有所突破,记得做好两件事:一是抽空参加思科或者微软的认证考试,增强通信网络或者计算机方面的实践能力,二是积极参加实践性课程或者课外实践活动,做一些简单的传感测控系统,通过实践理解自动控制原理。从具体应用的角度就比较容易理解啥是物联网。

SOA(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和云计算以及SaaS一样,也是近年来IT业界的热点,其受关注度甚至超过云计算和SaaS。到2008年,从百度指数可以看出,“物联网”、“传感网”、“M2M”这三个词在中文网站中受关注度猛然升高。

焦点是集成

SOA、EAI(Enterprise Application Integration)、M2M乃至物联网等技术的焦点都是信息集成,目标是消除信息孤岛,实现泛在的互联互通。物联网技术的要点是要消除“物-物相联的信息孤岛”,而SOA的目标是要消除所有的IT信息孤岛。
SOA和EAI作为重要的应用集成中间件技术,必然是物联网所依赖的重要技术之一。
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发展经历了“独立应用系统”(Packaged Applications)和“集成应用系统”(Integrated Applications)两个主要阶段,随着无处不在的网络技术的发展,早年普遍存在的“独立应用系统”越来越少,或“被集成”为“集成应用系统”的一部分。集成应用系统和技术的发展和演变主要围绕EAI和SOA两个理念,SOA是对更早出现的EAI技术和理念的演变和提升。SaaS技术也和SOA密切相关,都强调“服务”,可以说,SaaS是SOA技术和理念的一种扩展和特有的存在形式。
EAI是一种将使用各种不同技术和平台(CORBA、NET、JavaEE、LAMP等)构建的各种异构应用集成的一种技术和方法。国外往往习惯加Enterprise(企业级)这个词,说成是“企业应用集成”,但EAI不只是面向“企业”应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IBM、Oracle、微软、SAP等软件巨头都是EAI公司,早期的EAI公司还有很多,如BEA、WebMethods、SeeBeyond、TIBCO、VITRIA等等。
从架构上看,EAI主要有两种方式:Hub/Spoke和BUS。Hub/Spoke方式好比“中心城市和卫星城市”的构架,所有外延(Spoke)的系统都通过适配器(Adaptor)与中心枢纽(Hub)系统实现多点对一点(非P2P)连接和集成。BUS方式是一种更开放和通用的架构,使用一个统一总线,一般是MQ(Message Queue)或ESB(Enterprise Serice Bus),子系统把消息发送给总线,总线负责消息的路由,可实现P2P服务或总体应用集成。
SOA将各种应用或子系统看成一个个独立的、自包含并良好定义的服务或组件(Service Component Architecture),通过把这些服务进行组装,统一注册,并在网络系统中发布,让(泛在)网络上的别的应用能够查询、发现和调用这些服务,实现应用集成或构成新的应用。SOA(包括相关的Web Service、SOAP、SCA等理念)的出现,一统了CORBA、NET、JavaEE乃至LAMP(Linux、Apache、MySQL、Perl/PHP/Python)等几大技术阵营多年来“水火不相容”的“不妥协”竞争局面, 这也是物联网技术和产业发展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SOA的愿景同样是实现“无处不在”的泛在计算和服务。
业界一般认为SOA这个理念和技术比EAI晚出现,其实也不尽然,笔者记得SOA的理念早在1996年就在BEA公司内部实现TUXEDO系统的升级开发时就提出来了。从SOA概念诞生之日起,围绕SOA与EAI的重合、关联及差异所展开的争论一直没有平息。顾名思义,EAI以集成应用为己任,通过接口标准化整合应用,而这恰恰也是SOA的核心任务。SOA将一些EAI功能模块进行封装,并使之标准化,以满足应用的整合、拼装和复用的需要。在Intranet(内网)、Extranet(专网)和Internet(互联网)部署环境中,独立应用一般运行在内网,EAI一般运行在专网, SOA一般运行在专网和互联网上。
SOA和EAI是一种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关系,EAI理念近几年提得较少,笔者在这里再重提EAI,是希望其在物联网、M2M应用中能够得以广大发扬,以MAI(M2M Application Integration)的方式实现物联网的互联互通和大集成,进一步发展到以M2M as a Service(MaaS)或TaaS(Things as a Service)的基于云计算的营运方式提供大规模IOT服务。

SODA:将设备“统领”起来

笔者在《物联网:技术、应用、标准和商业模式》一书中提出并强调“统一的数据交换标准”是物联网技术的核心,中间件是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关键,也指出了面向于RFID应用的RFID中间件EPCIS、Savant和Edgeware(边缘件),以及ONS、PML等标准对总体物联网技术发展的重要借鉴意义。而基于SOA技术和理念的SODA(Service Oriented Device Architecture,面向服务的设备架构)的提出,包括类似的基于OSGi技术框架的ECF(Eclipse Communication Framework)等,对物联网数据标准和中间件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代表意义,值得深入研究。
SODA是一个由IBM和美国Florida大学发起的倡议(Initiative)和联盟(Alliance),通过引入基于服务(SOA)的编程模型,以规范和简化智能设备(Devices)与企业应用的集成。SODA致力于充分利用嵌入式系统和IT领域已有的标准,为智能设备与SOA技术的融合提供一个标准平台。 SODA的目标是让软件开发者能够像用SOA技术实现IT业务集成那样在诸如远程医疗、军事以及RFID等物联网系统中实现与传感器和执行器的集成。
具体来说,SODA提供标准接口,把硬件设备功能转换成与硬件无关的可调用的软件服务,实现如下目标:
1 将应用集成商与设备和传感器制造商无缝对接;
2 Integrate once, Deploy everywhere, 使用户专注于整体应用方案而不是陷于设备连接工作;
3 在应用和众多(泛在)设备协议之间建立一个通用接口和DDL(设备描述语言),形成统一数据交换标准;
4 作为一个中间件平台,为众多行业应用提供应用支持。
在SODA的系统架构中,设备集成接口定义是关键,也就是所谓的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和设备描述语言(Device Description Language)的定义。由于末端设备对实时性以及footprint大小要求较高,一般用REST而不是用SOAP来定义和实现Web Services接口。
目前SODA的工作基本上还处在研究阶段,中间件和数据接口标准作为物联网的关键和核心,在世界范围内还没有统一标准。SODA属于美国在开展的几个类似项目之一,欧盟已经有了基于SOA的HYDRA物联网中间件项目和EPoSS项目。中国急需参与或自己成立一个联盟,开展类似SODA这样的工作,提出自己的数据标准和中间件参考实现,这是占领物联网产业制高点的关键之一!

联联看
烟草物联网全国布局

9月16日,全国烟草行业物联网建设规划研讨会在无锡召开。中烟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秦前浩、江苏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局长、总经理尉彭城等领导出席会议。
会议围绕国家局局长姜成康对行业物联网提出的“全面覆盖、全面感知、全程控制、全面提升”的总体目标要求,对行业物联网建设规划进行了全面的探讨和研究。与会代表着重就《烟草行业物联网总体框架与卷烟物流物联网规划》(讨论稿)的六个方面内容进行了认真的讨论交流,并对《规划》提出了改进完善的建议。
秦前浩在总结讲话中阐述了打造烟草行业物联网的意义,提出了深化行业物联网建设规划工作的具体思路,要求成立烟叶工商各物流环节的专业化工作小组,明确了先行试点单位、试点内容以及试点完成时间,确定了《规划》分步实施、全面实现的步骤和措施。他要求各单位强化组织领导,调动和发挥力量,汇聚资源,共同推动行业物联网建设工程。
尉彭城在讲话中指出,打造中国烟草物联网,是实现“卷烟上水平”的重要内容,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实力的重要支撑。要多听取各方面的好经验、好建议,用创新的思路做好烟草物联网的规划工作,努力实现低成本、高效率。江苏烟草将在物联网规划与实施上作进一步的探索,为打造中国烟草物联网做出自己的贡献。
与会代表还参观了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以及无锡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物流中心。

中移动“宜居通”亮相通信展

物联网应用“宜居通”是中移动在“2010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上展出的、中移动首个基于TD的典型物联网应用。据了解,该业务已于今年5月17日在重庆试商用,随后在北京的一些小区进行了试推广。“宜居通”作为中移动的全国一类业务,在移动内部深受重视。一方面,它是首个基于TD的物联网产品,此前中移动的物联网业务很多用的是GPRS网络;另一方面,它将TD 3G网络以及家庭内部的小型传感网络融合在了一起;再有,此前中移动的物联网业务大多都是政企行业应用,而“宜居通”则是首个面向大众的物联网产品,能将中移动的用户资源与TD业务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宜居通”整合了家庭安防、智能家居和通信等各种功能。未来,用户可通过家中的TD家庭多功能信息终端和TD手机来 *** 控“宜居通”,如远程控制空调等家电,预警温度、烟雾等危险,使家中的各种设备通过传感器连成了一个小型传感网,并与TD网络进行信息交互。
据了解,“宜居通”最晚将在明年1月在全国大规模试商用,明年6月将正式商用。
为了这一产品的顺利推广,中移动专门制定了家庭场景下的传感网通信标准,目前产业链内上下游厂商针对此标准已经开发了相应的产品。
(作者系同方泰德国际科技公司CTO)周洪波

三、招生代码3113,华东理工大学,与德国吕贝克应用技术大学、德国富特旺根应用技术大学等合作设立上海理工大学中德国际学院,开设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专业,3+1模式,毕业后获得中外双学位。该项目2017年是否单独代码招生敬请关注!

四、招生代码3117,上海财经大学与美国韦伯斯特大学合作举办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和与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合作举办金融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但经过查询教育部本科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项目信息平台,并未显示颁发外方学位证书。但该校15万的学费相比其他中外合作办学的大学、机构和项目确实是非常“低廉”。

五、招生代码3310,浙江大学与英国爱丁堡大学合作设立浙江大学爱丁堡大学联合学院,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校区合作设立浙江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校区联合学院。

2016年在海宁校区正式开始招生,全部彰显“一流”本色——“一流的合作伙伴,一流的国际师,资一流的全球同学,一流的优势专业,一流的优势专业,一流的国际化环境,一流的住宿书院,一流的环境设施,一流的资助体,系一流的毕业去向”,我们还可以加上一条——“一流的学费收费价格”,12万的收费高举居中外合作办学的榜首。

1、浙江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校区联合学院招生,包含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土木工程等四个专业,一年海外学习;

2、浙江大学爱丁堡大学联合学院招生,专业为生物医学专业,该专业是在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生物医学求是科学班基础上全面升级而成。该项目2017年预测应按单独代码招生。

六、招生代码,7101,北京林业大学(中外合作专业)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合作举办生物技术木材科学与工程(森林科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外方高校在2016最新的世界大学排名榜中,排名34位,3+2模式,英语成绩达到100分以上者可予录取,中外双学位。应该说北林中外合作中的外方高校尤其是在木材科学与工程(森林科学)领域中属于世界领先大学。

七、招生代码,7102,北京化工大学(中外合作专业) 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环境科学与林业学院合作举办生物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与美国底特律大学合作举办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均采用3+1模式,中外双学位。

八、招生代码,7103,北京邮电大学(宏福校区)2004年与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合作举办电信工程及管理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合作举办电子商务及法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属于在京较早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入学后,将成为北京邮电大学和伦敦玛丽女王大学两校的正式注册学生,完成全部四年专业学习且成绩合格者将同时获得北京邮电大学毕业z书、学士学位证书以及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学士学位证书。

采取3+1模式,在十二年的办学历程中,国际学院取得了优异的办学成果。截至2015年,国际学院已有八届毕业生,并连续八年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年平均读研率超过80%,出国读研率超过70%,是北京邮电大学读研率和出国率最高的学院。直接就业的毕业生多被国内外著名企业如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IBM、阿里巴巴、百度、腾讯等聘用,毕业生质量获得广泛认可。

因此,每年高考高招,对于该项目关注的北京考生家长和考生非常多。

九、招生代码,7104,中国农业大学(中外合作专业) 中国农业大学与美国科罗拉多大学(丹佛)于1994年联合开办中外合作办学本科教育项目(简称中美科罗拉多大学合作办学项目),是国内成立最早的合作办学项目之一;2002年首批通过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评估,至今已经有16年的历史,堪称中外合作办学的常青树,在北京享受非常高的办学声誉。

中国农业大学与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联合举办的农林经济管理(农业商务方向)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简称中美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合作办学项目),也是目前国内该专业领域的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之一。

中农大中外合作办学通常采用2+2的模式,颁发中外双证。也是每年文理本科一批中外合作办学的招生大户,备受北京考生家长和考生的关注,尤其是其毕业生去向公开透明,值得后续考生家长和考生信赖,为中农大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赢得了口碑,例如今年文科录取排名较2015年增加了478名、理科提升了890名就是一个例证。

此外,中农大每年还在国家规定允许的范围内采取“单招”方式录取部分考生,这一点应与“统招”区分看待。

十、招生代码,7105,中央财经大学(中外合作专业)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共同实施。本项目是一个复合型本科双学位教育项目,融合了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等本科专业的主要课程和教学内容,公共英语课程和商学学士学位课程由中央财经大学和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的教师共同授课,体现了中外合作教育教学的优势与特色。

本项目学制4年,全部授课及相关教学活动均在中央财经大学进行,学生也可在大学第二学年结束时达到相关要求的条件下,自主选择自费赴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完成相应课程的学习,两校互认学分。学生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并达到学位授予要求者,由中央财经大学和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分别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和商学学士学位。

央财是国内财经类院校中的霸主,因此今年北京地区高考录取最低分数线理科647分,较2015年又排名提升了573名。

十一、招生代码,7107,北京理工大学(中外合作专业)与英国瑞丁大学合作自2013年起举办会计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英国瑞丁大学商学院是英国历史最悠久的商学院,拥有两校双重学籍,获得中外双学位,采用3+1模式,但第一年是双语教学。

我们考察北理工的中外合作办学应与其采取“自主招生”的与美国犹他州立大学合作举办信息技术专业学士学位教育项目区别出来,后者在国家审批的“办学层次和类别”中属于外国学士学位教育。这一点,笔者在此特意要提示大家,这种只能获得外国学位的办学与我们一直在探讨的中外合作办学还是有区别的。

十二、招生代码,7108,中国传媒大学(中外合作专业)与美国密苏里哥伦比亚大学合作设置,中外双学位,传播学有两种模式,4+0和2+2;广告学和文化产业管理为3+1模式,中外双学位。此外,中传还有专门针对艺术类考生的中外合作办学,限于笔者能力有限就不一一说明了。

十三、招生代码,7109,北京交通大学(本部,中外合作专业) 与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又名伍伦贡大学)合作设立北京地区唯一获批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本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伍伦贡大学是澳洲最强的工程八校。采取3+1的培养模式,专业课程培养体系与伍伦贡大学完全相同,获中外双学位。

北京交通大学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合作设立“纳米材料与技术”中外合作专业,滑铁卢大学有19年在加拿大综合性大学排名中占第1位。采用2+1+1学制,获得中外双学位。

十四、为方便阅读,我们把招生代码7371,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放在北京交通大学本部后面一并介绍。

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与美国罗彻斯特理工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采取通行的4+0培养模式,毕业生在符合中美两校学位授予要求的前提下,将分别获得两校的学士学位,并获得北京交通大学的毕业z书。

北京交通大学兰卡斯特大学学院是北京交通大学(英文简称BJTU)与英国兰卡斯特大学(英文简称LU)合作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以下简称“大学学院”),为北京交通大学非独立法人的二级机构,包含通信工程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环境工程专业等。采用4+0学制,中外双学位。

十五,招生代码7110,北京工业大学北京-都柏林国际学院是是北京工业大学与爱尔兰国立都柏林大学(University College Dublin, 简称UCD)联合组建的国际化学院。

学院既是北京工业大学的正式教学机构,对于爱尔兰都柏林大学来说,这里也可以看作是其在北京的分校区。学院目前设有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和金融学3个专业。被录取的学生同时注册成为北工大和UCD的学生,拥有两个学校的学籍。

采用3+1办学模式,获得中外双学位。北京工业大学和都柏林学院的毕业证完全一样,落款都是北京工业大学,且享受北京市属加分进档政策。该校今年第一年单独代码招生,随着后续毕业生的不断涌现,预计今后报考会逐年趋热。

十六、招生代码7111,北京建筑大学(中外合作专业)与美国奥本大学合作举办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2+2学制,要求英语单科成绩在100分以上,今年以562的录取分数超越了普通专业551的录取分数,尤其引人注目。究其原因,说明北建筑的中外合作办学正在得到更多考生家长和考生的认可。

十七、招生代码,7112,北京工商大学(中外合作专业)与爱尔兰考克大学合作举办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应用统计学(风险和精算)专业联合举办本科项目。

该项目将按照两校共同制定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英文教材进行全英文授课,顺利通过项目学习达到两校毕业和授予学位要求的学生能获得两个学校的双学士学位,2+2学制。与北建筑一样,理科558分是北工商今年普通专业的最低录取线,而其中外合作专业确实567,超越了普通专业,个中缘由,值得玩味。

十八、招生代码,7113,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外合作专业)与韩国又松大学合作举办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国内现有的少数复语型、复合型经济管理专业之一。将西班牙语、法语设置为第二外语,学生可以任选一种语种。

学生毕业时能够通过英语专业八级考试,能熟练掌握英语,同时又能使用西班牙语或法语交流和工作。两次出国交流学习机会,第三学期去韩国又松大学商学院 ,第五学期去欧洲,但只颁发北外的毕业证和学位,其原因是培养方案的制定及教学主要在北外,所以只拿北外的证书。这一点,在众多985、211高校中外合作办学中确实是“罕见”的。

十九、招生代码,7211,大连理工大学(中外合作专业)与日本立命馆大学国际信息与软件学院共同设立大连理工大学-立命馆大学国际信息与软件学院。主要专业课程采用日语或英语教学。学生可以选择“2+2”培养模式,后两年到日本立命馆大学学习,获得中外双学位。

二十、招生代码7212,辽宁大学(中外合作专业)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合作成立亚澳商学院,学院实行以“2+2”(即一、二年级在辽大学习,后两年可自主选择在辽大或在维大学习,转到维大学习的学生毕业后可获得维大的学历证书)或“3+1”为主的灵活分段培养模式。但,需要提醒的是,该校文科招生专业2015、2016年连续两年在本科一批志愿征集的名单里。

二十一、招生代码,7221,东北师范大学(中外合作专业) 与美国罗格斯新泽西州立大学联合设立东北师范大学罗格斯大学纽瓦克学院,学院下设金融学、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公共与非盈利管理)三个专业,提供4+0、2+2、3+1多元自主选择。发挥合作办学优势,授予东北师范大学和罗格斯大学双学士学位。但,需要提醒的是,该校文科招生专业2015、2016年连续两年在本科一批志愿征集的名单里。

二十二、招生代码,7317,上海理工大学(中外合作专业),中德国际学院联合办学的宗旨是引进德国工程师(FH)培养模式,充分利用双方师资等教学资源,培养适合中德两国现代化工业迅速发展需要,尤其是德国在华投资企业与公司需要,既懂德语又懂专业技术并能进行跨文化交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主要采用3+1模式,第一学年主要强化德语学习,由中德双方的德语教师任课,并相继通过德国歌德学院组织的德语等级考试和德福考试;在后续的专业教学中,三分之一的专业技术课程由汉堡应用科技大学教授用原版德文教材并用德文授课;第七学期到企业实习,其中10%的优秀学生被选送到德国本土的著名企业,其余学生在国内德国独资或合资企业实习。获得中外双学位。

二十三、招生代码7321,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由中国人民大学和法国巴黎索邦大学、法国保罗瓦莱里大学、法国马赛商学院等共同设立的中国人民大学中法学院,毗邻西交利物浦大学,中法学院采用中英法三语教学,三分之二的课程采用国际师资授课。

采用2+1+1的模式,学生第一、第二和第四学年在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学习,第三学年赴法国院校学习,四年学业顺利结束后,将获得中法两国名校的各自学位,如果拟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学位,可选择本硕连读,法国合作学校将优先录取,完成硕士阶段学习后,获得法国国家硕士文凭。开设法语;国民经济管理;金融学三个专业。

独具“法语”特色,致力于培养能自由游走于中西方两个文化平台的国际化高端人才,成为合作办学的国际典范。

二十四、招生代码,7322,号称是有“中国气象人才摇篮”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外合作专业)与英国雷丁大学共同设立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雷丁学院,开设应用化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环境工程等专业。3+1模式,对满足中外两校学位授予条件的学生分别授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和雷丁大学的学士学位。

二十五、招生代码,7341,合肥工业大学(中外合作专业)与美国克拉克大学合作举办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合肥工业大学虽然是一所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但在北京其吸引力并不出众, 2015年获批的全国首个以工业贸易与投资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采用3+1模式。但,由于只能获得中方学位,因此2016年在京的的录取排名呈现下滑态势,并出现在理科志愿征集的名单里。

二十六、招生代码,7361,南昌大学(中外合作专业)与英国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和韦斯特菲尔德学院合作举办临床医学(生物医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学制5年,即5+0的设置,颁发中外双学位,其中外方学位为生物医学专业理学学士学位证书,取得玛丽女王学院的学位证后可以考取国外的医疗资格。

二十七、招生代码,7372,中国海洋大学(中外合作专业)与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合作开办法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本科教育项目。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是中国海洋大学文科重点建设单位,项目通过教授中、美两国的法律制度,培养既通晓国内、国际法律规则,又具备熟练英语沟通能力的涉外高端法律人才。中国海洋大学颁发的毕业z书中毕业专业含“中外合作办学”字样。学生经选拔可以赴美完成部分学业(第三年或/和第四年)。

因此,在南海问题彰显中国海洋权益的今天,该项专业的意义重大。

中国海洋大学与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合作开办海洋科学类(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本科教育项目,采用“4+0”模式。 以上均获得中外双学位证书。

二十八、招生代码,7422,武汉理工大学(中外合作专业)与英国威尔士大学合作举办车辆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与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合作举办金融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采用2+2、3+1模式,可获得中外双学位。

二十九、招生代码,7423,华中师范大学(中外合作专业)与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合作举办社会工作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与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合作举办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与澳大利亚斯维本科技大学合作举办生物技术专业本科教育项目。)“2+2”模式可获得中外双学位,4+0只是华中师范大学的毕业证和学位证,因此理科在京2016年招生出现在理科志愿征集的名单里。

三十、招生代码,7501,重庆大学(中外合作专业)与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合作举办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项目,采用5年(1+3+1)学制,大一为基础课学习,大二进入企业实习阶段,每学年分为3个学期,学生在校学习1个学期,然后进入企业实习1个学期,学校上课与企业实习交替进行;大五进入辛辛那提大学学习美双学位,毕业生将取得重庆大学和辛辛那提大学双学士学位。

学生前4年在重庆大学学习,第5年在辛辛那提大学学习。全面引入辛辛那提大学教学大纲,学生毕业后获双学位。

三十一、招生代码,7502,西南大学(中外合作专业) 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合作举办心理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首先是2+2学制,可获得中外双学位,且西南大学颁发的两个证与其他非中外普通本科专业没有区别;还有一种是4+0模式,成绩合格者只获得西南大学本科毕业z书和学士学位证书。

三十二、招生代码,7511,四川大学(中外合作专业) 与美国匹兹堡大学合作新成立的联合学院,学院将助推国内优秀学子以远低于海外留学的费用,实现“不出国门留学名校”的梦想。四川大学匹兹堡学院现开设工业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科学与工程三个本科专业。

与西南大学相同,该校的模式分为2+2,3+1,还有4+0三种,但只有前两者可以获得中外双学位。

三十三、招生代码,7512,西南财经大学(中外合作专业) 与美国纽约城市大学巴鲁学院合作举办会计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将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国家级重点学科、传统优势专业对接美国最优秀的会计学教学科研资源及理念,为项目学生提供身处曼哈顿、毗邻华尔街的校园学习体验和创造在世界金融中心实习与就业的锻炼机会,致力于培养具有批判精神、创新能力、国际视野、熟知东西方商业文化并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高端财会人才及商业领导者。学生毕业后能够胜任在境内外国际金融、贸易或经济中心的跨国金融机构、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企业和国际组织机构的财务和管理工作。

项目采取“3+1”培养模式,学生完成四年培养计划达到毕业和学位要求,将同时获得西南财经大学毕业z书(会计学专业)、学士学位证书(管理学学士)及美国纽约城市大学巴鲁学院工商管理学士学位。

三十四、招生代码,7513,电子科技大学(沙河校区)(中外合作专业)与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合作举办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2016年学院招收“电子信息工程”及“通信工程”两个专业的本科生。实行双学籍制度和4+0和2+2两种模式,均可获得中外双学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dianzi/1029188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7
下一篇 2023-05-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