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大棚系统设计要买哪些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大棚系统设计要买哪些,第1张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大棚系统设计需要购买以下组件和设备:
1 传感器:通过采集环境中的数据,如温度、湿度、光照强度、土壤湿度等,提供给控制中心智能化判断和控制作出决策。可以根据不同种植作物的需求购买相应的传感器。
2 控制器:负责控制整个系统啊的逻辑运算,如数据处理、状态监测、控制 *** 作等。
3 通讯模块:负责将传感器和控制器之间的数据通讯和传输。
4 执行机构:通过控制电磁阀、水泵、灌溉管道等设备,实现对种植环境的智能化控制。
5 摄像头:用于监测种植环境的状态变化,如病虫害的发生、植株长势的变化等,同时也可作为安全保障,监测大棚内的情况。
6 服务器:用于存储和处理传感器上传的数据,并提供远程访问控制大棚。
7 硬件组件:网络交换机、无线路由器、电源等各种硬件设备,以及电缆、线缆、排线等连接线材。
在购买这些设备时,还需要考虑它们的兼容性和稳定性,以便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同时,也需要注意对设备进行合理布置和安装,确保系统性能和安全。

物联网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有精耕细作、农业无人机、智能温室等。

1、精耕细作

精准农业是在饲养牲畜和种植农作物时让耕种实践更加受控和准确。在这种农场管理方法中,关键是使用IT和各种项目,例如传感器、控制系统、机器人技术、自动驾驶车辆、自动化硬件、可变速率技术等。高速互联网、移动设备以及卫星(用于图像和定位)访问是精准农业的关键技术。

2、农业无人机

技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了变化,而农业无人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如今,农业已成为整合无人机的主要产业之一。地面和空中无人机可以帮助农业实现农作物健康评估、灌溉、监测、药物喷洒、种植以及土壤分析。

3、智能温室

温室种植是一种有助于提高蔬菜、水果、农作物等产量的方法。温室通过人工干预或比例调配机制来控制环境参数。由于人工干预会导致生产损失、能源损失和浪费成本,因此可以借助物联网来改造智能温室,实现智能监视和控制气候,从而无需人工干预。

为了控制智能温室中的环境,使用了根据工厂要求测量环境参数的不同传感器。我们可以创建一个云服务器,以在使用物联网连接系统时远程访问系统。

区别:
1、无线的安装部署简单,有线安装部署实施代价高;
2、无线的覆盖范围相对广,部署成本相对低,有线则相反;
建议:
1、可以采取局部有线+整体无线的部署方式,性价比最优。
如,在终端设备端(如传感设备)用有线连接集中器(类似电力抄表的方案),然后集中器通过无线跟后台服务器连接。

一般大一点的温室大棚都会引进农业物联网技术,可以节省很多人力,而且管理更加智能化。主要由设施农业智能监测系统、设施农业智能控制系统、设施农业视频监控系统、手机远程管理系统、软件展示平台。他主要是用传感器采集数据,发送至控制平台,再控制温室内的各设备调节温度,可通过手机远程控制。还安装有360球机摄像头,实时监控园区内的苗情灾情状况。
农物联网建设的项目来看主要有这几大类:
大田种植智能管理;畜牧水产养殖管理;食品安全溯源;温室大棚智能控制等等。如果光从定义来讲,智能农业可以这么理解:是指在相对可控的环境条件下,采用工业化生产,实现集约高效可持续发展的现代超前农业生产方式,就是农业先进设施与露地相配套、具有高度的技术规范和高效益的集约化规模经营的生产方式。它集科研、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实现周年性、全天候、反季节的企业化规模生产;它集成现代生物技术、农业工程、农用新材料等学科,以现代化农业设施为依托,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土地产出率高和劳动生产率高,是我国农业新技术革命的跨世纪工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dianzi/1022392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6
下一篇 2023-05-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