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4G通信技术中的LTE邻区规划原则

关于4G通信技术中的LTE邻区规划原则,第1张

邻区规划是无线网络规划中重要的一环,其好坏直接影响到网络性能。对于LTE网络,由于是快速硬切换网络,邻区规划尤为重要,因此,好的邻区规划是保证LTE网络性能的基本要求。在LTE协议中,ANR(Auto Neighbor Relation)功能已逐步成为标准协议的内容。在我司LTE产品在eRAN2.0等后续版可以实现ANR,但是初始化的邻区配置仍然需要现场工程师规划完成。与其它系统相比,LTE的切换测量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即其测量是基于频点而不是基于邻区列表的。UE根据测量配置所指示的频点测量出使用该频点的小区,然后由UE高层对测量结果进行处理得到切换候选列表发给网络,由网络选择小区发起切换。邻区列表存在的主要作用是在切换的时候提供必要的详细信息,如CGI等,因此对LTE系统来说,可以尽可能的多做邻区而不必担心由于邻区数目过多而影响测量时间和精度。具体的,对于LTE邻区规划,有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l地理位置上直接相邻的小区一般要作为邻区;

l邻区一般都要求互为邻区,即A扇区把B作为邻区,B也要把A作为邻区。如果在某些场景下,如高速覆盖,需要设单向邻区,如A扇区可以切换到B扇区而不希望B扇区切换到A扇区,那么可以通过将A扇区加入到B扇区的Black list中实现。

l对于密集城区和普通城区,由于站间距比较近(0.3~1.0公里),邻区应该多做。目前我司产品对于同频、异频和异系统邻区分别都最大可以配置32个,所以在配置邻区时,需要注意邻区个数,把确实存在相邻关系的配进来,不相干的要去掉,以免占用了邻区的名额。

l对于市郊和郊县的基站,虽然站间距很大,但一定要把位置上相邻的作为邻区,保证能够及时切换。

因为LTE的邻区不存在先后顺序的问题,而且检测周期非常短,所以只需要考虑不遗漏邻区,而不需要严格按照信号强度来排序相邻小区。

跟踪区的规化要确保寻呼信道容量不受限,同时对于区域边界的位置更新开销最小,而且要求易于管理。考虑到我司MME产品的规格,一般的建网区域只需要一个MME管辖(华为MME管辖能力约1-2万个基站)。所以先介绍一个MME管辖场景,对于多个MME场景,可按MME分簇之后再考虑。跟踪区的规划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 跟踪区的划分不能过大或过小,TAC的最大值由MME的最大寻呼容量来决定;

2城郊与市区不连续覆盖时,郊区(县)使用单独的跟踪区,不规划在一个TA中;

3跟踪区规划应在地理上为一块连续的区域,避免和减少各跟踪区基站插花组网;

4 寻呼区域不跨MME的原则

5 利用规划区域山体、河流等作为跟踪区边界,减少两个跟踪区下不同小区交叠深度,尽量使跟踪区边缘位置更新成本最低;

在LTE可使用的多个频段中(后期扩容的需求),跟踪区的划分即可根据频段也可根据地理位置划分。

E-UTRAN的邻区类型有以下三种:同频邻区邻区的下行频点与服务小区的下行频点相同,则称为同频邻区。E-UTRAN小区最多可配置64个同频邻区。异频邻区邻区的下行频点与服务小区的下行频点不同,则称为异频邻区。E-UTRAN小区最多可配置64个异频邻区,异频邻区所属相邻频点个数不能超过8个。FDD与TDD可以互相配置为异频邻区,HUAWEIeNodeB支持LTEFDD与TD-LTE互 *** 作。异系统邻区异系统邻区包括UTRAN邻区和GERAN邻区。E-UTRAN小区最多可配置64个UTRAN邻区,相邻频点个数不能超过16个。E-UTRAN小区最多可配置64个GERAN邻区,相邻频点组数目不能超过16个。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bake/797287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2
下一篇 2023-04-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