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沙百战穿金甲是哪首诗,最出色的地方

黄沙百战穿金甲是哪首诗,最出色的地方,第1张

在唐诗文学史上,王昌龄的地位很高。尤其是他最擅长唐诗七绝的写作,被誉为“七绝圣手”。我们对于王昌龄的了解,更多的也都是来自他的七绝唐诗。比如“但是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又比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都是经典之作。

黄沙百战穿金甲是哪首诗,最出色的地方,黄沙百战穿金甲是哪首诗,最出色的地方,第2张

我们今天所说到的是王昌龄的另外一首作品,这首作品风格极其悲壮,开篇14个字当中就有三个地名,写出了雄阔的边塞风光,更是突出了战争的残酷和艰苦,表达出了戍边将士们的豪迈志向。且看: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这首唐诗的题目是《从军行七首·其四》,同样是王昌龄极其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尤其是这首古诗当中的最后两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极其悲壮,又充满豪情壮志,堪称最为出色的边塞诗歌。

黄沙百战穿金甲是哪首诗,最出色的地方,黄沙百战穿金甲是哪首诗,最出色的地方,第2张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作者在这首古诗的一开始,就把视野投向了千里之外。“青海”、“雪山”、“玉门关”绵延相隔几千里,却被作者统筹在一同幅画面上出现,作者的胸怀可想而知。

黄沙百战穿金甲是哪首诗,最出色的地方,黄沙百战穿金甲是哪首诗,最出色的地方,第2张

这两句写出了千里边塞,先写出了青海湖的上空,长云漫漫;随后将目光投向远处,看到青海湖之北横亘千里的绵延雪山,翻越雪山之后,是一座孤城,而在孤城的前方,就是大名鼎鼎的玉门关。

这两句写出了边塞风光,也直接的反映出了边塞战场上的地理格局。在这里要防御突厥,要防御吐蕃,所以这一片广袤的土地,实际的是边塞战场的最前沿。

黄沙百战穿金甲是哪首诗,最出色的地方,黄沙百战穿金甲是哪首诗,最出色的地方,第2张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两句写出了作者的豪情壮志,“黄沙百战穿金甲”,写出了边塞守卫之苦,写出了战争的次数之多,还写出了边塞之地的荒凉。但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守边将士们依然有着高昂的斗志,“不破楼兰终不还”,不打破来犯之敌,绝不回故乡!

黄沙百战穿金甲是哪首诗,最出色的地方,黄沙百战穿金甲是哪首诗,最出色的地方,第2张

王昌龄这首唐诗最出色的地方在于,抒发豪情壮志的同时,并没有忘记边塞战争的艰苦。但是,却正是因为这种艰苦的存在,也才能更加有力的体现出雄壮有力的诗歌悲壮风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bake/573311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2-27
下一篇 2022-12-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