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化作用名词解释

风化作用名词解释,第1张

风化作用名词解释

风化作用是指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坚硬岩石、矿物与大气、水及生物接触过程中产生物理、化学变化而在原地形成松散堆积物的全过程,是地球和宇宙间、地壳表层与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之间物质与能量转化的表现形式。

风化作用的速度主要取决于自然地理条件和组成岩石的矿物性质。

气候条件:

气候寒冷或干燥地区,生物稀少,寒冷地区降水以固态形式为主,干旱区降水很少。以物理风化作用为主,化学和生物风化为次。岩石破碎,但很少有化学风化形成的粘土矿物,以生物风化为主形成的土壤也很薄。

气候潮湿炎热地区,降水量大,生物繁茂,生物的新陈代谢和尸体分解过程产生的大量有机酸,具有较强的腐蚀能力,故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都十分强烈,形成大量粘土,在有利的条件下可形成残积矿床。可形成较厚的土壤层。

地形条件:

地形影响气候,间接影响风化作用;另一方面,陡坡上,地下水位低,生物较少,以物理风化为主。地势平坦,受生物影响较大,化学风化作用为主。

岩石性质:

成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bake/541424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2-10
下一篇 2022-12-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