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春趣讲述的是什么的故事

红楼春趣讲述的是什么的故事,第1张

红楼春趣讲述的是什么的故事

《红楼春趣》是《红楼梦》小说中的一段故事,讲的是宝玉、黛玉等在大观园放风筝的故事,生动地再现了人们放风筝、去晦气的健身活动。人们放风筝时沐浴着阳光,呼吸着清新的空气,仰望蓝天,凝神拉线奔走,有张有弛,给人们带来快乐。

起因是在大观园里捡到了嫣红姑娘放飞了的风筝,勾起了大家的玩兴,春光无限好,都想去放风筝,他们就是一群悠闲和快乐的少年,他们的自由快乐让我们好生羡慕。

我们来看每个人的性格。宝玉指着风筝道:“若不是个美人,我一顿脚跺个稀烂。”

若落在荒郊野外无人烟处,我替他寂寞。想起来把我这个也放去,教他两个作伴儿罢。

这些描写都说明宝玉顽皮、憨直、纯真,心地良善,他对女子是天生就爱,他的美人风筝也表明他的一生都和美人有关。放美人风筝,这些他眼前的女子,日后都会离他而去。黛玉笑道:“那是顶线不好,拿出去另使人打了顶线就好了。”黛玉笑道:“这一放虽有趣,只是不忍。”

从第一句看出来,黛玉是放风筝的行家,第二句黛玉将那风筝当作了自己,她觉得自己的身世如同断了线的风筝一样,飘摇无根。她不忍心让风筝跟她一样寂寞、无依无靠。

黛玉剪断的不是风筝,而是她自己的命运,放走的也不是晦气,而是她与宝玉之间的情缘。这落于荒野的风筝,似乎暗示了黛玉最终在凄凉孤独中死去。

最会放风筝的是黛玉,最先放走风筝的也是黛玉,可是黛玉的风筝却没有名字,就是要这样寂寂无名死去吗?

宝钗也高兴,也取了一个来,却是一连七个大雁的。我们现在都讲究成双成对,那么古人更是迷信这个,而宝钗在这里放的是七只雁,一个“却”字,是不是暗示宝钗婚后将形单影只?

七雁”“弃雁”,这里是不是要说宝玉与宝钗结婚后,最终还是舍弃了妻子家业,抛洒红尘。宝钗因此成了“弃雁”。宝琴也命人将自己的一个大红蝙蝠也取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bake/541156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2-10
下一篇 2022-12-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