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勋复辟是什么意思?

张勋复辟是什么意思?,第1张

张勋复辟是什么意思?

张勋复辟(1917年7月1日 - 1917年7月12日),是指由宗社党党人铁良及其旧部张勋等清朝遗老一手策划,于民国六年(1917年)7月1日拥护时年12岁的清朝逊位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在北京复辟的政变,前后历时共十二天。因发生在丁巳年,亦称丁巳复辟。

1917年5月,黎元洪总统“府院之争”。日本表示支持段祺瑞,英国、美国等支持黎元洪、冯国璋。黎元洪将段祺瑞免职,段祺瑞则令属下各省督军宣布独立。黎元洪乃电召安徽督军张勋入京调停。1917年6月,张勋率五千辫子军北上。密谋复辟,段祺瑞则欲利用他对黎元洪而支持其入京。7月1日,正式让溥仪登基后召致全国反对,段祺瑞于是组成讨逆军讨伐,7月12日即结束。

张勋复辟虽然历时仅仅十二天,但却是中华民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转折点。这场复辟直接导致段祺瑞的复出和皖系、直系两大军阀的崛起,更将民国以来的两大法统(孙中山和袁世凯)统统彻底打翻。此次复辟之后,北洋集团的利益分化更加明显,复辟后段祺瑞与冯国璋之间的兵戎相见,使得自民国成立以来的“总统府”“国务院”之间的争执最终付诸武力。以张勋复辟为界限,民国成立以来“内阁制”与“总统制”、北洋集团与民主党派(革命党人)的制度之争、政见之争,演化为赤裸裸地力量博弈和军事较量。此外,张勋复辟还间接使得吴佩孚、冯玉祥两个北洋后辈崭露头角。

实际上,张勋复辟的本质并非封建王朝保守势力对中华民国的反扑而是民国各派政治力量以反击复辟为幌子,进行的一场围绕政治利益分配而展开的较量和博弈。尽管张勋迅速失败,但主导复辟的相关利益集团并没有随着张勋的身败名裂而消亡,而是在反对张勋的闹剧中获得了更大的利益,并最终为利益的再分配而大打出手,最终导致了军阀混战和中华大地的实质性分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bake/540624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2-10
下一篇 2022-12-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