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大效应

宽大效应,第1张

宽大效应

宽大效应:一般说来,个体对他人往往是积极的肯定估计高于消极的否定估计,这种心理倾向叫宽大效应。宽大效应是在绩效考核中出现的,绩效考核涉及到一个结果准确性的问题,当考核结果高于被考核者的实际情况时称为宽大效应,低于实际情况时称为负宽大效应。

效应简介

实验表明,无论对方是不是熟悉的人,被试者 对他们的估计中肯定多于否定。有人解释这种效应的原因在于人们都期待着得到他人的承认、接受,所以设身处地地考虑他人意愿,放宽了看待他人的尺度。在为各类文娱会演、演讲赛中评奖时,评委常遇到这个宽大效应的干扰:前面演出的节目,由于给了高分,以致于不得不提高后面所有节目的评分。

绩效考核中宽大效应的存在有着极大的危害性。宽大效应会降低考核结果的信度和效度,混淆绩效差异与报酬差异,引起员工的不公正感,从而危及员工士气,甚至造成法律问题。

扩展资料

宽大效应的“宽大”就是宽容大量的意思。我们知道,在生活中,一个宽容大量的人往往更容易赢得他人。所以,为了得到更多的人的尊重和信任,人们总会宽以待人。

其实,这种做法不仅仅是为他人着想,也是一种比较智慧的交往策略。因为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会怎样对待自己。人们希望通过对他人的认可,得到同样友好的回馈。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心存善念让我们宽厚待人。为了避免伤人,人们会将心比心地放宽“政策”。比如演讲或辩论类比赛,东子多次做类似比赛的评委,有过这样的切身体验。

比赛刚开始,由于有些评委拿捏不好,或许会出现给分高了的现象。这样,到后来,即便有些选手表现一般,但分数也不会太低。当然,如果刚开始给分低了,来后的也会相对低一些。这样的平衡,就是宽大效应的体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bake/538473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2-10
下一篇 2022-12-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