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为先的真正含义

百善孝为先的真正含义,第1张

百善孝为先的真正含义

百善孝为先指的是指儿女的行为不应该违背父母、家里的长辈以及先人的心意,是一种稳定伦常关系的表现。所谓「百行孝为先」,反映清代极为重视孝的观念。出自:王永彬的清代著作《围炉夜话》。

释义:儿女的行为不应该违背父母、家里的长辈以及先人的心意,是一种稳定伦常关系的表现。

孝的一般表现为孝顺、孝敬等。孝顺指为了回报父母的养育,而对父母权威的肯定,从而遵从父母的指点和命令,按照父母的意愿行事。

扩展资料:

孝对国民性的影响:

小孝是敬、顺父母,父母给你建立一种生活方式若不听从即为不孝;大孝则是忠于主子,对于主子个人意志制定的方针政策及政治体制若有所叛逆即为“不忠”,对统治者的“不忠”是灭门大罪,株连九族,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毁伤都是不孝,更何况自己人头落地,且父母兄弟妻儿子女都要共赴黄泉,此最大不孝也。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至始也。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从保持自己身体完整开始到当官光宗耀祖结束。

儒家文化认为孝是道德的根本,一切教化都从此产生。所以与西方文化不同,东方历史中执政者无不把“孝”,作为立国之本去美化,作为驯化子民的第一课,来大肆宣扬,甚至作为选拔领导干部的标准(孝廉)。其实对父母乖顺和搞行政管理的当官没有必然联系,学会了顺从与孝敬也成为中国孝子们的安身保命之本。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bake/536830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2-09
下一篇 2022-12-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