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盖弥彰下一句是什么

欲盖弥彰下一句是什么,第1张

欲盖弥彰下一句是什么

欲盖弥彰”的下一句是“惩不义也”。


“欲盖弥彰”的释义:

“欲盖弥彰”指想掩盖坏事的真相,结果反而更明显地暴露出来。盖:遮掩;弥:更加;彰:明显。


“欲盖弥彰”的出处:

中国先秦时期的左丘明所著《左传·昭公三十一年》“或求名而不得,或欲盖而名章,惩不义也。(翻译为,有的人, 求名声但得不到史书的记载;有的人, 要隐名埋姓反而名闻于当今之世,这是惩罚不义的人。“欲盖而名章”后演化为成语“欲盖弥彰”。)


“欲盖弥彰”的造句:

1、这样的小伎俩,谁也不会上当,结果只能是欲盖弥彰。

2、他忙于辩解的样子,简直就是欲盖弥彰,不打自招。

3、我看他越是大声辩解,越显得心虚,真是欲盖弥彰。

4、纸包不住火,这事他欲盖弥彰,迟早要露出狐狸尾巴。

5、从赵敏那欲盖弥彰的表情上,姑娘敏感地认为这个消息被基本证实。


“欲盖弥彰”的典故由来:

春秋时期,齐国大夫崔杼掌握着齐国的军政大权。后来他去吊唁齐国棠邑大夫棠公,迷恋上了棠公的妻子棠姜,便不顾众人劝阻,娶其为妻。同时,齐庄公很好色,他明知棠姜已改嫁崔杼,仍和她私通。崔杼知道后,便借口有病不上朝。庄公乘探视崔杼之机私会棠姜。 崔杼便设计将他杀了,并立景公为齐国国君,自己当上了丞相。

齐国负责撰写国史的人比较正直。他不顾崔杼多次暗示,以一个厌万史家的角度,据实记述,写道:“崔杼杀了他的君主”。这可是一恶不赦之罪,会被天下人所耻笑。

崔杼一看恼怒万分,于是就杀了那个史官。可他不知道“欲盖弥彰”的意思。继任的史官同样如此,秉笔直书。崔杼又想,既然杀一个不能堵住你们的嘴,又何妨再杀一个,就不信史官们不怕,于是他把这个史官也杀了。

可是第三任史官仍坚持原则,崔杼也知道杀人解决不了问题,只好就此作罢。


“欲盖弥彰”的成语寓意:

“欲盖弥彰”形容那种想掩盖坏事的真相,结果反而更明显地暴露出来的行为。人生路漫漫,犯错误在所难免。犯错不要紧,重点是应当知错能改,而不是想方设法去掩饰罪行,最终一错再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bake/536368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2-09
下一篇 2022-12-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