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是不是表意文字

汉字是不是表意文字,第1张

为什么说汉字是表意文字(表意文字目前只有汉字吗)

汉字是我们的祖先独立创造的,已经有6000年的历史了。现在能看到的最早一批汉字是甲骨文,距今3300多年。甲骨文中的现代汉字一脉相承,这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今天的中国已经进入信息时代,古老的汉字依然充满活力。

汉语是一种什么样的语言?朱先生说:“把汉语和印欧语比较一下,我们可以看到汉语语法的一些重要特点。汉语和印欧语的一个明显区别就是没有形态变化。”汉语主要通过虚词和语序来表达语法关系。

汉字是什么样的文字?世界上有两种文字: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汉字是表意文字,也叫语素字。语言的最小单位是语素,语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组合。语素独立使用时是词,不独立使用时是构词成分。汉语语素和汉字大多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但也有其他情况。无论汉语语素是实语素还是虚语素,是不是构词语素,是单音节语素还是多义语素,是单音节语素还是多音节语素,都可以准确无误地记录汉字。比如“我刚买了两斤葡萄。”这句话有七个语素七个字:“我刚买了两斤葡萄。”其中“刚”和“了”是虚语素,其余为实语素。这七个语素都是语素。“刚”是一个多义语素。除了天赋的意思,有正义和正义等价的意思,其余都是单音节语素。“葡萄”是一个多音节语素,因为分开的“葡萄”和“葡萄”这两个词没有意义,不是语素,只有一个音节,其他都是单音节语素。句法上,这是一个主谓句。“我”是主语,其余是谓语;主语在前,谓语在后。汉语中的实词和虚词都可以用汉字记录,各种汉语句子都可以按词序完整记录,所以汉字是最适合记录汉语的文字。

汉字可以超越空和时间的限制。朱先生说:“汉字最大的优点是可以超越空的时间限制。古今汉字的字和音有很大的区别。但从2000年开始,字体相对稳定,含义变化不大,所以先秦两汉的古籍,今天普通人还是能看懂的。如果古籍是用拼音写的,现代人根本看不懂。有些方言语音差别很大,所以不能互相交谈,但用汉字书写时,却可以互相认识,道理是一样的。”因为汉字可以沟通古今超级方言,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纽带。

汉字可以区分同音字。区分汉字和古汉语的单音节同音异义词的例子有:易(娱乐)、易(羞耻)、柞(柞木)、扎(凹凸不平的岩石和岩石的样子)。这四个字古代谐音,现代发音[~符号~]。区分现代汉字的多音节同音异义词的例子有:格、暗箭、暗示、暗室、白痴、免费的食物、半岛、绊倒、歧视、告别、坚定、考虑、兼职、毅力、健忘、活力、焦点、交集、权力、权利、郊游、焦油、涂油、平衡、启示。如果把中文改成拼音,为了区分同音字,可以在拼写上做不同的设计,但其复杂程度可能超过汉字,应用起来比较困难。

它是汉字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比如,在古代,起源较早的姓氏大多都有女字。相传神农姓姜,黄帝姓姬,虞舜姓尧,姓易,姓司。这说明中国古代是有女性氏族社会的。如下面的例子:

昨天甲骨文写了[~符号~],一天一天。≈如洪水,即古灾二字。古人不忘水灾,“昨日”是水灾发生的日子。

For (for),甲骨文做了[~ symbol ~],像人牵着大象,让它服。罗振玉说:“从爪到象,古之有志者,服象以助其劳力,其工可能仍在服牛马之前。”

如图所示,甲骨文使[~符号~],像竖立一个神的形状的木桌或石柱。丛石旁的文字多与祭祀鬼神有关。比如:愿、祷、神、只、灾、福等。

汉字能适应汉语的发展。汉语中有些名词和动词同音,用的汉字同形。比如:《用锁锁门》中的两把锁,前者是名词,后者是动词。有些名词和动词只是声调不同,用的汉字是同形的。比如“何氏数”的前一个“数”是动词,读升调,后一个“数”是名词,读降调。有些名词和动词有远引关系,读音也发生了变化。为了便于理解,用同源汉字代替。比如“道”的“道”字是名词,用双音节声调发音。“指导、引导、领导”的“引导”是“道”的深远意义,改成了上声。为了在文字上表现这种关系,应该用“道”而不是“道”。传统版的“道”就是“道”。《说文存补》:“导,导也。从寸到寸,道生。”原读[~符号~],与“道”谐音。要记录“道”字,读为[~ symbol ~]。

计算机发明后不久,就成功地进行了语言和文字的信息处理。汉字不是拼音文字,长期无法进入电脑,成为汉字应用的瓶颈。这种情况在改革开放后迅速改变。笔形输入法是形码,拼音转换方法是音码。古老的汉字在信息时代获得了新生。

汉字也曾面临被抛弃的危机。19世纪,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一大批仁人志士提出了实业救国、教育救国、“以西学为体、中学为用”等各种救亡图存的方案。在语言文字方面,鲁也于1892年设计了第一个注音方案,并开始了切注音文字的运动。1923年,钱发表《汉字革命》,提出“汉字应改为字母拼音”。然而,所有这些想法都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成果。汉字与中国的社会息息相关,抛弃汉字使用拼音文字必将给中华民族带来毁灭性的灾难。但汉字要发展,保持生机和活力,吸收其他民族文字的优点为我所用,实现规范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提供,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网站(http://www.diemang.com/)仅提供信息存储空服务,不拥有所有权并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网站涉嫌抄袭侵权/非法内容,请发送电子邮件至[email protected]举报。一经核实,本网站将被立即删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bake/532986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2-08
下一篇 2022-12-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