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泥鸿爪是形容什么

雪泥鸿爪是形容什么,第1张

雪泥鸿爪是形容什么

雪泥:融化着雪水的泥土。大雁在雪泥上踏过留下的爪印。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出自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苏轼(别称苏东坡、苏仙,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1]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宋四家”之一,豪放派主要代表。代表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成语拼音

xuěníhóngzhǎo

成语释义

雪泥:融化着雪水的泥土。大雁在雪泥上踏过留下的爪印。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

成语出处

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诗:“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成语示例

中国古代官员好读书,这是一个悠久的良性传统。在古代,官员的读书是持续性的现象,

大凡为官一生,致仕(退休)时一般也要刻部稿,企盼给后世留下一点雪泥鸿爪

这篇杂文的作者对传统文化有相当深厚的积累,全文旁征博引,融古通今,其中的许多引证看似雪泥鸿爪,其实环环相扣,凸显了文章主线。

成语用法

作主语、宾语;指往事遗留的痕迹。

辨形

鸿:不能写作“虹”。

近义词

飞鸿踏雪、飞鸿雪爪、吉光片羽【结构】联合式

成语故事

雪泥鸿爪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君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和诗人苏轼作的。苏轼之弟苏辙(字子由)曾写了一首《渑池怀旧》诗,苏轼就以上面这首诗和他,所以这首诗的题目叫做《和子由渑池怀旧》。

渑池,今河南渑池县,在洛阳之西,崤山之东。苏轼和苏辙兄弟俩,曾到过渑池,并曾在那儿的一所寺院里住宿过,寺院里的老和尚奉闲还殷勤地招待他们,他们也在寺内的壁上题过诗。当苏轼后来从苏辙的怀旧诗回忆起这些情景的时候,奉闲已经去世,题诗的墙壁也可能已经坏了,想想自己漂流不定的行踪,不由得感慨起来,便在和诗中对苏辙说:“人生在世,到这里、又到那里,偶然留下一些痕迹,你道像是什么?我看真像随处乱飞的鸿鹄,偶然在某处的雪地上落一落脚一样。它在这块雪地上留下一些爪印,正是偶然的事,因为鸿鹄的飞东飞西根本就没有一定。老和尚奉闲已经去世,他留下的只有一座藏骨灰的新塔,我们也没有机会再到那儿去看看当年题过字的破壁了。老和尚的骨灰塔和我们的题壁,是不是同飞鸿在雪地上偶然留下的爪印差不多呢!你还记得当时往渑池的崎岖旅程吗?——路又远,人又疲劳,驴子也累得直叫。”

苏东坡《和子由渑池怀旧》有佳句云:“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给我们留下了“雪泥鸿爪”这样一个很凄美的意象。

然而到现在的白话文中,很多工具书对“雪泥鸿爪”的释义是不准确的。如:“鸿雁在雪上踏过留下了爪印,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如果初学写作的人,照此使用该意象,就会失去描写的准确性。

用典最忌讳的是望文取义。上面释义的错误在于,只看到“雪”和“爪”两个关键词,便推断出该意象只是要比喻“痕迹”而已。

结合上下文,可以发现原句的意思很清楚:人生无常,充满了偶然与未知,此刻我们的状态,就如飞鸿落在雪面上留下的爪迹,你不能凭借这偶尔为之的爪迹,而推断鸿飞何处。

所以正确的释义应该是:“鸿雁在雪上踏过而留下了爪印。比喻人生在世,经常会有无法把握自身命运与方向的感受。也可以用来比喻某种不可捉摸的事物留下的痕迹。”

清朝有不少文人都引用过这句成语,比如:袁枚《小仓山房尺牍》第一百七十首:“故留别某某,皆有诗四首,雪泥鸿爪,小纪因缘。”黄宗羲《南雷诗历·三·王九公邀集湖舫同毛会侯、许霜岩、王廷献祝儿》:“雪泥鸿爪知无定,相对哪能不黯然。”陶曾佑《中国文学之概观》:“雪泥鸿爪,惟留一幅悲怆之影于吾汉族历史之中,良可慨已!”朱庭珍《筱园诗话》第四卷:“使君蒿目意不愉,遣兴忽写卧游图;鸿泥雪爪无处无,一一俱倩丹青摩。”“雪泥鸿爪”亦作“雪爪鸿泥”、“鸿爪雪泥”、“鸿泥雪爪”、“泥雪鸿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bake/524678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2-07
下一篇 2022-12-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