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第一邪僧,被称为“黑衣宰相”的姚广孝的墓塔就在北京房山

明代第一邪僧,被称为“黑衣宰相”的姚广孝的墓塔就在北京房山,第1张

明代第一邪僧,被称为“黑衣宰相”的姚广孝的墓塔就在北京房山

姚广孝在明朝堪称第一异僧,他14岁出家,法号“道衍”。作为和尚,却拜老道为师;不钻研佛法,却精通阴阳术数。他容貌奇特,被相师形容为“目三角,形如病虎,性必嗜杀...”。道衍和尚少不得志,年近半百才得以入住燕王府,终于成了朱棣第一谋士。靖难(造反)之役,他居功至伟,为燕王出谋划策,镇守北平,辅佐朱棣登上皇位。朱棣登基后对道衍大加封赏,“拜资善大夫,太子少师”。皇上命其还俗,他不肯;赐美女他不受;赐金帛散宗族乡人。“长居僧寺,冠带而朝,退乃缁衣”,被后人称为“黑衣宰相”。姚广孝84岁病逝,明成祖朱棣追赠其“...荣国公,谥恭靖”,命建塔以僧礼葬,“墓在房山县东北四十里”。

这座姚广孝墓塔就坐落在现在的青龙湖北面的常乐寺村东,是一座砖木结构的八角密檐式塔,建于明永乐年间(1418年),距今逾六百年。

宝塔由四部分构成:塔基,塔身,密檐及塔刹。

塔基为双层须弥座,每层各有束腰一道,中间开方形龛,龛中雕刻花卉图案。

下层须弥座转角处雕有立柱,上雕仰、俯莲,两侧龛中雕刻吉祥纹样,上方雕云纹。

吉祥纹样

雕有仰莲、俯莲的立柱

上方云纹

上层须弥座束腰雕刻精美的各种花卉纹样

西番莲

牡丹

莲花

须弥座上砖雕斗拱承托着雕栏平座,平座上置巨大的三层仰莲座,上托塔身。

斗拱,雕栏,仰莲座

雕栏上的莲花

塔身为平面八角形实心砖塔。东西南北四面开券门,其余四面开假窗。塔身上部均雕有垂云纹。

券门上雕有如意纹及窗棱,门楣和拱券中雕刻西番莲图案

南侧券门上方镶嵌一块塔铭,上书:“太子少师赠荣国恭靖公姚广孝之塔”

塔铭

东南、西南等四个侧面开假窗

侧面假窗

塔身上部砖雕斗拱承托塔檐

塔檐共九层,呈密檐式。

第一层塔檐为砖木结构,椽子为木质,经过这么多年不腐,实为难得。

转角立柱,斗拱,一层塔檐,木质椽子

木质椽子

二至九层檐采用叠涩法砌成,檐角的椽子仍为木质,尖端装有套兽。

檐角套兽

叠涩法密檐

做工精致的叠涩塔檐

密檐之上就是塔刹。刹座是三层仰莲座,上托球形钵体,中心刹杆串起相轮,圆光,仰月和宝珠。塔刹由八条铁索连接于塔檐之上。

塔檐斜脊上还装有吻兽,规格够高。

塔脊上的吻兽

整塔比例匀称,姿态优美,其规格之高,雕工之精美都是之前的古塔所无法企及的,不愧为明代古塔的代表作,也体现出明代高超的建筑技术。

神道的东侧,立有一通神道碑,上书“御制荣国公神道碑”,描述了姚广孝的功绩及生平。碑文由明成祖朱棣亲自撰写,可见姚广孝在皇上心中地位之高。

御制荣国公神道碑

说姚广孝是第一奇僧,还体现在其多才多艺,比如,朱棣迁都前,就命他来规划北京城;姚广孝是永乐大典的编纂者之一;他在文学方面亦有颇高造诣,等等。

奇僧已逝,墓塔巍巍,姚广孝有一首诗《且停寺》,现在读一下非常应景,就用这首诗来结束本文吧:

老年落魄犹非昔,破帽遮头谁识得。不问水郭与山村,杖藜到处寻陈迹。

西丘地势一何壮,建国当年誇石勒。竺师赖有佛图澄,问道从容降词色。

至今禅刹遗涧阿,松扉昼掩萦烟萝。水流涓涓水乐奏,山木黯黯山禽歌。

樵人牧竖不敢到,竹径云断惟僧过。有碑千年字漫灭,忍使老眼空摩挲。

神僧去久山无主,谁听塔上风铃语。古往今来一笑间,不用悲歌泪如雨。

~《且停寺》 明 · 姚广孝

Tips

坐标:北京 房山区 青龙湖镇 常乐寺村。

免费游览。

周边杂草丛生 应穿着长裤以防蚊虫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bake/482161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10
下一篇 2022-11-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