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身为范 耄耋军医续写雷锋日记

以身为范 耄耋军医续写雷锋日记,第1张

以身为范 耄耋军医续写雷锋日记

党把我培养成为一名创造光明的眼科医生,我这一辈子都要跟着党追求光明。

——刘世钺

银白色的头发,温和的目光,一袭白大褂,一双回春手,说起话来有股年轻人的激情,他是河北省军区石家庄第二离职干部休养所92岁老军医刘世钺。

刘世钺工作中

刘世钺1930年出生于山西省榆社县,受经营医院父亲的教导,“做好人”“当好医生”成为他一生的信念。早年间参加革命,于1946年入党,作为战地实习医生在解放太原战役中救治伤员。

在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工作的刘世钺长期带领医疗队赴赞皇山区开展医疗扶贫,以野菜为食,以玉米面糊充饥,坚持为山区群众完成3000多例手术。

1969年刘世钺赴赞皇山区医疗扶贫

1994年刘世钺“离休不离岗”,仍然奋斗在临床一线。刘世钺看病时不仅问得仔细,还千方百计为患者着想,平时检查能不用仪器的,决不做高费用检查;能用基础药的,决不开高价药。他说:“咱当医生可不是为了挣钱!”

2015年,医院考虑刘世钺年事已高,不再给他安排出诊。为此,他专门致信医院党委,信中写道:“我是一名老共产党员,从事眼科临床60余年,虽然已经85岁,但我愿意把我的知识和技术传授给更多的年轻人,为病人服务。我义务出诊,不要任何待遇,能为老百姓治病,就是给我最大的报酬,也是我最大的快乐。”就这样,刘世钺又穿上了白大褂。

刘世钺在温习眼科理论知识

2016年初,86岁的刘世钺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召集亲人,为家乡父老乡亲义诊。刘世钺生活在一个医学大家庭,除了他这个眼科专家,家族里还有肾病专家、心脑血管专家、妇科专家……他们从北京、昆明、成都、青岛等地赶赴榆社县岩良村,把村党支部会议室当做门诊室,免费为乡亲们看病拿药。他说:“向雷锋同志学习,为人民服务是每一名共产党员的价值。”

从事临床医疗、教学科研77年,诊治眼疾患者数万名,首创全国泪囊穿刺造影术,先后发表论文60余篇,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奖13次,3次荣立三等功,为军地培养出200多名眼科医学骨干。

2021年4月,刘世钺为石家庄第二干休所官兵讲述革命故事

有着76年党龄的刘世钺,对宣传党的理论始终充满热情,矢志一辈子做党的宣传员。他说:“雷锋在入党后写了一篇日记,里面有段话我印象很深刻,我是一个共产党员,人民的勤务员,为了全人类的自由、解放、幸福,哪怕高山、大海、巨川,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就是入火海进刀山,我甘心情愿,头断骨粉,身红心赤,永远不变。”半个多世纪前的青春誓言穿越时空界限,依旧熠熠生辉,刘世钺用一生践行雷锋精神,在无限的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中,感悟着奉献的快乐,实现人生的价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bake/480592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9
下一篇 2022-11-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