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斯宾斯基,Г.И.是什么?

乌斯宾斯基,Г.И.是什么?,第1张

乌斯宾斯基,Г.И.是什么?

[拼音]:Wusibinsiji

[外文]:Глеб Иванович Успенский (1843~1902)




俄国作家。1843年10月25日生于小官吏家庭。曾在彼得堡大学和莫斯科大学肄业,因经济困难辍学。1862年开始发表作品,1864至1866年先后为《俄国言论》和《现代人》两杂志撰稿,1868年起成为《祖国纪事》的主要撰稿人之一。这个时期他的创作的主要题材是小官吏和城市贫民的生活。第一部大型特写集《遗失街风习》(1866),广泛地描绘图拉省的手工业者和工人的悲惨境况,以及小官吏、小市民和小商人的畸形的生活。特写《岗亭》(1868)中的岗警,是恪守“只捉不放”这一“座右铭”的俄国专制官僚制度的化身。在中篇小说集《破产》(1869~1871)中,作者满怀热情地刻画了一个憎恨专制统治的工人形象,展示了平民知识分子的思想探索。

70年代,乌斯宾斯基到国内外旅行,了解城乡生活,同革命民粹派交往。这些印象反映在后来收入《新的时代,新的忧虑》(1873~1878)的一些短篇小说和特写里。从1873年到90年代初患病止,他一直被警察秘密监视。70年代末开始,他以农奴制改革后的俄国农村为创作的主要题材。在特写集《乡村日记》(1877~1880)、《农民和农民劳动》(1880)、《土地的威力》(1882)等作品中,描写了农民的破产、富农的增加、村社的解体。他虽然接近民粹派,具有民粹主义思想,却以他的真实反映资本主义侵入农村的作品“宣判了民粹派的死刑”(普列汉诺夫语)。

80年代,乌斯宾斯基写了《没有一定的职业》(1881)、《不管乐意不乐意》(1884)等特写和短篇小说,表现俄国知识分子在反动年代的精神探索。特写《她使人挺起胸膛》(1885)用维纳斯女神的令人振奋的、“使人挺起胸膛”的力量来对抗同时代的资产阶级艺术的“垃极”,反映了作家对艺术的精神作用的观点。最后一个时期的作品有描写民间生活的《活的数字》(1888)、《走访移民》(1888~1889)等。在特写集《罪孽深重》(1888)中,他初次使用“息票先生”这个形象来表现资本主义势力。90年代初因精神病发作,写作中断。1902年4月6日逝世。

作为一个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乌斯宾斯基熟悉城乡底层社会,观察锐敏,语言丰富、生动、幽默,富有政论性的热情;作品中形象鲜明,栩栩如生。列宁曾盛赞“他非常熟悉农民并具有洞察事物本质的莫大艺术才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bake/475121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8
下一篇 2022-11-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