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妙应寺白塔?

什么是妙应寺白塔?,第1张

什么是妙应寺白塔?

[拼音]:Miaoyingsi Baita

[外文]:White Pagoda of Miaoying Temple

在北京市阜成门内大街。妙应寺建于元朝至元八年(1271),原称大圣寿万安寺,是大都城内巨刹之一,也是当时文武百官演习礼仪的地方。寺内设有元世祖及其子真金的影堂。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寺毁于火灾,只剩下白塔。明天顺元年(1457)重修寺院,更名妙应寺。白塔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见彩图)




此塔是中国早期喇嘛塔的重要实例,是现存最大的元代喇嘛塔。塔高 50.86米,全部砖造,外涂白灰。下部基座为两层方形折角须弥座,其上为覆莲座及金刚圈承托瓶式塔身,塔颈和相轮(俗称十三天)的顶部冠以铜制的华盖和宝顶,华盖四周缀以流苏和风铃。全塔造型雄浑有力,基座高大;塔身收分少;相轮造型粗壮。同明清时期同类塔相对照,可以推测出喇嘛塔的形制在历史上的演变过程。

白塔的设计者是尼泊尔国的匠师阿尼哥。他出生于1244年,元中统二年(1261)来中国,供职于元朝廷,历任诸色人匠总管府总管、光禄大夫、大司徒。元大德十年(1306)卒于大都城。阿尼哥精通佛教绘画铸像的技艺,元大都及上都寺观佛像多出其手,为中国藏式佛像的创始者,对元代以后佛教造像的影响很大。

参考文章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8
下一篇 2022-11-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