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老年期介绍

关于老年期介绍,第1张

关于老年期介绍

[拼音]:laonianqi

[外文]:old age

指个体60岁以上的时期。老年期的划分,世界各国不尽相同。西欧和北美国家多以65岁、亚太地区国家则多以60岁为划分界线。中国以60岁作为划分老年期的开始。有资料预计,从1950年到2025年这75年间,世界人口总数将增加两倍,其中60岁以上人口将为目前的5倍,80岁以上人口将为目前的7倍。也就是说,在1950年每12人中有一名老年人,到2025年每7人中有一名老年人。中国老年人在人口构成中所占比率也在迅速增长。由于人口老化的发展趋势突出,老年人问题受到全世界的普遍关注。老年人心理特点的研究可为解决老年人的心理社会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感觉和知觉

感觉和知觉方面的老年性变化对老年人生活的影响很大。视力听力的明显减退,可能使老年人与周围环境隔离开来,从而引起抑郁、淡漠、孤独等复杂心理反应。

视觉

由于视觉器官的老化,引起到达视网膜光亮减少,导致视觉感受性的降低。例如一个标准的白光源,到达 60岁老年人视网膜上的光量只有到达 20岁青年的1/3。年龄每增长13岁,暗适应的速度降低0.3个对数单位,即目标高度必须增加两倍才能为暗适应眼所看到。美国法定盲人约50万,其中65岁以上者有23万。根据中国广东省对10万多人的调查,发现法定盲人占0.40%,其中61岁以上者将近300人,占法定盲人的72.97%。老年人的深度视觉减退,深度阈限在40岁前保持相对稳定,40~50岁间明显升高,随后继续有所升高。人的颜色辨别能力在20岁以后逐步减退,接近90岁时对颜色的正确辨认率还不到年轻人的一半。

听觉

老年人有听觉缺陷的比有视觉缺陷的更多。据调查,美国65~74岁的老人中13%,75岁以上的老人中26%均有听觉障碍。老年性耳聋多表现在对高频声音(4000赫以上)的听力丧失。老年人对音高的辨别阈限升高,对高频部分升高更多。对语言的理解在20~30岁期间相对稳定,50岁后逐渐下降,80岁比20岁时下降25%或更多。在谈话快速或干扰条件下障碍更为明显;男性又比女性明显。

其他感知觉

味觉、嗅觉、触觉等也都因年老而明显迟钝。保持身体姿态和平衡的前庭感觉也因年老而逐渐失去效能。因此老年人容易摔跤,而摔跤又往往是老年人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运动反应时间

整个行为反应的速度变慢是老化的一个明显特征。老年人运动反应较慢,主要原因是观察环境、作出决定、考虑如何掌握动作 *** 纵等,花费时间较长。老年人和年轻人在反应时上的差别,复杂反应比简单反应更加明显。对较弱刺激、不恰当刺激、或者包括选择性的复杂动作序列,老年人和年轻人反应时的差别都会加大。反应时常被看作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状态的一种表现。有报道观察到平均反应时和脑电图的平均α时间(α为频数的倒数)的相关很高。

学习与记忆

学习新事物困难、记忆力差是老年人的特点。时间因素对老年人学习有明显影响。学习材料呈现的速度较快,则老年人和年轻人学习成绩的差距较大,但如果让被试自己掌握呈现刺激的速度,则两者的差距要小得多。老年人学习的错误多属遗漏性质。如果学习材料内容与老人生活经验有密切联系。老年人学得几乎和年轻人一样好;但当材料内容对老年人是生疏的或缺乏联系多时,就学得比年轻人差得多。

对于在几秒钟内刚刚听过或看过的、当时还保留在脑子里的事物的识记,称短时记忆。例如记5~6个数字(或字母)的电话号码(或词),老年人的这种记忆减退得很慢。不少研究表明,在包含短时记忆较多的记忆活动如顺背数字或识记序列刺激中最后呈现的几个刺激等,老年人的记忆成绩均较好。在长时记忆(即先行储存然后从记忆库里提取的记忆)方面,老年人和年轻人的差别比较明显。老年人对图片、故事或词的回忆都明显比年轻人差。长时记忆的好坏依赖于对刺激项目的组织和加工编码,即能否使用暗号将刺激材料编成组块。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较少主动利用组织策略,如果设法帮助老年人建立这种策略,他的记忆成绩会明显改善。老年人很难同时进行两项工作,在分散注意的条件下记忆障碍表现更为明显。

老年人的再认活动和再现相比,虽略有减退,但还保持较高的水平。

思维和问题解决

对问题解决的一些实验研究表明,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对问题较少作出不寻常的回答。解决问题时思路转换比较困难,倾向于根据较初级的“功用”将事物分类,撇开无关信息困难;需要较多的信息来作逻辑推演,即老年人思维的创造性、灵活性较差,抽象概括过程出现某种障碍。但也有研究表明,在弈棋活动中,老年棋手和年轻棋手一样具有高超的棋艺,年龄和棋艺并无相关。这说明经验在补偿因年老而引起的思维灵活性下降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智力

关于智力是否随年老而衰退的问题尚有争论。早期的有关实验是采用横断研究法,发现18~25岁以后,智力成绩即有明显的逐步衰退。另一些研究者采用纵向研究法,或纵向和其他方法相结合,发现人的智力在60岁以前是很稳定的,其后即使减退幅度也不大。他们强调老年智力也有可塑性,否认老年人智力有严重的衰退。

很多用成人智力量表的研究观察到,测验中的语词量表成绩在老年时仍然保持得很好,直到70岁后才开始有较明显的减退。而与心理运动速度、知觉整合等能力有关的作业量表成绩在25岁后就逐步减退。语词量表中的常识、理解两项成绩到75岁还可以保持相当高的水平,如果其成绩明显衰减,往往是老年性器质性神经精神疾病的表征。

R.卡特尔和J.L.霍恩将智力功能分为两个基本因素,即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前者指不依赖文化和知识背景的对新事物的学习能力,在成年初期达到最高峰后即随年老而逐步衰退,如注意力、知识的整合能力、心智的敏捷度等;后者则指习得的能力,与文化知识、经验积累有关,如知识的广度、判断力等,这种智力自成年以后不但不减退,反而有所增长,只有在70~80岁以后才略有减退。

智力发展的个别差异很大,与教育、职业,健康状况和性格等很多因素有关。工作顺利有成就,生活和家庭环境满意,会使智力功能的减退明显推迟。在青少年时期具有较高智力水平的人,到老年期智力功能减退也较晚。

性格和社会适应

性格变化与年老的关系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研究结果常有分歧。对某些性格特点,如自我中心、内倾、固执、谨慎、顺从等,除发现内倾随年老而越加明显外,其他特点与年龄的关系不一致。美国B.讷格加尔当等对40~80岁的大量被试进行研究,看到老年人性格的结构和社会适应方面是持续不变的,但在对待环境上有从主动转向被动、由朝向外部世界的明显趋势。其他研究也发现,老年人的性格是其过去性格的继续,变化的只是生活方式等次要方面,基本的性格类型并无改变。通过有关的纵向研究看到,老年病人的活动性、反应能力、控制能力和情绪等,在一段较长的时间(7年)内大体保持稳定,少数有改变者常与患病或出现重大不幸事件(如亲人亡故等)有关。从而表明,年龄不是影响性格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智力、社会地位、教育和健康情况以及环境中的重要变动等对性格都有重要意义。

性格和对社会环境的适应密切关联。有些性格类型对环境有较好适应,如逍遥型和防御型;也有些类型则容易对环境适应不良,如易怒型。

中国学者在不少地区对影响长寿的因素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性格是影响长寿的一个因素。长寿者中性格属开朗乐观或从容温和的最多,属急躁易怒的略有一些,孤僻抑郁的极少。

参考书目
  1. D. F. Hultsch and F. Deutsch,Adult Development and Aging, A Life-Span Perspective,McGraw-Hill, New York,1981.
  2. T.A.Salthouse,Adult Cognition: An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of Human Aging,Springerr,New York,1982.

参考文章

  • 老年期谵妄的原因是什么神经与精神科
  • 老年期性生活应注意哪些方面性知识
  • 老年期精神疾病有哪些常见的症状中老年
  • 警惕老年期精神障碍保健养生
  • 老年期谵妄如何治疗神经与精神科
  • 老年期谵妄的主要特点有哪些神经与精神科
  • 怎样对待老年期神经官能症中老年
  • 怎样从心理上顺利地从中年向老年期过渡心理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bake/470285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7
下一篇 2022-11-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