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政府修建的第一条铁路

清政府修建的第一条铁路,第1张

一条铁路亡了一个大清朝(清政府最早修建的铁路)

1876年,英国公司怡和公司擅自在上海修建了中国第一条长10多公里的铁路,随即被清官方回购,随后又被拆除。1881年,洋务派官员修建了中国人修建的第一条唐旭铁路。有一段时间,因为“烟伤庄稼,地动山摇”,只能用骡马拖。1884年中法战争,清军有军事优势,但以和谈告终。此时清廷已经意识到铁路对军事的重要性。但是,偷别人东西的心态依然顽固。除李鸿章亲自推动津大铁路建设外,清廷直到战后五年才开始铁路讨论。朝野经过讨论,决定先修主干道,后修支线。先修了卢沟桥到汉口的芦汉线,再修武昌到广州的粤汉线。这个计划本身没有错,但关键是缺乏在大国围追堵截下生存的紧迫感,不懂得时不我待。

1891年,因俄国修筑西伯利亚铁路,清廷下令停建鹿晗铁路,第一次修关东铁路。这个时候,鲁汉铁路还在筹建期,一寸都没修。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前,天津至山海关的关东铁路已经建成。但在随后的甲午战争中,清朝南北铁路缺失的弊端明显暴露出来。战争中后期,清朝动员的所有国力都无法凝聚。老祖宗留下的京杭运河,因为封冻,运不动了。江苏、河南、山东等地的牛、马、骡、驴,政府收了一匹空,仍不够用。军队几乎为争夺马车而发生冲突。用各种牲畜运输的部队往往要三四个月才能到达前线,军火、口粮等物资跑得更慢。前方大量部队有兵没q,有q没子d。

甲午战争惨败后,清廷不得不重新壮大自己。1895年,在湖广总督张之洞的建议下,朝廷同意修建鲁汉铁路,任命盛宣怀为主管铁路的大臣,并设立铁路总公司,献股。然而,在道路建设资金问题上又出现了争议。清廷没钱投资,也没人请私人投资者入股。官方借外债遭到朝臣的反对。经过三年各方面的争吵,湖广总督张之洞下定决心修建鲁汉铁路,称再不振作起来,国家必将灭亡。清廷于是同意铁路总公司借洋款修芦汉、粤汉铁路。1905年,用比利时洋钱修建的鹿晗铁路通车,从卢沟桥一直延伸到北京,全长1200公里,改称北京至武汉铁路。

京武铁路之后,粤汉、川汉、津浦铁路的建设出现了更加复杂的因素。1998年,中国铁路总公司向美国和兴公司借款400万英镑用于粤汉铁路的筑路,合同附有由美国管理行车作业等条款。盛宣怀、张之洞抓住和兴公司被比利时收购的机会,以美国违约为由发动湘鄂粤三省士绅商人,借助舆论收回粤汉铁路权。事实上,不能让比利时后面的法国继续掌握粤汉铁路的权利。675万美元收回粤汉路路权后,其他省份开始了路权收回运动,金浦路、苏沪路路权、沿线采矿权全部收回。种种因素促使清廷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向商业列强借钱修建铁路。

在鲁汉铁路年利润160多万两白银的刺激下,铁路建设的公益性质与地方团体和个人的利益形成了激烈的冲突,从而演变成一片喧嚣。湘鄂情、粤情的先生们收回通行权的时候,设想的是私营企业自筹资金修路,三省各自成立铁路公司,自己修路。湖南绅士不得不确定三个同级的“宰相”,以便选举谁做湖南公司的宰相,以礼让之名争权夺利;广东的官绅分歧加剧,两广总督岑春煊逮捕了在官绅会议上“吐口水辱骂”的绅士李国连。广东君子欲先建支路以利干线,湖南湖北君子欲先建干线。三省公约一形成,湖南郴州的绅士们就不满广东修建郴州段,称“陈深被省绅出卖”,要求陈深自己修建。已经废弃三年了,路还没修,钱远远不够,每年赎回路费都要花很多利息。

赵尔峰

1908年后,清廷再也无法容忍喧闹的粤汉、川汉铁路,先后任命张之洞、段方为主管铁路的大臣,并通过借外债弥补民间资本的不足,强力推行。1911年6月,在官股仅占2%的情况下,清廷轻率地宣布川汉铁路国有化,强迫民间集资折股,不退还现金。成都民间代表被捕,群众抗议被镇压,同盟会成员在锦江上游向水中投掷数百块木板,上书“赵二凤先捉蒲、罗,后剿四川,全国同志迅速自救”,从而掀起了同志军队在四川的起义。清廷派遣湖北新军主力入川镇压,却使武汉的兵力空空虚,从而为武昌仓促起义成功提供了机会。结束中国封建统治的辛亥革命提前到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民自发贡献,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文(http://www.diemang.com)仅提供信息存储空服务,不拥有所有权并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网站涉嫌抄袭侵权/非法内容,请发送电子邮件至[email protected]举报。一经核实,本网站将被立即删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bake/469944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7
下一篇 2022-11-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