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窗记是什么?

同窗记是什么?,第1张

同窗记是什么?

[拼音]:tongchuang ji

明代传奇作品。作者不详。演梁山伯、祝英台爱情故事,未见传本。《群音类选》、《秋夜月》、《缠头百练》等戏曲选集收有散出。

梁祝故事,曾以多种艺术形式广泛地流传于民间,故事轮廓大体近似,叙祝英台女扮男装出外求学,在3年同学过程中,对梁山伯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学成后回家途中,她向梁山伯含蓄地表达爱情,并托言为妹作媒而许婚。当梁山伯按期访友求亲时,祝父作主已将英台另许。两人在封建势力的重压下,先后殉情而死。

这一故事在宋元时期已被搬上戏曲舞台,明清两代传演甚盛。元钟嗣成《录鬼簿》记白朴作有《祝英台死嫁梁山伯》;明祁彪佳《远山堂曲品》杂调类,记米少斋撰《英台记》一种(即《还魂记》);清高奕《传奇品》记朱从龙撰《牡丹记》一种;王国维《曲录》记王紫涛撰《双蝶诗》一种。但均未见传本。明钮少雅《南曲九宫正始》收有〔醉落魄〕、〔傍妆台〕、〔前腔换头〕 3支曲文,题“祝英台,元传奇”;胡文焕《群音类选》收有《访友记》两出曲文,一为《山伯送别》,一为《又赛槐阴分别》;《秋夜月》收有《河梁分袂》、《山伯赛槐阴分别》,均注出于《同窗记》,还收有《英伯相别回家》一出;《缠头百练》收有《同窗记》的《访友》一折。




上述各种戏曲选集所搜录的散出,内容均为“送别”和“访友”,从曲牌和曲词的风格看,显然出自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剧本和声腔。《群音类选》中的《山伯送别》下注:“〔夜行船〕一套,系古曲,偷入于此。”文词朴质,比喻生动,近似民歌。《秋夜月》中的《英伯相别回家》,曲牌亦用〔夜行船〕,文词与《山伯送别》相近,两者疑出一源。《群音类选》中的《又赛槐阴分别》,《秋夜月》中的《山伯赛槐阴分别》,《缠头百练》中的《访友》,曲词典雅,风格十分近似,可能出于另一种本子。《同窗记》的《河梁分袂》和《英伯相别回家》都写山伯送英台回家,英台托言许婚一事,《访友》和《山伯千里期约》,同叙山伯远道相访,求婚不得,两人在愤恨和难舍难分的情绪下相别的过程。它们在艺术处理上相当出色,歌颂了祝英台和梁山伯这一对执意追求纯洁的爱情,并不惜为此殉身的青年。

近代戏曲,在高腔、梆子以及地方小戏中,大多有以梁、祝故事为题材的剧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bake/464574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6
下一篇 2022-11-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